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偶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歐元區政府債務占比于2013年三季度首次環比下降,歐盟28國則延續緩慢上升態勢,但兩者年度數據依然持續上升
1.政府債務占比變化情況。2014年1月22日,歐盟統計局的《2013年三季度政府債務情況報告》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歐元區17國①(EA17)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為92.7%,較上一季度下降0.7個百分點,是2007年第四季度來的首次環比下降。由于匯率的影響,歐盟28國②(EU28)債務比例從86.7%上升至86.8%。從年度數據看,2010年-2013年,歐元區政府及歐盟國家債務占GDP比例逐年上升,歐元區從85.5%上升至92.6%,歐盟從79.9%上升至87.1%。
2.成員國政府債務情況。2013年末,政府債務占GDP 比例較低的是:愛沙尼亞(10%),保加利亞(18.9%),盧森堡(23.1%),拉脫維亞(38.1%),羅馬尼亞(38.4%),立陶宛(39.4%)和瑞典(40.6%)。16個成員國的債務占比超過60%,排名前六位的國家為:希臘(175.1%),意大利(132.6%),葡萄牙(129%),愛爾蘭(123.7%),塞浦路斯(111.7%)和比利時(101.5%)。
3.政府債務構成情況。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歐元區17國政府債務中股票之外的證券占政府債務的比例為79.3%,貸款占比17.9%,貨幣和存款占比2.7%。歐盟28國政府債務中股票之外的證券占80.9%,15.5%為貸款,3.6%為貨幣和存款。2013年第三季度末,歐元區17國政府間借貸(IGL)占GDP比例為2.4%,歐盟28國為1.8%。
(二)歐元區政府及歐盟政府赤字狀況持續好轉
1.政府赤字余額及占比繼續雙降,財政支出及財政收入占比差額持續縮小。2013年,歐元區18國及歐盟28國政府赤字延續了自2010年以來政府赤字持續減少的態勢。2013年末,歐元區國家政府赤字占GDP的比重為3.0%,分別比2012年末和2010年末下降0.7、3.2個百分點;歐盟28國政府赤字占GDP的比重為3.3%,分別比2012年末和2010年末下降0.6、3.2個百分點。同時,財政支出及財政收入占比差額持續縮小。2013年末,歐元區國家政府支出占GDP比重及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別為49.8%、46.8%,兩者之間差額由2010年末的6.2個百分點縮小為3個百分點;歐盟國家政府支出占GDP比重及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別為49.1%、45.7%,兩者之間差額由2010年末的6.5個百分點縮小為3.4個百分點。財政支出及財政收入占比差額持續縮小也表明政府赤字狀況得到改善。
2.成員國赤字情況。2013年末,盧森堡實現盈余,其占GDP比重為0.1%,德國財政收支接衡。政府赤字占GDP比重最低的是:愛沙尼亞(0.2%),丹麥(0.8%),拉脫維亞(1%)和瑞典(1.1%)。有10個成員國赤字比例超3%,分別為:斯洛文尼亞(14.7%),希臘(12.7%),愛爾蘭(7.2%),西班牙(7.1%),英國(5.8%),塞浦路斯(5.4%),克羅地亞和葡萄牙(4.9%),法國(4.3%)和波蘭(4.3%)。2014年,歐盟委員會于6月2 日向歐盟理事會提議,將奧地利、比利時、捷克、丹麥、荷蘭和斯洛伐克從“過度財政赤字程序國”(EDP)名單中摘除,歐委會表示,這六個國家的財政狀況已明顯改善,2013 年六國政府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低于3%,且歐委會預計六國2014 年和2015年赤字比重均不超過3%。
(三)重債國相繼退出國際救助計劃,并重返國際市場融資
除希臘外,重債國紛紛退出國際援助計劃。自2010年以來,希臘、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和塞浦路斯先后接受了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盟、歐洲央行這“三駕馬車”數額不等的資金援助。自2013年以來,除希臘以外,四大重債國先后退出國際援助(見表1)。目前,五個重債國中只有希臘尚未退出國際援助,原因在于希臘缺乏切實經濟增長動力,依然在謀求進一步援助和債務減記,但情況有所好轉。2014年4月29日,穆迪將希臘銀行系統信用評級從負面上調至穩定,并預期希臘經濟今年將實現恢復性增長;2014年5月23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宣布上調希臘評級,將長期外幣和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s)調升至 B,展望為穩定。希臘經濟顯示出從希臘債務危機中復蘇的跡象。
重債國于2014年重返國際市場融資。2014年1月7日,愛爾蘭以近10年來最低借貸成本籌得37.5億歐元資金;2014年1月23日,葡萄牙自2011年接受救助以來首次重返長期債券市場,并成功發行25億歐元五年期債券;2014年4月23日,葡萄牙又成功發行7.5億歐元的10年期國債,市場認購量高達3.47倍,收益率首次跌破3.1%,為2005年以來最低水平;2014年1月22日,西班牙政府發行100 億歐元10年期債券,市場需求量達到創紀錄的396億歐元;2014年2月6日,西班牙又以新低利率發行56 億歐元中期債券,其中3年期債券平均收益率降至1.562%,5 年期債券收益率降至2.254%,兩類債券的收益率均為自歐元時代以來最低值;2014年4月10日,希臘發行30億歐元5年期國債,這是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希臘首次通過發行長期國債籌集資金,共籌集超過200億歐元的認購資金,認購倍數接近8倍,收益率僅為4.95%。重債國紛紛“退援發債”顯示市場對重債國經濟信心增強,歐元區經濟風險有所下降。
(四)歐元區經濟緩慢復蘇
經濟增長有所向好。自2013年二季度以來,歐元區及歐盟國家GDP當季同比緩慢回升。據歐盟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歐元區和歐盟GDP當季同比增速分別為0.9%、1.4%,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0.5和0.4個百分點(圖1)。2014年4月,歐盟委員會預計歐元區經濟2014年、2015年增長1.2%、1.7%,預測歐盟2014年、2015年經濟增長1.6%、2.0%。
主要景氣指數緩慢回升。歐盟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5月,反映經濟信心的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超出市場預期升至102.7,為2011年7月以來最高;歐盟經濟景氣指數為106.5,為2011年4月以來最高。5月。歐元區和歐盟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雖然仍為負,但較上月均有提高,顯示出消費者對未來經濟和就業形勢改善的信心增強。5月,歐元區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3.5,創下2011年5月份以來新高,為連續第11個月高于50.0的行業榮枯線。
失業率稍有改善。2014年4月,歐元區失業率為11.7%,略低于3 月的11.8%,是自2012年11月以來的最低值。其中,匈牙利、葡萄牙和愛爾蘭的失業狀況改善明顯,分別為7.8%、14.6%、11.9%、明顯低于3 月份的10.6%、17.3%和13.7%。歐盟28 國今年4月的平均失業率為10.4%,略低于3 月份的10.5%,是自2012年6月以來的最低值。
二、歐洲經濟發展前景
(一)經濟增速可望逐步加快,但仍面臨下行風險
2013年11月5日,歐盟委員會發表2013年秋季經濟預測報告,預測報告指出,歐盟經濟在經歷了6個季度的停滯或萎縮之后在2013年第二季度出現增長。歐盟長期積累下來的宏觀經濟失衡狀況正在逐步減小,經濟增長速度到2014年可望逐步加快。但歐盟經濟重新恢復穩定增長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歐盟經濟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高。數據顯示,歐元區2013年度實際GDP僅增長0.2%,雖然2014年一季度有所復蘇,但比預期要慢。
(二)失業率仍然較高,就業短期難以改觀
歐洲經濟雖然開始復蘇了,但經濟增長對就業的好處一般要滯后半年以上。因此,歐盟國家的就業狀況短期內不會有改觀。預計2014年,歐盟國家的失業率將維持在12.2%左右,仍處歷史最高。總體來看,高失業率仍然是歐盟國家面臨的最嚴重的、最棘手的經濟問題。
(三)通貨通脹率下滑風險依然存在
歐盟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2014年5月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為0.5%,低于上月的0.7%,仍是2009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明顯低于歐洲央行為維持物價穩定設置的2%的通脹目標,且連續第8個月低于1%的“危機防線”。歐洲央行預計未來數月,歐元區HICP仍將維持降低水平,2015、2016年才會逐步上升,預計歐元區2014年的HICP為0.7%、2015年為1.1%、2016年為1.4%。
三、最新應對方案
(一)歐洲央行降息至負利率。6月5日,歐洲央行宣布將主要再融資操作利率(基準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0.15%,隔夜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0.1%,隔夜貸款利率下調35個基點至0.4%,是該數據有統計以來的最低值。歐央行下調利率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點:一是通縮風險,歐元區2013年起開始出現低通脹,通脹率遠低于2%目標,通縮陰霾日益濃重,歐央行希望通過更寬松的貨幣政策,降低通縮風險。二是歐元匯率高升。2013年,歐元匯率整體處于強勢,歐元兌美元上漲約6%,嚴重沖擊歐元區出口,歐央行想通過寬松的貨幣政策拉低歐元匯率,增加出口。三是經濟復蘇依然乏力。歐元區今年一季度國民生產總值環比僅增長0.2%,意大利、荷蘭經濟更陷入負增長,歐央行想通過此舉刺激經濟增長。
(二)實行長期再融資計劃(LTRO)。歐央行2014年6月宣布,為支持銀行發放貸款,將從2014年起,實行四年期的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初步規模為4000億歐元,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該計劃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首批計劃在2014年9月和12月實施,利率為再融資利率上調10個基點。此外,歐洲央行還決定在2016年12月底前執行三個月再融資操作。此前,歐洲央行已于2011年、2012年通過兩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向歐洲銀行系統注入了1.02萬億歐元。
(三)直接購買資產擔保債券。2014年,歐洲央行決定加緊籌備直接購買資產擔保債券(ABS)計劃,以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根據這一計劃,歐元體系將考慮購買單純和透明的資產擔保證券,包括歐元區非金融私人部門債權。考慮到對ABS的監管,歐洲央行將與其他相關部門評估政策效果。
(四)發放國際救助資金。2014年以來,IMF、歐央行、歐盟委員會繼續通過發放國際援助資金緩解歐債危機。一是向希臘發放救助資金。2014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希臘發放35 億歐元救助資金;2014年4月,歐元集團同意2014年7月底前向希臘發放83億歐元救助貸款。二是對烏克蘭進行經濟援助。2014年3月5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對烏克蘭中短期經濟援助計劃,總金額超過110億歐元。
(五)加強財政鞏固和約束。2013年以來,歐元區各國不斷加強財政整固和約束,推動改善國內財政狀況。一是歐盟十國擬于2016年開征金融交易稅。2014年5月,歐盟十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葡萄牙、比利時、希臘、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在歐盟財長會上達成一致,計劃從2016年起開征金融交易稅,即對本國的股票交易征稅,并將征稅范圍逐漸擴展至金融衍生品等交易,各參與國享有擴大金融交易稅征稅范圍的自由。參與國計劃在2014年年底前商討出最終金融交易稅協議,并完成立法。二是法國憲法委員會批準開征高額“富人稅”。2013年12月,法國憲法委員會批準2013-2014年兩年內對年薪超過100 萬歐元(約合137萬美元)的個人征收高稅率的“特別富人稅”。這一新稅種將涉及470家企業的1000名員工,每年可為法國政府帶來2.1億歐元收入。三是推行“財政契約”。2012年3月,歐盟峰會上簽署的《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穩定、協調和治理公約》(又稱“財政契約”),于2013年1月1日正式生效。財政契約的主要目的在于重建信心,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根據“財政契約”中的自動懲罰規定,歐盟最高司法機構歐洲法院將有權對結構性赤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0.5%的國家進行處罰,最高金額不超過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0.1%,罰金將歸歐洲穩定機制處置。同時契約規定,成員國必須在契約生效后的一年內,即2014年1月1日前將平衡預算的內容加入到成員國的法律體系中。
(六)推動歐洲銀行聯盟取得新進展。歐洲銀行業聯盟的構建是應對歐債危機的重要舉措,2012年5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這一設想。歐洲銀行業聯盟有三大支柱:單一監管機制、單一處置機制、存款保險機制。單一監管機制法案已于2013年10月15日通過,標志單一監管機制正式成立;單一處置機制和存款保險機制建設2014年以來也取得新進展。一是歐盟銀行業“單一解決機制”取得三方共識。2014年3月,歐洲議會、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就銀行業單一解決機制規則取得一致意見,為該機制如期立法生效鋪平道路。根據三方討論結果,為幫助納稅人從救助問題銀行的負擔中解脫出來,將成立總額約550億歐元的專項救助基金。該基金由參與該解決機制的銀行繳納,通過8 年籌集。二是歐盟財長會達成新存款保障計劃。2014年2月18日,歐盟財長會達成一項新的存款保障計劃,即在歐盟范圍內進一步統一和簡化存款保障額以及儲戶取款程序,進一步加強對存款人的保護,保障對象為存款在10萬歐元以內的儲戶,歐盟28 國所有銀行都要求加入這一計劃,并按計劃定期對銀行進行壓力測試和持續監督。
四、啟示
(一)要有效防范政府債務危機,需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機制。歐債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就是政府過度舉債、財政狀況惡化所致。地方政府債務失控會影響宏觀經濟穩定及可持續性,導致信用風險或償債能力風險,因此,加強政府債務的管控,構建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和防范機制至關重要。從我國而言,一是要加強債務預算管理,通過比率約束、限額約束、增長約束、用途約束和償債計劃加強財政紀律的事前約束,科學分析地方政府融資規模,指導和約束地方政府融資行為。二是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構建評估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指標體系,科學監控政府債務狀況。三是建立合理的債務清償機制,進一步完善償債準備金制度,保障政府債務的如其償還。
“綺羅逐隊沸歌謳,盡在東城南陌頭。”下一句是:本為春愁拾芳草,爭如芳草又牽愁。
原文:
《金陵古意八首》朝代:明 作者:黃姬水
綺羅逐隊沸歌謳,盡在東城南陌頭。
本為春愁拾芳草,爭如芳草又牽愁。
關鍵詞:歐央行;中央證券數據庫;金融統計標準化;啟示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3)05-0029-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5.06
一、CSDB簡介
CSDB系統是由歐洲央行(ECB)統計處建立,旨在將所有證券類數據按照元數據逐筆統計的方式聚集在單一的數據倉庫,為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SCB)提供全面、準確、一致和及時的證券類相關統計信息,以滿足國際和國內層面的各類統計數據需求。經過幾年的建設和運行,截止目前CSDB累計包含大約500萬條由歐盟成員國或其他國家居民發行的債務型證券、股票和互惠基金份額/單元信息,并提供多個證券類數據統計報告[1]。
二、CSDB的主要特點
(一)具有強大的數據集中功能
CSDB由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SCB)共享,通過一致和統一的證券統計口徑,實現了數據“大集中”的特點。一是數據集中范疇廣,不僅包括歐元區居民證券發行者或持有者,還包括國外居民證券發行者或持有者。二是數據集中來源寬,不僅包括各國中央銀行(NCBs)提供的數據,還包括商業數據提供商及政府統計部門數據。三是數據集中內容豐,徹底改變以往表單式匯總數據統計模式。
(二)提供多維的金融統計信息
CSDB的數據提供者無需了解數據匯總制度及匯總關系,僅需按照工具分類、部門組成等屬性分類標準報送元數據,由數據管理機構對數據信息進行檢查,并根據需要加工和處理。目前,CSDB不僅提供國際收支、國際投資持倉和投資基金統計,同時還提供前瞻性的貨幣金融機構(MFIs)和金融工具公司統計(FVCs),為歐元區提供全面、準確、統一和及時的證券交易(流量)和持倉(存量)等數據信息[2]。CSDB還計劃將提供證券持倉(包括金融賬戶統計)、金融穩定、政府融資和證券發行統計等,為貨幣政策研究、金融穩定分析和市場運營分析提供直接的數據支撐[3]。
(三)使用開放的數據統計結構
CSDB在統計理念上是以金融工具為主線,在元數據逐筆統計的基礎上,通過設定國際通用的金融工具分類標準,廣泛收集該工具不同的業務屬性信息。同時還根據不同時期對統計需求的發展和變化,隨時調整或擴充金融工具所需的特定屬性信息。此外,ECB將繼續與NCBs合作,考慮將證券持有人按經濟部門劃分并收集相關數據信息納入CSDB,同時還考慮收集未在歐元區注冊或很少在二級市場交易的持有人信息。為獲得這些信息ECB還致力于與數據報告機構、托管人、證券結算系統或其他信息來源渠道合作,完善證券統計體系[3]。
三、CSDB的建設經驗
(一)建立中央證券統計數據集成系統
ESCB實際為一個證券統計數據集成系統(SIET),SIET主要依托關系數據庫、分析數據庫和多維數據庫進行原始數據的收集、轉換、處理、校驗和統計報表的輸出。首先,將收集到的數據存儲至關系數據庫(見圖1),并實施以驗證為主的第一層次數據質量控制,對于缺失數據進行估值補充。其次,將已經驗證和完善的數據復制到分析數據庫,并以一致性檢驗和比較的方法實施第二級別數據質量控制,數據不同維度的業務屬性信息傳送至多維數據庫保存。最后,從分析數據庫和多維數據庫提取所需的數據信息形成多維的統計報表[4]。
(二)注重金融交易的跨境監測
CSDB的數據范疇將包括歐元區居民發行的證券以及持有和交易的歐元區或非歐元區發行的證券,同時還包括非歐元區居民持有的歐元區居民發行的證券或少數非歐元區居民發行的證券。無論是歐元區或非歐元區居民發行的證券,只要以歐元計價,都將引進CSDB數據系統。圖2列示了CSDB的取數范疇,其中粗黑線條表示CSDB數據總集,必要時CSDB數據范疇將擴大至D子集。
(三)構建統計數據屬性框架
CSDB數據框架(見圖3)屬性主要依托于兩個關鍵字段,即證券發行人和證券持有人,囊括證券工具類別、機構部門、發行人和持有人居住國、價格(報價)、收入、與證券發行相關的交易和持倉(如發行、贖回和余額等)、與證券投資相關的交易和持倉(如投資、銷售和股票等)和公司事件等內容。其中公司事件主要包括股票分割、逆向回購、收購和兼并等會影響發行者或證券余額的活動信息。
(四)對工具屬性進行標準化分類
大多數證券都擁有一個國際證券識別編碼(ISIN),CSDB則基于ISIN作為數據庫系統唯一標識符。發行者的機構部門和金融工具類別也是兩類重要的識別標識。發行者機構部門主要根據1995年歐洲國家和區域賬戶系統(ESA 95)進行劃分,將機構部門確定為非金融公司、金融公司和廣義政府。金融工具類別分類(CFI)則是一種商業化目的的統計分類,其諸多屬性也適合ESA 95標準下的證券分類。
(五)建立科學的數據處理流程
一是數據收集。CSDB的數據(見圖4)主要由商業數據提供商及中央銀行提供。ECB將會以一種通用的數據結構或形式來接收相關數據,同時還會通過與其他中央銀行合作,編制金融統計標準,以確保不同來源的數據集中且獲得完整和統一的記錄。二是數據“清洗”。數據的“清洗”主要通過在CSDB內部建立一些規則或校驗關系來進行,為每一個存在矛盾的數據選擇最可靠的數據來源。在清理過程中,CSDB還會將一些數據提交給數據質量管理進行測試,以確保數據質量。三是數據估值。估值主要以市場價、交易價或名義價為原則進行。例如對于債務型證券,根據發行人的計價貨幣、剩余期限和信用余額進行估價或依賴于過去某一種金融工具的回報率來定價。如果沒有可觀測的市場價格且估價方式不可行,那么CSDB將會恢復自動初始值。
(六)加強數據質量后臺檢查
CSDB將會與歐洲央行、數據提供商進行聯網運營,數據提供商、國家統計部門和信息來源機構將會從CSDB加載數據并進行質量監控檢查,以確定數據離群值和誤差程度。并通過建立一套完善的統計數據標準(如數據報送標準和質量監控標準),提高數據質量。
四、啟示和借鑒
“全面、統一、協調、敏銳”是金融統計標準化的最終目標,與CSDB“全面、準確、統一、及時”的統計目標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建設經驗值得參考借鑒。
(一)建設中央銀行數據庫集成系統
在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準備的前提下,通過在系統內部組建臨時數據庫、正式數據庫和多維數據庫等方式,形成一個完善的數據庫集成功能,實現以金融機構的最小業務單元(逐筆統計)為基礎的業務元數據采集功能。
(二)建立開放可拓的統計框架體系
從實際統計需求出發,以金融工具為主線,在對金融工具屬性進行標準化分類的基礎上,構建統計數據屬性框架。屬性內容至少需要包括金融工具類型、持有人、價格和余額等信息內容。今后還可根據統計需求的變化,調整金融工具及其屬性分類。
(三)制定標準化統計數據處理流程
在數據收集方面,需要制定數據報送標準,統一報送格式和指標內容,確保原始數據收集的一致性;在數據處理方面,建議由科技部門和調查統計部門一起設置數據庫的映射規則或校驗標準,“清洗”和過濾存在錯誤或矛盾的統計數據;數據運用方面,要加強數據質量測試,并需要定期對數據報送機構進行數據質量檢查。
(四)拓寬金融統計基礎數據的來源
人民銀行積極加強與“三會”、工商、統計等部門的溝通協調與合作,對金融統計信息覆蓋面進行擴充。同時,對于能夠提供真實、準確、可靠金融數據的商業數據提供商,也需加以考慮,廣泛拓寬原始數據來源,豐富并完善統計內容。
參考文獻:
[1]ECB, The Centralized Securities Database In Brief[R]. ECB Report, Feb.2012.
[2]ECB, Centralized Securities Database Current Use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Euro Area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R]. Twenty Second Meeting of the IMF committee on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istics in Shanghai, Nov.2009.
先看看《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的解釋。
對偶:修辭方式。用對稱的字句加強語言的效果。
對仗:(律詩,駢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的虛實做成的對偶語句。
詞典的解釋盡管有輾轉解說之嫌,但畢竟還是講出了它們之間的些微區別。古詩中是多用對偶句,但古文中的對偶句為數也不少。如果依照《用書》的說法,既然“對偶”又叫“對仗”,那么是不是可以說古詩文中的對仗句也比比皆是呢?恐怕不能這樣說。
因為古文中幾乎是找不到對仗句的,古詩中也只限于格律詩詞中才可以找到對仗句。
對偶與對仗它們不是一個概念下的兩個稱謂。也許是因為二者太像而不同之處又太少,才極易混為一談吧。
正如《用書》所說,對偶是把兩個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辭手法。它大體上散見于各種文體中,如“浮光躍金,靜影沉璧”,“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然而對仗則不然,它只見于格律詩詞中,是格律詩詞創作所運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和手段,是格律詩詞獨具的一種特殊創作技法。這種技法后來又相繼為詞曲創作和對聯撰寫所采用。
對仗除了具備對偶所具有的特征之外,它還要求聯句的上下兩句同一結構位置的詞語必須是詞性一致,平仄相對,且上下兩句同一位置上不得使用同一詞語。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對仗的要求是極為嚴苛的。只有符合上述原則的格律詩詞聯句才叫對仗,否則就是不對仗或對仗不工整,這是格律詩詞創作所決不允許的,因而成為創作和欣賞格律詩詞的重要標準之一。
對仗是非格律詩詞莫屬的專用術語、專有名詞,盡管格律詩詞中的對仗同時也符合修辭中對偶的標準和要求。我們只能這樣說,是對仗句就必然是對偶句,但是對偶句就不能說是對仗句。特別是詩句在講究煉字、煉句、煉意等錘煉語言的藝術上,二者是不可相提并論的。
天翻地覆慨而慷什的意思:變化巨大、心潮澎湃、慷慨激昂,出自七律《占領南京》,《七律占領南京》是一首七律詩句。
七言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七律,屬于近體詩范疇。起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七言律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代表作品有崔顥的《黃鶴樓》、杜甫的《登高》、李商隱的《安定城樓》等。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