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頤和園的導游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家好!今天你們的導游就是我。我叫樊祎晨。在這次旅途中,請大家不要往地上扔垃圾,自覺保持衛生。希望能你們這次旅途愉快!
今天我們來到了頤和園,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有: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
十七孔橋和小島等美麗的景色。
我們首先來到了有名的長廊,這條長廊共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瞧,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你相信嗎?幾千幅畫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現在我們登上了萬壽山的山頂,這里可以觀測頤和園的全部景色。正前面的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再向下望,就看見了八角寶塔形的佛香閣和一排排金碧輝煌的排云殿。
從萬壽山下來,就走到了昆明湖邊。看見湖中心那個小島了嗎?走過十七孔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十七孔橋上有上百根石柱,每個石柱上都有形態各異的小獅子,這么多的小獅子,也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我說也說不盡,請你們慢慢游賞吧!
600字有關萬里長城導游詞作文
導游詞作文500字:峨眉山
有關黃山導游詞作文400字范文
400字五羊塑像導游詞作文
導游詞作文350字:黃椅山導游詞
2019頤和園導游詞作文
關于泰山導游詞作文400字范文
最新200字導游詞作文
最新越秀公園導游詞400字作文
導游詞作文
世界遺產導游詞作文六篇
黃山導游詞作文200字
介紹北京的導游詞作文
故宮導游詞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故宮觀光旅游。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房子,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筑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東、西六宮、齋宮,后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后養老而修建。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筑。
故宮建成后,經歷了明、清兩個王朝,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1949年后,1961年,國務院宣布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五六十年代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1988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辟為故宮博物院。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宏偉壯麗,俗稱五鳳樓。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臺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有1組建筑。正中有重樓,是9間面寬的大殿,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級的形式。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午門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文武大臣進出東側門,宗室王公出入西側門。
后門神武門,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現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城臺上建有城樓,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
太和門內,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現名為清朝時名稱)。這3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筑,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顯得豐富多樣而不呆板。
故宮建筑的后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里是后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后面。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后,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
故宮,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二是觀賞陳列于室內的珍貴的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萬2653件之多,統稱有文物100萬件,占全國文物總數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國文物系統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已達109197件,現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收藏單位中,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絕無僅有的國寶。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
真誠的歡迎各位再次光臨北京故宮。謝謝大家!
布達拉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這次的小導游。我姓藍,大家可以叫我小藍,希望在我的陪同下大家能渡過這愉快的一天。
我們這次是要去看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布達拉宮。下面請由我介紹一下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位于拉薩市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
我們現在步行來到了拉薩最寬闊最漂亮的北京中路。大家往下看,我們已經站在了鋪著長方形花崗巖的北京中路上。大家看布達拉宮是不是只見一片青綠的草坪后面,橫著有一堵高而堅固的圍墻呢?圍墻后面便是紅山及其山頂上的雄偉宮殿。因為底部和東西兩岸則為白色,所以人們稱作白宮。中間頂部是褐紅色,人們稱作紅宮。一排一排的窗口四處都涂滿了黑色,白、紅、黑、這三種顏色是不是很漂亮呢?
好了,今天就游覽到這,明天我們再來游覽布達拉宮的其它地方。
黃山導游詞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遺產黃山風景名勝區。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王詩詩,大家叫我王導好了。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聞名中外。今天我就給大家重點介紹黃山的奇松吧。
大家請看,黃山的松樹能在巖石縫中生存,生命力極強。它們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樹都因為它們的形狀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黃山著名的景點之一,外形更是特別:它的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游覽,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征。等會兒我們還可以在那兒盡情拍照,作為紀念。
黃山的奇觀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夠。現在,請大家盡情去欣賞黃山的美景吧!
請大家在游玩的時候不要亂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裝袋,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去。
祝大家玩得愉快!
頤和園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一個小小導游。現在由我帶領大家去參觀美麗的頤和園。
頤和園又名清漪園。大家看,這里是著名的長廊。這長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間。它有一條條綠色的長柱,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齊齊地,像一個個有素的士兵;有紅漆的欄桿,而且每一間橫檻上都有各種各樣的花紋,如:花草樹木、人物、風景等等。旁邊還種著一盆盆五顏六色的花,一絲絲花香在這長廊飄來飄去,清新的味道撲面而來。現在,請各位女士們和先生們小心梯級。
各位游客,大家請跟我來!這是一個你們最盼望的景點昆明湖。昆明湖是一條長長的堤壩。湖北有幾座形態各異的石橋,橋欄桿上有過百條石柱。石柱上雕刻著獅子頭,他們神態各,好看極了!
一、景區公示語英譯常見錯誤分析
1、譯文不一致、不規范。
旅游景區公示語的作用主要是給游客指示道路、方向和處所,一個景區、景點或景區設施本應只有一個譯名,但在旅游景區譯文不一致、不規范的現象很常見。同一個場所在不同地方出現不同的英譯名,這樣容易引起誤解,給游客帶來困擾。比如:景區常常會見到各種不同的“須知”,如:游覽須知、乘船須知、參觀須知等,這些“須知”主要是向游客傳遞指示、提示、限制、強制等信息,希望游客能自覺遵守。然而,譯員對“須知”的翻譯是五花八門,極不規范,如:Attention, Notice to Tourists, Notice of Purchasing the ticket, Guest Information ,等等。
2、混淆了“功能對等”和“忠實”原則。
一些人認為同一塊標牌上公示語的漢語和英語應該是一一對應的,否則就是不忠實于原文,因此旅游景區出現了很多機械的字對字的死譯,讓外國游客感到費解。比如:“小心地滑”被翻譯成Slip carefully,這條公示語本來是想提醒游客小心地面濕滑,注意腳下,結果意思卻變成“小心地滑倒”,可以改為Caution:slippery road/ wet road。再如:“請勿往山下扔垃圾”,其實把它翻譯成No Littering就可以了。但如果將它字對字的死譯成 Don’t throw rubbish to the downhill,游客就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難道山上就可以隨地丟垃圾嗎?”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譯者在翻譯公示語時,不應該只追求兩種公示語語言上的對應關系,更應該關注功能上的對應。
3、忽略了東西方文化差異。
近年來,外國游客紛紛來華旅游參觀,在游覽的過程中感受中國獨特的文化氣息。因此,我們在翻譯導游詞、旅游指南、通知和景區公示語時,要充分考慮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比如:“白象”是中國的知名品牌,而象在西方文化中是昂貴卻派不上用場的物品,是無用而累贅的負擔。因此,如果譯者無視東西方文化差異,把“白象”直接翻譯成英文White Elephant,那么效果可想而知。再如:“龍”是漢民族所敬奉的圖騰,是皇權的象征,皇帝又稱為真龍天子,在古代皇家建筑和許多磚刻石刻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西方的“龍”在《圣經》里是“魔鬼”和“撒旦”,是邪惡和暴力的象征。因此,譯員在翻譯與“龍”相關的景點時,一定要把它和人們美好的愿望聯系起來,否則恐怕外國游客會不愿接近這個景點。
4、譯者態度不認真。
景區公示語翻譯存在不少語言失誤,如:單詞拼寫錯誤、大小寫錯誤、標點問題、單復數錯誤、用詞不當、漏詞添詞,等等,很多錯誤是譯者粗心所致,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動物園的熊山Bear Mountain被誤譯為Beer Mountain、海洋水族館Ocean Aquarium被誤譯為Ocean Aqurrium等。再如:某景區超市貨架上貼著“干貨Fuck Goods”、旅游辦公室掛著“對公業務To Male Service”等公示語,這樣的譯文用詞不當、大煞風景,給中外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二、 探討景區公示語英譯的方法
1、音譯法。
對于景區中的地名和人名可采用音譯法,如:桂林Guilin,九寨溝Jiuzhaigou,魯迅Lu Xun,岳飛Yue Fei,Mao Zedong等。還有一些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詞,如:功夫kongfu,風水fengshui,餃子jiaozi等也采用音譯法。
2、意譯法。
意譯法就是指從意義出發,不拘泥于原句的句法結構、用詞、修辭等手段,突出其內在含義,便于游客理解記憶。例如:兵馬俑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十三陵Ming Tombs,故宮the Imperial Palace,頤和園the Palace Museum,等等。
3、音譯和意譯結合。
中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名稱的翻譯大多使用音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法,景點名稱如屬漢語“單名”,為了照顧音節和外國人的習慣讀法,最好把名字后面的“湖、山、園”等同時音譯出來[1]。如:太湖Taihu Lake,泰山Taishan Mountain等;如果景點名稱是“雙名”,則不必音譯通名。如:洞庭湖Dongting Lake,雁蕩山Yandang Moutain,少林寺Shaolin Temple等。
4、借譯法。
借譯法是指在翻譯時借典譯典,借英語國家的表達式和典故翻譯漢語中帶有特定文化的表達式和典故,以求等效。如:在介紹“梁山伯與祝英臺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典故時,可借用西方人熟悉的“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來類比,有助于外國游客加深對中國典故的理解。類似,在旅游廣告中宣傳蘇州Suzhou及其發達的水上交通時,可將它稱作東方的威尼斯Venice,游客一看就明白了。
5、套譯法。
套譯法指的是借用譯入語中某些固定結構框架傳達原文的意思。 翻譯旅游公示語時,可以套用現有的英語公示語,既規范又省事。例如:英語中“禁止停車”是No Parking,“禁止亂扔垃圾”是No Littering,這些表達都是非常地道的英語。那么,我們翻譯“禁止拍照、禁止游泳、禁止攀爬”等公示語時,就可以套用這種表達,分別譯為No photographing,No Swimming,No Climbing
。 再如:“游客止步”是旅游景區里常見的一句提示語,英語表達式Staff Only,那么譯員在翻譯“旅客止步、賓客止步、閑人免進”等都可以套用這一表達,而不是生硬地譯為Visitors Halt或Passengers No Entry。通過套用英語中現有的地道的表達,可以使公示語言簡意賅,同時使它的警示功能一目了然。 三、關于景區公示語英譯的幾點建議
1、采用國際通用表達方式。
目前景區公示語翻譯沒有統一的標準,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導致同一個公示語在不同景區或同一景區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翻譯。為了提升景區形象、打造景區品牌,必須規范公示語的翻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直接采用國際上通用的、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盡量避免杜撰,盡快與國際接軌。例如:熱烈歡迎...A warm welcome to...禁止吸煙/攀爬/……No Smoking/ Climbing/...小心臺階/撞頭/……Mind the step/ your head/…游客止步Staff Only、油漆未干Wet Paint,等等。
2、提高譯員素質。
旅游景點的對外形象與譯員素質關系密切,譯員若沒有扎實專業的翻譯知識,翻譯出來的公示語、導游詞、旅游廣告、旅游指南、旅游日程、通知等質量就看很難保證,所以一定要加強對翻譯人員的監管。此外,譯員對譯文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文化素質,確保譯文的質量,避免亂譯、漏譯等問題。
3、注意中英文化差異,優先考慮讀者的文化。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缺失往往也是翻譯的難點,翻譯時要優先考慮讀者的文化[2]。例如:頤和園Summer Palace, 望湖飯店lakeview hotel, 玉佛寺Jade Buddha Temple, 鐘樓Clock Tower, 碑林Stone Forest等,外國游客就很容易理解。再如:外國游客對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或傳統文化不是太了解,清明節僅僅譯成Qing Ming Festival,可能他們就無法理解,如果適當補充,增譯為“Qing Ming Festival, a time to remember the dead when people traditionally go to visit the tombs of the deceased. ”就更能被外國游客理解。
黿頭渚導游詞范文【1】 各位游客朋友,很高興今天能有幸陪同大家游覽太湖。太湖水域面積達2400多平方公里,在我國五大淡水湖泊中占了第三位。想必大家都聽過無錫名歌《太湖美》吧,可能有人會問最能代表太湖的經典是哪一處呢?當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用優美的詩句作了明確的回答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因此有人把它解釋為不到黿頭渚,等于沒有到太湖。黿頭渚由于深入湖中三面臨水的一塊巨石狀如黿頭而得名。黿是一種大型的海龜,在中國古代,烏龜被看作是長壽的靈物。俗話說的好:到了烏,萬事不用愁,黿頭渚因此被賦予了吉祥的含義。1916年,地方紳士楊翰西,購買了這里包括黿頭渚在內的60畝山地,從1918年開始構筑別墅園林橫云山莊。楊翰西是清末舉人,有相當的文化素養,在造園時有意識地發揮真山真水的環境優勢,因勢布局,巧妙點綴,所謂三分人意,七分天然,這別墅園林造的很是不俗。
好,給位朋友,黿頭渚的概況就介紹到這里,今天我們的游覽路線是這樣為大家安排的:我們由太湖佳絕處牌坊,進入景區,漫步櫻花爛漫的長春橋,經過凈香水榭和衡云山莊牌坊,我們就進入了優雅嫻靜的藕花深處了,穿過誦芬堂,接著我們將看到可在巨石上的無錫旅游口號無錫,充滿溫情和水然后請大家回過身來,欣賞一下太湖航行的保護神黿渚燈塔。在刻著黿渚春濤四個字的刻石邊留影后我們會親眼看到神黿銅像,最后我們將在澄瀾堂前領略太湖氣象萬千的魅力風光。
各位游客朋友,接下來請允許我重點介紹一下黿頭渚的代表景點藕花深處。建筑被稱為凝固的音樂,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組庭院建筑被稱為藕花深處,建于1931年,它仿佛是一曲優美旋律中的休止符號,讓您在走進太湖之前,有個短暫的停留。在大片湖水的映襯下,蜿蜒小溪,曲橋清流,別有情趣。前面有個方亭,因為位于荷花叢中,所以亭上懸掛藕花深處匾額,此匾酸奶1981年有田園書寫的。藕花深處這個名字其實還有一個典故,這里的水池中,種滿了荷花,有人到了此地,就好像進入了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的詩情畫意之中,具有一種幽趣閑適的感覺。藕花深處是黿頭渚最幽靜的地方。各位游客可能感覺到有些不解,在進入氣象萬千的黿頭渚景區之前,為什么先讓游客步入這樣一個溫柔小巧的江南園林呢?這正是園主人的良苦用心所在,主人意在以藕花深處之靜,來稱太湖之動,藕花深處之小,來稱太湖之大,藕花深處之細膩,來稱太湖之粗獷,以此來增加各位游客對太湖了旅游的期望值。
好了,說了這么多想必大家迫不及待的想去細細的欣賞這美麗的湖光山色了吧,下面是給位朋友的自由游覽的時間,一小時過后我們再到這里集合上車。
黿頭渚導游詞范文【2】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黿頭渚景區黿頭渚位于無錫西南郊的太湖之濱,距離市區約18公里。它是國家5A級景區。渚是指三面臨水的小陸地,因為它狀如黿頭而叫黿頭渚。它可以說是獨占太湖最美的一角。在這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輔之以別具匠心的人工點綴,使之成為觀賞太湖最為理想的游覽勝地。黿頭渚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遼闊的無邊風月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時之景吸引著無數游人。我們所要重點游覽的就是黿渚春濤景區了,他的基礎就是1918年由楊翰西所建的橫云山莊,它是整個園林的精華所在。
下面讓我介紹一下本次的游覽路線:今天我們游覽的路線為:太湖絕佳處牌坊長春花漪藕花深處無錫旅情刻石燈塔黿渚春濤摩崖石刻澄瀾堂。下面開始我們的游覽吧。
【太湖佳絕處牌坊】我們面前的這座牌坊結構古雅、斗拱相連,建於1931年,原是黿頭渚的老大門,上書太湖佳絕處是郭沫若老先生的手跡。牌坊后面有一照壁,壁間飾以鳳穿牡丹的圖案,它擋住了院中景色,起到了欲揚先抑的效果。
【長春花漪】 繞過涵萬軒,我們來到長春橋,我們看到的這座長春橋是園主為了改變原來的橫云山莊用地局促,所以利用湖邊的蘆葦蕩,攔水圍堤,堤上架長春橋,在橋頭兩側的長堤上,種植了日本櫻花的著名品種染井吉野,長春橋是仿照頤和園昆明湖上的玉帶橋所建。她是一座拱石橋,高聳湖面,它擋住了外湖的景色,分隔了水面和空間,從平面上看,增加了變化,使浩大的湖面產生了大小、虛實、動靜的對比;從立面上看,豐富了景色層次,它與涵萬軒、絳雪軒和東面山坡自成一個空間,構成長春花漪的景色。這里又有一座具區勝境牌坊,具區是太湖的別稱之一,在這個牌坊的背面寫著橫云山莊,它是這座風景區原來的名字。
【藕花深處】各位朋友,這組被稱為藕花深處的庭園建筑是景區中最幽靜的地方,這里的水池中遍植荷花,來到此地,似乎進入了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的詩情畫意。藕花深處景區包含荷塘、小島、曲橋,芳亭、湖石,軒廳等景點。
【無錫旅情】 現在在我們眼前的這塊巨石上刻有無錫早期的旅游口號無錫,充滿溫情與水。溫情是指無錫人溫文爾雅,待人熱情。至于水,那是指無錫的旅游資源以水為主,以水出名,有太湖、京杭大運河,還有長江。因此,說無錫充滿溫情與水當之無愧。背面刻的是《無錫旅情》的中文歌詞。這是無錫市為了提高知名度邀請了日本作曲家和音樂出版社長來無錫旅游,他們回國后便出版發行了《無錫旅情》,由日本當紅歌星演唱。《無錫旅情》從此風靡日本全境,許多日本友人紛紛慕名前來無錫旅游。
【黿渚燈塔】 各位來賓,走過了幽靜的藕花深處,我們來到景色豁然開朗的太湖佳絕處黿頭渚。請大家向右看,那里從青龍山到閭江口,沿湖有18個山灣,簡稱湖西十八灣它的前端就是馬山島,島上有國際度假區,更有靈山大佛遐邇聞名。在請大家往中間看,那好像由三個小島組成的三山島,既有秀氣,又有靈氣,更像蓬萊仙島那樣有點仙氣,已被建成中外馳名的太湖仙島。請大家回過身,欣賞一下太湖航行的保護神黿渚燈塔。它是作導航之用。1920年,就有人在這里立桿掛燈,為也行船只導航。1924年,錫湖輪船公司首航太湖,地方人士集資建一座燈塔以示祝賀。
【黿渚春濤】 請大家向前走,這里是黿頭渚的景名刻石,這塊黿頭渚的刻石高2米,正面的黿頭渚三字是由無錫舉人秦敦世書寫的。另一面刻黿渚春濤4字,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狀元劉春霖寫的。黿渚春濤的春字用的最妙,一是劉春霖來錫時正是仲春時節;二是這里面對著太湖的一個內湖,叫梅梁湖。根據《具區志》記載:梅梁湖在夫椒山(今馬山)東,吳時進梅梁至此,舟沉失梁,后每至春首則水面生花。后人據此典故把黿頭渚、馬山、拖山之間的水面稱為梅梁湖。每逢春天,這里會出現神話般的奇景:春濤好似古梅在水上開花一般,顯得美麗極了;三是無錫正處在太湖北岸,春天時多東南風,太湖無日不起浪,尤以黿頭渚一帶水勢浩大,波濤洶涌,聲勢雄壯。黿渚濤聲是這里的一大特色。若遇風和日暖,微波漣漪,濤聲則清緩而流暢,和諧而有節奏;若遇狂風怒號,濁浪滔天,則轟然巨鳴,猶如萬馬奔騰,真有濤聲吼黿渚,地勝十洲三島的感覺。所以黿渚春濤是黿渚濤聲中最神奇的。
【摩崖石刻】各位朋友,在這里我們主要欣賞黿頭渚兩組具有深刻人文內涵的摩崖石刻。 橫云石壁是黿頭渚著名的風景點。在絕壁懸崖上刻有橫云和包孕吳越6個字,這是清末無錫縣令廖綸書寫的。包孕吳越形容太湖氣勢宏大,跨越江浙兩省,江浙兩省在以前主要是吳越兩國的疆域,太湖在其間,湖水澆灌了兩國的土地,使兩國百姓受益非淺。太湖像偉大的母親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吳越兒女。
橫云是說在湖中遠處回望黿頭渚,只見上下蒼蒼茫茫,水天一色,這一帶湖岸好似橫在半空中的一抹彩云,在輕輕漂移。原來的橫云山莊也是因為這橫云石刻題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