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制圖軟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美國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世界頂級的三維動畫軟件,應用對象是專業的影視廣告,角色動畫,電影特技等。Maya功能完善,工作靈活,易學易用,制作效率極高,渲染真實感極強,是電影級別的高端制作軟件。
2、UG:
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出品的一個產品工程解決方案,它為用戶的產品設計及加工過程提供了數字化造型和驗證手段。針對用戶的虛擬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的需求,提供了經過實踐驗證的解決方案。
3、PROE:
【關鍵詞】AutoCAD;工程制圖
1AutoCAD的發展概述
。AutoCAD軟件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所見即所得,具有多文檔設計環境,可通過交互式菜單、面板、命令行方便地進行命令調用,實現繪圖及修改圖形。經過后來不斷的完善,AutoCAD成為了今天國際上流行的繪圖工具,讓熟悉電腦的人很快學會。
2AutoCAD在工程制圖中的應用技法
AutoCAD在工程制圖中不僅單純取代傳統繪圖工具,在繪圖的過程中,結合軟件的功能靈活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繪圖的質量和速度。
2.1為效率繪圖作準備
2.1.1建立樣板文件,打好制圖基礎工程設計制圖具有較強的規范性,為了達到圖形輸出的標準化,我們平時把工程制圖中規范的內容分類收集到樣板文件中,以便于每次繪圖時打開使用,節省了建立同樣數據的時間。按我國工程制圖的標準要求,假若設計一個A3圖紙橫放的樣板文件,內容包括:A3圖紙橫向,單位為MM,文字樣式為英文及數字采用字體gbenor.shx,中文采用大字體gbcbig.shx,設置捕捉柵格縱橫間距大小均為500;圖層有中心線、墻體、門窗、樓梯臺階、尺寸、文字說明等。具體的操作分以下六步:(1)新建文件,選擇CAD默認的樣板文件,打開新圖形;(2)三步設置圖形界限,首先通過LIMITS設置范圍,大小為:42000,29700,再用視圖縮放命令ZOOM(Z)將繪圖區域縮放為(E)全范圍,最后為方便視覺觀察,草圖設置柵格X、Y方向均為500,利用F7打開柵格顯示。這樣圖形界限設置好了。(3)通過【格式】【單位】菜單設置單位為毫米。(4)通過【格式】【文字樣式】菜單設置文字的樣式,選擇西文及數字字體為gbenor.shx,中文采用大字體,選擇字體gbcbig.shx。(5)輸入圖層命令Layer(LA)打開圖層管理器,按要求新建圖層及設置相應的圖層屬性。(6)將文件保存為.DWT類型的文件。在“另存為”對話框中先選擇類型,然后選擇保存的位置,最后寫入具有文件特征的文件主名。如保存好的文件:“F:\工程制圖基礎文件\A3-橫.DWT”,確定后大功告成。以同樣的方法,根據自己的制圖范疇建立不同的樣板圖,以便隨時選用,節省了重復操作的時間。2.1.2塊的應用,學會應用帶屬性的塊,建立適合自己的圖庫。在工程制圖中,往往有很多重復的圖像,如洗滌用具、門和窗、家具、綠化等。為了提高繪圖的效率,可以將一些常用的圖案定義為塊,建立自己的圖庫,需要用的時候將其插入到文件中,不需要每次都繪制一遍,大大提高了繪圖的效率和質量。AutoCAD中,塊的應用分為內部塊和外部塊。(1)要應用塊,首先定義塊即創建塊。①內部塊用在本文件中,利用BLOCK(B)創建塊命令打開“創建塊”對話框,主要設置內容有三個:將要創建的塊的名稱、選擇將被定義為塊的對象、插入的基點;②創建外部塊命令WBLOCK(W),即將塊轉為文件的過程,使塊可以用到其他文件中。(2)然后插入塊。利用INSERT(I)命令插入塊:主要設置的內容為插入點、插入塊的大小、旋轉角度。對于外部塊的插入方法,與插入內部塊不同的是通過瀏覽選擇文件作為塊插入到文件中。(3)帶屬性的塊應用,在創建塊前利用命令ATTDEF(ATT)定義屬性。屬性定義主要設置的內容包括:屬性的標記、提示和默認值,以及文字選項。定義好塊的屬性后,將屬性與圖像一起創建為塊,然后插入帶屬性的塊,就實現帶屬性的塊的應用了。如:創建帶有屬性默認值為-0.450的建筑標高符號為塊,并應用插入值為±0.000的標高符號。(1)首先我們先繪制一個規范的標高符號,然后通過菜單【繪圖】【塊】【定義屬性】,單擊打開“屬性定義”對話框,在“屬性”欄“標記(T):”框中輸入“標高”,“提示(M):”框中輸入“請輸入標高值:”,“值(L):”輸入“-0.450”,設置完成如圖1所示。確定后,指定屬性的位置,完成后如圖2所示。(2)接著把定義好的屬性及標高符號一起選擇創建為塊。(3)最后將剛創建的塊插入到圖形中,命令提示符顯示如下:命令:_insert指定插入點或[基點(B)/比例(S)/X/Y/Z/旋轉(R)/預覽比例(PS)/PX/PY/PZ/預覽旋轉(PR)]:輸入屬性值請輸入標高值:<-0.450>:%%P0.000指定插入點,輸入要修改的值后,完成后如圖3所示。(4)把塊應用到工程制圖中,可以將某一單位尺寸大小的構件圖形定義為塊,插入塊時再按構件大小修改插入比例。如繪制門,可以繪制一個尺寸為1000的門定義為塊,插入塊時根據門的尺寸大小修改插入的縮放比例。這樣使用起來很方便,大大減少了CAD占用電腦的資源。
2.2設置合適的繪圖環境,精確繪圖
設置適宜的繪圖環境,對精確繪圖、標準化和規范化輸出、提高繪圖效率起關鍵的作用。繪圖環境主要為:(1)對象捕捉的模式??墒孪仍O置好幾個常用模式:端點、交點、延伸點,每次作圖前可根據需要再添加或去除捕捉模式。(2)打開對象捕捉、極軸和對象追蹤,以便自動追蹤精確繪圖;(3)掌握幾個功能鍵的使用:F3—對象捕捉、F7—柵格、F8—利用正交繪圖、F10—極軸、F11—對象追蹤、F12—動態輸入,使用時只需按下功能鍵便可開關對應功能;按下F2可以打開文本窗口查看命令操作過程。
2.3覆蓋式捕捉方法的巧妙運用
對象捕捉的方法有自動捕捉和覆蓋面式捕捉。自動捕捉是事先設置好捕捉模式并開啟對象捕捉,在繪圖過程中就能自動捕捉設置好的點。覆蓋式捕捉則是在命令執行過程中使用,僅對當前操作有效,命令結束后,捕捉模式自動關閉。覆蓋式捕捉在命令開始后,通過SHIFT鍵或CTRL鍵+鼠標右擊打開對象捕捉快捷菜單,選擇捕捉模式,常用在“切點”和“正交偏移捕捉(自…)”。切點捕捉在自動捕捉中不容易識別到,用覆蓋式捕捉的方法很容易捕捉到。正交偏移捕捉啟動后,提示“_from基點:”輸入已知點A,然后提示“<偏移>:”輸入目標點B與已知點A間的相對坐標,確認后光標定位到目標點B。
2.4靈活運用坐標繪圖
坐標在AutoCAD應用廣泛,要熟練使用AutoCAD,必須掌握好坐標的應用方法。(1)掌握坐標,從坐標的表達格式開始。①直角坐標(X,Y)表示位移的多少,X和Y分別表示向水平和豎向位移的值,正數表示向右或向上移動,負數表示向左或向下移動。②極坐標(R<α),R表示位移的距離,α表示位移的方向,即表示極軸方向與X軸正向間的夾角:逆時針為正,順時針為負。(2)坐標的表示還分絕對坐標及相對坐標。絕對坐標指的是相對于CAD默認的坐標原點(0,0)的位移,相對坐標則相對于一個幾何點的位移。相對坐標的表示是在絕對坐標表示的方法前多加一個@符號。
2.5修改非連續線型的外觀
在工程制圖中,不同的線型表示有不同的意義。以中心線為例,說明線型外觀的設置技法。通常我們把中軸線設置為中心線即點畫線,但往往設置了線型卻看不到線的效果,感覺仍然是一根實線,此時應該打開【格式】【線型】菜單,單擊打開“線型管理器”對話框,點開“顯示細節”按鈕,微調設置合適的線型比例。設置線型的比例,要觀察線型比例本身是太密了還是太疏了,如果比例調大總是未能顯示外觀效果的話,要嘗試調小比例。“全局比例因子(G)”和“當前對象縮放比例(O)”以相乘的關系造成對線型的影響,如:圖中有同樣的線型但不同的比例顯示,假設“全局比例因子(G)”為1,則應該分別設置線型的“當前對象縮放比例(O)”。
2.6快速設置尺寸標注樣式
利用默認的基礎樣式,可以快速地進行適合工程標準的尺寸樣式設置。首先在“調整”選項卡中“標注特征比例”調整適合自己繪圖比例的數值,如果以1:1的比例輸入圖形的大小,出圖比例是1:100的話,則此時可設置100,可標注出大小適中的效果;然后選擇箭頭樣式、文字樣式及效果、主單位精度。標注出來后看看效果,再根據效果進行一些參數的微調整修改,這樣就很容易達到預想效果。
2.7利用替代樣式標注直徑及半徑尺寸
“替代樣式”僅作用在替代樣式設置之后的標注,一般應用在線性標注基本完成后,利用替代樣式進行半徑、直徑、弧度及角度的標注,標完后,把原來的樣式置為當前,則替代樣式消失。打開“標注樣式管理器”,單擊“替代(O)…”按鈕,打開“替代當前樣式”對話框,將與線性標注不同的內容如:箭頭、文字對齊等設置為符合半徑、直徑、弧度、角度標注的要求標準,確定后,把半徑、直徑、弧度、角度標注完畢,再回到“標注樣式管理器”,把前邊用到的標注樣式置為當前,則替代樣式消失,此時可以重新標注或修改未完成的線性部分標注。
利用關鍵點編輯修改圖形,方便快捷,包含5種編輯方法:移動、拉伸、旋轉、鏡像、比例縮放。系統默認情況下,選擇實體后,出現藍色的點,這些藍色的點稱為關鍵點。將光標移至關鍵點單擊鼠標左鍵變紅,激活關鍵點編輯狀態,此時自動進入“拉伸”編輯方式。激活狀態下單擊鼠標右鍵,彈出快捷菜單,可選擇五種方式之一,進行進一步的操作。每種方式可疊加復制功能及重新定義基點操作,增強了關鍵點編輯功能的延伸空間,更好的實現效率繪圖。
3AutoCAD在工程制圖中的應用版本選擇
AutoCAD的每個版本功能不斷增加、優化和完善,都具有強大的基礎功能。2006版已有較成熟強大的功能,2008版在06版的基礎上有所改進,目前這兩個版本都有不少學校和單位在用,比較適合初學,也足夠滿足日常的設計制圖工作,選用軟件時,采用適合自己電腦配置的版本就可以了。如果電腦配置較高,則可以選擇較高的版本,新版本繪圖功能更強大,繪圖效率更高。
4AutoCAD工程制圖中要形成良好的繪圖習慣,利于提高效率
如何養成良好的繪習慣?(1)從已有樣板圖新建文件后,建立圖形界限、圖層、設置繪圖環境,開始在對應的層上繪圖。在工程制圖中往往內容比較多和復雜,建立圖層并在對應的層上繪圖,是為了更效率地繪制圖形,方便修改,節約電腦資源。由于前面我們已經做好樣板文件,新建文件時選擇已設置適用的樣板文件,進入界面后在對應的層上繪制圖形就可以了。(2)懂得邊繪圖邊保存,定期保存,避免電腦出意外,前功盡棄。建好文件后,按要求保存好,可以打開“工具”“選項”菜單,在“打開和保存”選項卡中,設置CAD軟件定時自動保存。除了以上所談到的技法應用,使用命令快捷鍵、熟悉命令操作,特別是編輯命令的操作,都是提高工程制圖效率和質量的方法。很多的技法需要邊應用邊發掘、積累。
參考文獻
[1]李善鋒,張衛華,姜勇.AutoCAD2010中文版建筑制圖基礎培訓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2010(05).
關鍵詞:CASS軟件;制圖;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目前,由于數字化地形成圖具有成果質量好,可直接用于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優點,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測量作業方式。CASS 軟件作為一種基于AutoCAD平臺技術的數字化地形地籍成圖軟件,它不僅體現了數字化成圖質量的優越性,同時發揮了測繪技術更大作用,給數字化測繪技術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1 CASS軟件簡介
隨著測繪新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測圖將逐步取代傳統地形測量方式,CASS軟件作為一種基于AutoCAD平臺技術的數字化地形地籍成圖軟件,為現代地形圖測繪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目前市場上的數字成圖軟件較多 ,CASS軟件便是其中之一。CASS地形地藉成圖軟件是基于AutoCAD平臺技術的數字化測繪數據處理系統,廣泛應用于地形成圖、地藉成圖、工程測量應用三大領域,且面向GIS,它徹底打通了數字化成圖系統與GIS的接口,是信息產業部門認可并普遍使用的通用軟件 ,可實現地形地物數據的自動輸入 、處理、分析、顯示 、輸出,其市場占有率較高。
CASS操作界面主要分三個部分:頂部下拉菜單,右側屏幕菜單和工具條。共有十二項下拉菜單,右側屏幕菜單可選擇相應地形圖圖式符號。幾乎所有的CASS命令及AutoCAD的編輯命令都含在頂部的下拉菜單中,如文件管理、數據處理、圖形編輯、地籍應用、工程應用等命令。每個菜單項均以對話框或命令行提示的方式與用戶交互應答,操作靈活方便,簡單易學。
2 數字化測圖的特點
數字化測圖就是將采集的各種有關的地物和地貌信息轉化為數字形式,通過數據接口傳輸給計算機進行處理,得到內容豐富的電子地圖,需要時由電子計算機的圖形輸出設備繪出地形圖或各種專題地圖。數字化測圖具有如下特點:
2.1 改進了作業方式,點位精度高
傳統的地形成圖采用經緯儀或全站儀配合平板、量角器的圖解測圖方法,主要是通過外業人工記錄、人工繪制地形圖,并且在圖上人工量算坐標、距離和面積等。其地物點的平面位置誤差主要受展繪誤差和測定誤差的影響,隨著全站儀、GPS等現代測繪儀器的普及,雖然測距和測角的精度大大提高,但是沿用白紙測圖的方法繪制的地形圖卻體現不出儀器精度的提高。而使用 CASS 軟件進行數字化成圖則不同,其采用全站儀和CASS軟件配合,全站儀在野外采集數據后可直接傳輸給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在全過程中原始數據的精度毫無損失,從而獲得高精度,與儀器測量同精度的測量成果,出錯(讀錯、記錯、展錯)的概率小,能自動提取坐標、距離、方位和面積等,繪制的地形圖精確、規范、美觀。
2.2 便于圖件的更新
城鎮的發展加速了城鎮建筑物和結構的變化,采用地面數字測圖能克服大比例尺白紙測圖連續更新的困難。實地房屋的改建、擴建、變更地籍或房產時,只須輸入有關的信息,經過數據處理就能方便地做到更新和修改,始終保持圖面整體的可靠性和現勢性。
2.3 增加了地圖的表現力
計算機與顯示器、打印機聯機,可以顯示或打印各種資料信息,與繪圖機聯機時,可以繪制各種比例尺的地形,也可以分層輸出各類專題地圖,滿足不同的用戶的需要。
2.4 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
數字化測圖的成果是分層存放,不受圖面負載量的限制,從而便于成果的加工利用。比如房屋、電力線、鐵路、道路、水系地貌等存于不同的層中,通過打開或關閉不同的層得到所需的各類專題圖,如管線圖、水系圖、道路圖、房屋圖等。另外還可進行土方量計算、繪制縱、橫斷面圖等。
2.5 可作為GIS的重要信息源
地理信息系統具有方便的信息查詢功能、空間分析功能、以及輔助決策功能,在國民經濟、辦公自動化及人們日常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數字化測圖作為GIS的信息源,能及時地提供各類基礎數據更新GIS的數據庫。
3 數字化測圖繪制流程
3.1 外業數據采集
在測區控制測量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基本控制點和圖根點架設全站儀,直接采集地形點、地物點的坐標和高程,記入全站儀內存或電子手簿。此時現場繪制測量草圖,使全站儀記錄的測點號與草圖上標注的點號一致,以便內業編輯成圖。
3.2 數據傳輸
當天測量結束后,應及時將數據傳輸到計算機。將全站儀或電子手簿通過通迅電纜與計算機連接好,打開 CASS軟件,在 “數據處理”菜單下點擊 “讀取全站儀數據 ”項,程序彈出一個很直觀的 “全站儀內存數據轉換”對話框,在 “儀器 ”一欄選取所使用的全站儀型號或電子手簿,然后檢查通訊參數是否設置正確 (全站儀與軟件系統設置必須一致),在對話框最下面 “CASS坐標文件:”下的空欄中輸入想要保存在計算機內的文件名,最后點擊 “轉換”按鈕即可完成數據傳輸轉換。
3.3 繪制平面圖
首先要確定地形圖的比例尺,在 “繪圖處理”菜單下點擊 “改變當前地形圖比例尺”,輸入繪圖比例尺即可。然后在 “繪圖處理”菜單下點擊 “展野外測點點號”項,選擇傳輸到計算機的數據文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展繪出的野外測點號,根據野外測量時繪制的草圖,移動鼠標至屏幕右側菜單區選擇相應的地形圖圖式符號,在屏幕中將所有的地物繪制出來。一般繪圖順序為:先繪各種控制點、道路、水渠、河流等,使圖有一個大致輪廓。其次繪房屋、獨立地物、植被、管線設施等。為避免非法操作或突然斷電造成數據丟失,工作中要保持經常存盤的習慣。CASS系統中所有地形圖圖式符號都是按照圖層來劃分的,例如所有表示測量控制點的符號都放在 “控制點”這一層,所有表示獨立地物的符號都放在 “獨立地物”這一層,所有表示居民地的符號都放在 “居民地”這一層,所有表示植被的符號都放在 “植被園林”這一層等。CASS中的地形地物所在圖層是自動生成的,因此不能隨意修改圖層名,否則將導致地物編碼信息錯誤或丟失,也不能隨意修改地物的圖層屬性。
3.4 繪制等高線
在繪制等高線前,用野外采集的高程點建立數字地面模型 (DTM)。DTM可以由數據文件建立,也可以由圖面建立,CASS軟件通過 DTM來繪制等高線。CASS繪制等高線時,充分考慮到等高線通過地性線和斷裂線的處理,如陡坎、陡崖等,能自動切除通過地物、注記和陡坎的等高線。在生成等高線后,文件大小比其他軟件小了許多。CASS軟件等高線的處理都設置在 “等高線”菜單下。
在大比例尺數字測圖的過程中,由于實際地形、地物的復雜性,漏測、錯測是難以避免的,這時就需要利用CASS軟件功能強大的圖形編輯系統對所測地圖進行屏幕顯示和人機交互圖形編輯,在保證精度情況下消除相互矛盾的地形、地物,對于漏測或測錯的部分,要及時進行外業補測或重測包括植被、境界類符號,道路、河流、街道等標注都必須認真調繪并檢查。
3.6 繪圖輸出
點擊“文件”菜單下的“繪圖輸出”項,選擇“打印”,對“打印設備”、“打印設置”各項選擇設置后,可通過“完全預覽”和“部分預覽”查看出圖效果,滿意后點“確認”即可出圖。
4 結束語
隨著微電子技術及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GPS接收機、全站儀等新型測繪儀器的推廣應用,測繪行業迎來了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數字化測繪時代已經占主導地位。數字化地形圖已不僅僅是平面圖紙,而是計算機中貯存的一個數據文件,它使用方便,貯存可靠,在地籍管理、城市規劃、國土資源、煤礦開采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工程制圖;教學改革;三維CAD教學
一、工程制圖現狀及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工程制圖是機械專業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其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后續相關課程的學習情況。傳統的工程制圖主要以點、線、面為基礎,以二維平面圖為圖樣,教學時常用三維實物模型來訓練學生用二維平面圖形進行表達,或由不完整的二維平面圖進行讀圖來補充完整其他視圖,即需要學生從空間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空間進行反復思考,學生初學時對此覺得難度較大,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尤其是一些難點,如截交線、相貫線、讀圖等,更讓學生無所適從,學生在繪圖、讀圖等方面的能力提高較慢。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三維CAD軟件可快速生成三維模型,大部分三維CAD軟件可參數化建模,只需修改相關參數和約束,即可獲得新的模型,且可由三維模型直接生成二維工程圖,投影不易出錯,三維建模需學生動手操作軟件,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維和二維之間的快速切換有利于學生在建立三維模型的同時理解二維視圖的表達。因此,基于三維CAD的優勢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如何保證工程制圖的教學效果,我校與西門子公司進行了相關合作,采用西門子公司所提供的NX軟件作為教學軟件,開展了基于NX的工程制圖的教學改革。
二、工程制圖教學內容改革和NX在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既能掌握工程制圖的相關知識,又能利用NX軟件的優勢,在教學模式上采取以工程制圖的內容為主線,以NX軟件為輔助,兩者相融合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1.工程制圖的基本知識和NX軟件簡介。主要介紹工程制圖的國家標準以及NX繪圖軟件的相關界面、基本命令,建立一個簡單的三維模型。2.基本體?;倔w是工程制圖的基礎內容,主要介紹圓柱、圓錐、棱柱、棱錐、球、圓環等內容,傳統工程制圖中重點介紹它們的三視圖的形成及特點,結合NX教學后,除了用課件介紹這些內容之外,還可結合軟件討論基本體如何形成。如以圓錐體形成為例,可通過旋轉、拉伸、掃描等方式得到,這可使學生加深理解轉向輪廓線、素線、母線、導線等重要概念,也有利于對三視圖中為何兩個視圖為三角形,一個視圖為圓形的表達和識別。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所有基本幾何體的建模過程和各種方法,并生成相應的投影視圖,為后續內容打好基礎。3.組合體。組合體中有幾大難點,一是相貫線和截交線,例如兩圓柱體進行相關時,兩圓柱體的直徑和軸線的相對位置對相貫線影響很大,傳統教學中常介紹通過取點的辦法來完成相貫線的繪制,較為復雜。利用NX強大的參數化建模,通過改變參數即可實時觀察相貫線的變化,在生成的三視圖中也能得以體現,因此,在教學中,既介紹基礎的取點法,也利用軟件讓學生觀察相貫線的形成和變化,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二是組合體中的讀圖,讀圖常要求根據給定的視圖來補畫其他視圖,學生在學習中需根據已有視圖想象機件的空間形狀,然后再補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能想象出空間形狀,但補畫的視圖有欠缺,細節考慮不全,所畫非所想,利用NX的建??蓪⑺胱優樗?。三是組合體中的尺寸標注,實際教學中,學生漏標、多標或者標注不合理很常見,主要原因是形體分析不到位,如疊加式組合體,利用NX建模時,是逐漸一個一個形體疊加而成,學生在建模這一過程中能理解各個單獨形體的組成以及各形體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再加以介紹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使學生能熟練掌握尺寸標注的方法。在組合體這章中,形體分析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如何利用NX進行CSG機件構型的訓練,既能分析形體的組成,也能迅速建模。4.機件的表達方式。如果說工程制圖是工程界的語言,那么機件的表達方式則是這種語言的語法。“語法”中的重點和難點較多,尤其是各種剖切的方法以及剖視圖在投影時要注意的事項。該部分內容在講解時,介紹完基本知識點后選用相關典型機件,先利用NX進行三維建模,讓學生熟悉機件的外部和內部結構,然后生成二維視圖并進行相關剖切,這對于學生理解各種剖切的方法有很大幫助,可以在二維和三維之間自由切換,對剖切位置、剖視圖中的虛線是否存在、局部剖視中的斷裂線、斷面圖中何處有線等等問題能得到更直觀的理解。5.常用件和標準件。NX軟件開發了常用件和標準件建模的快速方式,如齒輪,僅需輸入齒輪的基本參數即可完成建模,兩齒輪的嚙合的三維模型也可獲取。再如螺紋,可建模生成符號螺紋和詳細螺紋,符號螺紋在生成二維視圖時與國標一致,詳細螺紋給學生更直觀的印象。因此,利用NX與課件,使學生對標準件和常用件的參數、結構及表達方式得以理解和掌握。6.零件圖和裝配圖。零件圖中,講解有關零件圖的內容,重點介紹零件結構、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零件圖的技術要求和零件圖的尺寸標注。利用NX完成零件的三維建模,并在制圖模塊中生成相應的二維工程圖,但零件圖中相當關鍵的如尺寸標注、形位公差、技術要求等仍需手動添加,對NX自動生成的二維工程圖中的一些細節也需要修改,這樣才能完成一張完整的且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圖紙。利用NX來講解裝配圖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制圖教學中,裝配圖的難點一是如何正確畫出裝配圖,二是如何讀懂裝配圖。NX中通過給零件添加相關約束關系即可完成三維裝配,在這一裝配過程中,學生能實時觀察并分析各零件的形狀特征和相互的位置關系,加強了對各零件的結構形狀的認識,為裝配圖的二維視圖和讀裝配圖作好準備。利用制圖模塊可自動生成二維裝配圖,但裝配圖應選用何種表達方式仍是重點,裝配圖中如序號、明細欄、尺寸標注、技術要求等仍需手動添加。
三、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傳統的課堂講授基本知識之外,還有上機練習、課后習題練習等相關教學環節。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和CAI課件,通過生動的動畫、聲音、圖像等來講解制圖的內容,利用NX軟件讓學生自行建立所需的機件的模型,這對于學生理解和消化課堂教學內容有很大幫助,學生在建模過程中能充分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有些學生能積極思考,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來完成,但仍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要點,即不是以完成建模為目的,而是利用NX強大的建模功能來輔助學生理解制圖的內容,培養學生正確繪制和閱讀工程圖的能力,培養學生從平面到空間,再從空間到平面的思維能力。課后習題練習同樣重要,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掌握NX軟件的使用,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平時加強學生的課外答疑輔導,才能發現問題,鞏固學習效果。
四、教學實踐與效果
經過工程制圖的教學改革后,學生的總體改變是對工程制圖課的興趣變濃,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得以提高,通過二維和三維的結合,更容易理解二維視圖。在二維視圖讀圖方面,更容易想象空間立體形狀,對投影和立體的對應關系理解更為透徹,三維軟件對一些空間想象能力較弱的同學有很好的輔助作用,能將頭腦中所想象的立體結構變成可見的三維模型,從抽象變為具體,大大提高了學生讀圖的能力。實踐證明,通過這種教學改革后,學生在建模、讀圖、尺寸標注、零件圖、裝配圖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學生更能做到“有效聽課”,對一些空間立體感較弱的同學增加了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學生成績普遍較高,收效甚好。從教師角度來看,加強了教師自身對NX軟件的學習,并且尋找工程制圖和NX軟件之間的契合點以便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對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知識的更新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片面的講解三維軟件,而是要培養學生學習工程制圖中的思維,三維軟件只是輔助理解工程制圖中的內容而不是課程的主要內容,促進教師在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宋勝偉,王本永,楊晨升.淺談工程制圖課引入三維建模的教學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5,(5):81-84.
[2]吳擎,楊揚,夏俊芳,劉梅英.三維CAD動態建模輔助工程制圖教學的方法[J].大學教育,2015,(9):161-162.
特別是近年來,《工程制圖》課程的學時大量壓縮,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我院對《工程制圖》課程教學體系進行了科學設置,將制圖基礎、機件表達、機械圖樣及計算機繪圖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劃分為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兩大部分。在理論教學中,以投影理論為基礎。讓學生熟練掌握點、線、面、體的投影,弱化畫法幾何部分的幾何元素間的位置和度量問題及復雜相貫線的求作。在組合體視圖和機件的表達方法部分是制圖理論部分的重點和難點,本文作者,在此處利用三維建模軟件結合形體分析法,快速地幫助學生建立了空間思維能力,同時,利用三維建模軟件的剖切功能,講解機件的表達方法,使學生對常用的全剖、半剖、局部剖的理解更深入,也為學生今后學習三維建模軟件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調動了學生們學習《工程制圖》課的熱情,使學生有繼續學習的渴望。
2利用三維建模軟件,提高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
本文作者依據“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在《工程制圖》課程教學過程中,把繪圖和識讀零件圖、裝配圖作為另一個重點和難點部分。利用三維建模軟件,進行突破。在此部分的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零件圖和裝配圖在制圖教學中的地位和對生產實際的指導作用,明確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除了應用制圖理論還必須有一定的實踐經驗,而學生們的實踐經驗,主要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平時,學生們并不善于對生活的觀察,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常用東西的裝配及裝配關系。如同學們使用的簽字筆,讓學生自己拆卸并安裝。然后,利用三維建模軟件的裝配功能,為學生進行一些簡單機械的裝配,開發學生對各種機械的興趣和觀察能力。也為學生學維計算機繪圖軟件AutoCAD奠定了基礎。
3利用三維建模軟件,幫助學生了解裝配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