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悔不當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到底是孩子的健康成長重要,還是學習成績重要,但愿這個故事能給為人父母者敲響警鐘。
怪招助女
張正林是重慶某事業單位公務員,于敏則在一家合資企業做會計。夫妻倆的成績都是靠自己艱辛的拼搏所得,所以,他們對激烈的社會競爭的體會比常人更深切。于是,從女兒張淑媛出生那一刻起,二人便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女兒培養成出類拔萃的人才。
就這樣,夫妻倆除了工作外,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女兒身上。特別是于敏,當那些和張淑媛同齡的孩子仍在父母懷里撒嬌時,她已經開始送女兒上各種輔導班,還花了不少錢請家教,輔導女兒的功課。
然而,張淑媛的成長并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樣順利。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遺憾地發現,女兒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上課時,她總是左顧右盼,不能集中注意力。
轉眼間,張淑媛上小學了。可是不久,于敏就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張淑媛在學校表現非常差勁,上課時不是找人講話,就是做些小動作,有一次竟然以解小便為借口,獨自跑到操場上瘋玩。就這樣,從小學第一學期起,于敏便成了學校的常客。每次去學校,她都像個做了錯事的小學生一樣,一邊低頭接受數落,一邊給老師說好話。這讓要強的于敏覺得很難堪。
回到家里,于敏有氣無力地坐在沙發上,看見女兒在房間里玩得正歡,一股莫名的怒火頓時燒遍全身。她沖進女兒的房間,抓住女兒的胳膊,高高揚起的右手如雨點般落在女兒屁股上:“我叫你貪玩!我叫你貪玩……”張淑媛“哇哇”大哭起來,并保證:“媽媽別打了,我再也不玩了!”
于敏心一軟,停下了手。看著天真無邪的女兒,她將頭偏向一邊,忍不住哭了。她蹲下來,解下女兒的褲子,一邊輕輕揉搓,一邊苦口婆心地給女兒將道理。張淑媛答應她一定好好學習,可是過后全忘了。如此反復,張淑媛每天晚上免不了挨一頓打。可于敏每次打完孩子后,都后悔得流眼淚。
2000年2月的一天,于敏帶著女兒來到當地有名的兒童醫院就診。醫生詳細檢查后,告訴于敏:“張淑媛患上了兒童多動癥。患上這個病癥的孩子精力不能集中,不管家長老師如何批評教育,孩子靠自身的力量無法自我克制。”于敏恍然大悟,連忙問:“有沒有藥物可以治療?”
醫生耐心地講解:“目前還沒有非常好的方法治療兒童多動癥,家長應本著理解和寬容的態度,耐心引導孩子走上正軌。隨著孩子的成長,病癥會逐漸消失。”于敏非常失望:“難道就沒有一點有效的辦法嗎?”
醫生猶豫了一會,說:“如果孩子的病癥非常嚴重,可以讓孩子服用少量利他林等精神類藥物,這樣可以使孩子在短時間內集中精力。但一定要注意,這種藥物屬于中樞神經興奮劑,雖然有效,但吃多了會上癮,影響健康,所以這也可說是挺有風險的怪招,一定要謹慎。”
于敏聞言喜上眉梢,她決心就用這怪招來幫助女兒,于是連忙催促醫生開藥,而將醫生后面的叮囑忘得一干二凈。
惡果降臨
回家后,張淑媛放著一大堆寒假作業不做,在客廳里瘋跑,一會兒要吃冰激凌,一會兒要看電視,鬧得于敏心煩意亂。她倒了一杯開水,哄騙女兒吞下一片利他林。
幾分鐘后,藥物果然發生了作用。張淑媛漸漸安靜下來,乖乖地做起了作業。于敏看見女兒乖巧的樣子,不禁驚嘆藥的神奇。
晚上,張正林下班回家。于敏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丈夫,張正林也樂得合不攏嘴。夫妻倆躺在床上,開始憧憬女兒的未來。高興之余,張正林擔心這種藥會影響女兒的健康,不禁皺起眉頭。于敏安慰道:“醫生說了,少量服用此藥不會危害孩子健康。等孩子的成績上去了,就不用再吃這種藥了。”
此后,服用利他林成了張淑媛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課”。每次逼女兒吃完藥,夫妻倆心里都滿是酸楚,他們深知過量服用這種藥對女兒的身體不利,可是不這樣做,女兒的未來就沒有希望,每次拿出藥片時,于敏心里十分矛盾,甚至有很多次,她一邊流淚,一邊逼女兒服藥,個中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看著女兒吃完藥乖巧的樣子,夫妻倆愧疚的心才能稍微有所安慰。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淑媛也懂事了許多。以前都是父母逼她吃藥,現在她一旦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就會主動找藥吃。吃藥后,張淑媛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成績一下子躍居全班前五名。
張淑媛脫胎換骨成了班上的尖子生,老師和鄰居不但表揚張淑媛聰明懂事,對張正林夫婦也刮目相看,紛紛夸贊他們教女有方,這讓夫妻倆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2002年4月,為了讓女兒順利考上重點初中,張淑媛在父母的要求下,加大了服藥量。醫生擔心出事,拒絕多開這種處方藥,于敏不惜高價,去藥材黑市買回利他林。當年,張淑媛沒有辜負父母的希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重點初中。拿著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于敏異常興奮:“乖女兒,你太棒了!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上初中后,看著班上的女孩一個個出落得大方得體,而自己的身高卻一直原地踏步,張淑媛心里痛苦不堪。一次,一個同班女生嫉妒她成績好,挖苦她說:“你看你,吃藥都吃成五短身材了,將來能見人嗎?”
此時,張淑媛已滿13歲,隱隱約約知道一些醫學常識,也從老師那里得知利他林不是補藥,而是一種興奮劑。她哪能受此委屈,哭著回到家里,質問母親:“媽媽,你為什么欺騙我?為什么要給我吃興奮劑?”
看著女兒淚眼朦朧,于敏的心都快碎了。可是事到如今,她只有繼續掩飾下去,否則功虧一簣。她強作鎮靜,解釋道:“乖女兒,那些藥有助于你提高學習成績,你放心吃吧,媽媽不會害你!”
此時,于敏也想讓女兒停止服藥,可是,重點中學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稍有松懈,成績就可能下滑。為了讓女兒順利考進重點高中,于敏只有含淚勸說女兒繼續服藥。
3年后,張淑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當地一所重點高中。看著其他女孩胸部高高隆起,而自己還是一馬平川,她深感自卑。對此,張正林和于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他們買回各種各樣的補品讓女兒吃,可遺憾的是,無論他們怎么盡心盡力,女兒的身體仍然每況愈下。
一天早晨,張淑媛梳頭時,發現梳子上沾滿脫落的頭發,再摸摸鼻孔,里面有血液緩慢流出。看到這一幕,張正林和于敏驚呆了!
悔之未晚
此后,張淑媛極力克制自己,停止服用利他林。可是沒過多久,她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集中精力學習,而且還經常失眠,有時甚至產生幻覺。張淑媛被失眠折磨得憔悴不堪,除了繼續服藥外,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緩解痛苦。久而久之,她開始自暴自棄,稍有不適便服藥。父親不給她藥,她就自己到一些非法藥店購買。
在藥物的刺激下,張淑媛的脾氣越來越大,動不動就大發雷霆,甚至摔東西,對父母的話也置若罔聞。于敏不忍心看到女兒瘋瘋顛顛的樣子,便于2006年11月17日帶著她來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張淑媛因長期服用利他林,已經患上嚴重的藥物依賴癥。醫生痛心地解釋,服用精神類藥物一旦上癮,很難戒除,輕者影響生長發育,重者有可能患上神經綜合征、失憶癥,甚至會引起大腦器質性病變,形成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最終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醫生的話讓于敏目瞪口呆。
回到家里,夫妻倆商量如何拯救孩子。張正林建議趕緊停藥進行治療,于敏猶豫半天,始終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她心有不甘地說:“要不,讓淑媛考上大學再說吧?現在是考上大學的關鍵時刻,不能放棄呀!”
父母的對話張淑媛聽得真真切切,她沖出房間,歇斯底里地吼道:“你們是世界上最自私的父母,我恨你們,永遠也不要見到你們!”說完便沖出了家門。
2006年12月,于敏和張正林思考再三,決定讓張淑媛休學,送她去醫院接受系統治療。
張淑媛住院期間,醫生先采用保守方法,用中成藥來抑制她焦躁的情緒。剛開始,張淑媛擺脫不了對利他林的依賴,經常大吵大嚷要求醫生給她藥吃。一次,她在病房里發脾氣,隨手拿起一個杯子扔到地上,一塊碎片恰巧濺到于敏的腳上,頓時鮮血如注。張淑媛嚇住了,連忙彎腰用手捂住母親的傷口。于敏忍住疼痛,開導女兒:“淑媛,堅強點!你一定要挺過去,媽媽會一直陪著你,直到你徹底康復!”
看著母親一瘸一拐走出病房,百般滋味涌上張淑媛心頭。
在女兒接受藥物治療的時間里,張正林在醫生的建議下,陪著女兒一起娛樂、運動,借此來緩解她焦躁的情緒。于敏每日不辭辛苦,為父女倆做可口的飯菜。看著女兒的臉色一天天紅潤起來,張正林和于敏甚感欣慰。
這天,張正林低頭給女兒做壓腿示范時,張淑媛突然說:“爸爸,你的白發又多了!”
張正林愣了半天,一聲久違的“爸爸”讓他頓悟:女兒的健康和溫馨的親情比什么都重要!他眼含熱淚,起身摟住張淑媛,父女倆泣不成聲。站在一旁的于敏也被這一幕感動,她跑過去抱住女兒,哽咽道:“女兒,媽媽錯了!媽媽不該拿你的健康作賭注,請原諒媽媽!”一家三口相擁而泣。
在藥物治療和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張淑媛終于漸漸擺脫了對藥物的依賴。
2007年5月,張淑媛病愈出院。雖然她看上去依然瘦弱,但是臉上已泛起紅暈。因為住院接受治療,張淑媛錯過一個學期的課程,不得不留級。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高高興興地升學,張正林和于敏一點也不后悔。于敏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動情地說:“過去,我把女兒看成全家的希望,以為得高分、考名牌大學才是女兒成材的唯一途徑,這是悲劇的根源!現在我明白了,讓女兒像同齡人一樣健康成長,才是最最重要的!我的教訓十分深刻,希望為人父母者吸取教訓,不要再重蹈我們的覆撤!”
(應被采訪者要求,本文人名均為化名)
一起長大的兄弟
2004年春節,東莞市力森電子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勝平回鄉探親。剛到村口,一眼就看見了從小一起長大的葉盛遠正和幾個年輕人打牌。范勝平忙從車上下來,熱情地招呼葉盛遠上家里吃飯。葉盛遠笑著答應了。
在范家,范勝平和葉盛遠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起小時候的趣事。
范勝平和葉盛遠的老家在廣東河源市東源縣義和鎮,兩家是鄰居,葉盛遠當年33歲,范勝平年長他幾歲。從小,兩人關系就很好,年少輕狂的哥倆曾發誓,誰發達了都不能忘了對方。
從學校出來后,范勝平獨自到東莞打拼,從一線工人做起,慢慢地累積經驗和資金。2003年初,成立力森電子電器有限公司。一年后,公司年銷售額達上千萬。范勝平成了家鄉人口中的大老板,每次有老鄉求他幫忙,他都盡心盡力。反觀葉盛遠,一直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東游西蕩,生活很潦倒。
范勝平了解到葉盛遠的情況后,決定把葉盛遠安排在自己的公司上班。雖然范勝平的家人都不支持,但他力排眾議,把葉盛遠安排在公司銷售部工作。
2004年8月下旬的一天,葉盛遠和客戶簽單時,因為沒細看合同內容,給公司造成十幾萬元的損失。范勝平知道后雖心痛,但考慮到葉盛遠剛來公司不久,一切都不熟悉,所以,并未責備他,下班后還帶葉盛遠去外面吃飯寬慰他。
此后,葉盛遠在工作上又犯過幾個錯,可每次都被范勝平敷衍過去。妻子有時看不過去,忍不住說兩句,但范勝平都信心滿滿地幫葉盛遠保證,下次絕對不會再犯錯。
隨后一段時間,葉盛遠確實沒讓范勝平失望,他工作很賣力,接連簽好幾個單子。這時,他也經朋友介紹談了女朋友,兩人很快談婚論嫁。范勝平爽快地幫他在公司附近租一套90平米的房子,并且幫他添購家用電器,舉辦了隆重的婚禮。婚禮現場,范勝平一直忙前忙后,比葉盛遠的家人還盡心。
葉盛遠結婚后,范勝平的妻子大致算了一下,丈夫前前后后為他用去好幾萬。雖然葉盛遠有還錢的意圖,可都被范勝平拒絕了。葉盛遠唯一能還債的方式就是托人從家鄉帶土特產。葉盛遠心里清楚,范勝平是一個把鄉情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
心思重的葉盛遠抓住范勝平這一心理,總是有意無意地在他面前表露自己的難處。每次,只要葉盛遠開口,范勝平都會伸出援手。
相信你會變好
2006年年初,范勝平將葉盛遠安排在銷售部一個主管崗位。下屬員工雖有怨言,但因為范勝平一直力挺葉盛遠,大家也不敢明說。葉盛遠也知道,自己必須做出一點成績,不然難以服眾。
那段時間,葉盛遠吃住都在公司,燈紅酒綠的地方他又混得開,深圳幾個難啃的大客戶都被他啃了下來。慢慢地,葉盛遠的名字在同行之間有了名氣,一些有心之士瞄上了他。
2006年8月的一天,力森公司多年的競爭對手派人找到葉盛遠。對方想讓他把在力森公司接的訂單賣給他們,并承諾給他豐厚的提成。“炒單”葉盛遠是知道的,可這有違兄弟道義,不能昧了良心。但又經不起對方再三勸說,他的心有些動搖。見此情景,對方銷售經理直接把錢拍在葉盛遠面前,鬼使神差之下,葉盛遠收下了。
此后,他多次把自家公司訂單轉賣給競爭對手。很快,葉盛遠“炒單”的事被公司同事發現,大家收集好證據,直接交到范勝平手里。看著兄弟背叛自己的證據,范勝平跌坐在椅子上。最終,在員工們的強烈要求下,范勝平開除了葉盛遠。
葉盛遠離開力森后,自己開了一家電子電器有限公司,成了范勝平的競爭對手。范勝平知道后,也沒有放在心上,他覺得畢竟兩人是發小,是同鄉,而且葉盛遠的公司規模很小,雙方的客源不在一個檔次,對自己根本夠不上威脅。加上葉盛遠每次在生意場合遇見他,總是為炒單的事道歉,一個勁地說創業后才知道范勝平的難,言語中流露悔意。幾次之后,范勝平也就原諒了他,看著發小艱難,范勝平還時常在同行面前幫他說好話,將一些小訂單特意交給他做。可因為缺少資金,加上葉盛遠好高騖遠,公司僅經營一年就倒閉了。
2008年11月13日,范勝平回去看望父母,從村民口中得知葉盛遠公司倒閉了。葉盛遠知道他回家探親,早就提前返回家鄉,晚上以同鄉聚餐之名邀請范勝平吃飯,兩人用過飯后,坐在院子里,聊起少年時的夢想。
“那時候,咱們兩人都想賺大錢。如今,你實現了愿望,還給了我機會,我自己沒能力,還不懂珍惜。我真是慚愧得很。你說,時光要能倒流那該多好呀。”葉盛遠邊說,邊落下淚來。
葉盛遠的兒時夢和同鄉情,再次打動了范勝平。當天晚上,他不顧妻子反對,再次把葉盛遠安排進自家公司。
這次,范勝平不敢再讓他負責銷售,只是讓他做一些行政方面的工作。工作雖清閑,但待遇也降低不少,葉盛遠常常入不敷出。而范勝平時不時還是會在經濟上幫他一把。
2009年的一天,賭博輸了錢的葉盛遠找范勝平借錢,張口就是三萬。范勝平問他怎么需要這么多錢,本就因這事跟妻子大吵一架的葉盛遠,一聽就火了:“借就借,不借就不借。”
“錢我有,但說不出理由,這么多錢不能借。”看著范勝平冷著臉坐在沙發上,葉盛遠憋屈極了,想當年,他和范勝平穿一條褲子長大,可這么多年,范勝平身邊的兄弟都發達了,只有他這么落魄。葉盛遠把原因歸咎于范勝平其實根本不想幫自己,他起身就走。
隨后,葉盛遠主動從力森公司辭職,另開一家公司,可沒幾個月就因為資金接不上而倒閉,還欠了不少債務。
2010年的一天,葉盛遠因生活所迫主動找到范勝平,好話說了一籮筐,范勝平拗不過同鄉的面子,托朋友給他找了一份工作,還專門請葉盛遠公司領導吃飯,希望他們在工作中能多照顧他。
妻兒慘遭割喉
范勝平的真心相待沒有換到葉盛遠同樣的真心,在朋友公司做不久,他便辭職了,理由是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
失去工作的葉盛遠很快變得身無分文,他原本以為范勝平會再次幫他,可是范勝平并沒出現。他托朋友去找范勝平,希望他能借幾十萬給自己再創業,范勝平這回沒有輕易答應。
范勝平的舉動讓葉盛遠很是惱火,他一反常態,并未因范勝平不借錢發脾氣,反而主動和范勝平熱乎起來,兩人之間就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兄弟感情比以前還要好。
2013年2月初,眼看春節就要到了,以前的債主紛紛找自己討債,葉盛遠嚇得東躲,而范勝平卻在四處物色場地,準備成立分公司,葉盛遠得知后心里更加不平衡。
2月4日下午,葉盛遠給范勝平打電話約他出來,當時范勝平正在去佛山分公司的路上,便沒有應約。但在葉盛遠看來,范勝平是故意躲著自己,他決定實施自己蓄謀已久的計劃。
在東莞市香港街,他“偶遇”了范勝平的妻子王芳和她5歲的兒子。葉盛遠和王芳有說有笑,還主動幫她提東西。之后,他們又在香港街附近一家飯店吃飯。飯后,王芳提出開車把葉盛遠送回家。
車子啟動不久,他先問王芳能否借點錢給他應急,王芳說快到春節了,公司資金都壓在生意上,抽不出多余的錢。可葉盛遠認為,范勝平家產那么大,不可能一點錢都拿不出來,明擺著是王芳完全不把他這個同鄉放在眼里。他一咬牙,掏出一把裁紙刀架在王芳脖子上,讓她把車停在一個偏僻路口,并把車門鎖住。車后座上的孩子嚇傻了,不敢哭也不敢動。葉盛遠又拿出手機打開錄音功能,讓王芳對著話筒說幾句話,大致是讓范勝平拿錢救她母子。隨后,葉盛遠又用新買的手機卡給范勝平發短信:“范老板,你老婆孩子在我手上,準備八十萬現金,不要連號的新鈔,明天晚上八點前準備好!等電話通知你交錢地點。”
可是,短信發出二十分鐘,一直沒有回音。葉盛遠以為范勝平關機了,他撥打一下他的電話,手機是通的,這證明范勝平已經收到短信,可他為什么不回復呢?唯一的原因,可能報警了。盡管王芳一再強調范勝平不會報警,可僵持幾個小時后,范勝平依然沒有任何回音。葉盛遠有點急了,凌晨時分,他讓王芳和孩子坐到車后座,他自己駕車,想找一個偏僻的地方躲著,可車子卻在環城路一個路口拋錨了。
此時,大概是凌晨三點,王芳一直哀求他放過他們。可葉盛遠想,如果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報警,他一樣逃不脫法律的制裁。既然如此,不如同歸于盡,想到此,他用裁紙刀迅速割斷王芳母子的喉嚨……
而毫無消息的范勝平,那時正和一眾朋友打牌,手機放在一邊充電,因為平時會收到很多垃圾短信,所以,手機短信提示音響時,打得興起的他沒在意。直到2月5日凌晨三點,他才看到短信,當時就傻了,立即回撥對方電話,卻已關機,他又接連發兩條短信:“我想聽聽我老婆孩子的聲音,我現在盡量籌錢。”“大哥,我正在籌錢,請你讓我聽聽我老婆孩子的聲音。”
浙江省三門縣外國語小學六(4)班葉一帆
假如時間能夠倒流,我一定會向他認錯……
就在7年前的一天,一個讀二年級的表哥來到我家作客。玩了一會兒,表哥不小心將我最心愛的一組奧特曼碰壞了。我一瞧,鼓著腮幫喝道:“賠我,賠我,你這個大壞蛋,怪獸……”“我不是故意的,不是……”表哥分辯道。“不行,不行……”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掉了下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勸開我,并將我好好教育了一頓。我心里恨得只咬牙,有了一個計劃……
中午睡午覺的時候,我見表哥已經睡了,便將表哥的作業本翻開,又找來一枝筆和一塊橡皮,抱著仇恨的心情,將幾道填空題小心翼翼地擦掉,隨便寫了幾個數字,作為對表哥摔壞奧特曼的懲罰。后來,聽說表哥因為這件事被老師罰站黑板。
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幾年,但我一想起,就覺得很懊悔,以后,我一定要改正錯誤,做個心胸寬敞的人。
一、發生的問題
在意識形態教育理念方面,我校部分任課教師存在著注重知識教育,而忽視價值教育的現象。尤其思政課《道德與法治》,在教學中,部分老師沒能正確的認識學生的思想動態,沒能理解思政課的真正價值目標所在,僅僅將課程教學內容當作理論體系加以灌輸,死記硬背,追求分數,而忽視了道德思想教育,使得意識形態教育與社會實踐相脫離,變成遠離生活的理論說教,降低了思政課的教育實效。
二、處置措施
1、強化認識,轉變理念。
學校領導已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工作作為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的重要性,針對學校部分老師存在的舍本逐末的不良現象,立刻在全校召開了思想作風整頓大會,要求老師們轉變思想觀念,講究方法策略,理論聯系實際,同時明確了學校各部門各環節在意識形態教育建設中的分工和責任。
2、加強監督,保持常態。
我校在進行了思想作風整頓之后,接著建立了監督機制,成立了意識形態領導工作小組,采取推門聽課、詢問學生等手段,調查了解老師們的落實踐行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通過個別談話,責令整改,時刻把控教師們的思想動態,從而形成良好的教育習慣,形成一種常態化。
這時,只聽餐桌一角落傳來一聲慘叫,嚇了大伙一跳。一回頭,看到一位女性高管朋友語帶哀怨地說:“哎呀!好幾個月前我也認為這只股票會漲,我還打電話給我的朋友,叫他們快買,結果自己一忙,卻忘了買,看它漲得這么兇,這下真是悔不當初……”
可惜,世上沒有后悔藥!有人做出了結論。
一說起后悔,許多人都有著各式各樣的后悔經驗:股市投資該買的沒買,該賣的沒賣;談婚論嫁時錯過了最心愛的對象,選擇了不該選的伴侶;職場生涯放棄了更有發展的崗位,投靠了狀況不佳的公司……仔細一想,若斤斤計較,真是人生無處不后悔!呵呵。
不知你是否想過,后悔的情緒其實對我們影響甚巨。由于后悔,我們會無法感受收獲帶來的快樂。例如股票雖然獲利,但后悔沒賣在最高點;婚姻還算甜蜜,但后悔錯失最愛的伴侶等。這時因為后悔心情在作祟,所以我們容易陷入強烈的自責及失落感,想想若當時作出其他選擇,現在的我就會更好了!……因而完全無暇作出客觀的評估:其實現狀還是很不錯的,該為自己的所有而感恩歡呼。
此外,太過強烈的懊悔情緒,也會讓你我在生活中失去前進的動力。在投資上曾作出后悔莫及的決定,或在婚姻上曾有過悲慘失敗的結局,這下就如同曾被洪水猛獸侵襲一般,讓人記憶深刻,未來就再也不敢輕易進倉,或談婚論嫁了。
而心理學家們對“后悔”這一情緒,可是永不后悔地進行研究及探秘,呵呵!除了它對一個人的生活情緒影響甚巨之外,后悔也是我們所有情緒當中唯一一個僅與決策相關聯的情緒。也就是說,只有在涉及到選擇或是決策問題時,你我才會體驗到后悔的情緒。而做決定。則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大智慧,因此你我當然得慎重對待“后悔”情緒。
研究顯示,我們大概在6、7歲會出現后悔的情緒,5歲以前的兒童則不具備后悔的感受能力。而越習慣比較的人,則越容易出現后悔的情緒。其實這很容易理解,股票賣出時,把自己和他人的收益作比較,或把自己現在及原本可能有的收益作比較等等。比較越多,懊悔就越多。
而后悔也分兩種,其一是“回顧性后悔”。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決定,設想當時如果做了不同決定,可能會出現種種比現在更好的結果時(如果當時我那么做就好了!)產生的就是“回顧性后悔”。而另一種則是“預期性后悔”。當你我想到未來所做的決定有可能會造成令人失望的結果時(萬一做錯決定就慘了!)就出現了“預期性后悔”。而這兩種后悔情緒,都有可能影響到我們當下的行動及未來的決定。
許多股民及房產投資者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后悔心境,也往往因此讓情緒主宰了理性,反而更容易作出不合理的決定。
該怎么做,才能將自己從后悔情緒中拯救出來?
首先,若是對過去的行為悔不當初。最佳的方案就是改變參照點。原本是把現在的股價和歷史高點股價相比(例如:賣出時18元,而歷史高點則到過40元),這時就應該快快換個參照點,之前不也曾跌到12元過嗎?這么一想,心中就會萌生“幸虧沒有更糟”的念頭,而讓心情指數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