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寂寞的自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風越刮越大,我試圖找本書來看,可燈一開卻刺得我睜不開眼睛。放棄看書的念頭后我坐在床上,腦子里東奔西走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一會兒就聽見了雨聲,滴滴嗒嗒地漸漸變成淅瀝嘩啦的一片。沒有關窗,風把窗戶搖得直響。真正起風了,狂風呼嘯著從沒關的窗戶前探探頭又走了,我抱著膝蓋蜷曲著身子,看那風囂張地把窗簾吹起又落下,眼淚就涌出來了。
這樣的夜晚應該是有個人在旁邊陪著我的,但是沒有。
當世界全部寂靜下來,我聽到心碎的聲音。當所有的回憶都已歸來,我想到散落在風里曾經的夢想。回憶回憶,是誰心傷過后的痕跡?夢想太遠而記憶太近,逃不開意念象一把刀,殘忍地宰割著那些不曾離開的往事。
有歌聲隱隱傳來,是什么樣飄渺的歌聲啊?我尋聲看去,卻看不清歌者的樣子。那樣孤單身影,一路行來,歌聲伴云同在,伴隨他的是寂寞的影子。歲月的故事,風月的遐想,在這樣的歌聲里,都幻化成為夢的希冀,在心的角落暗暗滋長。
這樣的期望太高,那樣的浪漫,象一個夢想。如此安寧的畫面,是誰夢寐的歸處?寂寞燈影里,閃爍不定的火花,象極了百合的心思。很希望找到,那上好的宣紙,羊毫的毛筆,繪,淡色的荷,淺色的湖,淡藍的心情,和說不清的模糊的故事。
春天來的時候,艾米莉說,無論如何要出去走走了。
南山在旁邊敲著電腦,說,寶貝,等我忙完這一單,我們就去泡溫泉。那一路上有花、有草、有鳥兒啁啾。
望著南山淡淡光暈的臉,艾米莉忽然感覺厭倦。許多次他都是這樣耐心又和煦的表情,許多人都說南山會是體貼又優秀的好老公。可只有艾米莉心里清楚,和這個寫劇本的男人住在一起,連生活都覺得是虛幻的。他常常忙得晨昏顛倒,他有不錯的進賬卻并不知足,他滿懷激情地說只有好的劇本和艾米莉才是他的理想,兩者不可或缺。
等我忙完這一段,等我的名氣、收入漸漸穩固,我要讓你做世上最幸福的小女人。在夜里,南山摟著艾米莉描繪他們的美好前景。
于是艾米莉想,那就這樣,慢慢過著吧,他也是為了家庭的未來。不必要求太多,浪漫的花樣都是留給小女生胡思亂想的,而他們已經結婚兩年了。
他身上依然有好聞的書卷香,這是艾米莉從前所迷戀的,但和他生活久了,每日也不過是瑣碎的吃喝拉撒。艾米莉最受不了南山出門時一副風度翩翩的紳士樣,回家就拖鞋襪子亂放的毛病。她每天下班回家,看見他還如癡如醉地坐在電腦前,廚房里鍋冷灶涼,便感覺自己像一個照顧他飲食起居的保姆。
生活是安逸的。他有才,專情。她美麗,賢淑。
“美麗”是南山用來形容艾米莉的,他說漂亮太俗了。這些年,艾米莉漸漸有了“游泳圈”,有時她皺著眉頭照鏡子:我是不是太胖了?南山就在旁邊和煦地笑:哪里,我就喜歡你現在的樣子。
可她是不滿足的,就像討厭腰部不知不覺生出的贅肉一樣,她也膩煩了和他之間的溫吞日子。這樣的關系沒有激情,沒有爭吵,像關在溫室里的漫長春天,稍不留意有一方就困乏了。
誰在枕邊走神
最近在床上,艾米莉習慣了走神。
明明他是認真的,他火辣辣地看她的身體,他一心一意地進攻,她的心思卻飄忽到了另外的地方。他的前奏變得潦草了?他是否在看她的“游泳圈”?這個周末做什么,大約又是乏味地度過吧……這些敏感又零碎的問題纏繞著艾米莉,在她和南山歡愛時不自覺地冒出,每每令她沮喪又尷尬。她不明白問題出在哪里,南山似乎并沒有做錯什么……所以,在那些感覺不舒服的過程中,艾米莉還是會閉上眼假裝享受。
如果把這個秘密掩藏在心底,他們的生活仍是安逸而和諧的。
比如入夏的一天,南山從外面回來,碰巧看見艾米莉在廚房洗菜。他忽然問,寶貝,你用的是冷水還是熱水?放下,快放下,讓我來。
呵,按他的推算,艾米莉該到生理期了,是不能沾冷水的。但他忽略了天氣已轉熱,習慣性就問出了口。這個呆子。艾米莉撲哧一笑,心下滑過一股暖流。
接著是艾米莉的生日,南山送她一張健身年卡。他說,不是我老婆不夠苗條,是我希望你健健康康的,小臉紅撲撲的,年年像十八。
二十八歲的艾米莉笑彎了腰。原來,找個會寫字會說話的老公還是有好處的。
去了幾個月健身房,艾米莉感覺身材確實輕盈了不少。有天晚上,她抹去浴室鏡子上的水霧,看見里面的女子肌膚瑩潤,勻稱的腰身,顯得全身的比例都曼妙了,恍惚中又回到了最黃金的少女時代,艾米莉的一顆心飄起來……
那晚的艾米莉反常地興致高漲,翻出久未寵幸的性感睡衣,和南山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游戲。當愛人熟悉的氣息將她覆蓋,她仿佛嗅到自己的肌膚在暢快呼吸,吐納如蘭,一片片馨香地綻放。愛人的汗滴露水般浸潤在她芳潔的身上,令她如置仙境遲遲不愿醒來。
呵,真是難得的醉人夜晚。
夜里十二點會想起的男人
人總是不滿足于一種狀態的。
入冬的時候,艾米莉去健身房的惰性越來越強,吃過晚飯,她寧愿泡一杯花茶,在臥室翻翻書。
然后聽到南山嗒嗒嗒敲鍵盤的聲音。明明是兩個人,相知相守近在咫尺的兩個人,卻還是感到寂寞。
因為南山的作息混亂,他們有時分房睡,各自為安。艾米莉喝過兩杯安神花茶,輾轉看過數頁書,還是難以入睡。她有時也想遵照書中一些智慧女性的教條,反復對自己說:沒有人會重要到你十二點還不睡,你要養顏,你要美膚,你要安穩香甜地進入夢鄉。
可在暗夜十二點,艾米莉的大腦總會胡亂地躥出許多模糊的影像。有一些過往的笑聲,有漫山遍野的櫻花香,還有從前她把小腿晃在單車后座的浪漫場景。
有個少年的輪廓越來越棱角分明地在她腦海里激蕩。
直至有天南山外出開筆會,在暗夜空洞的房間里,艾米莉聽到電話鈴驟響,郭曉松的名字終于又一次清晰地出現在她的現實世界里。
去見了郭曉松。這是他們分別八年后的第一次見面。郭曉松長胖了,有了胡茬,皮膚曬得黑黑的,也許是經常在外跑業務的緣故。
這實在是個臃腫不堪且事業無成的男人。但他一笑,還是露出一口熟悉的小白牙。
艾米莉的眼里似有溫熱的液體溢出。她聽見他說,我一直都記得當年你在櫻花樹下等我的樣子。
他說著后來不得已分手的理由。不過是畢業后勞燕分飛,經濟基礎不穩固,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心態的變更,這些凡俗的緣由導致了一對小情侶的分離。沒有任何銘心刻骨、蕩氣回腸,可現在聽郭曉松說著,艾米莉還是哽咽了。
那天她穿著純白棉布裙子,扎蓬松小辮,化了淡淡的妝,依稀仍是校園時的純真模樣。她知道自己笑起來,眼角會有隱約的細紋,于是她每次只微微挑起嘴角,保持優雅的十八度微笑,爭取不牽動眼角,不在他面前失態。
他感嘆,你沒變,一點也沒變。他又問,有男友了嗎?這個年齡,應該考慮婚事了。
她心下竊喜,似有小鹿亂竄,竟不覺脫口而出:“有交往的人選,不過還在考慮中。”
這樣曖昧閃爍的言辭,表明他還有機會。艾米莉從咖啡杯前微揚起睫毛,看見郭曉松的喉結正激動得上下起伏,她知道,她又一次讓他血氣方剛了。
他忽然握住她的手,顫抖著說,米莉,你是神圣的。從前我一直不敢碰你,我怕給不了你幸福。你那么純潔,那么完美,就像我的小仙女一樣……
詩一般直接熾熱的表白,一下子讓艾米莉紅了臉。她很享受這種被人贊美、被人追逐的感覺,自從結婚后,好久沒有再找到這種感覺,盡管單位里也有男人對她表示好感,但知道她已婚后多半換了一副嘴臉。也許,女人的魅力只有在男人的追逐中才能得以體現,并且這種男人越多證明自己魅力越大,艾米莉現在正是收復失地的時候。
她繼續聽他說,米莉,你就是我生命中的全部動力。我會想著你,好好奮斗。記得等我。
她感動地笑了,然后總結陳詞:我也會想你的。
像一場偶像劇的情節。男女主人公迫于現實不得不暫時分離,有點凄美,又讓人回味。
寂寞是一束暗夜水仙
回家的路上,涼風吹上身,微冷。艾米莉堅持一個人回家,說是希望和郭曉松保持一點新鮮和神秘。當走進熟悉的小區樓道,聽到鑰匙開鎖的聲音,她忽然一個驚醒。
啊,終究還是回到現實了。方才的重逢,像是一場。
半夜的時候,感覺有男人爬上身來,纏綿地吻她,她掙扎著開燈,原來是南山提前回來了。他在她耳邊喘著粗氣:寶貝,幾天不見,想死你了……也是想看看你有沒有搞外遇,誰叫我老婆這么迷人呢。
艾米莉蓬著發,笑著過去廝打,只聽得臺燈啪啪落地、燈泡碎掉的聲音,她來不及出聲,就被南山再次堵住唇,一雙手被他蠻橫地扭著,剩下的只有身體的交纏……在蒸騰的汗氣里,艾米莉沒有再走神,她感覺到面前的男人是如此有力,直到可以讓她的心變得羽毛般柔軟。
三天后,艾米莉換了手機號。她想,如果多年后再遇見郭曉松,便裝作痛心地說,啊呀,我手機丟了。號碼忘了存。要知道,這樣的數字時代,丟失一個人是多么容易。
末了,她也詫異于自己瞬間的多情與無情。明明并非的女人,潛意識卻驅使自己那樣去做了,去招惹、調戲另一個男人,然后瞬間拋棄、遺忘。
幾年后的一天,有一場老同學聚會。艾米莉在網上同學錄里看到,暗里留了意,來到那家酒樓。她害怕進去,害怕真的再遇見郭曉松。但對其他同學的掛念又勾起她的熱心。
她踩著細跟鞋猶猶豫豫地往前行,一顆心惴惴難安,遠遠卻聽見大聲的喧嘩:“郭曉松怎么沒來?聽說他現在發財做老總啦!”“就是啊,一直沒聯絡,只是最近聽說他在打聽艾米莉的消息。”“真不知道他怎么看上艾米莉,當年他還長得很帥呢。艾米莉那么普通,眼睛小,胸又平,沒想到他一直記到現在……”
艾米莉在包廂外聽著,一陣又一陣地心慌,急急地逃遁出去,眼淚險些滑下來。她不是后悔當初沒有跟著郭曉松,不是。
如今的南山早已出了頭,換了大房子,拿豐厚的稿酬。她這次亦是錦衣華服,抱了炫耀的心過來。雖然在安逸的生活背后,她總有隱約的寂寞與不滿足,她一直不知道是為了什么。
現在,她終于明白,原來她自己是再普通平凡不過。因為有南山這樣優秀的男人一直溺愛她,包容她,她才高估了自己的價值,才會滋生出那些不滿足。
她在枕邊走神,只是因為覺得他沒有如從前般關注她的感受,因為擔心自己的身體曲線不再動人。
她和郭曉松約會,只是想在他眼里看到她青蔥時期所有美麗的影子,重溫一遍“美麗”的自己曾經引起的愛慕。哪怕當時的郭曉松已變得多么糟糕多么丑陋,她也愿意和他曖昧不清。她不愛他,她愛的只是年輕時的自己。
喜歡藍色的我,開始崇尚黑色;喜歡淡雅的我,開始迷戀濃重;喜歡晴朗的我,開始留戀陰霾;喜歡白晝的我,開始追求黑夜;喜歡握筆感覺的我,現在更喜歡手指在鍵盤上跳舞……
每每看見生活中一個場景都有想用筆記載下來的沖動,默默的在心里醞釀好久好久,可當坐在稿紙前傾瀉自己的心情時,又煩躁不安,靜不下心來寫字,先前的靈感瞬間逃之夭夭,藏在我找不到的地方去了。
于是,我的心里壓下了好多好多的東西,壓的我喘不過氣來,發泄卻沒有合適的地方,只好靜默。
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不屬于這世界的一個部分了,而是天外之物,默默的望著人來人往的匆匆,車水馬龍的喧鬧,夜深人靜的荒蕪,似乎沒有一個人知道我的存在了。經常在埋頭苦做題很長時間后抬起頭,感覺在做夢,眼前的一切一切都是虛無縹緲的,大家都在做各自的事,誰也不干擾誰,卻很吵鬧。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總有這樣的感覺。
其實有很多人在愛我。
我知道。
爸爸媽媽,祖父祖母,許許多多的朋友,還有很多很多的同學,他們都是愛我的,可是我依然感到寂寞在侵蝕我。當然,這只在我一個人的時候才感覺到,可是只要周圍靜下來,寂寞的聲音就回很可怕的回蕩著,久久不消失。
寂寞的莫名其妙!
唉。我到底怎么了。
天開始慢慢變黑了,家里沒有人。
我很清楚的聽到窗外傳來汽車喇叭聲、鄰居交談聲,還有風吹樹葉的聲音。
我忽然意識到,我還是個孩子,只是個孩子,寂寞只是敲錯門的客人,不會和我永遠的居住在一起的。
星星望著我,俏皮的眨眼;月亮看著我,微微的笑著。
整個世界都很美好呵。
于是我脫掉寂寞的衣裳,深呼吸……我只是個孩子,沒有寂寞的孩子。
有人說,寂寞是一首歌。寂寞是一首怎樣的歌?寂寞是一種社交需求的非滿足狀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社交的需要也叫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生靈,人不可能一個人生活。當個人離開群體過久后,人性就會以一種手段懲罰個人,這種手段叫寂寞。
其實我要說,寂寞是一首自己演唱的歌,寂寞是一個人咀嚼生活的滋味,每個人的生活態度決定了他對寂寞的理解。寂寞具有正面還是負面的力量,只能由我們自己體會回答。
寂 寞
梁實秋
寂寞是一種清福。我在小小的書齋里,焚起一爐香,裊裊的一縷煙線筆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頂棚,好像屋里的空氣是絕對的靜止,我的呼吸都沒有攪動出一點波瀾似的。我獨自暗暗地望著那條煙線發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還帶著不少嫣紅焦黃的葉子,枯葉亂枝的聲響可以很清晰地聽到,先是一小聲清脆的折斷聲,然后是撞擊著枝干的磕碰聲,最后是落到空階上的拍打聲。這時節我感到了寂寞。在這寂寞中我意識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這種境界并不太易得,與環境有關,更與心境有關。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里去尋求,只要內心清凈,隨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同游。所以我說,寂寞是一種清福。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長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間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東西不時地提醒我們,提醒我們一件煞風景的事實:我們的兩只腳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蒼蠅撞在玻璃窗上掙扎不出去,一聲“老爺太太可憐可憐我這個瞎子吧”,都可以使我們從寂寞中間一頭栽出去,栽到苦惱煩躁的漩渦里去。至于“催租吏”一類的東西打上門來,或是“石壕吏”之類的東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敗興生氣,就更不待言了。這還是外界的感觸,如果自己的內心先六根不凈,隨時都意馬心猿,則雖處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團,六神無主,暴跳如雷,他永遠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說來,所謂寂寞不即是一種唯心論,一種逃避現實的現象嗎?也可以說是。一個高韜隱遁的人,在從前的社會
(下轉39頁)
里還可以存在,而且還頗受人敬重,在現在的社會里是絕對的不可能。現在似乎只有兩種類型的人了,一是在現實的泥溷中打轉的人,一是偶然也從泥溷中昂起頭來喘口氣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幾口新空氣。喘幾口氣之后還得耐心地低頭鉆進泥溷里去。所以我對于能夠昂首物外的舉動并不愿再多苛責。逃避現實,如果現實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過靜坐經驗的人該知道,最初努力把握著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那是多么困難的事!那是強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謂參禪入定完全屬于此類。我所贊美的寂寞,稍異于是。我所謂的寂寞,是隨緣偶得,無需強求,一剎間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悵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可讀理由 書齋里的梁實秋說,寂寞是一種清福。寂寞的感覺因了周圍的聲響而凸現,而寂寞也讓自己有了存在感,也讓自己體會到了“空靈悠逸的境界”。然而,人又是生活在現實之中,周遭的一切,讓人無法清凈,但即便如此,關鍵還是在于自己的內心。因為無法脫離現實,寂寞也越發珍貴,“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幾口新空氣”,讓人感覺到逃避現實是多么的令人向往!總之,梁實秋的“寂寞”,是隨緣偶得,是一刻的寂寞,是暫時的逃避現實。它是通往心靈桃花源的一條捷徑,是不容易長久享受的。那是文人的寂寞,更像一種禪意。
園花寂寞紅
季羨林
樓前右邊,前臨池塘,背靠土山,有幾間十分古老的平房,是清代保衛園的侍衛之類的人住的地方。整整四十年以來,一直住著一對老夫婦:女的是德國人,北大教員;男的是中國人,鋼鐵學院教授。我在德國時,已經認識了他們,算起來到今天已經將近六十年了,我們算是老朋友了。三十年前,我們的樓建成,我是第一個搬進來住的,從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鄰居。有些往來,是必然的。逢年過節,互相拜訪,感情是融洽的。我每天到辦公室去,總會看到這個個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門前臨湖的小花園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澆水施肥;再就是砍幾竿門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籬笆。嘴里叼著半支雪茄,笑瞇瞇的,忙忙碌碌,似乎樂在其中。
他種花很有一些特點。除了一些常見的花以外,他喜歡種外國種的唐菖蒲,還有顏色不同的名貴的月季。最難得的是一種特大的牽牛花,比平常的牽牛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開花時,頗引起行人的注目。據說,此花來頭不小。在北京,只有梅蘭芳家里有,齊白石晚年以畫牽牛花聞名全世,臨摹的就是梅府上的牽牛花。
我是頗喜歡一點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閑,又無水平。買幾盆名貴的花,總養不了多久,就嗚呼哀哉。因此,為了滿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說的那樣看“蹭”花,現在有這樣神奇的牽牛花,絢麗奪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擺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天下班或者開會回來,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總要停下腳步,聊上幾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鏡,楊柳依依,說不盡的旖旎風光,人在其中,頓覺塵世煩惱,一掃而光,仿佛遺世而獨立了。
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兩個月前,我忽然聽說,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幾個小時,就離開了人間。我簡直不敢相信,然而這又確是事實。我年屆耄耋,閱歷多矣,自謂已能做到“悲歡離合總無情”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我有情,有多得超過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無動于衷呢?“當時只道是尋常”這一句淺顯而實深刻的詞,又縈繞在我心中。
幾天來,我每次走過那個小花園,眼前總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著半根雪茄,笑瞇瞇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這當然只是幻象。老友走了,永遠永遠地走了。我抬頭看到那大朵的牽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們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斂目,一臉寂寞相,好像“濺淚”的樣子。她們似乎認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認真入迷的欣賞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她們在微風中搖曳,仿佛向我點頭,向我傾訴心中郁積的寂寞。
現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牽牛和月季仍然能夠開花的。一旦秋風勁吹,落葉滿山,牽牛和月季還能開下去嗎?再過一些時候,冬天還會降臨人間的。到了那時候,牽牛們和月季們只能被壓在白皚皚的積雪下面的土里,做著春天的夢,連感到寂寞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一日之內, , 。
可讀理由 我們都在述說著自己的寂寞,沉浸其間或喜或悲,但是耄耋之年的季羨林老先生卻說園花寂寞,盡管還紅。作者先是娓娓道出自己所結識的兩位老人,以及他們所種的奇異絢麗的花,讀者仿佛也融入到他們那種平和卻又充滿溫情的氛圍中去,然而命運是無常的,老人突然去世,“園花”無人侍弄,立時寂寞起來。這時我們方覺:往日的花美人樂反襯了今天花開人亡的寂寞,失主之花的低眉斂目映襯了失友作者的寂寞,想象故人的園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慘命運,更表現作者自己內心的寂寞。這哪里是園花的寂寞,分明是作者借物抒情,表達的是自己年邁,故友也紛紛離去的寂寞之感。那種蒼涼與無奈,盡管我們年輕,我們一樣能深深體會。
深處的那些地方(節選)
李 娟
我媽在上午干完一天的活,就背上包出門了。我在門口目送她在明亮耀眼的陽光中越走越遠,終于消失在高處的森林里。
當她還在世界上――還在我的視野范圍內時,我看到世界是敞開著的。當她終于消失,我看到世界一下子靜悄悄地關上了門。
她不在的時候我多么寂寞。
我在家里等她回來。坐在縫紉機前干一會兒活,再起身到門口站一站,走一走。這樣的時候很少再來人了,牧業轉移到了后山。鄰居們靜悄悄的,只有黃昏的時候沙依橫布拉克才會稍微熱鬧一點兒。
門口的草地又深又稠,開滿了黃色和白色的花。
當初我們選中這一塊地方扎帳篷時,想把這一塊的草扯干凈,沒想到它們長得相當結實,尤其是地底盤結的根系,像是一整塊氈子似的,密密地糾纏著,鐵锨都插不進去。只好服了它,隨便把地面上的草莖鏟鏟了事。想不到,打好樁子扎好帳篷還不到幾天功夫,“草災”就泛濫起來了。床底下,縫紉機下面,柴垛縫隙里,商品中間,柜臺后面,到處生機盎然的。再后來居然還團團簇簇開起花來,真是拿它一點辦法也沒有。
帳篷外面的草長得更為洶涌,陽光下一覽無余地翻滾著――似乎這些草們的“動”,不是因為風而動,而是因為自生的生長而“動”似的。它們在掙扎一般地“動”著,葉子們要從葉子里逃脫出去,花要逃離花兒,枝干要逃離枝干――自己的什么都在竭力擺脫自己,什么都在極力傾向自己觸摸不到的某處,竭力想要更靠近那處一些……我抬頭望向天空,天空也是如此――天空的藍也正竭力想逃離自己的藍,想要更藍、更藍……森林也是如此,森林的茂密也在自己的茂密中膨脹,聚集著力量,每一瞬間都處在即將噴薄之中……河流也那么急湍,像是要從自己之中奔流出去;而河中央靜止的大石頭,被河水一波又一波地撞擊,紋絲不動,我卻看到它的這種紋絲不動――它的這種靜,也正在它自己本身的靜中,向著無限的方向擴散……我看到的世界!――這個世界里只有我是無動于衷的,如同啞了一般,如同死去了一般,我只能這樣了,只能這樣。我在強烈明亮的陽光下又站了一會兒,臉被烤得發燙,但還是只能這樣……幾乎是很難受地想:這世界在眼睛所能看到的運動之外,還有另一種運動嗎?――這“運動”的目的不是為了“去向什么地方”,而是為了“成為什么”吧?我站在門口,不停地想呀想,不停地細心感知,其實卻是毫無知覺的一個……任憑世界的這種“動”席卷我在眼前這暗藏奇跡的海洋中無邊無際地飄蕩……
我在帳篷門口站著,突然心有所動,接著,世界的“動”一下子停下來,戛然休止……也就是說,我突然什么也感覺不到了,世界突然進入不了我的心里了――我心里被什么更熟悉的東西一下子填滿了。我仔細聽了一會兒,又向遠處張望了一會兒,發現對面碧綠山坡上的某一點就是世界的突然之“靜”的起源,是這“靜”的核心。我朝那一點長久地注視,后來終于看清楚――那是我媽,我媽回來了。
(選自《阿勒泰的角落》)
可讀理由 李娟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她在新疆阿勒泰哈薩克游牧地區遷徙輾轉中成長,把自己的經歷與感受寫了下來,把生存的苦難變成了詩與愛,筆下少有憂傷,而且這種高興是發自內心的,沒有矯飾,毫不做作,這種熱愛只與生命有關,與其他無關。阿勒泰的深山,那里的生活是單調而寂寞的,媽媽的離開更讓她寂寞,陪伴她的,只有門口的草地,長得那么“洶涌”的草,那么藍的天空,那么急湍的河流……“我”看到的世界是
充滿生機的,而只有“我”是“無動于衷”的,在勃發的大自然的生命力面前,我有那么深的寂寞,而這寂寞,又催生了我
無盡的想象與思考,思考著很多人生的命題、終極的意義、宇宙的奧秘。
一根筋的小米答:不是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想成為啥樣的人,那就和啥樣的人在一起。想要變得幽默那就和幽默的人待在一起,時間長了不幽默也難喲!舉個例子,很簡單,本來艾樸姐姐幽默感為負兩顆星,自從跟我廝混在一起后,頓時變成正兩顆星了!哈哈……
同樣不具備幽默細胞的艾樸答:呃……這位“童鞋”說出了艾樸姐的心聲呀,這個也是姐的軟肋,很是傷腦筋呀!各位老編們,請賜教!
時而幽默時而沉默的荼荼答:本人認為“幽默細胞”是個很玄的事情,無法刻意強求,如果你天生不是這樣一個妙語連珠、左右逢源的人,強迫自己做不擅長的事情,估計很別扭。特別是當大家討論你不熟悉的話題時,我覺得做一個安靜的聽眾也不錯,干嗎非得要成為聚會的亮點呢?當然如果你非要下定決心,拿出水滴石穿的毅力來,我覺得有一個不錯的辦法:多跟你覺得幽默風趣的人說話,咱長沙人叫“策”,東北人叫做“侃大山”。這樣一來二往,不知不覺中你就會變得幽默啦!
老編樹心答:看到這個問題,我的頭都大了!幽默感,我的詞典里就沒這個詞啊!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幽默感這東西吧,要順其自然,不能刻意強求,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比如說吧,我有一同學,他很努力地想融入到歡樂的氣氛中,于是嘴巴不停地說不停地笑,他認為自己表現很好,卻不知,別人的笑和他的笑有本質上的不同。嗯,不用說透,大家懂的!所以,我一直堅定地保持自己的風格,坐在一邊靜靜欣賞其他人的表演,該笑就笑,該冷靜就冷靜。因此,我給你的建議是,多積累知識和經驗,當內心變得強大,經歷變得豐富,那么幽默感也就會自然而然地有了。
認為自嘲也是一種幽默的白鳥答:先要領會幽默的內在含義。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和智慧表現,它必須建立在豐富知識的基礎上。一個人只有具備審時度勢的能力和廣博的知識,才能做到談資豐富、妙言成趣。所以平時要有意識地培養機智、敏捷的能力,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質,以恰當的比喻、詼諧的語言表達,才能帶給人們風趣、輕松的感覺。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敢于自嘲,不怕出丑。當然,每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些人天生活潑開朗有喜感,有些人天生穩重得體有內涵,生活中沒有必要為了幽默而幽默。如果你實在沒有幽默細胞,那就欣賞別人的幽默吧!
一向做事干凈利落的了了伸出三根手指淡定地回答:很簡單,只需三步!第一步,建立起自信,如果非要舉個速成的例子,那就是每天一起床就對著自己說:“我太完美了!”(溫馨提示:務必看看四周有沒有人,特別是不明飛行物――拖鞋)第二步,增加幽默感,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知識面,這位“童鞋”如果勤快點的話,可以隨時記錄當下好玩的搞笑段子,只要你運用自如,談笑間就能如魚得水了。否則別人講的笑話你都聽不懂,更不要說有反應了。推介你假期看看“天天向上”之類的綜藝節目!里面的主持人都是宗師級的!第三步,最關鍵的一步,生活中一定要多多微笑,自己開心才能更好地傳遞快樂,才能有機會和幽默不期而遇。
信奉幽默是調節人際關系劑的文墨答:我覺得有幽默感的人具備以下共性:一是在語言方面有特別的能力,能把控話題,談吐思維敏捷。比如他不說火爐上的水壺燒開了,他會打趣說:“水壺啊,你為什么哭泣,是因為屁股太燙了嗎?”二是幽默的人都很有想象力,懂得在細節上進行有趣的語境客串,讓你覺得很有趣。比如談到不向命運低頭時,他會說:“如果命運抓住了你的喉嚨,你就撓命運的胳肢窩。”三是幽默的人一般都生活狀態輕松,不裝,而且善于積累新知識。比如說物有所值時,“一分錢一分貨,稀飯吃了不經餓”更能讓人會心一笑。
喜歡冷笑話的零零柒答:幽默感來自于你是否有一顆自由樂觀的心,俗話說得好:“天生占一半,多和人說話。歷練兩三年,趙本山也怕!”下面我說個笑話,如果你笑了,那就按上面各位老編說的去閉關修煉,否則就別難為自己了!話說有一天我上街,看見一個算命的,上前讓他給我看手相。看了半天,他猛地抬起頭,眼神驚恐地看著我,接著跪在地上大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網友不要打豆豆問:編輯大人,你有沒有遇見過這樣一種人――跟你在一起的時候親熱友好得不得了,背著你就打你的小報告給老師;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就對人熱情,否則就冷淡無比,偏偏老師覺得她是好人?
同樣有過憋屈日子的荼荼編輯答:中學時代我有幸認識了這么一位“奇人”,她每次都是老師在的時候表現得熱情又大方,班上的事情都搶著去做,老師一走,她就會找各樣借口開溜,等大伙把事情做得差不多了,她就跑來了,一邊口里說著“萬分抱歉”,一邊把大家的功勞占為己有。偏偏此人運氣奇好,每次老師來的時候她剛好都在。遇到這樣的奇葩,荼荼編輯只有高呼一句:“阿彌陀佛!施主,惹不起,咱還躲不起嗎?”做好自己的事就行,跟這樣的人計較,你不嫌煩我看著都煩啊!
想做貓的兔子問:人類為啥沒有冬眠這個項目?冬天上班、上學太違反人性需求,太不科學了。這寒假還沒韻足味就開始上學了,早上我超愛賴床,該怎么辦呢?
同樣想冬眠的小米答:哈哈哈,這問題問得太有水準了。為啥人類不冬眠呢?真是太不科學了。讓我冬眠吧,讓我冬眠吧!So easy!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賴床了!
也愛賴床的艾樸答:樓上的,你確定你是來回答問題的?不是來搗亂的?同學,不是說冬天賴床5分鐘有益健康嗎!不但能讓處在松弛狀態的肌肉有個緩沖的時間,恢復到自然緊張狀態,還能使正在休息的血液逐漸清醒。賴賴更健康!但記住,只能5分鐘喲!
網友最恨別人挑釁問:有一個初三的女生想要跟我打架,我一直謙讓著她。沒想到她居然得寸進尺,弄得我忍無可忍。終于有一天,她再次挑釁我時,我便沖著她肚子上就是一拳,她當場就捂著肚子哭了起來。我覺得自己太沖動了,所以后來我向她道了歉。請問,我該怎樣改掉愛沖動的毛病呢?
老編牙子答:在做出決定之前在心里默念三遍:世界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不好!不好!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有時候解決問題不一定要靠拳頭,方法很重要哦!還有,要是再碰上像這個初三女生一樣討厭的人,還是走遠一點吧,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網友“尋找幸運之神”問:總覺得別人比我幸運,別人的出身比我好,相貌比我好,就連成績都比我好,很是羨慕那些走運的人!唉,我怎么這么不走運呢……
相信越努力越幸運的巧克力答:我們沒法選擇我們的出身、相貌這些先天的東西,但我們可以決定許多后天的東西,比如說讓自己變得優秀,比如說讓自己變得端莊,比如說讓自己自立自強……至于幸運與否,有些是偶然,但大部分還是在于你自己。就像周立波在脫口秀中說的: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從今天開始,每天微笑吧……記住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
來自常德的陳浩問:我將來想成為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可我媽想讓我當律師!暈,你可以幫我跟她說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