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荷花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4、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朱庭玉《天凈沙·秋》
5、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
6、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7、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
8、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9、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李商隱《贈荷花》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白蓮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3、荷花知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4、蓮花
關鍵詞:電視劇;市場策劃;營銷策劃;收視率
收視率是指一定時間段內收看某一節目的人數(或家庭數)占觀眾人數(家戶數)總體的百分比。電視競爭在本質上就是對電視觀眾的爭奪,收視率直接評價和衡量一部電視劇的受歡迎程度。我們所做的電視劇策劃,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通過對電視劇各流程進行策劃來提高電視劇收視率的手段。
一、市場策劃與收視率
如果說劇本策劃解決的是電視劇的“本子”,那么市場策劃要解決的就是電視劇的“票子”,即資金的籌集、使用與回收等。資金對于一部電視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關系到制片人對整個劇組的籌建,選擇導演、演員,選取拍攝場地,對后期制作的投入,采取何種宣傳方式等等。說到底,市場策劃就是一個從投資到收益的過程。那么,市場策劃與收視率有什么關系呢?這里要提到一個預期收視率,預期收視率就是電視劇投資商在對電視劇進行投資時很重要的參考依據,也是衡量一部電視劇是否擁有高收視的指標。制作人和投資商根據對收視率分析所得出的結果,確定拍攝題材,開始電視劇的拍攝。
二、電視劇的市場價值與收益
價值決定價格。一部電視劇成功與否,不僅僅體現在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上,更體現在它所產生的社會效益上。經濟效益是指一部電視劇播出后所獲得的資金收益。一般來說,經濟效益是通過收視率間接體現出來的,收視率高的電視劇通常會有較高的廣告贊助。社會效益是指電視劇播出后引發的社會關注度及其范圍、強度、好壞程度。一部能夠產生社會效益的電視劇既具有市場價值,又可以獲得長期收益。也就是說,社會效益可以帶動經濟效益,電視劇的市場價值決定了它的市場價格。
三、平衡好市場價值與收視率的關系
能夠產生社會效益的電視劇,會獲得較高的收視率,而較高的收視率又會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一般來說,電視劇的市場價值高,預期收視率相對較高,而市場價值低,預期收視率相對較低。那是否可以說,市場價值和收視率成正比呢?以往播出的電視劇如《康熙王朝》《大宅門》《激情燃燒的歲月》等,就是既有市場價值又獲得了高收視率的作品。但現實中,往往有“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現象。以近幾年在湖南衛視播出的于正版《笑傲江湖》為例,這部由金庸先生所著的經典武俠小說在經過于正重新編劇后,再度搬上熒屏。與以往各版本不同的是,新版《笑傲江湖》未播先火,創下高收視率后,卻差評如潮。究其原因,新版《笑傲江湖》為追求“創新”竟將東方不敗這一角色由原著的男性直接改為了女性,甚至和令狐沖產生了感情,令觀眾和金庸迷大跌眼鏡。這就是典型的“叫座不叫好”現象。那么我們在電視劇的策劃中要注意哪些因素,才能成功的創作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使收視率和市場價值相平衡的電視劇呢?
(一)做好前期市場調查
前期市場調查包括對電視劇題材、類型的確定,好的電視劇一定要把握市場脈搏,摒棄過時、過于超前的電視劇類型。值得注意的是,題材既要吸引觀眾,又不能跟風走求同策略。除了在電視劇的題材、類型上下功夫外,還要根據調查結果做好預期收視率。
(二)確保電視劇整體質量
電視劇整體質量是電視劇策劃的內因,內因又分為劇本策劃和制作策劃。俗話說:“電影靠導演,話劇靠演員,而電視劇靠編劇,即劇本。”好的劇本是吸引觀眾的關鍵,這也是近年來暢銷書、小說紛紛改編成電視劇的原因之一。有了好的劇本,還要籌建好的劇組,好的劇組能保證電視劇的精良制作,從而確保電視劇的整體質量。
(三)以觀眾意識為主
一部電視劇的播出,直接目的是吸引觀眾,從而獲取高收視率,高收視率間接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除了包括電視臺播放、圖書、音像出版、相關產品開發帶來的經濟利益外,廣告和贊助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雖然,對于制片人和制作機構來說,最終目的是獲得經濟利益,很多制作方更注重廣告主和贊助商的意見,但是,究其根本,電視劇要以觀眾為本,應該時刻把觀眾放在首位,以觀眾意識為主。
(四)堅持正確的導向
很多題材新穎、劇本優秀、制作精良的電視劇,雖然獲得了高收視率,卻沒能夠產生相應的社會效益,這是因為制作方忽略了電視劇正確的導向。比如久播不衰的電視劇《還珠格格》在播出后,就有兒童模仿電視劇中的“輕功”從高樓墜落身亡,在全國引起了較大轟動,也引發了關于此劇的各種爭議。可見,正確的導向也是電視劇產生市場價值的關鍵因素。
四、電視劇營銷與宣傳
一部電視劇,經過前期的市場策劃,選取了優秀的劇本,組建了制作精良的劇組,基本可以確保該電視劇的質量。那么,如何將好的電視劇推廣出去,從而獲得高收視和高回報呢?這就需要電視劇的營銷策劃。電視劇營銷策劃關鍵在于宣傳。俗話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宣傳對于電視劇來說,就相當于“東風”。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做好宣傳工作呢?
(一)在預算范圍內追求影響和效果的最優化
對于一部電視劇來說,宣傳十分重要。通常一部影片的宣傳費用與攝制費用投入比例為1:2,而中國電視劇在宣傳上的費用卻不超過總投資的5%。雖然近年來,各制作方已經在宣傳方面加大了投入,但是要做好宣傳,重要的是要在預算范圍內追求影響和效果的最優化。因此,要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根據電視劇的題材、類型、風格等,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宣傳方案。
(二)宣傳要適時
電視劇要想獲得好的宣傳效果,就要把握合理的宣傳時機。在電視劇開機時的開機儀式、電視劇拍攝期間的媒體宣傳、電視劇拍攝封鏡前后的宣傳、電視劇播放時的宣傳……每一個時期的宣傳對電視劇來說都十分重要,只有將各時期的宣傳做好,形成一個整套的宣傳系統,才能算是成功的適時的宣傳。
(三)宣傳要適度
電視劇宣傳一定要把握好“度”。如果到不了這個“度”,那么電視劇的宣傳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但是如果過了這個“度”,電視劇就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現在一些制片方,為了給電視劇造勢,甚至不惜編排一些假新聞,進行一系列人為的炒作。也有的電視劇在宣傳時,過分夸大其藝術質量、社會效益,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但當電視劇播出時,觀眾發現,其內容遠遠偏離了它的宣傳,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給電視劇造成負面影響。
(四)電視劇宣傳要有“看點”和“賣點”
電視劇在宣傳中還要明確要宣傳什么,即電視劇的宣傳要有“看點”和“賣點”。“看點”是指一部電視劇吸引觀眾保持連續觀看狀態的關鍵點,而“賣點”則指一部電視劇引發購片方購買欲望并付諸行動的關鍵點。電視劇要想有受眾,保證其收視率,那么電視劇的“看點”很重要,有了“看點”,收視率就有了保障,電視劇也就有了“賣點”,就能夠成功地吸引購片方的購買欲。因此,電視劇的“看點”在“賣點”之上。這就要求電視劇的宣傳方要有高水平的鑒賞能力,充分了解觀眾的收視心理和審美取向,為電視劇的宣傳把握好“看點”與“賣點”。
作者:郭嘉慧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胡智鋒.電視節目策劃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關鍵字:城市綜合體;布局規劃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1 國內外城市綜合體規劃建設概要
1.1城市綜合體的概念
“城市綜合體”是將城市中的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間的各項功能以上進行組合,并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復雜而又統一的綜合體,并將這些功能空間進行優化組合,存于一個有機系統中。
1.2 城市綜合體的特征
(1)規模大。城市綜合體項目是站在城市運營的角度進行的綜合開發,充分滿足內部需求,與周邊環境形成互補性支持,因此其規模通常在50―100萬平米。
(2)功能性強。通常城市綜合體都包括大型商業中心、五星級酒店、寫字樓及大型公寓,幾個功能互相支持形成整體態勢。城市綜合體的產生是商業、商務、活動日益活躍,信息交換頻繁,各類功能疊加和復合的必然趨勢。
(3)商圈核心位置,外部交通優勢明顯。便利的交通設施來保證綜合體與城市保持密切的聯系,為綜合體的零售、辦公、居住出行、商務活動、提供四通八達的交通組織。
(4)內部交通組織自成體系。城市綜合提通常通過地下層、地下夾層、天橋層的有機規劃,將建筑群體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間貫穿起來,同時又與城市街道、地鐵、停車場、市內交通等設施以及建筑內部的交通系統有機聯系,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樹型”體系。
1.3 城市綜合體建設的現實效果
從現實生活來看,城市綜合體的出現彌補了基于功能分區產生的城市建設用地布局的不足,通過多功能、多業態的視角切入,為小尺度城市空間的功能復合使用提供了條件。同時,城市綜合體的建設也起到集約城市用地、緩解區域交通的實際效果,高容積率及高密度的建筑特征使綜合體往往成為城市的地標。如果在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地鐵交通系統與都市公共交通系統,將地區商業活動與整體觀光旅游相結合,將為城市綜合體的發展帶來新氣象。
2 城市綜合體現狀
城市綜合體現狀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一般由知名商業開發集團如恒隆、萬達、世茂等操作,目前也已進入蘇州、大連以及成都等二線城市。
2.1 武漢市城市綜合體現狀概況
(1)現階段武漢市作為中國中部地區最大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經濟發展總水平居于第二梯隊前列,進入21世紀以后,武漢市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加快,數十個省、市級重點工程項目已經上馬或初步完工。如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武漢出口加工區、吳家山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園、陽邏武漢新港、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體育中心體育場、武漢繞城公路和市內鐵路、“武漢外灘”等。2001年武漢市的基本建設項目773個,其中新開工項目477個。
(2)發展水平:現狀城市綜合體功能相似,商品層次總體中等略偏上水平,在建的部分城市綜合體開始往高端發展。
(3) 消費情況:現狀城市綜合體主要消費群體為本地中檔收入者,消費者采購商品以日用品、餐飲及娛樂為主。
2.2、武漢市城市綜合體存在的問題
(1)建筑場地存在的問題
建筑退線:原143號政府令,對退線的要求不明晰,造成街道的建筑界面缺乏連續性。
建筑自身存在的問題:建筑體量:建筑的面寬缺乏嚴格控制,部分區域出現高層板式建筑;
建筑布局:出于建筑經濟成本及自身利益的考慮,不能做到“疏、高、退”;
建筑形態: 新老建筑之間、不同開發單位之間建筑形態缺乏協調,整體性有待加強;
建筑細部:建筑立面、材質、屋頂及建筑附屬設施的精細化設計。
(2)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存在的問題
街道存在的問題:道路斷面:控制不嚴格,規劃控制的綠化帶綠化量較少;
綠地存在的問題:街頭綠地:在綠化布置中缺乏與行人活動需求的對接;
山、水體存在的問題:山體:可達性和可游性較差。部分山體可見性較差。水體:部分水體的生態保護有待加強,親水空間缺乏。
3城市綜合體設置標準
由于城市綜合體屬于新型地產開發模式,國家對其設置標準并沒有明確的量化規定;目前業界通常以30萬m2 以上建筑規模,三種以上高標準功能構成業態組合來界定城市綜合體。商業是城市綜合體中最主要的功能組成部分,而城市綜合體由于其巨大的規模及吸引客流能力,通常也成為市級商業中心或區域級商業中心。
3.1 國內相關城市商業功能區設置標準
(1) 上海:市中心級商業,日客流量50 萬人次以上,基本商業面積30萬m2;區域級商業中心,日客流量25萬人次以上,基本商業面積10 萬m2。
(2) 成都:市級商業中心,日客流量30 萬人次以上,外來消費人口占50% 以上;區域商業中心,服務人口為15 ~20 萬人。
(3) 青島:市級商業中心,客流量15 ~20 萬人,基本商業面積10 萬m2;區級商業中心,客流量10 萬人,服務人口15 萬人,基本商業面積5 萬m2。
(4)南寧:城市商業功能區劃分為市級、區域級、社區級三級體,城市商業中心區商業服務設施營業總面積40 ~ 50 萬m2;區域商業中心10 ~15 萬m2;社區商業中心0.5 ~1萬m2。
3.2 城市綜合體分類
城市綜合體依其規模可以劃分為:
(1)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一般選址于城市級別的中心區地帶,服務城市及周邊區域的消費群體。
(2)小型城市綜合體:項目一般選址于片區級別的中心區地帶,主要利用交通樞紐帶來的客流,吸引區域消費群體。
3.4 城市綜合體與交通樞紐結合模式
根據交通樞紐站點規模、城市綜合體規模以及客流消費心理的不同分類,城市綜合體建筑的平面功能會出現下述幾種布局形式:
(1) 圍合型:該布局方式一般用于處在規劃中心位置的大型樞紐站,即以一個車站或幾條線共用的換乘站為中心,城市綜合體建筑基本呈圍合布置,站廳層與商場相連接,或通過露天廣場將交通和商業相連。
(2) 平行( 垂直) 相接型:該布局方式用于一般站點;車站與城市綜合體建筑平面位置呈平行或垂直排列,平面銜接關系相對簡單,一般通過地下通道、天橋、商業街等帶形空間銜接。
(3) 包含型( 全覆蓋型):城市綜合體空間在交通樞紐空間的上部或周圍并聯成一體,將交通空間緊緊圍合其中,一出付費區即為商場空間。
4、城市綜合體布局規劃
4.1 武漢城市綜合體發展目標
城市設計以“外部空間環境”為研究對象,主要解決城市外部空間的景觀和美觀問題,指導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市政交通設計、園林綠化等相關設計,并與相關規劃共同作用于城市外部空間環境。基于城市設計的作用,提出城市設計技術要素庫構成的目標:
(1)強化特色性。增強城市空間特色的專項要素控制內容。
(2)突出針對性。為了更好的服務于規劃管理,建議要素庫結合規劃管理需求和現狀主要問題進行研究確定。
(3)明確管控的可操作性。結合城市設計不同要素的需求,進行引導和控制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確定要素控制方式和要求。
(4)強化協同指導性。城市設計要素庫的構成不僅服務于城市規劃和設計本身,還應對市政交通、環境設施等起到指引作用,要素庫的構成應盡量全面。
4.2武漢市城市成果綜合運用
(1)要素庫與修訂后的《武漢市城市設計編制技術規程》、《武漢市局部城市設計導則成果編制技術規程》共同指導武漢市城市設計編制工作。
①設計者在要素庫的基礎上,鼓勵結合實際工作,尋找并利用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合理補充相關內容。
②重要控制區內城市設計導則的編制中,提出必須明確的控制要素,其他要素可由設計者根據具體的設計目標和項目特點提出或增加。設計要素應分出規定性與引導性要素。
③本要素庫的研究構建了城市設計控制要素平臺,在此研究的基礎上,可結合城市建設需要對專項要素進行深化,出臺相關要素專項技術標準,如《建筑立面整治技術標準》等。
④建立城市設計要素電子信息庫,長效、動態的對要素庫進行更新補充。
(2)發揮要素庫在規劃管理和城市建設中的技術支撐作用。
①對于重要控制區域內的城市設計項目,提出重要控制要素,與城市設計成果一同納入城市設計信息平臺(一張圖),指導用地和建管報建方案的審批。
②在用地規劃管理階段,所編制的《用地和空間規劃論證報告》應參照該技術要素庫,明確用地的強制性與引導性規劃控制要求(定量和定性),并在規劃設計條件中予以控制和落實。
③在建筑工程規劃管理階段中,該技術要素庫可作為方案設計及方案論證的技術參考。
④對市政交通、環境設施等專項設計和施工建設起到指引作用。
4.3城市綜合體實施策劃
(1)近期可開發的城市綜合體地塊,對其中與現狀B R T 樞紐及近期開發公交場站的優先考慮進入招商程序;遠期與軌道交通樞紐結合的城市綜合體地塊做好用地控制,待時機成熟時軌道交通和城市綜合體同步建設。成立軌道開發公司,以商業及房地產租售收入補貼軌道交通運營成本;同時對城市綜合體進行市場分析,提高其建設可操作性。
(2)交通樞紐結合城市綜合體開發的項目投資規模大,設計和施工都比較復雜,盈利模式比較復雜,投資風險控制難度大,可建立開發指揮部,以“四統一”模式(統一業態規劃、統一招商、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為原則進行開發,改變“零售產權,分零經營”模式向“產權式銷售”模式改造過渡。實現先招商后開發,統一規劃布局,集中管理。
5 結語
城市綜合體產生極化帶動作用,形成相對獨立的城市活動片區和次級集聚中心,從而使城市的布局趨向多中心化,從而帶動區域交通的發展,提高消費水平,但是由于城市綜合體數量大且建設項目密集,對功能疏解考慮較少。所以建議合理引導布局,預防城市綜合體的過剩開發。因此,城市綜合體的發展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在不同的區域、以不同的業態合理地分布,這將是未來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楊寶民,江禾. 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開發與運營規律研究――中日案例
[2]HaymarketSeries. Building the Workingman’s Paradise: The Design of AmericanCompanyTowns[M]. Verso, 1996.
[3] 代曉利. 商業與軌道交通相結合的理性設計[J]. 現代城市研究,2009,(8):57-63.
我們學過很多描寫荷花的詩句。比如:楊萬里寫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千古流傳的詩句都為我們展示了荷花高貴而又美麗的風采。
荷花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蓮花。在外婆家旁邊的田里就有一池荷花,每年夏天我都要頂著烈日在荷花池旁邊呆上半天,它的美使我留連忘返。你瞧,一張張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又像一把把撐開的綠傘,輕輕地浮在水面上。晶瑩的露珠躺在荷葉上,就像一顆顆耀眼的珍珠。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像嬌羞的少女,滿臉緋紅,微微含笑。潔白如玉的花里托著深綠色蓮蓬,蓮蓬向上的一面有許多小孔,里面睡著荷花的寶寶,那就是蓮子。一陣微風吹來,荷花們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舞動,真是美不勝收。
荷花渾身是寶。當荷花凋謝之后,蓮子就是一寶。蓮子可以做成蓮子湯、蓮子羹等,是夏天清涼消暑的好寶貝;埋藏在污泥里的藕是夏日里的一道美味佳肴,藕還可以加工成藕粉,藕粉沖成的湯清涼可口,十分好喝;藕還可以做成藕餅,味道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