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一年級語文復習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字組詞一、詞語 一(一個 一天 一次) 二(二月 二胡 二十) 三(三天 三個 三歲) 十(十個 十天 十分)木(木頭 木馬 樹木)禾(禾苗) 上(早上 上面 上學) 下(下山 下雨 上下) 土(土豆 土地 泥土)個(一個 幾個 個別)八(八天 八個 八月) 入(出入 進入 入口) 大(大人 大米 大家) 天(白天 天空 天上)人(人口 工人 人們) 火(火車 火苗 大火) 文(文化 文明 天文) 六(六個 六只 六天) 七(七月 七天 七個) 兒(兒子 女兒 少兒) 九(九只 九天 九次) 無(無人 無聲 無關)口(門口 出口 口才) 日(日光 日出 日月) 中心 中間 中國 來了 走了 去了子女 兒子 日子 大門 開門 出門 月亮 月兒 月光 不許 不行 不好開車 開口 開心 四個 四季 四天 五月 五個 五天
目光 耳目 目的 開頭 頭發 石頭 耳朵 耳機 木耳 小米 玉米 分米看見 聽見 見面 白天 白色 白云 水田 田里 種田 電視 電話 閃電也好 也許 也是 長江 長城 長河 山上 高山 山水 出來 出去 出門 飛機 飛鳥 飛走馬上 馬車 小馬小鳥 鳥兒 飛鳥云朵 烏云 白云公園 公共 公安 火車 上車 坐車小?!?水?!?牛毛 山羊 小羊 羊毛 小學 小心 小時 多少 少見 少許毛巾 手巾 圍巾 月牙 門牙 刷牙 尺子 一尺 直尺 毛衣 毛筆 牛毛蘿卜 紅蘿卜 又來 開心 中心 關心 大風 風光 風雨 用力 出力 力氣 手心 雙手 手機 水田 開水 水果
廣大 廣東 廣告 上升 升起 升高 手足 十足 足球 走路 行走 走火 地方 大方 方向 一半 半天 半空 尾巴 下巴 巴結 工業 作業 林業 本子 本來 一本 公平 和平 平安 書寫 書法 書本 自學 自由 自習自己 己見 知己 東風 東西 東方 廣西 西方 西瓜 回來 回去 回家一片 相片 刀片 果皮 皮包 皮毛
學生 生字 生日 公里 手里 心里 水果 果子 蘋果 幾天 幾個 幾只用力 有用 用心 小魚 魚蝦 魚兒 今天 今日 今后 正在 公正 正好大雨 雨水 下雨 兩個 兩天 兩只 冬瓜 瓜果 瓜子 衣服 上衣 大衣 從來 來往 來去 去年 過年 年月 左右 左手 左邊 右手 右方 右面
讀讀說說大大的 小小的 高高的 白白的 尖尖的 紅紅的寬寬的 長長的 圓圓的 閃閃的 清清的 青青的藍藍的 綠綠的 細細的 一只小狗一條小河一朵白云兩只鴨子一座大橋一雙手一頭牛一只杯子一條木船幾朵野花一張桌子一臺電視一個桃一顆棗一所學校一把椅子一群小鳥一顆星星一塊黑板一口井一本書一間教室一把尺子一個蘋果一彎月牙一支粉筆一扇門一匹馬一棵大樹一片樹葉一片草地一架飛機一場大雪一枝筆一把刀
暖和的衣裳 綠色的小傘 漂亮的衣服 雪白的云朵暖和的天氣 綠色的葉子 漂亮的娃娃 雪白的羽毛暖和的毛衣 綠色的草地 漂亮的眼睛 雪白的棉花可愛的小狗 明亮的燈光 鮮艷的花朵 火紅的太陽 潔白的雪花紅紅的蘋果 綠綠的樹葉 高高的樓房 圓圓的月亮 清清的河水青青的小草 閃閃的星星 藍藍的天空 彎彎的月牙 美麗的鮮花
【關鍵詞】誦讀古典詩詞學生素養
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推薦背誦篇目,都是歷代名篇佳作,不僅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詞句優美,韻律和諧,特別適合小學生背誦。那么如何指導學生背誦古詩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1.巧用時間,師生齊誦
作為教師,每天早上到校后我都先進教室和學生一塊早讀。這樣無形之中早讀成了師生共同的享受。其次,中午午會時間,我們會運用多種形式誦讀《論語》《三字經》《弟子規》《道德經》等經典。抽讀,男女生讀,小組讀,比賽讀,齊讀等,每一次都讓孩子們讀得酣暢淋漓。再次是下午放學前布置作業的時候,一分兩分,十分八分,點點滴滴,日積月累。其實背一首詩有個一兩分鐘也就夠了。這樣既不加重學生負擔,又調節了課堂氣氛,不至于使學生感到枯燥。我從不為了應付檢查而搞突擊,也不占用語文課的時間來專門背古詩,因為我覺得誦讀古詩是一項潤物無聲的工程,它應該如春風化雨般的慢慢滲透,而不應該是疾風暴雨式的硬灌。
2.有目標,有計劃,腳踏實地
不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兩首,邊背邊鞏固。把近期目標制定成復習計劃表,發給學生,同時傳進班級QQ群共享,通知家長,督促孩子每天按計劃進行。這樣形成規律,學生會很自覺地完成背誦任務。比如開始背時每天背一首,邊背新的邊復習舊的,十天一小結,停下來鞏固一次。這樣十首十首的過關。全部背完后再開始總復習,每天復習四首,二十天又是一個階段。因為開始是從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經過不斷復習,總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從后面倒著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寫或默寫,還是像前面那樣,一天四首。這樣反反復復,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亂順序背,不給學生遺忘的機會。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鞏固住了。如果趕上假期,就布置學生一天一首,邊背邊抄,既練了字又起到了鞏固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根據學期計劃合理安排,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踩實,誦讀活動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3.正確方法,事半功倍
背誦古詩離不開老師的指導,教給學生背誦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這樣的步驟教學生背古詩的:先領讀三五遍,使學生讀正確,讀通順。讀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讓學生看清楚讀準確,不然一旦讀錯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煩了。然后是幫助學生逐句理解詩的大意,再讓學生邊讀邊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最后熟讀成誦。有的詩適合加動作我就邊領讀邊做動作幫助學生記憶;對于比較難理解的詩,需要給學生講解時代背景;簡單易懂的,就放手讓學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樣難讀又難懂的詩,我就和學生一塊背。在看了電影《瘋狂英語》后,我又將李陽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詩中來,更激發了學生的背詩興趣。
4.好讀古詩,可不求甚解
小學階段重在開發學生的記憶,大量的背誦、積累,不必加重學生負擔,非要學生弄懂不可。清代學者陸世儀認為:“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當讀之書,皆當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讀”;現代心理研究也表明,小學生正處于機械識記占優勢的黃金時期,過多的講解勢必會降低誦讀古詩文的興趣、效益和質量。現在老輩學人還能記得幾十年前吟誦過許多遍的文學精品,對作人作文都大有裨益,便是證明。記得巴金在《讀我的散文》中也這樣說過:“從小讀過不少散文,當時背的很熟的幾部書中間,有一部《古文觀止》,讀多了讀熟了,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誦讀的過程,實際上是心、口、眼、耳綜合運用學習、思考過程。思考比較多了,想象能力也會隨之增強。中華古詩文藝術力量充沛,描寫細致,語言精煉,抒情寫物生動活潑,吟誦熟透以后,高尚情操,美妙表現,不知不覺就能轉化為自己的認識和能量,隨時由自己運用,不必臨渴掘井,搜索枯腸,鄭板橋就有這樣的體驗:“倘能背誦如流,則下筆思潮洶涌,不患枯澀矣”。記得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一次書面發言中曾回顧了自己從小學一年級起背誦古詩的經歷,他說:“即使當時有些詩句不全懂,但并不影響背誦。七十多年來,在人生旅途中經歷了多種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之后,越發體會到許多名句的意義,每過十年,在理解上就會有一個新的境界。”
多背點經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為學生做一種終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準備。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時,無需面面俱到地進行分析、講解,只要能初步理解大意或一些名言警句的含義就行;但也并不反對個別學有余力的學生對某些古詩文作一些較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5.落實誦讀,遵循學生認知規律
當然,開展古詩誦讀活動你能流于形式,在背的過程中我建立了學生檔案,將學生每天背誦的情況及時記錄下來。對那些記憶能力較差,背誦起來確實有困難的學生,抽空單獨進行輔導,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為了激發學生的誦詩興趣,我還采取了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如詩文表演、古詩接力賽、給詩配畫、辦古詩??殖瓐?、配樂詩朗誦等。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大大激發了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學生誦讀古詩的熱情日漸高漲。在圓滿完成小學階段必背古詩詞的任務后,這學期我又開始給學生補充《論語》,每天一段,抄在黑板上,讓學生積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誦,如今全班學生的背誦熱情高漲。
開展古詩誦讀活動近兩年來,學生不但積累了大量的故事,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背誦方法。我統計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種:(1)熟讀成誦法,有的同學把它叫做狂讀法,也就是李陽的三最法。多讀,大聲讀,讀著讀著就背過了。這是背誦古詩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2)理解背誦法。先理解詩的大意,然后順著意思背;(3)想象畫面法。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對這三種方法,學生還進行了比較,說第一中方法背得快,但不如后兩種方法記得牢。另外還有“加動作法”、“聽錄音法”、“邊寫邊記法”等。這些經驗都是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問起他們背誦古詩的好處,歸納起來,也有這么幾點:①可以增強記憶力;②能訓練口才;③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④了解古時候的一些人和事;⑤培養想象能力;⑥提高審美情趣;⑦作文時可以用上一些佳句。
其實,我覺得開展誦讀古詩詞活動的好處遠不止這些。前幾天,我想查個資料,問學生誰帶古詩書了,教室里如雨后春筍般一下冒出四十多本書來,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絕妙唐詩》《詩經》《古詩大看臺》《古詩文全集》《新編千家詩》《千家詩評釋》《千古美文》《初中雙色必背古詩文》《古詩文導讀》……林林總總,近三十種。有個同學還買來了《詩詞》。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古詩詞誦讀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逼抡f:“腹有詩書氣自華?!眱炐愎旁娢模瑢纳莆覀優槿俗鍪碌馁|地,不斷加厚和刷新我們的人生底色,提高我們的文化品位,陶冶我們的道德情操。讓我們和學生一起,手把詩書,或高聲疾誦,或低聲微吟,在唐詩宋詞的天地里心馳神游,去營造我們中華民族21世紀的書香社會吧!
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出版社.中華經典詩文誦讀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8-1
[2]徐玉瑩.《小學生經典誦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