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浮力練習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2014•寧波)如圖是研究磁體周圍磁場時的鐵屑分布情況.實驗時,a、b、c三個位置所對應的磁極可能是( )
A.N、N、N B.N、S、S
C.N、N、S D.S、N、S
2.(2014•株洲)如圖可以說明巨磁電阻的特性.閉合開關S1、S2并使滑片P向左移動,觀察到指示燈變亮,那么( )
A.電磁鐵左端為S 極
B.巨磁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大
C.巨磁電阻隨磁場增強而變大
D.巨磁電阻隨磁場增強而變小
3.(2014•嘉興)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中,能確定鋼棒具有磁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滾動考查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分子引力和驗電器)(2014•白銀)關于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風中雨傘容易“上翻”,是由于流速 大的地方壓強大
B.乙圖中兩個壓緊的鉛塊能吊起鉤碼,是由于分子間有引力作用
C.丙圖中導線觸接電源后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磁能夠生電
D.丁圖中絕緣棒接觸驗電器后驗電器的金屬箔張開一定角度,說明該棒帶正電
5.(2014•菏澤)關于電磁鐵,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磁鐵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制作的
B.電磁繼電器中的磁體,必須用電磁鐵
C.電磁繼電器中的磁體,可以用永磁體,也可以用電磁鐵
D.電磁鐵中的鐵芯,可以用鋼棒代替
6.(2014•東營)1966年,華裔物理學家高錕提出光纖通信的設想.光纖通信傳輸信息的載體是( )
A.電波 B.超聲波
C.無線電波 D.光波
7.(滾動考查摩擦力、慣性、內能的改變方式和能量的轉化)(2014•寧波)如圖所示,不旋轉的鋁塊在強大壓力作用下頂住高速旋轉的銅塊,銅塊瞬間停止轉動, 兩者黏合在一起,這就是“旋轉焊接”技術.下列對焊接過程的理解,錯誤的是( )
A.強大的壓力可以使兩者之間產生很大的摩擦力
B.使銅塊高速旋轉目的是為了增大銅塊的慣性
C.銅塊內能增加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實現
D.銅塊和鋁塊增加的內能是由銅塊的機械能轉化而來
8.(2014•臺州)如圖為我國新型反潛巡邏機.機尾的“棍子”叫做磁異探測器,它能將潛艇經過海域引起的磁場強弱變化轉化為強弱變化的電流,從而發現潛艇的存在.下圖能解釋磁異探測器工作原理的是( )
A.電磁鐵左端為S 極
B.巨磁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大
C.巨磁電阻隨磁場增強而變大
D.巨磁電阻隨磁場增強而變小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
9.(滾動考查分子動理論)(2014•南京)我國第一位“太空教師”王亞平在“天宮一號”授課時,將一個金屬圈插入飲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個水膜,往水膜表面貼上一片畫有中 國結圖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圖甲所示,這表明分子之間存在________;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內注入少量紅色液體,水球變成了一枚“紅寶石”,如圖乙所示,這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天宮一號”和地面之間的信息傳播是通過 _______波來實現的,這種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_m/s.
10.(2014•泰州)如圖甲所示,接通電路時導線下方的小磁針發生偏轉,改變電流方向時小磁針的偏轉________方向.由此說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_______,且其方向與_______有關.用如圖乙所示的裝置進行如下實驗:閉合開關,讓導體AB做左右運動,電流表的指針_________;閉合開關,讓導體AB做上下運動,電流表的指針_______;斷開開關,再讓導體AB做左右運動,電流表指針________.根據這些現象,可以 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14•陜西)太陽能飛機,它的動力裝置由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機等組成.機翼上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較大是為了獲得更多的________能,并將其轉化為______能,使電動機帶動螺旋槳轉動,電動機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3•十堰)十堰市通信公司為客戶推出了3G業務,通過3G網絡可提供無線視頻電話、無線上網等多項服務,這些服務是通過________(填“超聲 波”“次聲波”或“電磁波”)來傳遞信號的,這種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_______km/s.
三、作圖題(12分)
13.(滾動考 查光學、漂浮和杠桿作圖)(2014•蘇州)按題目要求作圖:
(1光線AO從空氣中斜射向水面,請畫出它的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
(2)物體漂浮在水面上,請作出物體受到的重力G和浮 力F的示意圖.
(3)杠桿OBA在圖示位置靜止,請畫出作用在A點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
(4)小磁針在圖示位置靜止,請標出通電螺線管的N極和電源的正極.
四、實驗探究題(12分)
14.如圖是某課外活動小組仿制的一個能產生持續電流的裝置—發電機,裝有手搖柄(未畫出)的轉軸垂直穿過圓盤中心,金屬圓盤放在蹄形磁鐵之間,圓盤的軸心和能在圓盤的邊緣滑動接觸的滑片通過金屬導線與電流表相連.金屬圓盤可以看成是由無數根長度等于圓盤半徑的導線組 成的,圓盤在磁極間不斷轉動,每根導線都在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從而產生持續電流.當以某一轉速勻速轉動金屬圓盤時,電流表有一定的示數.
根據上述材料,請完成下面的實驗探究填空:
(1)手搖發電機工作時,將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
(2)換用___ ____的磁鐵,其他條件不變,發現電流表讀數增大,說明電流大小跟磁場強弱有關;
(3)換用一個半徑大一些的金屬圓盤,其他條件不變,發現電流表讀數增大,說明電流大小也跟 ___________有關;
( 4)當圓盤轉速增大,其他條件不變時,發現電流表讀數也增大,說明電流大小還跟有關.
五、計算題(12分)
15.(滾動考查歐姆定律)如圖所示為某興趣小組為學校辦公樓空調設計的自動控制裝置,R是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變化關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繼電器的線圈電阻R0=10 Ω,左邊電源電壓為6 V恒定不變.當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15 mA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右邊的空調電路正常工作.
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1)請說明該自動控制裝置的工作原理.
(2)計算說明該空調的啟動溫度是多少?
(3)為了節省電能,將空調啟動溫度設定為30 ℃,控制電路中需要串聯多大的電阻?
(4)改變控制電路的電阻可以給空調設定不同的啟動溫度,除此之外,請你再提出一種方便可行的調節方案
參考答案:
1.B 2.D 3.D 4.B 5.B
6.D 7.B 8.A
9. 引力 運動 電磁 3×108
10. 改變 磁場 電流方向 偏轉 不偏轉 偏轉 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
11.太陽 電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12. 電磁波 3×105
13.
14.(1)機械電(2)磁性強(3)導線的長度(4)轉速(或導體運動速度大小)
15.(1)隨室內溫度的升高,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控制電路中電流增大,當電流達到15 mA時,銜鐵被吸合,右側空調電路開始工作.當溫度下降時,控制電路電阻增大,電流減小,減小到一定值,空調電路斷開,這樣就實現了自動控制.
(2)R總=U/I=6 V/15 mA=400 Ω
R= R總-R0=400 Ω-10 Ω=390 Ω
由表中數據可知,此時溫度為25 ℃
1.(2014,襄陽)某同學由于粗心,將放在廚房中的一個裝有液化石油氣的氣罐打開后(沒有打著火),忘記將其關閉,過一會兒整個屋里都聞到刺鼻的氣味,這是__擴散__現象;高速公路服務區司機把大貨車停在水坑中,這是通過__熱傳遞__方式給輪胎降溫。
2.(2014,蚌埠模擬)美麗的鄂州“襟江抱湖枕名山”,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譽。市區及周邊的湖泊,可以大大減弱該地區的“熱島效應”,這是利用了水的__比熱容__大的特性;春夏季節,漫步在洋瀾湖畔,可以聞到陣陣的花香,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這是__擴散__現象。
3.(2014,鹽城)已知天然氣的熱值為4.4×107 J/kg,20 g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__8.8×105__J,用天然氣將一壺水燒開,水壺中水的溫度升高的過程中,水的內能__增加__,壺口上方的水蒸氣液化成“白氣”的過程中__放出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4.(2014,宿州模擬)在1標準大氣壓下,1.5 kg初溫為90 ℃的水吸收6.93×104 J的熱量后,它的末溫為__100__℃[c水=4.2×103 J/(kg•℃)]。內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包括吸氣、壓縮、__做功__、排氣四個沖程。
5.(2014,濱州)西氣東輸工程讓濱州市民用上了物美價廉的天然氣。在1標準大氣壓下,將質量為2 kg、溫度為20 ℃的水加熱至沸騰,水至少要吸收__6.72×105__J的熱量,這需要完全燃燒__8.4×10-3__m3的天然氣。[c水=4.2×103 J/(kg•℃),天然氣的熱值為8×107 J/m3]
二、選擇題
6.(2014,蘇州)關于物質的組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B)
A.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D.質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組成的
7.(2014,滁州模擬)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溫度為0 ℃的物體沒有內能
B.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通過外界對物體做功
C.正在沸騰的水吸收熱量,溫度增加,內能不變
D.在相同物態下,同一物體溫度降低,它的內能會減少
8.(2014,北京)下列實例中,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
A.用鋸條鋸木頭,鋸條溫度升高
B.向飲料中加冰塊,飲料溫度降低
C.寒冬,用熱水袋暖手,手感到溫暖
D.盛夏,陽光曝曬路面,路面溫度升高
9.(2014,涼山)下列生活實例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B)
A.冬天人們常用雙手互相摩擦取暖
B.用茶壺燒水,水燒開時,茶壺蓋被頂起
C.鉆木取火
D.四沖程汽油機的壓縮沖程
10.(2014,成都)《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引起了人們對飲食文化的關注,四川的臘肉、香腸受到人們的青睞,火鍋更是以麻、辣、鮮、香吸引著眾多食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D)
A.在比較遠的地方就能聞到火鍋味,說明分子只在高溫下運動
B.在腌制臘肉時,要把鹽涂抹均勻,是因為鹽不會擴散
C.灌制好香腸后,要晾在通風的地方,是為了防止水分蒸發
D.往火鍋里加入食材,食材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加
11.(2014,池州模擬)現代汽車的發動機一般都是四沖程內燃機,其四個沖程如圖所示,其中做功沖程是(B)
12.(2014,曲靖)關于熱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
A.效率越高的熱機功率也越大
B.汽油機和柴油機均屬于內燃機,工作時它們點火的方式也相同
C.汽油機工作時汽油在汽缸里燃燒,汽油屬于二次能源
D.使用熱值高的燃料可提高熱機的效率
13.(2014,蘭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把-10 ℃的冰塊放在0 ℃的冰箱保鮮室中,一段時間后,冰塊的內能會增加
B.在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用鋸條鋸木板,鋸條的溫度升高,是由于鋸條從木板中吸收了熱量
D.我們不敢大口地喝熱氣騰騰的湯,是因為湯含有的熱量較多
14.(2014,南昌)《舌尖上的中國2》聚集了普通人的家常菜,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了中華飲食之美。如圖所示,通過煎、炒、蒸、拌烹調的四種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認識正確的是(C)
A.煎:煎鍋一般用鐵制造,主要是利用鐵的比熱容大
B.炒: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臘肉的內能增加
C.蒸:是通過熱傳遞和高溫水蒸氣液化放熱,使榆錢飯蒸熟
D.拌:香蔥和豆腐要拌著才能入味,說明分子沒有做無規則運動
15.(2014,南京)下表是一些物質的比熱容[J/(kg•℃)],根據表中數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C)
水 4.2×103 鋁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銅 0.39×103
A.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的狀態無關
B. 100 g水的比熱容是50 g水的比熱容的兩倍
2012年1月以來,意大利埃特納火山多次噴發,大量火山灰直沖云霄。圖1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圖2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埃特納火山噴發形成的巖石類型是圖1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直接受彌漫在大氣中的火山灰影響而減弱的是圖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讀“某河流示意圖”(圖3),回答3~4題。
3.與甲處地貌形成無關的因素是:
A.中游落差小 B.地轉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4.造成乙現象最終消失的原因是:
A.地殼運動 B.風化作用
C.侵蝕作用 D.堆積作用
讀“我國某地區熱力環流剖面圖及近地面與600米高空垂直氣壓分布狀況圖”(圖4),回答5~6題。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地風向可能為西北風 B.b處盛行上升氣流
C.①地氣壓低于②地 D.③地氣壓低于④處
6.若圖示為該地區某城市城郊熱力環流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處交通擁擠、住房緊張
B.中心商務區可能位于乙處
C.綠化帶應建在離市中心16千米以外
D.火電廠宜建在離市中心16千米以內
根椐目前的物候期觀測資料和天氣預報分析,預計今年石家莊市區梨花于4月8 日至9日開始進入始花期,郊縣4月12日前后逐漸進入始花期;此后一周,省會天氣以晴天為主,氣溫上升,最高氣溫在20℃~25℃,對梨樹開花比較有利。讀圖5,回答7~9題。
7.圖中能夠解釋市區與郊縣梨花始花期時間差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圖中能夠解釋資料所述“此后一周”石家莊市天氣狀況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多年來,石家莊4月份沙塵天氣多發,圖5中能夠解釋這種天氣現象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讀“世界局部區域不同季節沙塵擴散空間分布圖”(圖8),回答10~11題。
10.影響該區域沙塵擴散的主要動力是:
A.副熱帶高壓 B.信風 C.西風 D.季風
11.當沙塵擴散如甲所示時,最可能的時間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讀“某年4月某日14時地面天氣圖”(圖9),回答12~13題。
12.此時,圖中四城市風向表示錯誤的是:
A.北京 B.烏魯木齊 C.拉薩 D.哈爾濱
13.此時,對有關城市天氣的描述最可能正確的是:
A.武漢:狂風暴雨 B.拉薩:雪花飄揚
C.上海:陰雨綿綿 D.酒泉:大風沙塵
某校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認真分析了各種氣候類型成因與分布的關系后,進行了各種模擬演示,讀“理想大陸分布圖”(圖8),回答14~15題。
14.當黃赤交角變為0°時,該小組在模擬演示中,發現M地氣候類型在地球上無法再找到,M地所在半球及其氣候類型分別是:
A.北半球 地中海氣候 B.北半球 溫帶海洋性氣候
C.南半球 地中海氣候 D.南半球 溫帶海洋性氣候
15.當黃赤交角變為0°時,如果M地氣候類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有關M氣候類型地區的河流水文特征是:
A.徑流季節變化大 B.徑流年際變化大
C.河流無結冰現象 D.河流含沙量大
圖9為“某湖泊水位示意圖”,實線(海拔125.6m)表示正常湖泊水位線,虛線(海撥126.2m)表示某次持續降水后的湖泊水位線,甲、乙兩處為該河流的兩個水文監測站。讀圖,回答16~17題。
16.讀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實線和虛線重疊處指示坡度較陡
B.湖泊水位線的變化只與降水量有關
C.該湖區的降水類型主要為地形雨
D.該湖區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17.關于該河流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以雨水補給為主,徑流的季節變化小
B.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季水量大
C.乙水文站監測到的河段徑流量變化比甲小
D.該河泥沙含量大,結冰期短
圖10為“我國南方某低山丘陵區某小流域水循環示意圖”,據此回答18~19題。
18.由于人類某種活動使蒸騰作用顯著減弱時,可能直接導致該區域 :
A.降水增加 B.地表徑流變化增大
C.水汽輸送量增加 D.地下徑流增加
19.欲增加該區域年降水量,可行性較差的措施是:
A.封山育林 B.退耕還林
C.修建梯田 D.修建小型水庫
在北太平洋海域,由人類產生的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漂浮到此堆積而成的“太平洋垃圾大陸”正在誕生,面積不斷擴大中。結合圖11,回答20~21題。
20.下列有關“太平洋垃圾大陸”形成的敘述,最不可信的是:
A.位于北太平洋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系統內部
B.主要位于副熱帶無風帶,漂浮物不易擴散
C.組成“太平洋垃圾大陸”的漂浮物主要來自亞洲和北美洲
D.沿岸上升流是形成“太平洋垃圾大陸”的主要動力
21.圖中A海域有一大范圍漁場,圖12中能正確表示該漁場形成原因的是: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95
深Ⅱ度及Ⅲ度燒傷創面治療過程中產生的異體皮覆蓋創面,常常由于異體皮的無法脫落或繼發痂下感染成為影響創面愈合的障礙之一,同時也增加患者的治療費用。我科2012年收治1例面積為12%的異體皮覆蓋創面患者,在創面治療過程中運用泡沫敷料結合創面負壓吸引技術,取得良好療效。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病例介紹
患者,男,33歲,因面部、四肢電燒傷1 d于2012年7月5日入院。入院時初步診斷為:面部18%TBSA,四肢Ⅱ°~Ⅲ°燒傷,其中淺Ⅱ°4%TBSA,深Ⅱ°5%TBSA, Ⅲ°9%TBSA。患者入院后予補液擴容、抗炎抗休克、抑酸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后生命體征平穩,于7月6日全麻下行削痂術及左下肢異體皮移植術,術后患者左下肢異體皮出現脫落困難及部分異體皮下積膿的情況,面積共計12%。
創面初步采用機械清創法去除黏附于創面上的異體皮,處理1周后,左下肢創面異體皮清除,出現肉芽水腫伴上皮化困難,采用負壓吸引技術治療[1]。因患者創面滲出多,目前成品的負壓吸引敷料套裝存在價格高和對此肉芽水腫創面無特異性治療效果的弊端,我科根據各種敷料治療的優勢,選用
作者單位:210029南京市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形燒傷科
許虹:女,本科,主管護師
康惠爾泡沫敷料覆蓋創面,上面放置扁平管引流管,用紗布覆蓋,再用3 M透明貼膜封閉創面,將扁平引流管尾端接墻式中心負壓吸引裝置(負壓值為-0.04~-0.06 MPa),同時采用康惠爾透明貼保護創周新生上皮。治療后患者創面肉芽水腫漸消,上皮爬行,創面愈合,于11月29日出院。該患者左下肢創面使用負壓吸引治療過程共計60 d,換藥次數共30次。全程患者無疼痛等不適主訴,創面無感染、出血等并發癥。
2護理
2.1創面護理
2.1.1機械清創進行機械清創時,應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分次進行[2]。分離異體皮時采用鈍性分離的方法,注意創面的出血情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此患者總計機械清創4次,隔日1次,每次耗時3~4 h。每次清創后,采用磺胺嘧啶銀軟膏紗布覆蓋創面,并行局部加壓包扎,實現抗菌、溶痂、止血的目的。
2.1.2綜合運用溶痂技術對創面粘附極強的異體皮,實則已在患者肢體形成了新的Ⅲ度損傷創面,采用浸浴療法、傷口濕潤膏外敷、貼多愛膚標準敷料等多種溶痂技術,效果欠佳。
2.1.3創面負壓吸引針對在左下肢異體皮去除后出現的重度水腫的肉芽創面,我們先采用機械清創術清除高于皮膚表面的肉芽,壓迫止血后,采用負壓吸引技術治療創面,達到抑制肉芽過度增長,促進上皮爬行和減少瘢痕增生的目的。
2.1.3.1考慮到患者的經濟狀況和創面的需求,我們采用自制的簡易負壓吸引裝置,初期創面上的敷料自下而上依次為:無黏膠型泡沫敷料、扁平管、平紗布、3 M透明貼膜,中心負壓吸引的壓力選擇為-0.04~-0.06 MPa。數次選用泡沫敷料直接貼于創面后行創面負壓吸引,在換藥時,發現泡沫敷料的顆粒有粘附創面現象,之后選用油紗布直接貼于創面,再使用泡沫敷料,換藥時,發現創面基底顏色鮮紅、清潔,為上皮爬行奠定了基礎。
2.1.3.2在創面治療后期,患者創面上皮爬行緩慢,考慮到創面有細菌定植的存在,將油紗布更換成銀離子敷料(具有抗菌、吸收滲液功能),再使用泡沫敷料結合扁形引流管等敷料,運用負壓吸引技術,效果明顯,上皮爬行速度很快,患者創面完全上皮化愈合。
2.1.3.3在創面負壓吸引的過程中,注意外層平紗布吸收滲液后變色的情況,從而判斷有無創面活動性出血,若敷料顏色變綠或被滲液浸透超過30%,則及時更換敷料。本例患者治療過程中24~72 h更換敷料1次。同時,針對創周新生的上皮組織,在負壓吸引前,采用透明貼予以保護,避免了負壓對新生組織的損傷,同時減輕了患者更換敷料時的疼痛。
2.2營養支持在創面修復的過程中,營養不良所致機體負氮平衡必然影響傷口愈合,指導患者攝入高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保證正氮平衡,促進創面愈合。定期監測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的情況,必要時采取靜脈補充的方法以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
2.3健康教育向患者積極宣教創面康復知識和自我護理知識,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創面的自我護理中。處理創面前后,及時攝像,讓患者自己參與到對比創面愈合變化的過程,發現創面愈合的進展,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教會患者如何通過敷料的管型判斷創面負壓吸引是否有效,及時向醫護人員反饋溝通。鼓勵患者闡述治療期間的感受,結合疼痛評估量表,發現患者負壓治療時的不適,及時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調整負壓值;同時教會患者功能鍛煉的正確方法,如患肢的等長收縮運動和踝泵運動等,以防止發生深靜脈血栓等長期臥床的潛在并發癥。
2.4心理護理因創面換藥時間較長,期間針對性地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讓患者及時了解創面的進展,配合創面換藥的過程,從而促進創面愈合,淡化患者的焦慮心理。
3討論
泡沫敷料是聚合材料的膜片經由攪拌或發泡工藝引入氣泡,這些氣泡可以使材料產生空腔利于液體的吸收,保證了創面愈合的微環境濕潤。同時它可以以非粘附形式保護創面新生上皮及創周皮膚,在更換敷料時不僅可以防止新生上皮因與敷料粘附而受損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不適和痛苦[3,4],但與負壓吸引結合時,建議增加內層敷料如油紗布等,其較好的順應性則保證了對創面凹凸不平處的填充,起到閉合死腔防止感染的作用。
負壓封閉吸引技術是創面治療的革新技術之一,它通過對創面滲液的徹底引流及提供適當的負壓環境,保證創面的潔凈、改善局部循環、刺激肉芽組織生長[5]。將泡沫敷料與封閉負壓吸引技術相結合可以為創面提供微氧、濕潤的環境,促進血管的形成和上皮的爬行,同時有效引流創面滲液,減少感染并減輕組織水腫。相較于傳統的普通紗布加引流管的負壓治療方法,本方法能有效減少創周皮膚浸漬,促進創面殘存皮島及創周皮緣的爬行,利于創面的自身愈合,降低了對自體皮源的需求壓力。同時可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降低住院費用,改善護患關系。患者出院后回訪,創面完全上皮化愈合,無瘢痕增生,左膝關節活動自如。但本方法因敷料尺寸的局限,存在著換藥耗時,治療周期長的缺點,如何改善這些缺點,最大限度促進創面殘存皮島及創周皮緣擴散爬行以閉合創面仍是今后需探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耿愛香,韓恩崑,劉海波,等.封閉負壓引流治療肉芽組織水腫創面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3,26(3A):629-630.
[2]O′Brien M.Exploring methods of wound debridement[J].Br J Community Nurs,2002(12):10-18.
[3]王賀青,劉丹.康惠爾泡沫敷料用于膝部燒傷治療1例[J].護理研究,2010,24(10A):2628.
[4]馮麗麗.康惠爾銀離子敷料聯合清創膠對感染性傷口護理效果的觀察[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09,11(5):124.
[5]周業平.負壓技術用于傷口治療的現狀[J].中華燒傷雜志,2011,27(4):253-254.
關鍵詞:輔助練習;運動技能;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1;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2-0047-01
運動技能是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學生運動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有效地開展運動技能教學?其實,學生的運動技能學習并不是從生硬的“技術學習”開始,而是從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輔助練習開始的。輔助練習,指的是在運動技術學習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術動作,在完整動作練習之前采用的與所學技術動作內在本質屬性相吻合的輔練習,它與技術動作形成階梯,互相練習、層層遞進,起到過渡與啟發的作用。可見,在學生運動技術學習中,作為“蹺蹺板”的輔助練習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發現,不少學生對循序漸進的輔助練習并不感興趣。因此,我們應該就輔助練習的趣味性展開深刻反思,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有效掌握。
一、疑問之趣,開啟體育輔助練習
初中是學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階段,在這個時候,他們的思維能力有很大轉變,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這個時候,“疑”能夠有效地調動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嘗試與探究的熱情,是他們進行輔助練習的強大內在動力。因此,我認為,在開展輔助練習之前,不妨嘗試以“疑”設境,激發學生們“一探究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們在嘗試與實踐中,自己打開謎團,解決教學問題。我在教學中,會設計一些問題情境作為輔助練習的鋪墊,也會適當加入一些互動猜謎“是真的嗎”的設疑活動,為運動技術的教學創設教學環境。比如“實心球投擲”教學,投擲實心球雖說以力量為基礎,但角度、速度、平衡等因素同樣也是完成這一動作技術不可或缺的綜合因素。這對于初中生,特別是女生而言,有著較大的強度與難度,因此,輔助練習就非常關鍵而必要。在教學中,我以設疑探究的方式,從“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出手速度以及身體平衡”等方面展開探究。如在“身體平衡”的輔助練習中,我提出疑問:中國功夫中有一個著名的招式對身體平衡要求極高,大家覺得是哪一招?學生們一下子就猜了出來,還學著武打明星的樣子做出了這個動作。在此基礎上,適時地導入“燕式平衡練習”,要求學生以右腳支撐,左腳后舉,身體前傾,兩手像燕子的翅膀平衡上舉。在導學的基礎上,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大鵬展翅這個動作的基礎上,練習燕式平衡。
二、游戲之趣,助力體育輔助練習
游戲教學是青少年學生都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特別是在體育這種戶外教學實踐中,活動的開放性與靈活性更強,自然更受學生青睞。在輔助練習中,我們可以適當加入學生們喜愛的游戲形式,以游戲點燃學生們的練習熱情。同時,在游戲中導入競爭機制,提高游戲教學的實效性,讓這群“大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實現練習的教學目的。在“仰臥起坐”這個大家熟悉的運動項目教學中,我并沒有在運動技能的動作要求、注意事項上多做解釋,而是以游戲方式導入輔助練習,讓學生們在有趣的游戲中,自然而然地進入到這項運動項目的學習與實踐中,掌握動作要領。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兩個輔助練習游戲。第一個是難度較低的“蹺蹺板”,二人一組,對面抵腳拉手,互做仰臥起坐,由小組長負責吹哨,小組成員負責數數,挑選出小組中最合拍的小搭檔,進入決賽,參與班級PK賽。第二個游戲為仰臥起坐傳遞球接力,強調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合作,以傳球的方式,擴大練習的參與度,實現充分練習的教學目的。
三、合作之趣,提升體育輔助練習
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對于初中生而言并不陌生,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經驗的豐富以及抽象思維的發展,他們已經具備更加成熟的合作探究能力。由此,我想,如果將輔助練習從集體操練中解放出來,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由學生們自主開展,或許更能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我在教學中,嘗試以合作的方式開展輔助練習,通過合作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小老師”方式,將示范與糾正進行到底,這既增添了趣味,又強化了練習的實效性。在“立定跳遠”這個運動項目的技能教學中,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大腿肌肉的爆發力和髖關節的力量,我設計了“蛙跳”的輔助練習活動。“蛙跳”是一個相對辛苦的練習活動,大部分初中生對它的熱情都不高。因此,為了提高練習的趣味性,我創設了一個活動情境:“青蛙接力”。這個活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實行接力比賽,學生們必須以蛙跳動作完成接力(紙球)活動,比一比哪一個小組最先完成接力,將小球投擲到籃子里。在這個趣味合作接力中,學生們既完成了蛙跳的練習任務,又體驗了合作活動帶來的樂趣,一舉兩得,有效地提高了輔助練習的實效性。
四、結束語
總之,輔助練習是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必要保障,它能夠提高運動技能教學的安全系數,促進技能知識的掌握與應用,實現熱身、過渡、分解的教學效能。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重視輔助練習的設計與實踐,在“趣味性”上多加揣摩,多加嘗試,讓學生主動地加入到練習活動中,為運動技術教學打開新局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