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學做人

學做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做人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學做人范文第1篇

關鍵詞:職業(yè)中專生;學數學;學做人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1-0072-02

教育家呂型偉的人才觀是“俗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寧無才”。他認為第一要做文明人,第二要做現代人,第三要做中國人,要熱愛社會主義中國,第四要做地球人,要放眼世界,關心生態(tài)。現如今職業(yè)中專的學生,都是些“90后”,在家里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困難就退縮,平時養(yǎng)成一些壞習慣,導致他們學習習慣差、表現差。他們往往沒有樹立遠大的理想,得過且過;沒有養(yǎng)成嚴謹的思維習慣,做事丟三落四;也沒有正確的審美意識,以為稀奇古怪就是時尚、就是美。以致將來走上社會高不成、低不就,和社會格格不入,稍不如意就垂頭喪氣,最終被社會所拋棄。為此,我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學做人,就是要學生鑄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長為符合社會需要,時代需求的人。而數學是富有思想、智慧、靈感的學科,它能使人聰明,使人堅強向上,使人學會鑒賞美、塑造美、追求美。在人類知識的領域中,數學以其輝煌的智力成就被尊為“科學的皇后”,同時數學又是“科學的仆人”。所以教師要使數學學習過程成為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內化過程和行為規(guī)范的同化過程。

一、學數學,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民族

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的人

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我國數學領域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是世界數學發(fā)展史中光輝的篇章,如:人類最偉大的十個科學發(fā)現之一:勾股定理,又稱畢達哥拉斯定理,中國古代對這一數學定理的發(fā)現和應用,遠比畢達哥拉斯早得多;祖沖之通過艱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π)值計算到小數點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他提出約率22/7和密率355/113,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楊輝三角,又稱賈憲三角,帕斯卡三角,北宋人賈憲約1050年首先使用“賈憲三角”進行高次開方運算,在歐洲直到1623年以后,法國數學家帕斯卡在13歲時發(fā)現了“帕斯卡三角”;陳景潤于1966年發(fā)表“1+2”的證明,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華羅庚是數學大師,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和開拓者。這些豐富的極具說服力的數學史料,再加上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偉大成就,如楊利偉載人航天成功的壯舉等,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族自尊、勤奮自強教育的很好素材,以此激勵學生為祖國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的遠大志向,樹立民族自豪感。

二、學數學,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良好的

思維習慣和耐挫能力的人

五花八門的幾何圖形,如三角形、圓、多邊形、長方體、圓錐面等等,居然可以從一組平凡的公理出發(fā),步步為營,依次展開,推論出一系列的前后有序的定理鏈條,最后構成了歐氏幾何學。還有,我們能從一堆亂麻似的數據中,找到一些關系,寫成方程式,按部就班地把未知數一一解出來。這些,反映了數學思維的嚴密有序特征。學做人,就是要學會邏輯,使人的頭腦有條理,能夠按照事物發(fā)展的邏輯順序安排工作,辦起事來有條不紊,不會丟三落四,不會被一些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如:老板給你兩個加工資的方案。一是每年年末加一千;二是每半年結束時加300元。請選一種。一般不擅數學的,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選擇前者:因為一年加一千元總比兩個半年共加600元要多。其實,由于加工資是累計的,時間稍長,往往第二種方案更有利。你若會在該公司干三年以上,則應選擇第二方案。同時,數學是枯燥的,它的運算、計算有時也是繁雜的,這需要學生的細心、耐心、恒心和毅力。如:用導數法解決函數的最值問題;用錯位相減法求數列的前n項和;用設而不求、韋達定理解決直線和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等問題時,多數學生總是怕難,不愿意做,教師應教育學生這其實和在生活中遇到難題是一樣的,你是躲避還是挑戰(zhàn),就看你們現在能不能戰(zhàn)勝自己了,難題做出來了,心中的愉悅自不必說,單就是這種挑戰(zhàn)難題的能力可以用到以后生活中去。數學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堅強的品質。從而為將來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學數學,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合作

交流意識和競爭意識的人

合作交流意識和競爭意識是學生成為適應現代社會人才的重要條件。學習數學的過程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猜測、驗證、推理等探索性與挑戰(zhàn)性活動。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主動的操作活動中進行充分的自主探索,適時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和競爭。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在數學中開展交流的目的,不在于學生解決多少問題,獲得多少知識,而是讓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合作交流,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競爭。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交流中也看到自己的力量。在與別人協(xié)作中,分享著互助與競爭,成功與挫折的經驗。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足夠的機會進行思考探究,我們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盡可能給學生多一些思考時間、多一些嘗試、多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在親歷探究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從而在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理解知識、獲得發(fā)展。如在學習由遞推公式:an+1=pan+f(n)(p為常數且p≠1),a1=a,求數列的通項公式an這個問題時,先讓學生分組解決:已知數列{an}滿足:a1=1,an+1=2an+1,n∈N*,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并引進競爭機制,對問題解決得好的小組給予獎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會自主的加入到合作學習之中,探究這個問題的解法。同時,問題的挑戰(zhàn)性也促使學生對合作學習的作用有了充分認識。

四、學數學,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正確的

審美觀和時尚感的人

學做人范文第2篇

孩子一度馬虎粗心,且喜歡隨心所欲。比如,做作業(yè)時,抓到什么紙就用什么紙打草稿,有時,連課本也不能“幸免”。對此,我“勒令”他自制專門的草稿本,并督促他打草稿堅持做到一絲不茍,工工整整。我之所以這樣做,旨在養(yǎng)成孩子辦事認真嚴謹的生活習慣。

孩子口袋里雖然不會缺錢,但他并不亂花,因為我們常常教育他要惜福,因為“錢是多么地來之不易”。可在有一天,孩子去商店買東西,回家后發(fā)現售貨員算錯了賬,多找了他5元錢。當孩子得意地告訴我們“這錢來得不費吹灰之力”時,我卻一臉“包公”地“命令”孩子“主動”將錢退回去。兒子不解,我又“一事一議”地和他展開了討論,讓他明白“君子愛財,得之有道”的道理。

孩子曾向他表姐借了一本作文書。可講好的歸還日期到了還沒看完,孩子對我說想拖幾天再說,可我卻沒有答應:“你沒跟表姐講好續(xù)借,就應當按時歸還。”其實,我并非想有意“刁難”孩子,而是想通過這等事,讓孩子懂得“信守諾言”的真實含義。

偶爾周末有“活動”,一家三口外出回到家時,我們總會關照孩子要做到“三輕”:說話輕,關門輕,腳步輕。我想這就是最實際的現身說法和“教練”課,以使孩子懂得該如何為他人著想,處好鄰里關系該怎樣從小事做起。

有次去公園,孩子將臟物隨手扔到了地上。我就“若無其事”地問孩子:“老師有沒有跟你講南京市的‘七不規(guī)定’?”兒子隨口回答:“我還會背哩。”等孩子背完,我就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可是,光會背還不夠喲。”兒子聽出了我的“弦外之音”,臉“唰”地紅了,連忙將臟物拾起扔進垃圾筒里。

一段時間,孩子因為和同學相處不好而苦惱。我便和他圍繞“怎樣交朋友”這個話題展開“研究”,我還“順便”誠懇地“交流”了我自己的切身“體會”。我的“良苦用心”,兒子終有所悟。不久以后,他高興地對我說:“現在,同學們都愿意和我在一起玩了。”

一天放學后,孩子氣鼓鼓地對我說:“這個破小組長我不當了!”“為什么?”“收本子、發(fā)本子,真煩人,而且費力也不討好。真是的!當小組長有什么好?只要學習成績好就行。”我看孩子的“思想苗頭”有些問題,便和他討論起了“服務與享受”、“個人與集體”、“我為人人與人人為我”的辯證關系。觀念一變天地寬。后來,他這個“基層干部”便當得有滋有味,并且樂此不疲。現在,他還“升官”了哩。

學做人范文第3篇

在老師心目中,我一直是個好孩子,可是我也有不乖的時候。在這里,我要感謝一位老師,是她在困難的時候幫了我一把,不至于讓我沉迷于電視。

以前,我在班里的成績還算不錯。可是有一段時間,我卻沉迷于電視。有時候我管不住自己,沒做完作業(yè)就去看電視了。而爸爸媽媽見我在看電視,就問我:“你做完作業(yè)了嗎?”我想:如果爸爸媽媽知道我沒做完作業(yè)就看電視肯定會罵我的。于是我回答:“嗯,做完了。”而回到學校,老師問我怎么沒交作業(yè)。我就說放在家里不記得帶了。不過我通常不做的都是一些小作業(yè),等中午回到家再不回來交給老師。(在以前的學校我是中午回家吃飯的。)我就這樣連續(xù)做了兩個星期。因為中午沒有睡覺的緣故,我下午上課時經常打瞌睡。老師不是傻瓜,久而久之,老師覺得這事肯定另有蹊蹺。一天下午,我值完日后被胡老師叫去了。老師問我:“夏瑋,老師問你一個問題,你一定要說真話,好嗎?”“好啊!”我脫口而出。“你這幾個星期都說沒帶作業(yè),而下午卻又交了上來。你是不是沒完成作業(yè)而中午回去趕作業(yè)啊?”聽了老師的話,我羞愧地低下了頭,臉上火辣辣的。“是。”我低聲回答道,我那蚊子般的聲音大概只有我和老師兩人聽得見吧。“你勇于承擔錯誤就是好孩子,你知道中午回家寫好作業(yè)就表明你心中還有作業(yè)。你可以告訴老師你為什么不完成作業(yè)嗎?”“因為我晚上光顧著看電視了。”我低聲說。“噢,那這件事我就不告訴你爸爸媽媽了。你以后要好好學習,不要光顧著看電視了。還有,人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你要有自控能力,這樣不管你今后遇到什么誘惑都可以抵擋了。你要記住老師這番話”“謝謝老師。”我笑著說。

我謝謝這位老師,是她讓我懂得了這些道理,懂得了做人!

學做人范文第4篇

甲:我是六(3)中隊的XXX。

乙:我是六(3)中隊的XXX。

齊:今天,將由我倆陪大家一起度過這段快樂時光。這次的廣播的主題是——《學做人,做好人》

甲:做人要誠實守信。

乙:做事要嚴己寬人。

甲: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兒女,在社會做個好公民,是我們所應該做的。

乙:是的,我認為:我們小學生從小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甲:對啊!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誠實守信的美德,有個成語叫"一諾千金"。

XXX,你能給同學們講一下"一諾千金"這個成語的由來嗎

乙:當然可以!《一諾千金》說的是:漢朝有個叫季布的人,他非常講信用,因此大家很信任他,認為季布的一個承諾比千金還珍貴。后來,季布遇到了危險,許多人都來幫助他,使他安度難關。

甲:哦,看來,處處講誠信,不僅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能使自己受益無窮啊!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人們之間打交道更為頻繁。在這種情況下,誠實守信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乙:試想,如果社會上充滿了謊話,假貨,詐騙,人們還怎么能正常地生活所以誠實守信應當是做人最起碼,最基本的原則。

甲:你說得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培養(yǎng)自己誠實守信的好品質呢

乙:想擁有"誠信"這一品質,你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老師在與不在同樣遵守紀律,無人監(jiān)督與有人監(jiān)督時一樣認真學習和工作。

二,要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做錯了事就勇于承認,認真改正,不隱瞞,不掩蓋,不推卸,而是敢于承擔責任。

三,與人交往要講信用。參加各種活動,赴約,做客等都不要遲到。如有特殊情況,不能赴約或晚到,必須及時告知對方,取得對方的諒解。

甲:聽你講了這么多,我倒想起這樣一件事了:

有一次,小明答應和小剛出去打籃球。但是,小明的奶奶突然心臟病發(fā)作,疼得厲害。小明想陪奶奶去醫(yī)院。可是他已經和小剛約好出去打籃球,他就打了個電話給小剛,說明了理由并說他不能赴約了,取得了小剛的原諒。這就能說明小明是個講信用的人。

乙:我想:同學們聽了你講的故事,一定都知道以后該怎么做,才算有誠信了吧!那么,你能跟大家說說:倡導誠實守信有什么意義嗎

甲:意義可大著呢!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與人交往與合作的機會越來越多。只有講誠信,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講誠信,不僅有利于加強個人品德的修養(yǎng),還有利于事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一個營業(yè)員講信用,既能使顧客得到良好的服務,也為這個商店贏得了好名聲,帶來了好效益。一個企業(yè)講信用,就會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樹立良好的企業(yè)形象,使企業(yè)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我們現在雖然只是小學生,但是,我們也應該從小時候做起,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將來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有一席之地!

乙;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我從你的話語中,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真要謝謝你!

甲:其實,我們做人不僅要做到誠實守信,在平常生活中,我們做事更要嚴己寬人。

乙:什么叫嚴己寬人呢

甲:嚴己寬人就是嚴于律己。嚴己,是指遵循一定的道德準則和行為來要求和約束自己;寬人,是指用寬宏大量的心胸和團結友愛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人。

乙:那么,我們在集體中如何做到嚴己寬人呢

甲;第一,要善于自我反省。

中國古代有位叫曾子的學者,堅持"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的表現,幫別人做事負責不負責與朋友交往講不講信用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復習自覺進行反省,能不斷發(fā)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及時加以改正,從而有利于自己的進步。

第二,要堅持"仁義謙和"的待人原則。

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遇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體諒他人的處境和心情。

第三,要多做自我批評。

當與他人發(fā)生矛盾沖突時,要先想想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對,先做自我批評,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別人。

乙:當然,提倡嚴己寬人不是不講原則地去遷就別人的錯誤行為,對于損害國家,人民和集體利益的行為,應當旗幟鮮明地對其提出嚴肅的批評。我這里有兩個小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甲:做作業(yè)時,小強有一道題不會做,請教小紅。可小紅沒想一會兒就顯得不耐煩了,小強看穿了小紅的心思,便悄悄地走掉了。小紅很不好意思,便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這次幫助小強解答習題很沒耐心,我今后要注意克服。

乙:我也來說一個故事吧:有一天,天空烏云密布,很快就下起了雷陣雨。小剛從雨中看見一位老爺爺拄著一根拐杖一跛一跛地走路,老爺爺沒有帶雨傘,正冒雨往家趕。小剛快步走上去,對老爺爺說:"老爺爺,雨下得很大,我送您回家吧!"老爺爺笑得嘴都合不攏。

甲:這個同學助人為樂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啊!

乙:是啊!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從小事做起,做個誠實守信,嚴己寬人的人,做個好學生,好兒女,好公民吧!

甲:今天的好書介紹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作家房龍的《人類的故事》,本書以深厚的人文關照和俏皮睿智的文筆,展示了人類歷史的浩蕩長卷,其中有節(jié)奏明快的"大歷史"敘述,也不放過任何真正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事件和細節(jié),無論是對歷史一無所知的人或是通讀過浩繁巨著的專家,都可以在這本經典的通俗人類史中,獲得啟發(fā)和閱讀。更重要的是本書以房龍的經典原著加入大量精心選配的插圖以豐富的視覺效果,再現歷史的重要時刻或秠同時代典型的社會,并以21世紀最新的發(fā)現和觀點升級了原著的文化背景和時代局限。同學們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學做人范文第5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在《論語》里孔子說,君子不自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作為中國古代一位偉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在這里提出了做君子的四項基本原則:首先一條是君子當自重。一個人行為不端莊,就不會有威信。君子的端莊、嚴肅,成為內在氣質的具體表現和反映,會讓人肅然起敬,會產生親和力,讓人覺得穩(wěn)妥可靠。而一個行為不端莊、邋遢隨便的人,給人的印象只能是靠不住、沒素質、缺教養(yǎng),人們不會尊重他。所以,要想贏得人們的尊重,你必須自己尊重自己。作為君子的第二條原則是虛心好學。通過學習,開闊視野,吸收新知,明理啟智,而不至于閉塞、孤陋寡聞,好學的人就能不斷進步,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與時俱進。君子的第三條原則是善于交際,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而人際交往重要的一點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道不同不與為友,絕對不與另類人交朋友,這就是“慎交友”。君子的第四條原則是勇于改正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犯錯誤不要緊,關鍵是知錯能改。這就是“君子從善如流”。一個知錯就改的人比永不犯錯誤的人更值得信賴。

孔子提出的君子四原則,說起來容易,聽起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不容易,要完全做到就更難了。但只要我們有所認識,有所行動,就會越來越接近君子的標準。堅持每天注意自己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沉穩(wěn)莊重而不毛手毛腳;隨時隨地向他人學習,不懂就請教,而不故作深沉、不懂裝懂;盡可能與有修養(yǎng)的人交朋友;發(fā)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就立即改正。

換個角度,孔子提出的君子四原則,也可以成為用人單位招聘時了解一個人的考核四標準:一看這個人的扮相,形象氣質如何,是否干練穩(wěn)重;二通過交談了解他的知識學問,如知識結構、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獲取信息的途徑、對新知識的敏感度等;三了解他的人際關系,如交友準則、朋友數量、對朋友的態(tài)度、結交新朋友的方式、在陌生環(huán)境中與人打交道的能力等;四考核他的糾錯能力,包括發(fā)現錯誤的能力、指正錯誤的方式、如何認識自己的錯誤、犯錯誤以后的表現和態(tài)度、如何面對上司和領導的錯誤等。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人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問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孔子的學生,善辯,經商致富):咱們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能夠了解這個國家的朝政大事。這樣的待遇是他爭取來的,還是人家給他的。子貢問答說:我們老師有溫良恭儉讓的優(yōu)秀品質,所以就得到這種禮遇。如果你說這是他爭取來的,我認為老師爭取的方式方法與別人有所不同。

這段對話,描述了一個事實:孔子每到一個地方,就要了解這個地方的政治事務,這是孔子虛心好學的真實寫照。這樣的事情經歷多了,學生們就產生出許多感想,子禽與子貢的對話就具有代表性。孔子周游列國,要了解每個國家的政治事務,必然涉及到接見、談話,可能也會有宴請、應酬等。孔子總能了解到具體的內容,說明人家也樂于安排孔子的調研活動。因此,子禽就問子貢,老師有這樣的待遇是他求人家給的還是人家主動提供的。子貢認為主要是因為老師自身具有的高貴品質太有魅力了,溫文爾雅、心地良善、為人恭謙、生活簡樸、禮貌待人,所以人們愿意與老師交談。這樣的禮遇,是他用人格魅力爭取的,如果說是別人給的待遇,也是他們愿意與老師交往而主動提供的。所以說老師爭取禮遇的方式與別人不同。

我們不必去深究子禽與子貢所談問題的結論。這里要說明的是孔子“至于是邦,必聞其政”的事實,讓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人格魅力的積極作用和巨大價值。試想有這樣兩個人:一個溫文爾雅、性格溫和,而另一個粗俗不堪、性格暴烈;一個心地良善、富有愛心,而另一個自私、冷酷無情;一個為人謙恭、尊重他人、做人低調,而另一個目中無人、大大咧咧、老子天下第一;一個生活儉樸、不奢靡浮華,而另一個花天酒地、紙醉金迷;一個以禮待人、禮讓三先,而另一個傲慢無禮、爭功奪利。你喜歡哪一個?所以說,要想贏得人們對你的尊重、好感、器重,要想獲得人們對你的禮遇,你就應當具有值得人們尊重的品質,有與給予你禮遇相匹配的修養(yǎng)和素質。因為在人際交往中既是相互的更是平等和等值的。我們一定要記住一句名言:從無字句處讀書,與有肝膽人共事。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說:一個有追求的人,飲食不一定追求酒足飯飽,居住不一定追求安逸舒適。但他一定勤勉于做事干活,說話很謹慎小心,還常常向有道德的人學習,匡正自己的行為。這樣做就是好學之士。

孔子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很注意啟發(fā)和提升學生的境界和修煉。一個人窮但很有骨氣,或富裕卻又不過分張揚,這樣的人固然受人尊敬。但孔子認為,一個生活貧窮而精神快樂的人,一個生活富裕而又知書達理的人更值得人們學習。人們的生活水平有高下之分,擁有財富多寡不等,但一個人的生活樂趣,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并不受生活水平的限制,也不取決于財富的多少。人們應該超脫于物質財富的束縛,感知生活的真諦,這才是有意義的修煉。今天看來,孔子的主張很有現實意義,我們要創(chuàng)造生活,也要享受生活,要體驗生活的快樂,重要的是一種輕松的心態(tài),愉快的心情,積極的態(tài)度。哪怕外界風雨交加,心中始終有太陽,臉上始終有笑容,眼前始終是春天。當我們能夠如此生活的時候,就會發(fā)現生活是美好的,更是快樂的。須記住:幸福快樂是一種感覺,感覺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同時,在這里還要體會孔子一貫的教育思想,就是盡可能地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浦江县| 宁德市| 治多县| 德清县| 平果县| 巴中市| 永兴县| 贺兰县| 朝阳区| 奉贤区| 仪征市| 云阳县| 临沧市| 花莲市| 刚察县| 龙胜| 应用必备| 敦化市| 利川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宜州市| 德保县| 文成县| 凌海市| 延寿县| 新竹县| 灵台县| 台中县| 确山县| 新野县| 卢龙县| 乐都县| 焦作市| 阳原县| 容城县| 玉林市| 临清市| 庐江县| 湘西|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