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食品安全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深入宣傳貫徹《食品安全法》,進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增進師生對食品安全的參與意識,我校認真組織部署,圍繞宣傳活動主題,突出宣傳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
我校領導高度重視此次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專門成立活動領導小組,指導開展此次宣傳周活動。明確了由各班班主任為具體實施人員,為開展好此次宣傳周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制定方案,明確任務。
圍繞此次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圍繞活動主題,學校制訂了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方案,明確了相關任務和要求,并對照方案,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營造出人人關心、重視食品安全的濃厚氛圍。
三、突出重點,有效工作
本著“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今年的食品安全周,我校結合實際,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廣泛、生動的宣傳。
1.健康課教師以食品衛生安全與傳染病防治等知識為主要內容,給全體學生上了一節健康教育課,增強學生衛生防病意識。
2.舉辦了一期以食品安全為主題的宣傳。組織學生觀看食品安全圖片,重點宣傳食物中毒預防、身體發育所需營養的有關常識。
3.6月13日通過國旗下講話的形式,組織啟動《食品安全法宣傳周活動》儀式,向全校師生進行了一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的宣傳。
4.給全體學生家長發放一封公開信,向廣大家長宣傳食品衛生等相關知識和要求,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5. 6月13日各班上了一節以食品安全宣傳為主題的班會,要求學生講究個人衛生,禁食來歷不明的食品、禁食路邊小賣店、小吃部食物,確保集體活動的安全。
1、轄區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的總體情況。
本轄區共有學校食堂31家、托幼機構食堂40家,其中農村學校食堂24家、托幼機構食堂10家。有2家學校食堂、2家托幼機構食堂未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大部分學校食堂已安排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轄區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總體情況較好。
2、檢查工作的實施情況。
根據工作要求我局于3月5日通知全旗各學校開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檢工作,自查時間為7天。結合年初工作計劃和局里工作部署,我局于3月12日組織相關科室開展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本次檢查按著“全面覆蓋、突出重點”的原則,對轄區內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進行了全面檢查,檢點突出、不留死角,檢查共出動檢查車1臺,專項檢查人員4人,共檢查9天。
3、本次檢查的具體情況及結果
本次共檢查學校食堂31家,其中2家未取得許可證從事餐飲服務,有1家農村學校、1家城鎮學校食堂場所設施、設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有9家學校食堂采購食品原料索證不符合要求,索取的食品檢驗報告非當批次報告,各學校餐具消毒執行情況較好,絕大部分學校不使用食品添加劑,學校食堂每餐食物留樣率100%.
本次檢查托幼機構食堂40家,其中2家未取得許可證從事餐飲服務工作,有9家托幼機構食堂場所設施、設備不全,主要為餐具清洗,消毒池不健全或無粗加工用洗肉池、洗菜池,有9家托幼機構食堂餐具清洗、消毒不符合要求。
在檢查中對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使用亞硝酸鹽及是否制售冷葷涼菜情況進行了檢查,無違規操作現象。
4、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本次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是部分農村學校食堂設施、設備不健全,不能滿足加工操作要求,存在食品安全隱患。農村學校食堂采購食品原料索證不全及托幼機構餐飲具清洗消毒不符合要求現象較為突出。另外,加工程序不合理,工用具沒有明顯標識現象也較多。
本次檢查采取拉網式檢查方式,以農村學校為重點,以采購食品原料索證、餐飲具消毒、設施設備是否健全為主要檢查內容,進行了全面檢查,對存在問題的單位下達了責令改正意見書,進行了相應的行政處罰。各學校按要求建立并落實了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人食品安全責任制,有效的排查了食品安全隱患,全面提升了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了學生的飲食安全。
2019年,我街道食品安全辦公室在我街道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根據區委、區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和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具體部署要求,認真組織貫徹落實,有組織有步驟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檢查指導工作,注重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積極營造了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費環境,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職責
我街道對本轄區的食品企業進行調查登記,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協助上級部門對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督和查處,及時上報區食品企業違法行為,確保街道轄區食品安全。
二、工作內容
1、深入開展整頓,規范市場秩序
各社區食品安全協管員對轄區各食品生產經營商戶進行備案登記并定期檢查,每年對轄區內的商戶檢查至少兩次,對存在問題的商戶下發限期整改通知,并做好記錄,對于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商戶立即上報并按照我街道食品安全應急預案進行處理。各社區食品安全協管員會在每月25日前,將檢查情況匯總并上報到街道食品安全辦公室。
2、建立應急處理機制。
為確保在遇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時候能夠將危害降到最低,我街道和各社區均制定了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切實做到有備無患。
3、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安全意識
堅持將宣傳培訓貫穿于食品安全監管全過程,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為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視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我街道每月開展一次食品安全講座活動,主要是圍繞食品法、合理膳食和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應該如何處置等貼近民生的內容,這些講座大大提升了居民對食品安全的認知。
4、食品安全知曉率和滿意度的調查
我街道今年隨機發放食品安全知識調查表和群眾滿意度調查表各140份,調查結果轄區群眾對食品安全工作滿意的人數是132人,滿意度達94%以上;食品安全知識了解的人數是127人,知曉率達90%以上。
5、開展對學校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按照區委統一部署,我街道對轄區學校周邊的食品生產經營商戶進行了專項檢查,確保學校周邊沒有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給學校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食品衛生環境。本次檢查內容包括:生產經營者是否有健康證、是否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銷售的食品是否過期、場所衛生情況是否合格等。
在未來的食品安全工作中,我街道會繼續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為切實的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活動,加強對“三小”監管,進一步凈化我轄區的食品生產經營市場,緊緊圍繞工作目標,牢固樹立科學監管理念,一切從實際出發,確保我街道轄區無食品安全事故,為我市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出一份力。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苓庭毓”為你整理了這篇鄉鎮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一、日常工作:
1.食品安全方面:
對小學和幼兒園食堂進行常態化檢查,出動48人次,對3所小學和5所幼兒園,檢查24次,其中對兩家單位責令限期整改。
開展護校安全系列活動,出動60人次,對學校周邊200米范圍內小食雜進行定期巡查。
2.藥品安全工作
出動8人次,對4家藥店進行檢查,出具警告文書1份,并責令其改正,并對整改情況進行及時回頭看,確保百姓用藥安全。
3.特種設備安全工作。
針對天目山鎮印染企業較多的特點,出動28人次,開展特種設備安全檢查, 抽查企業14家,對超期未檢和檢驗不合格的企業立案一起,責令改正3家。
4.企業信息年報和公示工作
完成天目山鎮企業信息公示年報工作,出動12人次完成6家企業公示信息雙隨機檢查工作,確保企業年報公示信息準確。
二.特色亮點工作:
1、助力藻溪農貿市場通過省放心農貿市場驗收,完成2家省級名優特小作坊創建,完成兩家省級農村家宴中心創建,全力把民生實事做好做實。
2.3月聯合多部門開展了農家樂(民宿)規范化經營專項行動大檢查,按照10%的比例分布從7個主要村抽取檢查對象,共檢查了30家農家樂,并對農家樂餐具及食品原料進行抽檢,其中不合格7家,對6家農家樂開具警告,對其中一家農家樂立案處罰,進一步規范農家樂的餐飲服務秩序,切實保障市民的就餐安全。
3.開展養老機構食品安全檢查,并對其餐具及食品原料進行抽檢,對1家養老機構開具警告,給老年人創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保障養老機構飲食安全。
4.稽查辦案方面,一般程序案件共立案8起,辦結5起,罰沒款5萬元以上1起,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營造開放透明的營商環境。
一、組織保障到位
為切實加強我區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由局長作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各科室為成員的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副局長分管此項工作,由商務股負責商務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監管好流通行業的食品安全。通過健全機構,明確責任,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今年來,我們通過發放宣傳資料,上街宣傳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在“雙創”工作開展期間,在聯系社區、大院開展食品衛生健康宣傳,共發放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倡議書80余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40余份。
三、進一步推進“食品安全”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
依托服務業強區項目,在市區建立的互聯網+智慧農貿市場:蜀天姚橋農貿市場、蜀天西城農貿市場、蜀天興茂農貿市場、蜀天平安農貿市場和蜀天穆家農貿市場。在市場內建立食品安全監測室,提供食品檢測設備、試劑等必備物料及專業的檢測人員,由“國測”提供技術支撐,檢測數據端口與政府鏈接,保證食品供應安全,并建立農產品安全溯源體系,提升食品安全體系。
四、專項整治到位
今年為搞好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工作,我們按上級和區食安辦的工作要求,我們組織了多次集中行動,包括節假日食品安全督查、打擊假冒偽劣侵權專項行動。通過活動的開展,我們既宣傳了食品安全的政策、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這些行動中,共出動執法人員20人次,出動車輛4臺次。
五、存在的問題
因在招商引資、商貿流通等方面工作任務重,執法人員嚴重不足,導致監管工作到位不理想。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