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不完美的世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假設真的有完美的世界,那么完美的世界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有花草?不花草太脆弱了,有高山?不,高山阻礙了視野、隔斷了道路。這種世界根本無法想象,世間的萬物啊,正是有了種種的缺憾,所以才會有改進的機會,所以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才會擁有無盡的可能,和無限的潛力。
《西游記》第九十九回《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中有這樣一段:三藏無已,遂收拾經卷。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遂將經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經不全,曬經石上猶有字跡。三藏懊悔道:“是我們怠慢了,不曾看顧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是啊,天地不全,如今我們的不完美難道不是應證了行者的那句“應不全之奧妙”嗎?
所以說殘缺也是一種美,就像那斷臂維納斯。
斷臂維納斯(又稱米洛的維納斯。)相傳,這具維納斯原本有手,但作者因覺得有手的維納斯不如無手的美,就將她的雙臂去掉了。事實上,這具維納斯從一出土就沒有雙臂,很多人試著幫她裝上雙臂,但卻發現有臂的維納斯反而不如無臂美,就沒有給她安上雙臂。可就是這樣一個殘缺的雕像,給予了人們無限想象的空間與無限的創作靈感。
斷臂
那一尊雕像,如此受人歡迎,許多人不遠萬里趕到盧浮宮,就是為了去欣賞她的美。然而很多人都覺得可惜:“這么美的女神,怎么就沒有手臂了呢?”
據說維納斯的雕像完成后,雕塑者請了許多名人加以評定。大家看后都說非常美,而最美的還是她的雙臂。看到人們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雕像的雙臂上,作者當機立斷,敲斷雙臂。眾人疑惑不解,作者說:我不能容忍局部的美遮蔽了整體的美。與其保留喧賓奪主的完美,我寧愿它只剩下殘缺之美!
此時,你還能說這是不完美的嗎?不,完美。
圓明園
圓明園斷壁殘垣,早已是一片廢墟。然而它飽受侵略者蹂躪的警世之美,震撼寰宇。它如同大自然一樣,以千瘡百孔來展示自我獨特的完美;它在用它特殊的方式宣告世人——世界需要和平,中華勿忘國恥。
它的不完美,讓世世代代銘記我們曾經任人欺凌的日子,昭示中國需要更強大;它的不完美,讓世界看到當年英法聯軍的殘暴野蠻,呼吁世界鑄劍為犁;它的不完美,比它富麗堂皇無與倫比的完美具有更完美的內涵。
聽多了重建圓明園的喧囂,我總覺得與幻想續上維納斯的斷臂一樣愚蠢。
現在,你仍然認為它是缺殘的不完美嗎?不,完美。
缺月
一彎新月掛在西天,如同一把亮閃閃的鐮刀,收割著離愁與相思。因為月有圓缺,才有團圓的期盼,生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愿望;因為月有圓缺,才有“缺月掛疏桐”、“縹緲孤鴻影”的惆悵;因為月有圓缺,才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欣喜。假如沒有缺月,花下窗前,哪來這么多一幀幀美好的剪影?
如今,你還覺得這頗具藝術的缺月是不完美的嗎?不,完美。
因為,我們都不是完美小孩!
讀不完美的孩子才可能有完美的童年
冬天太冷了,
我的腦袋漸漸凍成一塊堅硬水泥,
無法想象,停止思考,也做不出美夢,
聞不到花香,聽不見音樂,看不到彩虹。
如果春天來了,我的腦袋卻依舊像一塊堅硬水泥,是不是代表我的腦袋真的就是水泥做的,跟天氣無關?
我看見的風景跟你看見的一樣美麗嗎?
我聽見的樂音跟你聽見的一樣悅耳嗎?
我聞到的香氣跟你聞到的一樣芳香嗎?
以前以為所有人都會跟我一樣,
現在才明白,原來每個人都不一樣。
我常常感到疑惑,為什么?
喜歡獨立思考的小孩,常被叫做怪胎。
喜歡發表意見的小孩,常被說是搗蛋。
喜歡躲在角落的小孩,常被說是孤僻。
喜歡站上舞臺的小孩,常被說是愛現。
大人常常抱怨小孩讓他們頭痛,
但他們相信嗎,他們也常讓小孩頭痛。
我在學校演癩蛤蟆,
媽媽覺得很丟臉,我卻覺得好玩透了。
我不能演公主,公主太完美了我受不了。
我不能演王子,王子要吻公主太惡心了。
我不能演怪獸,怪獸最后都被王子殺死。
我只要演一只左跳跳右跳跳,
被公主親吻一萬遍都不會變成王子的癩蛤蟆。
很多大人對朋友說:
“找個時間一起吃飯,我們再聯絡……”
我一聽就知道,他們再也不會聯絡了。
大人的世界很辛苦喔。
小孩不可以嫌棄媽媽煮的菜,
不可以透露媽媽的三圍和年紀;
不可以說出爸爸的薪水,
不可以批評爸爸在家里的衣著。
反正就是家丑不可外揚。
可是,為什么他們老愛把我的糗事告訴別人?
不公平!
世界愈悲傷,我要愈快樂。
人心愈險惡,我要愈善良。
挫折來了,我要挺身面對。
我要做一個樂觀向上、
不退縮不屈不撓不怨天尤人、
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戰的人。
這是我寫出來鼓勵大家的話。
品不完美,也可以極致
文 / 高霞
沒人像我一樣,冬天還沒結束,就急忙爬到樹上,等待溫暖的春天。
沒人像我一樣,夏天還沒到來,就趕快換好泳裝,準備跳入冰涼的池水。
沒人像我一樣,圖還沒開始畫,就不小心把紙弄得臟兮兮的……
他們說,小時候,不管正面看背面看,醒著睡著,或笑或哭,我看起來都好完美。
可是,隨著我慢慢長大,事情就變了……
幾米說:“這本書獻給放棄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
像所有的小孩一樣,三年級小女生郝完美在學習、生活,尤其是在與大人的相處中遭遇了種種困惑與煩惱。古靈精怪、敏感憂傷而又讓爸爸媽媽倍感頭痛的她,在學校和父母“完美”的重壓下,變得越來越敏感和孤獨。但是她從不放棄熱愛自己、熱愛生活,雖然會皺著眉頭忍著哭,發起怒來大喊大叫,但也會在眼角擠出淚水之后,假裝什么也沒發生過。
你可以認為幾米就是郝完美,也可以說自己就是郝完美。因為我們都從孩子長大而來,有過和她一樣的憂愁和歡樂,也有過和她一樣的天馬行空,所以她的哭、她的笑才讓我們如此產生共鳴。
幾米在這本書里,用畫筆編織了自己的童年,在書的序言中,他介紹自己:“國中高中時期不是成績好的孩子。大學讀美術系,覺得自己的程度差同學們一大截。進廣告公司工作幾年,白天上班漸漸比不上晚間在家畫畫來得有趣。后來辭掉工作,走上自由創作之路。然后,生了一場大病,變得感性而敏銳。寫的故事難得出現圓滿的結局。”
沒有人比劫后余生的人更懂得絕望,也沒有人比曾失去過的人更懂得珍惜。曾罹患血癌的經歷讓幾米對世界的認知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他對城市里人際的疏離感更深,也使他比普通人更能捕捉到那些細微的美好和溫暖。沉潛的寓意、哲性的文字、精致的畫面、絢麗的色彩,使他的作品深深打動了無數人。
天才少了磨難,難以產生偉大的作品。這聽上去很殘酷,卻較好地詮釋了很多藝術者的從業經歷。有時苦難之于藝術,可以是一種財富。
《我不是完美小孩》雖然說的是一個小女生的瑣事,卻無處不可洞見作者本人對人生、創作一套完整的價值觀。幾米說,從廣告公司出來的時候,自己曾自豪地宣稱 “是自己要離開”,現在回想才知道,自己實際上是被淘汰出來的,一沒野心,二沒有適合那種行業的性格。幾米對于“完美”的藝術表達,對自己性情和過往的直言坦露,其實也正是對自身不完美的一種寬廣和釋然。
郝完美在書中插敘了畫家達利說的話,“不要害怕完美,因為我們永遠達不到它”,還借用了莎士比亞的名言,“為了追求更好,我們損毀了原已夠好的”,為的就是說明,即使是偉大的天才,也是由不完美成長而來!作為父母,更不要一開始就以完美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小孩。因為無論是少年時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教育的私生子達•芬奇,還是個子矮瘦,臉上有疤,據說“毫無天才跡象”的音樂神童莫扎特,抑或是小時候被老師稱“有閱讀障礙”的作家安徒生,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故事,都讓我們有自信:不完美,也可以成就天才;不完美,也可以做到極致!
其實,放棄對完美的執著,我們才能看見本真的自己;保持對不完美的認同與親近,我們才能熱愛和超越本真的生命。不完美,也可以是種完美!當我們仍然會為自己的不完美而苦惱時,多想想那個叫做郝完美的小姑娘吧,因為她總是說:
世界雖然沒有大大的完美,
卻仍有小小細細的破碎的完美。
積累所有細細碎碎的小完美,
最后就會慢慢慢慢
接近大大的完美。
《我不是完美小孩》
溫度還是適中的溫度,別貪婪一度,也別吝嗇一絲。看到世界的冰冷,也是世界的不完美,不完美的喧鬧,不完美的繁華,那是孤獨的外套,那是冰冷的預演:愛上陽光明媚,愛上五月的歌詞,愛上你的溫柔,更會愛上知足的我。有一天過去了,笑著忘了吧!!笑著、笑著、在你的回音里,你的熟悉的身后。戀著天空開始相信,相信那些丟掉的夢想,那些湊不齊的故事,在我們握緊的絕別里,那是在每一個眼神里所不可逼近的笑著哭的距離。
回到過去,回到那生命的化石里,那年的彈珠,紙飛機,不知何時,滾到了洞里、停在了空中;那年的舞鞋,那年的面包,褪去了光色,丟在了路口。無知是什么顏色?委屈的淚水又變成那種味道?蠟筆在紙上畫滿天空,畫上未知的容顏。那是一張天真的臉,在她喜歡的地方放著心愛的風箏,別是斷了線,在我托著下巴的夢里。而她,卻哭紅了笑臉。
有種陌生的快樂,在艱辛之后;有種熟悉的快樂,在快樂之前。時光隧道里,誰是哪一個神采飛翼?誰是哪一個破繭重生?流光走了,走在光陰的齒輪上,轉動夜與晝,一個希望,譏諷一個微笑。
最美的臉上有了淚滴,透過太陽下的晶瑩,你是那一張撕碎的記憶,不會是信仰愛情的那一張。青春走了,走在青春的字母里,似喜似悲,哪個俏容卸下舞臺,在風里,在暖暖的風聲里。
這個世界總是很公平,你得到了一樣東西,往往意味著失去一樣東西,只是在你眼中,哪樣是你需要的,如果你得到了你需要的,失去了你不想要的,那么就是完美的。
昨天看到一美句,說完美的生活就是有不完美的存在。漸漸地,也開始接受生活中的某些不完美,即便有些時候靜下心來想的時候,真的會懷疑自己這樣到底對嗎?會不會失去了那份追求完美的上進心。但我想,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就正確吧,以后后悔了就改咯。
昨天和姐姐去喝奶茶,感覺氛圍都不一樣了。感覺好久之前去奶茶店都是一種浪漫的氛圍,放著浪漫的歌曲,偶爾還會有人在臺上演唱,但昨天去的時候,感覺挺糟糕的。第一,感覺一樓所有人都在玩手機,二樓的都是男的,亂哄哄的一片。就覺得之前不是這樣的啊,之前是大家都努力壓低聲音,防止打擾到一旁欣賞音樂的某個小美女小帥哥。然后,太甜,又太淡。
大概是我們去錯地方了吧。那個時候特別希望可以經營一家冷飲店,里面的環境就像杭州的麥家店一樣,有書有茶,有志同道合的人,有安靜,有默契有靈魂的同類。真的很幸福的場面。但是我的資金,哈哈,遠遠不夠啊,我的時間,我的本事,大概也完全不夠。
所以說很羨慕那些開冷飲店的小姐姐們,他們特別優雅,然后端莊 美麗,有自己的本事。真的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