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范文第1篇

舞臺上,她用融合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優美女中音,吟唱著《打起手鼓唱起歌》、《假如你要認識我》、《吐魯番葡萄熟了》、《一支難忘的歌》、《月光下的鳳尾竹》等廣為大家所熟悉的不朽經典。

說起《假如你要認識我》,說起關牧村的歌唱生涯,有一個人的名字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已故的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關牧村先后演唱了施光南創作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假如你要認識我》、《月光下的鳳尾竹》等十幾首歌曲。施光南還專門為她創作了多部歌舞劇和電影套曲。

關牧村與施光南的合作起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那時,在工廠工作的關牧村,每年都被廠里選送參加職工業余文藝匯演。她的歌聲一鳴驚人,也有幸得到過幾位老師的熱心指導,其中最讓她難忘的是遇到了著名音樂家施光南。“那時我還在工廠唱業余比賽,在天津也小有名氣了。而施老師在天津歌舞劇院,朋友帶著我去拜訪他。聽了我的歌以后他特別興奮,覺得是個人才,就從那以后不斷給我寫歌。《假如你要認識我》就是施光南老師在得知我獲得‘新突擊手’獎后,特意寫的一首歌。這首歌唱紅后,很多人還來信詢問這個‘青年突擊隊’在哪?后來施老師去印度、巴基斯坦訪問,回來后就醞釀給我寫一部歌舞劇《吉卜賽姑娘》。為這件事,我還專門找老師學印度舞。但作品還沒有落在紙上他就去世了,這是我心里最大的遺憾。”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范文第2篇

吐魯番吃葡萄

我們在哈密游覽一上午,看了美麗時尚的市容和哈密王墓,哈密王墓,埋葬著整個回王家族的歷史和光榮。哈密產大棗,大棗皮厚無核,特別甜,十幾個就一斤,我們買了一些路上吃。車后備箱的“內容”不斷豐富起來。

過哈密是吐魯番,我問搭車人,一首《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的歌,使吐魯番的葡萄享譽中外,吐魯番的葡萄是新疆最好吃的嗎?搭車人笑,新疆到處都產葡萄,吐魯番只是讓歌給唱出名,不過吐魯番葡萄干是全新疆最好吃的,可惜今年遭風災,葡萄產量少,葡萄干價格比葡萄貴幾十倍。

去吐魯番的路上全是禿山,禿山像老人臉上的皺紋,橫豎在天地之間。

我們繞道去火焰山,據說,這火焰山就是《西游記》中說的那個火焰山,火焰山赤砂灼灼,草木不生,是全國最熱的地方,夏季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熾熱氣流滾滾上升,赭紅色的山體看似烈火在燃燒,地表高溫常在七、八十度上下,能烙馕和攤雞蛋,所以被譽為火洲。火洲雖然表面寸草不生,在山腹地的許多溝谷,卻綠蔭蔽日,溪澗潺潺,景色秀麗,涼風習習,別有洞天,是火洲避暑養生的天堂,旅游勝地。

火焰山上下,排列著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蔭房”,別具特色,成為火洲中的“花果塢”。火焰山峽谷中還有個著名的葡萄溝,它位于吐魯番市東面,一進葡萄溝口,鋪綠疊翠,茂密的葡萄田漫山遍谷,溪流、渠水、泉滴,給葡萄溝增添無限的詩情畫意,桑、桃、杏、蘋果、石榴、梨、無花果、核桃和各種西瓜、甜瓜及榆、楊、柳、槐等多種樹木,遍布溝中,使葡萄溝又成了“百花園”、“桃花源”。溝中藤蔓交織,曲徑通幽,串串葡萄,舉手可及,葡萄溝南北長約8公里,寬半公里,產無核白葡萄、馬、玫瑰紅、比夾干、喀什哈爾、黑葡萄和梭梭葡萄等多個品種,還有果酒廠生產的多種葡萄酒、葡萄罐頭。

望著五光十色、翠綠欲滴的鮮葡萄,真讓人垂涎不止,那無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味美,營養豐富,素有“珍珠”美稱,其含糖量高達20-24%,超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這白鮮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達60%,被人們視為葡萄中的珍品。

葡萄溝景區內還有“達瓦孜游樂園、王洛賓藝術館”等著名景點。

臨近中午,我們來到吐魯番市,因為大家肚子里都撐滿葡萄,所以中午沒吃飯,游逛吐魯番市容,吐魯番市不大,高樓也不多,但很整潔。吐魯番市有個博物館,博物館里有阿斯塔那古墓干尸和恐龍化石,我們看完博物館,開上去達坂城的公路。

小小達坂城 古達板城

從吐魯番到達坂城,還是戈壁連著禿山,禿山連著戈壁,風也很大,下車撒尿,不管怎么避風,尿還是全刮到褲子上,這里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陸地風力發電基地。

吐魯番前面是中國唯一的死海――新疆鹽湖,達板城古城就在這路邊上。

以前,我以為達坂城是座大都市,原來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小鎮。小鎮因王洛賓的《達坂城的姑娘》和《生生死死達坂城》而馳名中外。我一到這里,心里禁不住就哼起那首歌:“那里住的姑娘辮子長啊,兩個眼睛真漂亮……”想依照歌詞所贊美的那樣,看到達坂城姑娘。失望的是,很多達坂城姑娘沒梳長辮子,也沒有豐韻之美,都一身漢族打扮,眼睛還是很漂亮。

據我們“道聽途說”, 當年,王洛賓根本就沒到過達坂城,他寫《達坂城的姑娘》這首歌,不是在達坂城,而是在甘肅蘭州。那是1938年4月。為了抗戰,王洛賓同作家蕭軍、戲劇家塞克等五位進步文化人士,從北京輾轉到蘭州,從事抗日宣傳活動。王洛賓生性好動、開朗,脾氣也隨和,他注意從群眾中汲取音樂創作靈感。一次,他結識幾位從新疆來蘭州經營葡萄干的維族小商販,小商販會說漢語,還會唱新疆民歌。王洛賓對新疆民歌產生興趣。一天,有一支新疆車隊運送蘇聯援助中國抗戰的物資路經蘭州,西北抗戰劇團舉辦慰勞車隊的聯歡會,車隊一位維族司機為表示答謝,即興唱了幾句新疆民歌。因為他是用維語唱的,那特殊的曲調和韻律,一下子震驚了王洛賓。他如獲至寶,歡迎會后他專門去向那位司機求教,并記下樂譜和唱詞,經過連夜加工整理,一遍又一遍填詞、改曲,《達坂城的姑娘》誕生了。他先讓戀人洛珊試唱,第二天在歡送新疆車隊聯歡會上,王洛賓又親自登臺,一邊跳新疆舞,一邊演唱,《達坂城的姑娘》很快傳遍蘭州大街小巷,又從蘭州傳向全國,隨之又有人傳到緬甸、馬來西亞和南洋各國。直到1994年12月,王洛賓被授予達坂城榮譽鎮長,他才去達坂城。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范文第3篇

7月18日,2009上虞野藤葡萄開摘儀式在素有“江南吐魯番”之稱的蓋北鎮隆重舉行,這意味著蓋北1.2萬畝野藤葡萄進行了全面采摘期。這次活動也是今年上虞野藤葡萄文化節系列活動的內容之一。

蓋北鎮地處上虞北部,至今已有60多年的葡萄種植歷史,葡萄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由于主栽品種單一,長期以來蓋北葡萄種植無法擺脫豐產而不能豐收的困境。近年來,當地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拓展營銷渠道,使野藤葡萄知名度不斷提升,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該鎮從改進葡萄種植品種入手,先后投入2500萬元,用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并安排5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每年獎勵農業產業化,逐步引導果農自發改進新品種。目前,已累計引進新品種68只,改良葡萄面積6000多畝,通過實施設施栽培、果穗套袋,基本改變了蓋北葡萄的種植結構。

葡萄品種新了,鎮里做起了品牌文章。除了成功注冊“野藤”葡萄商標外,還借助征集葡萄商標的契機,作了一次成功宣傳推介。同時,每年都“北上南下”參加了一系列農產品會展申報、評比活動,先后獲得浙江省綠色農產品、浙江國際博覽會優質農產品金獎和浙江省精品水果金獎。蓋北鎮也被授予全國庭院經濟高效產業專業示范鄉、浙江省綠色農產品基地和浙江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強鎮。

“宣傳也是生產力,貨好也要勤吆喝”。這幾年,蓋北鎮利用文藝形式先后舉辦上虞市“野藤杯”流行歌手大獎賽、攝影大獎賽、創建綠色家園知識競賽及頒獎晚會、“野藤葡萄熟了”廣場文藝晚會等,并在CCTV-7播出“蓋北葡萄”電視專題片,造濃葡萄宣傳氛圍;接著開葡萄拍賣的先河,將河東村科技示范戶王海龍精心培育的2畝野藤葡萄“早熟王”推上拍賣臺,拍出了每公斤41元的高價,為蓋北葡萄打入大都市邁出可喜的一步。然后又與浙江省葡萄產業協會聯合舉辦中國浙江葡萄產業論壇,與省內外葡萄種植專家切磋栽培技術,并聘請日本專家進行學術講座,得到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

為做好葡萄的生產、加工文章,該鎮先后七次組團赴黃巖,向黃巖的罐頭食品加工企業推介優質的野藤葡萄。七月初,與黃巖的11家罐頭食品加工企業簽訂8000多噸的青果購銷協議,黃巖科技罐頭廠把蓋北的野藤青果葡萄作為原料與果凍“單打冠軍”廣東喜之郎集團簽下了800多噸的葡萄購銷協議。此外,蓋北鎮的葡萄合作社還與省內各地的10余家果品批發市場、超市達成8000余噸的購銷合同,使蓋北的葡萄銷售進入“訂單時代”。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范文第4篇

本刊記者 李雨霖 李曉佳 胡琳

無論是看亦舒的《葡萄成熟的時候》,還是聽陳奕迅的《葡萄成熟時》,總讓人想起葡萄園的浪漫與愛情,這大概都源自于《A Walk in the Cloud》。每年到了葡萄成熟的時候,就總想找一片葡萄園,不為了吃葡萄,只為了遇見那份感覺。我遇見過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戈壁黃沙中的綠洲如夜光杯般明亮;我也遇見過茨中教堂里的葡萄熟了,雪山峽谷中的小村像卡瓦格博般神秘。轉眼又到了葡萄成熟的時候,我遇見了您——賓川。

葡萄成熟遇見誰?

在這葡萄成熟的季節,我們來到賓川參加期盼已久的“2012中國?賓川葡萄文化旅游節暨第十八屆全國葡萄學術研討會”,隨處可見的“葡萄成熟遇見您”的主題在給人以美好期待和無限遐想的同時,賓川,葡萄成熟遇見了誰?

遇見了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500多名專家學者前來參與這一盛會。大家熱情非常,交流他們種植葡萄的經驗和他們的葡萄情節。嚴肅中略帶幾分幽默,話語中少不了祝福與期望。

遇見了來自新疆吐魯番和浙江寧海的客人,賓川縣與吐魯番市因為葡萄而結緣,締結為葡萄產業發展姊妹縣市。賓川與寧海縣因分別是徐霞客的開篇之地和收筆之地而結緣,締結為文化旅游友好縣。

遇見了熱情洋溢,急不可耐的參加吃葡萄比賽的各地游客。熱鬧的吃葡萄比賽,你絕對沒有見過,那可是“大干”葡萄最美妙的時刻。這比賽在規定的時間內比誰吃得多、吃得快,斯文人是“不得行”的,還是離得遠些吧,擔心把您的眼鏡擠掉,哈哈……

還遇見了著名歌手、明星大碗孫楠。這次他也招架不住賓川葡萄的誘惑,帶著家人來到了賓川,就為遇見那數不清的葡萄串,望不到邊的葡萄田。

當然,還遇見了眾多種葡萄的村民。葡萄讓他們富了起來,讓他們喜上眉梢。隨便走進哪戶人家做客,他們都會用大串的葡萄款待你,然后跟你講他們與葡萄的故事,臉上一直掛著笑容。這笑容是發自內心的,因為他們在葡萄成熟的季節遇見了您,遇見了幸福。

賓川的夜晚是醉人的,賓川的空氣更是沁人心肺。賓川,我們來了,我們相遇在這葡萄成熟的季節,相遇在這一望無際的綠蔭葡萄田中。我們因葡萄而結緣,因葡萄而美麗,因葡萄而難以忘懷。所以,我們將因葡萄而再聚賓川!

專家點評賓川葡萄

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會長晁無疾:

賓川葡萄產業發展得這么快、這么好,這樣穩步,和縣領導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是分不開的。這次我們會上來的其他縣市的領導,希望你們認真學習賓川好的管理經驗和方法,互相交流、相互學習,促進全國葡萄產業的發展。

賓川縣葡萄種植大戶、人稱“葡萄王子”的吳明陳先生:

我從種烤煙轉為種葡萄,就是看好賓川葡萄產業的發展,現在葡萄的產值是烤煙的幾倍,而且收入越來越好,證明我當初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從2007年開始,我們就全村種葡萄,而且效益非常好,到2010年還和沃爾瑪超市進行了“農超對接”,我們的葡萄更是不愁銷了,效益好得很啊,農戶都富起來了。

原日本長崎縣農林部教授,現日本長崎退休專家志愿外援團中山鶴女士:

賓川的空氣非常好,我非常喜歡這種原生態的環境狀況,感到非常開心。以前日本的葡萄大量從智利進口,這次來到云南賓川,覺得這里的葡萄非常好吃,將來如果日本從云南進口葡萄,我一定會去買。另外,我對這里的少數民族文化也非常感興趣,希望能了解得更多。

福建省南平市葡萄協會會長謝福鑫:

我在30年前被公派到日本留學,其中就進修過日本的葡萄栽培技術。福建種植葡萄的歷史比云南早,也在福建閩北地區推廣了日本的葡萄栽培技術,但是我們那里的葡萄,口感趕不上這里的。

新加坡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許國權先生:

賓川葡萄的果粒大、口感好、外型一流,加上精細的水肥管理,市場價值很高,我們看好賓川的葡萄產業,希望到這里來推廣我們的農業技術。

云南國巨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明昌先生:

我來自臺灣,到大陸投資已經很多年了。我看好賓川的農業發展,尤其是水果產業的發展。賓川的葡萄最大的特點就是早熟,而且品質上乘,比美國的葡萄還要受歡迎。

味覺的旅行

賓川的光熱與洱海水的結合,使這里成為一個繽紛大果園,成為“中國柑桔之鄉”、“中國葡萄之鄉”,葡萄、椪柑、臍橙、石榴、梨子、李子、枇杷、黑腰棗等水果,核桃、板栗、咖啡等干果,不論那個季節,田壩里、山坡上到處是琳瑯滿目、婷婷簇集的累累碩果。帶著跳動的舌尖,帶著對果園景色的期盼,我們再次走進了賓川。

吃葡萄要吃出境界

夢里,依然是在路上行走,很慢很慢的速度,窗外的稻,依然在田里生長,田邊有大樹,枝葉繁密,我好像沒有靠在椅背上,而是依靠著大樹,無憂也無懼。隨著夢鄉的深入,絲絲縷縷蜜味的芬芳悄悄而緊密地襲來,我想:它們從什么地方來呢?然后就醒了。窗外已從稻田換成葡萄園了,那滲進車內的香,是葡萄成熟后的蜜味。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范文第5篇

茫茫戈壁,漫漫黃沙,這是一片寒荒粗糲、荒涼貧瘠的土地。在不少人眼里,這里只有炙熱的太陽、陰冷的月光、孤寂的荒冢,絕無風景可言。然而,當你真正走進戈壁、走進大漠,你會發現這里有胡楊、紅柳,有甘草、駱駝草,甚至還有葡萄溝……這里有宛若江南的小城,有一代代人用生命筑起的“綠色長城”。于是你會不禁感嘆自然的無窮威力、人類的不屈精神,這就是絕域的獨特風景。

沙漠胡楊

王永杰/文

新疆有兩種著名的樹,一是白楊,一是胡楊。白楊的美在于挺拔,而胡楊之美在于頑強的生命力和醉人的金黃色。

胡楊是古老的樹,據說,幾千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曾經是山地河谷的主要樹種。在新疆伊犁地區,鞏乃斯河沿岸至今還有胡楊樹的身影,但是已經沒有成片成林的樣子。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是沙漠選擇了胡楊,還是胡楊愛上了沙漠,胡楊逐漸演變成沙漠河流沿岸最主要的樹種。目前,全世界90%的胡楊在中國,中國90%的胡楊在新疆,新疆90%的胡楊在塔里木河沿岸。

胡楊是美麗的樹。每年10月,秋天的胡楊就穿上金黃色的禮服,迎接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的賓客。遠觀胡楊,層林盡染,一片金色的海洋。近觀胡楊,每一片葉子很通透,葉脈清晰可見,特別是在太陽初升,或者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逆光或者側光去端詳,透明的葉片相互映襯,散射出黃色的光暈。當然,最壯觀的是乘坐三角翼飛機,逆著光從胡楊林頭頂飛過。視野開闊,胡楊、沙漠、河流盡收眼底,黃色的沙丘、黃色的胡楊,還有泛著鱗波銀色的河水,真是壯麗神奇。

胡楊是一種神奇的樹。小的時候形狀如柳樹,枝條柔軟,葉子細長。長大了,樹干挺直,葉子就成為楊樹葉子的形狀,只不過尺寸小一些。所以,胡楊也稱為“異葉楊”“變葉楊”。有人說,胡楊的奇特在于一樹三種葉。一棵粗壯的胡楊,離地一米以下長有枝條的話,葉子一定是柳葉的樣子,高一些就是楊樹的葉子,再高一些會有楓葉的形狀。

胡楊開花結果,靠種子繁殖。4月份的時候,胡楊就長出一串一串菱形的果實,就像一小段一小段綠色的鞭炮掛滿枝頭。說是果實,其實是花的苞囊,慢慢地從綠色變成淡紅色,六七月份的時候,苞囊就炸開了,淡紫色羽狀的花就露出來,風一吹,成熟了的種子帶著小傘隨風飄浮,找到一個濕潤的地方,就扎根、發芽,長成一棵頂天立地的胡楊樹。

胡楊的根很奇特,可以扎到地下幾十米,吸取水分,頑強地撐起一片生命的綠色。走進胡楊林,你可能看到,有些粗大的胡楊,的根部很粗壯,很發達。但胡楊小的時候,根系很不發達,有一個主根很粗,主要是和胡楊生長的環境有關,它必須把根迅速地底下,獲取寶貴的水資源。所以胡楊很難移栽,因為不小心就挖斷了主根。前幾年,單位搞園林綠化,想栽種幾棵胡楊。有人急于求成,挖了十幾棵胳膊粗細的胡楊栽進院子,結果只成活了一兩棵。

胡楊是頑強的樹,生長在西北沙漠地帶。耐干旱、耐鹽堿,不怕酷熱嚴寒,不畏風沙侵襲。或成片成林,或孑然一身,頑強地矗立在沙漠戈壁,履行著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抗風沙,保綠洲。沿著沙漠公路走一走,你會看到在沙漠邊緣,沿著古河道,生長著或高或低、錯落有致的胡楊,尤其是沿著塔里木河兩岸,生長著茂密的胡楊林。有人說,正是有了這片胡楊林,天山南麓的大片綠洲才免遭沙漠的吞噬。所以,當地人稱胡楊為“英雄樹”,也有人贊美它是“沙漠的脊梁”。

第一次走進沙漠,見到胡楊,我就被胡楊頑強的生命力所折服。粗壯的樹干、開裂的樹皮、奇異的形狀,在塔克拉瑪干大漠的烈日炙烤下,頑強地挺立著,用不太茂密的葉子,為我們這些到訪者撐起一片片陰涼。有的樹冠已經枯死,卻從半身腰伸出一根綠枝;有的下半部分的小虬枝沿著樹干枯萎著,樹頂部分卻綠意盎然;有的半邊身子似乎已經焦黑,卻在一側長著茂密的枝葉;甚至有的上半部分已經沒有了樹皮,露出白森森的樹干,下半部分卻快意地生長著;還有的樹身子已經匍匐在地,靠一些枝杈支撐著,樹冠部分依然歪歪扭扭地向上展開……此時此刻,我似乎體味到一些堅韌不拔的含義。

傳說,胡楊一生3000年,“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朽1000年”。胡楊就是這種樹,堅守著一片貧瘠的沙漠,固守著千年不變的信念。有時候,我站在沙丘上,或坐在胡楊樹下,任思想的野馬穿越時空隨意馳騁。一棵嶙峋的老胡楊,也許曾經為西天取經的唐玄奘撐起過一片陰涼;一根枯萎了的老樹干,也許曾經為行走在絲路上的商旅拴過疲憊的駱駝;一段躺在沙丘上的老樹皮,也許曾經見證了西域歷代王朝刀光劍影的興衰。不屈的胡楊、不老的胡楊、不朽的胡楊,只有你能說出尼雅的奧秘,只有你真正了解滄海桑田的變換。如今,塔里木河不再奔流不息,羅布人與樓蘭古國消失在茫茫的大漠沙塵之中,而古老的胡楊樹依然頑強地挺立在沙漠的邊緣,守望著現代文明在荒野之中的繁衍生息。

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常年與胡楊相伴的,還有許許多多從事不同工作的塔里木人,他們與胡楊有著十分相似的精神和品質。建設兵團的人說,我們兵團人足跡遍及大漠,屯墾戍邊,胡楊扎根大漠的頑強精神是我們兵團文化的靈魂;羅布泊的軍人們說,我們勇闖,維護祖國統一,我們是塔里木沙漠中的另一種胡楊;塔里木石油人說,我們征服沙漠,奉獻石油,“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是胡楊和石油人共同的價值觀。

可讀理由 作者寓意于胡楊之上,把自己的欽佩、崇敬之情盡情地刻畫在胡楊樹上,其形象集凄美、壯美、優美于一身,而樹與人渾然一體,給人以強烈的感情震撼。當我們讀到“傳說,胡楊一生3000年,‘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朽1000年’。胡楊就是這種樹,堅守著一片貧瘠的沙漠,固守著千年不變的信念”時,又怎能不為之心緒激蕩呢?

滴水葡萄溝

張抗抗/文

車從容拐彎,穿過大山間魔障般的浮塵燥土,不慌不忙駛入一片平緩的谷底。

那山溝干癟瘦弱,在陽光下像一條曬干的腌魚。

忽然有些涼爽的風拂面而過。風里隱含著一絲水的濕潤,舌尖也沾上了甘甜的氣息,遠遠地有芳香的果味淡淡飄來,仙樂似的稍縱即逝。

水氣縈繞不去,綠色便冷不丁登場了,閃電似的突如其來,一點、一叢、一樹,一排,鋪天蓋地,頃刻便衍生成一片綠色的絨氈。

那綠色團團簇簇,一扇扇綠窗似的懸著,綴著嫩綠色的窗簾,繼而織成絲毯一般的綠墻,屏風似的擋了去路,人行其中,如同得了穿墻術,在草綠色的流蘇中恣意穿行;再往前,綠色已凝固成一片屋頂,架起一座綠色的長廊,九曲回旋,一道道重重疊疊沒有窮盡;腳下的光影是墨綠的,踩著綠色的波浪在走;頭頂的天空是翠綠的,披著綠色的云在飛――大漠戈壁上也有綠色的云么?吐魯番的葡萄溝。

那是一座真正由葡萄構筑的綠色宮殿,綠蔭下隨意散落著一張張圓桌長椅,擺滿了美酒佳肴。宮殿的墻是柔韌而密實的葡萄葉做的,卻有大理石般的質感;宮殿的穹頂上綴滿了珠珠串串的無核白小葡萄,像夜空閃爍的星星,但它們親切平易,唾手可得,不似星星那么遙不可及。你若向著宮殿的任意一個方向伸出手去,除了葡萄以外,指尖不會再碰到別的;你閉上眼睛,那綠寶石的熒熒亮光依然穿透黑暗,為你導引西域之路。

這究竟真是那種叫做葡萄的水果,還是玉石深處潛藏的一汪水膽呢?

進入炎熱干旱的盛夏,它們如今已經真正熟透,身體中飽含的新鮮汁水,即將把它錫薄而透明的皮膚脹裂,只須輕輕一碰,它內心噴薄欲出的激情就要爆發出來。那激情是清澈而又黏稠的,能把人的心黏留在吐魯番那個地方。

它幾乎不是被你送入口中的,而是像一勺瓊漿玉液,輕輕地滑過咽喉,你甚至不忍用牙齒傷害它,只用舌迎接它,它便像雪花似的融化了。

那分明已不是叫做葡萄的平常水果,它是一個個透明的水球,一粒粒晶瑩的水珠,披一層白銀似的霜花,珠珠串串,凝固著懸掛著,隨時都會墜落下來。

吐魯番的葡萄是用水做的。

那個時刻,你聽見了滴水的聲音,像是從黃昏的寺院中傳來的鐘聲,抑或是清脆而沉穩的木魚敲擊聲,在寧靜中傳遞著永恒,聲聲不息……

然而你尋不見它的來路,它從堅硬而粗礫的溝崖中鉆出來,從棕褐色的巖石上滲出來,一絲一絲,一滴一滴,在干涸的石縫中開鑿著自己隱伏的通道。水滴石穿,水到渠成,吐魯番的天地依舊燥熱,而地下之水已匯聚成泉,泉已匯流成池,池已匯融成河。

那河水奔涌著,將整個翡翠般的葡萄溝透透地滋潤了。那座巨大的夏宮,竟被無數條曲曲彎彎的小河分割成了一座座綠島。

地上是悠悠小河的長廊,空中是青青葡萄的長廊,天上地下郁郁蔥蔥。

緊靠著山崖的角落,汩汩水滴鋪就絨絨一片苔蘚,葡萄架下,似有細密的雨絲一陣陣襲來,吐魯番的葡萄溝,莫不是把個江南水鄉都挪來了么?

方知這葡萄溝原來是一個綠色的魔瓶,千年百年間,將火洲方圓百里的甘泉清溪,都吮吸凈盡了。

從天山下來的雪水河,為了躲避太陽,早就轉入了地下。人說吐魯番的水是以坎兒井的形式存在,只在地底深處流淌。

你卻說不,你說,吐魯番的水,不再以水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葡萄的形式存在。葡萄收藏了水再奉獻水,水和葡萄從此生生不滅。

你又說不,你說,吐魯番的水已化作了葡萄,那是水的靈魂。吐魯番的葡萄以水的靈魂再現,一粒有靈魂的種子,已將生命的源泉隨身攜帶,它借著陽光的翅膀,便可在干旱的大漠里自由行走。

可讀理由 文章以女性特有的感悟,為我們展現了令人驚異的宛如江南的塞外風景。語言婉約,雅韻有致,余味無窮;描寫細膩,如作者對葡萄的外形進行了非常細膩的描寫;強烈的視覺沖擊,色彩的疊加,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香,如觀其形,如品其甜。

拜謁高原

龐天舒/文

我對并不陌生,盡管從未踏足那片高原,卻在不少電視片中領略過它的迷人和雪域風光。

雪山、朝圣者、無邊無際的藏北高原、滾滾的牛群、酥油茶……在我心中永遠站立在亙古的靜止中,離現代社會那樣遙遠。

我執拗地認為高原在等待我,終于,一個好時節,我向高原行去。只是我不是一個孤獨的不知路在何方的旅人,我們有一支隊伍,有一臺大客車,充足的氧氣瓶,有醫生和數位經驗豐富的“老”,東道主為我們這行人選擇了一個絕佳的旅行路線:由格爾木踏上千里青藏線。

高原就這樣迎面撲來了。

此時,我就在這片高原上。

當客車在兵站短暫地小憩時,我終于將雙足立于高原之上,高原卻在剎那間擊潰了我,我成了這一行“高原反應”最嚴重者之一。心跳過速,頭痛欲裂,呼吸艱難,簡直到了需要人攙扶才能站穩的地步。那真是一種無法躲藏的痛苦,在這無限廣褒之中,你逃不掉,跳不開。高原真的貫穿了你的身心,強迫你面對它,拜謁它,讓你承認自己的渺小。我展目凝視著,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確實有一種難以言傳的美麗,再配上純凈的湖藍色的天穹和低低懸浮的白綿羊似的云彩,那份詩意的畫面無與倫比。這里有一個優美的名字:可可西里草原,緩緩的是楚瑪爾河。我記得我就這樣站立了很久,陽光跳躍著強烈的色澤,剛硬湛藍的高原之風吹來掠去。除了風的聲音,一切是那樣寧靜。但是,不!你的目光四處觸摸著,心中會突然撞進一個感覺:高原其實不靜,它在騰動,它是活生生的。看了那連綿起伏的山脈,你會感覺到那巨大的生命的表情,山群裸著自己粗

的骨骼,并且都是一副俯沖升騰的雄姿,一塊塊山巖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那些著名的山脈:喜馬拉雅、昆侖、唐古拉、岡底斯仍在生長著。然而,天空卻不允許它們再向上沖了,你還能感受到那美麗的藍湖一樣的天穹氣壓極低,這可恨的低氣壓造成了我劇烈的頭痛,讓我的身子搖搖晃晃總想撲倒。但我知道天空實際上壓制的是高原。在地球的這一隅,藍天在與高原抗衡著,天在按壓這山,山一步步拱出天。

當你在內地生活久了,目睹一條條清澈的河流被工業廢水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殆盡,人類入侵所有海洋使得鯨魚們涌到海灘自殺……當你聽到耕地以驚人的速度沙漠化,許多物種永遠消失,你絕望透頂,你覺得自然是如此脆弱,人類世界這樣輕易就占有它摧毀它,地球毫無希望了。這時,你走上高原,就會獲得一份嶄新的感覺,那高原以它自己獨有的方式隆升著,它博大、莽蒼、遒勁,什么也奈何不了,人類的侵占意識開拓意識只能貼近它,卻不能征服它。我知道高原上有許多城市,但更多的是地貌原始的廣闊土地和一座座人類難以逾越的雪山。

高原之上,人的形體渺小而微不足道,但是人卻能夠從心底蔓延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種博大的精神和情懷。

可讀理由 千百年來,創造了無數奇跡的人們解讀著自然、感悟著自然,并且千方百計征服自然。而本文作者卻從另一個角度品讀自然,文章通過對美麗寧靜、充滿生命力的高原的描寫,表現了人應該尊重自然、崇尚自然、親近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旨。

相關期刊更多

西域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新疆社會科學院

新疆新聞出版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新疆維吾爾族自助區出版局

伊犁師范學院學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伊犁師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宝山区| 屯留县| 九江市| 仁布县| 虎林市| 江口县| 胶南市| 黔东| 德安县| 将乐县| 龙门县| 台中市| 河北区| 峡江县| 日照市| 昭平县| 全州县| 荣昌县| 揭东县| 崇左市| 江津市| 齐河县| 建德市| 哈尔滨市| 广德县| 闵行区| 台北市| 天全县| 涿州市| 江城| 云南省| 江安县| 得荣县| 龙口市| 黄大仙区| 澄迈县| 山西省| 特克斯县| 且末县|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