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測評系統

測評系統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測評系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測評系統

測評系統范文第1篇

關鍵詞:在線測評系統,數據庫,試卷

前言

在當今網絡和計算機如此普及的時代,利用計算機來管理和組織學生網上考試已經是一種趨勢。在線測評系統將逐漸成為學校所采用的管理系統,它的優勢體現在可以節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1],這樣就有效地避免資源的浪費,而且有利于環保,減少人員,提高效率。

網上考試系統的課題產生是當今教育信息化的趨勢及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統的建設;目的是充分利用學?,F有的計算機軟、硬件資源和網絡資源實現無紙化考試以避免傳統手工考試的不足。

1.系統功能分析

在線測評系統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1)系統的架構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實用性,應該從用戶的角度考慮,達到界面美觀、大方,操作方便、簡單。

2)動態式信息:在線測評系統應該充分體現考務信息的實時性,在第一時間提供相關考試信息及學生成績信息等,所以本系統采用動態網頁技術來實現內容的[2]。

3)提供方便答題及判卷,基本實現自動化管理,所以信息及成績體現得更靈活、準確、快捷。

4)本系統將采集教師和學生的所有相關教學信息,并且給全校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相互信息交流的平臺,使信息更全面、快捷、有效。

5)該系統為學生和老師提供了一個便利的考試環境。從考試系統角度考慮,本模塊可以分成兩個子系統,一個負責網上答題;另一個子系統負責系統管理。兩個子系統均以Web應用層為中心設計。

2.系統總體設計

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將系統分析階段所提出的反映了用戶信息要求的系統邏輯方案轉換成可以實施的基于計算機的物理方案。總體設計過程通常由系統設計和結構設計兩個主要階段組成。

2.1 系統的總體功能結構設計

軟件系統總體結構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將整個系統合理的劃分成各個功能模塊,正確處理模塊之間與模塊內部的聯系及它們之間的調用關系和數據聯系,定義各模塊的內部結構等。經過對系統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數據分析后,結合調研的情況,確定本系統的功能模塊結構圖,即系統的功能模塊圖如圖2-1所示。

圖2-1 在線測評系統的功能模塊圖

2.2 系統功能模塊劃分

系統模塊的劃分要合理有效,應盡量使各模塊之間的關聯性小些,即模塊之間盡量不存在依存關系,這樣設計的結果就是可以開發出可重用的獨立功能模塊。因此模塊劃分必須從功能和用途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模塊的劃分[3]。

我們首先從用戶角度分析,將系統分成兩大部分進行對比分析。

2.2.1教師登陸模塊

在教師登陸模塊中主要包含了教師的工作權限范圍,分為以下幾個模塊:

1、數據庫管理模塊:教師信息表、學生注冊表、學生信息表、系名表、專業表、題庫表、個人題庫表、課件表、成績表、積分表

1)教師信息表的維護:主要依靠合法教師用戶將其他教師的信息注冊。

2)學生注冊表:可以由教師直接注冊或者由學生本人注冊之后由教師審核。

3)學生信息表:根據學生的注冊表信息,和數據庫里面已存在的信息,生成的一個更加完善的學生信息表。

4)系名表:由教師錄入各系的代碼及系名。

5)專業表:由教師錄入各系所包括的專業代碼及專業名稱。

6)題庫表:由教師錄入及維護與學生所學課程相關的試題。

7)個人自測表:在學生的學習復習過程中自動生成的一個表,包含了學生的自測內容及學習進度。

8)課件表:由教師錄入所授課程的相關課件。

9)成績表:由教師維護的成績表,其中成績可能由兩部分生成及自動判卷和手動判卷。

10)教師積分表:包括學生對教師的測評分數、根據學生的成績給教師自動生成的積分、教師對學生回題問題的積分。

11)學生積分表:包括學生自測得分、閱讀進度得分、論壇得分

2、評閱系統模塊:

1)自動評分題目:如果題型是客觀題如: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那么根據組卷機制時對每道題的設置分值可以直接得出分數

2)手動評分題目:如果題型是主觀題如:簡答題、論述題,那么需要教師考試結束后根據標準答案給出合理的分數

3、組卷模塊:

教師進行組卷時,首先進入到添加試卷界面,確定試卷的基本信息,包括試卷的名稱、考試的開始時間、考試的結束時間、試題范圍、答題時間,選擇出卷方式為自動組卷或手動組卷,提交后將這些信息連同生成試卷的試題編號數組一起添加到試卷信息表中。

1)自動組卷機制:

自動組卷是用戶設置好科目、總分、題型分布、知識點分布、難點分布之后,提交設置請求服務器依照要求隨機抽題組卷。隨機抽題策略的實現是本系統的一個關鍵。

2)手動組卷機制:

手動組卷則是由用戶自主選題組卷。教師提交相關限制條件,由系統根據這些條件先從大的范圍內調出試題,稍后再手工通過復選按鈕細選以生成自己所需的試卷。用戶組卷流程如圖4-2所示。

2.2.2學生登陸模塊

1、在學生模塊中包含的內容有:

1)網上考試模塊:如果當前有考試任務則可以選擇進入考試。

2)復習模塊:自測和瀏覽課件。

3)查詢模塊:查詢學生自己的考試成績和學習積分。

4)評教模塊:給任課教師評分,當然評分表是由教務處統一編制統一測評的。

5)論壇模塊:對所學知識的探討,在論壇里可以進行提問,也可以進行復貼。

2、學生登陸之后選擇任務流程:

1) 當學生進入登陸界面時,首先根據學生信息注冊表進行身份驗證,如果驗證通過則選擇下一步任務,否則登陸界面再次出現讓學生重新登陸。

2) 學生登陸成功后出現的界面包括五部分內容:考試、復習、查詢、評教、論壇。

3) 如果當前有考試任務則出現考試界面,而且考試分為自動閱卷和手動閱兩類,當考試結束后,兩部分成績匯總將部分添入學生成績表。

2.3 網上考試系統模塊

在線測評子系統中,學生可以實現登錄、在線答題、查閱成績等功能。

1、登錄:為了實現在線考試的唯一性,要想進行在線考試,學生必須進行登陸,而且只有管理員審核完的學生才能登陸;

2、在線答題:學生登陸成功后就可以實現在線答題的功能,當學生進入答題階段時,系統會根據教師設定提供考試卷。

3、查閱成績:當已經答完題的學生進行交卷的同時,系統會立刻為學生所做題的自動判卷部分給一個相應的成績。

2.4管理系統

管理系統模塊完成三類子系統的管理:題庫管理、信息管理、成績管理。

1、題庫管理:該功能主要實現學生考試題目添加、修改和刪除以及對學生簡答題的判斷。

2、信息管理:該功能主要實現對用戶信息的查詢、修改、刪除。

3、成績管理:包括對教師及學生各類數據的管理,包括成績及積分。

2.5系統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中包含的表有:教師信息表、學生注冊表、系名表、專業表、班主任表、學生信息表、學生成績表、題庫表、試卷表、學生答卷表、課件表、學生自測表、學生積分表、教師積分表。■

參考文獻

[1] 李焱,黨小超. 網絡考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01).

測評系統范文第2篇

GY-HM790E同時也是一臺高集成度的標準EFP演播室攝像機,在本機集成了包括攝像機控制、通訊、鎖相、信號傳輸等在內的完整的EFP演播室攝像機功能,可方便地連接切換臺進行現場多機位節目制作。這是一臺ENG/EFP兩用高清攝錄機,可身兼多職,功能強大。

受JVC公司委托,[DVCLUB]產品測評室在第一時間接觸到這款機型,并對該機型進行了全面的功能測試。

ENG:標高清兼容 從容應對多種需求

GY-HM790E是一臺緊湊型廣播級肩扛攝錄一體機。其體積相對于傳統廣播級肩扛攝像機要輕便很多。一般廣播級攝像機重量在6kg以上,而GY-HM790E凈重只有3.7kg,在安裝電池后總重量也剛剛超過4Kg,對于需長期肩扛拍攝的節目制作者來說,相信這款機型的出現是個不錯的選擇。GY-HM790E采用應用廣泛的BP型電池(也稱V接口電池)在肩扛拍攝時還能起到平衡的作用。由于GY-HM790E是一全的無帶化設備,沒有磁帶倉、磁鼓等機械結構,所以耗電量方面相比較傳統使用磁帶的廣播攝像機要低。

GY-HM790E在本機標配了兩個SD卡插槽。可以直接使用高效價比、方便購買的大容量SDHC卡。另外,用戶也可以選配KA-MR100G記錄單元,使用SxS卡進行高標清信號的記錄。

在操作方式方面,GY-HM790E繼承了GY-HM700E機身的優點,機身配置了常用的增益、白平衡以及圓形五方向多功能按鍵,通過上下按鍵可調節快門的速度,通過左右鍵可調整曝光偏移。實際操作中,無論是控制拍攝參數還是回放功能都非常方便。

GY-HM790E的液晶屏采用4.3英寸、分辨率為800×480像素、寬高比為16:9的高品質液晶屏,畫面效果非常清晰,可真實再現拍攝場景和用于視頻回放。尋像器采用先進的LCOS器件,畫質細膩。拍攝時,我們可充分信賴液晶屏或尋像器上的畫面顯示效果,并以此為標準進行構圖、曝光等操作。另外,GY-HM790E還提供可自行定義的雙斑馬紋顯示,比如,通過可設定“斑馬紋1”為100%,設定“斑馬紋2”為70%,通過“斑馬紋1”可觀測整體畫面最亮部分是否過曝,通過“斑馬紋2”觀看畫面中人物皮膚的曝光是否何時。而兩個斑馬紋顯示是以90度交叉顯示在畫面上,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GY-HM790E的菜單功能提供了專業感十足的GAMMA、拐點、色彩矩陣、膚色調整以及標準模式/膠片模式選擇等功能,在實際拍攝當中,我們通過以上功能的調節拍攝出理想的畫面。另外,GY-HM790E采用的是可換式鏡頭,而每支鏡頭都有其最佳的使用光圈,也有可用最大光圈和可用最小光圈(與鏡頭標稱最小光圈不一定完全一致,以不出現衍射現象、降低畫質為準),在拍攝時可以通過調節菜單,限定最大、最小光圈值,從而使拍攝獲得最佳畫質。

做為一臺ENG攝錄一體機,GY-HM790E在高清視頻清晰度方面表現如何?[DVCLUB]產品測評室通過拍攝不同場景下的畫面,然后分別連接JVC 24英寸監視器,以及一臺40英寸高清電視,對其拍攝記錄的畫面進行了詳細分析。

我們采用國內用戶最常用的1920×1080 50i高清記錄格式拍攝,在監視設備上觀察,發現其在清晰度方面表現確實不錯。上圖為我們在北海公園所拍攝的視頻截圖,即使在大光比條件環境下所拍攝的素材,畫面依舊清晰、過渡平滑、細節豐富,鼓樓及石獅子的質感強烈。在清晰度方面,GY-HM790E相對于JVC傳統HDV磁帶攝錄機而言,由于采用的是其獨創專利技術的三重像素偏移技術,可在不損失靈敏度條件下,拍攝出高清晰度的高清畫面。

JVC傳統專業3CCD攝錄機在色彩方面稍顯濃重鮮艷,而GY-HM790E對人物臉部膚色還原則偏向自然寫實。

GY-HM790E可最高支持1920×1080像素全高清分辨率視頻拍攝,采用與XDCAMEX相同的多種記錄規格(.mp4),最高碼流35Mbps(HQ模式)同時支持1920×105050i/25P隔行和逐行掃描方式;同時能封裝記錄為蘋果公司的QUICKTIME文件(.mov)。測試中我們分別選用了一塊SD卡,并分別選擇為記錄.mp4和.mov格式。記錄為.mov格式的文件,可直接導入蘋果Final Cut PRO軟件中上線編輯,不需要任何轉換或重新封裝的過程,甚至支持在卡編輯:與XDCAM EX格式完全一致的.mp4格式文件,支持在Windows PC平臺上的EDIUS、Adobe Premiere、大洋ME等非編上線直接編輯。而記錄為標準AVI格式的標清素材,則可兼容所有支持標清節目編輯的非編系統。

EFP:高度集成 輕松實現多機位制作

EFP現場多機位制作系統,作為現今電視節目制作的主流方式之一,在節目生產效率方面相比較ENG單機制作方式要高得多。例如,采用ENG單機方式制作新聞節目,一條兩分鐘的新聞,從前期拍攝到后期制作可能要花費1天的時間:但是如果采用EFP方式制作直播一檔30分鐘的演播室談話節目,花費的時間同樣只需30分鐘。如果是錄制晚會、演出等,雖然也需要后期精編,但是效率相對于多臺攝錄機ENG方式拍攝記錄,然后導入非編編輯的方式,還是要高很多。

JVC曾經向用戶提供過一款型號為GY-HD251EC的攝錄機,在EFP方式下,需要借助體型龐大的KA-HD250U演播室適配器,在外觀上顯得比較笨重,系統連接和操作方式也顯得較麻煩。GY-HM790E完完全全解決此類問題,因為它本身就集成了完全的EFP功能,不需借助任何附件就能直接與CCU、切換臺連接完成EFP應用。

GY-HM790E本機內置了標準的26芯接口(連接CCU)、TALLY(機位切換指示燈1以及通話系統。其中內置26芯接口可通過26芯綜合電纜與CCU遠程攝像機控制單元連接,在多機位現場節目制作時,

攝像師負責在演播區域進行畫面構圖和焦點控制,而在導播室內的視頻工程師通過CCU(或者與CCU連接的攝像機控制面板)對多個機位的光圈、白平衡進行統一的調整。GY-HM790E可以直接連接攝像師用的耳麥(耳機和麥克風),通過麥克風攝像機接受導播操作指令,攝像師按下攝像機上的Call按鍵也可與導播溝通。另外如果導播選了其中一臺GY-HM790E的信號,該臺GY-HM790E上的Tally指示燈就會亮起,提示攝像師此時不要做多余的構圖和焦點調整動作。

在目前的高端高清EFP制作系統中,常用三同軸或光纖方式連接攝像機和CCU,其昂貴的投資令很多想通過EFP流程高效率制作高清節目的中小型電視臺,以及企事業單位用戶望而怯步。而GY-HM798E采用傳統低成本26芯綜合電纜連接CCU方式(GY-HM798E的SDI視頻輸出采用一條普通BNC電纜與26芯綜合電纜并行連接CCU),無論是接口成本還是電纜成本都要低得多。除了高清EFP功能外,GY-HM790E還可將本機SDI信號輸出設置為標清方式(4:3切邊或變形16:9方式),方便地制作標清節目。對于目前標、高清過渡階段的國內電視節目制作而言,選擇GY-HM790E搭建EFP多機位節目制作系統。既能照顧著目前的標清應用,也可在未來需要時平滑切換到高清方式,既節約了投資,又有效地保護了設備投資。

全副武裝:更具專業感的EFP應用

便攜型的GY-HM790E ENG/EFP兩用高清攝錄機,在EFP演播室使用時如果安裝KA-790G專用托架、跟焦器/遙控手柄以及VF-HP790G大型尋像器,其全副武裝的外觀則更顯專業感,同時也會使攝像師的操作更加高效快捷。

KA-790G演播室專用托架的安裝也非常簡單,只需一把螺絲刀或者一枚硬幣即可完成。打開托架后,將GY-HM798放到托架內置的快裝板上,然后合上托架固定緊螺絲即可(如右圖)。

另外,我們可在托架左側安裝跟焦器,在三腳架右側手柄上安裝遙控器。攝像師可以通過左側的手柄對所畫面進行精確聚焦,通過右側遙控手柄,對畫面進行變焦控制。遙控手柄上還有一個錄像/暫停開關,如果在EFP多機位現場節目制作上需要錄制干凈的單機位信號,攝像師可使用這個開關進行控制。

測評系統范文第3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問題分析;發展愿景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06-0123-02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被有效地應用于計算機考試、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等職稱考試中,以其科學性的設計而被老師和學生廣泛采用,其設計網上測評系統具有專業性,但是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仍舊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試卷主觀題的答案比較受限,不具有靈活性,這也就說明了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相較于傳統的試卷系統來說仍舊存在不可跨越的缺點。

1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概述

1.1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出現的背景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出現是因為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出現,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傳統的考試由于工作量大已經跟不上現代化的節奏。學校需要頻頻進行考試[1],教師需要不停地更新題庫,學生還要苦苦等待成績,學生和教師都處在繁重的勞動中,這個時候,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應運而生,避免了考試過程中個別考生舞弊行為的產生[2],提高了考試成績的可信性。

1.2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功能模塊

1.2.1 學生注冊、登陸管理子系統

在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中,學生要進行考試首先就要進行注冊和登陸,校園的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針對的是學生,不是面向全社會開放,因此首先要對學生的學號和姓名、身份證等具有標識的信息進行數據庫更新,這也是為了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安全性考慮[3]。

1.2.2 學生的網上測評系統

學生的網上測評系統主要是平時的自我評價、期末測評和職稱測評。在學生輸入自己的學號和密碼登錄進入界面以后,會出現與考試相關的規定,然后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要測評的科目,進入界面以后,從題庫里面隨機進行抽取題目,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要保證考生們之間的考試試卷不雷同,這樣才能保證考試秩序,同時考試的系統還具有時間提醒,規定學生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試卷,否則將會影響學生們考試的科學性。

1.2.3 網上測評成績管理子系統

在考生考試結束以后,平時的測評會當時就給出成績,學生可以當場就看到成績,不需要教師給予權限以后才能看到成績。正規的考試則需要一定的時間,系統要對客觀題和具有唯一答案的填空題進行自動閱卷,教師查看學生們的成績以后,在適當的時間給予學生們查成績的權限,學生們只能看到自己的考試成績,教師管理員則可以看到考試答案、學生成績、單項題目的答對率等等歷史數據,為以后為學生的成績評估和分析試卷水平提供有效的數據。

1)系統維護子系統

在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中,教師與學生是不共用一個子系統的,學生有自己的子系統,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維護不是由教師或者學生來維護,而是由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系統管理員來進行維護。比如,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系統管理員的管理權限比教師的管理權限要高,教師的管理權限又比學生的管理權限要高。教師在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中的權限是由系統管理員來進行確定的。

2)網上題庫管理子系統

網上題庫管理子系統可以由系統管理員進行設置,也可以由教師管理員進行設置。因為學生的知識在不斷地更新和變化,網上測評系統的試卷題目也要進行不斷地更新,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更新需要的步驟主要是三部:

① 試卷題目的錄入

不同的科目的試卷題目種類和風格不同,試卷的內容和選項設置的也不同,當試卷題目不合法或者在題庫中已經有類似的題目時候,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會及時給出提示或者警告,以免操作者繼續進行類似的錯誤,從而帶來更多的麻煩。

在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中,系統管理員可以對試卷錄入題目的難易程度、試卷偏好、試卷題目的選項以及答案進行修改,但是管理員不能對系統的主鍵進行修改,這樣會造成系統中的大規模數據的混亂。

③ 試卷題目的刪除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數據容量不是無限大的,有時候要對已經不再具有時效性的數據和試卷題目進行刪除,而刪除一個數據,有時候會牽涉到其他數據,需要謹慎操作。

1.3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特點

與傳統的紙質化考試相比,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題庫進行數字化管理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數據和題目都是隨機的,試卷具有好多套,將題庫應用在計算C測評系統,為平時考試題目的索引、保存和更新提供了便利。除此以外,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組成試卷的效率比較高,所采用的數據多是從教師制定的組合試卷中進行抽取,這就使得試卷具有很高的效率。

2)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評分更加公正、合理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是由相應的系統模塊進行自動評分,傳統考試中由于教師看錯、疲勞導致的計算失誤的現象可以有效避免,使得學生們的考試更加規范和合理。

3)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能夠有效長久的保存數據

學生考試的試卷以及學生的成績都能有效而且長期保存在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中,這樣教師就對學生的成績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能夠提供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強大的統計分析功能。

4) 完善的安全機制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利用的是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系統本身就有安全性,同時在開發算機網上測評系統時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又添加了很多的安全措施,這些措施的存在都確保了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安全運行和數據的完整性和科學性。

2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問題

2.1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安全性問題

由于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本身就是基于計算機程序,而計算機程序有時候會有自身的漏洞,還有一些比如病毒一類的影響計算機安全的東西,而考試要求試卷不能漏題、泄題,這就要求學校在設計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時候對安全性加以考慮,使外部網絡與內部網絡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關,從而保護內部網絡免受非法用戶的侵入[4]。

2.2 系統的性能方面

對于考試,有的科目需要畫圖和公式的輸入,這些東西需要在word、PPT等文檔上進行編輯好以后再轉換,這些頻繁的轉換、操作都給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穩定性、系統的運行速度、容e性等帶來一定程度的阻礙。

2.3 主觀題目的復雜性

客觀題目的答案比較標準,但是主觀題目的設置比較復雜,系統很難對每一道題目的答案和步驟進行解讀,從而給分析題和主觀題目帶來一定程度的困難,提供對動態文檔的訪問和顯示[5]。

2.4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實用化功能比較少

目前由于技術受限還有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發展比較晚,這就給一些實用化功能走上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測評系統還是針對傳統的試卷、答案和成績,很對基于大數據對試卷的每道題目的設置進行修正、根據考生的成績反饋對試卷題目的質量進行修正。

3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發展對策

3.1 學校和相關使用部門要大力扶持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是教學和考試的未來發展趨勢,考試是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換環節,因此學校要給予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以足夠的重視,要大力支持相關技術人員對系統的設計與開發,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設計,使得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能夠為企業進行有效的服務,使得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能夠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最有效的工具。

3.2 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

學生們對于計算機的使用已經很熟悉了,教師也要提高對于計算機的使用,在設計試卷時候能夠根據自身的知識體系和教學大綱,有根據有針對性進行設計。同時,也要能夠利用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這個輔助工具,有效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3.3 開發實用化功能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管理員要對系統的基本功能進行有效設計,同時還要對其他功能模塊進行有效的設計,要綜合考慮教師的管理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設計,能夠將大數據的技術進行融入,開發出智能化和全面的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

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進步帶動教育界的變化,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則是考試的一個重要應用。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是綜合計算機技術和試卷的雙重結構,能夠有效的帶動教學質量的提高。目前,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多是應用在大學教學上,對于高中、初中和小學還未曾涉及,而且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安全性也不是很好,實用化功能也少,在未來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作為開發設計的主體,學校應該要加大計算機網上開發系統的投入設計和研發。

參考文獻:

[1] 汪立軍. 計算機基礎自動測評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 2008.

[2] 孫中華, 王興元. 計算機網上測評系統的分析[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07, 28(10):54-55.

[3] 黃志丹. 計算機基礎知識網上測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 沈陽:東北大學, 2007.

測評系統范文第4篇

關鍵詞:教育評價;形成性評價;SOA;測評系統

自從有了課堂教學,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就隨之而來了。“教育評價”經歷了測驗、評價、考評三個時期。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及網絡技術的發展,教育評價在技術上得到了有力支持。目前在國內高校已經研發和部署了大量的考試系統。這些考試系統運行在教育系統的第一線,大大提高了教學和工作效率,為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考試軟件也面臨著新的考驗,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1高校學生測評系統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教育評價的發展歷程

進入20世紀后,國外教育評價領域經歷了三個時期:20世紀初的測驗時期(testing era)、20世紀30年代之后的評價時期(evaluation era)、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考評時期(assessment era) [1]。“教育評價”最初等同于教育測量和測驗,此時的教育評價主要依靠測驗達成,以測驗為中心。在評價時期,“教育評價”是對課程、教學的關注,其核心是價值判斷。經過不斷地總結和發展,人們認識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育評價也因此進入考評時期,考評更加關注獲得判斷依據的過程,關注進行判斷之后的反思和改進過程,關注考評過程與課程和教學的交互作用。正如研究者指出,“教育評價”的范式發生

了轉化,即從最開始的心理測量模型的舊范式轉向了“考評是學習過程的一個完整的組成部分”的新范式。

我國教育評價制度由教育評估制度和教育督導制度兩部分組成[2]。隨著中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受高等教育人群規模,讓人人接受高品質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怎樣衡量教育質量、如何對學生如何進行評價,已經不是單單教育界所探討的問題,而變成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在目前人口眾多的國情下,高考盡管是眾人品頭論足的焦點,但筆者仍然認為它是我國目前能夠公平、公正選拔人才的有效方法。通過高考能夠讓更多的人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原有的生活狀態,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受高等教育。

但在高等教育階段,大學應試教育的壓力基本沒有了,在對學生評價時可以采用終結性評價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大學階段采用形成性評價,對于教師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非常有幫助,對學生的評價也更客觀。

1.2高校測評系統與教育評價的結合現狀

目前計算機考試系統多種多樣,但根據其設計原理,一般分為兩種模式:1)基于局域網的客戶機/服務器(Client/Server)模式;2)基于Web技術的瀏覽器/服務器(Browse/Server)模式。它們各有優點,但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兩種模式的考試系統在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起到了諸多積極作用。

從軟件本身的特點來看,C/S模式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缺點是維護起來較為困難,如果要改動某個地方的業務邏輯,需要升級所有的客戶端的程序;B/S模式的優點在于所有的操作都是通過瀏覽器進行,軟件的使用不受空間的限制,在用戶的機器上無需安裝多余的程序;缺點是Web開放性的結構模式使數據安全性難以保證,穩定性更依賴于整個網絡的性能。

不論是哪種模式,目前的網絡或無紙化考試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對學生終結性評價的測評。這些考試系統體現出如下優點:

1) 提高考試效率,節約考試成本[3]。

相比較傳統考試方式,無紙化考試通過已有的數據庫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自動組卷、評分、分析試卷,大大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另外,試卷保存在性價比高、占地空間小的磁介質上,也節省了學校的財力物力。

2) 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由于無紙化考試使得考試效率大大提高,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通過考試的結果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夠有效地、有針對性的進行后續課程的安排。由于是在計算機上考試,題多面廣,試題由計算機自動生成,任課老師不參與出題,實現考教分離,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3) 提供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

無紙化考試的題目來自題庫,可杜絕考前泄題事件的發生;無紙化考試一人一機,隨機抽題,可有效的杜絕學生考試時的作弊行為。另外,考試結束后,由計算機自動批卷,批改迅速準確,可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保證考試的公正和公平。

1.3高校學生測評系統存在的問題

盡管目前的測評系統具有很多的優點,但與最新的教育評價理論還存在著很大差距。通過對目前高校學生測評系統的分析,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1) 測評系統題型不豐富。

絕大多數測評系統主要以客觀試題為主,讓學生從多個選項中進行選擇。學生答題隨意性強,這樣,很難客觀準確地評價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主觀性考查,無法對學生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進行評價。

2) 測評系統與校園的其他信息系統業務交互困難。

在校園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各個高校都采用計算機作為主要輔助管理手段,開發了各種類型的管理系統作為支持,主要有教務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以及各種考試系統等。但由于在建設初期沒有IT全局戰略和方向,缺乏標準IT環境,各個系統成為分散的 “信息孤島”,數據和應用邏輯無法共享。譬如在學生測評系統中包含學生一門課程的成績,但是在教務管理系統中同樣也需要輸入學生的成績信息。這樣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各系統的數據無法及時更新。

3) 很難進行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

現有的學生測評系統大多只是提供成績統計,而沒有對學生整體情況進行正確有效地分析評價,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技術下的考試系統為教育評價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相較于傳統考試形式在效率上得到了極大提高,但教育評價理論已經發展到考評階段,目前的考試系統與之還存在較大差距。近年來,隨著Web服務的迅速發展,一種新的軟件架構――面向服務的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以下簡稱SOA)被提出來。SOA可以看作是B/S模型、XML/Web Service技術之后的自然延伸。

2基于SOA的學生測評系統架構

2.1SOA架構的優勢

SOA不同于傳統的分布式技術之處在于其采用開放和標準的XML技術進行構建,能夠充分保護信息化建設的投資,給現有的信息資產或投資帶來更好的重用性。SOA能夠在現有應用之上創建應用;能夠使客戶或服務消費者免受應用開發帶來的影響;能夠升級單個服務或服務消費者而無需重寫整個應用,也無需保留已經不再適用于新需求的現有系統??偠灾?SOA對遺留系統進行服務化封裝來組合產生新服務,更靈活地構建應用程序和業務流程。

基于SOA架構的學生測評系統除充分吸納原有各種學生測評系統的優勢外,還首先運用SOA方法論對教育資源、學生測評模式等教學基礎元數據進行業務建模和標準化,然后運用Web Service對現有系統進行服務化封裝,同時,根據新的教育理論建立新的學生形成性評價服務群。這樣的服務架構在重組后,能夠為下一步實現靈活多樣、敏捷變化的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測評系統打下了良好系統架構。

2.2SOA系統架構

SOA系統架構以面向服務為原則,具備應用低耦合、開放性和擴展性良好等特點,能夠真正滿足教育考試測評過程中的信息化需求。

基于SOA架構建立的學生測評系統也許不能解決對學生形成性評價的所有問題,但基于SOA架構建立的系統,在與其他系統的整合上具有明顯優勢。

基于SOA架構的學生測評系統如圖1所示。

圖1基于SOA架構的學生測評系統

1) 數據存儲層:負責處理系統的數據物理存儲,通過數據層適配器組件降低業務數據對存儲平臺的依賴,采用適配器的方式兼容主流的數據庫存儲(Oracle,SQL Server,DB2等),文件存儲(如XML,Excel,Access等)等數據存儲形式。

2) 邏輯事務層:負責解釋執行從業務層傳遞的數據操作指令。數據操作指令的來源主要是通過服務化的數據對象(SDO)解析而成,也可以通過其他非服務化的數據操作接口而產生。數據操作指令通過事務解析組件翻譯成中間數據操作原語交由事務執行組件執行。事務執行組件對數據操作動作提供事務級保證。

3) 教育業務組件層:是針對教育活動的特點,從業務的角度集中抽象而成的業務模型組件庫。

4) 服務層:是整個SOA架構的核心。它承上啟下,對上響應業務模型,對下調用相關組件群完成業務需求,形成“業務驅動服務、服務驅動技術”的SOA事務處理格局。

5) 控制層:是對系統處理和人機交互的控制處理層,通過表現層構造器將服務層給出的服務化數據對象(SDO)進行“界面化”的裝配。使用XSL技術,將數據對象中的屬性元素進行加工,使之成為可見的物理頁面元素。表現層控制器則是對物理界面上所蘊含的各種事件效果進行控制,實現用戶的最終界面效果體驗和向服務層的操作請求。

6) 表現層:就是用戶最終看到的系統界面。用戶通過系統界面交互進行業務管理活動。

7) 外部系統:分為兩類角色,一類是作為服務的提供者,將外部系統可提供的業務能力進行服務化的封裝,注冊到服務層中,委托服務總線ESB進行管理,使其他“消費者”可以通過統一的服務前置邏輯接口來使用。另一類是作為服務的消費者,通過服務前置邏輯接口使用系統提供的各種服務。

2.3SOA系統設計

2.3.1從數據模型角度考慮,統一邏輯數據建模

建立統一的基于業務的邏輯數據模型是面向服務的應用系統最底層工作和核心,它將業務邏輯從底層數據結構中抽象出來,以這些信息為基礎,提供數據集成服務,降低了創建和維護業務服務的成本與復雜度,從而為面向服務的信息系統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育考試測評系統的數據標準化設計主要用于描述教育信息資源特征,規范信息資源使用標準。其目標是最大程度地實現各類資源在管理、發現和獲取方法上的一致性,體現教育信息在日常業務中的獨立性和完整性,為實現不同系統間的互操作、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建立良好的基礎,從而為最終建立統一的數據集成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學生測評系統中,以標準的服務數據對象(SDO)為載體,設計和定義考試測評系統的元數據標準,主要包括以下服務數據對象。

1) 學生:學生的基本信息。

2) 教師:教師的基本信息。

3) 院校/系:院校和系設置信息。

4) 專業和課程信息:各個專業的設置和相關課程信息。

5) 教學大綱和計劃信息:教學大綱信息、教學計劃信息。

6) 班級信息:班級的信息。

2.3.2從業務模型角度考慮,進行服務抽取

1) 與服務有關的現實角色分析。

從信息系統的角度對圍繞考試測評系統和配套服務體系所發生供求關系的各個角色進行如下分類。

(1) 學生:考試測評活動發生的主體。

(2) 教師:考試測評活動的執行者,負責執行考試計劃,產生考試結果。

(3) 院校/系:考試測評系統的制定者和過程質量監督者。

2) 服務的層次分布。

學生測評系統服務的層次分布如圖2所示。

(1) 基本數據服務層主要包含數據查詢和操作兩種服務,如對學生信息的查詢、增加、刪除和修改。

(2) 基本業務服務層利用基本數據服務層提出

的服務,根據考試測評系統的現實業務需求做二次封裝,如課程安排的制定、教學大綱的制定和訪問等。

圖2學生測評系統服務的層次分布

(3) 復雜業務服務層基于上述的兩層服務,完成了更加復雜的業務功能,如按照教學大綱、專業、班級等信息生成教學計劃。

這種邏輯劃分層次服務的結構保證了學生測評系統的業務靈活性,根據業務發展的變化需求,可以靈活地在更高層次開發和部署新的服務,從而提高了系統的伸縮能力和擴展性。

3結語

基于SOA架構建立的學生測評系統并不能完全解決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所包含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但采用SOA架構建立的系統,為新一代學生測評信息體系打下牢固的數據和業務基礎。由于其具備很強的信息系統整合能力,能夠充分兼容現有學生測評系統。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更好促進教育評價體系發展是筆者下一階段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王萍,高凌飚.“教育評價”概念變化溯源[J].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39-43.

[2] 甘露瑩,葛敬豪. 簡論我國教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J]. 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06(1):63-65.

[3] 程道光. 推廣計算機無紙化考試探討[J]. 計算機教育,2007(11):217,225.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 Based on SOA

LIU Nai-ru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Beijing 100102, China)

測評系統范文第5篇

【關鍵字】 在線測評 緩存 抄襲檢測

一、在線測評系統的架構

程序在線測評系統(Online Judge System,以下簡稱OJ),起于ACM/ICPC競賽,是一個基于web的應用程序。該系統在Linux環境下開發,站點采用LAMP結構(Mysql版本>= 5.1,PHP版本>=5.3.28),其作用是與用戶交互,存儲業務數據。judge_client進程為實際判題程序,由judged觸發,負責準備運行環境、數據,運行并監控目標程序的系統調用,采集運行指標,判斷運行結果。前后端的耦合處是數據庫。同時歸咎于LAMP的結構,該系統前端的移植性較好。但如果想要做到在Windows下判題,需要重寫部分判題程序的代碼。

二、在線測評系統的前端/站點結構

Controller層和Model層均使用class來編程。Controller層負責從View層讀取數據,控制用戶輸入,并向Model層發送/取出數據。Model層負責在數據庫中存取數據。View層不能直接與Model層通信,所有的數據都通過Controller層獲得。這樣就允許更改視圖層代碼而不用重新編譯模型和控制器代碼,View層可以根據不同要求快速改造頁面。利用CSS3的@media screen特性,可以控制不同尺寸設備的顯示效果。UJSOJ利用這種特性快速編寫了移動端。

三、在線測評系統的后端判題服務

后端判題服務與前端站點的耦合點是數據庫。通信方式是對Mysql輪詢。當用戶提交新的代碼至數據庫中,judged程序將開啟一個judged_client進程,將代碼交由judged_ client處理。這里也是系統開銷最大的地方。為了實現judged_client流暢運行,其運用了以下一些技術。

3.1 沙箱機制

由于用戶提交的是需要運行的代碼,安全性是最大的問題。沙箱機制被用來保證程序不影響服務器環境,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限制:

a時間,資源方面:針對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內存限制,運行時間限制。

b敏感詞過濾:設立黑名單數組,通過正則搜尋,不允許代碼中出現類似以下的詞組:system(“shutdown …”)。

c管道技術:一般適用于linux系統,在系統執行用戶提交的代碼前,系統首先把輸入流定向到標準輸入文件,然后使用chroot改變用戶程序的執行目錄,讓其只能在一個臨時目錄下面做操作。

d權限與訪問控制方面,不允許代碼讀取規定目錄和用戶相關目錄以外的任何文件。

3.2 任務隊列與負載均衡

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學生提交程序一般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系統會接收到大量的運算任務。任務隊列模型用于排序提交的任務。負載均衡的前提是使用了多個判題機,目的是減少單機負荷,提高判題效率。任務隊列模型中,用戶提交的任務成隊列排序,先進先出。當用戶提交新的答案后,Web程序就將判題任務加入數據庫的任務隊列,隨后判題服務程序Judged 則自動鎖定任務并完成,可以防止同一任務被多次判斷而浪費系統資源。同時,系統可以設置多個判題機以增大負荷能力,采用對數據庫輪詢策略實現負載均衡。這里的負載均衡并非是以“判題機在該時刻CPU或者內存占比的大小“為參數的均衡,而是以“任務數量”作為參數。因此在分配任務時,任務分配到哪一臺判題機上是以“任務ID”對?!比蝿湛倲怠叭∮鄾Q定的。這樣的設計不但能夠適應日常教學的小范圍使用,而且可以從多個層面擴大服務器集群的規模,高效應對大規模的并發服務。

3.3 防抄襲機制

當用戶代碼的通過測試后,judge_client將產生所提交代碼的MD5碼(信息-摘要算法5)記錄于數據庫中。這意味著想要找到兩個不同的數據,使它們具有相同的MD5值時非常困難的。但這也應當注意到,防抄襲機制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很有效,增加一個空格就會生成不同的MD5。所以只有用戶(這里主要指向學生)原封不動復制代碼應付作業,才會發生這種狀況。為了增強防抄襲機制的有效性,可以利用正則表達式,先對通過的代碼的去處多余的空格,換行符,制表符等,類似一種簡單的壓縮,再生成其MD5碼,這將增強防抄襲機制的有效性,但是其冗余的步驟對系統的開銷需要系統管理員納入考慮范圍。

四、總結

該系統的實現,很快地運用到現實的學習生活中去,有效的考核學生的真實水平,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計算機知識,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減輕了老師在教學管理上的負擔;還使學生將來能更好地適應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進一步發揮出計算機網絡對當今教育領域甚至其他行業的突出貢獻。

參 考 文 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木兰县| 蒲城县| 德昌县| 郓城县| 陇西县| 大港区| 台前县| 西畴县| 兰坪| 大庆市| 遂宁市| 庆阳市| 九台市| 平原县| 江北区| 宜兰市| 新巴尔虎右旗| 和平区| 建德市| 南漳县| 呈贡县| 彭州市| 澄迈县| 昭平县| 巫溪县| 安乡县| 新丰县| 彭山县| 丽水市| 桓台县| 项城市| 南澳县| 阜平县| 女性| 定西市| 封丘县| 奉化市| 右玉县| 乳源|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