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

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

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范文第1篇

20xx世界地球日活動策劃1為了更好地開展節能減排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公眾的環境意識,擬定于20xx年4月19日、20日以“節能減排宣傳日”為契機,以“節能減排全民參與”為主題,在中央大街舉辦地球日宣傳活動。

一、指導思想

節能減排是我市20xx年環保重點工作,在世界地球日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活動,讓節能減排意識深入社區、家庭、企業,形成人人了解節能減排,人人參與節能減排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主辦單位

哈爾濱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哈爾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哈爾濱市婦女兒童聯合會,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

三、活動內容

在中央大街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活動,分大會會場、宣傳活動區、成果展示區等三個區對我市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全面展示和助推。

四、活動地點

中央大街防洪紀念塔、北環至大安街。

五、活動安排

19日,以“節能減排、企業責任”為主題的企業環境責任展示、企業節能減排成果展開幕;

20日,舉行紀念大會,開展宣傳活動。

(一)主會場

上午9點在防洪紀念塔廣場召開世界地球日紀念大會;領導發表紀念講話,表彰市政府環保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綠色創建單位、綠色學校、創建綠色學校先進教師,頒發節能減排之星獎項;啟動環保布袋進綠色社區活動。

(二)宣傳活動區

設置環保布袋簽字墻,群眾在墻上簽字后,可發放1個布袋作為紀念品。發完為止。

中央商城前小舞臺進行市婦聯組織的知識競賽;

中小學生、大學生、群眾表演健美操、街舞、秧歌等現場文藝節目。

節能減排妙招板:公布征集到的妙招。

手工藝品現場制作區:現場進行手工藝品制作和傳授活動。

我給地球涂顏色活動:設置地球墻,由到場兒童現場涂色。

環保志愿者咨詢臺:設置專門的環保志愿者義務服務臺,并招募環保志愿者。

(三)成果展示區

舉行企業環境責任展示、企業節能減排成果展等活動。

六、活動分工

市節能減排辦公室、市發改委負責活動的指導、協調工作,組織媒體提供版面配合本次大型活動,開展宣傳報道;

市環保局負責活動策劃協調工作,組織組織布袋發放工作、開展各項宣傳活動,組織地球涂顏色等群眾性互動活動,并組織開展環保志愿者咨詢服務活動;

市婦聯負責手工藝品展覽和手工藝品現場制作、知識競賽。

七、實施步驟

3月上旬,活動預熱階段。主辦方和相關部門實現對接,整理相關資料進行匯總;

3月中旬到4月上旬,活動調整階段。到現場調研,安排場地;

4月中旬,最后整理階段。和各方面進行協調和確定。相關活動資料制作完畢。4月18日,活動入場。

4月20日,活動開展階段。在中央大街全面推出節能減排宣傳活動,做到節能減排宣傳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滲透百姓生活方方面面。

20xx世界地球日活動策劃2我們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今年的4月22日為第39個“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題是“善待地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愛護地球,就從關注我們生活做起。為了將環境意識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經校團委、學生會研究決定,在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校團委將開展“善待地球·我愛我家”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

現將初步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次活動以“善待地球·我愛我家”為主題,倡導每一位師生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少制造垃圾、合理處理廢棄物,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維護綠色家園

二、活動組織:

成立“善待地球·我愛我家”世界地球日活動組織小組:

組長:周文榮

副組長:李堅、蔣卓敏、葛艷兵

組員:黃偉、顧秋華、朱麗萍、吳琛燕、

學生會全體成員、各班環保委員

三、參加對象:

常州市新橋中學全體師生;

四、活動安排:

1、第七周(3月31—4月4日)

(1)校團委委員會議,商討明確活動方案、流程;(2)各班團支部書記、環保委員會議,向全校師生公布各項活動細則。

2、第八周(4月7日—4月11日)

(1)征集新一批環保志愿者;(2)開展“善待地球手抄報大賽”。

3、第九周(4月14日—4月18日)

(1)進行“善待地球征文”預賽(各班完成決賽人員推選工作);(2)征文比賽現場決賽。

4、第十周(4月21—4月25日)

(1)開展“綠色衛士·植物認養”活動(2)公布各項比賽獲獎名單、評選“優秀組織獎”;(3)校團委委員會議,總結本次活動的得失。

地球,就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需要用真心去呵護,活動展現出來的是一種形式,大家在參與過程中更要去感悟其內在的實質。同時,也希望活動組織小組成員精心準備、認真組織;活動開展過程中,全校師生能積極參與,以確保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共青團常州市新橋中學委員會

20xx年4月3日

20xx世界地球日活動策劃3一、活動背景

今年我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今年“世界地球日”宣傳的重點是: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樹立善待地球人人有責,節約資源可以從身邊做起,從自身工作做起的全民意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校創建“綠色校園”的辦學宗旨,要求全校師生員工,人人具有良好的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增強環保意識,自覺成為一名環境保護者、促進者、共同努力,為環保事業多做貢獻民,使我們生存的環境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新鮮。

二、活動目的

本次舉辦的圍繞“地球日”這一主題的為期十天的系列活動,結合我校特點,讓同學們在輕松自如的氣氛中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以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激發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并且學習收集、分析環境情況及資料的方法,利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希望和建議的方法。

三、活動主題

做地球媽媽的好兒女

四、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8日――20xx年4月27日

五、活動內容

設計一張手抄報、辦一期黑板報、舉行一次班隊或班團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時間活動

18日-22日手抄報大賽(了解環境現狀)

23日-24日優秀手抄報展(激發環保意識)

25日-26日辦一期黑板報(宣傳環保)

27日班隊或班團活動(強化環保意識)

六、部分活動詳細計劃

(一)設計一張手抄報

活動背景: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全球環境不斷惡化:森林面積縮小,全球氣候變暖,物種迅速減少,空氣嚴重污染……作為少年兒童的我們對地球媽媽的認識有多深,對環保知識了解有多少,又應具有什么樣的環保意識呢?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活動名稱:

“了解地球媽媽”手抄報大賽

活動目的:

收集地球現狀材料,了解“地球日”的由來,了解環保知識,激發環保意識。

活動時間:20xx年4月18日-20xx年4月24日

活動對象:1――9年級所有學生

人員安排:評審人員6人,展區負責2人,展區秩序維護4人。

活動流程:

1、收集材料、整理材料。

2、自由設計,組合辦報。

3、評出一、二、三等獎。

4、為獲獎者頒獎。

5、展出優秀小報。

(二)辦一期黑板報

活動名稱:

“地球只有一個”主題黑板報

活動介紹:

宇航員在太空看到地球時發出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我們知道地球不能克隆,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利用黑板報這一班隊(團)活動的陣地,進行宣傳,無疑會促進同學們的環保意識的形成。

活動流程:

1、收集、整理資料,設計宣傳語。

2、辦黑板報。

3、相互參觀。

(三)舉辦一次班隊(團)活動

活動背景:

科技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存在的環境問題卻不是一件小事,作為地球未來的主人,我們能無動于衷嗎?趕緊行動起來,我們一起保護地球,做地球媽媽的好兒女吧!

活動名稱:

“做地球媽媽的好兒女”班隊(團)活動

活動時間:

20xx年4月27日班隊(團)活動時間

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范文第2篇

1.使學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懂得“保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人類生命”的道理,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環保小常識,并學會一些簡單易行的保護環境的方法。

2.增強環保意識和環保責任感,樹立“一直為環保出力”的信心。

活動過程設計:

一.環保小話題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們把目光投入到生活環境的美化、綠化、凈化和香化上。生活中的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話題。我們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當中有一些生活垃圾、瓶瓶罐罐、還可能有你玩過的舊玩具、看過的舊報紙、舊書籍……事實上,垃圾并不是一點利用價值都沒有,很多垃圾都是可以進行再利用的,它們經過處理之后,就像變魔術一樣,成了有用的東西,有了新的生命。

相信嗎?許多垃圾都可以循環利用。

如果你是有心人,如果你能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份資源,并能盡量回收利用,那么,地球的寶藏就永遠不會被掏空,我們也就會擁有一個美麗、干凈、富饒的家園了。

二.了解垃圾

1. 生活垃圾:我們所扔掉的生活垃圾中,約50%是生物性有機物,其中約有30%~40%具有可回收利用價值。比如,啤酒瓶、醬油瓶、白酒瓶等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廢紙、塑料、金屬、玻璃等可以循環利用;還有一些可以堆肥、發電。

2. 電池:電池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過的電池中含大量的重金屬,如汞、鎘、鉛、鎳及酸、堿等有毒有害物質,如隨意丟棄,泄漏到環境中,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很大,將對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構成潛在的威脅。其實,廢電池并不是一“廢”到底,其中含有大量的有色金屬,而有色金屬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而這些有色金屬如果不進行回收利用,而丟棄在大自然中會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危害。電池中的鎘為人體不需要的元素,吸入過量會引起慢性中毒,表現為肺氣腫、骨質改變和貧血。鉻、鎳等可引起肺癌;鉛不易被排泄,可損傷肝、腎、神經系統和造血器官。

大家應該主動向鄰居、同學、父母和朋友宣傳廢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并把他們用過的廢電池收集起來,妥善保管,并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商議處理辦法。

3.

我國每天生活用水大約為2400億立升!

廢水:我們每人每天要用約188立升水。我們所排出的生活廢水中,除了糞便之外,還有許多可怕的化學物質,如洗衣粉、洗碗液、去污粉等日用化學品中所含的有害物質,也會隨著排出,從而造成污染。

保護水源,我們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節約用水,養成隨手關緊水龍頭的好習慣;不在河邊或河里大小便;去河邊溪邊玩時,別忘了把垃圾帶回家;使用無磷洗衣粉等。

三.討論:

1. 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生活中的垃圾?

2. 對于廢舊電池,你想做點什么?

3. 想辦法把生活污水進行分類排放或循環利用。

4. 你還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廢棄物會危害環境。

四.查找一些與生活環保有關的資料或圖片,與同學和老師討論。

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范文第3篇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自主性、開放性和探究性等特點,有著自己的獨特的功能和價值,對學生的個人成長,甚至整個民族的素質提升、綜合國力的增強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將學校的德育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機整合,達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呢?多年來,我們進行了大膽嘗試,學校本著“會做人,會做事,會學習,有特長”的育人目標,把德育和綜合實踐活動有機整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過一種快樂而有意義的德育生活。

一、在科技實踐活動中接受環保教育

科技實踐活動是新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多年來,我們將通過組織開展多項科技實踐活動,讓學生活動中親近自然,接觸社會,進行科學探究,掌握科學考察方法,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如“珍愛生命之水”科技實踐活動。通過“聆聽水的呼喚”“科學調查體驗”“節水在行動”等系列活動,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制定“家庭節水方案”,帶動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水的好習慣。

“低碳節能我先行”科技實踐活動,讓師生懂得了低碳生活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養成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水的生活好習慣。

“重拾手絹,營造綠色家園”科技實踐活動,通過“找――喚――用”三個階段,讓師生認識到使用手絹給環保帶來的長遠利益,喚醒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找回丟棄的手絹,拒絕一次紙巾,樹立環保的消費理念,營造我們綠色的家園。

二、在科學調查活動中培養創新能力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教育是少年兒童整體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德育教育活動與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相結合。借助每年一個主題的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活動,通過科學調查體驗,發明創造比賽,以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文化素質。

如“變廢為寶,從我做起”科技調查體驗活動。通過學習、調查、探究、體驗、創新等四個環節開展活動。組織學生學習了“廢棄物知多少”“電子廢棄物――城市礦產”“變廢為寶與循環經濟”等科普知識,讓學生認識到廢棄物的種類及可利用價值,增強學生的節能環保意識;以實踐體驗活動為主,開展“生活廢棄物大調查”等活動中去,在考察、實驗、探究、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并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舉行以小制作、手抄報、作文競賽等創新成果展,通過作品展示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將廢物利用,減少浪費,對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長遠利益,深刻體會科技在生活中的運用,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活動拓寬了學生們的知識面,掌握了科學調查實驗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在科學種植體驗活動中培養勞動技能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通過開展勞動技能教育,可促進學生形成勤儉節約、踏實肯干,意志堅定、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勞動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并達到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他們終身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如我們開展的“校園小農場”活動,通過種植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科學種植方法,鍛煉了勞動技能,還讓學生通過種植活動,體驗到種植快樂,感悟到生命的成長,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養成了節約糧食的生活好習慣。

四、在社會考察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愛家鄉情感

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范文第4篇

XX鎮XX小學位于XX鎮XX大道27號,始建于1953年8月,于1985年8月易名為XX鎮XX小學。現有8個教學班,學生239人,下轄XX一個分教點,學生190人。有教職工33人,其中高級教師20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校園占地面積22833平方米,生均占地53平方米,建筑面積691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16平方米。學校設施設備較為完善,有兩個標準的150米環形跑道的運動場(XX分教點一個),2個籃球場(XX分教點一個)、2個羽毛球場和2個小型足球場(XX分教點一個),4張乒乓球臺,有適合低年級學生活動場地。全校設置有21個教輔室和一個生物園,滿足了教育教學的需要。自花都區創建廣州市規范化學校后,我校校園布局更加合理,環境優美、舒適,校園文化突出師生共建,體現人文精神,力求教育性、知識性、藝術性的和諧統一,展現現代農村學校的辦學特色。

二、 主要做法

近年來,我校以“堅持科學發展,堅持垃圾分類,建設整潔校園”為主題,以“班美,校美,人更美”為載體,突出特色,扎實有效開展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師生的文明素質,推動了環境建設工作步伐。

(一) 實施校園垃圾分類工程

加大投資,先后完成了校園分類垃圾箱、8個班級分類垃圾桶的設置,保障了校園公共道路垃圾分類全覆蓋,實現了“公共垃圾處理及時,垃圾分類達標”的目標。

(二) 班級垃圾處理工程

根據本校實際,我們為每個班級分發了分類垃圾桶,采用班級管理的機制,號召全體師生積極參與,維護好自己班級。開展生活垃圾可再生資源分類回收工作,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分類。通過垃圾分類,使可再生資源得到回收利用,減少了垃圾填埋量,降低了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

三、 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廣泛宣傳

專門成立了以校長王熾明為組長的垃圾分類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各個階段的工作內容、具體要求和重點解決的問題,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有序開展。

為動員師生廣泛參與,通過校會、班會、廣播、宣傳欄、懸掛橫幅、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有效方式,向師生宣傳垃圾分類的主要做法、重要意義和豐富內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加強管理,完善機制

一是建立長效機制。成立了由3人組成的垃圾分類管理隊伍,負責公共垃圾分類、班級垃圾回收、送往鎮環衛所處理等工作,學校每年提供必要的維護經費,建立了長效機制。

二是建立網絡式管理機制。建立了“領導包校園、室長包辦公室、班主任包班級”的垃圾分類工作網絡式管理機制。

(三)立足課堂教學,扎實開展環保教育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同時也是環保教育的好場所,教師在各科教學,尤其是思品、語文、自然、社會等學科的教學中有機地滲透環保教育;每月最后一個星期五班隊會定為環境教育主題會,利用唱歌、小品、知識競賽、手抄報等形式進行教育,形成了環保良好的氛圍;班級成立了環保科技小組,認真收集信息,整理資料,進行環保知識的研究和探索。

(四)利用活動載體,深化環保行為

我們校園內堅持一日兩掃,并做到衛生無死角、無環境污染源,組織學生干部每日進行檢查,一周小結,表揚鼓勵。學生在“植樹節”組織造林護樹活動;在“愛鳥周”開展保護鳥類的宣傳教育;在“世界環境日”不失時機地舉行“保護環境、美化校園”專題講座,號召全體少先隊員行動起來,綠化美化家園,保護生態環境;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組織學生們走上街頭打掃衛生、清理垃圾,向社會分發保護環境的《倡議書》,要求隊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帶動鄰里、社會,潛移默化地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保護生態環境,愛護綠色家園,達到良好效果。

四、 主要成效

通過有效地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主要達到了以下幾個效果:

一是垃圾填埋量大大減少,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原先我校的垃圾主要通過集中后焚燒、填埋的方法處理,對大氣和土壤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重新進行了資源化處理,有效地減少了垃圾焚燒和填埋的量,生活環境變好了。

二是師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了。以前都習慣于將所有不需要的東西都做垃圾丟棄,經過進行垃圾分類之后,村民意識到其中部分垃圾可回收,因此除將不可回收的垃圾、廚余垃圾丟棄外,大部分紙張、金屬、玻璃等制品大部分被回收或者賣到廢品收購站。

經過在師生當中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發動學生回收可利用資源,綠色、低碳、環保的綠色新風正在校園內悄然生起。師生維護校園環境的自覺性不斷提高,保持校園整潔的意識明顯增強。在今后的垃圾分類工作中,我們將總結前一階段工作的經驗,改進工作方法,進一步依靠老師、發動學生,堅持不懈地繼續進行垃圾分類,在保持校園整潔的基礎上進一步保護環境。

五、自評結果

對照《XX市學校創建社區垃圾分類示范基地達標工作自檢評分表》,我校各項自評得分如下:組織管理10分,垃圾分類教育10分,節約資源教學7.5分,垃圾分類實踐25分,環境文化7.5分,創新項目8分,垃圾分類效果3分。總評分為71分。

通過自評,按照《XX市學校創建垃圾分類示范基地認定標準》有關內容,我們認為:XX鎮XX小學各項條件均達到區級垃圾分類示范基地標準,敬請XX鎮教育指導中心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專家評估、審議。

保護綠色家園手抄報范文第5篇

因此,從小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我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為依據,充分利用特有的環境資源和條件,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1 樹立學生的環保意識

1.1 實地參觀,加深學生對環境污染危害性的認識。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必須加強我們的感性認識。帶孩子到附近的工廠、工地、馬路走走,聽聽喧鬧的汽車喇叭聲、機器的隆隆聲,感受噪音的嘈雜難耐;看看工廠煙囪里冒出來的滾滾濃煙,怎樣使湛藍的天空變成灰蒙蒙的一片,了解空氣污染的嚴重性;看看工業污水的排放如何污染了城鄉的水源,大量的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怎樣導致河水日漸污濁,還有滿山遍野的“白色垃圾”如何剝奪我們不多的青山綠水;……所有這一切都會讓學生強烈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危害性,逐步確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在《尋找我們身邊的噪音》的活動中我組織學生到附近木器廠、建筑工地聽機器轟鳴聲,讓他們感到受噪音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將在馬路上錄制的聲音在教室里放給學生聽,從而進一步教育學生在看電視聽錄音機聲音要小一點,上樓梯時腳步要輕一點,室內說話時聲音要低一點,從自己做起,不制造噪音。以直觀教育的方式,培養他們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青山綠水之情。同時,引導他們初步懂得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需要人們保護和創造,使他們明白自己能為保護自然和居住環境做些什么。萌發學生保護環境的良好意識。

1.2 組織學生觀賞電視節目,新聞、電影、圖片,進行環境教育。我們可以借助于學生喜愛的電視節目和學生文學作品對其進行環保教育。我下載了部分與環境有關的記錄片及電影,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另外,我們可以經常給學生講解那些宣傳環境保護的圖片、新聞,讓孩子了解一些環保的基本知識,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比較容易的接受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樹立起環保意識。

1.3 在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好動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在活動中最容易接受知識受到教育,因此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也能讓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在學校中有意設計部分變廢為寶的小型游戲,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更能提高他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如利用舊報紙、易拉罐等廢品和筷子、杯、塑料袋、盤子等做模型、小工藝品,使他們懂得廢品也能再利用,促使他們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習慣,增強環保意識。

2 將環保教育融于教育中

老師運用多種途徑把環保教育貫穿在各項活動中,使得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加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在學校的一日活動中,學習活動包含多方面的內容,我們就要抓住這些可利用因素,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

2.1 運用重大節日進行環保教育。在國際國內一些主要的與環保有關的紀念日,學校更應積極開展環保專題教育活動。如在我國的植樹節(3月12日)、中國環保日(3月25日)愛鳥周(4月底)、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環境日(6月5日)、世界無煙日(5月31日)、世界糧食日(10月15日)等紀念日前后,我采用學生辦手抄報、出宣傳專欄、寫環保論文、組織環保知識競賽等各種形式,圍繞紀念日主題開展相應的環保知識教育和環保宣傳活動或讓學生積極參加由社會各界組織的保護環境的“綠色行動”。

2.2 將環保教育與學生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教育。物理課本中多次提高環境污染的問題,如在《聲現象》的一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中提到,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街道上的汽車聲、安靜的圖書館里的說話聲、建筑工地的機器聲,以及鄰居電視機過大的聲音等,噪聲又分為交通運輸噪聲、工業噪聲、施工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等四大類。在學習《光現象》中,給學生講解現代建筑大型玻璃幕墻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造成視覺上的危害,交通事故增多,會聚光線,引起火災等。在學習《熱機》和《燃料和燃燒和利用》的時候,適當的講解要充分利用能源,盡量減少大氣污染。通過物理學科知識的學習,適時的將環保教育穿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接受環境教育。

2.3 隨時抓住活動的契機進行環境教育。在實踐活動課中,讓學生觀察師生共同種下的絲瓜種子,在我們的精心培育下順利地開花、結果,他們又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這到底是不是絲瓜?皮去掉后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和燒熟后的不一樣?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探索性活動――絲瓜應運而生。在活動中,孩子們自己采摘絲瓜、自己清洗、看廚房師傅刨皮、切片和烹飪,整個過程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他們學到了平時課堂中無法學到的東西,并且指導他們認識到絲瓜不光能吃,它還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美化著我們的環境,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孩子們不光觀賞到了絲瓜給我們帶來的美麗景色,還品嘗到了自己勞動的成果。

2.4 巧借新聞、社會熱點問題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反應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造成核泄露。福島等地區遭核輻射的人數有22萬人。輻射范圍,達方圓20公里。12萬避難者進行全體核輻射狀況的檢查。通過這些世界上發生的環境污染事件,告訴學生確實把環境保護問題當做現在人們生活的重中之重,確保不出類似事件發生。

3 教師要注意示范,樹立榜樣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美好的、偉大的,具有崇高的威望。因此在環境保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教師自己首先要有強烈的危機感、責任感和明確的環保意識,絕不做有損環境的事(如攀折花木、亂丟垃圾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上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同時還要身先表率,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如看見廢紙就拾,親自動手擦洗花壇,打掃衛生等。教師還應和學生一起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帶學生到花壇除草,成立綠色小衛士隊,齊抓共管,共同愛護一草一木。通過這種教育方式,可以使學生形成保護環境的優點,強化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 家庭和學校共同合作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學生與家朝夕相處,家長的環境保護意識與行為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學生的模仿性極強,在學校中,教師是學生的模仿者,在家庭中,父母自然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因此也同樣要求家長應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在家長會上,我總是強調環境教育問題,與家長及時溝通,家長也可通過各種方式將學生在家中的環

保行為告知老師,在學校里,建立環保功德簿,將學生表現好的給予一定的表揚,能讓學生有成功感和喜悅感,讓學生的環保行動持續下去。

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及千秋,它是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環境保護教育要從學生抓起,讓我們共同努力,開創環保教育的新篇章。

云計算的教育信息化 李科

云計算是一種新的IT資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將計算、存儲和網絡等IT資源進行整合、抽象后,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給用戶,它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和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IT革命。

那么什么是云計算呢?維基百科認為:云計算是一種能夠將動態伸縮的虛擬化資源通過互聯網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給用戶的計算模式,用戶不需要知道如何管理那些支持云計算的基礎設施。

云計算與傳統計算方式相比具有諸多優點:

云計算系統可以快速滿足業務需求。使用者可以通過網絡輕松快速獲取服務。并且云計算提供的資源是彈性可擴展的,可以動態部署、動態調整、動態回收,以高效的方式滿足業務發展和平時運行峰值的資源需求。

云計算系統具有低成本,綠色節能的特性。云計算以PC集群分布式處理方式代替小型機加盤陣的集中處理方式,可有效的降低建設成本。其通過虛擬化技術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它整合現有應用部署,關閉空閑資源,可以有效的降低設備數量規模,進而降低用電量,實現節能。

云計算系統可以提高資源管理效率。在云計算系統中可以實現集中化管理,它采用虛擬化技術使得專業運維人員跨系統的統一調配物理資源、集中運維,并且可以實現系統部署和維護的自動化。

基于云計算系統的諸多優點,我國教育領域可以引入云計算技術,突破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瓶頸。

我們可以利用云計算網絡的互聯互通,海量存儲,將精品課件、教學視頻等資料放置于共享互聯的教育云之上,使用者各取所需,便于共享各個優質學校的特色教學師資資源。各個院校可利用教育云搭建高效實用的科學計算模擬實驗環境,省去了過去大投入購買小型機的費用,既可將有限的資源最大化的利用,也可利用云計算可伸縮的高強度計算能力,還便于邊遠落后地區學校的師生遠程教學使用。

我們還可以通過虛擬化技術將學校的諸多網絡應用,如:門戶網站、OA、各種管理系統、校園一卡通、校內視頻監控…加載到云計算平臺上,節約購買承載單一功能的服務器的費用,動態調節計算能力、帶寬、存儲、減少IT運營成本。

我們在教育領域使用云計算系統,還可以將學校和部門從日益增長的網絡服務維護的壓力中解放出來,使得專業人員更加專注于教育教學;因為云計算系統具有動態調用資源的特性,大大的節約了學校在設備,電力,管理方面的投資。

總之,各地區各學校可在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把云計算技術運用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來,必定能對該地區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有所裨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定襄县| 黄山市| 乡宁县| 泗水县| 乐山市| 巢湖市| 那曲县| 安阳县| 临洮县| 浠水县| 文水县| 广元市| 德兴市| 吉隆县| 宁城县| 凤城市| 周宁县| 沐川县| 渝中区| 错那县| 克拉玛依市| 香河县| 平定县| 梅河口市| 富顺县| 青海省| 康马县| 汉沽区| 卢龙县| 巨野县| 从化市| 靖边县| 额尔古纳市| 松江区| 奉化市| 会东县| 金沙县| 黄平县| 安宁市| 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