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完美孤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現實觀念中,“旅游”與“度假”常被當作相同的概念。事實上,兩者交叉但并不重復,旅游以觀光為主導,而度假則更多的伴隨休閑需求。
隨著國民消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消費模式由景點觀光轉向系統度假,地產開發模式從單一功能將向復合功能轉型,傳統的“旅游地產”正走出依附于景點的模式,轉向更高級別的“度假地產”,從而填補國內高端休閑度假的空白。
自然資源勾畫
休閑旅游度假區獨特風景
四川省青城山優勢資源已為人熟知――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均氣溫15.2℃,平均氣溫比成都低2-3℃,青城山已經成為成都人避暑的首選之地。青城山擁有負氧離子數量達到了25000-28000個/立方厘米,是成都鬧市區的90倍;從雪峰無污染處速降3000米的活力之水,為眾多對水極其挑剔的生物提供了賴以生存的水質,極具說服力地論證了其珍罕的養生質素。
優越的養生環境為市政沿山旅游步道、自行車道等休閑度假配套的后續開發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讓徒步山林、公路騎行成為一種養肺的進補行為。對優勢資源進行精加工,再注入這座千年古城的休閑文化,以青城山為發力點,實現覆蓋全城的休閑度假體系,助推都江堰創建向國際級休閑度假旅游區邁進。
都江堰“度假地產”
興起成必然之勢
如果將都江堰放在全國的版圖中來看,大多數旅游愛好者會將印象歸于“傳統旅游城市”,因為它處在青城山、水利工程景點及其西部黃金旅游線樞紐位置。但在城市規劃者眼里,這個城市正在發生結構性的改變。
政府投入巨資升級交通路網,以輕軌、高速、環路快速通達各地,形成都江堰至成都的半小時生活圈。上海全力投入都江堰城市建設――65所學校和10多所醫院均以上海標準營建;采用與世博永久建筑“同質量標準”建設都江堰市醫療中心;上海市著名的瑞金醫院與都江堰市人民醫院結對,投放6000輛永久牌自行車提升城市的健康休閑功能。由中信集團捐助1500萬元修建的高標準、高質量公立幼兒園……所有投入都旨在將都江堰建設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打造中國高標準的國際化休閑城市。
城市硬件和軟件的全面升級,不僅為“度假地產”提供了施展的空間,也將借“度假地產”的系統開發能量成就更高休閑度假生活場。
享璀璨配套,
志在打造國際級生態度假住區
政府規劃的高端休閑配套,將圍繞中信云棲谷休閑宏圖次第登場――趙公山景區、環山旅游公路、青城山美術館群落等舉步即是,藍光萬豪國際酒店、經都皇冠假日酒店毗鄰在側,都江堰以打造城市西區成為國際休閑度假旅游區,全面刷新都江堰的舊有休閑版本,快速提升都江堰的休閑等級。
[關鍵詞] 萬古霉素;老年患者;血藥濃度;腎功能;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69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2(c)-0160-04
近年我國醫院內獲得性感染者增多,其中感染耐甲氧西林金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比例顯著增加[1]。其中,老年人由于基礎疾病較多,體質較弱,住院周期較長,醫院內發生革蘭陽性球菌感染尤其是MRSA感染的比例明顯升高[2]。由于年齡增長導致的各臟器的衰退,老年人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過程與青壯年有較大的差異[3-4],其對藥物的清除率普遍降低,從而導致各種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因此,對使用萬古霉素的老年患者進行血藥濃度監測,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還可以延緩MRSA對萬古霉素耐藥性的產生。據此,本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老年患者萬古霉素血藥濃度的監測情況及腎功能進行分析總結,以期為臨床使用萬古霉素提供數據參考及合理化建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以下簡稱“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應用鹽酸萬古霉素(穩可信,美國禮來公司)并進行血清谷濃度監測的老年住院患者(年齡≥60歲),回顧性分析其萬古霉素給藥劑量、血清谷濃度監測結果、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排除標準:①接受腎替代治療患者;②臨床資料記載不完善患者。本研究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最終納入72例有效病例,男47例,女25例;年齡60~96歲,平均(79.85±8.81)歲;科室分布:ICU 34例,老年科26例,急診、普外和消化共計8例,神外、血液和感染科共計4例。
1.2 方法
在應用萬古霉素治療3~4個維持劑量達到監測血藥濃度后,于再次給藥前半小時抽取靜脈血[4],并采用化學發光微粒免疫法檢測萬古霉素血藥濃度,儀器型號為Abbott ARCHITECT i2000(美國雅培),試劑盒ARCHITECT iVancomycin Reagent Kit,1×100測試/盒,標準品為“雅培萬古霉素配套定標液”。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對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不齊的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萬古霉素血藥濃度監測情況
2.1.1 谷濃度分布情況 72例患者共監測147例次萬古霉素血清谷濃度,其中谷濃度20 mg/L有62例次。
2.1.2 年齡與谷濃度 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段老年患者的血清谷濃度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 = 0.817,P = 0.486>0.05)。
2.1.3 日劑量與谷濃度 實際監測的147例次萬古霉素谷濃度中,給藥日劑量分為0.5、1.0、1.5 g和2.0 g,具體給藥方案包括0.5 g每日1次、0.5 g 每12小時1次、1 g每日1次、0.5 g每8小時1次、0.5 g每6小時1次和1 g每12小時1次,不同萬古霉素日劑量與谷濃度的關系見表3。給藥日劑量與谷濃度做非參數秩和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 = 0.322,P = 0.570>0.05)。在日劑量為1.0 g時,超過半數的老年患者萬古霉素谷濃度可以維持在有效治療濃度10~20 mg/L范圍內。
2.1.4 萬古霉素對老年患者腎功能的影響 單因素方差結果表明不同慢性腎功能慢性腎臟病(CKD)分期的萬古霉素日劑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 = 3.537,P = 0.016
S著萬古霉素谷濃度水平的升高,總用藥時間減少;將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做配對t檢驗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的變化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5。
2.2 f古霉素療效與不良反應
本研究中,經萬古霉素治療后好轉59例(81.94%),因感染加重、多臟器功能衰竭致死者13例(18.06%)。靜脈使用萬古霉素期間,慢性腎功能不全急性加重者3例(4.17%),無耳毒性病例。用藥期間合并腎毒性藥物依替米星1例(1.39%)。
3 討論
萬古霉素作為治療MRSA首選藥物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早期的萬古霉素純度較低,雜質較多,這可能是其不良反應較多的原因[5],且多為可逆性改變[6-7]。萬古霉素按照常規劑量(15 mg/kg,每12小時1次)給藥時,其腎功能損害發生率僅為1%~5%,與其他常用抗菌藥物沒有差別[8]。
萬古霉素已被證實具有一定腎毒性[9-11],老年人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病等疾病,其腎功能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減退,藥物清除能力減退,易導致萬古霉素在體內的蓄積從而引發腎損傷。一般患者群體不必要進行常規治療藥物監測[12],但對于有潛在的、可以加重萬古霉素不良反應的如老年患者、腎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13],推薦常規予以血藥濃度監測。
根據《萬古霉素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1版)》,10~20 mg/dL為萬古霉素的有效治療濃度[14]。147例次萬古霉素谷濃度監測中,有44.90%達到了IDSA[15]推薦的萬古霉素有效治療濃度10~20 mg/L,高于朱曼等[16]對北京市5家醫院萬古霉素的血藥濃度監測結果和黃春燕等[17]對全國13家醫院萬古霉素血藥濃度監測的研究結果,但有42.17%的老年患者萬古霉素谷濃度超過20 mg/L,有3例發生慢性腎功能急性加重,不除外感染加重等疾病原因所致,其余用藥前后腎功能指標無統計學差異。從表3可知,谷濃度超過20 mg/L的給藥日劑量在0.5~2.0 g之間,本次調查未發現明顯的劑量相關性。本次納入人群均為老年患者,萬古霉素谷濃度較高,與腎功能減退、藥物清除率降低有關。此外,谷濃度水平影響因素較多,患者的血漿蛋白水平對萬古霉素的體內分布和清除有一定影響。老年患者多因營養不良、疾病等原因血漿蛋白水平較低,導致體內游離萬古霉素增多,腎功能減退又延長了藥物在體內的代謝時間,導致血藥濃度升高。諸多文獻表明,萬古霉素谷濃度超過20 mg/L,腎毒性發生率可高達65%[18],臨床應加強對萬古霉素的合理使用。
e-GFR>60 mL/min的老年人(77.55%)谷濃度在10~20 mg/L,e-GFR≥30 mL/min的老年人萬古霉素日劑量隨e-GFR的降低呈下降趨勢,由于CKD 4期的老年人多為重癥感染,而重癥患者起始治療劑量按照實際體重給予25~30 mg/kg的負荷劑量[19],故日劑量和谷濃度較高。因此,對CKD 3~4期的老年人酌情減量,是避免其血藥濃度過高、減少不良反應事件的重要舉措。
我院老年患者萬古霉素日劑量主要集中在1.0 g和1.5 g。日劑量1.0 g時,52.3%的老年人血清谷濃度維持在10~20 mg/L有效治療濃度范圍內,且與日劑量1.5 g和2.0 g相比,高于20 mg/L的比例相對較低,而在不同萬古霉素谷濃度組中,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均無統計學差異。因此,1.0 g/d是老年患者相對安全的給藥劑量,但仍應結合生理基礎、感染程度和藥敏結果等因素調整劑量,動態監測谷濃度。而在治療時間方面,療程長短對萬古霉素相關的腎毒性有顯著影響[20],本研究萬古霉素療程最少2 d,最多33 d。有研究結果顯示,治療時間≥2周,腎毒性相對風險度達到2.55[10]。故應綜合評估患者疾病和身體狀況,盡量縮短萬古霉素治療時間,對于延長療程的患者(>5 d)建議進行血藥濃度監測[19]。
綜上所述,我院44.90%的老年人萬古霉素谷濃度達到IDSA推薦的有效治療濃度,e-GFR>60 mL/min的老年患者谷濃度達標較好。推薦萬古霉素的日劑量1.0 g作為老年患者的初始劑量,結合患者疾病、谷濃度水平等因素調整劑量,對于腎功能CKD 4期老年患者,應酌情減少給藥劑量。
[參考文獻]
[1] 陳湘平,林風輝,王集紅,等.萬古霉素血清谷濃度對老年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5):149-150.
[2] 陳華堯,吳同啟,陳雪輝,等.萬古霉素對革蘭氏陽性球菌感染老年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J].江蘇醫藥,2013,39(14):1720-1721.
[3] 曲丹,陳愉,谷秀,等.老年患者萬古霉素血藥濃度監測與療效評估[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2):127-129.
[4] 姜順軍.541例次萬古霉素血藥濃度監測與分析[J].今日藥學,2010,20(9):44-46.
[5] Bailie GR,Neal D. Vancomycin ototoxicity and nephrotoxicity. A review [J]. Med Toxicol Adverse Drug Exp,1988, 3(5):376-386.
[6] Moellering RC Jr. Vancomycin:a 50-year reassessment [J]. Clin Infect Dis,2006,42(Suppl 1):S3-S4.
【關鍵詞】 萬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血藥谷濃度; 細菌清除率
中圖分類號 R97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14-0142-02
doi:10.14033/ki.cfmr.2015.14.073
萬古霉素屬于糖肽類抗菌藥之一,其可較好地殺滅革蘭陽性菌,隨著近年來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漸趨改變,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發病率升高明顯,而萬古霉素作為現今公認的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有效治療藥物在臨床中的應用日漸廣泛[1-2]。為更好地實現萬古霉素臨床應用的合理化,現將其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治療效果及對于血藥濃度的影響情況進行分析,整理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筆者所在醫院診治且確診的68例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患者。排除心肝腎等嚴重軀體及精神疾患、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且對該藥無過敏者,在其認知功能正常,意識清楚的前提下,告知研究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后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本研究之中。所有患者中男39例,女29例;年齡19~80歲,平均(56.8±1.5)歲;原發疾患:外傷者31例,神經系統疾患者20例,消化系統疾患者10例,循環系統者7例;感染部位:肺部感染者39例,皮膚軟組織感染者11例,敗血癥者10例,顱內感染者8例。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靜脈滴注萬古霉素(生產廠家:美國禮來公司生產;批號:WM18191),1.0~2.0 g/d,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予以2~4次/d,治療前、后進行微生物培養及藥敏測試,其中采用法國VITEK-AMS儀進行細菌鑒定,采用紙片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按照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2006年)的標準方法進行結果判定。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3.1 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衛生部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4年版本),根據患者治療后的癥狀與體征、實驗室相關檢查情況以及病原學檢查依次分為痊愈、顯效、好轉以及無效,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1]。
1.3.2 細菌清除率判定 根據治療后對于患者進行細菌培養,其中(-)提示細菌清除,(+)提示細菌未清除,而患者若存在2種以上致病菌,其中1項顯示被清除者提示部分清除,若患者已有細菌被清除,但培養出新致病菌則提示替換[3]。
1.3.3 血藥谷濃度測定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后的第3天,給藥前1 h進行靜脈血采集,分離血清后進行檢測,其中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萬古霉素濃度,所需藥品與試劑均購自中國藥品檢定所[4]。
1.3.4 炎癥因子變化情況 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炎癥相關指標,主要包括白細胞(WBC)、血小板(PLT)、前降鈣素(PCT)、C反應蛋白(CRP)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所有患者血藥谷濃度情況
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其血藥谷濃度各異,其中0.5 g/次,3次/d使用者最多,且血藥谷濃度多為5~10 μg/ml,詳見表1。
2.2 所有患者藥敏結果
本研究中的68例患者分離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的敏感率為100%。
2.3 所有患者療效分析
根據“2.1”中的血藥谷結果將患者分為3組,即:1組:
3組:>10 μg/ml(17例),1組總有效率為53.33%,2組為69.44%,3組為82.35%,詳見表2。
2.4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反應指標變化情況
與治療前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的WBC、PLT、PCT、CRP水平均明顯降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5 所有患者細菌清除率分析
1組患者細菌清除率為60.00%,2組患者細菌清除率為66.67%,3組患者細菌清除率為76.47%,詳見表4。
3 討論
已有研究證實,萬古霉素作為糖肽類抗菌藥物之一,其主要通過抑制細胞壁合成,從而阻止細菌的生長與繁殖,同時通過破壞細胞膜,使細菌的通透性發生變化,損害其屏障作用,而且還可通過阻止其RNA的合成,進而導致DNA無法復制而發揮抗菌作用,該藥與其他類型的抗生素不存在交叉抗藥性[5]。故而,萬古霉素現今漸趨廣泛應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療之中。不可否認,由于該藥應用的廣泛性可以降低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對于萬古霉素的敏感性,且該藥對于組織的穿透性不強,尤以肺部明顯,且殺菌速度較為緩慢,從而導致臨床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患者雖對萬古霉素較為敏感,但療效不甚明顯[6-7]。
本研究結果可見,68例患者對于萬古霉素的敏感性為100%,但不同的血藥谷濃度下1組痊愈3例,顯效5例,好轉5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53.33%,2組痊愈11例,顯效14例,好轉7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69.44%,3組痊愈5例,顯效9例,好轉2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82.35%;1組的15例患者中細菌清除9例,未清除2例,替換4例,細菌清除率為60.00%,2組的36例患者中細菌清除24例,未清除4例,替換8例,細菌清除率為66.67%,3組的17例患者中細菌清除13例,未清除2例,替換2例,細菌清除率為76.47%。同時,炎癥反應的常用指標諸如WBC、CRP、PCT等,其多在機體出現嚴重細菌感染時,可升高明顯[8]。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的WBC、PLT、PCT、CRP水平均明顯降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萬古霉素可有效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隨著血藥谷濃度的增加,其對于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療效和細菌清除率亦隨之升高。但是,由于本研究時間及精力的不足,萬古霉素已有研究證實其對于腎臟具有毒性,但隨著血藥谷濃度的增加,萬古霉素的腎臟損害性到底如何,數據正在整理與分析之中,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黃仲義,肖永紅,張菁,等.萬古霉素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1版)[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1,30(8):561-573.
[2]孫劉陽,田碩涵,馬凌悅,等.萬古霉素類藥物合理用藥綜合評價體系的建立[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30(2):143-145.
[3]劉洪書,茆海豐.5年萬古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MIC值變化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7):1564-1566.
[4]孫浩,徐英宏,劉曉東,等.萬古霉素血清藥物濃度監測及臨床應用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6):521-524.
[5]呂小艷,馬筱玲.萬古霉素最低抑菌濃度漂移對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3,13(2):121-123.
[6]徐兵,李昕,李煥德,等.萬古霉素高谷濃度給藥方案的研究[J].中南藥學,2011,9(11):811-814.
[7]梅清,喻婷,朱玉林,等.萬古霉素單用及聯合利福平或磷霉素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防耐藥突變濃度的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1,27(7):944-947.
長長的征戰的隊伍中,是誰在揮動著長槍那孤獨落寞的身影,是在訴說著那滿腔的熱血。是誰孤軍奮戰?保護大家?就是哪不謂艱險和死亡的戰士
還是在嘲笑著那些匆匆經過的彷徨
路在腳下,可要達到頂峰
飲血的長槍又怎能發出驕傲的聲響
沒有完美的魔法,沒有瀟灑的體龐
沒有飄逸的靈魂,沒有完美的爆場
戰士,孤獨的身影
到底要走向何方
走到那天之峰的頂端難道就成了那有始有終的勝者
又或是成了那凄涼的懦夫可憐的無常
世界里的呼喊,稀少的回應
只看到一個瘦小的身影慢慢走過
勇敢的沖向那另一個死亡
孤注一擲萬劫不復
這渺小的生命要走到什么地步
才能達到自己苦苦追尋的完美夢鄉
冷冽無情;
冬夜的夜色,
冰冷刺骨。
獨自舞劍,
舞的卻是陰陽劍譜。
孤獨的劍,
劃出一條條孤獨的弧,
閃出一道道寂寞的光。
一個人,
終究無法將兩個人的劍法合二為一,
無法舞的完美。
在天涯的彼岸,
是否同樣有一把劍,
在孤獨的舞動,
在痛苦的思念?
思念共同舞劍的喜怒哀樂,
思念雙劍合一的天下無敵。
仰天長嘯
月光,
能否帶去我的思念?
寒風,
能否捎去我的問候?
能嗎?
無人知曉。
兩個孤獨的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