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三毛陳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三毛臺灣著名女作家、旅行家。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曾用名陳懋(mào)平,后改名為陳平,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人。1943年出生于重慶黃桷埡。中國現代作家。
2、主要成就:臺灣最受讀者喜愛的作家之一,金馬獎最佳編劇提名
3、代表作品:《夢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
(來源:文章屋網 )
三毛在臺北的文化學院讀書的時候,被老師稱為是學校里最有才華的女學生,她的心卻不經意地被同校一位戲劇系的男才子給偷走了。
坐落在臺北陽明山上的文化學院是一所私立大學。三毛入學時,才剛開辦不久,總共只有兩屆學生,所有的人加起來,也不過200多人。因為人少,來來去去不幾天,同學的面孔就大都看熟了。一位男生,在三毛初入文化學院時,就深深吸引了她的目光。
那是一個十分出色的青年,高大英俊,溫文爾雅,氣質沉靜,正是許多女孩子夢想中的白馬王子。他叫梁光明,是文化學院戲劇系二年級的高材生,已經出版了兩本文集,是整個校園大名鼎鼎的才子。他還有一個響亮的充滿詩意的筆名――舒凡。
讀了他的作品,就愛上了他,在看見他的第一眼后,三毛整個人徹底被他俘虜,他是那樣平凡,卻又那樣高貴,眾多的女孩子中,無論漂亮的不漂亮的,從來沒有人進過他的法眼。大多數女孩子在追求他受到挫折后,從此不敢繼續,只是三三兩兩個女友聚在一起時,才討論一下這個孤傲的男孩子。但三毛相信他的孤傲只是因為他的心靈還沒有開啟,因為他夢中的情人還沒有出現。
會是自己嗎?有誰知道,如果是呢,那就勇敢地去追求吧,即使失敗又如何,三毛說:“在這樣的年紀里,如果沒有愛情,就是考試得了100分,也會覺得生命交了白卷。我不管這件事有沒有結局,過程就是結局,讓我盡情地去做,一切后果,都是成長的經歷,讓我去,讓我去!”
與其他追求舒凡的任何女生相比,三毛都是最堅決、最執著、最勇敢、最有恒心和毅力的。三四個月的時間里,舒凡去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哪里有舒凡,哪里就有三毛的影子,她變成了舒凡甩也甩不掉的尾巴。
她逃課,只因為她要到舒凡所在的戲劇系的教室去旁聽,只因為那里有舒凡。
往常沒有注意到的飯館,瞬間煥發出燦爛的光彩,因為舒凡經常到那吃面,于是她也到那兒買上一份飯菜,卻從來不曾認真去吃,眼睛一直停留在那個吃面的人身上。
有時候,她像古時候佇立在海邊的望夫女一樣佇立在公共汽車站的站牌下,等待著那個身影的出現,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只知道他將要乘坐這輛車,那么,把自己帶到哪里都是可以的。
狂熱的愛火燃燒著這個女子的心,三毛的舉動能引起舒凡的注意嗎?
她就這樣跟著,3個月、4個月,如果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她都會愿意,只是那個高傲的人,從來沒有瞧一眼身后影子一般的女孩。
她幾乎絕望了,還能再做什么呢?還要再等多久呢?
在她的生日宴會上,他卻出現了,但一句祝福的話都沒說便走了。那一天她喝了很多酒,很苦,卻能讓人獲得一點解脫,一點幻覺。宴會散了,同學們向她表示祝賀和感謝后也紛紛走了,終于只剩下她自己。她不愿意別人看見自己的脆弱。她漫無目的地走著,一直走到學院操場中心的大草坪上讓那些被壓抑的淚水悄然流淌,她被傷心包裹了起來。
就在這淚眼婆娑之中,她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他,是那個白天和黑夜都在她眼里、在她心里的他。她不由自主地向他走去,腳步有些輕飄,她感覺自己像在飛……
他迎著她,迎著她的熾熱目光,第一次,他沒有躲開。也許這個像飛蛾一般不計后果的女生終于讓他有了瞬間的心動,也許是一個男孩內心的溫柔被喚醒,總之,這次他沒有躲開。這給了她鼓勵,她迎上去,用一雙含著萬千幽怨的眼睛凝視著他,千言萬語都無須訴說了,全在那雙眼睛里。
她看見舒凡插在上衣口袋里的鋼筆,它在陽光下散發著光芒,一道照亮三毛心靈的光芒。她伸手從他口袋里拔出鋼筆,猛然拉起他的右手,在他攤開的掌心上寫下了一串數字――家里的電話號碼。她所能做的就這些了,深情地看他一眼,飛快地跑掉了。
教室里根本不能再待下去,她害怕自己的心從胸腔里跳出來,她害怕自己不能自持地大聲哭泣或者歡笑,她繼續飛跑,飛跑,往家里的方向飛跑。
奔到家,她第一句話就是:“媽,有我的電話嗎?”
她的等待終于有了結果。黃昏的時候,那個讓她等到快要崩潰的電話終于打進來了。他要求兩人晚上7:30在臺北車站鐵路餐廳門口見面。
她的幸福終于被穩妥地握在了手里,但是,這一切真的都是真的嗎?她始終不肯相信自己。但他們每天都在一起讀書,一起吃飯,一起逛街,成為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走過去,身后是一陣陣羨慕的“嘖嘖”感嘆,這對才子、才女終于走到了一起。
舒凡確實真誠地對待著這個瘋狂追求自己的女孩,但他卻無法像她愛自己那樣地愛她,這是一份并不對等的愛情。三毛可以為他做一切,放棄一切,但他做不到這一點,不是因為他虛偽,只是因為他真的沒到那種程度。他無法像三毛那么瘋狂,他甚至覺得三毛那過于放任而濃烈的愛,變成了他不堪承受的重負,他覺得有點累……
兩年過去了,轟轟烈烈、風風雨雨,三毛進入大三,而舒凡則面臨畢業。躊躇滿志的舒凡對于畢業是滿懷欣喜之情的,終于可以到社會上大展身手了。但他的快樂情緒似乎并沒有感染三毛,相反,他還發現三毛的情緒更加起伏不定了,有時候莫名其妙地就會流淚,雖然他知道她愛哭,但像現在這樣魂不守舍的三毛甚至偶爾有些歇斯底里的三毛,他還是剛剛發現,為什么她無法分享自己的快樂呢?
他并不懂得三毛那顆慌亂的心,舒凡要畢業了,他再也不能每天都陪在自己身邊,她又要忍受在一個人的世界里的生活,她甚至覺得舒凡因畢業將至而表現出的神采飛揚都是尖刻的預言,預言著一個沒有希望的未來――他離開,他忘卻,他從自己的世界消失……
千頭萬緒中的她剩下最后一個念頭,一個似乎可以把舒凡永遠留在自己身邊的方式――和他結婚,做他的妻子。
“凡,我們結婚吧?”
舒凡是個男人,并且是個現實、理性而又負責的男人,結婚絕對不是說說就可以的啊!房子呢?以后兩個人的生活怎么安排?在舒凡的眼中,婚姻是世俗的,它需要愛情這份養分,但還必須植根于現實的土壤。
“平,你不要沖動。”舒凡委婉地勸慰道,“沒有事業就結婚,我是不會同意的,因為我覺得那根本不可能真正幸福。”
舒凡的回答一瞬間把三毛打進了萬丈深淵,這跟自己的期望差別太大了,一個女孩向一個男孩求婚被拒,這該是多么難堪啊,她的淚水又無聲地流了出來。
舒凡沒有再多說什么,他只是冷淡地說了一句:“平,你再好好想想,我還有論文要寫,我先走了。”
最后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三毛覺得也許做出離開的決定能夠讓舒凡改變主意留在自己身邊?“……機票在手,也許明天就走了,其實都可以更改的,只要你開口留我,只要一個理由,就能讓我停留。”
但她沒有等到舒凡的挽留。他只是握了握三毛的手:“祝你旅途愉快!”
影響力人物之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周游列國在他的生平及其思想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問學京師,游歷諸侯,從漫長的旅途中悟出精辟的人生哲理,成就了粲然的道德文章。
孔子一生可謂游歷豐富,而且游中生情悟情,游中傳道悟道。孔子的"游"主要有三種形式:游覽、游學、游仕。孔子在游中問學,游中入仕,在學問和仕途的曲折中詮釋了游歷的另一境界。
影響范圍
孔子的游歷思想影響了兩千多年來的旅游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鮮明地闡述了旅游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不僅陶冶了情操還讓我們了解到了社會并更加關注人生。孔子的旅游思想證明了旅游和讀書、理論和實踐是密不可分的,對今天風行全球的素質教育和旅游詮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影響力人物之二: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今江蘇省) 江陰人。明朝末期地理學家、探險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萬字《徐霞客游記》是中國旅游史上的一部奇書。
"大丈夫當朝游碧海而暮蒼梧" ,一句豪言一生行。400年前,千古奇人徐霞客遍游了中華大地16個省、市、自治區。他不畏艱險,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了觀察的結果。直至進入云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時,仍堅持編寫《游記》和《山志》,完成了260多萬字的《徐霞客游記》。55歲(1640)云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江陰。56歲(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
影響范圍
徐霞客對后世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以現代的觀點來看,徐霞客不僅是最卓越的旅行家,更不愧是一個旅游資源的探索者和發現者。
如今,徐霞客考察記述過的那些絕地名勝、奇異景觀,現在大多成為遠近聞名、甚至名揚全球的風景勝地,徐霞客已成為這些旅游地的標識。此外,不少地方在發展旅游業的時候,也都要先查查《徐霞客游記》,看是否有幸被記載在其中。徐霞客的旅行經歷和科學考察,對他醉心的、今天已成為一個熱門產業的旅游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影響力人物之三:玄奘
玄奘(602~664),名陳,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滑國故城)人。世稱三藏法師,俗稱唐僧。唐代佛教學者、旅行家、翻譯家,唯識宗的創始者之一。所著《大唐西域記》,是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貞觀十七年(643年)春,玄奘攜帶657部佛經,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經阿富汗,翻越帕米爾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線回國,兩年后回到首都長安。玄奘此行,行程5萬里,歷時18年。在中國歷代旅行、游學者中,尤以唐朝僧人玄奘法師對中國的影響為大,他不但帶回來了大量佛經,還帶回了所經過國家的風土人情和地方文化,并詳加記載,成為現在研究和考古的重要依據。
影響范圍
玄奘西行是在與死神和膽怯的拚殺中成就了行者精神,他影響了后世無數的探險家與背包客,玄奘在充滿艱險的西行之旅中,所彰顯出的堅強的意志、明確的信念、不屈的人格、精深的知識、以及優秀的團隊意識和不求名利的品格,讓千千萬萬的后人欽佩與驚嘆,這也正是他旅途成功的關鍵所在。
影響力人物之四:余純順
余純順 (1951.12~1996.6.13),上海人。 1988年7月1日開始孤身徒步全中國的旅行、探險之舉。 行程達4萬多公里,足跡踏遍23個省市自治區。訪問過33個少數民族,發表游記40余萬字,沿途拍攝照片8千余幅,并為沿途人們作了150余場題為"壯心獻給父母之邦"的演講。最值得稱頌的是他完成了人類首次孤身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以及征服了"世界第三極"的壯舉。1996年6月13日在即將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羅布泊全境的壯舉時,不幸在羅布泊西遇難。
余純順走了,但他讓我們記住了人類徒步穿越荒涼之地的韌性、萬里山河的雄奇以及虛幻背后的真實,人性的復雜與單純、人生的殘酷與美好和長久的思索。
影響范圍
余純順生前曾抱怨跑遍大小城市買不到一個可供旅行的背囊,以至他看到那些外國旅行者背著那種多功能背囊在中國走來走去,很是羨慕。今天,在中國任何一座城市都能買到各式各樣的背囊,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見到背著行囊的中國人。這就是余純順徒步行走最大的意義與影響。
影響力人物之五:三毛
三毛(1943-1991),原名陳平,臺灣人。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等十余種。一生浪跡天涯,游歷大半個地球,54個國家,被人們稱為"異鄉的賭徒"。
三毛生性浪漫,三歲時讀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印象極深,后遂以"三毛"為筆名。為了追尋心中的那棵"橄欖樹",她踏遍萬水千山。然而,無論是異國都市的生活情調,還是天涯海角的奇風異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國情結。盡管她嫁給了一個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有讀者認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無論是她遺留下來的眾多作品、她的游歷和她心靈情感的轉折,都充滿著一點點浪跡天涯的意味。
影響范圍
三毛旅行蘊"大漠孤煙直"的執著與迷戀,兼異域風情之奇特,沉雄樸質,一改名山大川、文物古跡正統游逸,啟"非主流"女性旅游視點之聚焦。女性旅游市場逐漸成為旅游業的新寵,沿三毛的旅行足跡尋求 "荒漠淡薄意境游",去延續她的旅行夢,成為人們對這位奇女子的最好追念。
影響力人物之六: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市)。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戲劇教育家。
為了尋找中華文化的靈魂,余秋雨在長期鉆研典籍后離開書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他與鳳凰衛視合作,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行四萬公里,在當今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親身考察了人類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遺址。
此后,他又考察了歐洲九十六座城市,繼續對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作比較研究。這種空前規模的文化考察通過全球電視直播感動了世界,他多次應邀到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馬里蘭大學演講中華文化,并成了聯合國世界文明大會、世界華商大會、全球企業家峰會的首選文化演講者。他的書籍,長期位列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
影響范圍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全書主題是憑借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很多喜歡旅游的人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后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余秋雨讓人們告別了單純的觀光游,讓更多的人與他一樣踏上了文化的苦旅。
影響力人物之七: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途經中東,歷時四年多來到中國,到達了當時的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禮物,大汗留他們在元朝當官任職。聰明的馬可•波羅很快就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視各地的機會,走遍了中國的山山水水,中國的遼闊與富饒讓他驚呆了。
馬可•波羅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將地大物博的中國向歐洲人作出報道的人,作為世界著名旅行家的他出訪過云南、河北、高郵、泰州、揚州、南京等。此外,還奉使訪問過東南亞的一此國家。因此,馬可波羅被譽為"中世紀偉大的旅行家"。
影響范圍
馬可•波羅史詩般的中國之旅在以后的數個世紀里,流行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時間歐洲對遠東的物產、及其君主和傳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直接導致了14世紀末和15世紀的航海探險和地理大發現,甚至20世紀初,在沙漠中旅行的斯坦因,仍然把《馬可•波羅游記》作為少數的參考書之一。
就旅游方面來說,它激起了更多人對異域文化風情的向往,遠渡航海旅游影響了整個時代,大批富有野心的航海家環球世界,把各個地方的地域文化都帶到世界各地,環球旅行已不再是一個不可實現的童話。
界紀錄。1975年5月27日作為中國登山隊副隊長,與八名男隊員一起從東北山脊登上海拔8844.43米(當時測定)的珠穆朗瑪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女運動員。
影響力人物之八:潘多
潘多是中國登山隊的楷模,作為一個女性不畏艱苦勇攀高峰的精神給廣大女性旅游者以極大的鼓舞。登山、滑雪、探險野營已不再是男子的專利,不少地方組成了女子登山隊紛紛向珠峰發出進攻。女子在登山、野外、冒險或文化考察類的旅行受到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的喜愛,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旅游是一種事業,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已經成為眾多旅游者的共識。
影響力人物之九:王石
有網友評論說:喜歡旅游,就要看王石的博客。王石出任《旅游衛視》代言人與他
"眼界改變世界、行走改變命運"的生活理念極相吻合。王石還出任瑞士旅游形象大使,代言自然本色,開啟了"商業與休閑相結合"即登山、攀巖、漂流、越野跑等戶外活動一體的旅游形式新時尚。這種集工作休閑、旅行于一體的旅游方式更適合現在快餐文化之下的生活方式。
影響力人物之十:魏小安
魏小安,著名的旅游經濟和管理專家,現任中國旅游文化資源開發促進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是活躍在中國旅游業中最著名的規劃、營銷專家之一。他參與了十幾年來中國旅游業發展的各項重大決策,起草國務院關于旅游發展的各項重要文件,參與各項旅游法規的制定。自1988年至1993年,歷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主報告及國家旅游局其他主要文件主要起草人之一;1993年后,制定旅游行業管理的主要文件和各項標準,組織實施了旅游標準化、飯店星級評定、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旅游區(點)質量等級評定等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