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紅色詩詞

紅色詩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紅色詩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紅色詩詞

紅色詩詞范文第1篇

有兩個事實令人遺憾,其一,數千種報紙期刊,卻沒有一種真正致力于演繹營銷學問;其二,我們有機械工程師、鑄造工程師、電子工程師……惟獨沒有銷售工程師。

數字與事實構成了強烈的黑白反差,于是,我們明白了自己的職責所在,便有了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薄薄的《銷售與市場》雜志。

中國,一向以農業為立國根本,形成了整飭森嚴的官本位體制,商人忝列士農工商之末,倍受壓抑歧視。即使如此,在歷史悠遠的背景中。商人們在商業營銷活動中閃現的智慧之光依然是亮麗璀璨。

戰國時宋國有一人家世代以漂絲為業,善制不皴手之藥。一客商聞之,欲以百金買其秘方。宋人聚族而議:世代漂絲,所得不過數金。今一朝而得百金,何不為?客商購得秘方,往說吳王,適值吳越兩國冬季水戰。吳王使之率軍征討,將士手不皴裂,大敗越人。客商裂地封疆,所得豈止百金?

西晉末,王導為瑯琊王司馬睿獻策移鎮南京。大興元年,司馬睿登基稱帝,王導任丞相,然庫帑虛乏,僅有束布萬匹,卻又售之無門。王導乃命朝臣著束布衣上朝覲見。江南士人紛紛附庸風雅,竟成時尚。束布價格扶搖直上,一匹可售一兩黃金。王導因之斂聚了東晉王朝運作的第一筆資金。

我們不得不嘆服,即使是在商品經濟極不發達的古代,營銷,正可謂愈研究愈有學問;市場,已然是愈深入愈有意境。

著名作家張愛玲女士十二歲時作小說,皓腕濃墨,兜頭寫下:“話說隋末唐初時候。”她喜歡那個年代,以為“那是一個興興轟轟橙紅色的時代。”

或許是吧。但真正“興興轟轟橙紅色”的時代應該說是我們的時代:市場敞開了,生產力解放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提供給了每一位富有活力的中國人。

中國,需要企業家、工商巨子,更需要銷售工程師、銷售大師。

因此,如何圍繞著市場與銷售,培養出銷售人才,正是讀者與我們要作好的大文章。

紅色詩詞范文第2篇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傳統藝術形式;視覺元素

非物質文化元素指的是形成民眾價值觀點、審美觀點、情感意識、行為模式的潛在形式文化,非物質文化的情感元素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滿足民眾精神需求的作用。正如唐家路教授所說,民眾正是通過這種情感的寄托和表達,喚起人類本性當中美好的東西,使人類心靈不至于冷漠、孤獨、疏離。因此,設計中加入非物質文化元素在設計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意義。

一?經典詩詞文化的借用

中國各朝代對文化產生深遠意義,造就不同類型的文學形式,如春秋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設計師在利用傳統元素,營造氛圍,文字和圖案編排版式上,相互借鑒參考,在商品的造型和包裝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北京“好利來”月餅包裝,在營造中秋佳節的氛圍中,加入了關于秋佳節的詩詞,烘托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心理訴求。同時在包裝上也刻意借用了詩詞文化的書寫形式,如文字豎排、文字錯位、殘缺的印章等;借用古文化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商品獨到奇特,調動消費者視覺感官,這一點在現在很多高檔酒店的菜譜中,顯得更為突出,這些有著詩詞風格的菜譜,比普通菜譜更有說服力,仿古風格暗示這是家老字號,同時也是飲食文化升華的表現。

借用古詩詞、其文字排版形式、附帶其整體仿古風格的商業包裝,其目的就是通過運用詩詞文化魅力,達到預期的包裝效果。因此,現代設計中借鑒詩詞文化的內容與表現形式,不失為一種絕好辦法。

二?傳統藝術形式的借用

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是中國特有的審美情趣,其藝術形式歷經傳承,形式多樣。最為聞名的有:軟筆書法(毛筆)、印章、陶瓷、絲綢、繡花、窗花剪紙等藝術形式。在本土化的設計中,對于傳統藝術運用關鍵在于融會貫通,尋找傳統和現代的契合點,如2008年的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整個標志造型借用傳統藝術印章的表現形式,運用了中國特有的介于似與不似之間寫意手法,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征結合起來。

體現民族風格,要深入領悟傳統的藝術精神,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時代的民族形式,找到真正屬于我們的設計,才能夠成為國際社會所認同的現代設計。

三?發揮中國特有的國粹文化

中國國粹文化歷來已久,京劇,國畫,醫藥,武術(烹飪)被譽為國粹精華,這些都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和知名度。設計者首先要意識到我國國粹文化在世界已取得矚目成就,是中國的明星代言人,為此,設計者要特別加強對國粹文化的深入發掘,提煉出其表現形式,結合現代審美情趣,創作出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的表現形式。

德國寶馬汽車在開拓中國高檔汽車的市場上,注重研究中國國粹文化,致力于京劇臉譜文化上,巧妙結合古代文化與中國人審美點的共同處,研發了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BMW之悅”系列車型,該系列車型的外觀設計和結構設計便是從京劇臉譜文化提煉出來的,央視形象宣傳水墨廣告《相信品牌的力量》,結合國粹國畫特有的無形有神的技法,把廣告主題所要表現出來的人與物皆以水墨的形式表現出來,不管從藝術形式、畫面質量、角度,還是主題思想的傳達上都別具一格,開創了廣告手法新的道路,奠基了中國廣告包裝新里程碑,在國際廣告評比力斬獲金獎。

四?古代代表性名人的使用

五千年的文化孕育無數的先輩名人,他們的真知灼見在至今影響著世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他們的形象與貢獻價值在全球產生廣泛影響。在建立本土化設計風格中,要學會借其形象轉化成設計風格的藍本,運用他們的歷史故事營造出設計氛圍,在現有的這些名人資料上,找出一條能與設計風格的相通的橋梁。

代表性名人有:孔孟、孫子、魯班、華佗、四大美女、諸葛亮、曹操、關羽、王羲之、李白、杜甫、岳飛、包拯等。

現代設計要著重加強傳統文化元素在畫面中的表現,代表性名人所派生出來的事物是傳統元素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各行業的名人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該行業形象代言人。運用代表性名人,通俗的事跡故事,在建立傳統文化設計風格中,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五?中國傳統色彩的應用

中國作為了一個歷史文明古國,嚴格來說,是一個傳統的國度,在發展現代技術的前提強調的是傳承文明。色彩做為被傳承的一方面,紅色是最基本的傳統色。除紅色之外,黃色、藍色也是常見的傳統色彩。我們習慣性地將它們稱之為中國紅(深紅)、中國黃(土黃)、中國藍(深藍)。

中國傳統色彩中最為常見的是紅色,紅色代表著積極向上、熱情喜慶, 例如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的設計,采用的紅基本色,紅黃相結合,詮釋了中國作為文明大國的積極向上熱情奔放奧運精神,同時也為設計做出了很好的典范作用。藍色同樣作為中國傳統色,在活動或商品的包裝上,也同樣為設計提供了用色的范本。青花瓷其用色方面便是采用了具有代表性中國藍,;鐵觀音茶在包裝上也刻意地采用了中國藍,如08年北京奧運會上禮儀小姐所著裝的藍色旗袍。

色彩作為設計中的一大要素,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色彩來包裝設計產品,是設計中的關鍵環節。設計者在用色的把握度上要注重本土情懷,不宜過艷過沉,要根據產品所需來用色,符合人們的審美觀點,這樣才能表現出傳統特色。

參考文獻:

[1] 賈萍. 梁培林. 解讀民族文化品牌[J]. 廣西社會科學家, 2005,4

[2] 賈梟. 淺析國際品牌廣告在中國本土化運作[J]. 商業研究,2004,7

[3] 劉贊愛. 劉婷. 傳統藝術對現代藝術的啟示[J].裝飾, 北京:2004,21

[4] 田少煦. 關于藝術設計教育時代特征及民族性思考[J].包裝與設計, 1998

摘?要: 目前在國際化設計為主導的大背景下,現代設計正逐步趨向一體化,為了保持民族地域特色,保持多元化、多樣性并存的局面,發展中國本土化設計至關重要,這篇《中國非物質文化元素在視覺設計中的探索》旨在研究探討中國本土化的發展方向,并通過加以案例系統性地歸類分析,從一定程度上為建立民族設計風格,樹立民族品牌形象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傳統藝術形式;視覺元素

非物質文化元素指的是形成民眾價值觀點、審美觀點、情感意識、行為模式的潛在形式文化,非物質文化的情感元素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滿足民眾精神需求的作用。正如唐家路教授所說,民眾正是通過這種情感的寄托和表達,喚起人類本性當中美好的東西,使人類心靈不至于冷漠、孤獨、疏離。因此,設計中加入非物質文化元素在設計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意義。

一?經典詩詞文化的借用

中國各朝代對文化產生深遠意義,造就不同類型的文學形式,如春秋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設計師在利用傳統元素,營造氛圍,文字和圖案編排版式上,相互借鑒參考,在商品的造型和包裝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北京“好利來”月餅包裝,在營造中秋佳節的氛圍中,加入了關于秋佳節的詩詞,烘托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心理訴求。同時在包裝上也刻意借用了詩詞文化的書寫形式,如文字豎排、文字錯位、殘缺的印章等;借用古文化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商品獨到奇特,調動消費者視覺感官,這一點在現在很多高檔酒店的菜譜中,顯得更為突出,這些有著詩詞風格的菜譜,比普通菜譜更有說服力,仿古風格暗示這是家老字號,同時也是飲食文化升華的表現。

借用古詩詞、其文字排版形式、附帶其整體仿古風格的商業包裝,其目的就是通過運用詩詞文化魅力,達到預期的包裝效果。因此,現代設計中借鑒詩詞文化的內容與表現形式,不失為一種絕好辦法。

二?傳統藝術形式的借用

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是中國特有的審美情趣,其藝術形式歷經傳承,形式多樣。最為聞名的有:軟筆書法(毛筆)、印章、陶瓷、絲綢、繡花、窗花剪紙等藝術形式。在本土化的設計中,對于傳統藝術運用關鍵在于融會貫通,尋找傳統和現代的契合點,如2008年的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整個標志造型借用傳統藝術印章的表現形式,運用了中國特有的介于似與不似之間寫意手法,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征結合起來。

體現民族風格,要深入領悟傳統的藝術精神,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時代的民族形式,找到真正屬于我們的設計,才能夠成為國際社會所認同的現代設計。

三?發揮中國特有的國粹文化

中國國粹文化歷來已久,京劇,國畫,醫藥,武術(烹飪)被譽為國粹精華,這些都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和知名度。設計者首先要意識到我國國粹文化在世界已取得矚目成就,是中國的明星代言人,為此,設計者要特別加強對國粹文化的深入發掘,提煉出其表現形式,結合現代審美情趣,創作出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的表現形式。

德國寶馬汽車在開拓中國高檔汽車的市場上,注重研究中國國粹文化,致力于京劇臉譜文化上,巧妙結合古代文化與中國人審美點的共同處,研發了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BMW之悅”系列車型,該系列車型的外觀設計和結構設計便是從京劇臉譜文化提煉出來的,央視形象宣傳水墨廣告《相信品牌的力量》,結合國粹國畫特有的無形有神的技法,把廣告主題所要表現出來的人與物皆以水墨的形式表現出來,不管從藝術形式、畫面質量、角度,還是主題思想的傳達上都別具一格,開創了廣告手法新的道路,奠基了中國廣告包裝新里程碑,在國際廣告評比力斬獲金獎。

四?古代代表性名人的使用

五千年的文化孕育無數的先輩名人,他們的真知灼見在至今影響著世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他們的形象與貢獻價值在全球產生廣泛影響。在建立本土化設計風格中,要學會借其形象轉化成設計風格的藍本,運用他們的歷史故事營造出設計氛圍,在現有的這些名人資料上,找出一條能與設計風格的相通的橋梁。

代表性名人有:孔孟、孫子、魯班、華佗、四大美女、諸葛亮、曹操、關羽、王羲之、李白、杜甫、岳飛、包拯等。

現代設計要著重加強傳統文化元素在畫面中的表現,代表性名人所派生出來的事物是傳統元素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各行業的名人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該行業形象代言人。運用代表性名人,通俗的事跡故事,在建立傳統文化設計風格中,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五?中國傳統色彩的應用

中國作為了一個歷史文明古國,嚴格來說,是一個傳統的國度,在發展現代技術的前提強調的是傳承文明。色彩做為被傳承的一方面,紅色是最基本的傳統色。除紅色之外,黃色、藍色也是常見的傳統色彩。我們習慣性地將它們稱之為中國紅(深紅)、中國黃(土黃)、中國藍(深藍)。

中國傳統色彩中最為常見的是紅色,紅色代表著積極向上、熱情喜慶, 例如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的設計,采用的紅基本色,紅黃相結合,詮釋了中國作為文明大國的積極向上熱情奔放奧運精神,同時也為設計做出了很好的典范作用。藍色同樣作為中國傳統色,在活動或商品的包裝上,也同樣為設計提供了用色的范本。青花瓷其用色方面便是采用了具有代表性中國藍,;鐵觀音茶在包裝上也刻意地采用了中國藍,如08年北京奧運會上禮儀小姐所著裝的藍色旗袍。

色彩作為設計中的一大要素,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色彩來包裝設計產品,是設計中的關鍵環節。設計者在用色的把握度上要注重本土情懷,不宜過艷過沉,要根據產品所需來用色,符合人們的審美觀點,這樣才能表現出傳統特色。

參考文獻:

[1] 賈萍. 梁培林. 解讀民族文化品牌[J]. 廣西社會科學家, 2005,4

[2] 賈梟. 淺析國際品牌廣告在中國本土化運作[J]. 商業研究,2004,7

[3] 劉贊愛. 劉婷. 傳統藝術對現代藝術的啟示[J].裝飾, 北京:2004,21

紅色詩詞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真州絕句》春景秋景

“半江紅樹賣鱸魚”出自王士禎的《真州絕句》(其四)的第四句。原文是:

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

關于第四句的解釋各家說法不一:

(1)《古代詩詞曲名句選》(廣西人民出版社):半江,江邊楓樹很多,倒映水中,遮滿半面江水。紅樹,楓樹,秋天楓樹經霜,葉子變成紅色,所以叫做紅樹。……賣鱸魚,指賣鱸魚的熱鬧場面。

(2)《詩詞曲名句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紅樹:秋日下霜,楓樹葉子變成紅色。鱸魚:盛產于長江下游的一種口大鱗小的味美之魚。句意:最好的景色還是太陽偏西,風平浪靜之后。紅色的楓樹下,漁民在賣鱸魚。描繪出了富有漁村生活氣息的圖畫。

(3)在《中國古代詩歌欣賞辭典》中黃立新認為這首詩是寫真州江邊漁村秋天傍晚的旖旎風光。半江,半個江面上;紅樹,長著紅葉的樹。有的樹葉秋天變紅。鱸魚,一種體呈銀灰色而背部有小黑斑的魚,產于我國沿海一帶。“半江”句說,在江邊紅葉樹下,漁人們正在賣鱸魚。

(4)在《歷代絕句精華鑒賞》中艾治平認為這首詩是寫秋景。紅樹:楓樹。楓葉秋天經霜變成紅色。他是這樣解釋第三、四句的:最好的時光怕就是紅日西斜,風平水靜的傍晚時分了。你看,江水波平,碧光閃閃;楓葉經霜,艷紅如染;走著,走著,請聽,在你耳畔響起了“賣鱸魚呵”的聲音,聲韻悠遠,余音不絕。

(5)在《古典文學鑒賞集》(三)(遼寧教育出版社)中陳體津認為此詩描寫秋天傍晚江邊的漁家風光。他是這樣解釋最后兩句的:后二句描寫漁人的生活即景,落日的余輝斜照在經霜的楓樹林上,倒映江邊,半邊江水像被染紅了似的,顯得分外妖嬈明艷,漁人們趁看傍晚晴好的天氣,在江邊樹下售賣自己剛剛打來的新鮮鱸魚。詩中洋溢著漁鄉的氣息,卻又透露出清遠的閑情逸致,真有耐人尋味的意境。

(6)陶文鵬在1993年《古典文學知識》第6期第113頁是這樣解釋的:《真州絕句》組詩是寫真州春天風物。他是這樣解釋最后兩句的:在黃昏時分,日斜風定以后,斜陽照在江上,一半江面碧綠,一半江面嫣紅,江岸金絲輕漾的柳樹,傳來一聲聲很有地方風味的吆喝,原來是漁民們正在高興地叫賣鱸魚。

從以上列舉的觀點我們可以知道,關于“半江紅樹賣鱸魚”所寫之景大致有兩種觀點:一是以艾治平老先生為代表的,認為此句是寫秋天的景色;一是以陶文鵬先生為代表的,認為此句是寫春天的景色。前五個主張此句是寫秋天的景色,只有陶文鵬先生認為此句是寫春天的景色。分歧的焦點是什么?到底誰是誰非呢?

我認為分歧的焦點是對“半江紅樹”的理解。艾治平老先生認為“半江紅樹”的“紅”是形容樹的,紅樹也就是楓樹,因為楓葉秋天經霜變成紅色。人們自然會想起杜牧有名的詩句“霜葉紅于二月花”。而陶文鵬先生則認為“半江紅樹”的“紅”是形容江的。江面沒有被斜陽照射的一邊是碧綠的,被斜陽照射的一邊是嫣紅的。人們自然會想起白居易有名的詩句“半江瑟瑟半江紅”。

我認為這句詩應該是春天之景,理由如下。

首先,從《真州絕句》組詩的寫作時間來看。王士禎所寫的《真州絕句》一共有五首。我們看一下《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的目錄就會發現,這五首詩排在“《維揚蕭尺木畫冊四首》壬寅稿”下面,壬寅應該是康熙元年,也就是公元1662年。當時,王士禎二十九歲,這首詩應當是1662年寫的。查《漁洋山人年譜》可知,這一年,他在揚州做推官。真州在揚州西南六十里,他的《真州絕句》(其一)寫道:“揚州西去是真州,河水清清江水流。”從這里可知王士禎對真州是比較熟悉的。其中,《真州絕句》(其二)說:“白沙江頭春日時,江花江草望參差。行人記得曾游地,長板橋頭舊酒旗。”寫了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白沙洲一帶長滿了各式各樣的野花野草,一眼望去,煞是招人喜歡,是人們游春的好地方。那長板橋邊的酒店,懸掛著引人注目的酒旗,更是人們休憩、觀景、敘談的好場所。這首詩寫出了人們在春天到白沙頭游樂的歡快情景。由此可知《真州絕句》肯定是寫春天的景色。再看《真州絕句》(其五):“江鄉春事最堪憐,寒食清明欲禁煙。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第一句“江鄉春事最堪憐”是《真州絕句》組詩的總結性詩句,是說真州春天的景物最可愛,也是《真州絕句》組詩的詩眼。其中第二首和第五首都寫明是春天,所以第四首也是春天寫的,也是寫春景。因此這句詩是寫春天之景。

其次,從“楊柳”的意象來看。清朝詩人所寫的“楊柳”意象,要么是歌詠春天之景,要么是傷春惜春。總之,是寫春天的景物。如張問陶的《陽湖道中》:“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紅妖翠畫江南。”魏源的《三湘棹影》:“溪山雨后湘煙起,楊柳愁殺鷺鷗喜。”沈德潛的《過許州》:“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行人便覺須眉綠,一路蟬聲過許州。”王士禎的《真州絕句》(其四):“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也寫了楊柳的意象,這首詩也應該是描寫春天之景。因此,“半江紅樹賣鱸魚”所寫之景應是春天的景色,而不是秋天的景色。

為什么認為“半江紅樹賣鱸魚”是寫秋天景色呢?我的理解是如下:

其一,犯了“就詩論詩”的毛病。魯迅在《草(六至九)》中指出:“不過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并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說夢的。”我們分析、賞析詩歌,一定要顧及全詩。如果是組詩,一定要顧及整個組詩,這樣才有可能真正掌握這首詩。否則,“就詩論詩”就可能曲解作者的原意。

其二,受宗梅岑《讀阮亭先生真州絕句漫作》的影響。惠棟在《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里引了宗梅岑的這首絕句,全文如下:“板橋山色晚秋初,楚澤真州畫不如。我愛新城詩句好,半江紅樹賣鱸魚。”此詩對于王士禎的《真州絕句五首》,特別推重第四首,還引用這首詩的“半江紅樹賣鱸魚”,稱為“詩句好”。宗梅岑認為此首詩的藝術特色是詩中有畫。不但詩中有畫,而且勝過畫,畫出來也不如詩。這一點宗梅岑先生是別具眼力的。但宗梅岑認為“板橋山色晚秋初”,認為《真州絕句五首》是描寫秋天的景色,這就有問題了。原來宗梅岑讀“半江紅樹賣鱸魚”,讀成“紅樹”,成了“霜葉紅于二月花”,所以說成“晚秋初”了。可是這五首詩寫的是春天的景物,不在晚秋,是寫“半江紅”,不是寫“紅樹”,所以不對了。

其三,是受杜牧《山行》詩的暗示。人們一看到紅樹的字眼,第一反應就會想起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很自然會聯想此“紅樹”可能是楓樹的葉子經霜變成紅色。再加上沒有顧及整個組詩,很自然地認為這句詩是寫秋天的景色。

參考文獻:

[1]劉利等.古代詩詞曲名句選[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

[2]趙傳仁.詩詞曲名句辭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8.

[3]馬美信,賀圣遂.中國古代詩歌欣賞辭典[M].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0.

[4]艾治平.歷代絕句精華鑒賞[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

[5]中央電大古典文學教研組.古典文學鑒賞集[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

紅色詩詞范文第4篇

我喜歡讀古詩詞,因為這些古人傳下來的東西通常會很美。這美既有“漫卷詩書喜欲狂”的喜悅,又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更有“腸斷白?州的凄涼。

《夢江南》這首詞講述了一位因心愛的人去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

她清晨起來梳洗好后,在樓上憑欄眺望。千百只白帆盡過,卻沒有一只是在著自己丈夫的。依靠著紅色的樓欄桿,紅色代表相思,正如她現在的心情,她不禁這樣想:“夫君啊,難道你真的想讓我腸斷在這白?州嗎?”

讀了這首詞,我情不自禁地詩興大發,像當年溫庭筠寫《夢江南》那樣,手中筆一揮寫下了一首“讀《夢江南》有感:

佳人獨倚望江樓,

片片紅葉送離愁。

紅色詩詞范文第5篇

春天,這個浪漫的天使,她好像沒打招呼就一下子闖進了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細潤的春雨。帶來了嬌嫩的綠芽,帶來了溫柔的陽光。當人們還若無其事的時候。自然界悄悄地綠了……

春的氣息越來越濃,一場似乎為這個春天而設計的詩歌晚會《不信春來花不紅》在黑龍江電視臺2800米演播廳緩緩地拉開了帷幕,我有幸參與了這臺晚會的燈光設計。晚會的內容由詩詞和歌曲交織組成,有較濃的藝術品位,作品全部出自高占祥先生之手。潛意識告訴我。感受到的將是一種美好、充滿激情的主旋律!

一個晚會的成功,取決于它的形式是否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取決于它表達的思想是否與觀眾的感情融為一體。制作這樣的節目需要各環節各工種之間通力合作。那么,燈光照明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肩負著藝術創作和照明技術保障的雙重責任。

不久,我拿到了詩詞稿和音樂樣帶。閱讀著詩句,我被老一代火熱的情懷所震撼,聆聽著樂曲,我被悠揚深沉的旋律所打動。我猛然領悟:這臺晚會本身不就是一首絢麗的詩篇嗎?她有著深邃的意境.有著獨特的節奏……我決定用色彩來詮釋她,用色彩創造出一種濃烈的氛圍來感染觀眾的視線!

藝術是相通的,晚會現場就好比一幅畫,用色不可以雜亂無章,必須保留一個主基調,一切復雜的顏色變化都建立在這個基調基礎上。朗誦會的主基調定為粉紅色,四組樂章在粉紅色基礎上選用大色塊加以區分。

在“歲月如火”、“時代放歌”章節中,老一代奮進的精神如同烈火,將滾燙的青春燃燒。于是,我的腦海里跳躍出一組組紅色,即大紅、夕陽紅、桃紅、橙紅相互交織,用中黃、檸檬黃互為補充。這種顏色的韻律與火熱奔放的主題渾然一體,制造出一種濃烈的氛圍。各種暖色合成的這種空間左右著觀眾的視線,強烈地激發他們的情感。

在“深情訴說”、“感悟人生”章節中,老一代將人生視為花開花落的舞臺。富貴榮華都是夢,酸甜苦辣都是歌;淡泊朱門性自清,身后留下萬道轍。于是,這兩章充分調動群青、鈷藍、湖藍、深綠、草綠等冷色為主色調來渲染氣氛,表現主人公心靈沉靜、情操高雅的如歌人生。

確定了整體設計風格之后,燈光人員開始仔細考慮所有燈具的吊掛和擺放方式。因為在2800米演播室中,燈具的種類繁多,每種燈具都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將它們以不同的方法排列吊掛,無論空間或地面,所產生的構圖效果完全不同。鑒于這場朗誦會的風格高雅、大氣,我們在前2/3舞臺的上方挑選20個燈拍(橫5縱4),以8支一組的形式吊掛160支cp-60光束燈;在后1/3舞臺上方挑選9個水平桿(橫3縱3),6支一組、吊掛了90支ep-60光束燈。這樣,舞臺正上方有35組共250支光束燈參與構圖。為彌補舞臺兩側的視覺黑洞,在側后方燈拍上分別吊掛18支光束(上下平行兩行:前10支、后8支)。它們的排列直線與舞臺上方光束排列直線里135。夾角。在上、下臺口上方分別吊掛32組回光燈(上下平行兩行:前16、后16)。除此以外.70支電腦燈(23支圖案、47支染色)有規律地分布在上方、側上方或地面.和基礎光達到完美結合。

燈光與舞美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在景光處理中,我們將玫瑰花分層次來布光,幾組紗簾用聚光燈一抹一抹斜打,構圖上產生向心力,加強了整體空間感。煙霧是光束的載體和媒介,沒有煙就談不上空間色彩的展示,我們使用4臺煙機用來加強藝術效果。此外,大部分詩歌朗誦都配有一人或多人伴舞,這對追光藝術的要求比較高。因此,設6部追光燈分別從不同角度來塑造舞臺人物。比如《雪鄉》中,追光塑造出的雙人冰舞造型就顯得非常完美。

《不信春來花不紅》既是晚會的開篇曲又是晚會的靈魂。春雷過后,千年的冰層融化了,一縷縷春風吹來,大江南北郁郁蔥蔥。這種充滿豪情的意境怎樣體現在燈光設計上呢?首先,用銀白和藍色演繹序曲“冬”,當兩段歌詞熱烈響起時,為烘托季節的轉換,綠色的光束鋪滿整個舞臺,寓意著春的身影,春的笑容。間奏時所有光束轉回藍色。最后部分的主題詞唱響時,舞臺呈現出一片火紅。根據創作需要,可愛的雪花機恰好派上用場,幫助烘托冬日的氣氛。為照顧每個機位的拍攝,在舞臺上方第一排燈拍上,等距吊掛4臺雪花機,第二排中間燈拍上吊掛2臺。如果用直線把6臺雪花機相連會形成一個等腰梯形,當6臺雪機同時下雪.前后兩道雪墻就可以增加電視畫面的層次感。雖然這不是真的雪花,但每次見到舞臺上紛紛揚揚、輕柔飄落的白雪,我總是覺得非常開心!

《答天問》這首詩空落深沉,面對霏霏的細雨、微微的春風,主人公思緒綿綿。從前半部分配樂詩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失落和迷茫,所以在燈光的運用上,以藍色作為整首詩詞的主色調。在結尾的部分,主人公“經過痛苦的思索,不再沉思與冷漠。要像花兒那樣飄香溢美,要像太陽那樣散發光熱”,此時燈光轉換成深粉色。以此表現意志和力量。這首詩沒有伴舞,但有鋼琴、小提琴演奏者作背景。朗誦者不斷走動,與兩位伴奏形成流動的三角形,在燈光處理上采用大面積較暗光來襯托三個亮點,非常有意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太仓市| 封开县| 克拉玛依市| 遂平县| 佛学| 隆子县| 九江县| 云安县| 称多县| 灌云县| 汕头市| 都兰县| 拉萨市| 云安县| 霞浦县| 临清市| 云梦县| 潼南县| 延边| 玉山县| 华容县| 中山市| 奉节县| 石狮市| 宜兰市| 彰化市| 湘乡市| 浏阳市| 林州市| 新建县| 环江| 荃湾区| 哈巴河县| 曲阜市| 衡阳县| 怀安县| 拜城县| 连平县| 莒南县|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