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貓的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農業貿易保護;貿易競爭指數;自給率;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11)03-0089-04
一、農業受到長期貿易保護的原因
農業在各國國民經濟中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農產品貿易保護程度與一國的發展水平有關,農產品貿易保護在工業發達國家非常普遍,而且農產品貿易保護很難取消。農產品的貿易保護具有特殊性,這是由于其特殊地位決定的。農業的增長或衰退對國民經濟的擴張具有強烈的誘導或制動作用。
總結和歸納各國對農業進行貿易保護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保證食品安全,這是所有國家的戰略目標,各國政府都把實現食品自給達到政治上合乎需要的程度作為農業政策的一個主要目標。二是保證國內農產品的價格。三是擴大本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但是,從對農業貿易保護的效果來看,貿易保護措施扭曲農產品的價格,阻礙資源的最佳利用,而且保護的經濟成本也很大。
二、日美農業貿易保護的演進特點
縱觀農業的貿易保護歷程,日本和美國都是始終堅持對農業進行貿易保護的典型國家,其主要區別是兩國的貿易保護特點和程度不同。
(一)日本始終維持對農業高度的貿易保護
日本人多地少,資源貧乏,國內農產品供給能力有限,它是農產品的進口大國,其農業保護主義傾向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20世紀60年代日本就是農業高度保護主義的國家,當時主要措施是嚴格的進口限制和進口壟斷措施。長期以來,為了限制國外農產品的進口,日本通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措施對農產品采取貿易保護。
日本農產品的關稅平均稅率一直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1972年日本農產品關稅率平均為17.7%。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以名義保護率測定的農業保護程度達到200%以上,大大高于歐共體成員國及美國的水平。2005年日本精米關稅為778%,魔芋關稅高達1705%,為世界各國高關稅之最,如圖1所示。2008財政年度的日本農產品平均關稅率為17.1%,但這只是針對1800種農產品的平均關稅值。
20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就通過嚴格的進口限制和進口壟斷措施對農業進行貿易保護。1961年日本對農林漁產品實行配額高達81種。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每年的農業補貼總額均在4萬億日元以上,日本對農業的補貼已經超過了農業的收入。2002年11月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又再次提出修改《食品衛生法》,要求進一步強化對進口食品的檢查和限制。這實質上是為了保護本國利益,限制外國農產品進口。2006年5月29日,日本政府新的《食品中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簡稱:肯定列表制度)開始實施。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幾乎對所有農業化學品在食品中的殘留都作出了規定。這大大提高了農產品進口的門檻。日本對農業長期的貿易保護不僅沒有提升本國農業的競爭力,而且已經嚴重阻礙了日本參與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不僅在已經簽訂的FTA協定中,甚至未來FTA的談判、研究、協商中,農產品自由化都是日本的“軟肋”。
(二)美國靈活調整對農業的貿易保護強度
美國自然資源豐富,發展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建國伊始,美國是農業大國,但農業的競爭力并不是很強,但是現在美國是農業強國,也是世界頭號農產品出口大國。隨著工業的發展,農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也在逐漸下降,美國政府根據農業的發展形勢,隨時調整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政策,維系和加強本國農業的競爭力。
1820-1974年,美國為了保護本國農產品的發展,陸續通過了16個主要的關稅法,其中屬于強化保護主義性質并提高稅率的有7個。1816年通過的保護關稅法中對進口農產品征稅20%。1921年美國制定《緊急關稅法》;在1928年通過的關稅法中,對進口農產品征稅率高達產品值的50%~60%。
隨著美國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農業出現了生產過剩危機。為此,20世紀40年代以來,美國為了向外推銷農產品,開始推行自由貿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農產品的保護。1974年美國通過的貿易法中,規定農產品關稅稅率僅為5%。2007年平均配額外最惠國關稅稅率為42%,而配額內關稅稅率則為9.1%。
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美國的綠色壁壘和技術壁壘不斷演化升級。1973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首次將“危害分析及關鍵點控制”(HACCP)應用于罐頭食品加工中,旨在確保從食品原料至最后消費整個食物鏈過程的安全衛生。1998年,美國成立總統食品安全委員會,把獸藥殘留作為界定食品質量安全性的關鍵指標之一。2007年,美國宣布制定殺蟲劑惡唑酮菌限量法規,該法規規定了作物內表惡唑酮菌的殘留限量。《2009年貿易和全球化調整援助法案》將進口增加導致農產品全國平均價格/產量/價值/現金收入等占全國標準的比例從80%提高到85%,且將計算的年份從前5年改為前3年,從而大大降低了援助資格的門檻。
從日本和美國農業貿易保護措施的發展與變化來看,其貿易保護程度的強弱變化與農業的競爭力變化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三、日美農業貿易保護績效對比
(一)日本農業的貿易競爭指數和自給率
1.農業貿易競爭指數。貿易競爭指數(TradeCompetitive Index,TC)也稱“貿易競爭力指數”、“貿易專業化系數”(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TSC),是指一國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貿易競爭指數是分析行業結構國際競爭力的有效工具,它能夠反映本國生產的一種產品相對世界市場上供應的其他國家生產的同種產品來說是否具有競爭優勢及其程度。
貿易競爭指數的計算公式:TC=(Xit-Msub>it)/(Xsub>it+Msub>it)。在公式中,X,M分別表示出口額和進口額,i表示某一國家或某―產業、某一產品,t表示時間。
對1970-2005年日本農業的有關數據計算農業的貿易競爭指數發現,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間日本農業的貿易競爭指數都是小于-0.8,即-I<TC≤-0.8,說明日本農業具有很大的劣勢,且不具有國際競爭力。從1970年以來日本農業貿易競爭指數的變化趨勢來分析,其貿易競爭指數呈下降趨勢,如圖2所示。
2.日本農產品的自給率。自給率是衡量國民消
費總量中有多少由國產食品提供的指標。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農產品自給率持續下降。1965年日本食用農產品綜合自給率94%,1994年下降為62%。日本有自給生產能力的糧食和畜產品僅限于大米和雞蛋。1960年大米自給率為102%,雞蛋自給率為101%,水果自給率100%,肉類91%,蔬菜100%,小麥39%,大豆28%。由于國外農產品價格低廉、日本人飲食習慣變化等原因,日本從海外進口農產品增加,國內生產下降。到2005年,大米自給率為95%,雞蛋自給率為94%,水果自給率41%,肉類54%,蔬菜79%,小麥14%,大豆5%(詳見表1)。所以,從日本農產品的自給率來分析,日本的農產品的消費大部:9-~-依賴于進口,由于農產品的自給率降低,必然會增加進口農產品的比重。
從上面對日本農業貿易競爭指數和農產品的自給率的分析來看,日本高度的貿易保護,既沒有增強農業自身的貿易競爭優勢,也沒有弱化農產品的自給率。相反,日本農業的貿易指數和自給率,按照20世紀60年代以來相關年份數值的變化來看,呈現出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總之,日本對農業的貿易保護是既有礙于本國農業的發展,也有損于國家的整體福利,是得不償失的。
(二)美國農業的貿易競爭指數
利用1988-2008年美國農業的進出口數據對貿易競爭指數進行分析,可以更明顯地看到美國農業雖然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是這種競爭優勢從貿易競爭指數的分析來看是比較微弱的。如圖3所示,美國農業競爭指數是大于零的,所以美國農業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但1988-2008年,TC值是在0.03-0.3,美國農業呈現微弱的貿易競爭優勢。從1987-1988年美國的TC值來看,美國農業的貿易競爭指數是比較平穩的。從1997-2005年美國的TC值來看,它是呈下降趨勢,顯示美國的貿易競爭優勢在減弱。這和國際上的競爭情況變化有關,因為農產品的技術含量低,容易受到競爭。2008年計算出的美國競爭指數有明顯的增加,主要是因為美國農業出口出現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的主要內在動因之一是美國對農業出口推進政策的頒布和實施。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美國通過調整農業貿易援助,在短期內提升了農業的出口競爭力,改變了農業貿易競爭指數。
從美國農業貿易保護的出發點來看,美國所實施的農業貿易措施主要是促進本國農業的出口,促進農業的貿易,以解決本國農業生產過剩和保障農業的生產效率及產量等問題。從貿易競爭指數變化進行分析,當美國農業的出口出現大幅下滑,即貿易競爭指數下降時,美國會通過實施貿易保護措施,提升農產品的出口,保障農業的安全。但美國農業的貿易保護措施只會在短期內改變本國的農產品出口狀況,從長期來看,由于會遭到其他國家的效仿和報復,所以,美國并沒有對農業實施長期的高度貿易保護。
四、結論與啟示
農業貿易保護是世界各國為保護農業而經常使用的手段,貿易保護的程度和手段的變化與一國農業的發展水平和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綜合日美農業的競爭力及貿易保護來看,有如下經驗和啟示。
(一)過度保護阻砰農業良性發展
日本政府對農業的過度保護導致了日本農業國際競爭力一直低下、農產品價格昂貴、消費者利益受損等諸多問題。隨著WTO農業談判的進程加深,要求進一步開放農產品市場,日本農業面臨著政策調整的強大國際壓力。一方面,日本農業由于長期的保護,農產品的自給率不升反降,而且現在對農副業貿易壁壘一旦降低,就會使低廉價格的農產品進口增加并給日本農業帶來巨大的沖擊。另一方面,日本對農產品的高度保護,已經成為了推進自由貿易的重要障礙,日本提高農業競爭的道路舉步維艱。
(二)自由貿易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農業的生產力
從解決生產過剩問題來看,促進出口貿易更有利于保障農業的生產效率。日本和美國在對農業進行支持和保護的過程中都出現了農業生產過剩的情況,所不同的是:日本沒有改變對農業高度的貿易保護政策,使得消費者利益受到巨大損失,且農業的生產率和生產能力受到嚴重的限制。而美國為促進農產品的出口,則開始推進自由貿易,降低關稅壁壘,農業維系了穩定的競爭優勢和生產能力。
(三)貿易保護需適度
第一課的教學,主要是通過兒歌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從實踐中熟悉它的特點。我讓大家以熟悉的貓為題材寫首兒歌,按照三三七的句式,而且一定要押韻。開始,就有人提出“大黑貓”、“大白貓”之類,而以“小貓咪”為首句為好,接著自然想到了貓的叫聲“喵喵喵”。
有了開頭,接下去怎么寫?在我的啟發下,讓學生寫小貓咪的特點,有人提出“長長胡子舔舔毛”,這是否就是貓的主要特點呢?再說,如果說是“長長胡子”,好像也不十分突出,而“舔舔毛”是它的動作,似乎與特點無關,大家從小貓咪的形體上尋找,才有了“長的尾巴白的毛”這一句。
小貓咪還有哪些可以寫的呢?根據我原先的設想,突出了它“不挑食,不吵鬧”的行為,而這些也正是針對一般孩子說的。但學生們似乎無所適從,于是,我提出了“不挑食”,讓學生以三字句接下去。有人說出“不懶惰”,“不懶惰”與“不吵鬧”都可以,最后才選用了“不懶惰”。
在寫下句的時候,學生又不知寫什么。這需要耐心地啟發,而且與自身相聯系。經過大家思考以后,終于有人提出了“它是媽媽好寶貝”。“它”字改成“你”字,顯得更加親切,而“寶貝”一詞與前者不押韻,究竟改什么詞語好?這才想到了“寶寶”的稱謂,順利地完成了第二小節。
至于下面怎么寫,按我的要求可以重復“小貓咪”,既引出下文,又與開頭呼應。那么,“小貓咪”怎么樣呢?“快長大”幾乎是很多學生所提的句子,接著又有人脫口而出:“晚上老鼠跑不掉”。這句與我原先設想的“捕鼠等你立功勞”異曲同工,對于前者來說,似乎更合乎孩子的口吻,只是在煉字上加以推敲,改為“狡猾老鼠逃不掉”。
最后,《小貓咪》寫成這樣:
小貓咪,喵喵喵,
長的尾巴白的毛。
不挑食,不懶惰,
你是媽媽好寶寶。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美術課堂教學;設計
交互式電子白板,結合了傳統的教學與當前的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電子教學,這一新興的教育技術手段為課堂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可能和方便,為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奠定了技術基礎,讓教育充滿了智慧的挑戰。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完成呈現、展示、交流、互動、合作,拓展教學資源,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以初中美術《我的故事》教學過程為例,粗略探討交互式電子白板環境下的美術課堂教學設計。
一、利用視頻播放功能,實現動態再現
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能隨時靈活地引入多種類型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并可對多媒體素材進行靈活地編輯、展示和控制。教師需要對所拍攝的視頻進行文字的添加等處理時,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直接在上面標注或書寫文字。
如在《我的故事》新課導入中,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鴨》視頻片段,再現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各種神態與動作,讓學生直觀體驗卡通畫面的特點。
教師提出問題: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美國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鴨》片段,卡通片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鴨有哪些特點最吸引我們?
學生分別描述他們的感受:我們喜歡它是因為米老鼠和唐老鴨造型夸張、可愛、幽默,故事情節充滿了智慧。
教師點評并講述:同學們理解的很好,表述基本到位。卡通一詞是英語Cartoon的音譯,在英語中Animated cartoon 意為“活動的連環漫畫”。動態的畫面為卡通片,靜態的畫面為卡通畫。卡通綜合了漫畫、連環畫的一些特點,形成了特有的表現手法,具有造型夸張幽默;色彩鮮艷協調;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
二、利用資料庫存儲功能,隨意調用、重點放大、凸現重點
教師課前截取《米老鼠和唐老鴨》動畫片中的生動有趣、特點鮮明的各種表情和動作畫面,以及教材中的范畫和從網絡收集到的卡通畫等儲存在資料庫中,在教學時可以隨時調用,并進行任意移動、放大和縮小,可以針對教學重點,重點呈現,有利于細致觀察并發現問題。
如在講卡通畫的表現方式的教學內容時,先出示資料庫中教材中的范畫,進行全屏放大讓學生欣賞帶有特殊符號的卡通畫圖片,分組討論卡通畫常用的符號,聲音:放射狀短線;速度:短橫線;奇怪:折線;發怒:冒火。
教師總結:引用一些特殊的符號,使表現更簡潔、生動。
再出示資料庫中儲存的體現人物表情的圖片(如圖1):
學生討論:觀察以上卡通圖片,說一說卡通畫是怎樣表現豐富的面部表情的。
活動小結:喜、怒、哀、樂表情變化集中表現在眉毛、眼睛、嘴角的變化上,卡通畫主要通過對眉毛、眼睛、嘴角進行夸張,來表現豐富的表情的。
三、利用白板筆畫功能和橡皮擦的隱藏功能,實現人機互動教學
基于交互電子白板提供方便的書寫和繪畫功能,運用于美術學科,可以學生邊回答教師邊示范批注,和學生邊思考邊想象邊創作的學習方式,呈現學生學習過程和最終的思維成果,便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評價。利用橡皮擦的隱藏功能對所選中的圖片進行隱藏,使學生清晰觀察到教師在圖片上的書畫痕跡,以便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
比如,在如何使用卡通元素進行卡通畫練習教學時,教師在白板上出示一幅小貓睡覺時的一張真實照片(如圖2)。
首先,通過真實照片對小貓睡覺姿態進行分析:通過觀察發現貓睡覺姿態特征的基本型有圓形、橢圓形、三角形、“7”字形等。
然后讓學生利用白板的畫筆功能進行連圖游戲,就是每一位同學將自己想畫的部位用簡筆描出來,直到畫出完整的小貓形狀。
再通過將真實的小貓圖片用橡皮擦的隱藏功能,隱藏真實小貓的圖片,顯出書畫痕跡,形成一幅清晰的小貓睡覺卡通畫。
自從有了小貓之后,家中便添了不少樂趣:它們圍著籃子轉,有只小貓還跳進了籃子里,小肚子朝天,頭一仰,眼睛骨碌骨碌地轉,望著天空;爺爺用鼠籠子捉了一只老鼠,讓小貓吃,小貓追著籠子咬老鼠,咬不到,最后我把老鼠放出來,它高興地吃了。
小貓還小,捉不到老鼠,奶奶性子急,放了老鼠藥讓老鼠吃了,老鼠死后,被我家其中一只小貓吃了,它也死了,我當時也沒在意,心想:一只貓唄!
剩下的一只小貓可靈氣了,活蹦亂跳的,深得奶奶的喜愛,吃死老鼠的小貓死后奶奶更疼這只了:整天為它弄飯端水,倒炭盆,把小貓服侍得十分舒服。
我最想念的小動物- 喵喵
真好,我的朋友送我了一只小貓,它十分可愛。
我為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喵喵,因為她總喜歡“喵喵”的叫。他一身黑,遠遠一看就像一個毛茸茸的小黑球,但是它的眼睛黑中有一點綠,它的眼睛一閃一閃的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樣閃亮。十分愛吃東西,不要看它身子小,但它吃的東西可多了,開始我不知道它吃肉,我只知道它吃魚,剛開始我從冰箱拿了一塊魚肉,把它放在小貓面前,小貓聞了聞,轉過頭去好像在說:“我不吃這個”。媽媽一看馬上從冰箱里拿了一個香腸放在小貓的前面,小貓在香腸上又聞了聞好像說這是什么東西,聞了一會后,它在香腸上咬了一小口,小心的嚼著,嚼了一會后,它才放心,開始大口大口的嚼。可能是剛才餓壞了,我看它大口大口的嚼的樣子,不禁笑出了聲。媽媽告訴我小貓現在還不能吃這個。
玩,是貓的一大特點,當然喵喵也不例外。我特意為它做了一個毛線球它很愛玩這個。當然小貓玩起來不免有一些淘氣,喵喵也是如此,記得有一回,我看喵喵被關在箱子里難受我就把它放出來,可是它一出來就跑到這跳到哪的。沒有辦法我只好把他放到室外去一到室外,它就像一只脫韁的野馬。它在草地上狂奔;它在草坪上跳躍;它在樹上睡覺;好不快活。我還為它做了一個大房子——大紙箱子。我還在大紙箱子里放了棉花,每天晚上他都在大紙箱子里舒舒服服的睡覺。
忽然又一天,我帶著小貓在路上散步,可喵喵不知道怎么了它一直向前跑,跑出去后一直沒有回來,現在也沒有下落,我還是時不時的想起它,他就是喵喵,我十分喜歡它,他是我唯一的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