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以母親為話題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近些年來,許多省市的中考作文為了鼓勵和培養考生的創新精神,都有讓考生“自擬題目”的要求。毫不夸張地說,文章標題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整篇文章的藝術魅力,不但存在著給閱卷老師第一印象的問題,甚至是高分或滿分的第一環。因為新穎的標題,會讓閱卷老師“驚鴻一瞥”,“一見鐘情”。這樣,作文就可能播下優良的種子,一個好的分數可能就“一錘定音”了。
“自擬題目”的好策略有哪些呢?
策略一――妙用辭格增情趣
妙用辭格策略指根據特定的語言環境、文體和內容,靈活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和對偶等修辭手法擬題。辭格的妙用,能讓題目生動形象、美妙貼切、含蓄雋永,使文章錦上添花,定能激發閱卷者的閱讀興趣與欲望。
如,2005年南通市以“生命的芳香”為話題作文,一考生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擬了個《生如夏花》的題目,說明一個人活在世上要充分展現自身應有的價值,不負作為一個人的身份:“生,應當如夏花一樣絢爛。就算只是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也應該對著生活展開自己的花瓣,讓自己綻放,才無悔于生命的原野?!庇秩纭讹L云絮語》、《母親河在哭泣》、(擬人),《著一襲美麗的綠袍》、《生活好比一桌宴席》、《父親為我撐起藍天》(比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躺著讀書,站著做人》(對比),《我聞到了陽光》、《綠色可聽》(通感),《讀書樂,樂讀書》(頂針),《誰染楓林醉?》(設問)等。這些標題巧用辭格,生動形象,新穎別致,很有創意,含蓄而巧妙地表達了文章的主題,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策略二――引用古詩顯典雅
此類題目引用古典詩詞中的語句,或營造意境,或點明觀點,較能展示考生的文學修養。如,有一位考生在以“離別母?!?a href="http://www.0312yh.com/haowen/112951.html" target="_blank">為話題的作文中,借用杜甫的名句“恨別鳥驚心”為題,形象地突出了依依惜別母校的感情。再如,比喻人物晚年無私奉獻精神之類的話題作文可擬《化作春泥更護花》,表現新生事物發展的話題作文可擬《小荷才露尖尖角》,又如《淡妝濃抹總相宜》、《柳暗花明又一村》、《霜葉紅于二月花――談楓葉變紅的原因》、《鄰家有女初長成》、《橫看成嶺側成峰》等。詩句的應用,反映考生具有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人以詩的意境,詩的享受。
策略三――巧(化)用歌名翻新意
此類題目巧用或化用流行歌曲為題,令人先睹為快。
有一些膾炙人口的歌曲,它們的名字或歌詞在人們的記憶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能巧(化)用歌名擬題翻新意,一定會給閱卷老師帶來美好的享受。如有一位考生在以“真情”為話題的作文中,化鄧麗君的《恰似你的溫柔》為《掐死你的溫柔》,指責生活中有的人矯揉造作。閱卷老師一看題目就笑出聲來,其他老師看了也全樂開懷。據說盡管此文在語言上還存在一點不夠流暢的遺憾,卻被閱卷老師一致評為滿分。再如以“親情”為話題的作文可擬《為了母親的微笑》、《讓我悄悄地告訴你》等,以“春夏秋冬”某個季節為話題的作文可擬《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大約在冬季》等。又如以下這些滿分作文標題《該拒絕時就拒絕》、《愛上“錯誤”沒商量》、《痛并快樂著》、《一夜無眠》、《我是一只小小鳥》、《都是作弊惹的禍》、《競爭不相信眼淚》等,都巧(化)用一些深入人心、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能令閱卷者一睹為快,甚至拍案叫絕。
策略四――追求時尚亮眼眸
此類題目能將學生所感興趣的流行時尚元素與話題結合,以新奇的方式讓題目別出心裁。
如,以“溝通”為話題的作文,一位考生化用曾流行一時的《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名,擬了個時尚的題目《誰動了我的日記》,不能不說該考生心有靈犀。又如:《點擊鄉村畫頁》、《劉姥姥上網記》、《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不聊也罷》、《保鮮誠信》、《清空回收站》、《人生,請帶好兩本護照》、《走近那張“牛皮癬”》、《“塵埃落定”眾生相》等,其中的“點擊”、“上網”、“網絡”、“回收站”、“護照”、“清空”、“聊”、“保鮮”、“牛皮癬”和“塵埃落定”等時尚詞語仿佛一股股清新的涼風撲面而來,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也仿佛點點星光,點亮閱卷者的雙眸。
策略五――反常求異引人思
有意以不合常情、不合邏輯的說法作題目之未發,自然會別具一格,啟人深思。
如,以“自嘲”為話題的考場作文,重慶一位考生擬的題目為《我胖,我快樂》,該作文以調侃的筆調突出自己的“體胖”:“終于造就了一個橫看成筒側看成箱的胖女孩兒”,達到“自嘲”的效果。再如,《我想當差生》、《遺憾真美》、《我們不要“減負”》、《為“攘雞者”喝彩》、《為“懶漢”辯解》、《“杞人憂天”不該貶》、《人生應該做點錯事》等不落窠臼,富有懸念,引人深思的題目,會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此外,矛盾法(如《才,錢,權,我選擇哪一個?》)幽默法(如《摸一摸猴子屁股》)、算式法(如《1+1+?》、《7-1>0》標點法(如《?――!》)、中西合壁法(如《N年前VSN年后》)和形象描繪法(如《把握別人垂下的藤索》)等等,都可以帶給閱卷者極大的視覺沖擊,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
1.得分點概述
綜觀各地中考作文的評分標準,絕大多數都把“切題”“扣題”擺在了最前頭??垲}寫作可以說是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務。作文評分標準中的相關表述,如天津將“切題”作為一、二類的首要標準。切合題意,你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躋身優秀之列。
中考評卷,依照扣題的程度將文章分為四等:切合題意,符合題意,基本符合題意,偏離題意。據此,閱卷老師給予各類作文不同等級的分數。
2.得分點策略
一是扣住話題擬新題。話題作文需要自己擬題,如果我們將獨詞式話題擴展成短語并以此作為寫作題目,就能將題目限定在命題者設定的范圍內。比如,以“感恩”為話題作文,有的同學擬題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諧”等,突出了話題的重要地位,讓后面的構思選材等工作自然地圍繞題目展開。
二是下筆扣題打一槍。起筆開門見山,直擊題目,引得下文圍繞這個方向展開。比如,有一滿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這樣開頭的:“人海茫茫,許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為匆匆過客,如天空中劃過的流星——只留下美麗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腦海中卻保留著一張張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飄散。”開頭強調“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飄散”,很自然就此展開話題,引出了下文合乎題意的描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題。可以圍繞題目擬出一組小標題,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據題目擬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間。比如,滿分作文《“和諧”畫展》,以參加“和諧”為主題的畫展為內容,描述了“我”精心準備的三幅畫:“嬰兒哺乳圖”、“淚眼蒙目龍圖”、“夕陽攙扶圖”。作者分別以三幅圖作為小標題,著力描述了各圖的內容。這樣,保證文章始終運行在題目的軌道里。
四是鎖定題目作結尾。文章的結尾一定要扣回題目,這一點至關重要。比如有篇中考滿分作文《母親的眼神抱著我》結尾這樣寫:“母親的眼神無時無刻不跟隨在我身邊,最容易被忽視,也最容易打動所有的人。她美得沒有瑕疵,沒有猶豫,只有一如既往的堅定。母親的眼神之美,源于一顆愛我的心。美在身邊,母親的眼神抱著我。”這樣一來,很自然地點明題意,也留給讀者很大的品味空間。
3.失分會診
關鍵詞:作文;寫作興趣;賞識教育
一、話題開放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感興趣的作文教學,才能讓學生產生交流和寫作的欲望,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開啟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說真話、抒真情,崇尚真善美,摒棄假丑惡。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所以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產生寫作激情。
話題開放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入手,允許學生不用寫教師規定的題目。也不局限于寫一日一事,可以將昨日的事和今日的事連在一起寫,甚至還可以想象遙遠的古代。作文不單單要記事,還可以抒情、寫景。如寫家人間的濃濃親情,同學之間的深厚友情,寫大自然的美景等。初中孩子開始接觸社會、網絡,自然會對種種社會現象有了自己的看法,筆觸雖稚嫩,但涉及社會各個領域。如周寧同學寫在超市看到一個母親帶著孩子偷東西,引起了她的思考: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身心帶來怎樣的影響?并由此聯系到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引發的一些社會問題。這篇文章選材新穎,再巧用修辭,語言誠懇,觀點可圈可點。
二、用賞識教育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可當前也有部分學生,語言貧乏、枯燥,一到作文課就無話可說,怎一個“憋”字了得。給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寫作氛圍能開啟學生的想象力,拓展他們的思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賞識學生。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稟賦是被賞識的渴望?!笆繛橹赫咚?,女為悅己者容”這也是說賞識教育的獨特魅力。特別是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老師精心設計的一兩次別開生面的欣賞,不啻是沙漠里的綠洲,久旱的甘霖,無形中將會激發他們的寫作潛能,讓學生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土壤中成長,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發現有價值地賞識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一改過去怕寫作文竟變得盼寫作文、愛寫作文了,我想是因為在作文課上同學們收獲的是喜悅、自信、成功。
三、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
在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作文在思想內容思維形式上富于創新和開放,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教師教給學生開放的思維的方法,在話題作文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能力。
我們的學生長期以來思維僵化,作文常依賴《中考滿分作文》,上網查資料等拐杖,仿寫范文,步人后塵。我在話題作文訓練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打破常規思維,敢于反彈琵琶,從問題的相反方向深入地進行探索和挖掘,寫出人人心中皆有,而個個筆底全無的文章。一學生在以“春”為話題,運用逆向思維擬題《丑陋的春天》,在其他同學都寫春天美景,象征希望,他卻客觀寫到每到春天,各種蟲子出來,細菌開始搗亂,危害人類社會,果然立意不凡,效果驚人。有一女生在以“草”為話題的作文《自信的小草》中講到,許多小草都把參天大樹作為自己的目標,拼命地生長,而這棵小草依然自在地搖擺著。它說:“大樹是很偉岸,可我也有我的風采啊?!边@樣的立意新穎,獨到,高人一籌。在古代被稱為“反彈琵琶”,指與通常情況下的普遍習慣的單向思維完全相反的思路,從對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思維方式,看似荒唐,實際上是一種很好地打破常規非常奇特的思維方式。
三、作文批改的開放性
葉圣陶曾對學生每學期寫七、八篇作文這樣評價過:“就學生作文能力的鍛煉說,實在太少了;就教師改作業的辛勞來說,實在太重了?!眰鹘y的作文教學把修改當成教師的事,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新課程理念下的話題作文的批改方法,著重培養學生自改和互改的能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成為整個作文教學的主人。例如:以“保持”為話題,學生寫好后,先自改,后互改,有位同學根據內容給同桌的文章“動了個大手術”,換了一個題目:《常喝心靈雞湯》,這樣的修改費了一番心思,令人刮目相看,贏得了全班同學的好評。學生的內在潛能遠非我們所想象的,學生的獨到見解有時我們是難以預測的。因此,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時應充分培養學生作文素養,無論在立意、結構或者語言,甚至某個詞語的恰當運用,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
關鍵詞:生本中心;作文升格
一部分老師認為作文批改得越細致,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得就越快,這種錯誤認識導致了作文教學中評改的普遍淡化,一部分老師一味背著學生批改作文,批改過程拒絕學生參與,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一無所知,而指導課上教師又常常只從“總體”上指出學生作文的共性問題。這種評改,盡管教師自己覺得講得頭頭是道,津津有味,甚至有條有理,但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個體”存在什么問題,從而無法和教師“達成共識”,甚至存在明知有錯,卻又不知道怎么糾正的問題。筆者在結束《我的母親》后呈現了一道作文題:
文章結尾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親影響呢?回憶一下,以“母親”為話題,寫一個開頭。要求: 1、注意點題,設置一個美點,引人入勝;2、語言簡潔、優美;3、景物描寫,引出母親。
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題意,先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布置學生寫作。15分鐘后學生初稿基本完成,檢查與修改后要求清清楚楚的抄在作文本上。以下是一位中等學生的習作。(劃線處為筆者對學生初稿抽改后較普遍的錯誤)夜,是那般的冷靜得讓人直哆嗦,(句式雜糅,句意混亂。)路旁的街燈顯得越發的黯淡,這時我唯一的愿望便是鉆進被窩里,可遠處,那個熟悉的身影依然像一尊雕像那樣矗立在那兒,(無緣無故,何來雕像?)漸漸地近了,我看見那個充滿期盼的眼神在四處張望,(“眼神”與“張望”搭配不當。)看見了,知道嗎?那是我的母親。
【學生互批】
學生互批。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由于受知識積累所限,學生對自己寫作中的不足,不一定能認識清楚,而對自己的長處也同樣難以發現,這就需要有人幫他指出來,好的加以表揚,不足的加以改正。學生互評文章,本身是一種學習,一種交流。同學文章中精華性的東西,可以摘抄到自己的好詞好句積累本上。我們鼓勵學生拿來,為我所用,這叫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學文章中的拼寫、語法、病句等典型性的錯誤,可從另一個角度提醒自己,避免再犯同類錯誤,這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同學們在互評時,本身也是一次練習,一次閱讀水平的檢測,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并予以改正的能力和習慣。
【學生互講】
每個組進行組內討論,然后把本組的典型性錯誤寫在黑板上,請一位組員上來講解應該怎么改正、錯誤原因是什么。其他組可以提出疑義也可以出幾個考考同伴的應用題。為了激勵學生,教師對表現好的組進行加分。該環節不僅能看出全班學生的主要錯誤,還能考察學生是否掌握該語言點。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以下是該學生的二稿:
晚自習下課了。清冷的夜,凍得讓人直打哆嗦,校園的街燈顯得越發黯淡了,我匆匆地收拾好東西,向校門走去,這時的我,發現指縫很寬,時間太瘦,都悄悄地從指縫溜走,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快點回家,快點鉆進溫暖的被窩。剛出校門,就看見對面的路上雕像似的站著母親,袖著手,縮著脖,佇立在瑟瑟的寒風中,漸漸地近了,我看見那雙充滿期盼充滿等待的眼睛,我已不需抬頭,我要為母親著色。
很明顯,通過互批,該習作的主要錯誤已經得到改正,修改后讀起來連貫,思維不再那么跳躍。筆者還要求學生間互寫評語。以下是學生對該作文的評價:
評價一:用哀而不傷的筆調,娓娓道來,融情于景,感情細膩真摯。
評價二:詞匯運用不夠,比較好的詞語只有“清冷、黯淡”,在用詞方面要多下功夫。
【閱讀拓展】
學生互批后,為了擴大學生閱讀量以及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時,我往往會給學生補充相關話題的文章來閱讀(這些文章主要來源于報刊、雜志還有中考題)這樣既可以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幫助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并讓他們思考怎樣把好的句子使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以下是本次寫作相關話題的拓展閱讀材料:
最堪憐是中秋、國慶,新年、春節前夕的母親。母親每日只能睡上兩三個小時。五個孩子都要新衣服,沒有,也沒錢買。母親便夜夜地洗、縫、補、漿。若是冬季里,洗了上半夜搭到外邊去凍著,下半夜再取回屋里,烘烤在煙筒上。母親不敢睡,怕焦了著了。(起筆直奔“母親”。一個“憐”字既寫出母親的辛勞,又飽含子女的深情。)
母親是太剛強的女人,她希望我們在普天同慶的節日,沒條件穿件新衣服,也要從里到外穿得干干凈凈。
家像地窖,像窩,像土丘之間的窩。四壁落土,頂棚落土。它使不論多么神通廣大的女人為它而做的種種努力,都在幾天內變為徒勞。母親卻常說:“蜜蜂螞蟻還知道清理窩呢,何況人!” 母親拼將她那毫無剩余可談的精力,也非要使我們的家在短短幾天的節日里多少有點像樣不可。 “說不定會有什么人來!” 母親心懷這等美好的愿望,頗喜悅地勞碌著。 (瑣碎的家常事務,同樣能表達深刻的主題,你可以學學作者選材的方法。)
然而沒有個誰來。沒有個誰來母親也并不黨得掃興和失望。生活沒能將母親變成個懊喪的怨天怨地的女人。
一、話題作文寫作“五步曲”
1.審題
審題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即審話題、審材料(提示語)和審要求。審話題要審清話題所給定的寫作范圍,也就是要審清話題的內涵和限制。如果話題是一個詞,就要審清它的本義和引申義。
審材料(提示語)。所提供的材料是由頭,考生可以由材料出發,但又不拘泥于材料,而是要走出材料來寫。
審要求。話題作文在表達方式上的運用極為靈活。文章的字數一般不少于600字。話題作文不限定文題,學生可以自擬題目,展示自己的個性。
2.開發思路
開發思路是寫話題作文的一個重要步驟。一般可以從時間、空間、對象和因果關系這四個角度打開思路。
如以“門”為話題,從時間角度開發思路,可以構建一個精巧的哲理故事:擺在“我”面前有“三扇門”分別寫著幾個鮮紅的大字――過去、現在和未來。過去代表著回憶,未來代表著“夢想”。人們應該珍惜現在,沉湎過去只會令人頹靡不振,僅僅空想未來,更是癡心妄想。如從空間角度去考慮,“門”就是一道用木頭做成的“墻”,是室內室外的分界線。可以從歷史上閉關鎖國到門戶開放的政策談起,闡明“門”的重要性。如從對象角度去考慮,人生中有許多的門:幸福之門、罪惡之門、平庸之門、勝利之門、苦難之門……我們應該叩哪扇門,不應該打開哪扇門,可以就此展開討論。
3.確立主題
主題要切合話題。如話題是“和諧”,意即配合得適當和勻稱。我們可以選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社會和諧發展”等主題,也可以選擇“家庭和諧”“社區和諧”“師生和諧”等主題。
主題要貼近生活。選擇跟自己生活貼近的思路來立意,可以在素材運用上得心應手,也便于寫出真情實感。
主題要積極健康。近幾年,高考作文中屢屢出現“零分作文”的現象。仔細閱讀這些零分作文,你不得不折服于作者的文采和睿智,但由于他們所寫之事不積極、不健康,或是思想過于偏激,考官只能無情地判以零分。所以,選擇的主題一定要反映時代特征和人文精神,體現社會的主旋律。
4.選材
材料選擇的合適與否直接關系到文章的表達是否準確鮮明。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筆者始終強調一點:別人都能想到的材料,盡量不要用。某位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如是說:“第一個想到的俗,第二個想到的偏,第三個想到的浪費時間。假如話題是‘陽光’,你先想到沙灘,再想到美女,接著想到防曬霜。寫防曬霜得分一定最高?!?/p>
5.選擇文體
話題作文,文體不限。通曉歷史的可以模仿魯迅先生的《故事新編》,改編歷史故事;擅寫應用文的可以把文章寫成書信、日記、新聞報道等形式;喜歡小說的,可以寫微型小說或是科幻小說等;再如,熟悉某個特定領域專用文體的,可以試著寫成診斷書、廣告、會議記錄等形式,如果用得恰到好處,可以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二、話題作文應試技巧
1.擬好題目
作為文章“眼睛”的標題,能給閱卷教師先入為主的印象。俗話說:“題好一半文?!币虼?,考生在擬題時要力爭使自己的文題準確、凝練、含蓄、新奇,從而讓閱卷教師“一見鐘情”。盡量避免直接引用話題,因為這不是聰明的懶辦法,而是懶人的笨方法。
2.奇思妙想
話題作文的開放性決定了考生可以放開手腳,盡情馳騁在想象的空間里。善于奇特的想象、豐富的聯想,可以做出許多題材新穎的文章來。比如話題“船”,你首先可以想到水上的交通工具;你也可以聯想到宇宙飛船或是神舟N號;你還可以聯想到船似母親手中的繡花針,縫補著大地的“傷口”……
3.反面著筆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情從表面上看,是違背人之常情的,有時卻也能夠“逆理”而“成章”。如話題“環境與成材”,我們可以一反以往的固定思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寫成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為題材的文章,生活中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事情從正面寫很難激起閱卷教師的興趣,倒不如反面著筆,使文章別出心裁,主題新穎深刻。
4.巧用照應圓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