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感動中國人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個總為他人著想,又十分仔細細心、批改文件時總是一絲不茍,他對科學的熱愛,他就是----朱光亞。他2011年逝世。他對以前充滿遺憾,對未來充滿向往。當我看到朱光亞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直流著。
一個肝膽醫生,不畏手術的風險,執意的來策劃手術計劃。當一個女孩生命垂危時,眾多醫生都不敢為她醫治,而他卻不管如何都要試試,進行了9個小時的手術終于結束了,女孩已經好了起來;他還常常為別人著想,為病人們擺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時找不到鞋……他就是吳孟超,把病人當做是自己的親人一般對待,而且他要求的手術費是十分便宜的。
劉偉對未來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擊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難。他這種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腳彈出了一首首優美動人的鋼琴曲。
無臂鋼琴師
【簡歷】“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這是無臂鋼琴師劉偉的勵志名言。
劉偉10歲時因一場事故而被截去雙臂;12歲時,他在康復醫院的水療池學會了游泳,兩年后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枚金牌;16歲他學習打字;19歲學習鋼琴,一年后就達到相當于用手彈鋼琴的專業7級水平;22歲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一分鐘打出了233個字母,成為世界上用腳打字最快的人;23歲他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跡。
【獲獎名片】隱形翅膀
【推選委員評價】推選委員易中天評價劉偉:無臂鋼琴師劉偉告訴我們:音樂首先是用心靈來演奏的。有美麗的心靈,就有美麗的世界。
推選委員陸小華說:腳下風景無限,心中音樂如夢。劉偉,用事實告訴人們,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國,還有什么勵志故事能趕上劉偉的鋼琴聲。
【頒獎詞】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變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
“希望之翼”
【簡歷】張平宜曾經是臺灣《中國時報》的資深記者。2000年,為了采訪大陸麻風康復村的現狀,她來到了四川省西部一個叫大營盤的小村莊。2002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諾,為村莊小學興建了嶄新的教室。此后她辭去百萬元年薪的工作,在海峽對岸開辦“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致力于大營盤麻風病人的子女教育。11年來,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張平宜將一個供麻風村子女上學的教學點一點點地建成為完善正規的學校,2005年至今已培養百余名畢業生。
【獲獎名片】希望之翼
【推選委員評價】推選委員王曉暉評價張平宜:一只希望的青鳥,飛過海峽,落在大山中被遺忘的角落。當人們看到久違的笑容和自信浮現在麻風村人的臉上,就會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義。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頒獎詞】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云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事跡】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備部某基地研究員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癥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學和大學都是靠政府助學金完成的。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從事核試驗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測量儀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難度。林俊德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獨立創新制作了鐘表式壓力自記儀,為測量核爆炸沖擊波參數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數據。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獲得30多項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癥監護室。醒來后,他強烈要求轉回普通病房,他說:“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
林俊德住院期間,整理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多次打電話到實驗室指導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極度虛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現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開始了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后的沖鋒……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中央電視臺200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審委員會給李麗的評語,簡短而有力。
李麗說,她一生的夢想是,讓每一個家庭、每一顆心靈都永恒地奏響和諧的樂章。
一場車禍剝奪了她尚能拄著拐杖走幾步的僅有權利
1962年,伴隨著一聲清麗嘹亮的哭聲,李麗多舛而飽滿的人生就此拉開了帷幕。一年多之后,可怕的厄運降臨到幼小的李麗身上,由于小兒麻痹癥,她成了一名從腰椎以下全面癱瘓的肢殘兒。
她先后接受了針灸、火罐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歷經40余次刻骨銘心的埋“羊腸線”手術,終于有一天,她在數塊鋼板的支撐下,能不用攙扶,第一次站了起來,并挪動了人生的第一步。
在工作后的8年時間里,感恩之情給了她巨大的力量,她以自己的堅強與忍耐、聰明和勤勞贏得了領導的認可及同事的尊重。她當上了團支部的宣傳員、女工委員,主辦“新女性”墻報。1983年,在湖南省總工會舉辦的全省青年“振興中華讀書知識競賽”活動中,她獲得一等獎,并應邀在頒獎大會上作為典型發言。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毛致用握著她的手說:“你就是我們湖南的張海迪。”
命運似乎有意進一步磨礪她。1991年初,李麗所在的單位經濟效益急轉直下,成家生子后的李麗有時連買瓶醬油的錢都沒有。萬般無奈之下,她開始了艱難的生存與創業之路――籌資收購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型加油站。然而,由于國家對燃料市場的宏觀調控和相關政策調整,致使她苦心經營的事業再一次夭折。
在證實油站無可挽回后,她痛定思痛,背著巨額債務,再度啟程。2001年,她成立了衡陽市高夫綠園林園藝有限公司,沒資金,找親戚朋友借,沒技術,托人從美國請來了設計師,立志做當地最專業的園林設計建造公司。短短幾年,公司先后成功完成了十余項園林工程設計及施工,而且多項獲得省市優良工程。
正當她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命運再一次捉弄了她。2002年,從郴州出差回來的路上,突然降臨的車禍剝奪了她尚能拄著拐杖走幾步的僅有權利。
李麗成了服刑人員心中的偶像,省內外一些監獄都請她去講人生
2003年初,出院不久的李麗坐著輪椅到湖南省雁南監獄洽談園林業務。她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動了監獄領導,他們決定邀請她給服刑人員講一堂人生課。那天,她坐在輪椅上,面對雁南監獄2000多名服刑人員,講述自己的苦難人生和奮斗:“你們看到了我1%的成功,卻沒有看到我99%的失敗;看到了我1%的開心,卻不知我99%的苦難。你們被自己的心結所囚禁,我則被自己的身體所囚禁。你們只要好好改造,總有獲得自由的一天,比起我被終身的‘囚禁’來說,你們是幸福的……”
她并不華麗的話語在服刑人員心中產生了強烈的震撼。
那一次互動交流之后,李麗意外地收到許多服刑人員的來信。信中,服刑人員如泣如訴地向她懺悔自己的人生。
就這樣,李麗成了服刑人員心中的偶像,省內外一些監獄都請她去講人生。兩年下來,她多次到湖南、陜西等省的監獄作巡回演講,聽眾達4萬余人次,收到服刑人員的來信1000余封,并擠出晚上的時間一一親筆回復,接聽電話800多個,寄送書籍500余本,并通過自己的社會關系,義務安置52名刑釋解教人員就業。
服刑學員海波,19歲時因犯搶劫殺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聽了李麗的故事后,來信說:我為自己過去犯下大罪而懺悔不已,更為自己曾經抵制改造而羞愧。大姐請您千萬不要拋棄我,相信我未來一定以您為榜樣,絕不讓您失望。兩年多時間,李麗與他通信30多封,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李麗的信箋就這樣開始在監獄里傳遞,每到一處,均帶去濃濃深情,引發無限感慨與溫暖。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李麗總結出了自己的“至理名言”
2005年春節剛過,李麗赴北京求學。在一年的培訓中,她認真學習了家庭教育、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等課程。從北京回來,李麗挑選了一批熱心教育事業、具有豐富社會閱歷和生命感悟的優秀人士,業績一流的家教、心理、法律、衛生等方面的專家,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面向社會上那些一時迷途需要幫助的少年和他們的家長,開展服務。
小楊曾經品學兼優、出類拔萃,可自從2005年進入省會的重點中學后,強手如林中成績每況愈下。突然有一天,他再也不愿踏進校門,整天沉迷于網絡。作為優秀中學教師的媽媽面對自己孩子的現狀黯然落淚。通過多方尋訪找到工作室,她向李麗求助。在李麗的努力下,僅僅兩個月,小楊就開開心心地回到學校,并很快取得了年級數學競賽第一名、班上綜合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媽媽上門討教秘訣,李麗笑笑說,我只是讓孩子用感恩心、責任心和平常心打開了自己的心鎖。
2006年春節后來到工作室的小翔,有著種種“劣跡”:逃學、早戀、網癮……通過了解小翔的家庭和成長環境,李麗發現其實是父母的離異與家庭重組給孩子帶來了情感上的嚴重缺損。她決定把力氣用在家長身上,讓家長多關注孩子的優點與長處。此后,李麗總是對小翔的每一點細小進步都給予肯定。家長們也開始注重學習,在方法上改過去的批評為現在的引導,改過去的否定為現在的肯定,小翔也逐漸體會到了家的溫暖和父母的愛。不久以后,小翔徹底戒除了網癮,還把課余時間用來學滑旱冰,并當上了一群孩子的旱冰教練。
“軍營生活體驗營”也是李麗教育孩子的神來之筆。2007年夏季的一天,由“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組織,在衡陽某武警中隊駐地,來自河北、重慶和衡陽的31位孩子成為第一期“軍營生活體驗營”的首批學員。在體驗營中,孩子們在武警教官和心靈導師的管帶與體驗雙線并進的教育模式下,身體和心靈都得到了極大的歷練。41天下來,孩子們個個簡直就像脫胎換骨一樣。
開營不久,恰逢小全15歲生日,為了幫助其父母親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正確引導孩子,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在孩子生日的前一天下午,李麗冒著酷暑坐著輪椅找到小全家,與他父母交流孩子在營中的進步表現。慶賀小全生日的那天晚上,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蠟燭剛剛點燃,在全體隊員的歡呼聲中,小全的父母出現在了搖曳的燭光里。深感意外的小全張開被太陽曬得黝黑的雙臂,流著眼淚撲向父母。終于,倔犟的兒子當眾對爸爸說出了對不起的話,父子前嫌盡釋。
在結營儀式上,全體訓練隊員各自手捧著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勤奮學習所換來的各項榮譽證書,虔誠地高唱《感恩的心》,表達自己對親人、父母、教官、老師的無比感激之情,令在場所有人深感欣慰,許多家長看到孩子的驚人進步,感動得熱淚盈眶。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就這樣,李麗總結出了自己的“至理名言”。她認為,現代家庭教育的主要癥結在家庭,在家長,而不在孩子。家長在現代家庭教育中起著主導的作用,而孩子則是處于被動的一方;家長是教育環境的創造者和教育的施予者,而孩子只是接受者。因此,要改變孩子首先得從改變家長開始。
2017感動中國人物1孫家棟:星斗煥文章
【頒獎詞】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家的棟梁。導彈,衛星,嫦娥北斗,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
【人物事跡】孫家棟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奇跡般地占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
2017感動中國人物2王鋒:忠義感乾坤
【頒獎詞】面對一千度的烈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帶血的腳印刻下你的無私和無畏。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
【人物事跡】2016年5月18日凌晨,河南南陽市臥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大火,租住在一樓的王鋒發現火情后,義無反顧地3次沖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第三次從火場出來時,王鋒已快被燒成了“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大約五六十米距離的路面全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
2017感動中國人物3支月英:芳蘭振蕙葉
【頒獎詞】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著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人物事跡】1980年江西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19歲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只身到離家兩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她從“支姐姐”到“支媽媽”,絢爛了大山里兩代人的童年。
2017感動中國人物4秦玥飛:君子通大道
【頒獎詞】在殿堂和田壟之間看,你選擇后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獲的時節。
【人物事跡】耶魯大學畢業,現任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白云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聯合發起人。2011年,秦玥飛到衡山縣賀家鄉任大學生村官,2013年被評為央視“最美村官”,立個人一等功一次。
2017感動中國人物5張超:浩氣展虹?
【頒獎詞】那四點四秒,祖國失去了優秀的兒子,你循著英雄的傳奇而來,向著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對準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飛,你是戰友的航標。
【人物事跡】2016年4月27日,張超在駕駛艦載戰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2017感動中國人物6李萬君:器成天下走
【頒獎詞】你是兄弟,是老師,是院士,是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堅固耐壓、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
【人物事跡】為了在外國對我國高鐵技術封鎖面前實現“技術突圍”,李萬君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鉆勁兒、韌勁兒,一次又一次地試驗,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試制數據,積極參與填補國內空白的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范及操作方法,先后進行技術攻關100余項。
2017感動中國人物7梁益建:推誠結仁愛
【頒獎詞】自詡小醫生,卻站在醫學的巔峰,四處奔走募集善良,打開那些被折疊的人生,你用兩根支架,矯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人物事跡】梁益建多年前學成回國,參與“駝背”手術3000多例,親自主刀挽救上千個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專家,并建立愛心基金,幫助更多人。
2017感動中國人物8郭小平:暖帶入春風
【頒獎詞】瘦弱的孩子需要關愛,這間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溫暖的避難所。你用十二年艱辛,呵護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長,你是風雨中張開羽翼的強者!
【人物事跡】2004年,臨汾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郭小平和同事一起辦起了“愛心小課堂”,2011年學校被列入正式國民教育序列。臨汾紅絲帶學校是國內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郭小平目前擔任臨汾市紅絲帶學校校長。此舉受到等人的高度評價。
2017感動中國人物9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澄清有片心
【頒獎詞】在細碎的時光中守望使命,以奮斗的精神擁抱生活,執法無私,立身有責,恪盡職守,勤勉為公。在這片土地上,紅柳凝聚水土,你灌溉心靈。
【人物事跡】維吾爾族,新疆哈密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退休干部。工作46年來,阿布列林不管是當農民、當工人、當檢察官,不管在什么崗位,都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工作,像一顆螺絲釘,擰到哪兒都不松扣。
2017感動中國人物10潘建偉:曙色滿東方
【頒獎詞】嗅每一片落葉的味道,對世界保持著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學糾纏,保持與名利的距離。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對話,以先賢的名義,做前無古人的事業。
【人物事跡】潘建偉,46歲,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2016年8月16日,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它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