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羽毛球訓練

羽毛球訓練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羽毛球訓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羽毛球訓練

羽毛球訓練范文第1篇

摘要羽毛球是一大眾化的體育運動,吸引了無數人參與其中。在羽毛球比賽中,步法移動非常關鍵,所以羽毛球訓練中一定要加強步法訓練。本文中,筆者首先簡單介紹了步法移動技術,然后就如何進行步法訓練提出了幾點看法,希望能夠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羽毛球腳步訓練方法探析

步法移動訓練是羽毛球訓練中的一項基礎性訓練,其訓練效果的如何,會直接影響到運動員賽場上的表現,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在羽毛球訓練中,能夠有效掌握步法移動技術,那么運動員的擊球準確性將會得到極大提升,并且保證擊球手法的正確,避免錯誤擊球姿勢的出現,從而提升比賽的觀賞性。

一、羽毛球步法移動技術的情況

羽毛球步法移動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起動、移動、擊球及回位。首先,起動方面。起動是指在準備狀態下向來球做出快速反應,根據來球的方向針對性地調整自身的方向,做到球到哪里人就到哪里[1]。一般而言,起動中的準備姿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接發球姿勢,另一種是比賽期間接球前姿勢。其次,移動方面。移動指的是在起動之后,能夠從中心位置回到擊球位置,并采取有效姿勢擊球。通常而言,速度有快慢之分,快速的移動能夠保證羽毛球比賽的時候能夠快速找準擊球點,進行有效回擊。所以,在進行羽毛球訓練的時候,教練員一定要進行移動加快的訓練。再有,擊球方面。擊球其實不是簡單的上身揮動球拍的行為,在羽毛球擊球過程中。下身的協作配合也是相當重要,只有上肢和下身共同發力,才能實現羽毛球擊球“快”“準”“狠”的目標。最后,回位方面。回位指的是在完成擊球動作后迅速回到中心位置(原位),以便能夠從容應對來球,從而做出下一步的擊球動作,這個過程中運動員的移動便稱為回位[2]。如果運動員回位不及時,將會陷入非常被動的狀態,進而導致失分出現。

二、羽毛球訓練中如何進行步法訓練

(一)提升學生對步法訓練的認識

正所謂“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對羽毛球初學者而言,教練一定要在步法移動訓練的時候督促其運動規范步法動作,如果在訓練過程中看到有不合理之處,一定要及時指出,使得學生能夠及時改進錯誤動作,防止在今后的訓練中再次犯同樣的錯誤,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從思想觀念上認識到步法移動在羽毛球訓練中的重要性,認識上深刻了,行動上才會有所收獲,從而更好地進行基本訓練。

(二)基本步法的訓練方法

羽毛球基本步法的內容很多,如并步、跨步、交叉步等,教練在進行羽毛球步法訓練的時候,一定要從基本的步法訓練做起,讓學生合理掌握每項基本步法的動作要領[3]。比如,在進行并步訓練的時候,學生在前腳移動時,距離擊球點偏遠的另一只腳要同時向前墊一小步,并在前腳還沒有落地時,緊接著再向前跨一步。又比如,在進行交叉步訓練的時候,學生要做到雙替并朝著不同的方向移動,具體又可以分為前叉和后叉。在進行基本步法訓練的時候,教練需要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基本步法訓練的意義所在,基本步法訓練不僅能夠讓學生提升身體協調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在之后的擊球訓練中保持重心。

(三)組合步法的訓練方法

組合步法訓練建立在基本步法之上,通過對基本步法的調整和組合,實現組合步法訓練的目的。在組合步法訓練中,最主要的有上網步法、正反手后退步法以及頭頂后退步法等。以上網后退步法為例,教練在進行上網后退步法訓練的時候,讓學生站在球場中間位置,雙腳跨立,保持和雙肩同寬,兩腿稍微屈伸,身體稍微向前傾,前腳掌作為著力點,后腳跟稍微提起,訓練的步驟為:中心位置左往前中心位置右網前中心位置[3]。

(四)被動步法的訓練方法

被動步法主要指的是在失去重心或者節奏的情況下的移動。教練在進行被動步法的訓練時,要讓學生在節奏錯亂或者重心已失的條件下進行接球訓練,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教練可以設置一個“米”字形的指揮點,每個指揮點上安排一名學生進行指揮,訓練學生步法的連貫性和節奏性,提升學生的步法應變能力,為比賽做好準備。

(五)多球教學法

多球教學,顧名思義,指的是教練員運用多個羽毛球進行一種或者幾種步法訓練。這種步法訓練的方式在職業運動員的訓練中較為普遍,該訓練方式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移動能力,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接球能力。在實際訓練中,教練員可以讓學生兩兩配對,一名學生在不同的地點向另一名學生拋球,接球學生根據接球的需要自己運用有效的腳步移動,在進行反復訓練之后,學生的嫻熟度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羽毛球作為一項大眾化的體育運動,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羽毛球訓練中,步法訓練作為一項基礎性訓練,對羽毛球水平的提升意義重大。因此,教練在進行步法訓練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手段,提升學生的步法移動技術,進而提生學生的羽毛球水平。

參考文獻:

[1]郝龍.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步法訓練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36(7):59-60.

羽毛球訓練范文第2篇

1羽毛球啟蒙訓練的概念及其對象

1.1羽毛球運動啟蒙的概念

蒙,字義源于周易蒙卦卦象。卦辭提出了如何教育的概念:“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笨告,再三讀,讀則不告。利貞。”其實這句話前而兩句是想表達,老師應該從小對兒童進行教育,同時,兒童要有求知欲,主動去學習知識;后而兩句是用比喻的手法,說明啟蒙教育的對象需要有自己的理解,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不能被動吸收知識,這樣才達到啟蒙的效果。所以簡單的啟蒙教育可以理解為是對一些不知道新理論和知識的人,特別是兒童,進行教育,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觸類旁通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能夠獲得知識,得到發展。隨養社會的發展,啟蒙教育也有了與時俱進的時代內涵。羽毛球運動啟蒙教育也不僅僅是關于羽毛球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它更涵蓋了一些全而性和啟發性的教育。結合實際情祝,綜合多學科理論分析,我們得出新時代的羽毛球運動啟蒙教育的概念:羽毛球運動啟蒙教育以培養兒童興趣為切入點,讓兒童在參與羽毛球運動中提高體質,增進健康,得到快樂,以傳授羽毛球相關知識和技能為基礎,發展兒童的智力、思維、情感和意志品質,以兒童培養終身運動習慣和能力為目標,安排適當的內容,運用合理的原則,科學的方法,合適的形式對適齡兒童進行早期的培養教育。

1.2羽毛球運動啟蒙的對象

《方高》第一:“朝鮮、例水之間,少兒泣而不}卜曰pRo”郭璞注:“少兒,猶高小_。”少兒是指7到11周歲的少年。

2少兒羽毛球啟蒙訓練的特點及培養

2.1從生理特點方而談啟蒙訓練的特點及培養

根據我國城市的調研,少年兒童從出生到青春發育期有兩個波段。一段是從出生到十歲。另一段是從十一到十八歲。從以上調查數字來看,兒童少年生長較快,主要是由于骨細胞的新陳代謝旺盛,骨骼的生長能力和止常平衡能力增強,但骨化尚未完成,與成年人相比,有機質和水分較多,骨松質較多,骨密質較薄。其特點是有彈性,可塑性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韌帶好,協調性好,但容易彎曲。羽毛球運動的動作及技術要點是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合理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步法才能往返對擊;另外,研究表明羽毛球是以無氧糖酵解供能為主的大強度運動。所以,我們要根據羽毛球運動的技術,動作特點,結合少兒的生長發育特點,來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使用良好的訓練方法和手段。首先,針對肌肉發育特點,以大肌肉訓練為主,小肌肉的輔助練習。例如,止手擊打高遠球動作。通過教練止確示范、簡練的講解,從握拍、轉身倒拍、擊球三個方而講解,重點突出擊球點及合理的發力順序。采用分解訓練方法降低動作難度,模仿擊球動作徒手扔球動作增強感性認識,通過重復的揮拍和擊球逐漸熟練。針對內循環和呼吸特點,增加耐力性和短時間的變速跑,例如步法訓練需要控制時間,1分鐘以內,側重步法的連貫。少兒的大腦中樞機能發展很快,但大腦皮質神經中樞的興奮和抑制發育不均衡。興奮性強,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學習技能是出現多余、不準確、不協調;教練應多采用直觀示范教學,比如直觀示范、觀看錄像等,講解時應以簡單的、形象化的語高或口訣為主。另外,少兒的大腦皮質神經細胞代謝旺盛,易疲勞,疲勞的決,恢復的也快。所以,需縮短準備活動時間,微微出汗為宜。多示范,多練習,少講解,注意隊員的搭配和練習的間隔,內容要豐富多樣,可穿插各類游戲和小型比賽來提高兒少的興趣。

2.2從心理特點方而談啟蒙訓練的特點及培養

剛開始對學習的外部活動感興趣,以后逐步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首先教練員應充分發揮示范的直觀效果,組織小隊員觀看比賽、電視,邊看邊講解,讓隊員體會羽毛球的視覺娛樂,培養(上接110頁)兒童少年學習羽毛球的動機,提高自主活動意識;接養教學內容安排循序漸進,根據學生的身體特點,安排符合學生能力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把興趣轉化為對目的的動力。然后在活動中,遇到艱苦的素質訓練,學生產生畏難、退縮等消極情緒,此時教練可以把素質訓練編成游戲活動,從而保證訓練質量和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利用少兒爭強好勝的心理,在訓練和比賽中要求學生互相競爭,比毅力、比技術,培養兒少的自強自立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學生有“親師”的心理特點,他們愿意親近老師,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這種渴望有時甚至超過他們對父母的親緣親近。教練員應“利用”這一心理,多和隊員交流,讓隊員感受到教練對他們的關懷和}愛護,用自己對羽毛球事業的執養的高行影響他們,讓他們熱愛這項運動。根據我國羽毛球啟蒙訓練的發展現狀,學習文化,場地設施等因素使學生心理極易產生輕度慢性疲勞。在日常訓練中,教練員應當重視兒少的心理狀態,加強常規性指標(心率、食欲、BM對旨數、睡眠質量等)的監督,訓練時掌握運用好訓練時間與休息時間的相對穩定。課后,及時止確引導放松、休息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快速恢復。

3羽毛球啟蒙訓練的注意事項

3.1把握少兒生理心理特點

從心理學角度講,少兒具有形象思維好,抽象思維較差;模仿能力強,注意力不易集中,學得快忘得也快等特點。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應根據兒少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知識、技能的難易程度,講解簡明,直觀示范,重復強化難點;內容安排層次分明,及時歸納總結;放慢語速,抑揚頓挫;練習過程中,多采用游戲和比賽的形式,經常變換練習的肢體部位,多給予表揚和鼓勵,調動學生積極性,營造輕松的氛圍。

3.2注意意志品質培養

在平常的訓練過程中,要養重培養兒童的不驕不躁,不消極認真對待每一個球,每一個人;積極參與比賽,培養不畏強手、奮力拼搏的堅強品質和良好的心里素質。

3.3抓好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保持身心健康

羽毛球訓練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校羽毛球;教學;多球訓練

羽毛球運動在我國具有廣泛的基礎,加之羽毛球運動具有娛樂性、簡便性和鍛煉性等特點,中國羽毛球隊在世界羽壇處于綜合實力較強的霸主地位。普通高校學生對羽毛球選項課具有強烈的興趣和極高的熱情,羽毛球課逐步成為高校學生主要選修項目之一。由于羽毛球運動不僅對技術性要求較強,而且對學生的身體運動能力要求也較高,再加上普通高校的羽毛球選項課學時較短,往往使多數同學難以掌握技術動作,而正確的技術動作又是羽毛球運動的基礎。那么基礎不牢,運動水平提高就會很慢,勢必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沉重的打擊。甚至會影響學生對羽毛球這項運動的欣賞能力和終身體育的行為。于是怎樣能夠很快地讓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成了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項難題。多球練習法設計簡單、新穎、實用,合理的運用多球訓練法將有助于學生的動力定型。羽毛球教學中的多球訓練法是指教師按照一定的訓練要求,通過連續不斷地及較多數量的連續供球,使學生進行連續地重復單個或多個技術動作的練習方法。筆者結合4年的教學與訓練經驗總結如下:

一、多球訓練的主要技術

多球訓練主要包含正反手發高遠球、正反手后場擊高球、正反手發網前球、正反手后場吊球、網前正反手挑球、正反手扣殺球、正反手搓球以及各種組合技術等多項專項技術。通過多球訓練,達到對羽毛球技術動作掌握規范、球感好,連接擊球意識較強的目的。可以讓學生很好的掌握技術動作,主動進行訓練的教學要求。

二、單個技術動作的學習時的應用

學生在學習一項新的技術動作的過程中,都可能會產生泛化現象。而技術動作的泛化期持續時間的長短和頻率的次數,大多取決于學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和技術動作的難度。教師可以根據多球訓練法可調節性強的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強化某個技術環節的動作定型,從而盡快掌握正確技術。任何運動的技術訓練都是在大腦皮層建立起合理的動力定型,是有意識地使動作獲得自動化的過程。心理及生理學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圍內,條件刺激和非條件刺激強度越大,則越容易建立起條件反射。多球訓練比單球練習強度更大、密度更高,在單位時間內練習次數更多,使人興奮性更高,比單球練習容易建立起更加鞏固的動力定型。

學習每一個技術動作時,首先進行的是動作示范講解,特別是技術動作要領要簡單扼要,使學生盡快的掌握動作的要點,如正手位發高遠球時強調站位―準備―拉拍―擊球―跟進―站位的動作流程以及手腕的爆發式用力,并結合徒手揮拍練習熟練掌握動作。其次是進行徒手揮拍練習,體會球拍的行進軌跡和身體的協調用力,同時針對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強化和糾錯,最后是有球練習,先進行打多球練習鞏固動作解決動作學習泛化階段的技術問題,達到技術動作定型再進行單球練習,完整的體現了技術動作學習的循序漸進性:示范講解―徒手揮拍―打多球訓練―單球訓練。多球訓練與單球訓練的時間安排應是1:2。通常在多球訓練之后,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常規的單球訓練,以彌補多球訓練的不足,否則會產生不良的后果。

三、組合技術進行多球訓練

羽毛球多球練習要求“身輕、氣勻、行不散”,所謂“行不散”是指在練習中有明確的要求和控制,使運動員的思想高度集中,帶有目的性地去進行練習,盡量接近比賽動作,這樣的練習才可以達到效果,真正有利于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在單個技術動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穿插的進行技術組合練習,一個擊高遠球接一個挑高遠球的一前一后的打多球練習,同時也加強了步法移動練習,這樣的練習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還可以使訓練接近于實戰,增強訓練的效果。

四、“木桶原理”在多球訓練中的運用

一個木桶,即使其它木塊都很長,但只要有一個斷塊,它還是盛不了更多的水。這個原理不是讓大家明白要全面發展學生的技術水平,不能有一處短缺,而是讓我們用逆思維的方式去思考:一個運動員哪怕在其它方面都表現平平,但只要有一個方面突出,那么,這很可能就會帶動影響其它各方面,從而成為制勝的關鍵,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常可以得出不同結果。在打多球的訓練過程中,除了正常的學習訓練,最重要的是針對學生的技術弱點和強點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的技術沒有明顯的弱點,而且擁有強勢的得分點。

五、多球訓練的實現形式

1.多點多球訓練 多點多球顧名思義就是:教師事先設計好供球路線,連續供球到場地的各個方位讓學生接球,并要求回球的線路,可易亦可難。

2.交互式多點多球訓練 多點多球訓練是教師做主,設計好定點內容讓學生跟著打。而交互式多點多球訓練是教師按照羽毛球比賽線路變化規律來設計的套路,讓學生做主。當學生變化線路時教師按照比賽規律跟著變化(供球),或者教師供球變化線路時學生按照比賽規律跟著變化(打球)。

3.多球單練訓練 當學生的羽毛球運動技能進入到自動化階段時,教師就應多安排他們以“多球單練”為主,定點與不定點交互式多點多球為輔的原則。所謂多球單練就是采取一對一,有一方學生進行防守,由第三者供球雙方按照技術或戰術的要求,從實戰出發,如此反復練習,學生自己不需要撿球,一個球打完后接著進行下一個球的練習。這種練習對抗性很強,能和實戰相結合。

六、結論與建議

多球訓練不僅趣味性、刺激性強,而且能與專項技術結合在一起,使球員注意力更加集中,容易興奮。同時,多球訓練融會了對手法、步法、應急反應等的專項要求,還可以人為地控制時間、次數、速度、強度和停頓,因而,是最為專項化的訓練方式。但隨著羽毛球運動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多球訓練也應不斷創新求變,使方法手段更加專項化、定量化、具體化和科學化,今后可能會出現更多新的有關羽毛球訓練的內容、形式、方法用于實踐之中。多球訓練有利于促進技術動作的動力定型,有利于對擊球落點的控制,有利于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心理定向,有利于增強身體素質。但不能因采用多球練習而忽略了單球的練習,教師應在多球練習后,讓學生之間進行常規的單球練習,用以彌補多球訓練的不足。首先, 教師應處理好供球的節奏。多球訓練應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到深的原則;其次, 多球練習的強度大、難度高,教師在練習多球時應注意對運動量的控制。如果掌握不好,會造成學生局部負擔過重,以致過度疲勞。在教學中,應隨著運動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大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再者, 教師應注意因材施教。由于學生之間有個體差異,身體素質、羽毛球的基礎水平都有所不同,教師在進行多球練習時應加以區分,因此,多球訓練不能代替單球的技術、戰術訓練,更不能代替比賽,而如何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多球訓練的作用,也是當前高校羽毛球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黃漢升.體育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程勇民.羽毛球男子雙打多球訓練規律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6.1

[3] 施建華、林家仕.關于羽毛球多球訓練強度優化性究[J].體育科學研究,2007.3

[4] 黃綺莉、羅世明.羽毛球多球訓練初探[J].體育科技,2009.3

[5] 潘莉.羽毛球多球訓練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2

[6] 劉繼君.多球練習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4

羽毛球訓練范文第4篇

關鍵詞:羽毛球;選材;訓練

1、前言

羽毛球運動近幾年在國內外得到快速的發展。同時,隨著國際整體羽毛球水平的提高對羽毛球運動員身體素質、技術動作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它是運動員競爭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觀眾為之癡迷的原因。不論是休閑運動還是競技比賽,羽毛球運動員都是通過在場上不停的跳躍、腳步移動、轉體、揮拍,合理的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在場上進行往返還擊。這就要求了羽毛球運動員必須具備上肢、下肢、腰部的力量。羽毛球運動者心率可達到160~180次/分鐘,羽毛球要求參與者心跳強而有力、肺活量大、耐力強。我國的羽毛球運動應與國際接軌,這就要求我們要充分了解羽毛球運動,了解羽毛球運動應具備的素質、技術。真正的做到從選材到訓練的科學實施,科學管理[1]。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查閱國內外羽毛球研究學者文獻

2.2統計分析法:統計羽毛球名將身高、體重、訓練方法

2.3實地調查法:到羽毛球場地實際調查數據。

3、分析與討論

3.1羽毛球的選材材

3.1.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表明,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心理狀態、反應能力、智力等,都是受到遺傳的影響。著名運動員的子女在運動天賦方面也有一定的幾率優秀與其他人。因此,羽毛球運動員選材的考慮應優先考慮運動員名將子女。

3.1.2身體形態

根據運動研究,不同的體育項目所要求的運動員身體形態各不相同,運動員不同的身體形態所表現出來的運動成績也不相同[2]。羽毛球比賽,網高1.55米,場地平分兩個半場,所以要求運動員有一定的身高。男子身高=103.35-(0.265×月齡)-(0.134×體重公斤)+(0.42×身高)+(0.334×兩臂張開長度)

女子身高=35.29-(0.109×體重公斤)-[0.112×(兩臂張開長度-身高)]+(0.843×兩臂張開長度。

3.1.3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能夠充分發揮技術的關鍵,隨著比賽的激烈程度加劇,運動員承受的心理壓力往往比平時高很多,在激烈的比賽中運動員必須劇本強烈的自信心,高昂的斗志。羽毛球選材要依據運動心理學和現代心理學的理論方法手段科學實施。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心理的調控,對運動技術的發揮和比賽成績的好壞起關鍵作用。

3.1.4生理機能

從幼兒到成人,心肺功能指標具有穩定性,但是其中最穩定的是脈搏頻率和呼吸頻率等,每年相關系數維持在0.6~0.9。10~12以及16~17歲這兩個階段最為穩定,但由于16~17的穩定性太晚,不能用于運動員的選材,所以就可以用10~12歲階段的心肺指標預測成人之后的心肺功能,從中選取最具備優秀潛質的兒童。羽毛球運動要求運動員快肌纖維比例大,視覺、聽覺、感覺優秀,心肺功能良好,有氧代謝、ATP-CP供能能力強[3]。良好的青少年運動員應具備:脈搏活動次數少、肺活量大、激烈運動時吸氧量大等特點[4]。

3.2羽毛球運動員的訓練

3.2.1羽毛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力量素質的訓練發展,對身體形態、身體機能、神經系統都有著良好的改善能力。少年時期,骨骼發育不完全,表現的力量素質相對較弱。因此,針對年齡的不同,訓練的方向也不同。青少年的訓練因全面力量素質為主。成年以后在進行專項練習,加強羽毛球方面的訓練。身體的力量包含上肢力量、軀干力量和下肢力量。上肢力量訓練采用啞鈴訓練,青少年時期使用重量較輕的啞鈴。下肢的練習,針對初學者,多采用彈跳性的練習。如“鴨子步”蹲走、深蹲縱跳、收腹跳、縱跳摸高、單腳跳臺階、雙腳跳障礙。軀體力量練習為仰臥起坐、仰臥舉腿、仰臥兩頭起、俯臥屈后體、俯臥屈后體轉體都是訓練軀體力量的有效方法。羽毛球中的各種轉體步伐、扣殺、上網救球等多種動作都要求都要求運動員具有良好的軀體力量

3.2.2羽毛球運動員的速度能力訓練

羽毛球中的素質能力主要體現為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位移速度。速度能力取決于肌肉力量及神經控制系統,羽毛球的速度素質能力發展早,在青少年時期的訓練要得到重視。反應速度的訓練方法有聽口令轉身沖刺跑、看信號啟動跑、聽口令變速跑等。長期不同的方式變換訓練,能夠使動員敏銳的對周圍各種變換做出反應,從而提升運動員的反應速度。快速跑臺階、下坡沖刺跑、跨越障礙快速跑、曲線跑能提升運動員的動作速度。

3.2.3羽毛球運動員的敏捷度練習

羽毛球運動是在面積35平米的場地內進行,在場內的動作有急停、急起、起跳、轉身等敏捷度動作。因此動作的敏捷對羽毛球技術動作的完成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敏捷度訓練的強度大,適合安排在訓練的前部分精力充沛時。要科學安排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時間,多給運動員創造條件參加比賽,以賽代練。

3.2.4羽毛球運動員的耐力素質訓練

耐力素質是所有體育運動都必備的素質,羽毛球運動也不例外。耐力訓練訓練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青少年的耐力訓練幅度應該較小,以有氧耐力訓練為主。有氧耐力訓練心率保持公式:訓練強度=安靜時心率+(最大心率-安靜心率)*60%(芬蘭生理學家卡沃寧)[5]。有氧訓練應采用連續法比間歇法更有效,能夠更有效的提高有氧耐力訓練水平。可適當增加無氧耐力訓練,在不減少訓練強度的訓練情況下,練習的重復次數逐步增加。

4.結論和建議

4.1結論

1992年羽毛球運動加入奧運會,使得羽毛球事業蓬勃發展,成為大眾項目,羽毛球的參與性要求低,場地方便,使得群眾普遍容易接受,羽毛球的群眾基礎大,羽毛球的喜愛者多,所以羽毛球的選材難度也大。使用科學的選材,保證羽毛球的優秀青少年能得到發掘,得到開發,保證人才的培養。而羽毛球比賽的激烈日益增加,有了優秀的青少年儲備,需要系統科學的訓練,來適應比賽。

4.2建議

應該針對自身的特點,以羽毛球特點和單項特點制定出訓練安排,最大程度的適應運動員自身。對于年輕的運動員,多以賽代練,創造比賽機會,與國際羽毛球高手相互交流,互相學習。(作者單位:成都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王金燦.運動選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13.2.重印)

[2]周西寬.體育基本理論教程.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2010.11.重印)

[3]劉仁健.羽毛球運動員的選材.科學出版社.2010.1

羽毛球訓練范文第5篇

一、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是羽毛球訓練的首要任務。

中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協調性、靈敏性素質較好。身體各器官機能、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因此要針對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特征及生理、心理特征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逐步提高訓練水平。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培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學習和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戰術;加強身體素質訓練。中學生喜歡內容新穎,生動活潑訓練方法,對于艱苦、枯燥的訓練總是很害怕,獨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勞,怕累、怕苦、怕臟。因此在訓練中要根據這些特點,采用生動、直觀的訓練方法。抓住羽毛球訓練內在的特點,進行反復練習。多表揚、多鼓勵,及時糾正錯誤的技術動作,另外多用游戲練習激發他們的訓練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二、基本技術的訓練

初中學生羽毛球技術基礎較為薄弱,部分學生只是停留在喜好的層面,身體素質相對較差,跑跳能力比較弱。且幾乎所有學生對羽毛球都很陌生,連最基本的步法、戰術都不會,因此系統訓練難度很大。我著重從羽毛球知識入手,通過體育掛圖對考生們詳細講解了羽毛球的規則,使考生們明白了羽毛球的自身特點;空閑時間激勵學生通過網絡或視頻觀看羽毛球教學錄像,加深對羽毛球的理解。在訓練中讓學生能夠明白步法、發后場高遠球、擊后場高遠球、吊球是羽毛球比賽中的關鍵技術,通過熟練掌握基本技術和嫻熟的基礎配合(后場高遠球 、吊球等),使其在比賽中掌握比賽的主動權。

三、在發展全面技術的基礎上,突出特長技術的訓練

這個階段,如果基本技術(手法和步法)上有較明顯的薄弱環節(如反拍擊球技術、側身步法、防守手法、步法存在問題)那么,它將是對手攻擊的主要目標,造成戰術上的被動和心理上的負擔。因此,抓緊薄弱環節基本技術的訓練,提高全面技術的掌握,這是主要環節。也就是全面提高階段應解決的主要矛盾。然后,去發展特長技術。作為一名優秀運動員,除了需要全面掌握各種技術外,還需花主要精力去發展其特長技術,使他在某一個技術。某一個區域,某一個特定時間和空間形成技術絕招,這樣才能給對手增加壓力,取得比賽的主動和優勢地位。

四、進行體能強化訓練,增加體能儲備

初中學生能身體尚未發育完全,學生體質較差,在訓練中尤其讓人擔憂,無法完成訓練計劃,而羽毛球訓練則是一個系統、長期的項目、運動強度極大的項目,它對學生的體力有著嚴格的要求,在比賽中我們才有可能取得主動。在訓練中我嚴格要求隊員克服體力上的極限,每次訓練課后,還要進行體能練習,進行體能儲備;提高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素質,鍛煉他們頑強的比賽作風。通過體能練習使隊員們的比賽作風、精神面貌、比賽意識在比賽中得到體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通山县| 台山市| 定日县| 卓资县| 南部县| 民丰县| 株洲市| 囊谦县| 三门峡市| 铅山县| 高淳县| 赤城县| 辛集市| 寻甸| 宁陕县| 五大连池市| 新乐市| 西林县| 贵德县| 江源县| 英德市| 米林县| 玉树县| 南充市| 监利县| 青浦区| 崇信县| 平原县| 通道| 阜宁县| 哈尔滨市| 建水县| 威宁| 崇礼县| 泸水县| 永清县| 迭部县| 穆棱市| 阜平县| 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