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祝福事業的祝福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買賣不成情誼在 ",希望這次業務洽談不是交往的終止,而是友誼的起步。
把歡悅的音符,纏在黃山的石枕上;把想象的水彩,潑在漓江的竹筏上 ……朋友,我們的事業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愿越來越好!事業是連結我們的紐帶,愿我們的事業興旺發達,友誼之花也
隨之盛開 !
把歡悅的音符,纏在黃山的石枕上;把想象的水彩,潑在漓江的竹筏上 ……朋友,我們的事業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愿越來越好!事業是連結我們的紐帶,愿我們的事業興旺發達,友誼之花也
隨之盛開 !??
成功經驗的總結多是扭曲的,失敗教訓的總結才是正確的,祝你成功!
發短信我很慎重,名氣是大家給的,要對大家負責.這么些年我一直在努力,從來不浪費一條短信,今天只發一條,祝您快樂!快樂,是分享的!
恭喜貴公司喬遷之喜!
恭喜貴公司事業蒸蒸日上,更上一層樓!
恭喜你找到好的歸宿!祝福你步入愛的殿堂!期待你們早生貴子!
恭喜你終于升職了,現在不會再嫉妒別人了吧,好好把握哦。
恭喜喬遷,祝您:華夏當陽春風滿座,新居煥彩喜氣盈庭。
共同的事業,結成我們深深的友情。在安寧平靜的日子里它會帶來充實和寬慰,在艱辛困苦的日子里它會帶來寄托和希望。愿常聯系。
官運亨通,財源廣進!
2、悠悠職場闖蕩,其中大有文章。舉頭笑對上司,低頭工作繁忙。同事多多夸獎,互敬互愛互幫。應急斗志昂揚,關鍵得有特長。機遇把眼擦亮,前景無限風光!
3、愿你的事業紅火,戀人漂亮,薪水加倍,股票增漲,快樂無邊,幸福如愿,四海有朋,健康特長,煩惱云散,朋友貼心。我對你的祝福,夜夜留香!
4、唱吧!唱吧!唱的響亮,飛吧!飛吧!飛的更高,跳吧!跳吧!跳的更遠;夢想就在前方,要飛飛的更高,祝你;夢想成真,事業有成!
2.臘月廿九,為你送上最美妙的祝福,愿你新年過得舒心,活的瀟灑!
3.今天臘月二十九,財運迎進家!愿你幸福如花,事事都發。
4.臘月29,能除一切苦,吉祥如意每一天!
5.今天是臘月二十九,提前給您拜年了!祝您闔家歡樂,牛年大吉!
6.小除夕。臘月二十九習俗。中國萬年歷是介紹中國傳統節日以及世界節日大全,包含各種節日的由來,習俗,節日祝福語等.。
7.臘月二十九,祝你吉祥高照,萬事順心,財源廣進。
8.早上好,今天臘月二十九!春節快到了,提前給你拜年啦!
9.朋友,新年到了,臘月二十九,又到小除夕,喝上一杯友誼酒,祝福友情久久久,愿我們的友誼更長久,愿我們的快樂永停留,愿健康平安永遠陪伴你左右,愿你在新的一年里,愛情長久,事業長久,友誼長久。
10.農歷臘月二十九,小小祝福暖心中,每天問候有真情;字字吉祥迎喜慶,句句健康送安平。順心快樂陪伴你,幸福綻放笑得意;美好生活甜蜜蜜,祝你永遠都美麗。
11.朋友,新年到了,你看,春天已舞動著新綠,正悄然走來,陽光暖暖的,令人愜意,心情興奮的,歡天喜地,在這年味濃濃的臘月二十九里,祝福我所有的朋友們,在新的一年里,心情愉快,笑口常開。
12.今天臘月29日,999999送給每一位朋友,祝你平安久久,快樂久久。
13.今日臘月二十九,恭喜發大財,財源滾滾來。
14.除夕的鐘聲,為你敲響新春的喜慶;團圓的餃子,為你慶祝闔家的歡樂;絢麗的煙花,為你綻放璀璨的明天;溫馨的問候,為你融入虔誠的祝福:祝幸福安康,福運無疆。除夕快樂!
15.今天臘月二十九,愿你快樂每一天送給你,愿你快樂!幸福!
16.臘月廿送你20個福,祝你家庭事業順,四季平安福,迎春正接福!
17.臘月二十九,9999,9999,萬事大順,好運久久!
18.今天臘月二十九!祝你九運當頭,長長久久!
19.臘月二十九,愿你抖落與“不染”過往的一切塵埃,淡定有力地前行。
20.今日臘月二十九,好運相伴久久。
21.今天是臘月二十九,春節倒計時開始了,提前給你送上祝福,拜個早年,祝大家除夕快樂!新年快樂!
22.臘月二十九,除舊迎新,大紅燈籠高高掛,祝福大家新年好。
23.朋友,新年到了,讓春風帶給你溫柔,讓春雨帶給你嫵媚,讓春光帶給你燦爛,讓春花帶給你靚麗,讓春*帶給你幸福,臘月二十九,真誠的祝福你春光滿面,幸福久久又長長。
24.臘月二十九,為你來送財,祝你2022虎年好運連連、恭喜發財。
25.臘月二十九,愿你抖落與“不染”過往的一切塵埃,淡定有力地前行。
26.除夕到,真熱鬧,家家戶戶放鞭炮,趕走晦氣和煩惱,迎來好運和歡笑,愿你吉祥如意福星照,幸福團圓日子俏,健康平安身邊繞,添福添財心情好!
27.春節回家過年,多多注意安全,乘車人多擁擠,帶好孩子莫失散,備好隨用物品,不帶大宗現錢,少食生冷衣穿暖,防病防盜防詐騙。祝你一路順風喜團圓!
28.善良優秀勇敢,決不妥協,祝你也祝我。
29.陣陣炮響,開啟牛年的吉祥;閃閃煙花,帶來新年的歡暢;紅紅對聯,輝映幸福的光芒;聲聲笑語,凝聚團圓的渴望;句句祝福,傳遞情誼的橋梁:新年來到,除夕愿你一切都吉祥!
Abstract: Stud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s are an important practice part in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but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practice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affecting the desired effect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 technology, multimedia educ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Applied chemistry major of our university has developed a professional training aided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al status of power plants, and combined with many advantage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he working principles and process of the power plants about boilers, steam turbines, generators, dust removal, desulfurization and chemical water treatment etc. were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aided 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software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has gained a good response.
關鍵詞:應用化學;電廠實習;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
Key words: applied chemistry;practice in power plant;multimedia;teaching aided system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3-0230-02
0 引言
近年來,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簡稱CAI)的興起是教學領域中最富有成效的信息革命之一,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CAI正逐步滲透到各類學校的各個學科,使教學模式、內容和形式、課堂教學結構以及教學思想和觀念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1]。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2]。本文擬從實際生產實習出發,應用PowerPoint技術,探索建構有助于學生了解電廠的多媒體課件。
1 當前實習教學存在的問題
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動手能力,為使學生適應社會打下基礎[3]。學生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我校應用化學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一環,為實現專業培養目標起著重要作用[4]。但在我校的實習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面臨以下困境。
1.1 生產實習教學無法跟上時代 隨著電力結構調整的加快,30萬千瓦、60萬千瓦的大型發電機組已成為我國電力系統的主力機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也已在我國投產運行。但由于實習經費、廠方等多方面原因,學生實習時難以到反映當代電力最新技術的新型電廠,因此,無法了解最新的發電機組概況。
1.2 實習經費不足 電廠實習時間一般為兩到三周,由于學生人數多,實習指導教師和學生的交通費、住宿費和實習工廠收取的管理費等費用較高。有時不得已壓縮實習時間,影響了實習效果[5]。
1.3 生產實習深度不夠 由于時間較短,實習成了走馬觀花,很多學生在這期間中往往抓不住重點,無法同平日所學的知識更好的相結合。同時在實習中學生只是了解車間主要工藝流程,無法了解主要設備、管件等的內部結構情況。
1.4 實習管理工作有待改進 一方面由于實習場地分散,學校指導老師在實習中更多的是起到了巡查、監督作用,難以在不同的實習場所對學生進行長時間指導;另一方面,實習單位指導人員缺乏責任感,對學生實習缺少認真的指導。
2 本系統達到的目的與效果
為了彌補現場實習的不足,提高實習的效率及實效,我們嘗試引入多媒體技術,開發專業實習輔助系統,本系統預期達到的目的和效果有:①通過同時或交替地呈現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形式,為學生提供一個生動逼真的實習環境。②利用計算機的交互技術和高速檢索技術,使用者可以迅速方便地選擇實習教學內容,對實習中不清楚或不懂的問題可進一步自學提高。③利用采集的影像、動畫等素材,展現新一電廠的實際面貌,使學生能更加生動形象的了解電廠各車間的工作原理、流程。④全部實習教學內容按知識點模塊化設計存儲,更便于教師對輔助系統進行修改,也可使學生對整個內容或某一部分內容進行查詢、瀏覽。
3 系統設計原則
本系統的開發屬于計算機工程,因而在設計的過程中應遵循軟件開發的一般原則:
3.1 科學性原則[6]。本系統的研究與設計中,應根據專業實習的特殊性,準確地闡述實習知識,而且體系要嚴謹,教學目的要明確,文本、圖形、動畫、音像、視頻等各種媒體使用合理,屏幕設計清晰高雅,色調搭配適中,生動活潑而又不失嚴肅,注意引導式啟發,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的交互特性。
3.2 教育性原則[7]。課件設計應概括課程主要知識點,同時結合授課進程,相互穿插印證,做到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完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3 可操作性原則。課件的操作要盡量簡便、靈活、可靠,便于教師和學生控制。在課件的操作界面上設置寓意明確的菜單、按鈕和圖標,避免了復雜的鍵盤操作,避免層次太多的交互操作。
3.4 藝術性原則[8]。課件不只是單一的文字排列,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增加一些動畫、圖片、聲音等多媒體因素。
4 系統的制作過程
4.1 設計制作腳本 多媒體課件腳本編創工作包括選題,收集有關信息和素材,進行創意描述、文字撰寫、內容編排、版面設計、圖文比例、畫面色調、音樂節奏和交互方式等。對教學內容的選擇、結構的布局、視聽形象的表現、人機界面的形式等進行周密的考慮和細致的安排,最終應細化為“分鏡頭”劇本[9]。
4.2 搜集課件素材 多媒體素材就是多媒體課件中用于表達教學內容的各種元素,它包括圖形、動畫、圖像、文本、和聲音等。素材的準備工作一般主要包括文本的錄入、圖像的處理、聲音的采集、動畫的制作、影像的截取等。有些素材可以從素材庫或在互聯網上直接獲得,而有些素材專業性較強,就需要自己動手制作。
4.3 課件的編輯制作 利用微軟辦公軟件中的Powerpoint根據腳本的要求和意圖設計教學過程,將各種多媒體素材編輯整合起來,制作成交互性強,操作靈活,視聽效果好的多媒體課件。
4.4 輔助系統的后期完善 后期制作時,要按照制作腳本和總體設計構思的要求,將篩選、編輯后的影像與圖片資料用二維、三維動畫或直接在圖上繪制動畫、文字、圖表,將音樂、音響、解說詞等素材、資料進行技術處理和藝術加工,編排組合,實現總體構思的最佳效果[10]。
5 系統內容及框架簡介
本教程在總體設計結構上分為兩大模塊,分別是“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每個模塊是每一章的內容。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箭頭指向代表幻燈片間相互跳轉的方向。比如,主目錄與各章首頁可相互跳轉,各章首頁又可與各節首頁或知識點相互跳轉;而各章節首頁及知識點都可直接返回主目錄。“主目錄(各章導航頁)”以超鏈接的方式貫通課程各章節的授課內容,使課件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互訪性的整體[11]。
6 系統功能特點
6.1 本系統詳細介紹了電廠的生產過程。學生通過對該系統的學習,可以了解電廠鍋爐、汽輪機、發電機、電廠環保以及化學水處理等知識。
6.2 在系統的總體方案設計中,采取了模塊化結構,將實習的內容按模塊劃分成若干知識單元,每個知識單元包含若干個知識點,各模塊之間采用超鏈接實現非線性的結構,如此設計,使學習者易于接收信息與知識轉化,提高了信息傳遞速度和理解深度。
6.3 導航清晰,交互性好。導航按鈕實現了各章節間的跳躍和返回;人機交互界面友好,學生可根據提示或交互按鈕方便地進行操作。
6.4 該系統可以使學生提前了解電廠的運行流程,對自己的實習有一個大致的認識,也可以作為實習后學生查漏補缺的一個參考途徑,以提高實習效果和實習質量。同時可供對化學專業感興趣的學生使用。
7 教學應用反響
本系統應用到專業實習教學中,得到良好的反響。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電廠的真實情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表現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學習。以視頻和動畫手段展示電廠設備的結構和工作過程,學生通過視、聽、觸、運動等方式將全部知覺系統調動起來,形成教學雙向互動,調動學生的感知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創造性思維,有效地調節、選取、組織、傳遞、反饋各種信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最近兩屆學生中應用后反響良好。
參考文獻:
[1]劉芳.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與開發[J].遼寧高職學報,2003,5(06):127-130.
[2]馬茹燕.化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應用[J].科技之友,2010,(02):118-119.
[3]高建強,馬良玉,呂麗霞.定制仿真培訓及其效益淺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5,(01).
[4]王衛衛.提高學生電廠實習效果的一管之見[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2):75-77.
[5]陽小敏,王季青,劉建生.生產實習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科技咨詢導報,2007,(06).
[6]蔣學雷.多媒體課件設計原則在課件制作中的指導作用[J].考試周刊,2009,(27).
[7]龍軍,陳青,劉強.大學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原則和方法[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10,1(12):140-141.
[8]孫杰.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原則與技巧[M].教育論壇,2005:221-222.
[9]王志立.淺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J].教育教學研究,2011:130-131.
關鍵詞: 工業設計史 輔助 教學研究 臨摹 設計
人類的設計活動悠久,設計歷史源遠流長,而設計教學與教學體系的產生與發展遠不及設計活動久遠。設計學術界通常把1919年在德國成立的包豪斯作為設計領域真正意義的設計院校,包豪斯的成果與影響歷經近百年,仍被后人傳承與頌揚。以構成和工作坊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主的包豪斯辦學形式自然是當今諸多設計院校與專業的范例,強調學生的技能必然成為當代設計專業教學的重點傾向,再加上設計專業學生畢業走向設計崗位后,很少直接涉及設計史論內容[1]。無論從歷史沿襲,還是設計專業特性,能夠身體力行實現創意對學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樣的情勢下,設計史課程不受重視,成了設計專業學生的選聽課程。工業設計史作為工業設計專業必修史論類課程處于尷尬的境地,與其他技能性和設計實踐課程相比,它被定義為理論的、抽象的,甚至是次要的。
為擺脫工業設計史課程被輕視的現狀,有必要強調其重要性,但更切實有效的做法是進行課程教學實驗與改革,使工業設計史與設計融合,帶動學生能動地獲取設計知識,提高認識,啟發設計思維,豐富設計方法與途徑。很多高校針對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諸多設計教育者進行了課堂改革,但工業設計史課程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通過教學觀摩與課堂教學經驗,對工業設計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以下歸納。
(1)教與學被教材束縛,對學生的考核大多是對學生記憶能力的測試,機械式的枯燥記憶很難激勵學生主觀能動地進行擴展閱讀,有限的設計史論知識很難讓學生系統理解設計的發展與流勢,更不會健全史論框架[2]。
(2)課堂教學以教師的單一講解為主,學生多以觀望的態度學習,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設計作品和風格漠視,缺乏理解,不會分析。
(3)工業設計史課程結束后,大多數學生對所學知識逐漸遺忘,在設計實踐中不會聯系史論知識,不會借鑒歷史上的設計案例與設計方法。
這些問題在工業設計史課程中具有普遍性,所以有必要在課程教學中進行改進,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借助輔助教學手段與方法,具體可以采取專題研究與評價、作品賞析與臨摹、主題設計等形式。
1.專題研究與評價
以往,工業設計史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教材展開,雖然現在多媒體教學呈現給學生更為豐富的圖片與視頻史料,但是課堂時間有限,所涉及的信息量同樣有限,并且在教學中常伴有教材作者和講解教師的主觀見解。學生不會能動地思考與研究,更不會追根溯源,查閱原文資料。這違背了鼓勵學生構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引導學生主觀能動地學習與閱讀這一教學初衷。因此,有必要重新審視之前以教材為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選取適宜的時機穿插專題研究:教師輔助學生選擇題目,進行定題分析研究與課堂演示,教師引導與評價。以此激發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收集、理解和表達知識。
專題是將線性的教材內容打散重組而成的平行、獨立且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小單元。專題與教材的知識點有一定的對應關系,是學生將來要呈現在某一課堂上的主題。教師在輔助選題時可以給學生較寬泛的范圍,如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中國明代家具設計,包豪斯的設計,風格派,波普風格,高技術風格,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意大利現代設計,德國現代主義,荷蘭現代主義,瑞士現代主義,美國現代設計,理性主義,綠色設計,當代設計,等等[3]。在這些大綱中,學生甄選感興趣的專題,并與教師探討確定詳細的題目。選題與定題的方式是多元的,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教學特點與學生的傾向進行確定。定題之后,學生通過閱讀相關圖書、互聯網資源等途徑收集整理資料,分析與研究,以課件、視頻或專題報告書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再把這些專題合理穿插到授課間隙中,給予每個專題適宜的時間進行課堂演示。通過演示,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想法與觀點,針對性地進行評價。教師評價對于專題研究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學生最初的觀點是不完善的,而且不同學生在演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師需要隨機應變,通過與學生溝通和評價對其進行引導,最終幫助學生完善知識概念。但要特別注意一點,給學生布置專題,并不意味著把課程全部交給學生講解,工業設計史以教師講解、梳理設計歷史脈絡,分析設計作品與風格為主的課堂形式是不能被取代的。
以專題輔助課堂教學的組織方式比以教材為主的單一教學方式更生動與直觀,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另外,專題研究由學生獨立完成,每個人的工作內容、要求明確,容易促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通過專題研究,學生會更多地關注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框架,進行擴展閱讀,感受到開卷有益,由機械地獲取知識轉變成知識的探求者。
2.設計賞析與臨摹
工業設計史傳統教學多采用單一的講解形式,期末以論文或試卷形式檢驗學生對整個史論的掌握情況。學生課堂聽講,課后或考試前記憶,記憶成了學生學習史論的唯一利器。學生缺乏研究設計作品、風格與設計方法的激勵,完全成了設計歷史中無數經典設計的遠觀者。當問及學生喜歡的設計師、設計作品與風格時,多數學生的回答是“都差不多”,“讓我想一想”等。這說明工業設計史課程教學過程中缺乏調動學生學習的豐富刺激與責任的因素。所以,在史論課程的教學中大膽引入設計作品賞析與臨摹作為輔助,引導學生發現自我與設計史中各類風格與作品的聯系,研究設計作品及相關史料信息,設身處地地進行主觀感受,培養審美能力。
設計賞析與臨摹可以在課堂和課后同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各類設計風格流派中的典型設計師與設計作品進行分析。設計發展至今,已經有海量設計作品誕生,所以教師選擇賞析作品時要注意其典型性,抑或根據授課學期的時下性需求進行針對性的選材,如漢寧森、潘頓等設計師的燈具作品,彼得?奧普斯維克、柯倫波等的座椅設計[4]。這些作品是創意的體現,同時包含設計師對形式、材料與技術的探索。在賞析過程中,注意介紹設計者、時間、設計特點及風格特征等史實性內容的客觀性,盡量減少教師的主觀評價,評述的任務交給學生,并向學生布置課后作業任務:選取某一風格流派、某一設計師或某一設計公司與機構的一件或幾件設計作品進行評價與臨摹,從而拉近學生與設計史料的距離,引導他們自主研究產品的尺寸、比例、造型、功能與特征。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學生會通過課外讀物、網絡等方式收集產品信息,也有部分學生會參觀展覽或賣場,實地測量、研究與感受設計作品。作業完成之后可以進行集中展示與講解,教師進行講評。
這一課堂輔助從理解風格流派、收集資料、賞析作品、臨摹設計到展示與表達。學生收集資料,理解產品與相關人物流派,研究并臨摹產品,切實消除了史論與學生的距離感,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幫助他們形成了自身的審美傾向,為日后的設計奠定了基礎。
3.進行主題設計
工業設計專業具有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特色,設計思維的培養與設計行為的訓練是今天各大設計院校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工業設計史課程是人類設計活動積累的總結,它記錄了人類砍砸石器,制作陶瓷,批量生產,綠色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多元的設計活動[5]。其中涉及大量的設計案例,并闡述了對應的設計理論。這些對培養設計思維和塑造設計思想,提高審美與設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工業設計史課程并不是一門純粹的理論課程,它是實踐的總結與思考,最終應該回歸到設計實踐活動中。而現階段以單純講解和論文形式為主的工業設計史教學基本處于學過即過的狀態,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多被束之高閣,學生很難把所學案例與方法運用到設計中。所以,有必要在教學中加入實踐性的教學輔助,最有效的設計實踐莫過于“設計”本身,即以主題設計的形式輔助以講解為主的課堂教學。
主題設計進行的理想時期是在重點課程內容結束之后,教師選擇具有專題性、代表性的設計作品、設計風格,如設計一款具有所學風格特征的座椅、燈具等,當然題目的擬定是寬泛的。設計題目的擬定還可以參考學生前期的專題研究報告,通過研究報告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傾向進行定題,學生選題,分析研究歷史案例與方法,啟發思維,進行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用新的思考點完成對設計史中代表作或歷史風格的設計實踐,這其中有作品的研究,風格演變的探索等。圖1、圖2是我校學生以歷史為啟發進行的座椅設計:耳型椅是從薩爾瓦多?達利在1936年設計的梅維斯唇形沙發中獲得的靈感,并融合了人機因素,使整個流露出波普的新奇與獨特;琴鍵休閑椅顯而易見是以鋼琴琴鍵為靈感進行的設計,黑與白的搭配頗具視覺效果。
主題設計形式即可讓學生欣賞、研究歷史作品,從設計案例中汲取靈感進行創意,同時促進學生對設計方法的理解與發掘。圖3是與艾洛?阿尼奧的小鳥椅同名的座椅設計,學生以小鳥椅為出發原點,聯想到張大了嘴等待喂食的小鳥,以此獲得了創意點。設計中采用仿生的設計手法,對小鳥形態進行抽象處理與表現。將穩定的座椅傾倒即可變身為一款搖椅,兩種使用方式的巧妙設計可圈點,不失為一款趣味與感性并存的設計。這一設計充分體現出設計史與設計的關聯性。只要學生不斷理解、研究與認識,一定會豐富設計思維,諳熟設計方法。
將主題設計實踐作為設計史教學的輔助,可加深學生對設計史內容與方法的理解,又可強化學生的審美與設計能力。設計史中的主題設計輔助是將歷史與當代進行融合,學以致用,更直接地把史論知識融入學生思維體系與設計活動中。設計行為的參與反過來又驗證了工業設計史中涵蓋的設計思維。
以上三種輔助形式對工業設計史課程具有重要意義,要使他們發揮既定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輔助與課程內容、課程時間相協調,合理穿插與布置,不能盲目運用和依賴這些輔助方法而忽略課程內容的講解;另外,要注意專題研究與評價、設計賞析與臨摹、主題設計之前的引導和之后的評價,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學生經歷這些環節,而不進行引導與評價,就會缺失對學生的激勵,沒有激勵的輔助環節不能調動學生閱讀、思考、研究與設計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硯祖.設計史的意義與重寫設計史[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02):18-21.
[2]袁翔,何人可.基于反思學習的《工業設計史》教學研究[J].裝飾,2013(05):75-77.
[3]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09).
[4]何人可.工業設計史.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