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弘揚憲法精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志愿精神 學生組織 服務意識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自1995年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志愿者協會創立以來,協會一直秉承“學高、身正、誠毅、篤行”的校訓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按照規范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的“一二三”(一項條例、兩條軸線、三個層次)特色發展模式,走過了十七年的風風雨雨,逐漸發展成為全校四大校級學生組織之一,承擔著全校志愿服務、社會實踐、西部支教、基層掛職等工作職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會影響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范化發展——“一項條例”
所謂“一項條例”,即志愿服務條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志愿者協會現已形成以學校支持和校團委指導老師指導為基石,以“義務獻血”、“光谷文明在行動”等志愿活動為載體、以“社會實踐”、“西部支教”等活動為特色、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指導精神的工作格局,旨在培養大學生友愛精神和人文素養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奉獻精神。
十七年的發展歷程,志愿者協會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規范的制度。行政事務部主要負責資料檔案的管理以及部門、院系考勤考核等;后勤資產部主要負責協會內部物資管理;新聞宣傳部主要負責志愿者協會重大或活動的宣傳以及媒體溝通;招募培訓部主要負責志愿者的招募、注冊機培訓工作。這些綜合性部門分工明細,通力合作,一起為志愿者活動的開展奉獻。
二、特色化發展——“兩條軸線”
在學校支持以及校團委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志愿者協會正在往特色化發展的道路上前行,一方面滿足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凸顯我校教師教育特色。相對于過去那種以滿足少數受服務者的生活需求為主體的志愿服務模式,在經濟和文化領域中尋找服務課題的志愿服務模式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因此協會樹立了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志愿服務活動發展方向。同時也立足校園,開展凸顯教師教育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感染廣大師生,引導同學們走向志愿服務這光榮而偉大的道路,為志愿服務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專業化發展——“三個層次”
協會以培育和弘揚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為主線,大力宣傳“愛心文化”的理念,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奉獻精神教育和志愿服務活動,不斷創新奉獻精神的傳遞方式,打造愛心品牌活動,在校內師生中營造濃厚的愛心文化氛圍。
第一,志愿服務活動立足校園,服務師生。協會堅持開展特色化校園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志愿服務活動感染廣大師生,將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進一步地發揚,使其得到更好的傳承。每個學年伊始,迎新工作便成為志愿者的頭號重大任務,通常新生報到的兩天,志愿者會在火車站、汽車站及學校各點設立迎新志愿服務點,讓初踏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的大一新生們真切地感受到志愿服務的溫暖以及志愿者們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正因為此,吸引了一大批大一新生來加入志愿者協會,為志愿服務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每個月協會都會開展義務獻血的志愿活動,通過這項活動,組織廣大師生奉獻愛心自愿獻血,幫助不幸失血過多的人,同時也讓同學們真切地體會到幫助人的快樂。每學期協會都會不定期組織清除“牛皮癬”的活動,以美化校園。當志愿活動開展的時候,學校里隨處可見的都是志愿者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志愿者的美好、這個學校的美好、這個社會的美好。
第二,志愿服務活動融入社區,服務大眾。志愿者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校園,同時也走進社區,讓廣大的社會民眾也體會到志愿者們的無私奉獻,從而加入到我們志愿者的大家庭中來。光谷文明在行動是志愿者協會的一個長期存在的品牌項目,在特殊時期組織志愿者們在光谷廣場組織乘客秩序上車,避免發生擁擠踩踏事件。此外,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以及武漢開展的一些重大賽事中,志愿者的身影也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志愿者是一條發展的道路,會經常和外校的志愿者協會交流,從他們的活動中汲取經驗,也將我們的品牌活動與之分享,互相幫助,共襄盛舉。
第三,志愿服務活動輻射社會,服務人民。如今眾所周知的志愿活動不僅僅是賽事活動,還有被大家敬佩的西部支教。而西部支教也正是學校志愿者協會一個非常特色的品牌活動,每年學校都培養了一大批有志青年為西部支教奉獻青春與夢想。其中的典型案例包唐韜同志放棄了在燈紅酒綠的城市中過那種白領生活,而選擇了在西部支教中發光發熱,綻放人生的色彩,同時也獲得了“道德模范”的稱號,成為了多少志愿者與民眾的榜樣。每年寒暑假,各學院志愿者協會也會組織學生參加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也是一個小型的“西部支教”活動,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們體會偏遠地區生活的艱辛,也讓他們領悟西部支教志愿者們的無私奉獻與大愛無邊。
志愿服務是不求回報的付出,奉獻精神是高尚的,它是志愿服務精神的精髓;友愛精神是提倡志愿者欣賞他人、與人為善、有愛無礙、平等互助;互助精神提倡互相幫助、助人自助。作為志愿者我們必須要發揚并傳承志愿者精神,并將志愿者的隊伍擴大,加強自身管理,建立好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活動長效機制,才能適應新時期的志愿服務要求,達到更高的志愿服務目的。
參考文獻:
[1]徐柳,我國志愿者組織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學術研究,2008(5)
[2]劉荔,志愿者行動的經濟學分析,中國流通經濟,2010(4)
2、弘揚法治精神,構建文明社會。
3、“創文”工作人人參與文明守法家家受益。
4、認真學習宣傳憲法,提高公民憲法意識
5、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6、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法治觀念,堅持依法辦事,營造法治環境
7、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
8、學法守法都懂法,民安國安天下安
9、學法知法,自強素質;守法用法,共建和諧
10、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積極維護憲法尊嚴
11、一言一行遵紀守法,一生一世清正做人!
12、心中尊法,自主學法,辦事依法,維權用法,
13、人人學法用法,個個依法辦事。
14、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
15、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守法律舉步維艱。
16、人生道路千萬條,學法用法第一條。
17、遵法重律,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依法維權
18、弘揚憲法精神,維護社會穩定
19、百行德為首,萬事法為先。
20、以人為本營造和諧,以法為準彰顯公正。
21、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呈貢。
22、守法樹文明,用法維權益。
23、尊法守法學法用法,爭做文明守法呈貢人。
24、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設靠大家。
25、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6、智者以法護身,愚人以身試法。
27、愛祖國,學法律,創和諧。
28、法律是燈,照亮征程;法治是槳,邁向期望。
29、和諧與文明同在,法治與發展共存。
30、您的權益需要法律保護,法律權威需要您的維護
31、弘揚憲法精神,構建和諧社會
32、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33、學法用法、依法辦事,提高全社會法制化水平
34、培育法治文化,創建法治呈貢。
35、知法銘心智,懂法正言行,守法創和諧。
36、學法、知法,立身守法;用法,護法,辦事依法
37、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一、組織職工開展憲法學習活動
為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增強全體職工憲法意識,11月30日,南宮收費站組織職工開展憲法學習活動,會議傳達了全國總工會《全國工會系統2018年“憲法宣傳周”宣傳活動的通知》。會議指出,全體職工要深刻認識憲法修改的重大意義,深入掌握憲法修改的核心要義。會上,站紀檢委員于建生對憲法修改部分進行了著重講解,并對全體職工提出要求:
一是學習憲法,弘揚憲法精神。憲法修正案通過后,學懂、弄通新修改的憲法,是當前重要的政治任務與緊要的工作要求,特別是在廣大職工中,要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確保憲法精神入腦入心。學習中不僅要著重領會,把握深意,掌握要點,而且要豐富載體,拓展形式,通過舉辦憲法知識講座、憲法知識競賽、憲法知識心得交流等活動,進一步提升職工對憲法的認識水平,弘揚憲法精神。
二是擁護憲法,增強憲法意識。此次憲法修改是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體現了時代大勢所趨、民心民意所向,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更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客觀要求。作為快速發展的交通運輸行業的職工,我們必須完全贊同并堅決擁護。同時,要深刻認識到,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就要不斷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尤其是我們青年群體要切實增強憲法意識,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引導廣大群眾共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三是尊崇憲法,保證憲法實施。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進步,都離不開憲法的全面有效實施,離不開全社會對憲法精神的尊崇。尊崇憲法,保證憲法有效實施,廣大職工應該沖鋒在前,要督促廣大職工加強憲法學習,增強憲法意識,帶頭遵守憲法、做尊法學法用法的模范。只有讓憲法深入到每一名職工的心中,憲法實施才能真正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
二、開展憲法知識測試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憲法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檢驗職工對憲法知識的學習貫徹情況,在12月4日“國家憲法日”前后,南宮收費站組織職工開展憲法專題知識測試。
測試內容主要為憲法基礎知識以及21條修正的憲法熱點、重點內容,旨在檢驗職工學習效果,豐富職工的法律常識,知曉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從而全面增強職工的憲法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權益。
通過憲法知識測試,使職工提高了對憲法的認識,以考促學,學以致用,做到自覺學法、真正懂法。并以此為契機,把憲法精神落實到工作和學習中去,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三、開展憲法宣誓活動
12月4日,南宮收費站組織全體在站職工進行了莊嚴的憲法宣誓儀式。
在黨支部書記、站長梅世興帶領下,全體在站職工面對國旗、面對憲法莊嚴宣誓:“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憲法宣誓是尊崇法治的表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莊嚴的宣誓,發出了洪亮的法治聲音,彰顯了對憲法的敬畏。
向憲法宣誓有助于廣大職工在內心樹立起憲法至上的觀念和堅定的法律信仰。通過宣誓儀式,強化了廣大職工內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職工在內心深處樹立起忠于憲法和法律的理念,敦促廣大職工牢記手中的權力來源于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來源于人民的賦予,只能用于為人民服務,而絕不能濫用于謀取不當利益或者損害公眾利益。向憲法宣誓還有助于增強廣大職工的個體向心力,增強廣大職工群體的凝聚力,提升廣大職工的職業尊榮感。
四、南宮收費站黨支部開展憲法專題黨課教育活動
為加強憲法宣傳教育,強化黨員憲法意識,引導黨員自覺學習憲法、尊崇憲法,更好地發揮憲法在新時代的重要作用。按照上級要求,南宮收費站黨支部書記梅世興為收費站全體黨員上了一堂憲法專題黨課。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題目是《我的憲法情懷》!
憲法是太陽,驅散陰暗,播撒光明;憲法是火種,溫暖心田,點燃希望。憲法是熔巖,吞噬污垢,釋放正氣;憲法是達摩克利斯之劍,斬向邪惡,伸張正義。我們在憲法的護佑下,安居樂業,生生不息!
公元前1700多年,古巴比倫國王為規范臣民的生活,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公元1949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誕生,中華民族得以穩步向前,欣欣向榮!
我很幸運,因為我生長在公平正義的法治社會,憲法一直護佑在我們身邊!
我很自豪,因為我成長在富強民主的新時代,憲法一直陪伴在我們左右!
回首歷史,我看到了千瘡百口的舊中國,腐朽的令人心酸。看今朝,我看到了國富民安的新時代,激昂地讓人振奮。憶往思今,此時的我,感慨萬千!如今,我站在這里,何等幸福!而這一切,源于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憲法》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如甘露,如陽光;對于我們個人而言,如鎧甲,如標桿。
今天我能夠站在這里,是因為憲法給了我受教育的權利,給了我們大家一個和平穩定的社會。我們知道,清朝末年的中國,是何等的落后,軟弱,那些屈辱的歷史猶如一把尖刀刻在每一位中國人心中,我們也常說,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但是試想,如果我們國家沒有《憲法》,沒有民主,沒有法治,我們又該如果度過那段支離破碎的歲月,又該如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去維護祖國的和諧,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更應該去了解、去遵守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學習憲法、宣傳憲法,全面深刻理解憲法的基本原則和精神,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憲法意識、公民意識、愛國意識和民主法治意識,大力弘揚法治精神,用憲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我們不僅自己遵紀守法,同時把法制意識宣傳給周圍的人,真正做到憲法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之中,憲法更在我們的心中。
今年12月4日是第二個國家憲法日,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學習宣傳憲法,努力提高全縣公民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推進平安、法治潼關建設,為建設美麗富裕新潼關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縣委依法治縣辦、縣司法局對今年的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進行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宣傳活動。
12月4日上午,由縣委依法治縣辦、縣司法局牽頭,組織全縣29個zd、行政執法部門在縣城祥和廣場開展集中法制宣傳活動。此次宣傳活動緊緊圍繞“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這一主題,通過設立宣傳咨詢點、張貼宣傳圖片,展出宣傳展板、懸掛橫幅、播放錄音資料、散發宣傳材料、接受群眾法律咨詢、LED屏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了《憲法》及“平安潼關”創建、人民調解、法律援助、交通事故、醫療衛生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并現場為群眾講解法律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等,熱情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服務。
據統計,當天共展出法制宣傳展板50多塊,向現場群眾發放《憲法》讀本和法制宣傳資料1萬多份,懸掛宣傳標語40余幅,發送普法短信近1萬條,發放手提袋,圍裙5000余個,出動宣傳車10臺次,接受法律咨詢300余人次,現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件,受教育人數達2萬人以上。通過宣傳活動,在全社會形成了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提高了全縣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
上午10點30分,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xx、縣人大副主任王xx、縣長xx等領導進行了視察,并對此次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