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禮貌的名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明禮誠信是個人立身處世的標準,是法律的基礎。明禮,即懂得禮儀,也就是講文明禮貌。禮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為了維系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而約定俗成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道德風貌和社會進步的反映。每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禮儀風范,對個人而言是一種外在的美,表現為一個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氣質;對一個民族而言,他是構成整個民族風貌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文明禮貌不僅給社會、他人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
比如一句臟話、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廢紙臟物,表面上看是小事,但往往會影響國家的形象、城市的形象、影響著對外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一個充滿文明禮貌的城市,能夠給人帶來愉快和信心;一個不講文明禮貌的城市,設施再好,也難秩序井然??梢?,文明禮貌表現的不僅是個人形象、城市形象、市民素質,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文明程度
同學們,時代的車輪已經把我們帶入了21世紀,在現代社會中,人好比原子,唯有在相互關聯中才有其生存的價值。一個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若要取得學業或事業的成功,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學會文明禮貌,學會與任何人,包括家庭成員、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乃至所有需要與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處,學會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個真正追求成功的人,一定十分懂得文明禮貌,注重塑造自己的人格,一定會在自己的學習、事業上下功夫,而不會在吃、穿上花費氣力。尊重他人是培養健全人格的前提,愛心只有來源于對人的尊重,才能成為完善美好人格的真正力量。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將是你一生的財富。尋找生命的綠洲,保持健康的身體,樹立高尚的道德,這是人生的主題,是人類文明的主題。
學校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園地,因為每個人在學校學到的一切都會在生命中打上很深的烙印,而且會擴大到社會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之中。健全的人格是通過學習如何與人交往中建立起來的。
一為教育家曾說過:一個人的行為日久可以成為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日久可以成為性格;一個人的性格則往往決定他的前途。顯然,這里所說的“習慣”、“性格”不是指諸如愛吃米飯還是愛吃饅頭,好動還是好靜這樣的簡單的概念,而是一個人對學習,對事業,對他人,對社會的態度和做法,是人的品格。
我們如果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要處處時時注意講文明講禮貌,有意識地自覺地重復好行為,養成好習慣、好品格。
禮貌是立足社會的根本。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孩子在學語期間,父母首先教文明禮貌;走進校園,老師首先教文明禮貌,到了社會上,時時處處都要求人們講文明禮貌,文明禮貌不僅是個人素質、教育水平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體現。共同閱讀文明禮貌的演講稿600字初中,請您閱讀!
文明禮貌的演講稿600字1社會正在進步,時代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我們就必須講禮儀,有著高素質才能跨進新世紀的門檻,成為一個合格的新時代公民。
古人云:“自修齊,至治平”。不錯,要干大事,就必須先學好禮儀。羅曼羅蘭也說過“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正在接受著知識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提高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樣才能學好知識,成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的合格中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漢若夫所說的“道德的基礎并不是對個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體的幸福,即對部落、民族、階級、人類的幸福的追求?!?/p>
一個有高素質、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必定會引來旁人的贊許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眾,但是你那處處為人民著想,毫無怨恨、純真的神情,足以讓人記住你的名字、記住你這個人。在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進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錢給他,就會在他心中默默的為你祝福。在一個已經失去勇氣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許只要給他一個對生活充滿快樂的微笑,說一句激勵他的話,那么就會令他充滿對生的希望。在這一瞬間,你的面容也將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禮儀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
“孔融讓梨”——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雖然還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文,卻只懂得說,不會做的大人要強上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后人所傳頌贊揚,就是因為四歲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禮儀。如果一個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自夸自大,相反一個無修養、無道德的人,將會到處炫耀自己的功勛。就像宣永光所說的那樣“無道德,是狗材。無知識無道德,是棄材。既無知識又無道德反自以為有知識有道德,是殺材?!?/p>
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已經不在是一個孩子了,懂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斷多了,甚至已超過了一些大人。當然,我們就更應該懂法律、愛祖國、尊師長、禮待人。所以,生活處處有禮儀。我們不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禮儀,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禮儀。在校園,在家中,在各種公共場所,都不要忘記禮儀。文明禮儀不是靠一個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集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么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文明禮貌的演講稿600字2各位老師、同學們:
文明,對于許多人,是一種束縛,是被動的強迫性接受。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如何與周圍人相處,如何禮貌待人,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流逝,也帶走了童年的純真,長大與成熟,我們的心靈是否依然潔凈?“不許隨地吐痰”“不許亂丟垃圾”“禁止喧嘩”“禁止吸煙”……在明確的指令下,人的外在行為因制約而沿著文明的軌跡緩慢的運行著。
法國思想先驅伏爾泰論及的《被動的文明》一書就觸到了人類締造文明世界的尷尬與軟肋:你看,“禁止吸煙”的標牌下不乏吞云吐霧之士,宣誓“文明公約”后仍有污言穢語之辭,校園內仍有“踏著草坪穿越廣場”、“亂丟紙屑視無睹”的反文明現象。
其實陋習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從來都不缺乏,只是在今天越來越多的知曉文明的人卻在踐踏文明,這怎能不引起我們深沉的反思?
目光投向身邊,當以作弊的方式完成《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考卷時;升旗儀式上面對國旗神圣莊重,事后卻將國旗搖上搖下;當部分學生面對受災的川西表現出不屑的神情時,我們,將如何去抓握文明;我們,將如何去傳,承文明?
“現象永不能替代真理去詮釋未來”,愛因斯坦曾用這句話勸誡戰后垮掉的一代,今天我們同樣用這句話告訴堅守著文明陣線、從未以陰霾而忘卻藍天的同學們。只是我們更要理性的認識到:文明不僅僅是一條干凈的街道那么簡單,文明必須成為靈魂的需要,正如周國平先生所說,文明從來都是人類最需要的?!安粚W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是學習、生活的根基,是健康成長的臂膀。倡導文明就在于讓人們在文明中得到實惠,在陋習中吃到苦頭,文明不會讓我們變得木訥、貧窮,相反,只有文明存于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世界才會更加有序、和諧與富強!
還記得中央電視臺的一個公益廣告嗎?一個晨練的青年,一邊跑步鍛煉身體,一邊幫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樹上的羽毛球,還把路邊的垃圾拾起放到了垃圾箱,還幫助一位費力上坡的老人推三輪車……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樂了別人,自己也多了一分欣慰。一個讓座的落魄者得到了洛克菲勒的百萬美元饋贈,東山再起;一個彎腰撿起廢紙的青年在落聘的情況下得到了重用的機會,創建了“美國福特公司”,現實中的故事正在很親切的講述著文明的普遍意義,也只有這種普遍的物質意義為人接受時,與靈魂的對話才成為繼續的可能,文明的傳承才真正具有可持續的意義。
沒有人不渴望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和滿足,只是一些愚氓之輩以陋習的方式來索取物質或豐富精神,愚之蠢也!何須如此,文明一樣可以得到,尚不用背罄竹難書之罪名。美國的埃里克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粗暴無禮,是內心虛弱的人用來使自己顯得貌似強大的手段。難道文明就不具有強大的力量?在汶川地震搶險的人民子弟兵,不僅是威武之師更是文明之師,他們不正是以強大的力量戰勝這場空前的自然災難嗎?
所以,同學們養成良好的習慣確實很重要,清除陋習需要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臟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打架斗毆、不隨地吐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不在桌椅上亂涂亂畫;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做到生活節儉。當你想穿越綠化帶走校園捷徑的時候,當你看到鮮艷的花朵想摘下來據為己有的時候,當你想往綠油油的草坪上扔紙屑塑料袋的時候,你是否想到過小草也在對你訴說:我也是生命,請腳下留情!不要讓紙屑污染了我的家!綠色象征生命,請珍惜生命吧!愛護腳下草,莫折枝頭花;停止你的一小步,校園文明一大步;綠色草坪,無須紙化點綴;讓我們同蜜蜂、蝴蝶共享花香。
讓文明與靈魂對話,就是讓我們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方式去思考我們需要什么,文明是否能帶給我們這種需要。在這樣的思考中,讓文明成為我們內心天幕中的燦爛星空,照亮夜行的自己和他人,溫暖黑暗中的一切草木和鳴蟲!
文明禮貌的演講稿600字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的題目是《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我曾經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一頭牛餓了,它會在本能驅使下尋找食物:遇上青草就大嚼一通,即使是人家的莊稼,甚至名貴的花草,只要可口,都會照吃不誤。而人就不同了。我們饑腸轆轆時,盡管看到商店櫥窗里的美味近在咫尺,但如果囊中羞澀,也不敢有非分之想。甚至,當你已經坐在餐桌前面對香噴噴的菜肴時,如果主賓還未到來,也許就需要忍饑等待。為什么呢?道德規范的約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觀念時時提醒我們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遵守社會規范的人。
劉備臨終前告誡兒子劉禪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但我們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卻時有發生:
1.亂丟垃圾。
在校園公共區域和教室內,吐出的痰跡、空飲料瓶、廢紙片和食品包裝袋等經??梢砸姷健?/p>
2.損害公物。
最典型的是在書桌、椅子上用刀、用筆刻劃“留言”,用涂改液等在上面亂寫亂畫,在教室的墻壁上涂抹。上面寫出的內容大都是消極頹廢、甚至是思想不健康的語言垃圾。這不但破壞了公物,也污染了我們學生的視覺及心靈。
3.語言不美。
少數同學說話便帶出臟字,而且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他們自己也說:“不是故意的,只是習慣而已?!币恍┩瑢W當別人意見與自己不同時,尤其是當自己的不文明行為受到制止時,往往惡語傷人,庸俗不堪。
4.言行不雅。
個別同學在教室內大聲喧嘩,破壞了教學環境應有的寧靜與和諧;少數同學身著比較新潮的衣服,或是自己“創造”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象一個模特;有些同學的頭發太長,讓人以為是“問題少年”。
5.節約能源意識淡漠。
一些教室經常是在使用后無人主動將電燈、電扇等關掉。即使教師反復強調,有些同學也總是“想不起來這些事情”。
古人云:“有才無德,其行不遠”。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他不僅不會成為社會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還可能成為一個歪才。即使有本事,可能會因其更高的智力和才力而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有人說過:請留心你的行動,因為行動能變成習慣;請留心你的習慣,因為習慣能成為性格;請留心你的性格,因為性格能決定你的命運。
同學們,讓我們從一言一行開始做起,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小學生吧!講文明懂禮貌演講稿當我們隨手撿起地上的廢紙扔進垃圾桶時,文明也隨之產生。在擁擠的公車上讓座給老弱病殘;在公共場合用輕聲細語代替大聲喧嘩;在與他人發生沖突時懂得寬容待人;在別人處于困境是能伸出援助之手……一個簡單的行動,一個小小的改變,一顆博大的心靈,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舉措,都體現出你的文明,文明的禮贊永遠屬于你,文明之歌也會為你而演奏。文明有時就這么簡單。所以說世界上最簡單的事就是講文明,最困難的事也是講文明,你可以偶爾講一次文明,卻不一定能隨時隨地講文明。
我們應在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上尋找文明的身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一直相信在文明的大地上,天空會更藍,生活也將更美好!我們要以自己的行動撐起“禮儀之邦”的光榮稱號;用我們最真誠的心筑起“文明”的高墻。
請不要再說“文明離我們很遠!”其實文明,我們觸手可及!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
文明禮貌的演講稿600字4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那么,什么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更能夠和改善人際關系。
作為具有50__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游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涂;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于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于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里,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窗口單位,窗口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么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文明禮貌的演講稿600字5親愛的同學們:
校園內,一些衣著整潔的同學邊走邊聊,隨手丟下剛剛吃完零食剩下的包裝袋;菜攤旁,小販們賣完了菜,賺足了錢,隨手將他們攤上的垃圾扔在了大街上;路邊的花壇里,鮮花和小草差不多要被丟的垃圾掩蓋了……親愛的同學們,當你看到這些情景時,有什么感想呢?快快行動起來吧,做一個文明的好少年,用我們的文明行為影響自己的家庭,影響我們的校園,讓這個世界清潔起來吧。
不要把“講文明、懂禮貌”當作一件小事來對待,因為它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素質,它可以提供你生活中的機遇;它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提升一個民族的形象。小的時候,聽爸爸說起一個故事,有一個農民去了北京,隨手丟了一個煙頭,被罰了五元錢,當時只把他當成一個故事來聽,覺得丟一個煙頭有什么了不起,還被罰錢。今天細細想來,這不是一個文明禮貌的反面體現嗎?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常常聽到的話,它從我們上學的第一天起就一直陪伴著我們走到現在,然而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又有幾個同學能真正做到呢?你是否在接受了老師的幫助后,客氣地說一聲“謝謝您”,你是否在和老師碰面時,微笑的說一聲“老師好”,你是否在放學的路上見到老師時禮貌地說一聲“老師再見”,你是否在違反了學校紀律時抱歉地向老師說一聲“老師對不起”。
也許我們很多同學不善言表,也許我們很多同學不好意思正視老師的面龐,只愿在心里為老師默默祝愿……孰不知,當我們把自己的感激和祝福用言行表達出來時,不僅讓我們能夠不斷進步,而辛勤耕耘的園丁們感到莫大的祝福和由衷的欣慰,更重要的是它展現出了我們的人格品質,折射出了我們的素質涵養!
同學們,講文明、懂禮貌,做一個文明的人是現代社會對人的基本要求,是一個能夠建功立業,成就光輝偉業的必備條件;而對于我們現在來說,最起碼要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因此我希望:我們要把“講文明、懂禮貌”作為我們生活的一項基本行為準則,把它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當我們得到別人幫助時,客氣地說一聲“謝謝你”,當遇到老師時,微笑地說聲“老師好”,當給別人添了麻煩時說一聲“對不起”……這些最樸實的話語,流露出的是發自丹心的真摯情感,他們感受到的是100度的熱情!
小班幼兒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并非一日之功,需幼兒教育工作者、家長、幼兒本身的通力合作,只有真正調動起小班幼兒本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讓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落地生根,并綻放迷人的色彩。
【關鍵詞】
文明禮貌 環境氛圍 榜樣示范 實踐研究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边@句話重在強調塑造一個人的文明禮貌習慣的關鍵時期是幼兒期。小班幼兒是文明禮貌習慣養成的特殊敏感期。對小班幼兒著力進行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藝術效果。筆者,作為一名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近年來著力對小班幼兒進行文明禮貌習慣的實踐研究。
一、構建愉悅環境氛圍,將文明禮貌教育滲透在小班幼兒一日生活之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社會”領域主張將對小班社會性品質的培養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的諸多環節之中。為此,筆者,作為一名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著力依據小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依據小班幼兒喜歡模仿的特征,為小班幼兒努力構建文明禮貌習慣養成的愉悅環境氛圍,幼兒園門前是每一個幼兒每天進入幼兒園的必經之地,幼兒教育工作者每天早晨應笑容滿面地迎接每一位幼兒進入幼兒園,并且面帶微笑地向每一位幼兒問好:“××小朋友早!”小朋友們一定會還之以“××老師早!”每天早晨老師與幼兒或家長的問好應成為幼兒園門前一道進行文明禮貌教育的亮麗的風景線。小班幼兒一定會受到潛移默化的文明禮貌的教育,長此以往,一定會在小班幼兒的心目中留下文明禮貌的種子,小班幼兒一定會在來園或離園時與老師進行問好或道別,在不知不覺中會讓小班幼兒形成文明禮貌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結合幼兒園開展的相關主題教育活動讓小班幼兒恰到好處地學習使用“對不起”“沒關系”“謝謝”等日常的文明禮貌用語,對小班幼兒在文明禮貌教育中取得的微小進步,幼兒教育工作者都應加以鼓勵,加以贊賞,堅持正面強化,不斷讓小班幼兒獲取恰當的禮儀知識,積累禮儀經驗,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二、榜樣示范,讓小班幼兒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班幼兒天生就具有愛仿效他人的特性,小班幼兒很善于對他人進行觀察,很善于觀察教師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谶@樣的認識,教師在小班幼兒面前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師幼之間亦或是師與師之間一定要重視禮貌相處,習慣性地運用上禮貌語,讓小班幼兒明白到人與人之間的融洽、文明、和諧。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為小班幼兒樹立好良好的榜樣,做文明禮貌教育的表率。同時,幼兒教育工作者應鼓勵小班幼兒相互間更應重視文明相處,并且讓小班幼兒學會評判同伴文明禮貌行為的優劣,對同伴在文明禮貌習慣方面值得肯定的地方,應讓大家進一步學習,進一步仿效,從而讓小班幼兒不斷積累文明禮貌的經驗,提升小班幼兒文明禮貌習慣的水平。
小班幼兒天生愛玩游戲,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為小班幼兒開展一些具有游戲性質的活動,讓小班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著力培養文明禮貌的習慣。比如,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導小班幼兒開展“娃娃家”的文明禮貌教育主題游戲活動,讓小班幼兒在“娃娃家”這個游戲中練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在這個游戲活動中一定會出現不少表現特別棒的幼兒,幼兒教育工作者應教育其他幼兒應以這類表現棒的幼兒為榜樣,使用榜樣的力量來教育,來感染其他大多數幼兒,讓每一個小班幼兒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練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這樣游戲化的教育活動,教育效果好,也更利于讓小班幼兒所接納。
三、家園攜手合作,培養小班幼兒文明禮貌習慣
家庭是幼兒生活學習的第一場所,家庭環境的影響,家長的教育觀念對小班幼兒的影響作用極其重大。在培養小班幼兒文明禮貌習慣方面尤其離不開家園攜手共同合作。需要強調的是家長本身首先就需用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為去好好的表現自己,只有家長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幼兒才能有所感染,才能受到教育。誠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憋@然,家長自身必須認識到文明禮貌習慣養成的必要性。比如,家長帶幼兒外出參加各種宴會,就要主動為幼兒帶好頭,讓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就餐禮儀,并注意在公共場合的文明禮貌習慣。又比如,家長帶幼兒去旅游就應該教育幼兒在旅游景區要注意文明游玩,比如,不踐踏小草,不摘花草樹木,注意不隨便亂扔垃圾,不隨便大小便,能主動與人打招呼等。又比如,家里來了客人,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學習去接待客人,并讓幼兒自己學會使用上“你好!請坐!請喝茶”之類的文明禮貌用語,家長要教育幼兒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尊重他人,并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幼兒園對幼兒的文明禮貌教育責無旁貸,幼兒園應為小班幼兒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構建良好的環境,可以在幼兒園環境構建上花大力氣,比如可以為幼兒創設文明禮貌教育的主題墻飾,可以為幼兒播放文明禮貌教育的主題教育片,可以請社區內的德高望重的老爺爺、老奶奶來幼兒園為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方面的主題教育演講等。幼兒教育工作者更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時時、處處、事事為幼兒的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作積極的努力,使幼兒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落到實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是千古名言。你只有投以真誠,別人才會報以真誠。把自己的欲望強加在別人的身上,或拿自己不想做的事去強求別人做,是不禮貌的行為,這樣必然招致相反的結果。希特勒認為德意志民族是優等民族,并把這種思想強加于其他民族身上,于是他大肆屠殺猶太人,侵略其他國家,這是對其他民族的無禮;日本軍國主義者極端蔑視亞洲各國,并對亞洲各國發動了侵略戰爭,這是對亞洲各國的無禮。這些無禮的舉動給世界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
朋友,你若想獲得別人的關心與尊重,若想讓環境變得和諧,請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禮貌地對待他人吧。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別人?!蔽覀兠總€人都是蒼穹中的一顆星星,都是深夜中的一把火炬。只有你照亮了別人,別人才會照亮你。天堂中的人是快樂的,因為他們互助;地獄中的人是痛苦的,因為他們自私。這就是為什么人人都想著上天堂,而不想下地獄的原因,但人們卻不知道只要有禮貌的地方就是天堂。我們心里應時刻謹記:“禮貌待人就是禮貌待己?!毙睦镏挥醒b著別人,我們的天空才會更加明亮。如果說生命是一塊黃金,那么禮貌就是黃金那絢爛奪目的光彩,有禮貌的人生才能熠熠生輝。生活是一所大學,沒有禮貌的滋養,我們就不可能擁有幸福。未來是一條走向幸福的窄路,它不容我們走偏,沒有禮貌的陪伴,我們就會走許多彎路。對于禮貌,大家有著多種解釋,用不同的心態看待問題,就會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假若面對禮貌你繞道而行,那么你的人生永遠將不會有綻放光彩的那一天。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敝灰覀兌Y貌地對待別人,相信這余香會從你的指尖滲透到你的心里去。
讓我們用真誠的心、友善的心,禮貌地對待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這樣我們必將會被禮貌所營造的氛圍環繞,我們也會成為文明的傳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