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描寫春雨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韓翃(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
宋之問(唐)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閭門即事
張繼(唐)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王禹俏(宋)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寒食上冢
楊萬里(宋)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程顥(宋)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高啟(明)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蘇堤清明即事
吳惟信(宋)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王磐(明)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
1)朝聽細雨潤門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詩》
2)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辭花送寒食,并在此時心。——唐·白居易《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
3)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清明祭詩》
4)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清明》
5)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明·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6)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唐·宋之問《途中寒食》
7)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8)春雨杏花滿清明,追思猶怨水煙輕。——《清明祭詩》
9)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清明祭詩》
10) 賞芳時節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清明祭詩》
古典詩歌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朵奇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詩圣杜甫的話道出了古典詩歌的巨大魅力。
吟讀古詩,讓我們感受到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維的詩情畫意;吟讀古詩,如同面對良師益友,讓我們可以聆聽教誨,受到啟發;吟讀古詩,如同徜徉在花海,讓我們感受到藝術奇葩的芳香,得到藝術雨露的滋潤。
過年時,我們吟: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雨時,我們吟:清明時節雨紛紛;中秋時,我們吟:明月幾時有;思念時,我們吟:每逢佳節倍思親;送別時,我們吟:勸君更盡一杯酒;喜悅時,我們吟:漫卷詩書喜欲狂;感嘆時,我們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激越時,我們吟:憑欄處,瀟瀟雨歇……下面,讓我們一起漫步古詩苑,去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領略它多姿多彩的創作風格,含英咀華,共同接受一次古典文化洗禮。
【活動內容】
一、分門別類話古詩
(一)自然界的顏色豐富多彩,赤橙黃綠青藍紫。這個世界因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麗。現在我們就來填一填古詩詞中的顏色名稱。
1.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2.(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二)下面詩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稱,我們來填一填古詩中的植物名稱。
1.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4.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5.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6.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三)很多同學家里都養過小動物,小動物既可愛又好玩,在古詩中那些動物更是活靈活現。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些詩句中寫的是哪些動物。
1.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2.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5.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四)南京、開封、洛陽都是大家熟悉的地名,古詩中也會出現地名。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含有地名的詩句。
1.(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白帝,今位于重慶市奉節縣)
3.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三秦,今陜西省一帶)
4.(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今江蘇省蘇州)
5.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二、成語出自古詩
1.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2.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撲朔迷離)
3.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梅竹馬)
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心有靈犀)
5.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春風得意)
6.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桃花)
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驥伏櫪)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
三、醉月賞花唱古詩
請你來點歌,男女生各選唱兩首,看誰唱得好。
歌曲1:但愿人長久(王菲)
歌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今夕是何年……
歌曲2:相見時難別亦難(徐小鳳)
歌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干……
歌曲3:滿江紅(張明敏)
歌詞: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四、靈活巧妙用古詩
下面是一位同學巧用古詩寫的作文片段,請結合語境補寫詩句。
(1)有幸去杭州,正趕上江南的雨季,陰雨綿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詩提起了我的興致,竟決意去冒雨游西湖。
(參考: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今年的中秋節不比往年,我是“_________________”了,古詩云“_________________”,這真是一點兒也不錯的。
(參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跟蹤訓練】
一、全班分組,以小組為單位,由組長抽簽背誦相關主題,每小組背出相關主題的2首詩,就可獲得基本分100分。
1.描寫春、夏、秋、冬的詩詞。
2.抒發愛國情懷的詩詞。
3.含(寫)月的詩詞。
4.描寫離別情愁、相思苦的詩詞。
5.描寫邊塞生活的詩詞。
二、各組每輪派一人參加搶答詩歌,答題者不能重復,答對得一分,答錯不得分。
(一)猜一猜
1.唐朝虞世南有首詠物詩:“的歷流光小,飄弱翅輕。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請問此詩所寫何物?
2.表達不斷進取、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詩句,你記得有幾首?
(二)悟一悟
3.新事物終究要取代舊事物,用劉禹錫的話來說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書讀得越多,寫起文章來就越順手,誠如杜甫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師節,你和同學去看望小學老師,買了一張賀卡,要在上面寫上贊美的話。你可以用哪些詩句來表達你對老師無私奉獻精神的贊美之情呢?
三、默寫古詩。
1.正是江南好風景,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________。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
4.海日生殘夜,_________________。
5.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
6.蒼蒼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
7.國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共5題,共10分)
1. 下列加線字注音錯誤的一項( )
A 論語(lún)不亦說乎(yuè)不慍(yùn)
B 不惑(huò)不思則罔(wǎng)不學則殆(dài)
C 一簞食(dān) 曲肱而枕(gōng)篤志(dǔ)
D 三省吾身(shěng)不逾矩(yú) 好之者(hào)
2. 為下列詩句中的加線詞選擇正確的一項()
我寄愁心與明月
A.和 B.一起 C.給
3. 對<<天凈沙*秋思》》首曲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 這是一首元曲,“天凈沙”是曲牌名,與內容沒有直接關系。
B “夕陽西下”點明了特定時間,與首句的“昏”字相呼應。
C “小橋流水人家”呈現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并不能成為使游子心碎腸斷的觸發物。
D 這首曲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畫面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4. 下列詞語中,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 烘托風箏欣欣然 沁人心脾
B. 健壯胳膊協奏曲 談笑風聲
C. 薄煙蝴蝶捉迷藏 心曠神怡
D. 筋骨渲泄軟綿綿 蓬勃生機
5.下面詩句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A揚花落盡子規啼B聞道龍標過五溪 C我寄愁心于明月D隨君直到夜朗西
二、文學常識填空(共5題,共15分)
1.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________代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________”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我們學過他的詩作有《》《 》等。
2. 東臨碣石 臨:________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左遷: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次:________
4. 《論語》是________(思想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________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
5.《誡子書》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本文題目“書”指的是________。
二、默寫(共7題,共35分.)
1. 《觀滄海》點出詩人登臨碣石山的目的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對景物做總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最能體現作者博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兩句意境相近。
通過豐富的想象,表達對朋友深切關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借景抒情,蘊含飄零之感、離別之恨、遷謫之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 《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一種自然理趣,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這首詩的頷聯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4. 《論語》十二章,求學應該謙虛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論述君子對富貴應該堅持這樣的態度: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當別人不了解自己時,孔子教導我們: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5. 《誡子書》中闡述“學、才、志”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非淡泊無以明志,_____________ 。
闡述放縱懈怠和輕薄浮躁對人修身養性產生不利影響的句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6.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春天像小姑娘,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7.桃樹、杏樹、梨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的像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現代文閱讀理解(共4題,共25分)
(一)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春天的朗讀者
①春天在睡意蒙昽的暖意里,伸了一個長長的懶腰后,終于睜開慵懶倦怠的雙眼,徹底醒了過來。是的,春天來了!邁著輕快的腳步,穿著綠色的衣裳,就這樣猝不及防,與我們撞了一個滿懷。春風拂過之處暖意流動,花草、小鳥和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在朗讀春天。
②不信你聽,廊檐下有滴水的聲音,禪意幽遠,清脆悅耳,以自由落體的方式,嘀嗒!嘀嗒!在屋檐下唱著歡快的歌,仿佛是想告訴你,春天真的來了。清泠的滴水聲,有著童話般的詩意,在屋頂、瓦上留存了一冬的冰雪,遇到驕陽的暖意后,迫不及待地放下封存已久的冰冷,身段變得柔軟起來,閃著銀色的光亮,徑直墜落到泥土里。
③不信你聽,原野上有肆無忌憚的風的腳步聲,那風不像夏天的風那般綿軟無力,那風不像秋天的風那般冰涼蝕骨,那風也不像冬天的風那般粗暴狂躁。春天的風雖然張揚,但卻是¨吹面不寒楊柳風”,徒然把架勢拉得很大,但吹到臉上卻沒有冰削刀割那般疼痛,是典型的風聲大雨點小,是虛張聲勢。春天里的鳳更像一只溫暖而有力的大手,像變戲法似的,撫過之處,悠然間綠意滔滔,花朵盛開。
④不信你聽,有花草樹木的地方就有花開的聲音,嬌嫩的柳枝在風中搖擺,跳著風情萬種的舞蹈。花朵也不甘寂寞,在春風里低吟淺唱。梅花在冰天雪地里送來早春的花信,告訴你春天來了;迎春花在春風里低吟淺語,述說著一個和春天有關的秘密;還有原野上各種野花,都在春天里靜靜綻放,給點陽光,給點春風,就會各自妖嬈,燦爛無比。盡管花朵終難逃脫凋謝的命運,但沒有關系,我曾在綠意滾滾的春天,用心傾聽過花開的聲音,于我,已是無憾。
⑤不信你聽,有小鳥在嘰嘰喳喳地述說著對春天的情話,廊檐下,小鳥迫不及待地飛出冰冷的巢穴,在樹林里穿梭時,發現樹木已經發出嫩芽;在田野里俯沖時,發現大田里的麥苗返青,身段婀娜;在河流上飛翔時,發現冰凌破碎,河水化開;在植物園的上空漫步時,發現一大片迎春花,開得招搖美麗。最后小鳥飛得累了,倦了,落在枝頭棲息,忽然間如醍醐灌頂,不是這世界變了,而是春天來了!
⑥是的,春天來了,春天真的來了,萬物蘇醒,春潮涌動。春天的夜里,我躺在床上,聽春風走動,聽春雨飄灑。這雨,嘀嘀嗒嗒,不甘寂寞地打在屋檐,落在窗臺,大珠小珠,不緊不慢,優雅從容,潤物無聲
⑦這一夜的春雨下得正及時,想著那杏花含苞,也該盛開了;想著那梨花素雅,也該燦爛了。想著那人那事,那花,那草,想著因這春雨,有多少人會高興?
⑧春天的朗讀者們,是一個個多情的使者,用心傾聽,你會聽到很多不同版本的天籟之音。
選自《阿克蘇日報》)
1. (8分)
文章第②一⑤段描繪了四幅春景圖,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概括內容】
_________圖________圖________圖 ________圖
2. (5 分)
第③段“春天里的風更像一只溫暖而有力的大手,像變戲法似的,撫過之處,悠然間綠意滔滔,花朵盛開。”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答:
3. (7分)
結合第④段,說說作者在描寫春花時調動了哪些感官,突出了春花的什么特點。
答:
4. (5分)
請從情感表達的角度,簡要說說此文和朱自清的《春》有哪些相同點。
答:
四、翻譯(共五題,共15分)
1.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 博學而篤志,于我如浮云。
3.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一、重視個性化體驗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閱讀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文本的意義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要讓學生學會“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對閱讀內容的反映肯定各具個性。我們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內容和表達另作設計,因此,重視且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就顯得相當必要。比如,學習《“諾曼底”號遇難記》時,我要求學生寫出對閱讀的看法。有不少學生寫得很有新意。一學生這樣記述:文章寫“瑪麗”號撞擊“諾曼底”號前很有層次感。那晚,海上有霧。開始時“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接著是“霧越來越濃了”、“周圍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強可辨”、“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又仿佛一座山峰”。正是因為大霧,才導致了這場大禍的發生,作家冷靜地敘述著,讀者卻把心都提了起來。點評:這個學生選取了課文的前七段,看懂了“霧”是這次海難的肇事者主因,寫出了自己閱讀時的感受。另一學生這樣寫:文章對話共有18句,短促有力。這是因為海難發生后,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船長幾乎全部是問詢和指令。這除了說明船長在生死關頭處理問題的果斷堅定外,更讓我們看到一個以身殉職船長的高尚美德。點評:這個學生只談文中的對話,從對話中看船長,這又是一種體驗角度。還有一個學生這樣寫:整篇文章沒有一句豪言壯語,最后四段也沒有出現過多的贊譽之詞,但是,我們卻強烈地感受到哈爾威船長形象的高大,不像有些影視作品,一個正面人物是很難死去的,即使受了致命傷,也要說許多套話才肯咽氣。點評:這位學生以國內的一些影視作品與課文最后四段對比,認為雨果的這篇作品結尾簡潔有力、余味雋永。這確實是很有個性的閱讀。
我認為,只要學生有了閱讀收獲,無論這種收獲是片面的、正確的或有創意的,教師都應該給予鼓勵,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開展“對話式”交流
關于初中語文教學,新課標十分強調確立“對話”的理念。它認為,“閱讀教學應該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作者與讀者的關系,就其本質而言,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系,閱讀行為也就意味著讀者和作者之間確立一種對話和交流的關系。”①“這種對話和交流是雙向的、互動的、互為依存條件的,是主體和主體之間的關系。”如果說,重視個性化體驗是自主學習,那么,開展對話式交流就屬于合作探究了。這種探究是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是思維碰撞,往往能起到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的作用。《孔乙己》是初中語文課本的傳統篇目,但對于學生來講,這是他們第一次學習。在“對話式”交流中往往有好多解讀和疑惑,討論十分熱烈。有人對孔乙己的長衫去向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對孔乙己前后不同的外貌描寫進行了對比,有的對開頭的冷酷環境描寫贊不絕口,有的對丁舉人的狡猾殘忍憤懣不已,還有個別學生甚至對小伙計的“我”也有微詞。對話內容豐富、各抒己見,比教師填鴨式講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開展“對話式”交流需要在自主性閱讀且有了閱讀體驗的基礎上,否則,將會產生少數學生交流而其他學生旁聽的局面,這樣的交流就流于形式華而不實了。
在我家房子后面的斜坡上有一排竹子,無論春夏秋冬,它們永遠穿著綠色的衣服,真像一個個衛士。
這排竹子有的很高,足有兩層樓那么高;有的很矮,只和我差不多高。有的很粗;有的很細。竹子的葉子像一把鋒利的劍一樣。新長出來的竹葉摸上去有些粗糙,老的竹葉摸上去很光滑。竹子的葉子在春天和夏天是綠油油的,而在秋天和冬天,它們的葉子會從油綠色慢慢變成默綠色。我特別喜歡春天的竹子.一場春雨之后,在一簇簇竹子根周圍會冒出許多的竹筍來。竹筍有的剛剛破土,露出尖尖的小腦袋,特別可愛。有的竹筍已經有幾十厘米了,而有的已經有一人多高,還沒長出葉子,竹桿摸上去還有些軟呢。春天的竹子聞上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到了夏天,所有的竹子都郁郁蔥蔥,一陣清風吹過,發出沙沙的響聲。每當這時,我便會站在我家的北陽臺,享受竹子給我帶來的樂趣。
古人有許多贊頌竹子的詩句,有一句是這樣描寫竹子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讀著這首詩,會讓人想起竹子在與大風搏斗的情景:盡管大風大雨呼嘯而來,但是竹子卻還是堅忍不拔地站立在那青山的破巖之中。這要我聯想到人也應該具有堅定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