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粽子的介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TQ1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11-0156-02
離子膜法制燒堿是燒堿生產工藝的常用制法之一,但是在目前燒堿生產工藝中所見的比例并不是很大,所以我們必須仔細的認識一下子膜法制燒堿的工藝特點
一、離子膜法堿液蒸發的特點
1.流程簡單,簡化設備,易于操作。由于離子膜堿液僅含有極微量的鹽,所以,在其整個蒸發濃縮過程中,即使是生產99的固堿,也無須除鹽。這就是極大的簡化了流程設備,即隔膜堿蒸發必須有的除鹽的設備及工藝工程都被取消(如旋液分離器、鹽沉降槽、分離機、回收母液貯罐等),而且,由于在蒸發過程中沒有鹽的析出,也就很難發生管道阻塞,系統打水問題,使操作容易進行。
2.濃度高,蒸發水量少,蒸汽消耗低。離子膜法堿液的濃度高,一般在30~33,比隔膜法堿液的10~11要高很大,因而大量的減少了濃縮所用的蒸汽。若以32的堿液為例,如果產品的濃度為50,則每噸50的成品堿需蒸出水量為:1.15t,而隔膜法電解堿液若同樣濃縮到50,則一般要蒸出6.5t的水量(隔膜堿液濃度按10.5計)。也就是說,濃縮到同樣的50,離子膜堿液蒸發比隔膜堿液蒸發少蒸出約5. 4t水。由于蒸發水量的減少,蒸汽消耗就大幅度下降。以雙效流程為例,一般僅耗汽0.73~0.78t/t(100堿),另外蒸汽的空間也相應的減少,使設備的投資也相應的降低。
二、影響堿液蒸發的因素
1.生蒸汽壓力。蒸汽是堿液蒸發中的主要熱源,生蒸汽(或稱一次蒸汽)的壓力高低對蒸發能力有很大的影響。通常較高的一次蒸汽壓力,使系統獲得較大的溫差,單位時間所傳遞的熱量也相應的增加,因而也使裝備具有較大的生產能力。當然,蒸汽壓力也不能過高,因為過高的蒸汽壓力容易使加熱管內堿液溫度上升過高,造成液體的沸騰,形成汽膜,降低了傳熱系數,反而使裝備能力受到影響。同樣,蒸汽壓力偏低,經過加熱器的堿液不能達到需要的溫度,減少了單位時間內的蒸發量,使蒸發強度降低。
因此,選擇適宜的蒸汽壓力是保證蒸發強度的重要因素。另外,保持蒸汽的飽和度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飽和蒸汽冷凝潛熱是其可提供的最大熱量;再則,保持蒸汽壓力的穩定也是保持操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加熱蒸汽壓力的波動,就會使蒸發過程很不穩定,從而直接影響了進出口物料的濃度、溫度,甚至影響液面、真空度、產品質量等。
2.蒸發器的液位控制。在循環蒸發器的蒸發過程中,維持恒定的蒸發器液位是穩定操作的必要條件。因為液位高度的變化,會造成靜壓頭的變化,使蒸發過程變的極不穩定,液位高度低,蒸發及閃蒸劇烈,夾帶嚴重,使大氣冷凝器下水帶堿,甚至跑堿;液位過高,會使蒸發量減小,進加熱室的料液溫度增高,降低了傳熱有效溫差,另外也降低了循環速度,最終導致蒸發能力下降。因此,穩定液位是提高循環蒸發器蒸發能力,降低堿損失,降低汽耗的重要環節。
3.真空度。真空度是蒸發過程中生產控制的一個重要的控制指標,它是在現有裝置中挖掘,提高蒸發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降低汽耗的重要途徑。因為真空度的提高,將使二次蒸汽的飽和溫度降低,從而提高了有效溫度差,除外,也降低了蒸汽冷凝水的溫度,因而也就更充分的利用了熱源,使蒸汽消耗降低。
真空度的高低與大氣冷凝器的下水溫度有關(該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也與二次蒸汽中的不凝氣含量有關。所以,提高真空度的途徑之一是降低大氣冷凝器下水溫度,即降低其飽和蒸汽壓,但水溫過低,耗水量過大,會造成成本升高。一般控制水溫在28~40℃。提高真空度的另一途徑就是最大限度的排除不凝氣體。通常的辦法是:①采用機械真空泵;②采用蒸汽噴射泵;③采用水噴射泵。這三種辦法中以①、②較佳,方法③因為受水壓力的影響,很難獲得較高的真空度。
4.電解堿液濃度與溫度。由于離子膜電解堿液的濃度較高,所以對其濃縮蒸發非常有利,其汽耗遠比隔膜法低。我國從國外各公司引進的離子膜裝置的電解堿液濃度略有差異,在30~35之間。但實際上除日本旭化成等少數公司外,大部分公司離子膜電解堿液都控制在32~33之間。
另外,盡管電解槽流出堿液溫度都在85~90℃,但許多工廠,由于電解工序與蒸發工序不在一起,中間常常設有中間貯罐,這樣,使實際進入蒸發器的堿液溫度下降,從而增加了能源消耗。
5.蒸發完成液濃度。按照市場要求的商品規格,嚴格控制蒸發的完成液濃度,是在保證產品質量指標的前提下,減少蒸汽消耗的手段之一,同時也可以適當的降低高濃堿對設備的腐蝕。通常,國內的產品為42、45、50三種。
6.蒸發器的效數。如前所述,蒸發器的效數是決定蒸汽消耗量的最要因素之一。采用多效蒸發是降低蒸發蒸汽消耗的最要途徑,但是它受到設備投資的約束。在離子膜電解堿液蒸發中,目前經常采用的是雙效流程。但是,隨著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將會有愈來愈多的企業選擇三效蒸發的工藝流程。
7.蒸汽分離器。汽液分離器也稱疏水器,是蒸發過程的一種輔助設備,往往被人忽視,但其性能的好壞,即對蒸發汽耗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在蒸發過程中,大量蒸汽在加熱器內冷凝,需要及時排除,否則,不但阻礙傳熱,而且還會造成水錘,影響安全生產。而使凝水能順利排除,又不帶走蒸汽的設備就是汽液分離器。
汽液分離器性能的好壞,不僅僅影響蒸發器能力的發揮和正常使用,也直接與蒸汽消耗的高低有關,因為汽液分離器分離不好,跑汽、漏汽現象經常發生,造成大量蒸汽的流失,使汽耗升高,相反,汽液分離很好,但凝水排放不暢,將直接影響蒸發能力和安全。
所以設計選用合適的汽液分離器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常用的汽液分離器型式有:偏心熱動式、浮子桿式、液面自控式三種,用于蒸發裝置中一般用后兩種。本設計選用液面自控式。
8.熱損失。蒸發過程是一個傳熱過程,因此,不可避免會有熱的損失。這種熱損失只要是通過系統內設備和管道的表面向外界散發熱量以及蒸汽等物料能沒有充分的被利用就排除而造成的熱損失。通常,前者約占供入熱量的2~5,后者則占10~20。
國家應實施總量控制,在我國未掌握制膜技術之前,根據國內實際情況,適時適度發展離子膜法燒堿。對于用來淘汰落后的石墨陽極和固定盒式金屬陽極隔膜法電解裝置的離子膜法燒堿項目應予以大力支持,對于國家重點新建大型離子膜法燒堿項目,必須采用先進的離子膜法電解技術,以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提升我國氯堿工業的技術水平。同時,專家建議,我國今后新建、擴建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應由以國外引進為主逐步轉向以國產化為主。
參考文獻
[1] 白莉.離子膜法制燒堿生產中廢氣的處理方法[J].中國氯堿.
[2] 張威.水銀電解法制燒堿生產線淘汰后防止汞污染的處理方法[J].遼寧城鄉環境科技.
[3] 丁起.離子膜法制燒堿的生產工藝綜述[J].廣西輕工業.
2017幼兒園端午節活動主持詞【1】
尊敬的各位領導、現場的各位朋友們,大家--
上午好!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共同紀念一個特殊的日子端午節。
首先,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蒞臨現場的各位領導和嘉賓,他們是 ,歡迎你們來到市社會福利院和大家一同體驗并感受悠久的中華文化。
一、包粽子比賽(此過程中介紹端午節的相關知識)
后天就是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了,在這里我先祝愿大家節日快樂!
你知道在我們國家,端午節最多最普及的風俗是什么嗎?
那莫過于是吃粽子了。
想吃到好吃的粽子,包粽子就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下面我們就來進行包粽子比賽。
比賽規則)我們的比賽規則非常簡單,誰包的最快,包的粽子不漏米,樣式好看,誰就是我們的優勝者。我們的比賽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其余參賽選手為優秀獎,大家要加油啊。
好,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參賽選手做好準備。
互動介紹端午節的相關知識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稱,現場的各位朋友誰能說一說呢?(端午節也稱端陽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天中節、浴蘭節、詩人節等)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也有很多的說法,我想問問現場的觀眾朋友,你都知道哪種呢?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有紀念屈原說 ,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惡月惡日避邪說等等。但其中最被人們廣泛認可的是紀念屈原說)。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mi)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
還有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
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兩千多年來,飄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詩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種愛國情懷、浪漫詩篇,已經化為民族的文化與精魂,深深地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由于中國地域遼闊,各地過節的風俗習慣也有所不同。
那誰能說說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主要習俗有女兒回娘家、吃粽子、掛鐘馗像、帖午葉符、懸掛艾草,游百病、浴蘭湯、偑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飲雄黃酒、吃五毒餅、咸蛋等。)。
2、筆會(此過程中穿插學包粽子環節)
時逢端陽五月天,炎黃后輩思屈原。離騷九歌貫千古,傲骨詩風越萬年。今朝吾輩過端午,吟詩抒懷敬先賢。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其中又以紀念屈原投江最為著名。人們一想到屈原必然會想起端午,一到了端午必然會想到屈原。屈原和端午也因此構成了中華民族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他是傳承民俗的節日,也是唯一一個紀念文人的節日。下面,就請市文聯組織的書法家們為我們現場書寫一些端午節內容的作品。
精彩的節目看完了,我們包粽子比賽結果也出來了,下面請領導為獲獎選手頒獎。
首先請 為獲得三等獎的選手頒獎,請 上臺領獎。
接下來請獲得二等獎的 上臺領獎,請 為獲獎選手頒獎。
最后請 為獲得一等獎的 選手頒獎,請 上臺領獎。
5、贈粽子、贈書畫、品嘗濃香粽子
我們的書法作品也已經完成了,下面我們將這些作品贈送給市社會福利院,祝愿福利院的老人家們幸福安康,節日快樂!
(贈書畫)
在書法家們揮毫潑墨的時候,我們的粽子也散發出了陣陣濃香,大家想不想嘗嘗這香甜的粽子呢?那我們就將這些粽子送給我們現場的老人家們,讓我們一起來品嘗這香甜的粽子,同時也品嘗著甜美的生活。
結束語
老節日,如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
真友誼,如好友,簡簡單單,愈久彌香。
愿我們的真友誼在這老節日里,越來越真;希望我們的活動能給大家帶來節日的快樂和祥和
同時,也祝愿福利院的老人們幸福安康,祝愿現場的各位領導及嘉賓朋友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節日快樂。
2017幼兒園端午節活動主持詞【2】
1. 主持人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也稱端陽節、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詩人節、浴蘭節等,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有紀念屈原說 ,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惡月惡日避邪說等等。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由于中國地域遼闊,各地過節的風俗習慣也有所不同,主要習俗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浴蘭湯、配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飲雄黃酒、吃五毒餅、咸蛋等,當然最多最普及的是吃粽子了。)
今天我們在漢文化景區,在這個美麗的獅子潭岸邊舉辦端午節的活動,主要是為了弘揚我們的民族節日文化,主要安排了漢服展示、浴蘭湯、辟五毒、包粽子比賽等節目內容。
2.漢服展示,漢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服裝,以華麗飄逸、婀娜多姿著稱,持續了3000多年的歷史。【播放背景音樂:重回漢唐(詩朗誦《記得嗎,你的祖先叫炎黃》), 3.浴蘭湯
(1)主持人介紹浴蘭湯的含義(端午節,按照習俗,人們要舉行一系列的醫藥保健活動,借以預防疾病,草藥浴就是這種習俗的一個內容。屈原的浴蘭湯兮沐芳華曾在民間十分盛行,端午傳統的草藥浴除了用香草外還用鮮艾草、菖蒲、野、柳樹枝、野薄荷、桑葉等煎水沐浴。中醫認為草藥浴不但可以消除疲勞、清潔皮膚、增強皮膚的血液循環,還可預防和治療痱子、各種皮膚騷癢、汗斑、狐臭、皮炎等皮膚病,并有增白增香等作用。
今天我們舉行的浴蘭湯活動主要是用艾葉浸泡潭水,給我們的受禮人員以及在場的各位嘉賓沐浴祈福,以達到祛病防病消災避邪的目的,寄托一種美好的生活愿望。
(2)漢服參禮人員5名跪坐在潔凈的白布上
(3)主禮者蘭湯凈手,白巾拭干,手持艾葉沾取蘭湯向受禮人員逐一拂灑,從頭至腳依次進行
(4)助手四名(漢服模特)也手持柳枝蘸取艾葉水浸劑撒向現場的觀禮人員。(穿插介紹艾之作用:艾,又名家艾、艾蒿,是菊科植物。它的莖、葉都含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端午,天氣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節,陽光最為熾熱,百毒齊出。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認為它是一種可以治百病的藥草,插在門上用為祛除各種毒害,可以使人身體健康。從端午節的許多種傳說中可以看出人們都是拿艾葉來防病、治病、消炎的。
(5) 禮畢,參禮人員起身同主禮人員及助手一起向在場觀禮人員行鞠躬禮
4.辟五毒
(1)主持人介紹辟五毒的含義(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于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辟邪巫術遺俗。民間又在衣飾上繡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即剪紙),或貼在門、窗、墻、炕上,或系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所以有民俗專家指出,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
我們今天的辟五毒是把五毒畫在氣球上,呆會釋放的時候在場的所有朋友都可以把它捉住了放在腳下踩破,這樣疾病就不敢招惹你了。
(2)漢服參禮人員5名,每人手持5只氣球,同時釋放
(3)現場觀禮人員及游客捉氣球踩破,寓意刺五毒。
5.包粽子
(1)主持人介紹吃粽子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不知道家長們是否都想到了這一點。
(2)宣布包粽子比賽規則
(3)參賽人員分成兩組依次坐好(按照比賽規則,分為普通組和花樣組,時間為5分鐘,普通組包一只粽子記1分,要求每只粽子重二至三兩,大小勻稱,出現撒漏一只扣0.5分,大小不均扣2到5分。花樣組包一只粽子記2分,要求每只粽子大小勻稱,花樣新穎,出現撒漏扣1分,大小不均扣2到5分。)
(4)主持人宣布開始,裁判員掐表計分
(5)第一組開始 穿插古箏演奏 由炫儒雅集管理咨詢公司推送的馬一鳴小朋友帶來的古箏曲,下面請炫儒雅集總經理介紹一下曲目和演奏者。
(6)宣布比賽結果
(7) 第二組開始 穿插古箏演奏 由炫儒雅集管理咨詢公司推送的馬一鳴小朋友帶來的古箏曲,下面請炫儒雅集總經理介紹一下曲目和演奏者。
(8) 宣布比賽結果
【一】
1、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也稱端陽節、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詩人節、浴蘭節等,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有紀念屈原說 ,萬水千山“粽”是情,千秋猶憐屈子心,詩人仰天出門去,世間難覓離騷人!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惡月惡日避邪說等等。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由于中國地域遼闊,各地過節的風俗習慣也有所不同,主要習俗有女兒回娘家、懸掛菖蒲、艾草、浴蘭湯、配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飲雄黃酒、吃五毒餅、咸鴨蛋等,當然最多最普及的是吃粽子了。)
2、引入主題:首先要感謝××社區和×××購物中心,讓我們匯聚一堂,在這美麗的×××舉辦端午節的活動,進行激動人心的包粽子比賽,讓大家開開心心購物,歡歡樂樂過節。
3、主持人介紹包粽子比賽規則
(1)我們一共39人,分成7組。報每組的名單(另附名單表)
(2)下面很榮幸的介紹下今天的評委:×××
(3)組比賽前有1分鐘整理材料的時間,檢查比賽的材料,有問題的提出來。
(4)一組一組進行比賽,比賽開始后,每個人包5個粽子。評出速度最快的1人,粽子最漂亮的1人。
(5)7組比完后,速度最快的7人和包粽子最漂亮的7人進行比賽,評出最終速度最快的1人,粽子最漂亮1人。
(6)獎品:最快包粽獎: 最美包粽獎: 其余進入決賽的人均可獲得。同時所有參賽的朋友都可以獲得香水小金豬一個,放在家里汽車里都可以,清新空氣。真是獎品多多啊~
4、比賽現在開始。
14:40-15:00第一組 15:00-15:20第二組
15:20-15:40第三組 15:40-16:00第四組
16:00-16:20 第五組 16:20-16:40 第六組
16:40-17:00 第七組 17:00-17:30 決賽
5、中間插入小游戲:針對現場觀眾
開心問答:
a.2001年的端午節是哪天? 答案:農歷五月初五
b.端午節是紀念誰? 答案:屈原
c.大家知道屈原投江去世的那年農歷五月十二是什么日子? 答案:屈原的頭七
d.小明端午節生日,去年13歲生日的時候為什么點了14根蠟燭? 答案:那天停電,有1根是照明用的。
f.3個人3天吃了3只粽子,那么9個人9天吃了多少只粽子? 答案:27只粽子
g.端午節在門上插的是什么? 答案:艾草(蒿)
h.端午節插艾蒿是起什么作用的? 答案:驅蚊蟲 辟邪納福
答對的得一份小禮物
6、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果
7、兩個主要獎項由×××領導頒獎,其它獎品由×××工作人員發放。
8、主持人詢問獲獎者:
a.平時來×××購物嗎?一般什么時候來?
b.覺得×××怎么樣?×××的促銷信息一般是如何知道的?
c.您對×××有什么建議?
9、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
【二】
男: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女:各位觀眾,各位朋友。
齊: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我們將在XXXXX,舉行 “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首先,我們對各位領導的出席和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
女:現在,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活動的各位領導,他們是——(略……)
男:在浩淼如煙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既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男:今天,我們舉行這樣的紀念活動,通過喚起我們共同的文化記憶,讓中華的雄魂如黃鐘大呂,再一次在遼闊的華夏大地敲響!
女:透過歷史的烽煙,讓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從遠古走來,從滔滔的汨羅江走來。走到我們中間,走進我們心海…
【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大約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戰國時代,屈原出生在楚國的一個貴族家庭里。他青年時代就有著出色的才干,踏進楚國朝廷不久,便受到賞識,但是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始終不能實現,終于被削職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現在湖南、湖北的許多地方,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憂民感情的詩篇。后來楚國亡了,屈原心裹有說不出的痛苦,便來到泊羅江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里自盡了。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男;就讓我們在這個特殊的節日,一起感受端午的韻味,一起共慶端午節,現在我宣布端午節主題活動 我們的端午正式開始!
1 禮祭儀式:《祭屈原》
2 配樂詩吟誦:《離騷》(節選) 作者:屈原(戰國) 領誦: 古琴伴奏:
3 經典誦讀: 領誦:
4 .舞蹈: 《紅星閃閃》
5 全體大合唱:《歌唱祖國》
男:今天歌聲悠揚,今天勁舞飄搖
女:今天開心陣陣,今天歡笑聲聲
男:讓我們收集歡樂,共同分享
男:朋友們 “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到此結束,感謝各位領導及來賓的光臨,感謝今天為我們帶來精彩表演的所有演員。
女: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再見。
一、嘉興粽子:
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如鮮肉粽,常在瘦肉內夾進一塊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肥而不膩。
二、廣東粽子:
廣東粽子個頭大,外形別致,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蛋黃、冬菇、綠豆蓉等調配為餡料的什錦粽。
三、閩南粽子:
廈門、泉州的燒肉粽、堿水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的粽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五花肉并先鹵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鹵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卜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
四、寧波粽子:
浙江寧波粽子為四角形,有堿水粽、赤豆粽、紅棗粽等品種。其代表品種堿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適量的堿水,用老黃箬葉裹扎。煮熟后糯米變成淺黃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五、北京粽子: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其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北郊農村,習慣吃大黃米粽,粘韌而清香,多以紅棗、豆沙為餡。
其他較為著名的粽子還有四川、兩湖的辣粽、貴州的酸菜粽、蘇北的咸蛋粽。
上海地區粽子種類多以杏花樓、新雅為代表的廣式粽子吃口松軟而味道濃烈,外形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
廣式粽子品種很多,有栗子、鮮肉、蛋黃、香菇;裹枕粽有烤鴨、香菇、栗子、鮮肉、蛋黃、米仁,其他還有堿水粽、豆沙粽、鮮肉粽、鮮肉蛋黃粽、赤豆粽等。
以老半齋、揚州飯店為代表的淮揚特色粽子為"八味八式",正宗"小腳"白米粽、四角形紅棗赤豆粽、秤砣形蛋黃栗子粽、元寶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鮮肉粽、長枕風雞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鮮明。功德林供應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紅棗粽、松仁白米粽和羅漢粽,均以素食為特色。清真洪長興的粽子很具穆斯林風范,粽殼略青,棱角分明,外觀清秀,品味純正,特別是"牛肉粽",是其他幫別所沒有的。
以沈大成、上海嘉興粽子店、五芳齋等傳統特色店所供應的粽子則是"五花八門",豆沙、鮮肉、白米、紅棗赤豆、鮮肉蛋黃等。沈大成首創咖喱雞粽,繽紛多彩。
端午節吃粽子的好處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端午節吃粽子不僅有深遠的節日意義,而且由于粽子是主副食一起搭配制作的綜合性食物,有特殊的營養價值。古方中醫帶您深入了解粽子的營養價值,讓您吃出健康、吃出營養、吃出漂亮。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其性味甘溫,有健脾暖胃、補中益氣的功效。《本草綱目》中稱糯米能“暖脾胃,止虛寒泄痢,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芒種過后,天氣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端午吃糯米粽子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
糯米含有高質量的淀粉質和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素等營養成分。但是糯米含的蛋白質較少,并且十分缺乏賴氨酸、色氨酸,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鈣含量較高但不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將糯米包上餡料制成粽子,搭配食用,則可以避免營養不全面。粽子餡有紅棗、花生、豆沙、蛋黃、五花肉等各種口味,均讓人食欲大開,營養和作用也各有不同:
豆沙:綠豆性干涼,入心、胃經,有清熱涼血、利尿解毒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健脾益胃、補血生乳。豆沙餡含有蛋白質、淀粉質,礦物質、磷、鋅、鎂、鈣和鉀質。
咸蛋黃:咸蛋黃可清肺火、降陰火,健腦益智。咸蛋黃做餡味道可口,并提供豐富蛋白質、磷脂、維生素和鈣、鉀、鐵等,但其膽固醇和鹽分含量相當高,不宜多吃。
五花肉:五花肉含飽和脂肪酸,與糯米搭配口味香濃。但會令體內血脂肪和膽固醇過高,阻礙血管,容易引致中風和心臟病,不宜多吃。
紅棗: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紅棗餡能提供大量維生素C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P、鈣、鐵等,補充糯米缺乏的維生素,幫助糯米中的鈣等物質的吸收利用。
花生: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醒脾和胃、潤肺化痰。花生餡含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能補充糯米中蛋白質等的缺乏,但含油量高,多吃有礙腸道傳送。
作為外包裝,粽葉具備無污染和“一次性”的特點,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包裝。常用來包粽子的葉子有蘆葦葉、荷葉、假黃梨葉及竹葉等,這些天然的葉子含有豐富的葉綠素、氨基酸、維生素A、C、多酚類物質和鉀等多種營養。用它們包裹食品,一起經過高溫蒸煮后,不僅為食物增添一種大自然清香,其中的營養物質也充分地浸透到食物中。
粽子天然健康、營養全面,但是因其熱量偏高,而且糯米黏度大、不易消化,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貪吃,以免影響腸胃及正常飲食;而心血管病患者、“三高”人群、糖尿病患者、胃腸病患者都要慎食甚至禁食粽子。即使是腸胃健康的人,也不能在一大早或晚上睡前兩小時吃粽子,否則會使糯米停留在胃里時間太長而不消化,應盡量選在中午和下午吃,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每次一至兩個即可。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幫助腸、胃蠕動,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腹脹、腹瀉等癥狀。這樣搭配飲食不僅營養均衡,還能過個輕輕松松、腸胃無負擔的端午節。
五谷粽子的做法制作五谷粽子所需要的食材
五谷粽子的做法/步驟
1.根據自己家人喜好選擇雜米種類。
2.準備的糯米和葡萄干。
3.我稱量了1000克糯米,搭配了400克的雜米,以黃米居多。
4.糯米用清水提前一天浸泡(最少4個小時)。
5.雜米混合在一起,沒有跟糯米放在一起。用水浸泡一宿。花生和黑米質地比較硬,也可以煮熟后放入其中。
6.用清水沖洗兩遍控干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