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主持人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我過去所出現的錯誤:
1在工作中主動性不夠強,雖然我很積極的去電視中心,但涉及到具體的問題時我發現我常常落在別人后邊,不是我不想學,我想學的愿望并不比別人弱,但每次到學長講東西時我就被糊里糊涂的給擠到后邊了。因此我雖然很認真的聽,但有時卻會忽略某個關鍵的問題,以至于在那次采集視頻時出現了錯誤,比如采集的快捷方式、采集前是否檢查了編輯視頻的格式、是否檢查了儲存路徑、別忘了最后的保存,如此多的問題我無法忘記。也不應該忘記,我要時刻銘記,用它來督促自己,使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中心的團體里還不優秀,甚至可以說處于劣勢,所以我必須努力,不為別的就為發展自己的愛好這一個理由就已足夠,更別說借此我還可以鍛煉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資本。也許是太緊張了,但這不應該成為借口,也不能成為借口,畢竟它屬于我自身的心理素質問題。以后我一定會去積極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從新調整好我的心態,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把事情做到前邊。以便于能更好的去理解、學習和掌握學長們教的知識。
2、對一些工作的具體細節還不了解,比如上周五我因有事不能到中心區學習了,就跟三豐學長口頭請了個假,而忘了問一下是否需要一個書面請假條。這是我的工作失誤,以后我會更加細心努力的投入工作中,多多了解我所做的事情的具體細節比如請假,設備的使用、連接、出勤使用登記情況等等。把事情問清了,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再認真的做自己所承擔的任務。做著也就事半功倍了。
以上是我印象最深的兩個問題,還有很多問題有我已經發現的和沒發現的,已發現的我會謹記并時刻注意,是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還有其他很多我沒有察覺到的問題,我會繼續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努力的去改正它。也希望學長對我工作上做的不好的事情加以指點,以便我能及時的改正。
二、我在中心的感覺及成長:
在進中心前我試過很多組織,也在里邊待了一段時間,雖然經常在忙,但每次停下來靜靜地想一下,感覺還是空空的,沒有一種實實在在的充實感,可在中心里的這段時間感覺完全不同,那是一種十分愉快和充實的滿足感,這是以前所沒有感覺到的。一是因為這是我興趣的所在,二是因為我真真正正的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知道和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我覺得這就很有價值,不但鍛煉了自己的處世辦事能力,也提高了自己以后生存的實力和生活的情趣。我會很努力認真的對待這份工作,雖然以后還是一個難以預料的結果,但不管結果怎樣,在這個快樂而又充實的過程中,我已經得到了很多以前從未知道的知識。從現在對視頻編輯的一無所知到對視頻編輯的初步了解,再到以后的熟練掌握,和在以后的學習中生身體素質,辦事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等等這一系列的過程。這是一個令我期待的過程,我知道這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它需要的不僅僅是興趣愛好,它更需要認真耐心,沒有耐心,連基本的工作你都無法完成。這不是說說就算了的問題,我會用我的行動去證明。
三、對以后工作的想法:
1、克服自己不愛說話的毛病,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和爭取機。
2、除了上課時間,盡量都去中心,只要勤學我想我一定會進步的。
3、以后多注意點關于細節的東西,比如禮貌、習慣、設備儀器的使用、規章制度。
4、多學點其他的軟件,只要對專業和在中心工作有用的東東。
5、多多融會貫通,從各個方面來提升自己,學會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靈活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
6、學一點實用的應用文體,繼續看更多的書,發揮一下自己喜歡看書的習慣,充實一下自己,以便自己寫的東西更加賞心悅目、更加條理化、清晰化、條理化。
四、對電視中心的建議:
1、我希望各位學長能多和我們交流,不但要和我們群體性的交流,有可能和有必要的話也可以單個交流。在交流或聊天中,我們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學到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2、在學長們拍東西或制作東西時,經常帶我們去,這樣在工作中的細節我們將會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加快了我們在習慣中心工作的的進程,更有利于我們的理解和運用,同時也縮短了中心的培訓時間減少了學長們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為我們中心省下更多的空余時間為以后的發展做準備。
此次比賽將以鍛煉同學們的上臺膽量以及口才能力為主要目的,把快樂健言貫徹到同學們的生活之中,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在一次次自我表達中,彰顯自我品質,并拓展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豐富其課余生活;鍛煉交際反應;使觀看者和參與者在不同層面、不同程度得到提升。
活動時間為兩個小時,共分為四個環節:自備稿件、繞口令、模擬主持、配音秀。在自備稿件和繞口令環節,選手極富個性的主持可以說是讓觀眾眼前一亮;在模擬主持環節,選手們更是妙語連珠,為本次比賽再添看點;在最后的配音秀環節,各位選手的表現依舊精彩。
在活動進行的兩個小時之內,進過選手們的一番激烈角逐,依據評委給出的分數,最終從七位參賽選手內選出了兩位選手晉級決賽。
(一)、活動的突出之處:
1、本次活動工作人員之間分工明確,各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確保了本次活動的順利舉行;
2、本次比賽,我們邀請了包括上屆主持人大賽的冠軍與季軍在內的幾位重量級人員作為本次比賽的評委,針對每位選手進行了點評,并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3、本次比賽要求參賽人員攜帶親友團前來,使得活動過程中現場氣氛較為活躍,同時避免了選手上臺后無人支持的尷尬場面。
(二)、活動的不足之處:
1、活動場地及活動時間在協商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至使活動舉辦時間一再推遲,嚴重影響了參賽人員的積極性;
2、準備工作質量有待提高,賽前宣傳較為不到面,因此比賽的宣傳方面有待提高;
關鍵詞:主持意識;角色感;現場意識;策劃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3-0273-01
主持意識是指主持人參與節目的程度,駕馭和主宰節目的能力,也是在主持節目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職業意識。主持人主持意識缺乏或者淡薄,會使節目缺少主持味、交流味,更會掣肘節目的發展。
那么,主持人應如何提高自己的主持意識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意見。
一、用角色意識凸現主持意識
角色是在表演過程中塑造出來的,因此,提到角色就會讓人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表演。主持人在錄制節目的過程中,調動恰當的身體語言,包括手勢、姿態、神色以及適當的有聲語言,如聲調、節奏等等手段,對所要傳播的信息進行講解、評說、描述,使之更加明確、生動、形象,以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這其中就含有表演的成份。適當的表演能更好的幫助綜藝節目主持人完成節目。如崔永元曾將中國主持人的主持方式、談話技巧、形象塑造都向前推進了一步。崔永元的幽默談吐、靈活應變和至真至善的常人心態,感動、吸引了無數觀眾.角色意識很強的崔永元很快就走進了觀眾的心中。適度的角色意識會凸現主持意識,適度的表演會使主持人更好的掌握節目的脈搏,使自己與節目合二為一。
二、用現場意識強化主持意識
臨場發揮對于綜藝節目主持人來說,是一項很高的主持技巧,它要求與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和綜藝節目的最終效果必須實現合理的契合,這就要求綜藝節目主持人用現場意識來強化主持意識。主持人在主持綜藝節目時首先要注意的是如何實現和諧自然的交流氣氛。綜藝節目主持人應該把握綜藝節目輕松活潑的宗旨進行明確的風格定位,更要對特定的內容進行明確的風格定位,做到心中有數;對綜藝節目的基本氛圍要進行精心的設計,多沒想幾種方式:另外,主持人在臨場錄制節目中,經常會出現因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而被打斷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很容易使主持人失去對節目節奏的基本把握。在這方面,應做到事先對整個節目的段落有一個明確的把握。在主持過程中,主持人忽然意識到已經失去對整個節目的節奏感的把握時,要及時停止,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以語言、表情或其他姿勢來強化自己的節奏感,做到自然得體。
三、用個性意識打造主持意識
綜藝節目主持人個性化、明星化、權威化的主持為觀眾展示出一種頗具吸引力的人格化傳播方式,也因此常常成為觀眾的視覺中心。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年輕漂亮”已不再是觀眾評價主持人形象的唯一標準,有特點、有個性、有魅力的主持人更具吸引力。
l、塑造個性形象。河北電視臺《綜藝黃金檔》節目主持人李彬實在談不上“英俊”,卻很有觀眾緣。觀眾喜歡的恰恰是他平凡真誠的外表,毫無裝飾的舉止和機智幽默的性格。主持人的外觀形象應該定位在生活與舞臺之間――既要高于生活,不似生活中的隨意;又要低于舞臺,不給人以“表演”的造做。
2、塑造個性語言。語言表達是綜藝節目主持人賴以運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主持風格的一個組成要素。個性語言越鮮明越突出,就越能表現出特殊的魅力和感染力。如“鳳凰衛視”娛樂脫口秀節目《娛樂串串燒》主持人梁冬,把一周內的中外娛聞串在一起,用自己的觀點評述“每周十大”(例如每周十大最造作娛聞、十大最愚蠢……)。內容個性化,播報方式風風火火、肢體和語言極其生動。個性的語言添加主持人的智慧,使節目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
四、用策劃意識顯現主持意識
【關鍵詞】綜藝節目 主持人 內外形象
如今,綜藝娛樂節目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電視技術的發展,電視節目體系逐漸成熟和受眾對綜藝娛樂節目的認同,使中國的綜藝娛樂節目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此同時,伴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和視野也在不斷拓寬,觀眾對綜藝主持人在節目中呈現的形象也越來越挑剔,所以綜藝節目主持人的公共形象塑造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綜藝節目主持人公共形象的內涵及地位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綜藝節目在我國持續快速發展,推陳出新的娛樂節目也帶動了綜藝節目主持人的變革。時至今日,中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活躍熒屏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他們作為電視節目聯系觀眾最活躍、最貼近的中介,作為電視節目最積極的傳情達意的角色,為電視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都要求他們自身的公共形象也必須達到最好的展現。
1、綜藝主持人公共形象的基本內涵
主持人的形象并非單指容貌,更包括其 “公共形象”,它是指主持人內在形象與外在形象的結合。即內在的政治、文化、新聞、語言等綜合素質與容貌、形體、聲音等外部條件①。綜藝節目最能體現現代都市文化特征,是能夠展示最新潮流動向的大舞臺,因此對于視覺元素需要注重,節目主持人的外在形象是重要的審美元素,新奇、別致的形象能在瞬間吸引觀眾的眼球,達到“眼前一亮”、“先聲奪人”的效果。而一個好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不僅要相貌還要有內涵,綜藝節目主持人的個性魅力是整檔欄目的生命,也是區分主持人之間不同點的一個標準。主持人身上的美是從多方面所凸顯出來的,相對穩定的特性能夠對觀眾產生吸引力,體現的是主持人的綜合實力,是其內在修養與外在儀表相融合而體現出來的最自然、最和諧的美感。
2、綜藝主持人公共形象與節目的關系
隨著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作用不斷變化,已經不僅僅只是聲情并茂地背誦串聯詞,而是要有快速的語言反應,把多種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一檔受觀眾喜愛的收視率高的娛樂節目,主持人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重要。欄目和主持人可謂“相依為命”,要將現場觀眾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產生共鳴,引起互動,同時要在直播現場準確地表達編導意圖、隨機應變、駕馭好現場并保障安全,主持人成為最關鍵的因素。
二、當前綜藝節目主持人公共形象問題分析
觀眾現在對綜藝節目的最大意見就是平庸粗糙的太多而精品太少。每年都有很多的電視綜藝節目播出,但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鳳毛麟角。
第一,目前相當數量的主持人是通過主持人大賽選拔,而比賽的標準主要是長相、口齒與才藝,這也就導致了電視熒屏上活躍的大都是俊男靚女。過于注重外在形象,難免忽視對綜合素質特別是文化修養的要求。
第二,現在我國主持業越來越明顯的現象是主持人頻繁出入各種拋頭露面的公眾場合,開始不斷走上各類媒體的娛樂版,甚至于成為頭條花邊新聞的主角。如果因為這樣的時尚化使辛苦培養出來的主持精英們在不斷流失的話,我們不得不為未來的主持人職業而擔憂。
第三,在綜藝節目走向市場,主持人也走向市場的同時,我們不能利用受眾是顧客是上帝的理論,這樣會導致節目的媚俗化,也會導致綜藝節目主持人的媚俗化,一些娛樂節目會經常在節目里穿插一些沒有價值的話語,常舉一些名人的反例來開玩笑,這些嚴重影響了受眾的心態,而這些都體現了主持人自身的心態與文化素養不是很到位。主持人在節目中不僅要得到觀眾的認可,更要擔負起引導價值取向的重任,特別是時至今日綜藝娛樂節目的收看群體偏向年輕群體的時候。
第四,在綜藝節目中,主持人差不多都是年輕人,他們的服飾發飾語言等極容易被處于青春期、叛逆期的男孩女孩們模仿。今天你在某一檔娛樂節目中看到染著各樣顏色頭發、穿著怪異的娛樂主持人,明天你也許就在大街小巷中看到這樣類似的一些青少年們。
第五,央視主持人朱軍曾說過:“主持人要具有充分的個性魅力,要有節目就是我做,換了我不行這種舍我其誰的霸氣②?!爆F在的娛樂主持人大多缺乏高度的創造力與個性化,丟掉自己的創造力與個性化也就在節目當中丟掉自己的氣場與主持特色,讓人不會對這檔娛樂節目印象深刻,主持人也就難免變成千人一面的傳聲筒而已,這種現象不少見。
第六,主持人的普通話不標準。主持人是天生靠語言來修飾舞臺掌控能力的,所以每一位主持人不論是主持新聞類還是娛樂類的節目,普通話都要達到一定的水準的。主持人通過說話來和受眾交流,將節目的內容以及精神通過大眾傳播遍至各個角落,讓人們喜歡上這檔節目。
綜上所述,如今電視娛樂節目主持人乃至整個主持界都應該反省自身的形象定位,我們的綜藝主持界應該采取一系列手段提高自身的內外修養。
三、綜藝節目主持人公共形象的優化與塑造
在綜藝節目主持中,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很重要,而內在形象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對于綜藝節目主持人公共形象的優化不僅要在外在形象上下功夫,內在形象也需要得到升華。
1、綜藝主持人外在形象的提升
綜藝節目主持人一般都是年輕群體,最起碼在外貌上都是屬于上上之姿,要么清新、要么可愛、要么知性,容貌是綜藝主持人必備的,至少在鏡頭面前的主持人是最上鏡的,能夠吸引受眾。適當的化妝也是讓自己看起來更有鏡頭感的必要步驟。
綜藝主持人的服飾是為節目整體服務的工具之一,是有效傳播的一種隱性傳播語言。在不同節日或不同的嘉賓來臨時,主持人的服飾都要應景而變的,這一點在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中體現的非常明顯,“快樂家族”的服飾造型都是遵循統一色調,統一的風格,但是五個人的服飾又各有特色,帶有個人性格及主持的特色。比如說一般在接近過年的時候,他們會穿得比較喜慶,如果說請來的嘉賓是外國的或是身份較尊貴的,一般這時候他們會穿得比較正式偏穩重;若是請來的是時尚界的人士,那么這時候他們的整體風格又會變得很時尚。每一期節目他們的服飾都會緊跟當期的節目主題。但是他們更多偏向于親和力,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所以說綜藝主持人自己外在形象的定位決定了他(她)服飾選擇的標準。
在電視節目里,語言是主持人進行溝通的基本工具也是最主要手段,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90%以上是使用普通話,同時要以“我”的身份用接近生活化的口語,親切的與觀眾交流。在主持節目時候用詞要簡單明了,能用雙音節或多音節的詞盡量不用單音節,避免使用容易混淆語意的同音詞③。著名綜藝主持人何炅在語言的運用上就特別注重組句造詞。另外主持人的聲音應圓潤響亮,持久耐聽,吐字清晰。《非常靜距離》的主持人李靜在主持訪談類綜藝節目時候就特別字正腔圓,再加上那種帶點沙啞的音質特別好聽,她在聲音的駕馭上有自己獨特的魅力。綜藝節目主持人要時刻關注現場變化,因而聲音形象的起伏、塑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綜藝主持人內在形象的升華
內在形象中包含的內容很多,但綜合起來有:第一,政治思想水平,作為一名主持人不論是主持政治性題材節目還是時尚娛樂性節目都必須擁有很高的政治素養,不要認為話筒在自己手中就可以為所欲為,過分強調自己。綜藝主持人要加強職業修養,嚴于律己,即使是娛樂節目也別忘記自己作為宣傳者的使命。
第二,綜藝主持人的情感要真摯、飽滿,在綜藝節目中要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度,營造輕松的氛圍,與觀眾進行現場互動。主持人的情感要源于內心對于真善美的真情流露,這就需要主持人不斷去充實自己的文化素養,去深化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擁有高尚的情操和優良的品德,這種情感的流露表現是需要長期的文化浸潤的。
第三,擁有良好的新聞素質。電視作為新聞媒介,它的功能就是進行信息的傳播,而綜藝文化的傳播也是其中一員。主持人是綜藝節目的傳播者,自身得擁有較高的新聞素質,要有較強的新聞能力和新聞工作經驗以及較高的寫作能力。
其實主持人做到這些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但是要作為一位良好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不僅僅只是學習這些,還有來自社會各個方面對于綜藝主持人公共形象塑造有關的知識。內外兼修的綜藝節目主持人才能更好的引導節目走向更高的品味,獲得更高的收視率,為更多的觀眾樹立好的榜樣。
結語
作為綜藝節目主持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實現節目的娛樂性,提高觀眾的參與性。傳播是一個動態的雙向過程,它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幽默是實現互動的一種手段,得讓互動得到回應。讓觀眾出乎意料的幽默不僅可以救場,還可以熱場,使原本心不在焉的觀眾在開懷之后反而將自己的情緒融入進來,形成良好的互動。而想成為一名好的主持人就得內外兼修,這樣才能樹立良好的形象,給受眾帶來好的引導,才有利于得到受眾的認可和支持,給作為傳者的節目主持人帶來良好的傳播環境。
參考文獻
①③楊強,《主持人內外在形象的統一性》,《新聞愛好者》,2009(11)
②顏文莉,《綜藝節目主持人的素質要求》,《青年記者》,2009(3)
首先,一些主持人在原有電視臺的工作不順利,就有可能轉型。不順的情況可能是和領導或同事的關系不睦,也可能是對單位的一些規定不滿,或者與制片人在節目形式和主持風格上的要求不一致,等等。另外,一些電視臺為了提高收視率,不斷給主持人施加壓力。雖然說主持人對節目的成敗至關重要,但電視節目的成功依靠的是集體智慧,單憑一個主持人決定不了節目的成敗。當主持人感到這樣的壓力時,轉型的念頭就萌生了。其次,一些電視臺節目改版也會令主持人被動轉型。電視臺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節目的競爭。為了吸引受眾眼球,任何一個節目都需要不斷改頭換面,推陳出新。近年來,許多品牌節目也在不斷地改版,其中包括電視臺主動更換主持人,也有一些主持人因不能勝任改版后的工作而被迫轉型,或者不愿承擔改版后的工作壓力而主動轉型。
二、市場化的競爭給主持人轉型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在過去的計劃經濟條件下,人才的流動主要依靠組織來協調,個人自主流動是比較困難的;而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自由流動主要靠市場中的供求關系來調節。市場化的運作方式為當前的主持人轉型或者說流動提供了宏觀條件。對于電視臺來說,主持人的知名度、品牌價值影響甚至決定了節目、欄目以及所在電視臺的生命力和傳播力。于是,對主持人的競爭愈演愈烈,各電視臺紛紛標出高價,以誘惑、吸引主持人。這種競爭為一些知名主持人的轉型提供了客觀機遇和誘惑,利弊權衡,擇優而轉。
三、數字化媒體的發展,使得媒體平臺增多,頻道增多,對于主持人的客觀需求增多
市場經濟的法則是:供不應求時,商品價格就上揚;供大于求時,商品的價格就下降。數字化的發展使得電視頻譜資源承載了更多的電視臺和電視頻道。如此之多的媒體平臺給了主持人更多的需求空間和發展機會。選擇性的增多,使得他們不得不對原來機構的發展空間和生存狀態與未來的發展機遇進行比較。比較之后,跳槽或轉型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