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鹽類的水解

鹽類的水解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鹽類的水解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鹽類的水解范文第1篇

關鍵詞:鹽類水解 電離平衡 化學平衡 弱電解質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064-02

由酸堿中和反應得到的鹽是不是都呈中性呢?酸式鹽是不是都顯酸性呢?為了讓學生親自得出問題的結論,教師在課堂上首先安排一組演示實驗:將NaCl,CH3 COONa,NaHCO3,NH4Cl,CH3COONH4分別裝在5支試管中,加足量蒸餾水制成溶液,用pH試紙分別測定5種溶液的pH值并記錄,如表1所示。

通過實驗現象由學生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鹽溶液都呈中性,有的鹽溶液呈酸性,有的鹽溶液呈堿性。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這是因為有些鹽發生了水解,而鹽能否水解取決于鹽中是否含有可引起水解的離子。

1 鹽類水解的實質

鹽類水解涉及到鹽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的移動,以CH3COONa為例,其水解過程[1]如下:

CH3COONa ==== Na++CH3COO-(鹽的電離)

+

H2OOH-+H+(水的電離平衡)

CH3COOH

醋酸鈉在溶液中呈堿性是因為CH3COO-與H+結合生成難電離的CH3COOH分子,從而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繼續電離,在建立新的平衡時,溶液中的[OH-]>[H+],故顯堿性,而CH3COONa中弱酸陰離子CH3COO-正是引起水解的離子。在此基礎上概括鹽類水解的實質就是:水的電離平衡發生移動。

2 鹽類水解的規律

鹽的水解規律可以用口訣概括為:水解看組成,無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規律要記清[2]。

2.1 無弱不水解

鹽中有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才水解,若沒有,則是強酸強堿鹽,不發生水解反應,該鹽顯中性,如NaCl,Na2SO4等。

2.2 越弱越水解

弱酸陰離子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弱堿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其水解程度越大。

2.3 都弱都水解

弱酸弱堿鹽電離出的弱酸陰離子和弱堿陽離子都發生水解,且互相促進,使水解程度增大。水解后溶液的酸堿性由水解所生成酸、堿的相對強弱決定。表1中的弱酸弱堿鹽CH3COONH4是因為水解生成的弱酸CH3COOH和弱堿NH3?H2O強度相當,才顯中性。弱酸弱堿鹽的酸堿性情況如表2所示。

2.4 誰強顯誰性

當鹽中的陰離子對應的酸比陽離子對應的堿更容易電離時,水解后鹽溶液顯酸性,反之,顯堿性,即強酸弱堿鹽顯酸性,強堿弱酸鹽顯堿性。

2.5 酸式鹽的酸堿性

酸式鹽是顯酸性還是堿性,要看其電離和水解的相對強弱。若電離能力比水解能力強(如NaHSO4、NaH2PO4),則水溶液呈酸性,NaHSO4只電離不水解也顯酸性。若水解能力超過電離能力(如NaHCO3,NaHS),則水溶液顯堿性。

學生通過對口訣的背誦并加以理解,可以比較迅速地掌握鹽類水解的規律,在課堂上再加以練習和鞏固,學生感覺容易掌握。

3 鹽類水解的特點

鹽類水解的特點可用“弱、微、動”三個字來概括。

3.1 弱者水解

鹽類水解實質就是水的電離平衡移動,溶液中弱酸根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才能與H+或OH-結合生成難電離的物質,使水的電離平衡發生移動。從而使溶液中H+或OH-濃度發生變化,溶液顯示不同的酸堿性。

3.2 水解微弱

中和反應的逆反應就是水解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兩者可以互相轉化。在鹽溶液中存在中和與水解的平衡,但由于水的電離常數很小,所以中和與水解的平衡總是強烈地移向中和反應一方,因而鹽類水解程度較小,水解產物很少,一般不生成氣體或沉淀。

3.3 動態平衡

鹽類水解是一個動態平衡。在鹽類水解過程中存在水的電離平衡,也存在著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由于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存在,從而打破了水的電離平衡,建立了新的水解平衡。

用“弱、微、動”這三個字剖析水解特點,使學生能夠在紛繁復雜的現象中很快抓住實質,對本知識點做到全面的理解。

4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3]

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當酸越弱(或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另外還受溫度、濃度、酸度和外加鹽等外在因素的影響。

4.1 溫度

鹽的水解是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

4.2 濃度

稀釋鹽溶液,可以促進水解。鹽的濃度越小,電解質離子相互碰撞結合成電解質分子的幾率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4.3 酸度

外加酸堿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若加入堿,就會中和溶液中的H+,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促進水解,若加酸則抑制水解。

4.4 外加鹽

(1)加入水解后酸堿性相反的鹽,鹽的水解互相促進;加入水解后酸堿性相同的鹽,鹽的水解互相抑制。

(2)加入不參加水解的固態鹽,對水解平衡無影響;加入不參加水解的鹽溶液,相當于對原鹽溶液稀釋,鹽的水解程度增大。

5 鹽類水解的意義

鹽的水解在日常生活和醫藥衛生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生活中用于凈水的明礬KAl(SO4)2?12H2O,就是利用它水解生成的Al(OH)3膠體具有較大表面積,可以吸附水中的雜質后發生凝聚沉入水底,達到凈化的目的。臨床上治療胃酸過多或酸中毒時使用碳酸氫鈉或乳酸鈉,也是利用它們水解后顯弱堿性的作用。堿中毒時使用氯化銨則是因為它水解后顯示弱酸性。對于容易水解變質的藥物則應密閉保存在干燥處。

鹽類水解一直因為其涉及知識面寬、思維抽象,被認為是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化學學科中的一個難點。通過實驗引入課題,由學生得出結論,再由教師由表及里從實質到規律再到特點加以剖析,用朗朗上口的口訣輔助記憶,并在課堂上及時練習加以鞏固,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錦楠.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鹽類的水解范文第2篇

知識目標

理解鹽類的水解(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的本質,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

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對鹽類水解的應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如對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離子積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培養學生進行分析、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建立起“事物變化,內因是決定因素,外部因素是變化的條件”的對立統一的自然辯證觀。

教學重點

鹽類水解的實質

教學難點

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和規律

實驗準備

試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餾水、酚酞試液、pH試紙、紫色石蕊試液

教學方法

啟發式實驗引導法

教學過程

[提問引入]酸溶液顯酸性,堿溶液顯堿性,鹽溶液是否都顯中性?

[演示]1.用酚酞試液檢驗Na2CO3溶液的酸堿性。

2.用pH試紙檢驗NH4Cl、NaCl溶液的酸堿性。(通過示范說明操作要領,并強調注意事項)

[討論]由上述實驗結果分析,鹽溶液的酸堿性與生成該鹽的酸和堿的強弱間有

什么關系。

[小結]鹽的組成與鹽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強堿弱酸鹽的水溶液顯堿性

強酸弱堿鹽的水溶液顯酸性

強酸強堿鹽的水溶液顯中性

[講述]下面我們分別研究不同類鹽的水溶液酸堿性不同的原因。

[板書]一、鹽類的水解

1.強堿弱酸鹽的水解

[討論](1)CH3COONa溶液中存在著幾種離子?

(2)哪些離子可能相互結合,對水的電離平衡有何影響?

(3)為什么CH3COONa溶液顯堿性?

[播放課件]結合學生的討論,利用電腦動畫模擬CH3COONa的水解過程,生動形象地說明CH3COONa的水解原理。

[講解]CH3COONa溶于水時,CH3COONa電離出的CH3COO-和水電離出的H+結合生成難電離的CH3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產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時,

c(OH-)>c(H+),從而使溶液顯堿性。

[板書](1)CH3COONa的水解

CH3COONa+H2OCH3COOH+NaOH

或CH3COO-+H2OCH3COOH+OH-

[小結](投影)

(1)這種在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跟水所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叫做鹽類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陰離子或弱堿的陽離子才能與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

(3)鹽類水解使水的電離平衡發生了移動,并使溶液顯酸性或堿性。

(4)鹽類水解反應是酸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

(5)鹽類水解是可逆反應,反應方程式中要寫“”號。

[討論]分析Na2CO3的水解過程,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板書](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H2CO3+OH-(次要)

[強調](1)多元弱酸的鹽分步水解,以第一步為主。

(2)一般鹽類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產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氣體,也不發生分解。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一般不標“”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寫成其分解產物的形式。

[板書]2.強酸弱堿鹽的水解

[討論]應用鹽類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顯酸性的原因,并寫出有關的離子方程式。

[學生小結]NH4Cl溶于水時電離出的NH4+與水電離出的OH-結合成弱電解質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產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時,c(H+)>c(OH-),從而使溶液顯酸性。

[討論]以NaCl為例,說明強酸強堿鹽能否水解。

[學生小結]由于NaCl電離出的Na+和Cl-都不能與水電離出的OH-或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所以強酸強堿鹽不能水解,不會破壞水的電離平衡,因此其溶液顯中性。

[總結]各類鹽水解的比較

鹽類實例能否水解引起水解的離子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溶液的酸堿性

強堿弱酸鹽CH3COONa能弱酸陰離子促進水的電離堿性

強酸弱堿鹽NH4Cl能弱堿陽離子促進水的電離酸性

強酸強堿鹽NaCl不能無無中性

二、水解一般規律:

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

[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鹽溶液的酸堿性,若該鹽能水解,寫出其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KF(2)NH4NO3(3)Na2SO4(4)CuSO4

2.在Na2CO3溶液中,有關離子濃度的關系正確的是()。

A.c(Na+)=2c(CO32-)B.c(H+)>c(OH-)

C.c(CO32-)>c(HCO3-)D.c(HCO3-)>c(OH-)

3、下列溶液PH小于7的是

A、溴化鉀B、硫酸銅C、硫化鈉D、硝酸鋇

4、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劑顯紅色的是

A、碳酸鉀B、硫酸氫鈉C、碳酸氫鈉D、氯化鐵

5、下列離子在水溶液中不會發生水解的是

A、NH4+B、SO42_C、Al3+D、F_

6、氯化銨溶液中離子濃度從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鹽類的水解范文第3篇

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感覺較困難,不知如何正確判斷離子濃度及量的關系,解決水解實際應用的能力較弱.因此,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按照以下的步驟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注重引導,循序漸進,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定會有所提高.

一、鹽類水解的實質

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常見鹽溶液進行酸堿性的測定,以形成對鹽的酸堿性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歸納總結,將鹽分為以下幾類:強酸強堿鹽(如KCl、NaNO3等)、強酸弱堿鹽(如AlCl3、Cu(NO3)2等)、強堿弱酸鹽(如NaClO、Na2CO3等)、弱酸弱堿鹽(如(NH4)2CO3、CH3COONH4等).同時,可得出結論:鹽溶液的酸堿性由組成鹽的離子性質強的部分決定,即誰強顯誰性,都強顯中性.在分類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鹽溶液產生酸堿性原因的探究,即引出了鹽類水解的實質.

對水解實質的教學,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分析鹽溶液中存在的離子種類,再分析這些離子可能會發生的反應.如對NH4Cl溶液顯酸性的分析過程:(步驟1)存在離子:NH+4、Cl-、H+、OH-(其中H+、OH-來自于水的電離,NH+4、Cl-是由溶質電離產生) (步驟2)發生的反應:弱堿陽離子NH+4與水電離產生的溶液中OH-會發生結合生成弱電解質NH3?H2O的反應,引起溶液中OH-離子濃度減小,同時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促進水的電離,導致水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增大,使溶液呈酸性,用方程式表示為:NH4Cl+H2ONH3?H2O+HCl.由于此過程中NH+4與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能力較弱,且看作是酸與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故方程式中間用“”.這樣用同樣的方法分析CH3COONa溶液呈堿性其原因就比較容易了.對于NaCl溶液,引導學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離子有Na+、H+、Cl-、OH-,鹽電離出的離子中沒有能與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因此溶質NaCl對水的電離平衡沒有產生影響,其水溶液呈中性.這樣既加深對鹽類水解本質的認識,知道鹽類水解本質上是鹽電離出的離子與水發生了反應,從而改變了水的電離平衡,引起溶液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發生變化,使溶液呈現一定的酸堿性.并能得出其水解的規律:有弱才水解(理解為弱酸的酸根或弱堿的陽離子),其水解反應的表示方法:鹽+水酸+堿(其中酸、堿中至少有一個是弱電解質).

對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在教學過程中應強調以下幾點:

1.一般,鹽類水解過程是可逆的,中間應該用可逆號表示,且其水解程度不大,不會產生沉淀和氣體,所以一般不用“”和“”符號,如:

二、影響水解的因素

在掌握水解實質的基礎上,運用前面已學的化學平衡的原理來研究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先從研究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不同種類的鹽溶液著手,分析它們的水解程度有無差異,可讓學生測定0.1 mol?L-1的NaClO、CH3COONa、NaNO2溶液的pH,討論分析為何同樣為強堿弱酸鹽且濃度相同,但其溶液的pH有差異.分析得出鹽溶液的堿性越強,說明溶液中氫離子被消耗得越多,即陰離子與氫離子結合的能為越強.在此實驗中與氫離子結合的能力為ClO->CH3COO->NO-2,而結合H+能力越強,說明其酸(如HClO)的酸性越弱,可將此結果與電離平衡常數比較,而其中HClO-的電離平衡常數在相同條件下其數值最小,從而得出結論:弱電解質的電離程度越小,則離子生成弱電解質的傾向越大,鹽類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即越弱越水解,而這是由鹽本身的性質決定,是影響水解因素的內因.對某一種鹽來說,還要研究其水解程度會受到哪些外界因素的影響.

在教學中,教師可布置討論題:①寫出氯化鐵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判斷溶液的酸堿性;②你認為應采取什么辦法抑制或促進氯化鐵的水解(已知水解過程為吸熱過程),并填寫下表.

條件移動方向n(H+)c(H+)pH升溫 通HCl 加H2O 加Fe 加NaHCO3 由學生討論分析可得出結論:稀釋鹽溶液以及升高溫度均能使鹽類水解程度增大,酸性溶液能抑制強酸弱堿鹽的水解.也可用類似的方法來討論外界酸堿性條件的改變對CH3COONa的水解平衡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強化對學生的引導,由學生根據已學的平衡移動原理來分析、總結,這樣既能復習已有知識,也能強化對新知識的掌握.

三、水解的應用

對鹽類水解的教學,重點還是要引導學生能運用水解的原理來認識水解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其應用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判斷溶液的酸堿性.如FeCl3顯酸性

判斷要點:誰強顯誰性

Fe3++3H2OFe(OH)3(膠體)+3H+

2.配制或貯存易水解的鹽溶液,如配制FeCl3溶液時,加入少量鹽酸,以防止Fe3+水解.

3.判斷鹽溶液蒸干產物

如AlCl3溶液蒸干灼燒后的產物為Al2O3.

4.膠體的制取

制取Fe(OH)3膠體的離子反應

5.物質的提純

如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可加入MgO、鎂粉或Mg(OH)2或MgCO3,其目的是消耗Fe3+水解產生的H+,促進Fe3+的水解使其轉化為Fe(OH)3沉淀除去.

6.離子共存的判斷:強調溶液中存在能相互促進水解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Al3+與AlO-2、CO2-3、HCO-3、S2-、HS-等因相互促進水解而不共存.

7.泡沫滅火器原理

成分Al2(SO4)3與NaHCO3,其發生的反應為Al3++3HCO-3Al(OH)3+3CO2,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分析泡沫滅火器的原料為NaHCO3而不是Na2CO3,原因是3CO2-3+2Al3++3H2O2Al(OH)3+3CO2,由反應可知產生等量的CO2消耗的Al3+的量NaHCO3所需的要少,且速率快.

8.作凈水劑

明礬可作凈水劑,原理為

Al3++3H2OAl(OH)3膠體+3H+

Al(OH)3膠體粒子具有吸附水中懸浮物的作用.

9.化肥的使用

銨態氮肥與草木灰不得混用,原因是2NH+4+CO2-32NH3+CO2+H2O,會降低肥效.

以上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能運用鹽類水解的基礎知識加以解釋、運用.在實際高考題中,出現的比較多的還是關于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及離子濃度之間的關系(如江蘇高考試卷09年的選擇題、11年的14題),因此在教學中還要注重強化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和離子的量的關系,這兩方面的主要依據是發生水解的微粒的濃度大于水解生成微粒的濃度和守恒規律.如Na2CO3溶液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分析出溶液中所含的微粒種類,離子有Na+、H+、CO2-3、HCO-3、OH-,分子有H2CO3(CO2-3的第二步水解生成)和H2O,其離子濃度關系為c(Na+)>c(CO2-3)>c(OH-)>c(HCO-3)>c(H+)(其中OH-來自CO2-3的兩步水解).

守恒規律分為(1)電荷守恒,溶液必須保持電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等于所有陰離子所帶的電荷總數,也可理解成所有陽離子的電荷濃度與所有陽離子的電荷濃度相等.

電荷數相等 式子兩邊同除以NA,即n(Na+)+n(H+)=2n(CO2-3)+n(HCO-3)+n(OH-),式子兩邊同除以溶液體積,得出c(Na+)+c(H+)=2c(CO2-3)+c(HCO-3)+c(OH-)即電荷濃度相等.

(2)物料守恒

即元素守恒.在Na2CO3溶液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溶質的組成,分析其中鈉元素的量是碳元素的量的2倍,而碳元素的存在形式有CO2-3、HCO-3、H2CO3.

所以n(Na)=2n(C),即 c(Na+)=2[c(CO2-3)+c(HCO-3)+c(H2CO3)]

(3)質子守恒

即由水電離出的H+與水電離出的OH-的濃度相等,而在Na2CO3 aq中,水電離出的H+部分與CO2-3結合生成HCO-3和H2CO3,而CO2-3水解生成H2CO3需經兩步才能形成,所以根據c(H+)水=c(OH-)水得出c(OH-)=c(HCO-3)+2c(H2CO3)+c(H+).

鹽類的水解范文第4篇

建構主義學習觀否認知識由教師原樣不變地傳輸給學生,認為知識是由學習主體通過主動的建構而獲得的。顯而易見,在當前的化學教學設計中融入建構主義理論是十分必要和合理的。

強調知識的動態性,注重學習的合作性以及同伴的重要性;除了強調意義構建外,還注重學會學習,即學習能力的獲得;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協調者甚至參與者;適合采用“情境式教學”,強調學習環境應是真實的任務情境,學習應與問題解決聯系起來,主張教師在課堂上提供問題原型,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并指導學生探索而最終達到積極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

1教學內容的分析

維果茨基認為,教學應走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即學生要解決的問題和原有能力之間應存在差異,但這種差異應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努力能夠消除的。本節主要內容有鹽類水解的概念、規律以及鹽類水解的應用,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親自進行實驗探究與分析,會獲得鹽類水解的主動積極的意義建構。因為在學習鹽類的水解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弱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1]在此基礎上,依靠實驗探究,其認知結構完全可能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新的平衡的。

2教學設計

本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采用“拋錨式”教學(即情境教學)思路。教師應創設良好的民主的學習環境,并通過鑲嵌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探究的自主性。由于認知結構因人而異,有的較全面,有的較片面,有的則錯誤,因此通過個體與他人的交流,就可能取長補短,求得共同發展和提高[2]。在此我們依據對學生的了解,把學生進行異質分組(即優缺點互補)分為三人一組,以期通過協作達到更好的意義建構。

2.1達成目標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應讓學生“認識鹽類水解的原理,歸納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能舉例說明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盵3]筆者把目標細化為:

(1)能用自己的話闡釋什么是“鹽類的水解”;

(2)把“鹽類的水解”融入新的認知結構中,即能清晰地說出鹽類的水解與電解質的電離、PH值、化學平衡的移動等之間的內在聯系,學會遷移,了解并能解釋相關現象;

(3)能夠表達自己探究并解決問題(即意義的建構)的思路和結論,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4)逐步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欣賞和評價他人,

學會與他人分享感受。

2.2設計過程

2.3學生學習的評價

新課標指出應當“積極倡導學生自我評價、活動表現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激勵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意義建構的結果,更需關注學生意義建構的整個過程。

(1)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過程評價考查學生在教師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如需要搜集哪些資料、從何處獲取有關的信息等)的幫助下是否能獨立地解決問題,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重組已學的知識、怎樣確定實驗方案、如何歸納和表述現象背后的規律等??疾閷W生在組內能否通過不同實驗設計和解決思路之間的討論與交流,從而加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達到對學習內容比較完整和具有相對確定性的認識。這些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隨時觀察并盡可能記錄學生的表現。[2]

(2)目標達成的評價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發言,闡述本節意義建構的核心內容,即構建鹽類水解及其規律的過程與結果。最后可以通過組間互評,教師評價的方式,參考組內協作情況評出最佳小團隊等。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始終要注意生成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給予學生恰當的鼓勵和強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創造性。建構主義學習強調學生學習能力的獲得,要學會遷移即在新的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學生對上述教學設計中最后兩個問題的解決,能夠反映其“鹽類的水解”建構的達成度。

3結語

本文指出了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融入建構主義理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以該理論為指導的教學設計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促進者的理念;利用情境、協作、實驗探究等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好奇、興奮及體驗成就感的過程中,完成對鹽類水解的較為完整的意義建構。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趙蒙成.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評析[J].外國教育研究[J].

鹽類的水解范文第5篇

關鍵詞:服務業;稅收;企業類型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09)11-0033-04

近年來,中國的服務業稅收收入規模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服務業市場主體的影響也已經較大①。2003―2007年,服務業稅收收入對當年稅收總收入的貢獻度分別約為40.7%、40.4%、40.7%、42.3%、46%②。2008年,服務業整體以及服務業領域的內資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業、外資企業占全部產業以及全部內資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業、外資企業的比重,在實有戶數方面分別為68.68%、69.54%、67.13%、89.81%、50.28%,在注冊資本方面分別為58.92%、64.44%、61.35%、78.37%、37.48%③。結合稅種結構和行業類別,按照企業注冊登記類型細化研究服務業稅收,有利于把握稅源結構,有針對性地加強服務業稅收征管,也有利于促進服務業的改革、開放。

一、服務業稅收的企業類型結構豐富紛雜

目前,在中國的服務業領域,從企業的注冊登記類型來看,有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聯合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企業、其他內資企業、港澳臺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個體經營等不同類型的企業。這些企業也都有稅收貢獻。

由于服務業涉及所有稅種以及服務業包括很多行業,結合企業的注冊登記類型、涉稅種類、所屬行業來看,服務業稅收的企業類型結構更加豐富紛雜。但是,基于代表性、切入點以及統計資料的完整性等原因,服務業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以及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在相關分析研究中具有重要位置。

服務業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是服務業三大稅種。2003―2007年,三大稅種稅收收入之和占當年服務業稅收收入的比重都超過了70%④。其中,營業稅最具有代表性。一是因為營業稅是對營業收入征稅,普適性很強,與企業盈利與否關系不大。二是因為在稅務機關組織的營業稅稅收收入中,除了一部分來自建筑業以外,其余的都來自服務業。三是因為營業稅對服務業內部很多行業的稅收收入貢獻度很高,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住宿和餐飲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稅收入的貢獻度都是最大⑤。

在服務業各行業中,就經營性、稅收收入貢獻度、涉外程度等方面來看,批發和零售業最具有代表性。一是因為批發和零售業的企業實有戶數持續位居全國所有行業首位,約占全國企業總戶數的1/3⑥;二是因為批發和零售業的企業法人單位數及其就業人員均位居服務業各行業首位⑦;三是因為在服務業各行業中,批發和零售業是稅收收入貢獻度最大的行業,批發和零售業對服務業的稅收收入貢獻度為30%左右⑧;四是因為批發和零售業的外資企業的注冊登記數在不少年份都位居服務業各行業首位⑨。另外,就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來說,它是批發和零售業的最大稅種,貢獻度一般都超過70%,而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對服務業增值稅的貢獻度也最大,一般超過75%⑩。

二、未改制公有制服務業企業稅收貢獻度呈明顯快速下降態勢

這里主要從國有服務業企業和集體服務業企業的角度來分析。從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2003年以來,國有服務業企業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國有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呈明顯快速下降態勢,分別從2003年的32.47%、38.36%、19.64%下降到2007年的14.20%、18.48%、12.59%。2003年以來,集體服務業企業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以及集體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也呈明顯快速下降態勢,分別從2003年的7.03%、5.81%、4.15%下降到2007年的2.62%、1.53%、1.26%。2003年以來,國有、集體服務業企業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國有、集體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也呈明顯快速下降態勢,分別從2003年的39.50%、44.17%、23.79%下降到2007年的16.82%、20.01%、13.85%,已經逐漸失去了相關稅收貢獻度最大的地位。

未改制公有制服務業企業稅收貢獻度之所以呈明顯快速下降態勢,與近年來持續推進的以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公有制經濟改革有很大關系{11}。這項改革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公有制企業的盈利能力,但直接減少了未改制公有制企業的數量,進而從減少納稅主體數量的角度減少了其納稅規模,降低了其稅收貢獻度。

三、股份合作、聯營服務業企業稅收呈逐漸下降態勢,股份公司服務業稅收呈上升態勢

從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2003年以來,股份合作、聯營服務業企業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以及股份合作、聯營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呈逐漸下降態勢,分別從2003年的2.05%、2.12%、1.93%下降到2007年的1.16%、1.19%、0.77%,而且除了其他內資企業外,其相關稅收貢獻度在各種企業類型中一直最小。2003年以來,股份公司服務業企業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呈明顯快速上升態勢,分別從2003年的28.29%、44.04%上升到2007年的45.07%、66.23%,而股份公司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則維持在34%左右的水平,但股份公司服務業企業的相關稅收貢獻度在各種企業類型中基本上一直最大。

這類服務業企業稅收貢獻度的變化態勢,一是與公有制經濟改革導致公有制企業改制或聯合成立一些股份合作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公司有很大關系;二是與公司制企業設立的條件比較寬松從而數量增多有很大關系。近年來,股份公司的數量、資產規??焖僭鲩L{12},直接從納稅主體數量等方面為其稅收貢獻度提高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私營服務業企業稅收呈穩步上升態勢,個體經營服務業稅收則波動不穩

從表2、表3中可以看出,2003年以來,私營服務業企業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以及私營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呈穩步上升態勢,分別從2003年的8.36%、8.23%、16.88%上升到2007年的11.78%、10.98%、24.39%。2003年以來,個體經營服務業的營業稅波動不穩,而個體經營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則有明顯下降態勢,從2003年的14.98%下降到2007年的10.97%。

個體私營經濟服務業稅收的變化態勢,一是與個體私營經濟尤其是服務業領域的個體私營經濟規模擴大有很大關系{13};二是之所以在個體工商戶增多的情況下,個體經營服務業的稅收波動不穩,與其稅源分散以及業主賬簿不全、納稅意識相對淡薄等不易征管的特點有很大關系。其中,服務業領域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一是因為受到近年來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激勵,二是因為在服務業領域中個體私營經濟具有天然的存在和發展要求{14}。

五、外資服務業企業稅收呈上升態勢

從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2003年以來,港澳臺投資服務業企業的營業稅維持在6%左右的水平,而港澳臺投資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呈上升態勢,從2003年的2.48%上升到2007年的3.09%。2003年以來,外商投資服務業企業的營業稅、外商投資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呈上升態勢,分別從2003年的7.19%、7.29%上升到2007年的9.34%、12.06%。2003年以來,港澳臺投資、外商投資服務業企業的營業稅維持在14%左右的水平,而港澳臺投資、外商投資批發和零售業的增值稅呈上升態勢,從2003年的9.77%上升到2007年的15.15%。

另外,還可以從三資服務業企業的角度來看外資服務業稅收的變化態勢。根據目前的稅收統計慣例,在涉外稅收收入中,只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按行業劃分收入。2004―2007年,這三類企業的稅收收入占當年涉外稅收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3.31%、75.48%、78.70%、80.48%。{15}也就是說,以這三類企業為例來研究服務業的涉外稅收,比較合理可行。2004年以來,在三資服務業企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住宿和餐飲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這行業的涉外稅收收入占各自行業的比重基本呈逐年上升態勢(參見表4)。

外資服務業企業稅收貢獻度之所以呈上升態勢,與改革開放以來大力引進外資的一貫政策傾向有很大關系。這類政策直接促進了外資企業的數量增多、規模擴大{16},也直接從納稅主體數量等方面為其稅收貢獻度提高提供了

有利條件。

六、結論及政策建議

1. 服務業稅收的企業類型結構豐富紛雜并處于動態演變之中。由于企業、稅種、行業、資本結構等交叉結合,使中國服務業稅收的企業類型結構豐富紛雜。由于個體私營經濟具有天然存在和發展的要求等內在原因,以及公有制經濟改革、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大力引進外資的政策措施等外在原因,使中國各類市場主體的數量、規模等處于動態演變之中,服務業稅收的企業類型結構也因此處于動態演變之中。但是,從整體來看,目前內資服務業企業的稅收貢獻度呈略有下降態勢,外資服務業企業的稅收貢獻度則略呈上升態勢{17}。

2. 根據企業類型有針對性地加強服務業稅收征管。一是重點加強對股份公司服務業企業稅收的征管。這是從稅收收入的意義來說,由其稅收貢獻度大所決定的。二是重視對個體私營稅收的征管。這既是由其納稅主體廣泛存在、快速發展的內在原因所決定的,也是其稅源分散以及業主賬簿不全、納稅意識相對淡薄等特點的衍生要求。三是注意加強服務業涉外稅收的征管。這是因為外資企業的稅收貢獻是一把“雙刃劍”,外資企業的稅收貢獻度越來越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我國的稅收風險。

3. 要把服務業稅收征管與服務業改革、開放有機結合起來。這主要是從法律法規方面把握好鼓勵、限制等稅收政策手段的應用。例如,目前,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適用的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為35%,相對于25%的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的20%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都高出許多,有必要以適當降低稅率等方式減少個體私營經濟仍然面臨的一些抑制因素,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注釋:

①當前的統計口徑,有“第三產業稅收收入”,而沒有“服務業稅收收入”。服務業已經被普遍認為是第三產業的代稱,但由于我國在2003年開始實施的產業分類標準中,第一產業內的“農、林、牧、漁服務業”可以劃入服務業,所以服務業的口徑仍然略大于第三產業的口徑。本文所指的“服務業稅收收入”,實際是“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即沒有包括“農、林、牧、漁服務業稅收收入”,但這不影響對問題的分析。

②根據2004年以來的歷年《中國稅務年鑒》有關數據計算得出。服務業稅收收入對當年稅收總收入的貢獻度,是指服務業稅收收入占當年稅收總收入的比重。下文涉及“貢獻度”之處同理。另外,由于我國現行的產業分類標準在2003年開始實施,本文主要分析2003年以來的情況。

③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2008年全國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報告》整理得出。

④根據2004年以來的歷年《中國稅務年鑒》有關數據計算得出。

⑤根據2004年以來的歷年《中國稅務年鑒》有關數據計算得出。

⑥參見國家工商總局的《2008年全國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報告》。

⑦參見《中國經濟普查年鑒――2004》。

⑧根據2004年以來的歷年《中國稅務年鑒》有關數據計算得出。

⑨參見2004年以來的歷年《中國統計年鑒》。

{10}根據2004年以來的歷年《中國稅務年鑒》有關數據計算得出。

{11}例如,即使到了2008年,該年全國仍有4651戶國有企業改制為公司,1947戶國有企業改制為其他企業,2724戶集體企業改制為公司。截至2008年底,全國實有國有企業56.88萬戶,比2007年底減少6.86萬戶,而集體企業為85.67萬戶,比2007年底減少了10.68萬戶。參見國家工商總局的《2008年全國市場主體發展報告》。

{12}例如,2004年,就企業法人單位來說,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數量占總數的12.80%,資產總額占總額的41.17%;2008年,就全部企業戶數來說,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數量占總數的66.03%,注冊資本占全國企業實有注冊資本(金)的64.72%。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股份公司的快速發展。參見《中國經濟普查年鑒――2004》、國家工商總局的《2008年全國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報告》。

{13}2008年與2003年相比,私營企業的實有戶數增長了1倍,注冊資本(金)增長了2.33倍,而個體工商業的資金數額增長了1.14倍。都大大超過同期全部企業相應水平,只有個體工商業實有戶數增長了23.97%,略低于全部企業水平。2004年,約有85%的個體經營戶是從事服務業的,而2008年則已經有89.81%的個體工商戶是從事服務業的。2007年、2008年個體私營經濟實有就業人數分別約為1.27億、1.37億人,分別約占同期全國就業人數的16.56%、17.68%。參見《中國經濟普查年鑒――2004》、國家工商總局的《2007年全國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和監管具體情況》、國家工商總局的《2008年全國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報告》。

{14}在服務業領域,個體私營經濟具有天然的存在和發展要求。一是因為服務業勞動過程的手工操作方式和個人技藝一直未被現代化勞動手段所代替,加上服務產品消費的分散性(有些服務產品是每個人每天都有需要)和隨機性,使個體經營服務業得以經久不衰。二是因為服務業技術設施本身較為簡單,其重要程度也大大不同于其他生產企業,而服務業大型化的適用范圍有限,適合消費者需要的小型企業具有先天的數量優勢。參見高滌陳、白景明:服務經濟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根據2005年以來各年《中國稅務年鑒》有關資料計算得出。

{16}例如,2008年與2003年相比,外資企業實有戶數、注冊資本分別增長了52.60%、78.71%,都超過同期全部企業相應水平。參見國家工商總局的《2008年全國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報告》。

{17}這在表1、表3中可直接看出,表4也間接證明了這個結論。另外,由于新的《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2008年以來,與以前相比,外資企業所得稅名義稅率有所提高,內資企業所得稅名義稅率有所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加劇這種趨勢。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普查年鑒――200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2]國家工商總局辦公廳統計處.2007年全國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和監管具體情況[J].工商行政管理,2008,(6).

[3]國家工商總局辦公廳統計處.2008年全國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報告[EB/OL].saic.省略.2009-3-20

[4]高滌陳,白景明.服務經濟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Tax Enterprise Type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Li Xiaore1, Xia Jiechang2

(1. Tehua Postdoctoral Research Work Station, Beijing 100029, China;

2.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Society Sciences Academy, Beijing 100836, China)

相關期刊更多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上海食品藥品監管情報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云南化工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额济纳旗| 镇远县| 阿荣旗| 宜都市| 德兴市| 察雅县| 缙云县| 淮滨县| 常熟市| 蓝山县| 会理县| 石河子市| 铜梁县| 德安县| 宁陵县| 元氏县| 长沙县| 巴马| 南投市| 乌海市| 富蕴县| 合作市| 故城县| 赣州市| 卓尼县| 教育| 唐河县| 萍乡市| 青岛市| 罗平县| 巴林右旗| 朝阳市| 堆龙德庆县| 崇文区| 石棉县| 凤城市| 泰州市| 清镇市| 古丈县|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