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野菜種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植物學博士,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中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導師,湖南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植保與產品安全崗位專家。長期從事農作物有害生物研究與防治,近年來重點進行蔬菜土傳病害綜合防治研究工作。出版專著1部,參編著作3本,發表研究論文5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制定湖南省地方標準1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9項,其中已授權6項。
自2015年10月以來,湖南省多為陰雨天氣,很少有陽光,極易誘發蔬菜的各種病害。最近接詢多起如何防治紅菜薹、白菜等白菜類及萵苣等葉菜蔬菜的葉部病害的案例,通過癥狀診斷,發現大家咨詢的均為霜霉病。11月中旬在蔬菜種植區調查也發現,有些地區由霜霉病引起的病株率高達60%以上,且借助雨水傳播蔓延很快。后期湖南省還將以陰雨天氣為主,對白菜類、葉菜類蔬菜霜霉病的防治愈顯重要。現將該病的主要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作一介紹。
1 典型癥狀
白菜類(包括大小白菜、油菜、青菜、菜薹、菜心等)蔬菜子葉期就可被侵染,發病的幼苗葉片正面出現明顯的不規則水浸狀褪綠黃斑,濕度大時背面會出現稀疏的白色霉層(圖1~3);萵苣等葉菜類蔬菜,苗期受害葉部未現明顯的黃色病斑,葉片正面呈現連片褪綠的淺黃色,在對應的葉片背面密布白色霉層(圖4)。
成株期受害的白菜類植株,多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發病初期表現為褪綠黃斑,隨著病害的發展,擴展為不規則形黃褐色壞死斑,后多個病斑連片致病葉枯黃壞死,濕度大時,葉片的背面均有霜狀霉層(圖5)。成株期受害的萵苣等葉菜類蔬菜,病斑由外葉向內葉擴展,發病后期則病斑變褐連片,致葉片枯死(圖6)。
2 病原菌
引起白菜類蔬菜及綠葉菜類蔬菜霜霉病的病原菌多為鞭毛菌亞門卵菌綱霜霉目霜霉屬真菌(Peronospora spp.),但引起萵苣霜霉病的病原菌則為鞭毛菌亞門卵菌綱霜霉目盤梗霉屬真菌(Bremia lactucae)。2種病原菌的菌絲均可遍布于植株細胞間,從菌絲上長出的孢囊梗可從植株組織表面氣孔伸出,并在其上長出孢子囊,發病植株在濕度大時產生的白色霉層即為孢囊梗和孢子囊。2種病原菌均是專性寄生菌,只能在寄主植物活體上生活。
3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2種病原菌在湖南省一般無明顯的越冬現象,以菌絲在種子或秋冬種植的白菜類、葉菜類蔬菜上為害越冬,致使該病周而復始,終年不斷。該類病害一般由氣流攜帶的成熟孢子囊進行遠距離傳播,隨雨水飛濺、甲蟲爬行、人為活動等進行近距離傳播。
2種病原菌產生孢子囊的最適溫度均較低,為8~12℃,孢子囊萌發適溫7~13℃,極限溫度高溫為25℃,低溫為3℃。侵染適溫為15~17℃,卵孢子在10~15℃、相對濕度70%~75%條件下易形成。因此,當種植區平均溫度16℃左右、相對濕度高于70%,且遇5天以上的連陰雨天氣時,一旦有菌源,該病就能迅速蔓延。對于紅菜薹,該病在氣溫為10~15℃時易發生和流行。
4 綜合防治方法
4.1 精選種子及種子消毒
不用有發病株的種植田的植株留種,或播種前用種子質量0.1%~0.3%的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4.2 加強田間管理
播前及時清除上茬殘留的雜物,深翻土壤,以防止病害在田間傳播蔓延;提倡深溝窄廂高畦栽培,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病嚴重田塊,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實行2年以上輪作或采用地膜覆蓋栽培,以降低種植小環境濕度,抑制病原菌孢子萌發。
關鍵詞三得利;油菜;產量;生育期
中圖分類號 S482.8;S565.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1-0169-01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為一項新的技術資源已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在植物體內存在的一種稱之為“激素”的特殊物質,雖然它的含量很少,但是卻能夠控制植物的發芽、生根、生長、開花和結果等發育過程。在農業生產中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增加農產品產量的同時,減少了大量化工產品對農產品品質的污染,已普遍得到了廣大農民的認可。但如今農資市場上名目繁多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讓農民不知如何選擇,為鑒定不同葉面肥在油菜上的使用效果,為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特做以下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設在青海省大通縣斜溝鄉大業壩村青雜2號油菜示范田內。海拔2 610m,北緯37°00′,東經101°36′,年平均氣溫2.8℃,年降雨量509mm,年無霜期86d,年日照時數2 534h。試驗地前茬為小麥。
1.2試驗材料
供試油菜品種為青雜2號;供試葉面肥有:三得利(重慶宇宙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磷酸二氫鉀(甘肅磐業農業化公司蘭州分公司生產);富萬鉀(陜西巨川富萬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399植物生長微電活能(北京先之聲社會發展研究所研制)。
1.3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三得利375g/hm2(A);磷酸二氫鉀1.5kg/hm2(B);富萬鉀375mL/hm2(C);399植物生長微電活能1 200~1 500mL/hm2(D);噴施等量清水為對照(CK)。試驗采用小區試驗,小區面積為100m2,3次重復,隨機排列,周圍設有保護行。
1.4試驗方法
采用機械條播。播種時間為3月28日,間苗定苗后噴施1次,現蕾期噴施1次,初花期噴施1次。
1.5田間管理
保苗株數為22.5萬株/hm2,出苗后觀察記載,三至四葉期人工除草1次,防止黃條跳甲危害,澆水1次,間苗、定苗1次。
1.6調查方法
記載生育期,不同處理選植株樣進行考種分析,進行測產,及時收獲,對結果進行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種類葉面肥對油菜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
收獲后,各處理3次重復,各選10株,對油菜產量構成因子考種調查,結果表明,各處理對油菜的株高、角果數、角粒數、千粒重等方面均有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均有增產效果,但增產幅度不一樣,尤以三得利增產最為明顯。三得利、磷酸二氫鉀、富萬鉀、399植物生長微電活能較CK增產幅度分別為31.14%、22.85%、25.82%、4.40%(見表1)。
2.2不同種類葉面肥對油菜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各處理噴施葉面肥后均比CK花期長5~8d,生育期也較CK長5~10d,這對油菜的產量和品質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結論
通過生育期觀察,各處理均能促進花期和生育期的延長,尤其三得利和富萬鉀效果明顯。通過收獲后考種測產,各處理均能提高油菜產量,較對照增產幅度為4.40%~31.14%,尤以三得利增產效果較為明顯。綜合試驗結果,三得利葉面肥處理效果最為明顯,產量較對照提高31.14%。建議在生產中推廣使用三得利葉面肥。
4參考文獻
[1] 劉金泉,王靜,鄒華.多效唑在油菜生產 上的應用效果[J].江西植保,2004(4):187.
[2] 王大故,周永堯,張浩英,等.雜交油菜噴施“九二”效應研究[J].作物研究,2003(3):129-130.
[3] 朱云林,諸俊,俞春濤,等.油豐寶對油菜的壯苗效應及產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01(5):32-35.
[4] 孟志偉.多效唑在油菜上的應用技術[J].安徽農業,1999(12):5.
[5] 魏幼璋,周曉波,MOHAMED OMAR MAALIM.稀土元素釹提高油菜產量機理初析[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1999(2):91-93.
一、為什么要動手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大量的閱讀,雖然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提高了閱讀的興趣,但如果不注意積累就會慢慢忘記。因為,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認識的事物逐漸在頭腦中淡化,最終變得模糊、消失。因此用筆去記,才能真正將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有目的地進行摘錄,摘錄一些對自己有用的寫作素材,以供在寫作的時候使用,才能積沙成堆、集腋成裘,最終成為寫作大家。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動手”的原因。那么,我們應該記錄一些什么東西呢?一般說來,我們讀的書多,但摘錄的相對來說要少一些,精一些。比如名人名言、妙詞佳句、古詩諺語、成語、歇后語等等,這些東西在我們今后的寫作過程中都很有用。以上可以概括為“每日一記”。
“每日一記”是記小知識點的,還有一種是寫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也是閱讀積累的好方法。讀書筆記作為讀書過程的一種延伸,一種總結,一種心靈的升華,是讀者和作者心靈的共鳴產生的最佳途徑。因此,讀書筆記同樣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寫作水平,也是積累素材的好方法。
二、應該寫些什么
首先是做摘記。即是根據對讀物的理解和需要,把讀物中的重要觀點、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語、謠諺典故和史實等,及時分類摘抄在筆記本或卡片上。這就是以上提到的“每日一記”。這種方法看似繁瑣,其實效果卻很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每日一記”就是最好的見證。其次是寫提要。即是把讀物的內容、要點、基本情節歸納縮寫。通過列提綱對所讀書籍內容進行概括。這種方法就像學書法的臨摹,自己不會看他人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是很妙的一招。再次是寫心得。即是寫出感想和收獲、疑問和評價。通過所讀的內容,把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認識、收獲、感想、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心得式的表達,從而達到書本與心靈的結合,這就是最常用也是最能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種表達方式。這種方法可以使中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可以有效地在多時間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
三、素材從哪里來
1.從觀察中獲取材料。周圍的人和事,景和物,操場上的喧鬧,歌詠場上的熱烈等都是中學生很好的觀察對象。中學生要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并積極動腦,抓住事物的特點,在頭腦中描繪出美麗的形象來。
2.從生活中提取材料。中學生的學校生活豐富多彩,課外的家庭、社會中也有許多有意義、有情趣的故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中學生要學會動腦、用心去發現美,描繪美,讓更多的美麗畫卷從自己的筆端流出。作文離不開現實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積累寫作的素材。其中,家長的作用不可小覷。家長不可以做甩手掌柜,不可以為學校可以教導學生一切。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一起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并在現實生活中積累寫作的素材。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做飯、學會洗衣服、學會騎自行車等,并從中得到樂趣,獲取素材。這樣,學生在學習某項技能的過程中積累了寫作的素材,就可以寫出真實的文章。
3.從活動中積累材料。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更能使學生在活動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中學生不可只知道學習,而忘記了生活。學生要敢于和勇于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興趣小組和活動,并努力把自己轉變成具有多種素質的多面手。如學生可嘗試著做一個小作家、一個小主持人、一個小發明家,一個小干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樣,活動就會成為學生作文素材的得力助手。 比如,習作題目是:課外活動時,你和同學們都做過哪些有趣的游戲?請你選擇一個最有趣的游戲寫下來,注意寫清游戲的過程及游戲帶給你的快樂。這樣,學生就能寫出生動、真實的文章來。
關鍵詞:電位法 快速檢測 葉菜類 有機磷農藥 農藥殘留
一、前言
葉菜類蔬菜,其生長周期短,是人體每天必需營養的重要來源之一。人類對葉菜類蔬菜食用葉片或全株,對其食用量大,且難以通過去皮等方式清除殘留農藥;蔬菜農藥殘留超標,會直接危及人體的肝、腎等重要器官和神經系統;農藥在人體內蓄積超過一定量度后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如肌肉麻木、咳嗽等,甚至會誘發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癌癥等,所以人們對葉菜類蔬菜的農藥殘留尤為關注。
二、我國農藥殘留標準體系及檢驗分析方法
由于農藥殘留對人類及其他生物危害極大,我國對有機磷農藥實行嚴格管理,規定了食品中各種農藥的MRL值(即食品中農藥最高殘留限量標準),來衡量食品中農藥是否超過標準。現在,國家標準已對124種中的106種農藥施行相關管理標準,由此形成了我國農藥殘留管理標準體系[1]。
對農殘最高限量的監控,相應的檢驗方法有三條思路:一是制定單一組分的配套檢驗方法,二是研究適于現場分析的快速檢驗方法,三是研究多組分系統分析方法。
目前我國有機磷農藥殘留的分析方法有氣相色譜法、薄層色譜法以及快速測定方法——酶抑制法。
本研究依據酶抑制原理[2],以乙酰膽堿酯酶為檢測用酶,建立快速測定有機磷農藥殘留的電位法, 與國家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 比較,檢驗該法對農藥的最低檢測限(LDC)是否可以達到MRL限值要求,對該方法檢測農殘的靈敏度作評價,同時與常規的分光光度法的靈敏度相比較,以研究電位法是否可以作為新型的快速現場檢測方法。
三、實驗操作與數據
1、 實驗原理
本研究以蠅頭中活性較高的乙酰膽堿酯酶為檢測用酶,乙酰膽堿為底物;有機磷農藥會抑制乙酰膽堿酯酶活性[3-4],依據酶抑制原理,當乙酰膽堿酯酶活性受到抑制時,與底物乙酰膽堿作用生成的乙酸量相應減少,酶被抑制程度與反應體系的產酸減少量呈線性相關;使用雷磁PHS-3C精密pH計,檢測反應前后pH值變化,應用正交函數原理及SPSS軟件處理數據,測定蔬菜中有機磷農藥最低殘留限量并獲取其線性方程及靈敏度,以電位法來建立快速檢測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方法。
2 、 實驗樣品
葉菜類:生菜、小白菜
非葉菜類:生姜、大蒜
3、 儀器與設備
5 、 試驗方法 (電位法)
本實驗共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采用電位法快速測定有機磷農藥殘留, 與國家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比較,檢測和評價該方法對于農殘檢測的最低檢測限(LDC)及靈敏度。
第二,檢測蔬菜樣液對酶的抑制率,與常規的分光光度法比較靈敏度。
5.1 確定最佳試驗條件
假設室溫對最佳因素條件影響不顯著,按梯度進行單因素實驗,并使用正交實驗確定本方法最佳的測定條件為酶量為0.10ml,室溫反應時間為10min,農藥用量6ml,55℃水浴反應35min、滅活時間為3min。
試驗證明,室溫對試驗的結果有影響但不顯著,假設成立。
5.2 確定不同農藥的酶抑制靈敏度
使用SPSS 13.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做曲線擬合及回歸分析,以抑制率對農藥濃度的負對數作工作曲線,如圖1:
同樣方法,分別計算出氧化樂果、樂果、敵敵畏的抑制率,見表3;使用SPSS 13.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曲線擬合及回歸分析,以抑制率對農藥濃度的負對數做工作曲線,得出線性方程、靈敏度和相關系數,如表4所示:
注:y為抑制率;x為農藥濃度的負對數
對于同一種乙酰膽堿酯酶,當農藥溶液濃度達到抑制酶活的程度時,其抑制率將≥50%。由表4可知,所測農藥濃度與對酶抑制率的相關系數都在0.91以上,相關性較好,電位法滿足對有機磷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的要求。
由表4可知,電位法可檢測的氧化樂果、樂果、敵敵畏最低檢測限(LDC)分別為:5.56×e– 6 mg/kg、8.04×e– 4mg/kg、3.997×e– 4 mg/kg。而國家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為:氧化樂果≤0.20mg/kg、樂果≤1.00mg/kg、敵敵畏≤0.20mg/kg[9]。電位法所能檢測的農藥的最低檢測限(LDC)達到國家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用電位法快速測定農藥殘留的方法可行。
5.3 確定本方法適用的蔬菜種類
將兩種葉菜類和兩種非葉菜類蔬菜,剪成1cm左右見方的碎塊,在最佳試驗條件下,加入0.5μg/ml的農藥溶液分別處理,結果如表5所示:
當蔬菜樣品提取液對酶的抑制率≥50%時,表示蔬菜中含有有機磷農藥存在。實際試驗中,加入同劑量同濃度的農藥溶液,在葉菜類中三種農藥都可檢出,證明電位法作為快速測定葉菜類中農藥殘留的方法可行。
5.4 分光光度法對比
有機磷農藥對412nm波長的紫外可見光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值可反映待測樣品對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抑制的程度,按照紫外分光光度計原理,可計算出抑制率,通過該抑制率可以判斷出樣品中是否含有有機磷農藥,兩種測定方法每組實驗均為兩次平行操作,結果取平均值。
分光光度法檢測出的抑制率≥50%,證明有農藥殘留存在并可檢出。當氧樂果、樂果、敵敵畏濃度為0.5μg/ml時,使用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測定其農殘,抑制率均≥50%;在電位法的快速測定中,測得的三種農藥殘留抑制率均≥50%。兩組實驗對比說明,在同一個水平上,電位法和分光光度法快速檢測同樣可行。
受條件限制,本實驗測試農藥種類不夠廣泛,就檢測的三種農藥而言,在同一農藥殘留濃度上兩種方法靈敏度不相上下,至于其它種類的農藥,則需要進一步的相關研究。
六、結論
本次研究表明,電位法在最佳反應條件下測定農藥殘留的方法可行性和靈敏度都較好,在這三種農藥中,其LDC都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完全可以滿足實際檢測的需要。
本研究進一步發現,電位法可檢測含農殘的葉菜類蔬菜包括:生菜、小白菜、麥菜、油菜、包菜、芥菜等,而對非葉菜類蔬菜中的農殘檢出力低。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非葉菜類蔬菜中含有破壞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物質,如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白蘿卜中的硫氰酸鹽,胡蘿卜中的β-胡蘿卜素等。
本實驗作為方法學的探討,證實了利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法快速檢測農藥殘留技術在時間、成本、速度等方面都比傳統儀器分析方法有明顯優勢的電位法作為葉菜類蔬菜中農殘的快速檢測方法的可行性,將促使其在農藥殘留快速檢測領域中得到進一步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國標準出版社.農藥殘留國家標準匯編[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62.
[2] 紀淑娟,趙麗麗,馮輝.一種快速檢測農產品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方法[J].農藥,2000,39(10):17~18.
關鍵詞:高職;藝術教育;專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115(2014)01-219-2
理論夠用,注重實踐技能是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建設過程中所遵循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理論知識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刪減,減少過于繁瑣復雜的理論教學比重,堅持以實用為主,突出對學生實踐性教育,加強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突出了高職教育的實用性、針對性和適應性的特點。但是“理論夠用”并不代表“理論無用”,在高職藝術類教育過程中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特別是專業文化素養的培養,是尤為重要的。
文化素質教育根據專業使用度和普遍性來看,可以分為人文素質教育和專業素質教育,前者是帶有普遍性的特點,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式與政策》等課程,基本素質是每個大學生都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現在各個專業在專業課程建設中都已經占有了一定的比重;而后者是帶有專業方向性和特殊性,是作為一個設計師在設計創作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藝術素養,例如室內設計專業中的《室內設計風格與流派鑒賞》這門課程,這門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和分析能力,提高學生藝術素養。但是這類課程在高職教育中被忽視,甚至很多人認為開設這類課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一、加強專業素質教育的背景分析
近年來,藝術類市場火熱,高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斷攀升,全國各高職院校根據市場需求和變化,紛紛開設藝術設計類相關專業,招生情況良好。但是高職藝術類學生較本科學院的相比在專業基礎水平和創新設計能力等幾個方面的問題制約著學生的專業學習和發展。
(一)藝術類專業學生專業基礎水平較為薄弱。由于藝術人才市場火熱,藝術類專業在全國大部分院校包括本科、高職和民辦院校中都有開設,隨著各院校開始實施擴招政策,加上高職教育的歷史地位和認知度的原因,高職院校在招生質量方面與本科院校相比較弱,特別是民辦高職院校更是不占優勢。在這種條件下,生源質量得不到保證,學生美術基礎較為薄弱,專業文化素養相對較低,在藝術表達、審美和創新意識等方面略顯不足,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對設計藝術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專業發展。
(二)高職院校專業素質教育的缺失。高職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主要培養目標,培養的是能夠在一線工作的實用性專門人才,很多學校在課程規劃中強調的是職業技能培訓,專業崗位技能課程和實習實訓課程所占比例較大。各高職院校通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人文素質教育開始受到重視,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人文素質教育所占比重開始加大,也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育人思想。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品德及職業素質,這是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所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但是具備人文素質并不能代表具有專業素質,特別是作為藝術學生來說,只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是不夠的,藝術的素養和創新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高職藝術類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視這一方面的培養。
二、加強專業素質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一)設計師職業的需要。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設計師,不僅要熟悉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藝術素養是指設計師在從事藝術設計工作過程中所必需的各種藝術規律性的知識、審美的培養、鍛煉、積累和掌握。作為專業設計師必須具備較好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達能力。這兩種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要通過設計師在生活實踐過程中去發現藝術和美的所在;另一方面,要從學校學習專業知識和設計過程中獲取藝術審美的方法和途徑,在實踐中培養和提高自身藝術審美。因此要提高自身藝術審美感和創新感,只依靠動手能力是不夠的,還必須要學習美學、文學、文藝、美術史、色彩學、心理學、設計史等一些與藝術相關的知識,俗話說:“工夫在畫外”,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藝術文化修養,才能設計出具有內涵的設計作品。
(二)高職教育定位的要求。目前行業中的設計師主要是通過普通高校、高職類和培訓班等三種方式培養出來的,普通高校和高職教育培養人才占主要比重,培訓班所占比例較少。其中普通高校教育培養定位是重理論輕實踐,培養較扎實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藝術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級人才。要求畢業生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掌握科學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確判斷和解決實際問題,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能適應和勝任多變的職業領域。為企業培養大量的高級技能型人才,以滿足各類企業對高級技術工作者的需要,這就要求畢業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高職畢業生實際操作能力較強,藝術素養和創新意識相對不足。培訓班的培養定位是在短期內快速培訓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滿足市場和行業的用人需求,培訓班畢業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能適應一般工作要求,缺乏藝術素養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專業發展瓶頸較大。由此來看,高職教育既要彌補普通高校教育的動手能力的缺點,又要區別與社會上短期培訓班的“快餐式”培訓模式,根據地區經濟發展要求,培養出以注重技能操作能力為核心,具備較強創新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的實用型人才。
(三)畢業生職業發展的需要。以我校高職類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設計方向)為例,本專業培養目標為助理設計師,瞄準重慶及周邊地區室內裝飾行業的人才需求,以室內空間設計能力為核心,以注重技能操作能力和熟悉室內設計施工工藝為特色,培養能勝任各種室內裝飾藝術設計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根據對畢業生的調查發現,高職藝術類畢業生在職業發展道路上瓶頸相比普通高校畢業生要大一些,社會培訓班畢業生發展局限性更大。這是由于高職藝術類畢業生在藝術創新和藝術修養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有一定差距所導致的。
三、加強專業素質教育改革與創新
專業文化素質課程雖然是偏文化類課程,但是也要體現高職教育教學實用性的特點。目前,高職院校藝術類中這類課程多為教師講授為主,但這種方式是普通高校的教學方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高職教育中則不太適合,高職類藝術學生對于實踐專業技能比較感興趣。由于學生自學能力和分析能力相對較弱,學生喜歡直觀性的、具象性的內容,對于太抽象化、繁瑣化的理論知識則不太感興趣。因此,高職專業素質教育要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
以我校高職類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設計方向)中《室內設計風格與流派鑒賞》這門課程為例,本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通過對方案的講解和分析使學生對室內設計風格與流派鑒賞有明確的認識,為將來從事室內設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結合對室內裝飾行業的人才需求調查,從從事室內裝飾行業所應具備的能力水平出發,以“案例教學”為向導,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整合,減少了理論部分,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內容,皆在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溝通能力。以案例教學過程為例,第一步是下達任務。教師提供一份室內設計原始結構圖和客戶詳細資料,并布置相應室內風格設計要求;第二步是搜集資料。學生接到設計任務以后組成設計小組,根據客戶設計要求收集相關風格設計資料,整合風格設計素材,然后通過家具、陳設、材料、造型等裝飾元素搭配風格設計和創意設計,并且以PPT的方式制作方案匯報書;第三步是方案匯報。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進行方案匯報和分析,其他學生可以扮演客戶的角色對設計師進行提問,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與解答,可以鍛煉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表達能力。
隨著社會不斷轉型,市場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職教育要緊密結合市場用人需求的變化,特別是藝術行業對綜合性高級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不斷增強學生的專業基本素質教育,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文化修養,全面打造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有利于學生職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真正實現高職教育的實用性、針對性和適應性的特點。
參考文獻:
[1]王海平.談文化素質教育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北京教育,2012,(02).
[2]潘寨民. 關于高職《藝術概論》課程體驗式教學的探討[J].職教論壇,2011,(20).
[3]盧鵬. 高職院校美術史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