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帶蛇字的成語

帶蛇字的成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帶蛇字的成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帶蛇字的成語

帶蛇字的成語范文第1篇

成語

1、畫蛇添足;2、杯弓蛇影;3、虛與委蛇;4、筆走龍蛇;5、虎頭蛇尾;6、斗折蛇行;7、打草驚蛇;8、草蛇灰線;9、佛口蛇心;10、蛇蝎心腸;11、龍蛇混雜;12、龍頭蛇尾;13、靈蛇之珠;14、封豕長蛇;15、春蚓秋蛇。

歇后語:1、冬天的蟒蛇,有氣無力;2、地頭蛇請客,福禍難測;3、蛇進竹筒,走上絕路了;4、蛇入曲洞,退路難;5、蛇吞大象,好大的胃曰;

6、看到草繩就喊蛇,大驚小怪;7、霉蛇的牙齒馬蜂針,最毒;8、青蛙鉆蛇洞,自尋死路;9、蛇和蝎子交朋友,一個比一個毒;10、蛇吞老鼠鷹叼蛇,一物降一物;11、蛇遭蝎子螫,一個更比一個毒;12、十二月的蛇,打一下,動一下;13、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14、地頭蛇,母老虎,不是好惹的;15、地頭蛇請客,福禍莫測;16、冬天的蟒蛇,有氣無力。

(來源:文章屋網 )

帶蛇字的成語范文第2篇

關鍵詞:模板語言;源代碼自動生成;XML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07)17-31321-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uto Code Generation Tool

FU Yu

(Software College,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China)

Abstract:It was analyzed the designing idea and technology of an auto code generator tool. Its key technology is template language based on mark language XML. It will be applied into the embedded components and produce the source code through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existed Template.

Key words:template language; auto code generation; XML

1 引言

隨著軟件進入人類社會以來,軟件產品需求一直處于增長的狀態。面對如此大的軟件需求,如何提高軟件的生產效率,降低軟件開發的周期與成本。便成為軟件產業界所關注的焦點。為此業內人士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采用更高等級的開發語言來提高開發的效率,二是采用構件和復用技術。而源代碼自動生成技術可以說構件和復用技術的核心與基礎。

源代碼自動生成技術的應用領域相當的廣泛,從嵌入式代碼的生成到軟件工程中UML圖的產生都發揮了它重要的作用。在商業領域,在代碼自動生成技術上走得最遠的恐怕就是微軟了。從很久以前,微軟的各種開發工具(甚至包括像Office這類非嚴格意義上的開發工具)就都提供了豐富的代碼自動生成功能。這些功能體現在各種各樣的開發向導上,如著名的MFC應用程序框架、Visual Basic的“所見即所得”開發環境等等。

本文根據嵌入式方面的實際需求設計并實現了一種基于模板的代碼自動生成工具,它將被應用到嵌入式組件中去。該工具是使用基于XML描述的模板,用XML Schema來定義文法,并使用專門的詞法分析器來分析模板。

2 系統設計

本工具采用了一種基于模板語言的源代碼自動生成技術。它能夠通過用戶定制或指定的模板來生成個性化的代碼。這里所說的模板(Template)是用戶想要生成的代碼的原型,它代表了代碼生成過程中的共性。共性是指在代碼生成過程中已經確定的那部分,即不需要進行修改的那部分代碼。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可變性。所謂可變性是指在代碼生成過程中需要用戶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配置的那部分代碼。整個系統的工作模型如圖一所示。具體到工具內部,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模板生成、模板驗證解析、代碼生成。

圖1 源代碼生成工具的工作模型

2.1 模板生成

模板生成部分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將已有的源代碼轉換成為可以供用戶配置的模板。而如何標記原始的代碼是實現模板生成部分功能的關鍵。經過多方面的研究與比較本工具采用了XML語言來標記現有的源代碼。XML與HTML不同,HTML只是一種預定義的標記語言,而XML允許用戶設計自己的標識,這恰恰適合了程序源代碼中變量各不相同且豐富多樣的特點。例如,用戶可以定義可配置變量并用<var></var>標簽標記。同時XML中的標簽屬性項又可以作為區分不同變量的標識。例如,用戶可以用<var varname="A"></var>來表示標記的變量標識是A而用 <var varname="B"><var>來表示標記的變量標識是B。其中,相同變量的關聯是在代碼標記過程中必需注意的問題。因為,若是不能在標記變量時同時標記下文中存在的相同變量用戶很有可能會將相同的變量做了不同的標記。這將導致模板文件的二義性,使得非代碼編寫者使用模板時出現變量修改不一致的錯誤。除此之外這也大大的增加了代碼編寫者的負擔。因此,為了能使標記變量時能夠同時的標記下文中存在的相同變量,本工具采用了定制的詞法分析器對原始的代碼進行預分析。當代碼生成系統加載原始代碼時,詞法分析器將自動分析這些代碼,將其中的單詞元素識別出來,并且存儲在一個臨時的數組中以備在生成模板時使用。當代碼編寫者標記一個變量時,代碼生成工具在先前那個臨時生成的數組中進行掃描,相同的元素將同時被修改。此時程序會同步從數組中再次將元素輸出進行及時的更新。同時程序將再次啟動一次詞法分析器對代碼文本進行一次掃描,保證數據的一致性。

為了能夠方便地使已標記的原始代碼轉換成XML的模板文件的形式,本工具采用C#作為編程實現的語言。這是因為C#語言與XML有著非常好的兼容性,兼之.NET系統非常簡潔高效。如此一來可以通過C#中已有的XML相關類對模板文件進行轉換。

2.2 模板驗證解析

模板驗證解析部分主要完成的功能是驗證導入模板文件的正確性和解析模板文件。模板的解析主要是對XML模板文件進行分析之后再將其以可視化的形式顯示。由于C#語言和XML良好的兼容性,可以較方便地運用已有的XML相關類完成。而對于模板的驗證是對模板文件的正確性的保證。由于模板文件本身就是XML文件,故可以采用XML的驗證方法。目前有2種主要的XML驗證方法,一種是DTD,一種是XML Scheme。

XML Schema的作用和DTD類似。但不同的是,Schema文件所描述的是引用它的XML文件中的元素和屬性的具體類型。另外,由于它是由XML編寫的,Schema和DTD相比較還有以下優點:

?XML Schema內容模型是開放的,可以隨意擴充,而DTD無法解析擴充的內容。

?DTD只能把內容類型定義為一個字符串,而XML Schema允許把內容類型定義為整型、浮點型、布爾型或者許多其它的簡單數據類型。

?XML Schema利用Namespaces將文檔殊的節點與Schema相聯系,一個XML文件可以有多個對應的Schema,而一個XML文件只能有一個DTD。

因此,本工具采用XML Schema 對導入的模板進行正確性的驗證。Schema 是一種描述信息結構的模型,一般定義某種對象的類別特征,或者說是類型。所以根據先前所定義的用于標記模板的XML標簽,編寫了一個驗證這些XML標簽的XML Schema文件并且在生成XML模板時自動將模板文件和這個XML Schema驗證文件進行關聯。當導入模板時,XML Schema 文件將對模板的正確性驗證,當出現錯誤時程序會將檢查到的錯誤輸出,錯誤的模板將不會導入到系統。以下給出本工具中最基本的XML Schema定義:

<?xml version="1.0" ?>

<xsd:schema xmlns:xsd="/2001/XMLSchema">

<xsd:element name="template">

<xsd:complexType mixed="true">

<xsd:sequence>

<xsd:element name="exp" maxOccurs="unbounded">

<xsd:complexType mixed="true">

<xsd:sequence></xsd:sequence>

<xsd:attribute name="varname" type="xsd:string" use="required" />

</xsd:complexType>

</xsd:element>

</xsd:sequence>

</xsd:complexType>

</xsd:element>

</xsd:schema>

2.3 代碼生成

代碼生成部分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將用戶配置后的模板文件轉化成為源代碼。在工具將模板轉換成為源代碼之前用戶需要對XML模板文件進行配置,考慮到簡潔性和易用性,本工具采用了圖形化的界面來配置模板。XML與C#中的Treeview樹型控件有著非常好的兼容性,因此使用Treeview控件和導入的XML模板進行綁定。利用C#中已有的XML相關類進行對模板的分析,并且將分析的結果通過Treeview控件顯示成樹型的結構。其中可以修改的變量將顯示成為樹型結構中的一個節點。對于用戶來說模板文件和具體代碼是不可見的。他所看到的只是可以配置的變量。將配置后的模板轉化為源代碼的過程實質上是模板生成的逆過程,通過對模板文件的解析和提取就可以得到需要的源代碼。

3 示例

源代碼生成主要由模板生成和代碼生成2個步驟。以下給出一個實際的示例。

3.1 模板生成

<?xml version="1.0"?>

<template xmlns:xsi="/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checkxml.xsd">

using System;

namespace <exp varname="Namespacename">CodeBuilding</exp>

{

public class <exp varname="Classname">Class1</exp>

{

public <exp varname="Classname">Class1</exp>()

{

//

// TODO:

//

}

}

}

</template>

3.2代碼生成

using System;

namespace CodeBuilding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Test()

{

//

// TODO:

//

}

}

}

4 結束語

文中論述了一個W i n d o w s 平臺上的源代碼自動生成工具的設計和實現,它的功能強大,使用方便,效率高,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又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其適用于各種嵌入式組件,可以極大的減少重復代碼的編寫,提高開發人員的效率。

參考文獻:

[1]Stephen J.Mellor, Kendall Scott.MDA Distilled:Principles of Model-Driven Architecture [M].USA:Addison Wesley,2004:9-23.

[2]Jack Herrington. Code Generation in Action [M]. USA:Manning Publications Company, 2003:16-20.

[3]胡海靜,王育平.XMl技術精萃[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50-53.

[4]Mark Birbect .XML 高級編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22-27.

[5]Dinar Dalvi,Joe XML高級編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63-86.

帶蛇字的成語范文第3篇

關鍵詞:通訊;端口;報文;自動;監聽

中圖分類號:TP3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02-306-03

Formatter System on Agency Auto-payment or Auto-withholding Banking Hous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C# Socket Programming

CAI Zhong1, SHUAI Zhi-jun2

(1.Jiangxi Radio & TV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6, China; 2.Jiangxi Modern Polytechnic Colleg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Nanchang 330012, China)

Abstract: In this text, it focuses on how to achieve abutting joint between enterprise and banking systems to accomplish the payment and withholding services of corporate finance. MeanwhileWe can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and data transmiss between enterprises class and banking house. It is said that means ofcommunication chiefly due to socket (TCP/IP).Transmission Message works by RSA( That is the first algorithm which is used for data encryption as well as digital signature). The fomatter systems will act each other in net platform by means ofdevelopment of the C# Language and Socket Programming.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port; text; automatic; monitor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大規模的企業也不斷增加,而在企業財務方面,工作量及復雜度也不斷增加。比如員工工資的發放、信貸業務中定期貸款的償還等,都可以通過企業系統與指定銀行系統連接,來進行相關業務操作,自動完成款項的/代扣。

1 銀行接口

1.1 通訊協議

為了建立數據源與系統之間通用的數據接口,實現實時地數據傳輸,必須定義通信協議,以傳送接口數據。

通訊協議為TCP/IP協議,使用Socket進行通信,采用短連接方式。

Socket通常也稱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個通信鏈的句柄。應用程序通常通過“套接字”向網絡發出請求或者應答網絡請求。

服務器,使用ServerSocket監聽指定的端口,端口可以隨意指定(由于1024以下的端口通常屬于保留端口,在一些操作系統中不可以隨意使用,所以建議使用大于1024的端口),等待客戶連接請求,客戶連接后,會話產生;在完成會話后,關閉連接。

客戶端,使用Socket對網絡上某一個服務器的某一個端口發出連接請求,一旦連接成功,打開會話;會話完成后,關閉Socket。客戶端不需要指定打開的端口,通常臨時的、動態的分配一個1024以上的端口。

雙方數據傳輸遵循數據交互的通信格式及發送和接收的順序。傳輸數據通過RSA加密解密算法。它易于理解和操作,也很流行。算法的名字以發明者的名字命名:Ron Rivest, Adi Shamir 和Leonard Adleman。但RSA的安全性一直未能得到理論上的證明。它經歷了各種攻擊,至今未被完全攻破。主要通過公鑰和密鑰:公鑰可以對外公開,供其他人加密使用,而把私鑰秘密保存用于解密。RSA的安全性依賴于大數分解,但是否等同于大數分解一直未能得到理論上的證明,因為沒有證明破解 RSA就一定需要作大數分解。假設存在一種無須分解大數的算法,那它肯定可以修改成為大數分解算法。目前, RSA 的一些變種算法已被證明等價于大數分解。不管怎樣,分解n是最顯然的攻擊方法?,F在,人們已能分解多個十進制位的大素數。因此,模數n 必須選大一些,因具體適用情況而定。

銀行外聯系統會統一對外公布一個TCP/IP服務端口號,用于接收企業方發起的交易。

1.2 通訊報文結構

數據交互的通信格式包括報文長度+HEAD報文頭+ BODY報文體+EXT擴展報文,具體的XML報文體由單獨交易說明。數據交互的通信格式如表1所示。

1.2.1 報文頭

報文頭用于描述當前的通訊報文,其大小是固定的,可用如下數據結構來定義:

public struct MsgHead

{ public string H_EntTrCode;

public string H_EntSeqNo;

public string H_EntNo;

public string H_TrDate;

public string H_TrTime;

public string H_EncryptMode;

public string H_IsHavingExt;

public string H_ReMark;}

1.2.2 報文體

傳輸的相關信息,見以下XML傳輸例子中的BODY結點。

1.2.3 擴展區域

當前報文的附加數據區,該區域作為數據區的補充,存放一些通訊雙方約定的數據,如MAC等。其有無數據有H_IsHavingExt字段決定,也是一個XML標簽數據。

1.3 應用報文格式

1)報文必須是包含‘\0’作為結束符的字符串。

2)報文必須符合GB2312標準。

1.3.1 報文標準

本系統的消息傳遞遵循XML報文標準。以下是對XML報文標準的簡要說明。

:包含XML版本信息。

根字段為:

字段包含一個字段和一個字段;

字段包含報文信息中Head的所有信息;

字段包含一個字段(錯誤代碼),一個字段(錯誤提示信息),沒有或多個字段,可能還存在一些其他信息字段如匯總信息的字段等,其中字段包含的可能是所有的輸入信息(目前只存在一個),所有的輸出信息(目前只存在一個),所有的查詢結果信息(可能沒有或多個)。

1.4 通訊描述的時序關系

如圖2所示。

短連接采取每傳輸一次數據都進行一次“連接-傳輸-斷開”的過程。

數據發送XML報文體采用XML數據格式,由下面描述:

請求方的發送接收順序:1)建立TCP連接;2)發送信息通信報文;3)接收響應報文;4)斷開連接;

接收方的發送接收順序:1)建立TCP連接;2)接收信息通信報文;3)發送響應結果報文;4)斷開連接。

1.5 加密處理

在交易中對報文體按照雙方約定的加密方式進行加解密處理。本交易中提供了一個企業設置密鑰的交易,企業可以通過此交易重置交易密鑰。

2 接口系統功能流程

如圖3所示。

3 代碼實現

3.1 發送信息

//

// 發送消息

//

// 要發送的數據

// 發送是否成功

public static bool SendMsg(bool isNewKey,byte[] sendMsg)

{ bool reFlag = false;

Socket sk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try

{ sk.Connect(ServerIPEndPoint);

sk.Send(sendMsg, sendMsg.Length, 0);

…}

catch (SocketException se)

{ …

throw (new Exception(strErr));}

catch (Exception ex)

{throw ex;}

finally

{ if (sk != null && sk.Connected)

{ sk.Close(); }}

return reFlag;}

3.2 接收信息

//

// 接收消息

//

private static void ReceiveMsg()

{ try

{ byte[] recMsg = new byte[1024];

StringBuilder sbStr = new StringBuilder();

intbyteCount=_acceptSocket.Receive(recMsg,

recMsg.Length,SocketFlags.None);

sbStr.Append(Encoding.GetEncoding("gb2312").GetString(recMsg,0, byteCount));

while (byteCount > 0 && byteCount >= 1024)

{ … } }

catch (ThreadAbortException te)

{ … }

catch (Exception ex)

{ throw ex; }

finally

{ if (_acceptSocket != null && _acceptSocket.Connected)

{_acceptSocket.Close();}

if (_acceptThread != null && _acceptThread.IsAlive)

{_acceptThread.Abort();}}}

3.2.1 接收信息需要開個偵聽器

//

// 開始偵聽

//

public static void SocketListenerStar()

{ _flagTcpList = true;

_serTcpList = new TcpListener(GetLocalIPAddress(), LocalServerPort);

_serTcpList.Start();

while (_flagTcpList && _serTcpList != null)

{ try

{… }

catch (Exception ex)

{ … }}}

4 結束語

此系統是全自動定時執行,無人值守,可以根據用戶設定時間(可以設多個時間點)。所有的報文傳輸數據都通過加密。其它相關代碼,具體見程序。并給出了該系統的具體實現環節。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能夠挖掘一些有益的信息,從而為開發該系統的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Michael E. Whitman/Herbert J. Mattord 齊立博.信息安全原理[M].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75-80.

[2] 明日科技.Visual C#項目開發實例自學手冊[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349-359.

[3] 張雪潔.基于XML的數據集成平臺框架及關鍵技術研究[D].河海大學.2004.

[4] Terry Quatrani,Jim Palistrant.IBM RSA和UML可視化建模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5-8.

[5] 胡道元/閔京華/鄒忠巋.網絡安全[M].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9-73

[6] 孫海民.精通Windows Sockets網絡開發――基于Visual C++實現[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50-63.

帶蛇字的成語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社會復合治理;路徑分析;思路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0 [文獻標識碼] B

一、問題的提出

在舊生代農民工落葉歸根、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背景下,在代際更替中成為農民工群體主體的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新型城鎮化的主導力量。相比父輩,生長在城市、遠離農村和農業、具有較高文化素質和處于迥異時代背景的新生代農民工在價值取向、社會心態、個人訴求、行為邏輯、參照目標、身份認同、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體現出顯著不同的特征,因此對農村和土地的眷戀有所消減,而對進入城市社會有著較強的期盼和憧憬。

然而根源于戶籍制度的城鄉二元體制使新生代農民工雖然在經濟上、甚至在身份上融入城市,但是卻面臨著就業歧視、社會網絡狹窄、人力資本匱乏、心理認同度低等問題。新生代農民工城市融入過程中存在經濟上融入,社會和心理上嵌入的非實質性融入現象,傳統的由戶籍制度導致的二元結構正在城市內部演變成為新的二元結構,即新生代農民工處于半城市化狀態,處于城市與農村的雙重邊緣,是一群沒有認同或認同內卷化了的、懸空的一代,這使得新生代農民工成為真正市民、與城市融入的夢想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諸多尷尬與無奈。

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的城鎮化已經取代物的城鎮化成為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核心,在城鎮化過程中需要注入人文關懷、需要融入人性理念,讓新型城鎮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彰顯人性的光輝。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問題不解決,不僅會使新型城鎮化進程和新型城鎮化的質量受到影響,而且也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然而,新生代農民工城市融入是一個復雜的課題,不僅要跨越城鄉二元制的藩籬即取得城市戶籍,還要能夠形成城市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擁有一定的融入城市所必需的心理資本,獲得本地市民的情感接納和社會資本,并且擁有在城市安居興業所必需的人力資本。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也提出“加快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實施居住證制度、健全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機制,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無論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還是十三五規劃綱要,都從政策、制度或機制上給予外來人口更多的、更公平的享受市民待遇的機會。因此,在這一趨勢下如何使新生代農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彰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人文關懷和人性理念,是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鑒于新型城鎮化所提倡的人性關懷以及新生代農民工的獨特性,基于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和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和機制保障,研究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問題的成因并尋找解決半城市化問題的合理路徑,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持續改進我國城鎮化質量、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意義重大。因此,本研究在對文獻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利用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以對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問題成因進行的問卷調查得到的抽樣數據為基礎,選取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意愿影響因素為自變量,以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意愿為因變量,通過單因素卡方檢驗及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驗證新生代農民工的半城市化狀態與心理資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的相關關系,在此基礎上建立基于三種資本協同的新生代農民工城市融入模型,并以城市融入模型為基礎,提出了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問題的社會復合治理解決思路與對策。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基于中國特有的城鄉二元模式以及戶籍制度對于新生代農民工城鎮化的影響,在城鎮化、半城市化、城市融入以及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中外分化格局。

第一,西方學者在早期人口遷移理論的基礎上,以流動人口和移民為研究對象,關注城鎮化以及流動人口和移民的城市融入狀況。

西方早期的人口遷移理論,利用歸納方法對人口遷移狀況進行解釋,力圖發現人口遷移內在的規律和特征。其中建立在一定假設基礎上的推拉理論、預期收入理論、勞動力轉移理論等都從工業化、城市化視角研究農業轉移人口問題,成為現代人口遷移研究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西方學者深入探討了城鎮化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及其后果,提出了由城鎮化所導致的“城鄉發展失衡”、“過度城市化”等今天依然困擾世界城市發展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后,西方的人口遷移與城鎮化問題研究逐漸從宏觀視角轉向對于轉移人口個體及家庭遷移動因或遷移行為等微觀層面的研究。

西方學者的半城市化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對于半城市化現象的論述,后來演變成為從特征、過程的角度定義半城市化,并對半城市化問題發展機制、發展現狀以及產生的后果進行深入探討。由于不存在城鄉二元體制,西方學者對于流動人口半城市化的解決機制研究主要聚焦于心理層面,如社會熔爐理論、社會同化理論提出的流動人口通過接受當地主流文化、建立社會網絡并實現心理認同的同化過程。

西方學者的研究雖然在與中國迥然不同的國情和制度背景之下展開,但為中國錯綜復雜的城鎮化問題提供了深入研究的良好平臺,為中國農村人口市民化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第二,國內學者以普通意義上的農民工群體流動為研究起點,進而考慮新生代農民工獨特性以及其在農業轉移人口中的主體作用,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城鎮化及半城市化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20世紀80年代開始,來自社會學、人口學、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地理學等學科的諸多學者,基于各自學科視角對農民工群體的流動問題展開研究。研究內容從早期關注的流向、規模、人口學特征等人口流動的靜態特征,逐步演變為流動過程、工作和生活狀態、行為方式、社會融合等社會經濟動態特征,以及人口流動對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經濟社會影響等。

以王春光(2001)首次提出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認同與城市融入問題為標志,學界開啟對農民工代際特征以及新生代農民工的熱烈討論。在王春光城市融入與半城市化研究的基礎上,學界在三個方面就新生代農民工的半城市化及城市融入問題進行廣泛探討。第一,對農民工半城市化狀態進行驗證和分析。通過考察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社會認同、群體特征、權益保障、心理狀態、就業狀況、城市融入等方面,指出雖然在消費方式、生活方式方面,新生代農民工已經基本市民化,但非正規就業和發展能力的弱化、居住邊緣化和生活“孤島化”以及社會認同的“內卷化”都使其處于城鄉兩棲的半城市化狀態,影響中國的城鎮化進程。第二,對于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現象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居于主流的觀點是我國城鄉二元體制的戶籍制度導致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的“制度決定論”。還有學者提出,新生代農民工自身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匱乏也是導致其半城市化的原因。第三,農民工的半城市化狀態已經呈現出結構化、長期甚至是永久化的特征,因此學界展開了對農民工半城市化的演進趨勢及成本測算的相關研究。

經過修正的西方人口遷移和城鎮化的相關理論等被廣泛運用于我國城鎮化研究。然而,由于我國與西方城鎮化在宏觀場景、推動力量、歷史歷程、政策安排與現實后果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因而在借鑒和運用西方相關理論時,應該結合我國實踐并結合時代特征。與此同時,伴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中國的城鎮化研究水平也日益提高。在研究技術上,早期以規范研究為主,發展到目前占主流的各類實證研究,學者們大量使用的實證方法如Logit模型、OLS回歸分析、Profit模型等分析方法,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怎樣實現新生代農民工從半城市化到完全市民化?影響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又如何避免半城市化所導致的城市貧民窟現象?以上問題的解決對我國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意義重大。然而,縱觀國內外對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的相關研究,居于主流地位的“制度決定論”已經無法很好解決當前新型城鎮化提出的“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的戶籍制度改革趨勢下新生代農民工仍舊處于半城市化狀態以及無法融入城市等問題,因此,亟需從新生代農民工軟實力――心理資本、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的視角打破以往研究中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各種因素各自為政的桎梏,通過三種資本的協同作用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半城市化問題提出解決思路。

三、基于心理資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協同的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實證研究

通過對國外勞動力遷移、城市化進程和半城市化現象進行簡單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對我國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和城市融入問題進行回顧,本研究歸納出了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的表現特征、成因及演變趨勢,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影響因素及面臨的問題。經過文獻梳理和歸納,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影響因素為:人口學因素、心理資本因素、社會資本因素、人力資本因素、制度因素。

以1980年后出生、16周歲以上農村戶籍外來務工人員的市民化傾向及其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問題的大型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132份,問卷Cronbach'salpha系數=0.8647,表明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實證分兩部分。首先,在問卷調查獲得統計數據的基礎上,本文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利用SPSS22.0統計軟件,采用單因素卡方檢驗對第二部分提出的理論框架,即各個影響因素與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傾向的關系進行單因素驗證。實證結果表明,所有因素的顯著性值都小于5%,可以認為這些因素單獨與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意愿相關。其次,運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進行了新生代農民工城市化傾向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對于單因素卡方檢驗結果顯示顯著相關的因素,可以運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在其它因素影響下每一因素對于市民化意愿的影響以及各因素的相對影響程度。由于因變量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傾向(有市民化傾向=1,沒有市民化傾向=0)為虛擬變量,且為只有兩種結果的定性變量,故可以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對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傾向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在模型設計中,可以假設P為有市民化傾向的概率,而1-P為沒有市民化傾向的概率,對P進行logit轉換,記為logitP,以logitP為因變量建立的線性回歸方程為:

Log itP = a+b1x1+b2x2+…+bnxn (1)

由(1)可以導出:P= (2)

(2)式為logistic回歸模型。在式中,a為常數項或稱為回歸截距,bi為第i個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系數,xm為作為第i個影響因素的自變量。

本研究在選入變量α=0.05的水平上,運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被調查的1132個樣本的截面數據進行logistic回歸處理。在對數據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采用自變量組分步強制納入法,分別就人口學因素、心理資本因素、社會資本因素、人力資本因素、制度因素五組自變量對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傾向的影響作用進行分析。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心理資本因素、社會資本因素和人力資本因素均對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意愿影響顯著;雖然制度因素的影響更加顯著,但國家一系列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的政策措施出臺后,制度因素的影響將產生變化;人口學因素對市民化意愿的影響不確定。

四、基于心理資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協同的社會復合治理的解決思路與對策

張紅芳,吳威(2009)認為,心理資本、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具有協同關系,三者的協同是開發個人潛能、形成組織競爭優勢的關鍵。林竹(2011)認為,通過心理資本、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協同可以解決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張洪霞(2013)也認為,通過三者的協同可以解決農民工的社會融入問題。本研究認為在國家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和機制保障的情況下,通過心理資本、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三者的協同可以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解決其半城市化問題。

所謂社會復合治理主要指社會治理結構從政府作為單一主體排斥其他主體參與,向多種社會主體協同以促進治理績效優化和提升社會整體治理能力轉變過程中的一種新型治理形態。作為一種新型治理模式,復合治理的治理主體強調多元參與主體的“復合型”協同參與,更加注重社會組織參與主體在治理機制中的平等地位;治理過程強調政府與社會組織間的“雙向互動”,即通過政府部門的主動作為和其他各主體的全面參與,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建立良好的互動伙伴關系;治理結構強調多元參與主體間的橫向互動,與傳統科層組織形成網格狀治理結構,各個參與主體成為連接多渠道治理路徑的結點,其網絡觸角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社會需求反應更為及時靈敏。因而,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問題的解決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應該引入復合治理的理念,引導第三方組織和企業與政府進行“復合型”協同型參與,構建政府、企業和公民社會三維結構下的多元主體復合治理模式,有利于打破單一主體的政府治理模式,提高問題的解決效率。所謂社會復合主體是指在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創新行動過程中,多個不同社會主體共同參與、主動關聯所構成的多層架構、網狀聯結、功能融合、優勢互補的新型主體網絡。據此加以引申和延展,新生代農民工半城市化問題解決的復合主體則是指以政府為主導,形成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三位一體”的復合主體,旨在打破不同主體間的“部門分體制”,塑造一種互相嵌入、功能互補的互通互聯協同治理模式。其核心思想體現在:一是注重“政府―企業―社會”三維合作的組織模式,也注重不同主體的主動性和專業性,促進各主體的優勢復合發揮。二是復合治理主體構建了主體間相互融通,共同分享,優勢互補的互動平臺,打破了治理全過程不同環節、領域的部門割裂、主體分立。三是實現主體間互聯互通的內部化,對于有效整合多主體間的社會資源,加強融通協同,提高治理效率具有實然性。因此,如何在實踐中構建政府與企業主體、政府與第三方組織及企業主體與第三方組織之間“雙向互動”的良關系,形成優勢互補和犄角支撐的耦合型治理格局,是深化和創新半城市化問題解決路徑的一種新探索。在這一社會復合治理結構的支撐下,運用政策、法律、社會、經濟等多種手段,通過全方位培訓增加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從而增強對城市居民身份的自我認同以增加其心理資本,增加其職業交流并在此基礎上增加以業緣為基礎的社會資本;通過各主體努力增加其與城市居民的溝通、交流渠道以增加其社會資本,從而使其擁有心理歸屬感,并擁有更多信息渠道從而增加其人力資本;通過網絡組織進行的包括心理援助和心理咨詢在內的心理培訓,加強對其挫折心理的疏導,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心理資本,促進其主動融入城市以提高社會資本,激發其自身強烈的成就動機以提高人力資本。

[參 考 文 獻]

[1]張兆曙.城市議題與社會復合主體的聯合治理――對杭州3種城市治理實踐的組織分析[J].管理世界,2010(2)

[2]曹堂哲.公共行政執行協同機制――概念、模型和理論視角[J].中國行政管理,2010(1)

[3]何繼新,陳真真.公共物品供給復合主體“復合型”協同機制研究――基于“價值鏈”理論視角[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

[4]汪錦軍.構建公共服務的協同機制:一個界定性框架[J].中國行政管理,2012(1)

[5]張洪霞.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合的內生機制創新研究――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心理資本的協同作用[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3(7)

[6]陳藻.農民工“半城市化”問題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調查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3(4)

[7]林竹.農民工就業: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與心理資本的協同[J].農村經濟,2011(12)

帶蛇字的成語范文第5篇

螳螂捕蛇:形容只要方法得當,敢于斗爭,以弱制強。

蛇鼠橫行:比喻惡人得勢、胡作非為

蛇無頭不行:行:走。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頭的就行動不起來

地頭蛇:指在當地有勢力的欺壓人民的惡霸。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引蛇出洞:比喻引誘壞人進行活動,使之暴露

一蛇吞象: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

梟蛇鬼怪:比喻丑惡之徒。

握蛇騎虎:比喻處境極其險惡。

蛇蝎心腸:蝎:一種毒蟲。有蛇蝎一樣狠毒的心腸。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為心”。

強龍不壓地頭蛇:比喻實力強大者也難對付當地的勢力。

龍蛇飛舞:見“龍蛇飛動”。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同“杯弓蛇影”。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字長蛇陣: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一龍一蛇: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虛與委蛇:待人處事沒有真心誠意;只在表面敷衍應酬。虛:表面的;委蛇:隨便應順;敷衍。

蛇口蜂針:比喻惡毒的言詞和手段。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牛鬼蛇神: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賀詩的想象奇特、虛幻怪誕。后多用于比喻形形的壞人。

龍蛇混雜: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畫蛇添足: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虎頭蛇尾: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后來勁頭很小。

佛口蛇心: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打蛇打七寸: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節。

打草驚蛇:打草時驚動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懲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擊懲處;使乙感到驚慌。

杯弓蛇影: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龍頭蛇尾:比喻開頭盛大,結尾衰減

毒蛇猛獸: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比喻貪暴者

蟬蛻蛇解:蟬蛻:幼蟬化為成蟬時所脫下的皮;解:脫。蟬脫殼,蛇換皮。比喻解脫而進入更高境界

蛇毛馬角:蛇生毛,馬出角。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比喻有名無實者

蛇雀之報:報:報答。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報恩

蛇入鼠出:蛇鉆穴,鼠出洞。比喻行動隱秘

蛇神牛鬼: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形容作品虛幻怪誕。比喻形形的壞人

蛇頭蝎尾:指蛇蝎之毒。泛指毒害人的東西

蛇行鱗潛:鱗:代指魚;潛:沒水。比喻行動極為謹慎隱蔽

蛇行鼠步:步:步行。形容謹小慎微

蛇珠雀環: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報恩。

不辨龍蛇:辨:辨別,明察。是龍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優劣,不識好壞。

惡龍不斗地頭蛇:地頭蛇:比喻稱霸一方的人。比喻外來者盡管很厲害,也斗不過本地的惡勢力

畫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同“畫蛇添足”。

草蛇灰線: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后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長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養奸遺患。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相關期刊更多

巖石礦物學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文集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地質學會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SCI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旬邑县| 林口县| 郯城县| 广宁县| 青川县| 温泉县| 翼城县| 来安县| 大悟县| 延寿县| 时尚| 铁岭县| 含山县| 嘉禾县| 麻栗坡县| 滦平县| 漳平市| 清丰县| 恩施市| 鹤壁市| 开远市| 永川市| 澄江县| 三亚市| 桃源县| 金溪县| 屏南县| 河曲县| 宁夏| 蒙城县| 乐至县| 城口县| 绥滨县| 吉林市| 尼勒克县| 汶川县| 青冈县| 屯留县| 大理市| 兰考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