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漫畫人物畫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醫務人員;職業發展規劃;工作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4-0038-02
工作滿意度的研究面非常廣泛,包括個人特點、社會環境、組織氛圍等多個方面,大體可以將這些研究方面分為兩類,一類是組織可控因素,如薪資、人際關系等;另外一類是組織不可控因素,如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醫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規劃就是醫務人員根據自身的主觀因素和外界的環境因素,分析并確立起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目標,以及制定出相關的學習深造計劃,并按照一定的計劃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動,從而實現自己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醫務人員的發展規劃屬于醫院的可控因素,醫院可以幫助醫務人員發揮出自身存在的潛力,實現自我價值,對提高工作滿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一、問題的提出
人們往往是根據自身職業的環境而發展,以工作滿足自己的要求為追求。因此,工作滿意度對人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怎樣才能夠提高工作滿意度,是職業生涯研究領域當下最為關注的問題。國外的學者對醫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規劃展開了積極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有研究顯示,醫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規劃是影響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1]。但是,在國內對于醫務人員職業發展規劃的研究還處于發展的階段,研究方向大多還局限于對醫務人員職業發展規劃現狀的調查方面,對于醫務人員職業發展規劃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分析還是比較少的。現代社會下,職業自主選擇的范圍不斷地擴大,醫務人員的流動越來越頻繁,離職率也越來越高。所以,怎樣讓醫務人員隊伍在穩中求進,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減少醫務人員中人才的流失,是當下醫務人員管理者需要重視的問題。為此,本研究主要探討醫務人員職業發展規劃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給醫務人員隊伍的穩定、減少醫務人員的流失提供參考。
二、研究工具與被試
(一)基本概念
工作滿意度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Mayo等人進行的霍桑實驗,實驗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就是工作者的情感影響著工作行為,工作者的社會和心理因素是決定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的主要原因[2]。國內外學者對工作滿意度的定義各不相同,本文所說的工作滿意度來源于Hoppock在1935年發表的《工作滿意度》一書中對工作滿意度的定義。這本書中指出,工作滿意度就是工作者在心理和生理兩方面對環境因素滿足的感受,也就是工作者對工作情境的主觀反應[3]。
職業發展規劃,顧名思義就是說一個人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怎樣發展做一個大致的規劃,按照規劃中的要點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并且運用環境資源完成規劃的職業發展目標。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理想工作是什么、怎樣才可以得到理想的工作,或者現在這份工作就是理想工作;要知道怎樣才可以保住現在這份理想的工作,還要知道自己對成功的定義是什么,是提升職位還是家庭幸福,是領導的認可還是豐富的經驗,是充足的金錢還是自由的生活。
醫務人員指的是經過考核,通過衛生行政部門的批準和承認取得相應的資格和執業證書的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可以分為醫療機構、預防機構的醫務人員。醫務人員應該是衛生技術人員(衛生技術人員是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規定取得衛生技術人員或者職稱人員),不是衛生技術人員的不能從事衛生技術工作。但是l生技術人員只有按照規定取得相應的執業證書才可以成為醫務人員,沒有取得執業證書的不能從事醫療、護理等醫療活動[4]。
(二)研究方法
采取問卷調查法分析醫務人員職業發展規劃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問卷共分為3個部分:(1)個人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民族、政治面貌、婚姻狀況、職位等。(2)工作滿意度調查,包括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同事關系、領導風格、管理制度、組織融入、職業發展七個方面,共設計了24個題目。采用Likert態度量表評分法對各項題目進行定量評價,如果非常滿意則為5分,比較滿意為4分,滿意為3分,不太滿意為2分,很不滿意為1分。經Epidata軟件建立數據庫并整理數據后,應用SPSS19.0軟件對搜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用內部一致性系數和相關性系數檢驗問卷的信度和效度[5]。(3)職業規劃,包括個人對組織在管理、晉升、調遷、提供機會等方面的看法,以及個人的職業生涯的具體目標和實施的態度。采用Likert5點對問卷進行評分,經Epidata軟件建立數據庫并整理數據后,應用SPSS19.0軟件對搜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用內部一致性系數和相關性系數檢驗問卷的信度和效度。以上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良好。
(三)被試
隨機抽取各臨床科室的醫生和護理人員、醫技科室的醫技人員、行政人員共300名醫務人員,由經過專業培訓的調查員在調查現場統一發放調查問卷,并向說有被抽取人員講解調查的目的、意義和具體的填寫方法,然后監督被調查者在現場進行獨自并且匿名的填寫,填寫完畢再統一收回。
此次調查共發放了300份問卷,回收問卷285份,問卷回收率為95.0%。回收問卷中,整份問卷回答一致、整份問卷漏答5項及以上、個人信息有缺失的全部篩選掉,得到有效問卷278份,問卷有效率為97.5%。
三、結果分析
(一)調查對象概況
根據回收的278份問卷,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見表1。
(二)工作滿意度情況
根據回收的278份問卷,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評分的平均值見表2。
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醫務人員總體的滿意度接近比較滿意水平。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醫務人員的薪資待遇得到了改善,福利也有所提高,提高了醫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二是醫院在醫療行業中,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鼓舞了醫務人員的士氣,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榮譽感;三是醫院以人為本的思想建設,增強了醫務人員的責任感。
(三)職業發展規劃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
應用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了醫務人員職業規劃與工作滿意度的關系[6],結果顯示職業規劃和工作滿意度之間的正相關達到了0.01的顯著性水平,有較強的相關性。
四、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職業規劃與工作滿意度有較強的相關性。因此,要想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滿意度,首先就應該加強對醫務人員的職業規劃輔導,為醫務人員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培訓機會。培訓和學習不僅可以滿足醫務人員對自身發展的需要,還可以提高醫院的競爭力和凝聚力,對醫院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其次,醫院要建立起發展規劃制度,醫務人員工作的滿足有利于提高工作績效和醫院的運作。當醫務人員進入醫院開始職業生涯的同時,醫院就應該幫助醫務人員,實行醫院生涯管理制度,這樣可以使得醫務人員和醫院達到雙贏,從而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滿意度。
另外,醫院的管理者要建立起工作滿意度反饋監測制度,時刻了解每一位醫務人員的工作滿意度,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或者以訪談的形式對醫務人員的情況進行直接的了解,體現出醫院對醫務人員的關心。
五、總結
本研究初步探討了醫務人員職業發展規劃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從調查結果來看,醫務人員對醫院的管理制度、領導風格、組織融入等方面滿意度較高,但對醫院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方面滿意度較低,而職業規劃對醫務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有較強的相關性,醫務人員良好的職業發展規劃有助于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的提高,降低醫務人員的流動。醫院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職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性,為醫務人員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加強在職業規劃方面對醫務人員的培訓和幫助,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M意度。
參考文獻:
[1] 唐立健,林振平,黃穎,等.小型民營醫療機構醫務人員職業發展現狀與意愿分析[J].中國衛生資源,2016,(2):106-109.
[2] 金永春,馮運.臨床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分析研究[J].中國醫院,2010,(4):33-35.
[3] 李國紅,醫務人員激勵機制的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07,(1):20-22.
[4] 唐曉丹,龍建.企業醫院改制后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6):117-120.
蒼然百尺高梧桐,綠陰如蓋遮當空;
紅塵自遠熱不到,有時習習生涼風;
于此小結屋軒窗,盈盈綠綠隱侯居;
夜深漏滴流螢飛,樹根徒依清歌發;
嗚呼!炎炎之天,安得無人不善避反善趨。
道旁流汗日相遂,拍手笑彼何其愚;
似此清閑真是羨,塵世紛華百不戀;
今年欲消夏未, G門與君得相見;
對君坐臥桐陰乍,醒時葉葉當風戰。
款曰:“雙藤表叔大人屬即請清政,七道士, 曾衍東”。由詩意可知,此圖當是替表叔回憶并描寫表叔母親 (七道士的姨婆)當年慈祥課子之狀。圖成之后,名列“西泠八家”之一的大書法家兼篆刻家陳曼生 (1768―1822)在畫的右上角,應雙藤先生之請,題了四個“曼生體”的隸書“課子成人”。可見,曾氏與當時的知名的“西泠八家”是相互知道的,至于認識與否,則不得而知。不過,陳氏在題字時,竟沒有提到曾衍東,由此可以推測,比曾氏小17歲的陳曼生,在落筆時,名氣已比七道士大得多。不過,以書風的發展而言,年輕的陳曼生說不定在筆法上,多少受到曾衍東清奇古怪的書風影響,亦未可知。(圖11)
曾衍東的工筆畫流傳甚少,難得一見。現在通行于世的,多半是他的寫意人物畫。美國藏家艾利奧特家族 (Edward L. Elliott,John B. Elliot) 所藏的《驢背詩思圖》是其早期佳作(注一)。此畫在奇逸的筆墨間,透露出一股民間式的幽默。畫中一人,頭戴大大斗笠一頂,身騎發飆毛驢一匹,四肢緊張,進退不得。用筆簡速,有如漫畫,用墨濃重,較之“京江畫派”有過之而無不及。畫上題短歌云:
驢兒得得,詩思橋頭,興適不用推敲,便成佳什。
這遭,孽畜兒性乖,把老夫著急,謹防大跌,哪有功夫平仄。
下有“衍”、“東”二印,白朱各一;右下角有白文印“一味風流”,朱文印“文章有神”。
畫面一反傳統“驢背詩思”的悠閑習套,畫毛驢使性,主人尷尬,騎也不是,下也不是,好生為難。眼看自己就要被驢子顛跌掉地受傷,哪還有閑功夫再去苦吟平仄?此圖畫外之意,不言而喻。其主旨在諷刺沒有詩才的人,為了附庸風雅,故意擺出 “驢背吟詩”的姿態,“一味風流”,結果無知的畜生不曉得配合演出,發起飆來,差一點把他摔了下去,好不狼狽。七道士畫人與驢的筆法,扭動非常,把畫面顛簸的情境充分地表現了出來;而題詩的書法,也配合人物驢子的扭動而運筆,達到書畫合一的境界。全畫強烈暗示,吟詩不在形式,而在有無真實的感受,只要情真意切,毫不作做,下筆立就,“文章有神”,脫口而出,便是好詩。
此畫用筆,放逸流暢,然風格尚未完全成熟,題字書法,也有較生硬之處,當是他三十余歲時的作品。不過畫中造境,令人想起元朝龔開 (1222―1304) 的《鐘馗嫁妹圖》(美國傅瑞爾美術館藏)(注二)與明末張風(1600―1662)的《驢背吟梅圖》(上海博物館藏)。龔開畫鬼諷人,是漫畫的鼻祖,可與七道士一脈相承。張風則放筆直寫人物、驢子及詩作,真氣一貫,書畫合一,詩云:
踏雪尋梅去,梅花在何處;
色聲與香味,眼下都全具。
此詩字面寫梅,實則論作詩之法,詩梅聲色,不在他處,而在眼前心頭,靈泉一紓便全都縵衷諮巰輪繳稀4庸開到張風到七道士,五百年間,此一漫畫精神,不絕如縷,代有創新,有跡可尋。
七道士的人物畫名品《鍾進士圖》,原作下落不明,圖片由《東方雜志――中國美術號》率先刊出,后由蔣彝轉載,傳播天下,享譽中外至今,是他寫意人物畫的杰作,當是他五十余歲時的精品。畫面中的執劍鐘馗與文字題識,出現了一種史無前例的極端結合,對比強烈,壓迫感、緊張感與窒息感十足,讓人物與題字之間,產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戲劇性張力,亦可算得上是中國人物畫史中的代表作之一,可惜至今不知落在何人之手。
七道士六十余歲以后的成熟作品,可以《鄉野人物三屏》(漁夫、樵夫、農夫) (圖12a,b)(注三),以及《市井人物四屏》(眼盲者、木鐸者、撿紙者、戲法者)為代表,筆法沉穩,力道斬絕,方筆特多,結構特簡,放筆直干,隨畫隨改,隨染隨修,有如西洋后來的立體派畫法。以《市井人物四屏》為例,第一屏畫是《盲者哀歌圖》,畫二盲者,一前一后,相扶相持,險過板橋,后有山崖遠岸,前途則茫茫一片。畫左題五言古詩一首云:
不睹炎涼態,不走驚慌步;
手撫萬年藤,口說先天數;
吁嗟有目人,反被目所誤。
七道士
白文印“衍東”,朱文印“勿傳”、“七道士”、“西湖老子” (圖13a,b)
我們從“西湖老子”一印可知,這是他移居溫州后,六十歲后期的作品。此畫寫盲者行吟世間,過危橋而能安渡。有目之人,反倒容易失足落水。此無他,皆因表像惑人,蔽去本真知故。所謂“萬年藤”、“先天數”,都是真理大道,萬古不移的象征。只要心中有真知,行止便有安頓,盲有何妨。
第二屏是《木鐸警世圖》,畫一人獨敲木鐸,行經秋樹之下,后有蓁莽古木,前有斜坡亂草,好一幅“荒野的呼喚景象”。畫右題七言絕句一首云:
殘冬夜靜敲木鐸,敲醒睡深有知覺;
惟人雙點宜謹慎,免得恐嚇授驚駭。
七道士東
白文印“半生志不在溫飽”、“七翁”,朱文印“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圖14 a,b)
“木鐸”典出《古文尚書?胤征十五》:“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傳》曰:“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教,所謂‘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論語??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注云:“或曰,木鐸所以徇于道路,言天子使夫子失位,周流四方,以行其教,如木鐸之徇于道路也”。觀畫讀詩,旨意自明,寒冬月夜,敲木鐸于大荒之野,無非有振興儒道之思,希望世人“兩點” (雙目) 謹慎分辨正邪,方可免災去驚。而 “半生志不在溫飽”一印,正好與畫面主題相呼應。至于“晝長”一印,引自翁森之名文《四時讀書樂》。此文為朱子所采,以為能得圣賢之樂處也。三者配合觀之,益發能感受畫家之平生志向。
第三屏是《敬惜字紙圖》,畫小帽老翁一名,肩挑字紙簍一雙,簍上書有“敬惜字紙”字樣,行過大石之下,圖左題七絕一首云:
惜字當從敬字生,敬心不驚惜難成;
可知因敬方成惜,豈是尋常愛惜情。
七道士曾衍東
朱文印“花里神仙”,白文印“七道士”、“七十自壽”(圖15a,b)
此畫前有三角形大石于畫右突出,后有立方體大石二堆,形成危崖,簡筆畫坡,點筆畫草,造型突出,引人注目。《淮南子?本經訊》云:“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可見文字之為用,大矣!一般民間自動自發,敬惜字紙,對言為心聲的文字,有一種“誠信”式的尊重。臺灣桃園龍潭鄉至今尚有清代民間自動興建的倉頡廟,其中有“圣跡亭”,可供焚燒字紙,當是目前中國“敬惜字紙”的最高殿堂(注四)。七道士此畫可與《敲木鐸》一畫對照,充分地反映了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百姓,對“修辭立其誠”的共識,是其七十歲時的力作。
第四屏是《巧變戲法圖》,畫一人在馬路旁邊,蹲地大變戲法,一人在道具箱旁,敲鑼吆喝觀眾,圖左有七絕一首云:
變法請當背古經,一心就抑誦生靈;
關濂終有明賢輩,亦共勛文漢簡青。
七道士曾衍東
白文印“七”、“翁”、“老樹山房”。 (圖16 a,b,c)
此畫為四條屏中最有意思的一幅,也是中國人物畫中少見的主題。畫中有一人敲鑼呼喝,招人來看變戲法。另一人則上身,身著短褲,半蹲在地,一手揮一巨大方巾,一手入方巾下摸索。上身,表示童叟無欺;伸手摸索,表示即將變綞西來。方巾四周,放的是一些好像是剛變出來的酒菜,有魚肉雞蛋等物;再遠一些,則有流星錘及槍槊之類的武器,皆供表演之用。二人身后,有箱籠三件,方圓俱全,可見還有不少行頭。
一畫一詩,乍看易懂,其實細想起來,并不那么一目了然。題詩的上聯,大約是說為政者大變戲法,愚弄生靈,終有拆穿一日。下聯則指“濂、洛、關、閩”諸宋儒,謹守大道,當永垂不朽。“濂”是指濂溪周敦頤,“關”是指關中張載。張載的《東銘》、《西銘》,在乾嘉時期風行天下,影響巨大。曾衍東當亦受到張載的“民胞物與”及“君民平等”思想的感召,認同他的“凡天下疲癃殘疾畝厲す眩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于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他的人物畫之美學哲學基礎,當根植于此。《西銘》結尾的“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相信也是七道士晚年的座右銘。張載是北宋最復雜深刻的思想家,他在清代中葉重新受到重視,對后來的自強運動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啟發(注五)。周濂溪的思想,重在“中正仁義而主靜”,主張由“虛靜”而至“無欲”,對程、朱理學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理則奠定了基礎。這些對曾衍東的小說與繪畫思想,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值得繼續研究。
這四條屏,全都是先用柳條炭筆打稿后,再用墨筆霸定,前后二次鉤畫,痕跡清晰宛然。畫家有意讓兩種線條并存,毫不刻意掩飾。畫中人物造形,全都用方干之筆紓尤其是臉部,有如畫面具一般,十分接近西洋“立體派”的畫法。至于山石器物的造型,更是如此。我們將曾衍東的畫,與當時的人物名家如顧洛(1762―1837)、崔鶴年(1770?―1810)、顧應泰(1770?―1840)、改琦(1773―1828)等的畫相比,實在一細一粗,兩極化了。光就題材而論,曾氏畫的,全無高士雅客,亦無名媛貴婦,有的全都是市井升斗小民,社會底層人士,其中如拾字紙者、變戲法者、敲木鐸者,以及下面論及的“測字先生”,皆為中國人物畫史中,首次出現或極少見的,不但是絕妙的藝術作品,亦是難得的民俗史料,彌足珍貴。
《測字先生圖》當是七道士晚年的游戲之作,筆法自在,表情生動,用墨以淡為主,閑閑布局,妙得天然,有如新聞快照,熱鬧非常,諷刺入微。畫上配合題滿詩四言古詩一首,草書奔放狂野,奇逸俊爽,特錄如下:
測字測字,爾問何事;
物各有理,人各有志;
莫入岐路,無往不利。
七如
白文印“衍東”。 (圖17)
曾氏的狂草,并不多見,此處草法飛揚雄肆,在乾嘉時期的狂草界,可謂獨樹一幟,無人能及。
七道士67歲時的簡筆自畫像《自寫依牛小像圖》,充滿了漫畫筆法,線條簡勁而意味深長,全畫彌漫者一種自嘲式的幽默感,但見人與牛和畫面上方蒼勁頓挫的書法、筆法蒼老渾成的詩作,以及畫面右下方自嘲式的白文閑章“作老牛二五年”,四者互映成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詩、書、畫、印整體。如觀者細心,當可看出四者之間,各有各的空間,各有各的理路,彼此相互配合又自由獨立,讓全畫產生一種閑散自在的感覺,一種輕松瀟灑氣氛,使自畫像達到了一種自我超脫的境界,這在中國自畫像史上,不但獨樹一幟,空前絕后,而且也可算得上是代表性的杰作之一。
作于稍早的《自寫柴米油鹽小照圖》,也是幽默滑稽的自嘲杰作,與當代的漫畫,已相去不遠(圖18 a,b,c)。 此畫題目,俗得可以,是真能為小市民傳達心聲者,可謂“畫中元白”,文士玩味,老媼能解,可謂雅俗共賞,并皆發出會心的微笑。畫面上繪有四人,最左一人,頭戴斗笠,短衣短褲,肩扛柴薪,弓背而行。領前一人,黑衣無帽,短褲赤足,雙手提籃,中有油瓶,屈背而行。其后有一人,白衣白褲,肩負白米一袋,彳亍而前。最后,有一主人模樣之人,身材比前面三人都高大,面蓄八字胡,頭戴黑氈帽,身穿白長袍,右手端茶一碗,口作品茗狀。此圖筆法內斂準確,墨法成熟簡練,構圖完整自然,是人物畫中的杰作。畫面左上方有題詩《柴米油鹽》七絕一首云:
柴米油鹽醬醋茶,今年無一到寒家;
鍾然不過還雖過,且自由他靜聽他。
七道士
白文印“七道士”。
我們將畫面中最后一人與自畫像中的“七道士”對照,便可發現許多相似之處,不禁恍然大悟,原來此乃七翁又一幀自畫小照也,只不過畫中人較為年輕,當是他近64歲時,初次被流放至溫州,窮愁潦倒時的作品。至于題詩,走的是錢載一路的 “放筆直干”法,有 “沛然肺肝中流出之致”(注六)。
曾衍東的畫鳥蔬果畫,亦有獨到的開發。在惲壽平沉昱芍外,別開生面,開啟十九世紀金石畫派花鳥蔬果畫之先聲。艾利奧特家族所藏另一件七道士的作品是《六甲靈飛圖》,畫六只螃蟹,四正兩反,正面者以濃墨畫出,反面者用淡墨,右上角畫蘆葦數葉蘆花一枝下垂,有如釣蟹一般,將全畫串成一氣。畫左題“六甲靈飛上乘”,落款為“七道士”,旁有白文印“衍東”,朱文印“曾氏”;畫右有“草泥之中”及“尊前風味”二閑章,一朱一白。“六甲靈飛”為道家語,是指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戍六神,典出《六甲靈飛經》。據另一道家經典《三洞珠囊》云:“九疑真人韓偉遠,昔師中岳宋德元,服靈飛六甲,得道能行,為九疑真人”。可見六甲也是一種丹藥(不知螃蟹是否為藥引之一?),服之可以飛升。道家又有《靈飛六甲之秘文》,教人如何得道“遁甲”之法。
此畫寓意如何,史無確解。如以諧音觀之“蟹”、“謝”同音,當有一連串“謝謝”之意。或“六蟹”代表“六甲”,纈凇安菽嘀中”,于秋高之際,肥美多肉,尊前下酒,食之可以成仙,實乃最佳“尊前風味”,其滋味之美,對老饕而言,無異于“靈飛”而“上乘”了。
下面為七道士畫鳥蔬果小品五幅。第一幅是《鵬程萬里》,圖右題“鵬程萬里”四字,款書:“七道士畫”,白文印“曾衍東印” (圖19) 。畫大鵬鳥,自右上向下俯沖,筆法古拙,不讓冬心。十九世紀以金石筆法畫鷹,此作算是開了先河。
第二幅是《平沙落雁》,畫右題七絕一首:
平沙水落雁來遲,衡岳峰回人未知;
南北不愁行李乏,蚤秋都是稻梁時。
七道士
白文印“衍東”。 (圖20)
七道士畫雁,風格獨具,與“揚州八怪”之一的邊壽民,大不相同。但見大雁似頑皮的小孩,神情十分幽默,有如現代“卡通”,為花鳥畫中的奇品。背景蘆葦,寥寥數筆,盡得金石派筆法之神髓。
第三幅是《菜根香》,畫白菜二棵,一大一小,挺立如大樹,自題云:“食肉者鄙,食者肥,吾食菜根,淡而有味。七道士曾衍東”朱文印“好讀書”、“衍東”。墨法靈活,枯中有濕,潤中帶澀,開齊白石、吳昌碩果蔬筆法之先聲。其題字之筆法,亦為中國書法中“壞字系統”的代表作,遙承元代張雨、楊維禎,近接明代徐文長、清代丁敬身。
第四幅是《風扇扇風》,以焦墨畫破蒲扇一把,并題《風扇歌》七絕一首云:
風扇扇風扇在空,扇風風出扇之中;
有風不扇無風扇,不扇無風扇有風。
七道士曾衍東作
朱文印“七如”、“”。 (圖21)
此圖此詩,為詠物妙品。全篇以打油詩口氣,繞口令筆法,把扇子諸種面貌及象征意義,全寫了出來。“秋扇見捐”的故事,自漢以來,已成家喻戶曉的典故。宋元以后,以秋扇為主題的畫,多半與美人一起出現,暗示“色衰而愛弛”的悲哀。七道士一反陳腔,以老百姓的幽默,在風扇扇風上,大作文章,回來繞去,十分逗趣,充分發揮了畫家輕松頑皮的一面。
第五幅是《書齋清供》,畫上題“書齋清供”四字,款書“七道士”,白文印“七道士印”。畫筆筒一,內有畫卷一軸,大小毛筆五六枝,其中有一些已失去了筆頭,只剩下孤零零的筆桿,傲然挺立。旁有古硯一,水盂一,書一帙,菊兩朵,墨葉數片,有筆墨生涯,詩書相伴的東籬之思。全畫行筆快速,墨色濃淡對比強烈,置于豐子愷的畫中,幾可亂真,風格十分二十世紀。
綜觀七道士的花鳥、蔬果、文房畫,在乾嘉時期,可謂異軍突起,繼承揚州八怪的畫法,而又有所開創發展,并對十九世紀的畫家,大有啟發。若要稱他為一代承先啟后的大師,實非虛譽。
七道士的山水畫,亦是十九世紀一絕,開近代山水畫之先河。他有兩幅山水小品,可謂十九世紀山水畫之代表作之一。第一幅是山水畫《數家臨水自成村》,畫中自題:“數家臨水自成村 七道士”,白文印“七翁”(圖22)。 畫面前景以亂點做苔做樹,后有簡筆白描房屋三四間,屋后是山崖峭壁,垂懸如老人彎腰,似乎在呵護房屋村落,戲劇感十足。遠山全用干澀燥淡之筆墨,擦涂而出,絕似西洋炭筆寫生。
第二幅是《秋江平遠》,款書:“秋江平遠 七道士”,后有連珠白文印“衍”、“東” (圖23)。 畫面前方,以亂柴皴做山石,上著白色高塔,面江而立。在白色山石塔寺之后,是濃墨樹叢與房屋,補以黑色的沙岸與舟楫,黑白對比強烈。江面上,有二小舟,破浪而行,畫家以飛白筆掃船邊水波,觀之若小舟飛駛而過,速度感十足,這在古畫之中,尚屬首見,幾乎讓人以為,江上飛來的是現代快艇。對岸是兩三筆遠渚,一片淡墨遠山。畫家用墨濃重快速,有如西洋炭筆畫稿。乍一看,還以為是傅抱石或余承堯的寫生稿,真是奇逸非常,奪人眼目。
是的,七道士的畫,有用墨濃重的傾向,與稍后“京江畫派”的大師如潘思牧(1756―1843)、張(1761―1829)、顧鶴慶(1766―1840)、周鎬(1780?―1850)、明儉(1780?―1855)等,似乎互通聲氣,充滿了時代風格的特色。他的《簡筆山水仿古四屏》,是晚年自信滿滿的山水杰作,擺明了要與古代大師一較長短。他在畫中,以粗筆濃墨枯墨,方筆硬筆造型,向宋元名家如僧巨然、劉松年、倪云林、吳仲圭,大膽發聲,平等對話,構圖皴法,毫不相讓。充分把自我對山水畫的感受與主張,毫無保留地放筆陳述,直令當時“四王”的徒子徒孫們,驚恐萬分,張口結舌,動心駭目,不知所措。
第一屏山水,款題曰:“僧巨然 七如 衍東”,下有白文印“曾衍東印”、“情深恨有余”、“寫得名山真面目”(圖24 a,b,c)。他把巨然的淡墨長披麻帶水皴,改成了又干又燥的濃墨枯筆短披麻皴,充滿了自家倔強的個性,又顯示出無比明快的決斷力。“寫得名山真面目”一印,更強烈地表現了曾衍東“筆墨當隨時代”的志愿,他要通過古人“名山”,寫自家精神的真面目。
第二屏山水,款題:“劉松年 七道士作”,下有白文印“[衍東之印”、“十年曲身無居”、“旦夕會于回齋” (圖25 a,b,c)。此畫把劉松年的斧劈皴,變成了短披麻兼雨點皴,化宋人細密婉轉的“格物致知”為七道士直接開朗的“目擊道存”。全畫濃墨粗筆,要言不繁,簡凈渾成,好一派闊大氣象,絕無小家喋喋不休之態。
第三屏山水,款題:“倪云林 七道士 衍東”,下有白文印“七” 、“翁”(朱文)、“休叫華事謝”、“自壽”(圖26 a,b,c)。 他把倪云林有名的折帶皴,完全變成了他特有的粗筆“方塊皴”,使遠山近石,都變成了堅硬的石灰巖城堡,或摩天巨碑,用七道士自家的粗獷陽剛之氣,取代了倪高士清雅秀美的陰柔之調,現代感十足,讓二十世紀的山水畫家,可以從中得到無限啟發。
第四屏山水,款題:“吳仲圭 曾衍東仿古”,下有白文印“虛侍實客”、“七品官耳”,白文印“西湖老子”(圖27 a,b,c) 。此畫把梅花道人吳鎮的濕筆披麻皴,化成了硬筆斧劈,筆筆斬絕,直陳本體,絕無朦朧暈染之態。如此大膽的放筆猛刷,當令所有的觀者都為之精神一振,從而使內行藏家拍案叫絕,外行玩家目瞪口呆;從而使藝術史學者,贊不絕口,當行畫家,心生佩服。而“虛侍實客”一印,正是他與古畫對話的大原則,那就是:侍從古人古畫是虛,客訪古人古畫是實。與主人平等對話,絕不為其侍從奴仆。
從藝術的內容而論,曾氏的畫,著重真實經驗,多從寫生來,少用芥子園畫譜的套式。尤其是他的人物畫,有很強的敘事性,既有生活諷刺,也有社會批判。在思想上,他從張載、周敦頤出發,避開晚明心學,對清初的顧炎武、顏元,到乾隆的戴震,都有體會。這些,全都反映在他繪畫及小說題材的多樣性之中。從形式上看,他多用濃墨、焦墨、枯墨,方筆、篆筆、隸筆,行筆迅疾,雄強重大,似乎受到顏習齋“動力說”的感召,在畫中展現出一種倔強憤世的態度,紀錄了自己的生活,也反映了時代的變遷。
從藝術圖像史的角度看來,七道士的畫,從五代北宋的石恪,南宋的粱楷,元代的龔開,明代的徐渭、張風,清代的、胡靖(癲道人)、陸日為(癡道人)、黃慎、金農,以及晚清的蘇仁山,似有脈絡可循。我曾為文,把不太為人所重視的癲道人(1630―1720?)、癡道人(1640?―1716)、七道士、蘇仁山(1813―1892)等四位奇逸畫家,列為清代畫壇的“畫外四奇”。近年來,大家對蘇仁山的研究已有不少進展,而對其他三位的考察,則尚待加強。
我們把曾衍東的山水、花鳥、人物作品,與他的詩詞佳句、小說文章對照起來,便可發現,他是一個藝術整體感與社會參與感特強的畫家與詩人、作家,真情真性,完全表現在他的文字寫作與圖像藝術之中,真實反映紀錄,絕不弄虛作假,下筆開門見山,毫不拖泥帶水。這樣的畫家,求之清代畫史,百不得一,求之中國畫史,亦是鳳毛麟角,值得大家重新重視,深刻研究,并進一步,將其藝術精髓發而揚之,光而大之。
注:
一、 Wen C. Fong, Images of the Mind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p.482.
二、 Harold Stern,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rt: Freer Gallery of Art Handbook
(Baltimore, Garamond/Pridemark Press,1976), P.49.
三、 見林宗毅編《定靜堂藏近代百年中國繪畫》(日本和泉市久保惚紀念美術館,2000年)頁18―19。
四、 筆者曾為為一文曰《用文字保衛文字》,詳述圣跡亭之重要歷史文化意義,刊于1995年 4月《漢聲雜志》第78期《搶救龍潭圣跡亭專號》。
五、 李蘭芝、方立克著《風華現影:哲人篇》下冊(臺北,書泉出版社, 1995年)頁13―31。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拿手好戲,說到有什么拿手好戲,人人都津津樂道。你有什么拿手好戲呢?下面小編整理我的拿手好戲優秀作文500字6篇,歡迎閱讀。
我的拿手好戲作文1鋼琴,是樂器之王,因為它可以發出一種美妙的聲音。世界上還有許多鋼琴家,如:貝多芬、郎郎等。他們的琴聲可以是小橋流水,也可以是鳥聲啼啼,還可以是飛流瀑布……而我,也喜歡上了鋼琴。
剛開始,因為我的課外班真的是太多了,所以我對鋼琴也非常的厭煩,每次上課我都扭扭捏捏,不想去。但是,我漸漸地渴望上課,渴望彈琴,想要擁有成就感。雖然每天練完后胳膊酸酸的,手也是麻麻的,但是每彈會一首曲子,得到老師父母同學的認可和表揚,這種成就感是那些整天吃喝玩樂的人體會不到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會彈的曲目越來越多,鋼琴等級也從一級提升到五級。練琴不僅使我擁有沉穩的性格,更使我學會堅持。
一天,媽媽滿臉歡笑的對我說:“丫丫,我給你報名參加了比賽,而且和你說老師說過了,就彈《夢中的婚禮》。“什么?《夢中的婚禮》?”“怎么啦?”“我沒學過呀!”“就是因為沒學過,才要挑戰自我呀!”我真服了這個“勇敢”的媽媽。
經過鋼琴老師的指導,媽媽的鼓勵,還有我不懈的堅持努力,我終于將《夢中的婚禮》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這一天終于到了,沒想到我運氣這么“好”!居然是第二個參賽。在后臺等候,我的心中像有一個小兔子,蹦來蹦去。該我上場了,我的心就要蹦到嗓子眼兒了。當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上舞臺后,掌聲響起來,我深深的鞠一躬,走到鋼琴前坐下來,在聚光燈下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我深呼一口氣調整狀態,跟著旋律情不自禁地按下了琴鍵,如行去流水般自如……最終,以高分拿下了銀獎。
彈鋼琴是我的拿手好戲,取得成績是我努力的結果。所以,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后,一定都有默默的堅持和汗流夾背的付出!
我的拿手好戲作文2有的人的拿手好戲十捏泥人捏得栩栩如生;有的人的拿手好戲是彈鋼琴彈的形如流水;有的人……而我的拿手好戲和別人不一樣,我的拿手好戲是——做飯,我做出來的飯呀,色香味俱全。
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我的拿手好戲就是這樣煉成的。第一次我親自炒菜,炒的是蛋炒飯,那時我的雞蛋都打不到碗里,不是打到地上就是雞蛋打不破,我一邊收拾殘局,一邊埋怨道:‘‘這個臭雞蛋怎么都打不碎?用力就全都‘蛋打雙飛’我以后再也不做菜了!’’
媽媽每次都會溫柔地對我說:‘‘沒事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了我不怕,怕的是你不站起來,你再打一個試試’’
聽了媽媽的安慰,我的心情闊然開朗,于是又拿了一個雞蛋哦哦哦好吧好吧好吧啦啦操說,媽媽在我的臉上重重的親了一下。
從此以后,我一有時間就練習做菜,因為我持之以恒地練習做菜,所以我的做菜技術提高了許多。
有一次我正在打雞蛋時,蛋破了掉在了碗里,可打出來的蛋白變成了‘蛋紅’,我嚇的一下跳到了爸爸的背上,媽媽看見我驚慌失措的樣子,真是哭笑不得。
還有一次爸爸的朋友來家里做客,晚上在我家里吃飯,我想何不讓叔叔嘗嘗我的手藝,于是我自信的說:‘‘晚餐讓我來做吧。’’那天我一共做了三道菜,一道湯,菜里有我最拿手的番茄炒蛋,還有我新學的兩道菜,糖醋排骨和麻婆豆腐,湯是我最愛喝的南瓜小米粥,做完之后我信心滿滿的把菜端了出去,叔叔吃了直說好吃,我有些小得意。
這就是我的拿手好戲,我不僅會做菜,還好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的真諦。
我的拿手好戲作文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比如畫畫,彈鋼琴,唱歌跳舞等等。如果要問我的拿手好戲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的說繪畫。
我從三年級開始學畫畫,以前我總是自己在紙上隨便的畫,后來媽媽看到我挺喜歡畫畫的,就決定給我報了一個畫畫補習班,聽了這個消息以后我高興極了。剛到畫畫補習班的時候,我非常的怕生,因為有很多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那個陌生的老師姓王,王老師給我找了一個畫板一張紙。
繪畫要從最基礎的開始,老師先教我們調色,用紅黃藍三種主色調調制出各種顏色,這時我發現了繪畫的樂趣。
在我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畫一只可愛的兔子,老師將它畫在黑板上給我們講了一遍,我模仿老師的畫法畫出了大概的輪廓,我把一只可愛的畫兔子畫成了怪獸。我一下就沒有信心了,因為畫的非常丑,再加上同學們的嘲笑,我突然就不想學了。這時王老師走過來將我畫的一些不好的地方修改了一下,又跟我重新講了一遍。然后我反復的琢磨,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這幅畫終于完工了。
繪畫有著一種別具一格的魅力,無論是兒童畫還是水粉畫我都非常的喜歡。尤其是漫畫人物,漫畫人物是我一直以來酷愛的,雖然沒有老師的指導,但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嘗試怎么能把漫畫人物畫得更好。
學習繪畫我有了不少的收獲,我會畫各種的東西。畫技也提高了不少,現在我和繪畫有著不解之緣。他已經成了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繪畫給了我快樂,給了我信心,給了我力量。我會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加油努力奮斗!
我的拿手好戲作文4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拿手好戲,而我自然也有屬于自己的拿手好戲,那就是――變魔術。
有一次,我看見有一個人表演魔術十分神奇,便向他請教,如何表演魔術。之后我便天天練習,過了許多天以后,我終于練成了變魔術。
有一天,我與同學去到三樓的亭子里玩,玩了一會兒,我心里想:誒,我帶魔術道具了,我可以給同學表演魔術啊!接著,我便開始整理我的魔術道具,準備給同學表演魔術。
我準備好給同學表演兩個魔術,一個叫“偷天換日”,另一個叫“移形換影”,我讓同學轉過身去,然后將我的第一個魔術道具擺好。
我準備好之后,便讓同學轉過身來看我表演,我先給他看了看魔術道具,三個不透明的杯子,和一個杯子剛好能裝下的小球,他看好之后,我便將小球裝到一個杯子里,他用力睜著眼睛看,我慢慢的換著三個杯子的位置,換了一會兒,我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將球偷偷的弄到另一個杯子里,然后再慢慢的換一下位置。
同學似乎沒有注意到,我剛才換了,想都沒想,便直接指向了原來裝球的杯子,我翻開讓他一看,他看見杯子里什么也沒有,便連連夸贊我。
夸贊完一番后,就讓我表演第二個魔術。這次的魔術很簡單,我先讓他看著,然后拿出一個小球,小球上有他看不見的透明線,我將小球放在桌子上,用手悄悄地遮蓋住小球,然后讓他仔細看,我在抬手的一瞬間,將那根透明的線拉了起來。結果,悲劇發生了――那根線斷了。
我的表演失敗了,場面非常尷尬。
這就是我的拿手好戲――變魔術。
我的拿手好戲作文5我的拿手好戲是做菜,我會做許多菜,比如炒青菜,西紅柿炒雞蛋,青椒炒肉絲等等,但我最拿手的菜是油炸排骨。
今天是星期天我正好沒什么事,于是決定做一道我最拿手的菜,讓家人品嘗一下,也順便改善一下伙食,我去菜市場買回來了排骨,我便在廚房里忙活了起來,我先把排骨洗干凈接著開始調味,我現在盆里倒入適量的五香粉,小許鹽和少許味精,接著把排骨倒入這個盆里腌制一小時,讓排骨更好入味,在這一段時間里我把面粉調成糊狀,我用筷子將排骨一一加進裝面糊的碗里,給他們裹上面糊,這樣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現在要油炸排骨了,我把炒鍋放在煤氣灶上,然后開大火把鍋燒熱,倒入,小半鍋油,等油燒到七八分熱調成小火接著,我就把排骨一一加入鍋中,頓時鍋里的油沸騰了,吱吱吱的聲音不停在耳邊響起,排骨在鍋中有不斷的變化,表面那層白色的面糊慢慢的變了顏色……
家人早已等不及了,一個個貪婪的望著盤子里有炸排骨,活像一只饞貓,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我美滋滋的對大家說,快來嘗嘗吧,爸爸首先,舉起了筷子,加了一塊排骨,他毫不猶豫地咬了一大口,邊吃邊說女兒,你做的真好吃,大家聽了紛紛來品嘗,媽媽說女兒你這排骨色澤鮮亮,讓人看了胃口大增,比上次夾的更好了,奶奶也笑得樂開了花,豎起大拇指點頭說孫女兒不錯呀,你跟誰學的?“嘻嘻我不告訴你”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就經過辛勤勞動才能收獲快樂,而懶惰的人永遠也享受不到。
我的拿手好戲作文6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拿手好戲,有人是畫畫,有的是做手工,有的是炒菜……而我的拿手好戲是釣魚。
我的爸爸從小生活在農村,每到秋天天氣轉涼,荷塘里的魚兒也變得肥大,我爸爸就變回搬一個小板凳,拿一根魚竿,坐到房前的荷塘邊釣魚。久而久之便掌握了釣魚的技巧并教給了我。
他的方法一是要找到合適的池塘及位置,盡量去魚多的池塘釣魚。二是要選對釣魚時機,一般在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期間,這時釣到的魚又大又肥。三是要有合適的魚竿和魚食,四是釣魚時要專注雙眼,不能左顧右盼也不能亂動,這樣會驚動魚兒。看到浮漂移動時應迅速把魚竿提起。我到一個池塘中練習了幾次,發現非常靈。
秋天的一個周末,我和同學去郊區的公園游玩。游玩前,我特地在上面一個水桶一根魚竿,一包魚食想著到公園里給同學們表演一下我的拿手好戲,終于到達了目的地。進了公園我立刻看見了一個長長的荷塘。我興奮不已,對同伴們說:“今天我給你們露一手吧!一會兒我釣魚,今天的晚餐就吃魚了!”大家異常興奮。我找了一塊兒大石頭,坐到上面,拿起魚竿,往魚鉤上放魚食,再把它扔進水里。我注視著浮標,可他紋絲不動。15分鐘過去了仍沒動靜,還是那樣的平靜。突然魚線像要被拖進水里一樣猛的一抖,這是魚上鉤啦。我猛地把魚竿往上一條,嘿,一條又大又肥的鯉魚!我連忙放進水桶里。之后我又釣上來了幾條魚,今天可真是大豐收啊!我們幾個高高興興的坐車回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