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業機械

農業機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業機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業機械范文第1篇

1.1生態設計和綠色制造

對于低碳農業機械化與農業機械低碳化來說,生態設計和綠色制造完全符合其內在要求,也符合低碳農業的發展宗旨。由于農機制造涉及到了化工、電子、機械等很多行業,因此,在農機市場競爭中,企業為了提高競爭力,獲取更大利潤,將注意力都放在農機的性能和價格方面,卻忽略了低碳化性能。這就使得在農機制造和使用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響。對此,生態設計和綠色制造能夠有效的對資源效率和環境影響進行平衡發展。能夠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和對資源的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夠降低成本,減少潛在的責任風險,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

1.2仿生設計和仿生制造

在實現低碳農業機械化與農業機械低碳化過程中,采用仿生技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例如,基于土壤動物的非光滑形態,建立了生物非光滑脫附減阻理論,從而發明了仿生非光滑脫附減阻的相關技術和方法,生產出了非光滑犁壁。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土地情況,衍生出了多種不同的機型,脫附效果較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就目前的研究現狀來講,仿生設計和仿生制造中需要解決的兩個重要難題分別是對農機耕作部件仿生降阻機理和對土壤洞穴動物降阻機理的深入了解。因此,未來的研究應當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利用學科交叉和原始創新等手段,對其進行宏觀仿生。然后結合實際耕作的情況,進行深入研究。

1.3農機化清潔生產

農機化清潔生產指的是對農機進行低碳化設計、制造和使用,結合農機和農藝,創新耕作方式、開發新型能源。提高農業生產的持續性、高效性、環保性和安全性,保持農產品產地環境和農村人居環境的舒適和整潔,從而實現農業清潔化生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應當盡量減少資源和能源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從源頭加以控制;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工藝,對過程進行控制;循環利用有效資源、積極回收廢棄物、及時治理環境,對末端進行控制。

2結論

農業機械范文第2篇

關鍵詞:農業機械;技術保養;落實農業機械技術保養

中圖分類號:S232.7 文獻標識碼:A

農業機械由于受各地季節性的限制和農業機械本身功能的限制,每年的工作時間較短。比如播種機、收割機等機械設施每年只需工作十幾天,其他時間都在閑置,停放保管時間比較長,如果不能得到妥善保管,機械設備易在停放期間損壞,如機械的霉爛、老化、破裂、腐蝕、變形及銹蝕等情況,都會對機械設備的使用造成影響,甚至損耗情況遠遠超過了其在使用過程中的損耗。

1 農業機械技術保養的現狀

農業機械具有特殊的針對性,且技術含量較高,是一種結構比較復雜且專業性較強的生產工具。一般都是在工作條件比較惡劣的情況下進行作業,而且在使用農業機械過程中操作人員的使用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素質差別較大。同時,在農業機械保存年限逐年增加的過程中,機械本身的性能將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降低,影響到正常的使用。通過對農業機械使用情況的調查,發現在日常的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使用者往往忽略了機械保養問題,一般都是在機械使用后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進行維修,“以修代養”情況比較嚴重,在很大程度上地降低了農業機械的使用壽命和使用效率,無形中提高了農業機械的使用成本。

2 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應落實到實處

2.1 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的重要性

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是在農業機械未進行使用的時期內,需要定期地為農業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保養(包括檢查、清洗、調整、緊固等各種保養項目)。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制度是維護和提高農業機械的技術狀態的一項重要措施,它主要起到預防農業機械發生霉爛、老化、破裂、腐蝕、變形及銹蝕等損壞現象的作用,使農業機械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的狀態,以此實現農業機械的優質、高效、安全、低耗等一系列的目的。有助于更好地搞好農機的監理,管理好農業機械,同時,做好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也是進一步貫徹“防重于治,養重于修”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保養維修與安全生產方針的有效保證。

2.2 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方法與具體情況

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要求要以保養為主,在日常的使用中要格外注重機械設備的技術保養,而不是在出現問題之后以維修作為彌補的手段。在保養的過程中要嚴格執行該機械設備的保養規章,對于動力機械的保養,要按照保養的步驟進行逐項的保養,并且要保證每項的保養工作達到該機械技術保養的技術標準,以此保證農業機械能夠在任何時間下都處于完好的工作狀態。

農業機械的保養工作需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操作,并且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及當地農機管理部門規定的內容進行。要想做好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2.2.1定期對保養所需要油的數量和質量進行檢查,保證油始終是清潔的。

2.2.2要始終保持農業機械的散熱系統正常工作,定期地添加冷卻水,避免出現溫度不正常的現象。

2.2.3及時檢查農業機械設備的各個零配件,查看是否存在零件損壞的現象,發現問題零件,及時更換。

2.2.4對工作后的農業機械設備,要進行及時的清洗,清除機械設備上的泥土和灰塵,避免其進入機械內部,磨損機械。

2.3 如何將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落實到實處

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在農業機械的管理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要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2.3.1 克服“以修代養”的農業機械管理舊思想

使用農業機械設備管理新理念,以對機械設備的保養為主,盡量避免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后再進行維修。日常農業機械的管理過程中,要始終把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工作放在首位,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農業機械技術保養制度,提高技術保養在農業機械管理中的地位。

2.3.2 加強農業機械技術的培訓工作

在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工作中,培養出一批專業的技術保養工作人員,使其對各種農業機械保養工作的項目和步驟掌握清晰,操作熟練,能夠完全按照農業機械設備的保養規程對農業機械進行熟練的、細致的保養工作,提高農業機械的保養水平。

2.3.3 完善農業機械設備的技術保養工作

大部分的農業機械設備在設計、生產的過程中,都會在相應的零件及使用部位設置專門的檢測點,然后使用相應的檢測設備對其進行檢測。因此,為了更好地完善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工作,我們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對農業機械的各個部位的檢測工作進行了解,準備好需要的檢測設備(包括各種常用的工具和專業的工作準備),同時還要設置好檢測時需要的工作臺及車間等空間設施。另外,要保證對于在檢測中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地給予解決,保證農業機械設備的良好工作狀態。

2.3.4 規范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工作內容

目前,對于農業機械設備的技術保養工作相對混亂,缺少一些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規范,在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過程中,我們可以建立起相應的表簿冊,對每一臺農業機械設備的技術保養情況進行登記,便于保養人員及使用人員及時有效地對農業機械設備進行必要的技術保養,為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提供重要的依據。

2.3.5 利用質量高價格相對便宜的零配件

在農業機械的技術維護過程中,各種零配件的使用量很大,因此,資金的消耗也很大。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需要我們能夠充分利用有限的資金做好機械設備的保養工作,而不是將農業機械設備的保養工作忽略掉。我們可以根據農業機械設備各個零件的消耗情況,將易損、易耗和資金占用少的零配件進行合理的庫存安排,做好保養所需備件的定期統計工作,這樣既可以保證保養所占用資金較多的配件能夠有一定的庫存,還可以保證保養維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在選購備件時,一定要對該備件的各項重要指標進行詳細的了解,避免購置不合格的零配件,影響機械設備的保養工作,增加保養的成本。

2.3.6 充分發揮各部門之間的聯勞協作功能

農業機械的使用時間隨著季節變化,根據這一特點,我們要充分利用農閑時間和農業機械停機待工的時間,結合各臺機械設備保養維護的期限,合理地安排農業機械保養。同時,協調好零配件供應部門、機械使用等相關部門的關系,組織保養人員和機械操作人員共同參與保養維護,明確各自的任務,充分調動個人的積極性,開展各式各樣的機械保養工作。

3 農業機械技術保養在其使用中的重要意義

切實地做好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工作,保證農業機械在使用的過程中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不但可以充分地發揮出農業機械的功能和作用,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機械的工作效率,減少維修和更換農業機械設備的成本。

4 總結

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工作在農業機械的管理過程中十分重要,我們要時刻重視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工作,不斷規范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流程,提高技術保養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保證農業機械的技術保養工作落實到實處,充分發揮出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麗,王洪均. 農業機械維修保養技巧田農村科技[J].2009(9).

農業機械范文第3篇

【關鍵詞】農業機械,技術維護,原因

中圖分類號:S2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在我國,務農人口數量極大,農業產業的發展也在現代化過程中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機械化生產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農業機械的使用環境一般都在條件較為惡劣的戶外,同時農業機械本身是一種結構相對復雜,技術含量較高的生產工具,在其作為生產工具使用的過程中,機械的磨損,老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為了使農業機械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均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在農業機械的管理使用過程中缺少不了技術維護這個重要的環節。

二、農業機械技術狀態惡化的原因

農業機械投入生產使用以后,隨著時間的增長,其技術狀態會逐漸的惡化,使其不能發揮出原有的性能。當技術性能指標超出允許的極限時,且得不到及時的保養和維護的時候,農業機械便不能滿足正常農業工作的基本要求,耽誤正常的農業生產工作,降低農業生產活動的生產率。例如,工作質量差、工作效率低、經濟效益急劇下降、機械故障急劇增加等,這種現象稱為技術狀態惡化。

1.在生產使用過程中,因為機械的金屬部位的腐蝕,木質件的損耗以及橡膠和塑料件變形等原因而使機械的技術狀態惡化。

2.螺絲等連接件和固定件由于在使用過程中受到撞擊和振動變的松動,從而造成了機械的零部件失效的問題。

3.機械上的零件因工作轉動的摩擦、熱腐蝕以及化學腐蝕等原因造成其形狀、大小尺寸和表面質量發生變化。

4.由于機器上各運動零件,不斷受交變荷載與振動的集中影響,可能會出現斷裂的現象。

5.發動機的技術狀態惡化:發動機中的某些孔洞、管道和間隙因使用了不清潔的燃料、水、油和空氣等造成了堵塞問題。

總體來說,農業機械技術狀態的具體惡化過程比較復雜。但是其各個部件的惡化也都有自身技術狀態的變化規律。例如,表面過濾式機油濾清器,其基本惡化形態是濾網臟堵,一旦濾網完全堵塞,就會喪失其過濾雜質作用。又如,曲軸與軸承、活塞與缸筒等運動配合件的基本惡化狀態是配合間隙增大,當其配合件間隙增大到極限值后,在配合件之間將出現撞擊現象和條件的惡化,如果繼續工作,會造成機器的損壞。但是由于各個部件的原材料,工作的場合條件以及使用方法目的不同,在工作過程中的惡化過程也是有所區別的,千萬不能一概而論,出現故障時應該觀察并仔細的分析問題,再提出相應的保養維修計劃。

三、農業機械技術維護的方法

對于一些技術要求復雜而且操作者技術水平較低的農業機械持有者,一般可以選擇如下兩種形式中的一種作為自己的保養計劃::一是農機產品制造廠商在各地設立的特約維修服務點,主要負責所產機具的售后服務及換件修理等;二是農機主管部門會同工商管理部門核準的農機維修單位,他們都持有專門證書――“維修技術合格證書”。我們進行技術保養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該機械生產廠商的特約維修服務店去進行保養,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才考慮到具有“維修技術合格證書”的修理服務單位去進行維護。若發生修理質量糾紛,只要是在獲證單位修理的,一般都能得到圓滿解決。

另外,對農業機械進行技術維護,首先應該明白農業機械技術保養的特點,它具有兩個主要的特點:

(1)、隨機性。有些農業機械除了在每天工作開始或結束的時候進行維護外,還要隨時隨地的對有些部位進行保養。例如,農業機車的車胎要隨時進行維護,確保它能有效的使用。

(2)、結合性。有些農業機械的作業期較短,定期保養同作業結束后調整檢測結合進行。有些作業期長的農業機械,為了減少其的停工期,往往結合拖拉機定期保養一起進行。

在了解保養特點的基礎上,農業機械的保養必須按照該機械的相關說明要求進行,切勿自己無根據的進行,保養時要遵循“防重于治,養重于修”的原則。涉及到動力類農業機械的保養時,要按主燃油消耗量確定保養周期,按時、按號、按項、按技術要求進行保養,達到技術保養標準,確保機具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

下面是一些農業機械的換季維護措施:

(1)拖拉機和其他農機應盡量停放在車庫內,防止被風吹、日曬、雨雪侵蝕和冰凍。

(2)徹底清洗濾清器、油底殼、變速器、否則會造成不同牌號的油混存,降低效果。

(3)及時加注、更換防凍液。在使用防凍液前.首先要將原有的發動機防凍液清除,然后清洗水道,最好加注制造廠指定的防凍液,以免日后引起水道腐爛。

(4)定期放出燃油箱中的水,嚴格防止水混入柴油中,以免柴油發生凍結。機器在低溫啟動時.應實行預熱啟動;

(5)要注意發動機的正常使用溫度,水溫達到40℃以上時,方可空負荷運行;55攝氏度以上才能開始負荷作業;正常的工作溫度應保持在8O到℃95℃之間,以減少發動機的不必要磨損。

(6)除水垢時,將兩條較大的去皮、去籽的絲瓜絡,清洗干凈后放入水箱中,并定期更換即可。

對于我們來說,農業機械使用的過程中最好不會出現故障問題,這樣就能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但是在現實的生產環境中這種無維修的設計工藝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只能存在于一定的可能性范圍之內。所以,農業機械的故障排除技術和維護技術需要我們的不斷的深化和研究。在上個世紀,我國的農業機械維護主要按照一定的時間周期進行,也就是集中一段修理時間對機械進行集中的維護修理,又稱為定期維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我們對農業機械采取的技術維護措施不再是以前的“定期維護”。如今我們采取“預知維護”機制,這種維護機制不同于以時間周期為界限的定期維護,而是一種以農業機械的運行現狀來決定是否進行維修的即時維護機制。這種維護機制能夠明顯的縮短農業機械的維修時間,確保足夠的機械出勤率,大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生產率。與此同時,它還減少了維修的材料,人力,物力的浪費,提高了維修的經濟性和有效性。此外,在進行農業機械維護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相應的經濟利益。農業機械投入使用以后,隨著時間的增長,其主要的技術性能指標會逐漸的與初始標準值產生偏離,帶來經濟收益的減少。所以,在考慮到是否對機械進行維護的時候,首先還要考慮維護之后它還具有多長的經濟壽命。只有在合理費用的支出的前提下,才能對機械設備進行維護。如果農業設備已經損壞到了不可修復的地步,就應該考慮更新設備,不可繼續采取維護的措施。

在進行農業機械技術維護的時候,我們應該對其深入了解按照其相應的技術要求、操作規范來進行維護,不憑空想象,不違規操作。此外在修理設備不完全,修理經驗不夠的時候,切勿進行維護。盲目拆裝,憑力氣蠻干,其后果可能是會損壞零部件,增加其他機械故障問題。

四、結束語

如今,農業機械已經成為了農業工作者的日常生產工具之一,對于提高農業產業的生產水平具有關鍵作用。農業機械的技術維護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需要一定的科學文化依據,不能有半點的馬虎和敷衍。要想保持農業機械的良好出勤率和生產率,我們必須時刻要勤于檢查,發現問題并及時維護,千萬不能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重視機械的維護,保養與維修,直到機械完全損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此外,相關部門應該組織一些農業機械操作者進行技術培訓,增加他們農業機械技術維護方面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操作水平。希望廣大農業生產工作者能夠重視農業機械的技術維護,更好的發揮它對農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吳維雄,馬榮朝.現代農業耕整地機械的使用和維護[M].原子能出版社,2010

農業機械范文第4篇

主要內容:①農業機械基礎化。農業機械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只有發展農業經濟才能促進整個經濟的提升,所有農業的生產、收割都離不開機械設備的運行,奠定了農業機械的基礎化特性[2-3];②經濟規模化。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農業機械也不斷發展創新,信息化也使得農業機械規模化生產,促使各種農業機械的多種多樣、和人性化設計,提高質量和效率;③產業結構的變化。傳統的農業機械的產業結構是農民自主生產,產量少且種類少。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傳統的農業機械產業結構以及變化為多種經營、多種農作物生產,擴大了產量,使得產業結構向農業多方位發展[4]。

2農業機械信息化的意義

主要內容:①促進全球化發展。農業機械從傳統農業機械向信息化發展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不僅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還能節約農村生產力,還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從基礎產業推進我國全球化發展的進程[5];②農業機械信息化。農業方面的人才與資源相結合,使得資源充分全面的利用,提高效益;③提升自身競爭力。農業機械信息化不僅能夠實現產業結構的轉變,還能促進競爭機制,提升農民自身的競爭力。農民學到新技術,增加產量以及收入,實現從單純種植農作物到銷售農作物的發展,提升自身競爭力;④提升產業水平。實現農業機械的信息化可以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不斷提升產業水平,生產處高質量高效率的設備。

3農業機械信息化應用

3.1農業機械設計水平

信息化技術借助CAD/CAM技術,結合VR設計優化傳統農業機械的設計方案。虛擬仿真技術可以向設計者和使用者生動的展示出開發的過程,這樣就能夠預測產品的相關性能的使用感,提高設計水平,減少成本。

3.2農業機械制造水平

結合信息化可以有效提升農業機械制造水平。比如:柔性制造技術(FlexibleManufacturingTechnology,FMT)和計算機集成制造(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CIM)對農業機械制造進行改善。柔性制造技術可以提高農業機械設備利用率并減少運行成本;CIM技術結合多種技術可有效提升農業機械制造的工藝水平。

3.3農情信息采集

只有有效的分析把握農情信息,根據農情信息進一步對農作物做出調整,才能有好的收成。1)采集土壤信息。土壤對于農作物的生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沒有土壤的供應就沒有農作物的生產。因此監測土壤信息至關重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土壤進行檢測,為農作物的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2)采集農作物信息。農作物信息包括:生化參數比如葉綠素含量、水分含量等;理化參數比如葉面積指數等。根據采集的農作物生長狀態進行相關措施,有效提高產量。3)采集蟲害信息。蟲害對于農作物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一旦蟲害泛濫那么農作物的產量將會大幅度的降低,非常有必要對蟲害進行監控和采集信息。傳統農作物蟲害只是靠人力,耗時且效果不佳,采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更好地監控蟲害信息,準確率也能夠得到提升。

3.4農業機械導航及作業水平

精確測量耕深可以保證農作物的最終產量,信息化技術可以精確測量土地的耕深,確保農業機械作業水平;而農作物種植環節包括播種、育苗、嫁接。播種時采用播種檢測技術查看播種的進程以及漏播率等,對于漏播的地方后期可進行相關的補救措施。在種植后還要對農作物進行管理,比如施肥、灌溉等,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施肥和灌溉等管理上可以為農作物的生長創造更好的生長條件,為后續高產打下基礎。

4結論

文章研究了農業機械信息化研究基礎包括:農業機械基礎化、經濟規模化、產業結構的變化等。文章旨在突出研討農業機械信息化的重要性。得到以下結論:農業機械信息化能夠提升農業機械設計和制造水平,采集農情信息包括:土壤信息、農作物信息、蟲害信息等、農業機械信息化,還能夠對農業機械進行導航包括:灌溉、施肥等田間的管理工作還能檢測作業水平。

作者:高思佳 單位:新疆烏魯木齊市中收農牧機械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秦芳磊,王新建.淺談電子信息化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J].農技服務,2015(10):158.

[2]閆國豪.如何發展農業機械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J].河北農機,2016(1):13-14.

[3]羅錫文,廖娟,鄒湘軍,等.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J].農業工程學報,2016,32(20):1-14.

農業機械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農業機械; 自動化; 市場競爭

中圖分類號: S23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0)06-0188-01

一、農業機械自動化是社會進步的需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觀念日漸發生變化,消費者需要的不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更美味、更具營養價值、更高品質的產品;生產者對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勞動舒適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面臨農產品開放進口和市場競爭的壓力,現代農業只有通過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品品質才能生存。從這些新的需求出發,農業生產向著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機械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是必然的選擇。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正在積極進行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相關研究與開發,其中部分研究已經達到實用化階段,這些研究以降低生產成本為主要目標,同時達到節約資源,提高農產品品質,實現安全生產和適應老齡化社會等目的。隨著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半導體集成電路及微處理機等電子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價格的降低,將進一步促進農業機械自動化控制裝置的開發,加速農業生產的自動化。

二、農業機械自動化解決了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當今農村的青壯年大都向往都市,大量勞力離開農村涌向城鎮,成為打工族。農村的大學生偏愛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的機關或企業,而很少有人想到偏遠地區或回農村務農。根據對中國農業大學學生的職業選擇調查,約80%的畢業生希望在北京或沿海發達城市工作,想回鄉開拓事業的大學生屈指可數。另外,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明顯,據中國老齡協會1997年統計,1/4的省市已進入了老齡化階段。現在,全國60歲以上(包括60歲)的老齡人口已有1.2億,而且正在以年平均3.2%的速度增長。自上海第一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北京、天津、江蘇、浙江、遼寧、山東、廣東等省市也相繼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據專家解釋,這些地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壽命延長,死亡率下降,而強調少生優生引起出生率下降,這樣就造成了人口的老齡化現象。上述這些問題導致農村人口結構的變化,部分地區出現青壯年勞力不足的現象,從而將在更大程度上產生對農業機械自動化的需求,實現農業生產的自動化是必然的。

三、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進程

最早的農業機械自動化裝置是1936年Ferguson發明的牽引控制裝置[1,2],該裝置通過油壓升降作用改變耕深,從而把牽引力維持在一定范圍內,目前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大中型拖拉機上。隨著傳感器和微處理機的迅速發展,農業機械自動化在克服各種困難、不斷嘗試不同方案和方法的過程中持續前進和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已有農業機械及裝置的部分自動化控制。這種自動化方式以提高已有農業機械及裝置的作業與操作性能,提高作業效率和作業精度,減輕駕駛員的負擔,節約資源(肥料、種子、農藥、燃料等)等為目的。目前,已經廣泛采用的自動控制裝置大多數屬于此類。

2. 已有農業機械及裝置的無人自動操作。這種自動化方式用在操作簡單且容易實現無人運轉,危險性大或是長時間重復單調過程的作業上。如用計算機程序或無線電遙控來操縱拖拉機及聯合收割機,自動控制行駛,自動檢測耕深、耕寬或作物行列數,自動完成作業,以及能使干燥機、自動化溫室等固定裝置自動完成作業的機械及裝置。

3. .農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是一種可由不同程序軟件控制,以適應各種作業,能感覺并適應作物種類或環境變化,有檢測(如視覺等)和演算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無人自動操作機械。

四、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突破了主要依靠國家、集體投資興辦農業機械化的模式、形成了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新格局,調動了廣大農民購置、經營和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加速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到1999年底,全國農機總動力4.89億千瓦,拖拉機保有量1293.5萬臺,聯合收割機保有量22.7萬臺。機械化耕地、播種、收獲水平分別達到期65%、25.6%、16.3%,其中小麥播種,收獲機械化水平已分別達到68.7%?和61.8%。全農機行業能生產拖拉機、內燃機、耕作機械、植保機械、排灌機械、收獲機械、畜牧機械、農業運輸機械、漁業機械、設施農業裝備、小農具、農副產品加工機械等16大類103類4000個品種(規格)的農機產品,基本上能滿足市場需求,此外,中馬力輪式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小型自走式聯合收割機、小型碾米和制粉加工機組等農機產品出口北美、南美、東南亞及非洲等國家。我國農機工業雖然有巨大發展,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尚有許多差距,主要體現在:農業機械新產品研制、開發落后、產品品種與質量不能滿足農業生產和農民急需;農機企業整體水平低,影響產品質量和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農機企業為主導的銷售和售后服務體系尚未形成是影響農機產品的進一步發展和擴大市場占有率的關鍵環節;市場管理混亂、企業無序競爭影響農機工業健康發展。根據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現狀,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要加強國內外市場需求研究,加強技術創新,加快農業機械新產品的開發。

跟蹤世界農業機械技術發展動向,采用高新技術、逐步實現農業機械作業的精確化、高效化與自動化;重點研究機電液一體化、微電腦技術、航空航天技術(GPS、GIS、RS)在農業機械上的應用。發展精細農業,不斷提高農業機械自動監控水平以及舒適性與安全性。

五、目前應從以下幾方面重點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從而使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向世界先進發達國家靠攏

1. 適度規模經營所需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生產關鍵技術與設備。如水稻工廠化育秧、栽植、收獲機械;玉米育苗移栽,收獲機械,大田作物間作套種成套機械,棉花、油料(花生、油菜、大豆)、甘蔗、甜菜、薯類等主要經濟作物種植、收獲與運輸機械。

2. 農業可持續發展及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所需低污染節能型內燃機、拖拉機、農用運輸車。機械化旱作節水農業成套機械如耕整地聯合作業機、免耕播種機;無污染低污染病蟲害防治技術與設備;化肥、有機肥、復合肥、緩釋肥等深施機械;開發先進的高效的集雨貯水補灌技術和節水灌溉技術與設備(噴、微滴灌設備);秸桿及根茬粉碎還田機,地膜檢拾機等。適應西部大開發戰略及生態建設要求,開發推廣山區坡耕地退耕還草、還林所需的牧草種植、營林與森林保護用機械。

3. 畜禽及經濟動物集約化、工廠化成套飼養設備,大型飼料加工廠成套技術與裝備。設施農業生產技術與裝備如低污染小動力耕作、種植、收獲機械、節水灌溉設備以及溫室環境因子(溫度、濕度、光照、CO2等)的自動控制設備;水產養殖、捕撈與初加工、保鮮、運輸設備等。

4. 農業產業化經營及農產品(糧食、棉花、油料、果品、蔬菜、茶葉及中藥材等)精深加工、貯藏、保鮮、運輸、分級與包裝設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高碑店市| 台安县| 临邑县| 综艺| 普定县| 济宁市| 奉化市| 马龙县| 定远县| 呼玛县| 九龙坡区| 南宁市| 菏泽市| 偏关县| 阿拉尔市| 马关县| 仙桃市| 上林县| 红桥区| 略阳县| 高安市| 合山市| 吉安县| 恭城| 秦安县| 京山县| 鹤岗市| 宜良县| 汾阳市| 丰城市| 吴忠市| 饶河县| 靖边县| 自治县| 安阳市| 永靖县| 吉林省| 都昌县| 土默特左旗|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