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旅店業衛生標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德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德陽 618000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類型公共場所環境空氣細菌總數的監測結果。方法 選取我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2月自不同公共場所所采集到的254份樣品,對其環境空氣細菌總數進行分析。結果 商場、公共交通等候室、醫院候診室環境空氣細菌總數合格率達到100%,文化娛樂場所合格率85.5%,理發美容業97.6%,旅店業65.8%。不同類型公共場所環境空氣細菌總數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性(P<0.05)。結論 了解不同類型公共場所環境空氣細菌總數,加強其管理,對于提高公共場所環境治療具有重要作用。
[
關鍵詞 ] 公共場所;細菌;監測
[中圖分類號] R21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6(a)-0007-02
公共場所因為具有大量人群聚集,且流動量較高,極易導致疾病出現較高傳播性及流行性,為了提高公共場所衛生質量,避免疾病發生傳播[1-2],本文選取不同公共場所所采集到的254份樣品,對其進行監測,分析其空氣質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2月自不同公共場所所采集到的254份樣品,所有樣本采集均符合空氣質量檢測標準。
1.2方法
所有樣品均需由衛生監測人員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規范6GB/T17220-1998進行現場采集,主要涉及場所有商場、公共交通等候室、醫院候診室、文化娛樂場所、理發美容業,旅店業。采樣方法:監測點運用平皿暴露沉降法選用交叉、斜線或梅花布點的方式。根據公共場所空氣微生物檢驗方法細菌總數測定GB/T18204.1-2000予以檢驗[3-4]。
1.3結果判定標準
旅店業根據其衛生標準6GB9663-1996,文化娛樂場所參照衛生標準6GB9664-1996,理發、美容店參照衛生標準6GB9666-1996,商場(店)、書店參照衛生標準6GB9670-1996、5公共交通等候室參照衛生標準6GB9672-1996,醫院候診室參照衛生標準6GB9671-1996進行質量判定,超過標準值視作樣品不合乎合格[5-6]。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數據以%表示,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本文所選取的254份樣品中,合格樣品為205份,其合格率達到80.7%。不同環境檢測合格情況如表1所示。文化娛樂場、旅店業環境空氣細菌總數相比較其他行業明顯增加,有明顯統計學差異性(P<0.05)。
旅店業環境空氣細菌總數檢出<1~210cfu/皿,對其進行分析,星級飯店、賓館在<1~86cfu/皿,普通旅店、招待所在為6~210 cfu/皿;文化娛樂業<1~465cfu/皿;理發、美容業為2~77cfu/皿。
3討論
公共場所室內環境是否具有較高的質量對于人群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生活工作等方面均存在較為重要影響力。而且在公共場所具有的公共用品均稱為致病微生物承載體,同樣成為一些傳染疾病的傳播途徑,所以公共用品消毒措施是否得到落實對于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存在較為重要的價值[7-9]。
經本文研究可知,旅店業、文化娛樂、理發美容業在對室內空氣進行監測時,均發現具有不同程度細菌污染,由于房間門窗往往處于關閉狀態或是包廂密閉,往往導致通風不良現象存在,室內空氣溫暖潮濕,導致微小氣候狀態下微生物出現大量生長繁殖狀況。有資料顯示,自然通風能夠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總量,避免細菌分布過于密集,將多余水分及時分散,且可以有效補充氧氣[10]。很多旅店業并不具備較高合格率,往往是因為大量星級飯店、賓館等無法定時進行開窗通風,若房間長時間均為密閉狀態,且無較為適宜的空氣消毒設施及有效藥物,管理層未對室內空氣衛生質量標準予以足夠重視,未將室內空氣消毒制度及措施進行合理落實,導致旅店業長期屬于密閉化管理,從而也使得環境細菌總數超標。所以提高環境空氣監測合格率,需要對其增強日常環境衛生管理。文化娛樂場所細菌總數最高,嚴重超標由此可知,需對其公共用品消毒情況予以嚴格監督管理。而且針對商場、候車室應增加衛生設施建設,對于照明設施及通風抽濕設備不足者應予以補充[11]。美容美發行業應對其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培訓,特別針對公共用具需具有較為完善的相關消毒知識,保持公共衛生用品具有較高消毒質量。
微生物指標對于判定室內空氣質量是否合理具有重要指標性作用。細菌總數上升,其中含有致病性微生物幾率明顯增加。有學者研究顯示,夏季室內空氣中細菌總數≥2500 cfu/m3時即避免存在空氣污染,GB/T18883-2002中規定為室內菌落數量限制值為2500 cfu/m3;GB9672-1996中室內細菌總數標準為≤7000 cfu/m3;香港公共場所細菌限制評定為良好級時需其總數值<1000 cfu/m3,卓越級則總數值<500 cfu/m3;新加坡對于辦公辦公室中細菌、真菌數量值推薦限值標準達到500 cfu/m3。
國外也經許多研究報道發現,公共場所如娛樂場所、學校、住宅等內室環境空氣細菌數量明顯高于室外。經本文研究發現,不同類型公共場所在環境空氣存在的細菌污染情況也保持良莠不齊特點,此次檢查研究中,旅店業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時相對較差的,其細菌含量水平更為明顯,消毒效果無法達到合格標準。在對室內環境進行改善過程中,定時開窗通風,應用合適標準的消毒方法對于保證室內環境空氣質量具有較為關鍵性作用。
總之,根據不同類型公共場所環境空氣細菌總數不同,并予以監測整改,對于保障人體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需加以關注。
[
參考文獻]
[1] 陳遠翔,修光利,楊軍,等.城市軌道交通地下車站環境健康風險因子及相關標準的研究進展[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2,29(12):1139-1148.
[2] 趙巖,馮利紅,劉洪亮,等.天津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狀況及影響因素[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2,29(12):1120-1123.
[3] 王曉斌.2010年光澤縣公共場所環境衛生監測[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1,28(5):453.
[4] 周婧煒,金延平,趙卓慧.公共場所室內環境監督檢測現狀[J].中國校醫,2011,25(2):160-161.
[5] 費勇山,李翠云,郭麗橋.西安市地鐵二號線站區環境衛生學調查[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3,30(9):762-763.
[6] 陳黎霞,王恒輝,燕勇,等.嘉興市不同類型公共場所衛生狀況調查[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2,20(12):163-164.
[7] 蔡津霖,徐衛平.泉州市豐澤區2011年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監測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2,18(4):63-64.
[8] 謝文芳,周哲華,富小飛,等.嘉興市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1,14(18):251-252.
[9] 汪云,閆云崢,楊博.北京市石景山區2011年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22(1):133-134.
[10] 張晗,谷澤斌.2006—2011年公主嶺市公共場所空氣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3,15(2):23-24.
關鍵詞:旅店業;公共用品用具;消毒
中圖分類號:R1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3-0-02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旅店業迅速發展,這一行業的人員流動也更加頻繁,人們的衛生意識也隨之提高,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狀況,成為住宿客人關注的重點。
1 對象與方法
1.1 監測對象
對市區內從事旅店業經營活動的單位,隨機抽樣監測50家。對其使用的床單、被套,浴巾,毛巾,拖鞋、茶具進行采樣。床單,被套,浴巾,毛巾監測細菌總數,大腸菌群,拖鞋監測霉菌和酵母菌,茶具監測細菌總數,大腸菌群。
1.2 采樣的方法評價標準
按照《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規范》[1]采樣要求。
1.3 方法
1.4 判定標準
2 結果
(2)洗消、保潔設施的配備,運轉情況。50家旅店中,有洗衣房,有大型洗衣設施,配備有專用的消毒藥品,能夠準確的使用消毒劑,又有高溫熨燙設備,有完善的保潔設施的單位,有10家,占20%。企業有專用的布草間,能夠和總房間數相匹配,內設可以密閉的櫥柜的單位,有36家,占72%。
(3)從業人員消毒知識掌握情況。抽查的35名從業人員,對需要消毒知識進行提問,能夠完全正確的回答的,僅有21人,占60%。對于茶具、拖鞋的消毒設施,配備有專用的洗消間的,里面有茶具,專用的洗刷池,消毒柜能夠正常使用,又有保潔設施的,有35家,占70%。對于拖鞋的洗消設施,有洗刷池,消毒池,或者消毒桶,有消毒藥品,消毒藥品有索證資料的,能夠正確配比消毒劑的企業僅占30家,占60%。
3 討論
加強衛生監督人員的業務素質的培訓,對新的《公共場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充分掌握,不斷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熟知行政許可程序,許可標準,熟練掌握衛生監督技能,熟練掌握衛生行政處罰程序。加強對縣區級衛生監督隊伍的培訓,盡快建立起素質較高,業務熟練的基層衛生監督隊伍。
加強宣傳和培訓。加強對大眾的傳染病知識宣傳,讓更多人熟知一些常見的傳染病的知識,讓人們的思想意識逐步提高,從而讓更多的公眾對旅招業形成社會監督網。加強對旅店業從業人員的培訓,讓從業人員明白,做好本職工作的權利和義務。尤其是對消毒知識的培訓,必須讓從業人員掌握旅招業各種公用物品的消毒程序和操作規范,對本單位所使用的物理或者化學消毒方法熟練掌握,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
對于有條件的企業,提倡拖鞋茶杯毛巾使用一次性的,建議一次性拖鞋生產廠家能夠生產出既防水、防滑、安全、衛生、舒適的一次性拖鞋。使用非一次性拖鞋的單位,提倡對消毒好的拖鞋,進行塑封。對本單位有洗衣房的企業,嚴格洗消、保潔、運輸程序,避免二次污染。加強對為企業提供洗滌服務的單位的監督。定期對這些行業的消毒效果進行檢測,并通過媒體公布,充分利用好社會監督這個平臺。
嚴格掌握衛生許可的標準。對于一些企業而言又不懂旅店業的衛生標準標準,在建設之初,不知道到衛生部門咨詢,只是在建好之后,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才知道需要衛生許可,為日后的正常運轉,日常監督帶來后患。為彌補預防性衛生監督的不足,只有嚴格審批關,尤其是硬件設施不完備的企業,一定要嚴格要求。達不到許可標準的企業,絕對不予許可。
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加強與建設、發改委等部門之間的協作,讓更多的部門,知道我們的法律法規。并充分利用好行政服務中心這個平臺,讓更多的領導,了解我們的法律法規,重視預防性衛生監督,從而加強預防性衛生監督工作。在行政服務中心對建設項目聯合審圖之時,就和其他部門一起參與,提出我們的衛生設計要求,也讓企業在申請衛生許可的時候,少走彎路。為整體提升旅招業的衛生質量打好基礎。
加強行政處罰力度。本著技術指導與衛生監督執法相結合的執法理念,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大眾,但對于一些公共消毒設施不完備,工作又不能積極配合的,對衛生監督部門提出的衛生要求,整改意見置若罔聞,無視法律法規的尊嚴的單位,必須嚴懲。日常監督工作中問題諸多的單位,將影響到衛生企業的許可,復核。
參考文獻
一、整治目標
通過專項整治,使“六小”行業達到證照齊全、經營有序、行為規范、衛生達標、環境優良、服務優質的目的,強化餐飲業管理,凈化網絡市場,規范歌舞廳、小旅館、理發美容店、公共浴池經營,逐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使整體服務水平上檔次,達到創建標準要求。
二、整治標準
(一)網吧行業標準
1、持有效的《文化市場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消防許可證》,有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
2、室內整潔,地面無垃圾、積水,有衛生制度,有專人負責衛生清掃、保潔,“門前五包”責任落實到位。
3、有機械通風設施,使用空調的,空調過慮網應定期清洗,每月不少于一次。
4、有茶具、飲具消毒設施,堅持一用一消毒,銷售食品、零食應符合安全衛生規定。
5、張貼禁止吸煙標志,有勸阻吸煙措施。
6、設有專用水廁或衛生間,并有專人負責即時清潔,便池、洗手池保持無污跡、無異味,地面無積水。
7、管理工作人員掛牌上崗,標志明顯,舉止言談文明禮貌,服務熱情周到。
8、每天對室內物品(桌、椅、門、扶手、鍵盤、鼠標等)進行消毒。
(二)理發美容行業衛生標準
1、持有效《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從業人員有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熟知衛生法規知識,個人衛生整潔。
2、衛生制度健全,有消毒設施,有日常消毒記錄,有公共用具消毒效果檢測報告。
3、理發美容工作人員,操作時應穿工作服,清面時必須戴口罩,有皮膚病患者專用理發工具,用后消毒,顧客用的化妝品符合衛生要求。
4、美容用盆,毛巾做到一客一消毒,理發刀具、胡刷、毛巾一客一消毒。
5、室內外衛生整潔,“門前五包”責任落實到位。
(三)歌舞廳行業衛生標準
1、持有效的《衛生許可證》、《文化市場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從業人員有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證,熟知衛生法規知識,個人衛生整潔。
2、衛生制度健全,有消毒設施,有日常消毒記錄,有公共用具消毒效果檢測報告。
3、有茶具、面巾消毒設施,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
4、場內有機械通風裝置,室內外衛生整潔,“門前五包”責任落實到位。
5、有禁止吸煙標志,不設煙灰缸,室內設有吸煙室,并有排氣裝置。
6、廁所清潔,設有吸收設施和機械通風裝置。
7、辦公室、休息室等物品擺放整齊,擦洗干凈,懸掛物、座席、門窗、墻壁和地面清潔,無痰跡、臟物,并設痰盂,做到每日洗刷,保持清潔,茶杯每用一次洗凈消毒。
(四)公共浴池(包括桑拿浴室)行業衛生標準
1、持有效《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從業人員有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證,熟知衛生法規知識,個人衛生整潔。
2、衛生制度健全,有消毒設施,有日常消毒記錄,有公共用具消毒效果檢測報告。
3、有“禁止性病,傳染性皮膚病患者就浴”標志。
4、桑拿浴室供顧客用的衣褲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
5、毛巾、茶具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臥具潔凈。
6、室內外衛生整潔。
(五)旅店行業衛生標準
1、持有效《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從業人員有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證,熟知衛生法規知識,個人衛生整潔。
2、有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衛生管理制度健全,有日常消毒記錄,有公共用具消毒效果檢測報告。
3、設有專用的消毒間和清洗、消毒設施,做到專人管理,制度上墻,操作規范,客房、衛生間清洗消毒時做到三桶三刷,清洗操作符合衛生要求。(旅店無衛生間的客房,每床應配備有不同標記或易于區分的臉盆和腳盆),每客用后消毒。
4、被套、枕套(巾)、床單等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換,長住客每周一換。
5、客房毛毯、床罩至少每月清洗一次。
6、空調器濾網或風扇清潔無明顯集塵。
7、室內外衛生整潔,“門前五包”責任落實到位。
(六)餐飲行業衛生標準
1、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衛生制度落實到位,《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健康證》齊全。有衛生管理機構,制度健全,建立衛生檔案,并保存當年衛生監督部門出具的監督文書及檢測資料。
2、食品操作間衛生整潔,布局合理,三防(防塵、防蠅、防鼠)設施齊全,生熟分開,庫房整潔,管理規范,食品分類分架、離地離墻存放。
3、餐具消毒規范,餐具消毒保潔設施齊備,上年餐具抽檢合格率≥80%。
4、定型包裝食品完整(廠名、品名、廠址、生產日期、保存期或保質期)食品索證資料完整。
5、食品從業人員衛生整潔,操作規范,有衛生培訓合格證和健康證,個人衛生良好,衣帽整潔
6、飲食場所設置符合衛生要求,布局合理,周圍環境整潔,有上下水設施。
7、餐飲攤點亮證經營。
三、整治步驟
(1)動員準備、摸底調研階段(2009年3月16日—3月23日)。
(2)綜合整治階段(2009年3月24日—2009年6月24日)。
四、工作措施
專項整治工作由衛生局牽頭,“雙創”辦進行督察,工商、文化、公安、環保、廣電等部門配合,采取先易后難、先主后次,有計劃、分步驟實施。
1、衛生部門對“六小”行業的衛生硬件設施、軟件管理、衛生達標等問題進行監督、指導,督促整改。
2、工商部門依據相關規定程序辦理“六小”行業生產、經營登記,取締無證照經營的“六小”行業。
3、環保部門依法督促“六小”行業使用清潔能源,做到油煙凈化,噪聲達標。
4、文化部門負責小型歌舞廳、網吧的專項整治工作。對未經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擅自設立、經營面積不達標和場所設施不符合要求的娛樂場所,限期整改,逾期仍不達標的,依法予以取締。
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給本市賓館、旅店業帶來蓬勃生機,不同層次的顧客對旅店住宿衛生要求也明顯提高。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的宣傳和監督監測,了解靖江市住宿場所衛生管理狀況的現狀,根據衛生部、省、市相關文件精神,2008年我們對靖江市部分住宿場所衛生管理狀況進行了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靖江市住宿場所共218家,其中三星級以上賓館4家,經濟型商務酒店50家,普通旅店、招待所164家。我們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在3類住宿場所中隨機抽取76家,其中三星級以上賓館1家,經濟型商務酒店11家,普通旅店、招待所64家。
1.2 方法
統一設計調查表,逐店進行檢查,檢查項目包括新改擴建項目是否由衛生行政部門審查、驗收,是否有有效衛生許可證,是否建立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公共用品用具采購索證制度、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傳染病報告制度;是否有日常衛生檢查記錄、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記錄、公共用品用具采購入庫記錄、由社會提供公共用品洗滌服務的送洗與接收記錄、空調器和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記錄、從業人員定期健康檢查資料記錄;是否設置飲具專用消毒間,消毒設施是否符合衛生要求,公共用品用具儲藏間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設置的洗衣房是否符合衛生要求,化妝品(洗發液、沐浴液)是否有衛生許可批件,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是否齊全。
2 結果
2.1 衛生總體合格情況
共檢查項目1 192項,合格772項,合格率為64.8%。因三星級以上賓館樣本太少,將其與經濟型商務酒店合并,然后與普通旅店、招待所等進行比較,做卡方檢驗。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經濟型商務酒店賓館的合格率(92.4%,182/197)與普通旅店、招待所等合格率(59.3%,590/995)。賓館、酒店、旅店、招待所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率見表1。
普通旅店、招待所等單位日常衛生檢查記錄合格率為34.3%,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記錄合格率為31.2%,空調器和集中空調通風設施清洗消毒記錄合格率為23.1%,均明顯低于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經濟型商務酒店賓館相應項目的合格率,見表3。
設施項目方面設置飲具專用消毒間合格率各單位均較高。普通旅店、招待所等單位消毒設施符合衛生要求合格率為68.8%,公共用品用具儲藏間符合衛生要求合格率為70.3%,低于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經濟型商務酒店賓館相應項目的合格率,見表4。
普通旅店、招待所洗發液、沐浴液檢查64家,合格17家,合格率為26.6%;。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經濟型商務酒店賓館檢查12家,合格7家,合格率為58.3%。
3 討論
通過近幾年加強預防性衛生監督,做好住宿場所開業前的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工作,把好消毒設施審驗關。住宿場所新改擴建項目均能經過衛生行政部門審查驗收。衛生許可證持證率提高。大部分單位能按要求設置消毒設施。但普通旅店、招待所衛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傳染病報告制度、工作人員定期健康檢查資料不健全。主要原因是普通旅店、招待所因為單位小,單位負責人衛生意識缺乏,不重視衛生制度建設。普通旅店、招待所等單位衛生工作記錄不全。日常衛生檢查記錄、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記錄、空調器和集中空調通風設施清洗消毒記錄合格率均偏低。說明普通旅店、招待所等單位負責人缺乏衛生管理經驗。另一方面說明普通旅店、招待所空調器及集中通風設施的空氣過濾網不注意定期清洗消毒。而較高檔次賓館使用封閉式空調系統,忽視自然通風[1], 所以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經濟型商務酒店賓館注意定期清洗消毒空調器和集中空調通風設施,清洗消毒記錄齊全。各單位對使用的的化妝品(洗發液、沐浴液)缺乏索證意識,很少能提供出化妝品的衛生許可證和檢測報告(復印件)或者不全。說明各旅店服務單位負責人對索取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的觀念普遍不強[2]。普通旅店、招待所等單位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和衛生培訓合格證不齊全,合格率低于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經濟型商務酒店賓館。說明普通旅店、招待所等單位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衛生觀念缺乏,衛生法律意識淡薄,從業人員流動性較大。而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經濟型商務酒店賓館從業人員相對固定,并按要求進行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持證上崗。
為了改善住宿場所現有的衛生管理狀況,全面提高住宿場所的衛生質量,衛生監督部門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繼續加強預防性衛生監督,做好住宿場所開業前的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工作。二、加大對單位負責人及從業人員衛生法規和衛生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其衛生管理和衛生法律意識、衛生知識水平及基本操作技能。三、在經常性衛生監督工作中,加大監督執法力度,重點行業重點監督、監測,重點檢查公共用品的數量、消毒保清設施、消毒記錄、服務員清洗消毒是否規范等,督促住宿場所管理者不斷提高衛生意識,將衛生制度落到實處,改善住宿場所的衛生狀況。四、加強對住宿場所單位負責人有關化妝品衛生法規和衛生標準等 的宣傳培訓。增強他們化妝 品衛生的意識,使其在委托生產化妝品的過程中做好生產企業的資質認定、索取相應的生產衛生許可證和檢驗報告等證明文件,并依照相關規定完善標簽內容[2]。
4 參考文獻
[1]謝義峰. 2004年包頭市旅店業衛生狀況調查[J].中華衛生監督與健康雜志,2005,1:72.
第一條為創造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條件,預防疾病,保障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下列公共場所:
(一)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
(三)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
(四)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
(五)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
(六)商場(店)、書店;
(七)候診室、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條公共場所的下列項目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要求:
(一)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
(二)水質;
(三)采光、照明;
(四)噪音;
(五)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
公共場所的衛生標準和要求,由衛生部負責制定。
第四條國家對公共場所以及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場所的選址和設計實行"衛生許可證"制度。
"衛生許可證"由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簽發。
第二章衛生管理
第五條公共場所的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對所屬經營單位(包括個體經營者,下同)的衛生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并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六條經營單位應當負責所經營的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建立衛生責任制度,對本單位的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的培訓和考核工作。
第七條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持有"健康合格證"方能從事本職工作。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第八條經營單位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辦理營業執照。在本條例實施前已開業的,須經衛生防疫機構驗收合格后,補發"衛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兩年復核一次。
第九條公共場所因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造成危害健康事故的,經營單位應妥善處理,并及時報告衛生防疫機構。
第三章衛生監督
第十條各級衛生防疫機構,負責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
民航、鐵路、交通、廠(場)礦衛生防疫機構對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施行衛生監督,并接受當地衛生防疫機構的業務指導。
第十一條衛生防疫機構根據需要設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交給的任務。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由同級人民政府發給證書。
民航、鐵路、交通、工礦企業衛生防疫機構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由其上級主管部門發給證書。
第十二條衛生防疫機構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職責:
(一)對公共場所進行衛生監測和衛生技術指導;
(二)監督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指導有關部門對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
(三)對新建、擴建、改建的公共場所的選址和設計進行衛生審查,并參加竣工驗收。
第十三條衛生監督員有權對公共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索取有關資料,經營單位不得拒絕或隱瞞。衛生監督員對所提供的技術資料有保密的責任。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在執行任務時,應佩戴證章、出示證件。
第四章罰則
第十四條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衛生防疫機構以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停業整頓、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
(一)衛生質量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要求,而繼續營業的;
(二)未獲得"健康合格證",而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
(三)拒絕衛生監督的;
(四)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
罰款一律上交國庫。
第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造成嚴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中毒事故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對受害人賠償損失。
違反本條例致人殘疾或者死亡,構成犯罪的,應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