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商城建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華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祖輩創造了無數的人間奇跡,文化藝術品資源豐富,文化藝術品的收藏擁有廣闊的市場。互聯網技術產生之前,由于交流的不便,許多珍貴的民間收藏藝術品僅僅是在拍賣會及展覽會上偶露一面,但更多的則處在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其文化藝術價值得不到應有的承認與體現。藝術品網上商城的建設出發點在于給文化藝術品提供一個網上交易的平臺,讓更多的國內國外藏家及收藏愛好者有一個交流、展示的機會。國際互聯網由于其低廉的運作費用眾多的上網人數以及全天侯運行,不受時間、空間影響的特點,用戶只需撥號上網就可進行交易,十分適合用來進行大規模的藝術品交易。再加上當前國內還沒有專門進行文化藝術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平臺,藝術品網上商城前景看好。
二、系統平臺架構
作為提供電子商務平臺的網站,網絡的安全、健壯、性能、穩定與可管理性十分重要,任何方面都必須有周全的考慮。一直以來,人們的觀念中總認為WindowsNT不夠安全,不夠穩定,無法支撐一個訪問量巨大的Internet站點。但是實際上,無論是Linux,Solaris,還是WindowsNT,沒有哪個產品天生就比別的穩定。現實世界的例子證明,建立在WindowsNT上的站點也可以很安全,很穩定。有不少大型的商務站點,比如,eBay,以及Dell,都是建立在WindowsNT和IIS之上的,這些都是些流量很大的站點。基于上述理由,我們選擇WindowsNT+IIS4.0架構,并采用Microsoft用于建立動態網頁的技術--ActiveServerPages(ASP),前臺開發工具使用VisualStudio6.0,FrontPage98,PhotoShop5.0,Flash等,后臺數據庫擬采用在NT上有良好表現的MSSQLServer7.0大型數據庫。
三、系統功能結構及運作流程分析
針對文化藝術品的廣義性,藝術品網上商城除了提供BtoB,BtoC,CtoC等目前較流行的電子商務交易模式外,還針對較特殊的文化藝術收藏品提供對小批量發行的紀念物品等進行形式多樣的集體競價。網上商城是一個虛擬的文化藝術品交易場所,為入駐收藏家、拍賣行等藝術品銷售商家提供網上文化藝術品展示銷售及客戶網上在線競價拍賣等服務。整個系統擬開發成為通用的電子商城,只要拍賣行、藏家等提出在線申請,經過驗證后,即可為之開通。之后系統通過提供相應的空間,以及交易的平臺,結合客戶網頁自助生成系統,無需客戶了解任何互聯網技術,就可方便地進行網上藝術品的交易與交流。針對網上商城商家與用戶之間進行的交易,除非有網上商城公司直接介入,可以提供一定條件下的鑒定等服務,除此之外,包含鑒定在內的相關服務由商家自主提供,與此同時,提供相應的信用等級處理系統,以在一定程度上規范收藏家、拍賣行以及客戶的交易活動。對于成功的交易,網上商城提供如下結算方式:
1、網上直接劃付;
2、銀行匯款、銀行轉帳、郵局匯款等;
3、送貨上門、貨到付款、EMS代收貨款。
網上商城提供如下的實際運作模塊:
1、管理機構運作系統其中包含:入駐商家注冊及相關信息管理;入駐商家產品登錄及管理;客戶注冊及相關信息管理;在線銷售統計系統。
2、商家經營系統;商家信息管理;商家物理情況,在線訂購協議,提供的服務,結算方式等;新聞功能;商品登錄及相關信息管理;商品的增、改;商品信息的增、刪、改等;訂單查詢;訂單處理;銷售統計;客戶信息檢索
3、顧客支持系統;顧客信息注冊;顧客信息管理;商品檢索;商品在線訂購;訂單查詢;所選購的商品,已下訂單,訂單的處理情況查詢。結算處理;
人活著,是要吃飯的,這好像是個毋庸置疑的真理,但是,味蕾是和我們一起成長的,你信嗎?
嬰兒時期,媽媽的乳汁,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大餐, 香甜溫暖,貪婪的孩子呀,你可知道,那就是母親的鮮血呀,血濃于水,這樣的恩情,此生怎敢言忘? 甜食,一般是孩子的最愛,是呀,那是多么甜蜜的一個時期,爸爸疼,媽媽愛,生怕你受一點委屈,恨不得把所有的幸福甜蜜,都塞到你的手心里! 慢慢的,慢慢的,有了一絲叛逆,年少的我們呀,渴望一點刺激,酸的麻的辣的,統統合了我們的怪脾氣。 漸漸地,漸漸地,我們知道了,主動地吃點苦,不是一件壞事情,可以去掉一點火氣,更有利于保持健康的身體!
終于,我們會平淡的老去,我想,那時,我們的味蕾會偏向于清淡一些吧,濃烈,香醇,對我們已經沒有了誘惑,就讓一切清清淡淡的吧,也許這就是人生的真諦!
爆肚
爆肚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間就有記載,多為回族同胞經營。北京比較有名的有天橋的爆肚石,東安市場的爆肚王、后門的爆肚張,其他還有爆肚楊、爆肚馮、爆肚滿等。
用料:
新鮮羊肚350克,香菜、蔥花、芝麻醬、醋、醬油、辣椒油、豆腐乳、鹵蝦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羊肚洗凈,分割成肚領、肚蘑菇、肚散丹、肚葫蘆、肚板和食管。
2.撕凈肚面上的油和有草芽一面的皮;將肚散丹、肚板、肚蘑菇、肚葫蘆上的薄膜撕去,順著肉紋切成條,再橫切成小條。
3.將香菜切末兒連同蔥花、芝麻醬、醋、醬油、辣椒油、豆腐乳和鹵蝦油一起放入碗內調勻。
4.鍋內半鍋涼水用旺火燒沸,下入羊肚,用漏勺攪拌,肚散丹氽5秒鐘,肚板氽7秒鐘,肚蘑菇、肚領、肚葫蘆約汆8秒鐘,食管約氽12秒鐘,熟后撈入盤子,蘸著調料即可食用。
豆汁
豆汁是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它其貌不揚,卻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愛,原因在于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并有祛暑、清熱、溫陽、健脾、開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用料:
綠豆1000克,水適量。
做法:
1.將綠豆雜質篩凈,淘洗干凈,放入盆內用水浸泡十幾小時(水量要比綠豆高出2倍)。待豆皮用手一捻就掉時撈出,加水磨成稀糊。
2.在稀糊內加入漿水(即前幾次制作豆汁、淀粉時撇出的清水)并逐次加涼水過濾。
3.把粉漿倒入大缸內,經過一夜沉淀,白色的淀粉就沉淀到缸底,上面是一層灰褐色的黑粉,再上一層即是顏色灰綠、質地較濃的生豆汁,最上層是浮沫和漿水。撇去浮沫和漿水,把生豆汁舀出,在煮之前還需再沉淀一次。夏季沉淀6小時,冬季沉淀一夜。沉淀好后,撇去上面的漿水。
4.鍋內放入少許涼水,用旺火燒沸后倒入生豆汁,待豆汁逐漲并將溢出鍋外時,立即改用微火(此時不能用旺火,否則會成麻豆腐),隨吃隨盛。
炒肝
炒肝是北京特色風味小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的特色。北京天興居制作的炒肝,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所謂炒肝并不是炒的,而是煮出來的,而且除了肝,還有肥腸,肥腸一般還比肝更多一些。最后放淀粉,因為比較濃稠,要不停攪拌,還是挺有“炒”的感覺的。
用料:
肥腸300克,豬肝150克,口蘑湯、豬骨湯、料酒、淀粉、醬油、花椒、大料、桂皮、小茴香、香葉、蔥、姜、蒜各適量。
做法:
1.肥腸焯水:肥腸處理干凈后在鍋內倒涼水,涼水中加入肥腸、花椒和料酒待鍋開后焯水5分鐘。
2.將焯水后的肥腸改刀放入鍋中,加水(加水的量以剛剛沒過食材為準,切忌過多)、料酒、花椒、大料、桂皮、香葉、小茴香(略多)、蔥、姜,煮40分鐘,濾掉調料待用。
[關鍵詞]電子商務誠信建設失信成本
一、非誠信行為的表現
電子商務過程中的非誠信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1.網絡商務信息的不真實。產品宣傳信息與實際不符,在網絡宣傳時,對產品的性能指標等描述模糊或夸大其詞,致使消費者不能得到與預期一致的產品;消費者注冊時提交的不真實信息,給企業的業務處理帶來難度。
2.購買的產品與交付的產品不一致。由于種種原因,賣方交付的產品與買方購買的產品不一致,使買方受到損失。
3.拿貨不付款、拿款不發貨,或者不及時交貨、不及時付款。某些B2C網站在收到消費者的貨款后不發貨,或不及時發貨,使消費者的利益受到侵害;某些消費者采用貨到付款支付方式,卻在收到貨物后拒絕付款,或不及時付款,以及消費者收到貨物之后的無故退貨,都增加了企業營銷成本。
4.產品的售后服務得不到保證。企業所承諾的售后服務在消費者購買商品后得不到保障,致使消費者享受不到應有的服務,影響到產品的整體價值。
5.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由于種種原因,消費者的注冊信息、購物記錄等個人隱私信息被泄密;購物過程中,傳輸的信息被竊聽或截取;支付時,安全性受到威脅。
6.物流質量得不到保證。在物流過程中,貨物不能及時送達、物流中貨物受損、服務態度粗暴等,都使物流質量受到影響。
二、非誠信行為造成的危害
電子商務中的非誠信行為給社會、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重大的危害,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企業和消費者的直接經濟利益受到損失。由于交易中的非誠信行為,致使企業和消費者的經濟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消費者下單不付款、收貨不付款或不及時付款、無故退貨等都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企業提供虛假信息、收款不發貨或不及時發貨、不支持正常退貨、無法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物流質量不高等都會使消費者遭受損失。
2.引起消費者的不安全感。在交易過程中,企業掌握著大量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這些都屬于消費者的個人隱私,某些站點由于對這些信息的利用不當引起消費者個人隱私的泄密,從而使消費者產生不安全感,甚至對電子商務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另外,消費者購物過程中不愉快的經歷,也會讓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產生抵觸情緒。
3.阻礙電子商務的發展。當前,企業和消費者的非誠信行為成本與預期收益之間不成比例的現實,助長了電子商務交易中的不良風氣,破壞了電子商務的正常環境,導致電子商務交易社會信任度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為了保障企業和消費者在電子商務中的合法權益,保證網上交易的順利進行,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個誠信的電子商務市場環境。
三、誠信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現階段,在我國電子商務的誠信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企業先行。企業是電子商務的最大推廣者和受益者。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企業在商務信息的掌握、商品性能的了解等方面都有絕對的主動權。相對消費者來說,企業在交易中是一個強勢群體。所以,企業與消費者的非誠信行為相比而言,前者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更加嚴重。從這個意義上講,在誠信建設中,企業必須先行,從而以企業的誠信帶動消費者的誠信。
傳統企業通過第三方資信公司的信用評價或工商管理部門的監管來保證交易雙方的誠信。電子商務也可借鑒傳統企業的做法,通過網絡中的第三方中介機構來確保交易的誠信。另外,企業可以通過品牌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等來加強自身的信用建設。
2.制度保障與技術保障相結合。制度的缺陷會驅使人失信,誠信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制度、機制和環境的強有力保障。但是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都是由人來操作的,制定和執行制度的人的誠與不誠,會影響制度本身及其執行力度,使制度也帶上誠信與否的色彩。現階段,在我國相關制度還不是很健全、制度的執行力度受人為因素影響比較大、人們失信成本相對過低的情況下,僅僅依靠制度還無法保障誠信的建設。
技術是電子商務安全和順利進行的另一個重要保障,通過各種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保障電子商務交易的順利進行和消費者信息的安全。但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安全總是相對的,而且,技術無法解決商務信息不真實、產品交付過程中的失信、售后服務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問題。
在電子商務誠信建設過程中,單靠制度或技術都無法達到保障誠信的目的,應該從制度和技術兩方面共同進行保障,使技術和制度發揮各自的長處,相輔相成,共同建設一個誠實守信的電子商務環境。
3.消費者誠信、企業誠信與政府誠信相結合。良好的電子商務環境是消費者、企業、政府等各種角色共同努力和配合的結果。因此,在電子商務誠信建設過程中,消費者誠信、企業誠信和政府誠信應當相互結合、共同作用。
在電子商務實踐中,消費者的誠信行為表現為不向商家提供不實信息,不提交虛假訂單,及時付款,對于已經確認的交易如果不是商家違約或商品質量問題,不故意退貨等。消費者誠信習慣的形成將會大大提高人們的誠信意識,對電子商務誠信體系的建設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企業積極參與和促進誠信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保證。無論是在商品選擇、質量保證、支付安全、隱私保護及售后服務等方面,企業都應走在前列,促進誠信建設。當前,我國部分企業已經推出了一些值得提倡的措施,如阿里巴巴的誠信指數和誠信通,搜易得的先行賠付機制,淘寶的買家、賣家信用互評機制等,這些舉措給消費者很大的購物信心,也為企業誠信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電子商務中,政府扮演著消費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角色,其是否講求誠信關系著誠信體系建設的成敗。政府應做好管理體制改革,健全管理體系,做好監督與自我監督,服務于民、誠信于民,做好電子商務下的業務轉型,建立起信用政府。
4.通過加強執法監督力度,保障電子商務活動秩序。法律法規的完善對電子商務順利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強有力的執法監督是法律法規順利執行的重要保障,如果對電子商務活動沒有制度化的監督,那么相應的法律法規將是一紙空文。所以要加大對電子商務活動的執法監督力度,以保障電子商務活動的正常秩序。各地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協調,打擊網上非法經營活動,增加失信行為的成本,保護消費者權益,增加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的信任度。
5.加強商業信用數據庫的建設。在某種程度上說,商業信用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企業和個人的信用狀況。通過商業數據庫的建立,不斷收集和積累企業與消費者個人的信用信息,從而建立起第三方信用認證制度,這對促進電子商務誠信建設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建立一個基于互聯網的全國范圍的商業信用信息網絡,通過該網絡,可以查詢到全國任何企業、任何個人的信用記錄,并且通過自動運行信用評估模型,信息網絡還能提供對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評價、信用等級,以形成對企業和個人信用的公開、公平的評估制度和信用的社會監督制度。
6.加強行業自律,營造誠信交易環境。行業自律在加強電子商務信用環境的建設中極其重要。行業自律使得企業能從消費者和企業的共同利益出發,制定共同遵守的商業規則,切實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營造放心的網上消費環境。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成立的“中國電子商務誠信聯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制定了相關的電子商務行業規范,監督電子商務誠信經營,并通過互聯網接受社會對會員的投訴,對會員不遵守共同商業規則的行為進行處罰,直至開除會員資格。
7.完善電子商務模式,創造誠信交易條件。在電子商務發展還不是非常完善的今天,其誠信的建立有必要從完善電子商務模式著手。通過不斷改善電子商務流程,完善電子商務交易細節,從而為電子商務誠信交易創造條件。如類似于支付寶這樣的第三方支付中介,對于確保當前階段的電子商務交易和支付安全具有積極的作用。
目前,我國有中介人模式、擔保人模式、網站單邊信用模式、委托授權模式等四種典型的電子商務信用模式,每種模式各有利弊,企業和各相關組織可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研究更加完善的、適合我國國情和實際的電子商務信用模式。
四、結束語
誠信的建設關系到我國電子商務能否健康、良好的發展,失信的環境將會嚴重阻礙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誠信環境的建設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只有這樣,我國電子商務的未來才會更加輝煌、燦爛。
參考文獻:
[1]葉依如葉晰:淺析電子商務誠信體系的構建與實現.商場現代化,2007年1月(上旬刊)
[2]張麗鳳張平:電子商務誠信機制建立與管理.商場現代化,2006年8月(下旬刊)
由上海市文聯和上海市文廣局共同主辦,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和當代藝術博物館共同承辦的上海藝術設計大展將于2013年11月下旬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為期半年。該展覽自2000年創辦,每兩年舉辦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六屆,旨在推動上海創意設計發展,培育具有創新開拓精神的設計師,打造具有上海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項目,已成為上海文化藝術領域具有極大專業影響力的品牌活動之一。在上一屆的展覽上展示和推出的一批優秀設計師和創意設計理念,更是為打造國際級專業獎項“上海設計獎”打下了基礎。
而本屆展覽將以“美學城市Aesthetics City”為主題,旨在提倡“設計引領創意生活,美學建構理想城市”的美好愿景。美學,是城市和設計之間最具特色的思想紐帶,這一屆的展覽將主題定位“美學城市”,正是要借以批評和探索的角度思考城市化進程中經歷的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過程所出現的問題,通過“設計”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城鄉共榮的城市化模式。
解讀作為“設計之都”的上海
杭間(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本屆藝術設計展主策展人):大家都知道上海作為設計之都,它的地位是非常獨特的。1840年以后,進入中國,上海應該是中國最早的設計發源地之一,當年的上海作為遠東最大的城市,它的時尚,對于世界的反應,以及設計的各個領域,上海都走在中國的前面。另外上海在中國近代歷史上也有很光榮的傳統,我們小時候都非常羨慕有一個上海表、上海自行車;還有很多上海生產的消費品,在當年,在改革開放以前,都是引領全國的,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可以與之比擬。但是改革開放以后,現在中國一些著名的企業、著名的品牌幾乎沒有一個是上海的,所以這個問題也很值得上海的企業、上海的產業、上海的設計界來思考。
當然,不可否認,上海的當代設計還是很強的。因為這一次活動主要的承辦方是上海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該協會有三個設計協會作為理事單位,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平臺來展示上海設計的一個面貌,方方面面的。另外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覺得上海的工藝美術也很強,我對真正好的工藝美術,歷來認為也是一種設計。
潘魯生(山東省文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設計院院長):設計之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新城市聯盟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想我們這樣一個展覽,設計之都,關鍵是創新,關鍵是突出這個城市。我們要解讀上海這個城市作為創意之都,核心還是上海,怎么能把上海作為設計之都這樣的形象突出來。
兩會剛結束,兩會的時候大家也在議論,現在文化建設也好,我們創新驅動也好,最核心的還是缺乏設計。設計這個東西已經提到一個前臺。過去我們老是說政府談設計的時候,其實是跨界的,但十之后我感覺有幾個轉型:首先,政府開始把“設計”這個東西徹底放下,交給行業協會做了;其次,企業現在開始有壓力了,創新驅動,要拿出自己的產品、自己的品牌,必須要重視設計;第三,國家教育部、國務院確立了相關的設計學位。這幾個層面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們開始關注、落地設計。過去設計,感覺在很大層面上是藝術的問題,現在設計不僅僅是藝術問題,第一是文化的問題,需要引領;第二屬于科技和文化怎么融合的問題,這里面牽涉到創新。
創新驅動,真的不是一句空話,國家在這個時候提出創新驅動戰略,其實我感覺正是因為現在缺乏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更缺乏文化的引領。現在這件事情得以在上海踐行,我覺得很有意義,上海做好了,才能在全國推廣。因為,至少在中國,只有上海作為設計之都,是完整擁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
趙健(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我們都知道,上海、北京、深圳,是中國的三個設計之都,但你們知道中國拿到設計之都跟其他幾個兄弟設計之都不一樣在哪里?我們是沖著拿設計之都去組織材料、整合資源,申請來的——先結婚,后建立家庭的,是這么一種設計之都;其他更多的設計之都是先同居,再拿證,比如說巴塞羅那等等。中國的三個設計之都的來路,是不同的來路,正因為這樣,拿了證之后建設設計之都,我們上海要怎么入境?我想,必須是尋找到差異(三個設計之都之間的差異化)。設計展這么一種展示的概念在中國現代是從最高到最低從最大到最小都做過了,而上海的世博會更是已經把我們所能夠想到的,比如展示方法、展示載體、展示技術、展示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可以說在那一次,上海已經把全世界最好、最貴、最什么的,都干過一次了,才過了三年大家都還沒有忘記,這個時候我們再做展覽,我們必須要跟它有所區別、有所差異的。
正因為這樣,我想,上海的這個展覽要在三個設計之都里面脫穎而出,要在上海展當中出現一個新的轉折、亮點,也許不能走更高、更快、更強的路,不能走加法加法再加法的路,它可能需要一個轉彎、回頭、差異,需要非常規的做法。更高、更強、更快的做法,在中國相對發展的城市來講那是合理的,在上海這種已然是中國現代大都市第一制高點的城市,也許,上海在大家一貫認為的形象上退半步,反而會有新面貌新發現新驚喜。
勾勒“美學城市”的藍圖
杭間:首先這個“美學城市”,希望大家不要把美學理解成“美”。美學是研究美的科學,而這個美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它已經不是那個形式的美感的美。各位可以看到,美學在很多的場合有非常多的解釋,所以“美學城市”這個角度是用美學作為一個學科的角度來觀察——美學實際上含有批評、批判角度的意思。
我想每個人都知道,設計是有服務對象的,不論是誰,設計是有功能的,而不是當代藝術家的自娛自樂。所以作為設計之都的上海,一切的設計其實都是和人們的生活實景分不開的。在這個“美學城市”里,設計師應該通過他的努力、他的創造性對我們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產生影響。這一塊可能是比較大的。比如說上海的舊城改造,比如說像傳統建筑的再生性的保護和發展,包括這一次當代藝術館本身就是發電廠改造的。上海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原來的日軍淞滬司令部現在改成飯店、旅館,石庫門的建筑被改建成了新天地等等,這樣所謂的“城市規劃”,其實就是設計師在通過設計的努力,引導和介入了人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文化發展,當然也有做得不好的就成了干擾人的生活。
朱國榮(上海美協副主席、本屆藝術設計展主策展人):美化和美學的關系,我們搞設計的比較清楚,老百姓可能不清楚,容易把美學和美化搞在一起。實際上美化,我認為有一些外加的,刻意的成分。而美學實際上是一種內在的,范圍更加廣,包括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種對人的生活的功能方式的改變。現代的設計應該是和工業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一對孿生兄弟,比如你出來新的科技,必然應該有新的設計跟上去,而過去我們在這方面的意識是不大強的。
所以,作為一座設計之都,實際上我們展示的設計,不能是從一個表面上取得,而是應該從根本的日用生活當中獲得和表現,現在的設計和現代的科學是離不開的,這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我們現在要構建這個“美學城市”,我覺得它構成的面很多,如何抓住根本?實際我覺得設計的根本還是要關心百姓的生活,現代的生活實際上與設計已經分離不開了,如何做得更好,正是我們要探討和展示的。
李向陽(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我曾經說,我想看到的展覽是作品展,而不是產品展,更不是商品展。但是我回去看了杭間的書,他說,設計必須是產品,設計和藝術不一樣,藝術可以“胡說八道”,但是設計最后必須要落地。但是我又要說了,既然是產品,那么把商店里可以買到的東西搬到展覽現場似乎也沒有多大吸引力。
于是榮念曾又說了,產品放在博物館里面最重要的意義是解讀,如果有好的解讀,我們對產品的源頭和接到的挑戰都變成我們學習設計的過程。這就可以比較具體的解釋所謂“美學”的意義了:一個產品放在百貨公司里,它就只有體現一個價格,而放在博物館里,則會產生很多信息,讓你跟這個產品之間建立新的關系。由小見大,構建“美學城市”的意義亦然——我們除了要展示給市民這個城市表面的、具體的設計,還應該幫助他們跟這些東西建立更好的互動的關系。
汪大偉(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上海創意工作者協會主席):這里有個很好的比喻,同樣一個設計,放在百貨公司,旁邊放的是價目表;但如果旁邊放一個銘牌,有一個作者介紹,這就是博物館。而我們這個設計展,應該在它的旁邊放什么?我們要放的是一個故事、是一個過程,讓人知道怎么被人接受,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這就是構建“美學城市”的途徑和意義。
“設計之都”應當滲透市民生活
榮念曾(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席):我一直想,我們坐在這個房間里面,每一件東西都是設計出來的,桌子、椅子、茶幾、茶幾上的咖啡壺和杯子……每個物件的材料,后面都有設計和科技。我一直在思考,作為上海開展這樣一個大的設計活動,要找一個點,這個點是全世界還沒有做過的。這個點是什么呢?提醒整個上海社會,每個公民,我們是如何真切地生活在一座設計之都——每天早上穿出來什么衣服是在設計,家庭里面怎么擺設也是在設計,買菜、煮菜怎么選擇、搭配,這些決定能不能提升一下,其實也是設計。
首爾市長曾經做過一件事情,就是要求整個首爾的公民提意見說怎么改善這個城市。當然,什么人都有,什么樣的建議都有,然后他和相關團隊從里面遴選了一些很具體的意見和提議的公民進行互動。比如有一個小朋友提意見,他在地鐵里面拉不到拉環,他就提出質疑,是誰決定這個環有多高的?還有一個人提出,家里有人去世之后要到十幾個部門去辦手續,取消戶口什么的,每一次都重復一次他的悲哀,他說為什么不能將之簡化,設計一套方法出來,將這種無意義的重復最簡單化?后來這個提議被選了第一名。這些市民和城市的互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一種設計,而具有這樣氛圍的城市也才是一座設計之都應該有的風范。
所以我覺得上海應該借助這個機會,不僅僅是做活動,而是建立上海作為國際品牌——剛才也提了,品牌不是包裝,品牌里面有內涵,這個品牌自然就會出現了,而不只是自己說自己。我常常說,政府是最大的設計的業主,如果他明白什么是好的設計,整個城市肯定會越來越好。
潘魯生: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個展覽展什么,到底讓誰看。讓政府看?讓企業看?讓民眾看?這三個方面的要素都有,但是側重點在哪?把各種要素結合起來,就應該提煉出上海設計展的一個核心:我們到底怎么服務?服務給誰?另外應該提升它的學術性,提升它的民眾性,老百姓怎么參與,怎么獲得效益,包括企業在內。這里面,政府、企業、大學、市民都應該得到一個公共的服務和交流平臺。
高峻(梅高創意顧問公司董事長):我一直在琢磨,我也問自己,設計到底是什么?我自己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我給設計定義,我會把它放得很大,我認為設計是改變人類生活的一種根本動力,這是我自己的看法。從野人到造工具,一點點過來,其實都是設計在推動的,而且設計是最關鍵的推動力。誰說過一句話,一群蜜蜂跟一個工程師之間最重要的不同是什么?蜜蜂也在搞建筑,一個工程師也在搞建筑,但因為蜜蜂是通過本能來做的,本能到了這個位置就沒有辦法創造了。而一個工程師,會把腦子里面意想的東西變成設想,然后形成一個計劃,計劃執行成功。設計在改變人類生活的每一個環節。
設計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認為最重要的——當然成果是重要的——但如果更長來看,設計進程更重要,因為這個進程中包含了人類的發展。如果我們關注到了這一點,就可以既把這個展覽辦得好看,老百姓也喜歡,又有話題,還能推動社會進步。比方說如果我來策展,我就一個主題,馬桶,關于馬桶的設計,四百多年前怎么來的,中間有幾個過程,到今天后來的科技怎么發展,怎么影響設計,設計怎么推動科技,科技怎么產生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延伸到今天在全球最厲害的馬桶廠家,現在最前沿的設計是什么?最厲害的設計師是誰?材料學各方面怎么樣?另外,完全可以跟電視臺做一檔節目,請來專家點評,整個馬桶進步的歷史過程跟美學的關系,甚至跟科技的進步,跟某個特定國家的政治影響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