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雪花紛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物……
雪花飄零的時候,雪瓣墜入清泉,思念和痛心一樣,是留給彼此最好的形
式……
櫻花旋舞的時候,花瓣落入溪澗,回收和記憶一樣,是留給彼此最好的方
式……
今天,雪花凌舞,記憶紛飛。
時間,轉瞬流逝,記憶年華。
你我,世間親情,記憶猶在。
和那天一樣,也下著鵝毛大雪,我踏著晶瑩的雪蹦蹦跳跳的回家。然而,剛進到院子是我就驚呆了,看著那圈忙忙碌碌的人,在收拾東西。我怯怯地走上前去,問:“這是怎莫回事?”看著他們痛苦的表情,我恍然大悟,踉踉蹌蹌地跑進屋子,看見爺爺那憔悴不堪的容顏,我跪在地上大哭起來。這時,爸爸走過來對我說:“爺爺他一直等你,看起來是想告訴你幾句話。”我急忙握住爺爺的手,問:“爺爺你還好吧,不要丟下我?”然而,爺爺只是笑著說:“我會一直在天上看著你的,如果想我了,就看雪。”然后,爺爺走了,就這樣走了,我沖出屋子跪在雪地上大哭,爸爸走走過來,問我:“你知道爺爺為什莫樣你看雪嗎?”我迷茫的搖了搖頭。爸爸用他那雙大手摸了摸我的腦袋,輕輕的說:“因為爺爺是在雪地上被撿起來的,那戶好心的人家收養了他,從此以后他便喜歡雪了。”頓時我潸然淚下。爸爸從口袋里摸索了半天才掏出一個小瓶子,遞給我并對我說:“把思念裝在里面吧。”我小心翼翼的接下,捧著它站在雪里接雪。
1、暴走英雄壇雪花紛飛耀滿天是一句藏頭詩,雪山天池。
2、當完成主線任務的時候,需要去找自己的師父出小鎮,然后自己的師傅顧炎武就給自己這么一個提示雪花紛飛耀滿天,山嵐疊嶂疊送奇珍,天落銀河入群峰,池中仿若有金領。然后就讓自己摸索.那么.這句話什么意思呢?其實這句話是一句藏頭詩,注意每句話的第一個字,分別是雪 山 天 池,那么就很明白了,就是讓你去雪山天池了。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高中化學;非金屬;化合物教學;實例分析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現代的物質結構理論是化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本文主要是結合高中化學必修一中的第四章內容,將硅、硫、氯和氮等作為代表性的元素,進而對于“非金屬元素及其他化合物”的知識結構、元素研究方法和性質等方面進行探索,進而對于化學研究的物質性質的實際實驗方法和設計構想等方面進行分析。
1、教學設計
1.1教學目標的設定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目標設定上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入手,分別是知識技能上的掌握、過程方法上的指導和情感價值上的樹立,進而實現對于硫酸等化學物質的物理知識方面的利用來實現硫酸用途和特性上的掌握。此外,在課堂實踐過程中,通過實驗演示和實驗探究的方式來為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實現學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不斷提高,最終實現課堂實用性的不斷提高。
1.2教材分析與重難點的分析
在初中的化學教學中曾經介紹過硫酸的通行,但是對于濃硫酸所具有的氧化性只是一帶而過,因此本章節的設立就是為了對其基礎知識的深入,進而通過實驗教學來實現濃硫酸所具有的強氧化性來進行分析。因此,本章教學中的重點就是對于濃硫酸所具有的特性來進行分析,而其教學中的實際重點則是通過濃硫酸教學內容的深入來實現其強氧化性的闡述。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于實驗的器材來進行準備和教學課件和多媒體等方面的準備。
2、教學流程
2.1復習環節
由于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已經學過硫酸的相關知識,但是卻只是淺顯的了解其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化學原料,但是對于深層次的內容卻沒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教師首先需要帶領學生復習中學過的知識,諸如,活潑金屬的特性以及如何利用酸反應原理來制取氫氣,進而對于稀釋后的硫酸特想來進行分析。之后就可以得出諸如在酸堿性測試實驗中會出現變色、與堿性的氧化物發生反應并且出現中和反應、與活潑金屬發生反應和某些成分的鹽類發生反應等等。
2.2新課程的設計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中的主體地位,進而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教師可以提出,諸如“在化學實驗室制取氫氣的過程中為什么必須使用稀釋后的硫酸?”、“為什么硫酸的濃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性質?”等等之類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在思考和解決這兩個問題時候能對于硫酸所表現出來的特性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進而使得課堂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2.3多媒體手段的應用
在實驗開始之前,教師還需要借助多媒體手段來對硫酸的物理性質進行展示,進而為學生的實驗提供理論基礎和注意事項,例如,針對硫酸無色粘稠的狀態需要對其進行辨別。此外由于硫酸的沸點大概在338攝氏度左右,因此在實驗的過程中一定需要注意溫度的掌握,因此如果溫度過高的話其酸性會出現揮發的現象,進而影響整個實驗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驗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硫酸具有高密度性和溶解性強的特點,再加上其溶解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熱,因此在實驗過程中,將水與硫酸進行融和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攪拌,進而讓其產生的熱量快速的散去。
2.4教學實驗設計
為了能夠驗證硫酸具有脫水性,進而就可以通過實驗來實現更加生動的解釋,實際實驗可以參照課本一百零一頁中的內容來進行驗證,通過蔗糖中加入濃硫酸,進而使得蔗糖出現體積膨脹,表面呈黑色并且出現刺激性氣味,進而對其實驗原理利用學過的知識來進行解釋;而對于其所具有的強氧化性就可以利用某些金屬與濃硫酸的實驗來進行驗證,通過加熱使得金屬銅的表面顏色變化并且溶液的顏色也發生了變化。因此教師根據幾個簡單的實驗來對硫酸的用途進行生動的解釋,進而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之后教師還可以做幾個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進而讓學生對于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夯實,實現學習效率不斷提高。
3、結語
高中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階段性,也就是說高中化學教材在編寫過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將所有的內容全部都寫入到教材之中,而其編寫的重要原則就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來實現一種相對性的、發展式的教學,由于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一種逐步的深化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教材中的編寫特點來進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知識掌握的效率,同時還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思考和探究,最終實現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原因危害;防止糾正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有的學前教育機構將小學的部分熱萏崆敖桓幼兒。將小學的辦學理念、管理模式、教學方式、課程資源等運用到幼兒教育實踐中,使之正常化、規范化、普遍化的一種教育現象和趨勢。
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和個性養成,主要就是在幼兒期。在這個如此重要的時期,游戲才是孩子們的天性和主要活動形式,我們應以此為基點,來培養孩子們的良好行為習慣。可是很多學前教育機構卻盲目的過早的向小學教育靠攏,這是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的。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產生的原因
現在很多家長衡量一個幼兒園的標準就是孩子在幼兒園認了多少字、會背多少首古詩、能做多少數以內的算術題、會讀多少個英語單詞等。家長們本著這種“望子成龍”的急功近利思想、幼兒園迫于招生壓力、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等一系列的原因,導致了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產生:①直接原因:小學一年級課程設置不科學,小學教材內容多、難度大、學時緊張,家長一方面雖然認為幼兒園不應學習小學內容,但是又擔心孩子進入小學之后趕不上進度,打擊了孩子的學習信心;②主要原因:家長望子成龍的急功近利思想,一些家長以孩子識字、背古詩、算術能力為榮,強烈要求幼兒園讓孩子多學知識、留作業,一些幼兒園為了生源問題,不得不受牽制于家長,從而偏離辦園理念與教學原則;③根本原因: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的考試制度和教育評價導向,儼然以讓分數成為了社會、家長、學校、學生們唯一的追求目標;④其他原因:幼兒教師專業水平較低,目前的幼兒教師多數不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素質,開展先進的幼兒教育教學活動,只能“隨大流”。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幼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的發展有弊無利,這種揠苗助長的方法,違背幼兒教育規律,影響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剝奪了幼兒快樂的童年。
1.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
幼兒正處于長身體階段,集體和神經系統都還很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大腦皮層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從而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木訥。學前教育小學化嚴重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玩耍游戲的權利,扭曲甚至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影響力幼兒的心理健康。
2.影響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幼兒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按照小學生的標準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這樣超前灌輸幼兒無法理解的知識相當于揠苗助長,機械的“學習”扼殺了幼兒的想象力,限制了幼兒的發散思維,影響了幼兒的創造力發展。
3.不利于幼兒的長遠發展
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學,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這種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幼兒失去學習興趣或產生厭學情緒,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影響日后的小學正常教育教學,不利于幼兒的終身發展。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糾正防止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已然成為了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因為它關乎著千千萬萬的孩子,千千萬萬的家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為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做了深層次的研究與指導。以下是我根據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來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1.明確辦園宗旨,端正辦園指導思想
幼兒園在辦園治園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注重發展幼兒的語言和一般認知能力;注重培養動手能力;注重培養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已經被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劃,在提高學歷達標的同時,重點對幼兒教師進行幼兒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和教學基本技能的培訓。
要定期組織親子共成長家庭教育系列報告活動,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長會,宣傳欄、明白紙等形式,面向家長開展早期教育宣傳、指導等服務,讓廣大家長進一步明確學前教育的宗旨、意義、形式和目的,促進幼兒家庭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
2.提高幼兒園管理水平
舉辦學前班的學校、幼兒園必須執行以下四項規定:一是控制班額,每班人數不得超過40人;二是學前班只能招收小學入學前一年的幼兒;三是學前班的活動場地要與小學生活動場地隔開,每周上課不超過15課時;四是不能搬用一年級教材,不允許進行任何形式的測試或考試。不得以任何形式強迫幼兒家長購買或攤派教學用書、幼兒讀物和玩教具。
3.靠攏幼教規律
幼兒園教育內容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五大領域,相互滲透、相互作用。一日活動的時間安排應有相對的穩定性和靈活性,照顧個體差異,堅持以幼兒為主的原則,保證幼兒每日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游戲,尊重幼兒的游戲意愿;在游戲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保持愉快的情緒,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利用自然物及廢舊材料制作教玩具。
4.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我國每年千萬兒童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而對小學教育不適應的情況很普遍,部分學生出現了疲勞、睡眠不足、食欲下降、體重下降等現象。造成這種不適應的原因主要是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存在著差別,因此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刻不容緩。
從幼兒園自身出發,應加強對大班末期幼兒學習習慣、自理能力、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聯系附近小學,開展適當的聯合活動,認真做好銜接工作,讓幼兒帶著歡樂、自信和向往之情告別幼兒園,去迎接新的生活。
四、結束語
“小學化”傾向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只有符合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的科學教學方式,才能幫助幼兒健康成長。我們應該繼續深入探究幼兒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全力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為幼兒創設一個和諧、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天地!
參考文獻:
[1]牛莉莉.關于加強幼兒園管理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意見,2006.
[2]黨紅.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M].
[關鍵詞] 肺硬化性血管瘤;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
[中圖分類號]R814.42 [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1(c)-057-02
本文搜集我院自2003年7月~2008年4月經手術病理證實的9例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患者的臨床和CT資料,旨在分析其CT表現,探討CT對PSH的診斷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本組9例患者中,男2例,女7例;年齡30~64歲,平均46.2歲。臨床表現:2例有胸痛、咳嗽、痰中帶血絲;1例自覺胸部不適;其余6例均無任何癥狀于體檢或其他疾病就診時發現,所有病例均經手術或穿刺活檢后病理證實。
采用Picker Ultra Z螺旋CT機,掃描條件:120 kV,200 mA,螺距1.0,層厚10 mm、間隔10 mm,病灶區域加掃薄層,層厚2 mm,增強檢查對比劑選用非離子型優維顯300注射液100 ml,注藥速度為3.0 ml/s,延遲40 s后開始掃描,采用肺窗和縱隔窗進行觀察和攝片。
2 結果
2.1 部位
本組9例均為單發,5例位于右肺下葉,2例位于左肺上葉,2例位于左肺下葉。有2例位于肺門旁,其余均位于肺。
2.2 大小
最大病灶大小約5.3 cm×4.8 cm,最小病灶大小約2.4 cm×1.8 cm,平均3.6 cm×3.2 cm,病灶徑線在1~3 cm之間者7例。
2.3 形態
9例病灶均為圓形、類圓形腫塊,邊界光整銳利6例,其中,1例邊緣淺分葉,邊界不光整2例,與鄰近胸膜粘連1例。9例均未見邊緣毛刺及胸膜凹陷征。
2.4 密度
4例瘤內見條片狀鈣化,1例瘤內見沙礫狀鈣化,避開鈣化7例瘤體密度均勻,2例密度不均勻,內見囊變區。增強掃描6例瘤體呈顯著性均勻強化,增強后CT值為75~126 Hu,3例呈顯著不均勻強化,2例病灶內囊變區無強化,增強后CT值為25~116 Hu。
2.5 其他
9例患者均未見胸腔積液、縱隔淋巴結腫大等肺外征象。
3 討論
3.1 臨床與病理特點
肺硬化性血管瘤屬于肺內少見腫瘤,多發生于中青年女性,男女發病率之比為1∶5,發病年齡跨度大,本組女性病例有7例,占77.8%。該病常為體檢發現,少數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癥狀。PSH的主要病理特點為:①肺泡上皮呈狀增生,且與細支氣管上皮相延續;②致密生長的多角形細胞,有豐富的嗜酸性胞漿,在內形成實性片狀;③小血管明顯增生,管壁透明變性或硬化;④瘤內無炎性細胞浸潤,可有含鐵血黃素或出血,這是與炎性假瘤最大的區別[1]。
3.2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特征性表現
3.2.1部位本組病例有7例病灶位于肺下葉,占77.8%,左右肺分布相仿,其中有7例病灶分布于肺,占77.8%,與國內其他文獻報道相似[2,3]。結合文獻和本組病例情況,筆者認為,PSH左右肺分布相仿,似乎以下肺、肺多見。
3.2.2大小國內外大部分文獻報道,病灶大小較小,直徑在1~3 cm之間。本組最大病灶大小約5.3 cm×4.8 cm,有7例病灶徑線分布在1~3 cm之間。病灶一般較小可能和病灶良性性質、生長較慢有關。
3.2.3形態、密度PSH一般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腫塊或結節,邊緣光滑,密度均勻,偶有淺分葉,無毛刺及衛星灶。本組病例9例中有6例病灶光整銳利,占66.7%,因為它是肺內良性腫瘤,一般對周圍肺組織無浸潤。本組有5例瘤體內出現鈣化,占55.6%,大部分為條片狀鈣化,本組鈣化比例比其他文獻報道要高的多,這可能與本組病例腫瘤組織結構不同有關,鈣化與腫瘤硬化性組織結構中鈣鹽沉著有關。本組病例避開鈣化,7例瘤體密度均勻,占77.8%,2例瘤內見囊變區,均發生在較大腫塊內,囊變幾率可能與病灶大小呈正相關。文獻報道所謂腫塊邊緣“空氣半月征”[4]未在本組病例中出現,因本組病例有限,其在文獻報道中出現幾率也較少,尚不能說明其是否為特征性表現。本組病例瘤體多數明顯強化,強化程度同周圍血管相仿,且與血管關系密切。有文獻報道認為強化與腫瘤內血管瘤樣成分有關。
3.3鑒別診斷
3.3.1錯構瘤錯構瘤邊緣光整,易與PSH混淆,病灶內出現爆米花樣鈣化或脂肪密度為其特征性表現,較少病例呈廣泛強化,強化程度遠低于PSH,從本組病例發現PSH瘤內鈣化多為條片狀。
3.3.2結核瘤結核瘤好發于雙肺上葉尖后段及下葉背段,多伴有衛星灶,增強掃描呈環形強化或無強化。本組1例病灶與鄰近胸膜胸膜粘連,病灶內見囊變和鈣化,術前誤診為結核瘤。
3.3.3肺癌肺癌臨床多有咳嗽、痰血等癥狀,病灶本身多有毛刺、分葉、胸膜凹陷征等惡性征象,可伴有肺門、縱隔淋巴結及遠處臟器轉移。如PSH腫塊邊緣有分葉時,往往與肺癌較難鑒別,可通過肺部穿刺活檢證實。
3.3.4炎性假瘤炎性假瘤形態沒有PSH光整,增強掃描腫塊強化不明顯,瘤內鈣化亦相對少見,往往存在炎癥病史。
3.3.5肺曲菌球綜上所述,PSH多發生于中青年女性患者,一般無明顯臨床癥狀,CT表現為肺內類圓形、孤立性腫塊,邊界多光整,一般無明顯分葉及毛刺,避開鈣化CT平掃腫塊密度多較均勻,瘤內條片狀鈣化及增強掃描腫瘤明顯強化為其相對特征性表現。如同時出現以上影像學表現,應首先考慮肺硬化性血管瘤,鑒別困難時可通過肺部穿刺活檢證實。
[參考文獻]
[1]周煒旬,劉鴻瑞.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本質與組織來源[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4,33(2):168-170.
[2]金鋒,楊曉光,楊寶嶺,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診斷和外科治療[J].中國肺癌雜志,2000,3(4):308.
[3]徐達君,馮,史景云,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現(附24例報告)[J].2006,22(7):797-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