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花椒水的作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
目的探討脂多糖(LPS)誘導小鼠肝損傷介質水平變化及五靈膠囊的作用。方法小鼠尾靜脈注射(iv )LPS 3.5mg/kg ,酶法檢測3,6,12和24 h小鼠血清ALT、 AST、 ALP、TRIG,化學法測定肝組織內MDA、NOS水平,免疫組化檢測肝組織內TNF-α,CD14,iNOS,eNOS的陽性表達率。結果與正常組比較,小鼠iv 注射LPS 后3 h血清ALT,AST水平明顯升高并持續至12 h,24 h下降仍顯著高于正常組,ALP水平明顯持續下降。在12 h MDA含量顯著升高,24 h下降但明顯高于正常組,而甘油三酯(TG)水平各時間點明顯升高,TNF-α,CD14,iNOS,eNOS陽性表達率上調。五靈膠囊能明顯降低ALT,AST水平和MDA含量,對ALP和 TRIG水平無作用,抑制肝組織內TNF-α,CD14,iNOS,eNOS陽性表達率。結論MDA,TNF-α,CD14,iNOS,eNOS參與了LPS誘導肝損傷,五靈膠囊抑制LPS誘導肝損傷的作用機制與抑制活性遞質生成有關。
【關鍵詞】 肝損傷 一氧化氮合酶 活性介質 脂多糖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mediator levels in hepatic injured mice induced by Lipoplysaccharide (LPS) and effects of Wuling capsule.MethodsLPS was given to mice by injection with a dose of LPS 3.5mg/kg via the tail vein, 3,6,12,24 hours later, the levels of ALT, AST, ALP in serum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method and the contents of MDA, NOS in hepatic tissue of mice were determined by chemistry,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CD14, iNOS and eNOS in hepatic tissue. Results3 hours after LPS was given to mice,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the levels of ALT and AST were obviously elevated and persisted for 12 hours, and which were reduced in 24 hours but still high obviously as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The level of ALP were evidently de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MDA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6 hour and lowered at 24 hours but still higher than normal. The level of triglycerides was increas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 CD14, iNOS ,eNOS in liver injury tissue was markedly up-regulated.ConclusionThe mediators as MDA, TNF-α, CD14, iNOS ,eNOS participated in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LPS,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 Wuling capsule liver injury might be related with inhibiting the release of mediators.
Key words:Liver injury; Nitric oxide synthase; Activity mediators; Lipoplysaccharid
內毒素血癥與肝損害可互為因果,從而對肝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后產生重要的影響[1]。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致肝損傷機制諸多學者認為:主要是通過激活枯否細胞(Kupffer cells KC)釋放細胞因子而介導肝細胞損害,LPS促進枯否細胞合成釋放TNF-α, 進而促進NO生成加重肝損傷[2]。早期研究表明五靈膠囊對LPS誘導枯否細胞釋放細胞因子有明顯抑制作用[3],五靈膠囊具有疏肝健脾,扶正活血的作用,對內毒素血癥肝損傷及介質TNF-α,CD14,iNOS,eNOS表達有無影響還未經證實,本文對此進行了觀察,以便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
1 材料
動物:昆明種小鼠,雄性,體質量(25±2)g,中國第四軍醫大學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K(軍)2002-05;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堿性磷酸酯酶(ALP),甘油三酯(TG),膽固醇(Chol)試劑盒(北京中生);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 (NOS)試劑盒(南京建成); Rabbit anti-CD14,TNF-α,NOSⅡ(iNOS),NOSⅢ(eNOS)一抗(武漢博士德);S-P超敏試劑盒(福州邁新);脂多糖(LPS)(Sigma公司);五靈膠囊(中國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藥劑科提供,批號:20040122),稱取五靈膠囊2 g,蒸餾水加熱溶解至10 ml為經口給藥供試液。
2 方法
2.1 LPS誘導小鼠肝損傷血清酶實驗取昆明小鼠96只,隨機分成3組(每組設4個時間點:3,6,12,24 h ):正常組、LPS組、五靈膠囊組,每組每時間點8只。正常組和LPS組分別ig蒸餾水10 ml/kg,五靈膠囊組ig五靈膠囊2.0 g/kg,各組小鼠ig給藥1次/d,連續給藥5次,小鼠禁食自由飲水,末次給藥2 h后正常組各時間點小鼠尾靜脈注射(iv) 生理鹽水2 ml/kg,其余2組各時間點小鼠iv LPS 3.5 mg/kg,iv后分別于3,6,12,24 h眼眶取血,放置30 min,離心,分離血清,酶法測定TRIG,ALT,AST,ALP。
2.2 肝組織內MDA、TRIG、 NOS測定和免疫組化實驗迅速取上述實驗小鼠肝臟剔去膽囊,用冰冷生理鹽水洗去血漬,濾紙吸干水分,除肝大葉外的肝組織制成10%肝勻漿,10 000 r/min離心,取上清按試劑盒說明書測定MDA、TRIG、NOS:肝大葉用10%甲醛(0.01 mol/L)磷酸緩沖液固定48h,石蠟包埋、切片,脫蠟至水洗,分別與抗CD14、抗TNF-α、抗iNOS、抗eNOS(1∶100)進行孵育,按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免疫組化反應,用二氨基聯苯胺(DAB)-0.3 ml H2O2 /L系統顯色10 min。蘇木素襯染、脫水透明后,中性樹膠封片。陰性對照片用PBS替代一抗。結果評定:標本無明確陽性反應者為陰性,在40倍鏡下以Miaspro圖象分析系統程序掃描染色陽性細胞,每只小鼠肝組織掃描5個視野計數陽性細胞,結果以陽性細胞率表示。
2.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0.0版統計軟件,所測數據以(±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3 結果
3.1 LPS誘導小鼠肝損傷不同時間血清酶的變化及五靈膠囊的作用血清酶學測試結果顯示,小鼠 iv LPS后3 h血清ALT值上升最高,隨著時間的延長其值逐漸下降,在24 h ALT值有所降低但仍明顯高于正常組,AST水平3 h升高,12 h達最高,24 h下降仍明顯高于正常組;ALP 3 h明顯下降,隨著時間的延長其值下降更低。與LPS組比較,五靈膠囊組3h血清ALT和AST值高于LPS組,6 h與LPS組一致,12 h明顯低于LPS組,24 h繼續下降,五靈膠囊對LPS導致小鼠肝內ALP下降無作用。見表1。表1 肝損傷小鼠不同時間血清酶的變化及五靈膠囊的作用(略)
3.2 對LPS誘導肝內MDA,TRIG,NOS含量影響小鼠iv LPS后3 h,與正常組比較,肝內MDA含量升高,12 h顯著升高并達到高峰,24 h下降但明顯高于正常組(P
3.3 對LPS誘導肝內TNF-α,CD14,iNOS,eNOS表達的影響免疫組化染色結果顯示,正常小鼠肝組織表達微量的TNF-α,CD14,iNOS,eNOS,在不同的時間段內陽性表達率大致恒定。與正常組比較,小鼠iv LPS后不同時間點肝組織內TNF-α陽性表達率持續急劇升高(P
4 討論
以往研究顯示LPS致肝損傷機制主要是通過激活 KC釋放TNF-α,IL-1,IL-8,PAF等細胞因子和介質誘導肝細胞損害,同時也引起肝細胞各種代謝功能改變。有研究發現體內注射LPS后肝細胞蛋白合成、糖代謝均受影響,最終可導致動物死亡。本試驗顯示小鼠iv LPS后3h,ALT和AST水平明顯升高并持續至12,24 h下降但仍顯著高于正常,ALP值則與前二者相反而明顯地降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低,肝細胞損傷嚴重ALP值就愈低。小鼠iv LPS后3h肝內MDA,NOS和TRIG值升高并不顯著,6、12 h 3指標含量明顯增加,24 h MDA和TRIG值仍高于正常組,NOS下降至正常。小鼠iv LPS 3h血清酶ALT與AST明顯升高,表明肝細胞損傷開始,肝內MDA、NOS和TRIG并未急劇升高,提示在3h內反應肝損傷血清酶水平的上升與三介質無關;在6,12,24 h肝內MDA 、NOS 與TRIG值明顯增加,血清ALT與AST水平也顯著升高,肝內脂質代謝紊亂,提示在此時三者參與肝損傷。卞建明等[4]發現TNF-α對肝細胞DNA的代謝呈雙相調節,低濃度TNF-α有刺激DNA合成的作用,而高濃度的TNF不但使DNA合成受阻,還造成肝細胞損傷,TNF-α可通過抑制線粒體呼吸鏈復合物而使肝細胞能量代謝障礙[5]。CD14是KC表面存在的受體,在LPB存在下CD14與LPS結合并迅速與細胞膜上其他具有信號轉導能力的LPS相關受體如TLR2,β2整合素、L-selectin等結合形成復合物,將LPS轉遞給這些信號轉導分子介導KC激活分泌炎性細胞因子。誘導型NO合酶(iNOS)在生理情況下表達微量,只有在LPS和某些因子誘導下肝實質和非實質細胞才大量生成,從而產生持久的生理效應[6]。本實驗顯示組織中TNF-α ,CD14,iNOS,eNOS 陽性表達率在3~24 h持續高表達,與肝功酶水平波動一致,肝組織iNOS、eNOS陽性表達率與肝內總NOS的結果趨向一致。提示這些因子與介質參與了肝損傷過程。五靈膠囊對3 h肝功酶酶水平無作用,至6 h逐漸影響LPS所致小鼠肝損傷,各肝功酶酶水平下降,至12 h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提示五靈膠囊并非直接作用血液內肝功酶而使酶水平下降,而是作用于LPS損傷肝細胞的某些環節而降低ALT和AST水平。ALP來自細胞器功能酶,五靈膠囊不能阻止ALP下降提示其對LPS所致細胞器損傷無作用。五靈膠囊在12,24h明顯降低MDA和NOS含量,TNF-α、 CD14、iNOS、eNOS陽性表達率下降,同時AST、ALT酶水平也相應下降,提示五靈膠囊抑制LPS所致肝損傷與降低炎性因子和介質有關。實驗發現小鼠iv LPS后甘油三酯(TG)則急劇上升,TRIG升高可能是LPS導致清道夫受體下調,干擾血清脂蛋白在肝內修飾,甘油三酯在肝內代謝的改變導致血清中TRIG升高,另一種可能是LPS引起胰島素抵抗造成脂質紊亂,五靈膠囊不能抑制LPS誘導小鼠體內TRIG升高,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孫晶,李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細胞因子變化與臨床意義[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0,16(7):390.
[2]張明森,王宇明,顧長海,等. 內毒素誘導產生一氧化氮介導體外肝細胞損害[J].解放軍醫學雜志,1999,24(4):262.
[3]王勝春,張英志,胡詠武,等. 五靈膠囊對LPS誘導枯否細胞釋放細胞因子的影響[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4,25(21):1947.
[4]卞建明,陳易人,胡振雄,等. 腫瘤壞死因子對肝細胞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1995,12(6):358.
關鍵詞: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n)子;提取物;抑菌效果
中圖分類號:S482.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3-0578-02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n)屬蕓香科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山西、山東及秦嶺以南等地區[1]。截至2009年底,四川省花椒種植面積為8.04 hm2,總產量21 000 t,產值5.7億元。四川漢源縣是花椒的著名產地,漢源花椒以皮厚肉豐、色艷味濃而聞名全國,有“貢椒”之稱[2]。花椒子是花椒果皮生產中的主要副產物,但長期以來一直未被利用,在產地大量的花椒子被當作燃料燒掉或作為肥料,甚至被當作廢物丟棄。
花椒子黑色、有光澤,內含豐富的油脂和蛋白質,占花椒總產量的60%~70%。花椒和花椒子均可以作為藥材,花椒子在中藥中被稱為椒目,該藥味苦、辛,性寒,有小毒,具有利水、平喘之功;主治水腫脹滿、痰飲喘逆等癥[3,4]。目前,對花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葉、子、果皮的化學成分分析,生物藥理活性及花椒的加工應用[5]等方面,而對花椒子的抑菌作用鮮有研究。本試驗采用管碟法,研究花椒子提取物對常見的幾種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為花椒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花椒子2011年采自四川漢源縣,經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藥學系范巧佳副教授鑒定為正品。
1.2 供試菌種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門氏菌(Salmonella)由四川農業大學藥學實驗室提供。
1.3 材料及試劑
材料包含索氏提取器、旋轉蒸發儀、恒溫培養箱、培養皿、超凈工作臺、滅菌鍋、微量加樣器、鋼管。試劑石油醚(b.p.60~90 ℃)、乙酸乙酯、正丁醇、無水乙醇均為分析純。
1.4 方法
1.4.1 花椒子不同提取物的制備 取花椒子粉末10 g,加90 mL石油醚索氏法提取3 h,提取液濃縮,得石油醚提取液;殘渣再用乙酸乙酯90 mL提取3 h,濃縮得乙酸乙酯提取液;藥渣再用正丁醇90 mL提取3 h,濃縮得正丁醇提取液;藥渣晾干再用80 mL無水乙醇提取3 h,提取液濃縮得無水乙醇提取液;藥渣晾干再用80 mL蒸餾水在80 ℃水浴提取4 h,過濾得水提液。
1.4.2 細菌的活化及菌懸液的配制 將供試菌種接入相對應的試管斜面培養基上,將供試菌種活化,細菌置37 ℃恒溫培養箱內培養18~24 h,在無菌操作的條件下,取培養活化好的菌株,用接種環挑取少量菌體,用無菌生理鹽水配制成菌體懸浮液,使菌懸液濃度達到106~107 CFU/mL。
1.4.3 體外抑菌試驗 體外抑菌試驗采用管碟法進行[6]。用無菌棉簽蘸取濃度為106~107 CFU/mL的細菌稀釋液,涂布于普通營養瓊脂平板上,用無菌鑷子將鋼管均勻擺放平板上,靜置10~15 min后滴加花椒子提取液,加至液面與鋼管表面平行即可。將平板37 ℃培養18~24 h后,用游標卡尺測量抑菌圈大小。分別用相應試劑做對照。
1.4.4 試驗結果判定標準 試驗結果判定標準:抑菌圈直徑大于20 mm為高度敏感,10~19 mm為中度敏感,小于10 mm為低度敏感[7]。
1.4.5 最小抑菌濃度(MIC)的測定 采用試管二倍稀釋法[8]。將抑菌效果最好的提取原液用相應溶劑倍比稀釋,依次配成濃度為50.000、25.000、12.500、6.250、3.125、1.563 mg/mL 6個濃度的肉湯培養基試管,向各管中添加菌懸液50 μL,置于37 ℃條件下恒溫培養。18~24 h 后,觀察記錄各試管是否長菌及生長情況。每個濃度梯度做3組平行試驗,不長菌的最小濃度為該樣品的最小抑菌濃度。以相應試劑做對照試驗。
1.4.6 最小殺菌濃度(MBC)的測定 在最小抑菌濃度的基礎上,分別將無細菌生長試管的肉湯培養基劃線接種于瓊脂平板上,置于37 ℃條件下恒溫培養18~24 h,以瓊脂平板上無菌落生長的提取液濃度為最小殺菌濃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溶劑提取液抑菌效果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花椒子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和水提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活性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且乙酸乙酯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優于水提液。石油醚、正丁醇和無水乙醇提取液無抑菌活性,且5種提取液對沙門氏菌都無抑菌效果。
2.2 花椒子乙酸乙酯提取液最小抑菌濃度的確定
把抑菌效果較好的乙酸乙酯提取液稀釋為不同濃度,進行最小抑菌濃度試驗,測定結果見表2。乙酸乙酯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MIC為12.500 mg/mL,對大腸桿菌的MIC為25.000 mg/mL,說明花椒子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較好。
2.3 花椒子乙酸乙酯提取液最小殺菌濃度的確定
由表3可知,乙酸乙酯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殺菌濃度為25.000 mg/mL,對大腸桿菌的為50.000 mg/mL,說明花椒子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菌效果較好。
3 小結與討論
通過抑菌試驗確定花椒子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是極性很小的親脂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其具體抑菌成分有待進一步研究。
同時抑菌試驗證明了花椒子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花椒子的抑菌活性部位是乙酸乙酯和蒸餾水的提取物。乙酸乙酯的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抑菌圈直徑分別為16 mm和13 mm,均為中度敏感;水提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抑菌圈直徑分別為11 mm和7 mm,分別為中度敏感和低度敏感。可知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較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濃度和最小殺菌濃度分別為12.500 mg/mL和25.000 mg/mL,對大腸桿菌的最小抑菌濃度和最小殺菌濃度分別為25.000 mg/mL和50.000 mg/mL。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相對較強,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相對稍弱。
本試驗選用常見致病菌作為研究對象。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動物和人類的一種重要病原菌,可引起許多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大腸桿菌是畜禽最常見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胚胎死亡、臍炎、腦炎等一系列病癥,發病率及死亡率高。本試驗已初步確定花椒子提取物對這兩種細菌均有抑制作用,為臨床常見疾病的生物防治以及為花椒子擴大藥源提供了理論依據,以期實現花椒子資源的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 趙志峰,雷 鳴,雷紹榮,等.兩種四川花椒揮發油的成分分析[J].中國調味品,2004,10(10):39-42.
[2] 祝瑞雪,曾維才,趙志峰,等.漢源花椒精油的化學成分分析及其抑菌作用[J].食品科學,2011,32(17):85-88.
[3]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4] 李時珍.本草綱目[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5] 劉鎖蘭,魏璐雪,王 動,等.青花椒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學學報,1991,26(11):836-840.
[6] 崔清蘭,黃京燕,王莉娟.雙黃連注射液的管碟法體外抑菌試驗及其應用[J].河南畜牧獸醫,2004,25(1):42.
用花椒與其他食物烹調出的菜式,品種繁多,本文不一一羅列,僅以花椒(烘焙研末)與食鹽(研細)同炒成的“椒鹽”為例,以之為佐料烹調成的椒鹽排骨、椒鹽酥雞、椒鹽蝦等,莫不給食用者以獨特的美味享受。唐代詩僧山子有《詩》云:“蒸豚蒜醬,炙鴨點椒鹽”,正是他對椒鹽佐食美味的親身體驗和寫照。
花椒紅艷的果皮和烏黑繁多的種子,又給人們以某些遐想。兩千年前,《詩經?唐風?椒聊》詩句云:“椒聊之實,蕃衍盈升”“椒聊之實,蕃衍盈(掬)”。據解釋,即是借花椒子的繁多“盈升”與“盈”(雙手捧滿),比喻、贊詠婦女多子。
生長于華夏大地的花椒,歷史久遠,別名有大椒、秦椒、蜀椒、巴椒、川椒、漢椒等,或簡稱為椒。中國古人不僅采集花椒烹調菜肴,還將它用于醫療保健,中醫學歸納其醫療功效主要為溫中散寒、除濕、止痛、驅蟲、解腥等,可用于治療嘔吐、噫呃、胃腸冷痛、食物積滯、食欲不佳、泄瀉、寒咳、消腫、蛔蟲病等。漢代名醫張仲景治“蛔厥”方劑“烏梅丸”,其配伍中的蜀椒,主要是發揮驅蛔作用。花椒子還有行水消腫作用,可用于利尿及治療消腫。
根據現代科學知識,花椒為蕓香科灌木或小喬木,其果實含辛辣芳香性揮發油,其中花椒素是產生麻辣的根源,它是由檸檬烯、枯醇、香葉醇等組成。此外,還含甾醇、不飽和有機酸以及某些維生素、礦物質等。動物實驗證實,進食花椒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在中國,花椒不僅供人們烹調食物和藥用,而且中國人民從古代起就根據花椒的特性,陸續創造了由椒字組成的不少詞匯,并賦予不同含義,諸如:椒目(通常泛指眼珠);椒酒及椒漿(用花椒浸制的酒,古代民俗,農歷正月初一日,人們用椒酒祭祖或敬獻長輩致賀或祝壽);椒花與椒花頌(都是以椒花表示新年祝愿);椒花筵(農歷正月初一日,取椒酒敬獻長輩表示祝賀,或者在全家聚餐時共飲椒酒,祝愿全家美滿幸福);由于花椒芬芳、辛溫、多籽,古人將花椒子與泥土拌和成“椒泥”,用于鋪飾道路,稱為“椒涂”;中國古代皇帝、皇后所居之宮殿,用椒泥涂抹墻壁,稱為“椒房殿”。此外,還有椒庭(指皇宮內),椒繁(椒子繁盛,比喻子孫眾多),椒馨(花椒之芳香),椒蘭(指花椒與蘭花,都是芳香之物,比喻為美好)……
中醫學認為,花椒性味辛溫,陰虛火旺者忌食,孕婦也應慎食。
小貼士
花椒治病小驗方
治蟯蟲根據古人有用“烏梅丸”治蛔蟲的經驗。現代有醫者以花椒50克加水1 000毫升煎汁,保留灌腸治療蟯蟲病。一日1次,連用3~4次,能取得明顯療效。
回乳哺乳期婦女如需回乳,可取花椒6~15克,加水400~500毫升煎湯,濃縮成250毫升,加適量紅糖,趁熱一次口服。多數乳母在服藥后6小時,分泌乳汁可明顯減少,次日脹痛緩解或消失。一日1次,連服2~3次,通常能取得回乳效果。
根據皮色,洋蔥可分為白皮、黃皮和紫皮三種。白皮洋蔥肉質柔嫩,水分和甜度皆高,長時間烹煮后有黃金般的色澤及豐富的甜味,比較適合鮮食、烘烤或燉煮,產量較低;紫皮洋蔥肉質微紅,辛辣味強,適合炒燒或生菜沙拉,耐貯藏性差;黃皮洋蔥多為出口,肉質微黃,柔嫩細致,味甜,辣味居中,適合生吃或者蘸醬吃,耐貯藏,常作脫水蔬菜。
就營養價值來說,紫皮洋蔥的營養更好一些。主要是紫皮洋蔥的辣味較大,意味著其含有更多的蒜素。此外,紫皮洋蔥的紫皮部分含有更多的櫟皮素,這也是對人體非常有用的保健成分。因此,紫皮洋蔥食療效果比白皮洋蔥要好很多。洋蔥紅酒是非常神奇的養生配方。洗凈的洋蔥去皮切丁,如果選擇的是紫皮洋蔥,紫皮部分不用去掉,泡酒的功效更好。
夏天別濫用花露水
夏天人們用花露水來驅蚊止癢、殺菌除臭,但如果使用不當不但會危害身體健康,嚴重的還會致命。其中主要有四大使用誤區。
誤區一:過量使用。為了避免蚊蟲叮咬,經常倒出很多花露水涂抹在全身各個部位。這樣做,有的人會出現身體發癢、冒冷汗的癥狀,所以抹花露水要適量,避免身體出現不良反應。
誤區二:患皮炎后使用。花露水含有一種叫“伊默寧”的成分,它可使蚊蟲喪失對人叮咬的意識。如果在患皮炎后涂抹花露水,不但不能治療皮炎,“伊默寧”成分還可導致皮膚出現過敏反應,加重皮炎癥狀。患皮炎的患者可在電蚊香片上滴4~5滴花露水,既能驅蚊又可避免皮膚過敏。
誤區三:涂花露水后立即進廚房“點火”做飯。很多人都忽略了花露水使用后的注意事項:請避開火源使用和儲藏。這是因為花露水中含有75%的酒精和5%的香精成分,一旦靠近火源就會點燃。所以抹完花露水后不要立即使用火或靠近火源,如點蚊香、點煙、使用有明火的灶具等。
誤區四:給孩子用成人花露水。婦幼專家建議家長給孩子選專用花露水,洗澡時如使用花露水應先稀釋四五倍,且避免與孩子的眼睛直接接觸。
除了以上的使用禁忌外,巧妙地使用花露水也能起到改善生活環境的作用。比如,在洗衣物、洗毛巾前滴入四五滴花露水,浸泡15分鐘后再清洗,可使衣物變得清香;擦拭家具時滴兩滴也可起到消毒防菌的作用,外出坐車帶一瓶噴霧花露水,每隔4個小時噴一次可起到消毒作用。
常吃放花椒的菜可增強免疫力
中醫認為,花椒性溫,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的作用,春季適度食用,有助于人體陽氣的生發。
花椒是常用的調味品,但你有沒有想過炒菜時多放上一把花椒,不僅能夠溫陽驅寒,還能殺菌防病,增強免疫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花椒中的揮發油可提高體內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進而可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并且花椒對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花椒具有溫中除濕的作用,尤其是脾胃虛寒、食欲不振的朋友更應吃點花椒。而寒性痛經以及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適合多吃點花椒。烹調綠豆芽、白蘿卜、冬瓜、萵苣、菠菜、芹菜、兔肉等涼性或寒性的蔬菜或肉類時,最好都要加點溫性的花椒。
炒菜時可用花椒來熗鍋,也可用花椒面代替,做各種肉類、魚類煲湯時,加入十幾粒花椒更是不錯的選擇,因為花椒可以有效消除肉類的異味,如羊肉的膻味、魚的腥味等。
但花椒性溫熱,容易上火的朋友應該少吃,孕婦多食會損傷胎氣,哺乳期的媽媽更應少吃,因為花椒有回乳的作用,食用后容易導致斷乳。
喝綠豆湯可防夏季室內輻射
一天到晚開著電腦,還要隨時接聽手機、電話。在空調環境下,電腦和手機所產生的聯合電場,對人體的輻射會加倍嚴重,導致人的代謝功能發生紊亂,典型癥狀就是頭暈、惡心。又要抵御空調病,又要防輻射,怎么辦?醫學專家開出的“藥方”是,每天喝幾大碗綠豆湯。
夏季,民間歷來用綠豆湯解暑,這是因為綠豆的藥用功效是解暑、利濕、解毒。大人小孩,喝了綠豆湯就可以降體內的暑熱,預防中暑。另外,綠豆與其他食品一起烹調療效更好,如綠豆銀花湯:綠豆100克,金銀花30克,加水適量,煮10分鐘左右即可,喝下清湯暑氣全消。
綠豆湯究竟一天喝多少才合適?可以根據個人自身的情況來定,體質強壯,容易上火的人,就可以喝濃一點的綠豆湯,多喝幾碗也沒關系。
論文關鍵詞:花椒,體,枝,芽,種苗呀,栽培
花椒屬蕓香科,花椒屬,花椒亞屬植物,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屬淺根性植物,耐脊薄、耐旱,栽培條件要求不高,易栽培,生長快,可做為山地退耕還林水土保持的經濟林樹種。花椒嫩莖芽油亮鮮綠,具有獨特的麻香味,可以熱炒、涼拌、油炸、涮鍋,每千克花椒嫩芽干重中含蛋白質87.3g,碳水化合物21.1g,纖維素15.8g,脂肪8.41g,胡蘿卜素179.6mg,維生素B1.23mg,維生素D0.03467mg,鈣933mg,鐵73mg,磷1700mg;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所含17種氨基酸總量為244.78g,麻香宜人是極為珍貴的芽類疏菜,近年來已成為山區特色農家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城市高檔消費蔬菜中的一員。花椒芽分體芽(枝芽)和種芽兩種,由于體芽其生產季節短,產量低,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消費的需要,種芽生產受季節影響較小,可周年生產,因此探討花椒嫩芽生產技術,具有現實意義。
1.花椒枝(體)芽生產
1.1花椒樹生物學特性
花椒為喜光喜溫樹種,1年生花椒苗,當遇到溫度降至-18℃時,枝條即受凍害;花椒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耐貧瘠性強,花椒的萌芽力強,能耐強度修剪,花椒主干與主枝中下部,具有一定數量的隱芽,隱芽壽命較長。花椒芽的異質性比較明顯,頂芽及其下面3~4個芽比較飽滿充實,容易萌發成枝條。花椒根系苗期主根明顯,定植后主根生長減弱,側根發達,須根尤多,根系主要分布在20~80厘米深的土層中。當10厘米深處土溫達到3~5℃時開始生長,比地上部萌動期早15~20天。
1.2花椒體芽栽培技術
體芽花椒芽可以利用山地條件,結合生產程序為:播種育苗---育苗防寒----幼樹整形----嫩芽采摘----樹體管理。
1.2.1花椒播種育苗
種子的處理:
花椒種子表面包圍一層蠟質,具有防止種子水分蒸發的作用,但也成為種子發芽的障礙因子,因此播種前需要經過一定的的處理,才能吸水發芽。用1%堿水或1%洗衣粉水浸種,撈出空秕種子,并浸泡種子1~2d,再搓洗種皮去除蠟質。或用牛糞拌種貯藏的方法處理種子,即用新鮮牛糞6份與花椒種1份,混合均勻,埋入深30厘米的坑內,蓋土10厘米,踏實后覆草。次年春季播種前取出,打碎后連同牛糞一起播種。種子催芽,出芽時播種。
容器育苗:
由于山地環境特點,直接播種效果較差,因此采用容器育苗,出苗后移栽效果較好。
建育苗床并整地:播種前將育苗床床土整細、整平澆足水,待水滲后疏松土壤,用消毒過的河沙均勻的鋪在床面上,厚度為3~4cm,采用高密度均勻播種的方法將種子播撒在床面上,其上覆蓋河沙或泥炭,厚度以剛好覆蓋住種子為宜,其上用遮陽網遮陰,防止陽光直曬,再在育苗床上覆蓋地膜,起到增溫保水的作用。一周后待種子出土露頭時,撤出地膜,建小拱棚。幼苗出土3~5cm時,將幼苗移植到容器中培養。
容器營養袋土配制:花椒容器苗營養土宜選擇質地疏松的土壤,選用營養袋規格為10cmx10cm。小苗移栽移人營養袋前2d,營養袋必須澆透水,使營養土保持濕潤。移栽后注意保濕,并加強緩苗期的管理工作
1.2.2苗木移栽
花椒適宜在背風的陽坡栽植,這樣的地形,溫度變化較小,栽植成活率高。當花椒苗長到15~20cm時即可移栽到栽植地,栽植方法采用大穴叢植的栽植方式,定植穴規格為60x60x50cm,每栽植穴10~15株。栽植穴之間空間應在1m左右。
1.2.3幼樹防寒
花椒是喜溫樹種,抗寒力差。氣象條件低溫、風吹、干旱等不利因子,會不同程度地造成凍害的發生,因此栽植后的1-3年需要整個植株壓倒埋土防寒。氣溫回升后要及時刨開,并重新修整樹盤。要適時松土閉墑,保證花椒樹苗發后有足夠的水分。
1.2.4整形修剪
以枝芽菜為生產目的的花椒樹,對樹形要求較低,一般整成叢狀形,叢狀形定干高10cm,
枝條自地面發出,每株可抽生4~5個枝條,每株選2個枝條,使其直立放任生長,其余抽生的枝條當其長到15cm以上時,采其枝條頂端,留基部5cm,使其繼續生長抽生側枝,這樣整穴有比較直立的枝條30~45個,整穴直立枝條外圍低中央高,呈現圓叢形,一般需要3年才能成形。
修剪簡單,采用部分枝條重短截,促生新枝,一部分枝條緩放形成飽滿芽,以備采芽,
使其叢生體年年有新枝抽生,有可供采芽的枝條利用,時間休眠期。
1.3芽體采收
當新梢長有4~6片真葉。長5cm左右時,即可采收,一般留1~2片葉摘芽,留下的葉腋處重新抽生芽梢,每年可采3~5次,進入7月后停止采芽,以備下一年養分儲備。一般在山坡地自然生長的花椒芽,此時發生的病蟲害較少,因此不需施藥,可稱為綠色食品。采后及時保鮮處理。
2.花椒種芽苗生產
2.1栽培場所與容器
花椒種芽菜的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冬季在溫室內或夏季在普通室內均可栽培,可實現芽菜周年生產。使用育苗盤為育苗容器。
2.2種子處理與催芽
采用開水燙種法處理種子,將花椒種放人容器中,加入100℃開水,邊加水邊攪拌,待水溫降至40~50℃時,浸泡12小時撈出,反復2次精選種子,去除秕種、破粒、爛粒,用清水沖洗。
催芽:將處理過的花椒種子倒入濃度為400mg/kg的赤霉素水溶液中浸泡一晝夜打破休眠,用清水漂洗后裝人布袋中放人25~30℃的黑暗條件催芽,待種子露出3~5毫米胚根時播種。
2.3播種
將育苗盤洗凈,底層鋪一層無紡布,浸濕,其上以草炭土和椰糠以1:1比例混合作培養基厚度為1~2cm,在培養基上均勻播撒經過催芽的種子,種子用量為1300~1500g/m,上面鋪一層0.5~1cm厚的培養基,澆足水,其上覆蓋塑料薄膜和報紙遮陰。
2.4播種后的管理
溫度管理: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溫度維持在15℃左右,培養盤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培育,間隔6小時噴一次水。播后2天內噴清水,2天后在水中噴0.2%的尿素營養液。
放綠:花椒芽苗高10cm時,讓花椒苗全面見光,增加葉綠素。
2.5采收
待花椒芽苗全部變成綠色,子葉尚未展開,株高10~12cm左右時進行采收、采收時連根拔起,常捆成小把兒裝箱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