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協同創新

協同創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協同創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協同創新

協同創新范文第1篇

英特爾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兼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馬宏升(Sean Maloney)表示:“快速增長的中產階級規模,以及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流量的爆發式增長,這些全球重大發展趨勢在中國表現得尤為顯著,影響程度堪比十倍。”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敘表示:“創新是當今中國的重要發展議程。中國有蓬勃發展的信息通信產業生態系統和規模龐大的開發者群體,我們對中國巨大的創新潛力充滿信心。長期以來,英特爾在中國致力于與廣大產業伙伴、開發者協同創新,創新并擴展計算技術,連接世界上每一個人,讓大家的生活更美好、世界更精彩!這也是本屆IDF的重要任務。”

增長關鍵字:中國市場,行業需求

行業分析師機構IDC的數據表明,去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PC市場,2011年的增長率達到驚人的13%,目前占全球PC需求總量的20%;IDC數據還顯示,中國服務器市場過去5年的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倍以上,在全球數據中心市場中已位居第二。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擁有超過10億用戶(據工信部數據)。

為了抓住這樣的機遇,英特爾高管在北京發表的演講中了幾項技術進展和本地研究合作,從云計算到各種類型的智能計算設備,全面推進更加豐富的互聯計算體驗。

這一系列包括英特爾中小企業通銳(SBA)技術,旨在幫助用戶自動地維護和保護PC,并通過即將上市的英特爾第三代酷睿處理器產品的內置視覺特性,基于英特爾高清顯卡(HD Graphics) 2500/4000帶來更強的視覺體驗。英特爾還宣布,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將與領先的中國OEM廠商、運營商和政府機構密切合作,在中國進行持續的技術研究和開發。

此次為期兩天的IDF是英特爾在亞洲最大的技術盛會。馬宏升在大會上致開幕詞,這也是他去年被任命為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以來的首次IDF主題演講。他指出,跨越技術屏障已遠遠超出物理學或工程學問題范疇。

英特爾中小企業通銳技術在能夠支持電腦在自動運行最高性能的同時,保證出色安全性和及時備份數據,讓中小企業管理者專心致力于業務的發展。許多中小企業沒有專門的 IT 人員,因此管理者需要確保員工使用安全、無病毒的電腦進行工作,并始終保持軟件及時更新。電腦宕機可能導致生產力的大幅下降,使企業錯過交貨期、發貨期、期甚至違背其它商業承諾,最終影響到業務順暢穩定發展。

基于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英特爾中小企業通銳技術還可以幫助中小企業自動維護和保護電腦。通銳技術具有直觀的用戶界面,可設置任意時間的運行數據備份和軟件更新,甚至包括非工作時間,用以確保當員工開機時電腦始終處于最佳狀態。此外,該解決方案還能夠持續監控安全軟件,并在電腦受到病毒和其它非法入侵者的攻擊時向用戶發出警告。通過采用通銳技術,中小企業管理者將能夠全心致力于業務發展,無需為IT管理分心。

馬宏升說:“世界在繼續進步,半導體技術也在不斷發展,這在即將的三柵極晶體管和22nm制程技術上得到了最清楚的體現。幾乎所有的人和行業――企業、醫療、教育和整個社會都將受益于強大的微處理器、互聯網連接以及用戶體驗上的突破。”

變革個人計算體驗

在主題演講中,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PC客戶端事業部總經理施浩德(Kirk Skaugen)探討了英特爾如何通過新的硬件、軟件和在線內容,推動消費者和企業用戶的個性化計算體驗的巨大變革。當前,超極本設備已經啟動了這一變革,施浩德在演講中展示了許多款超極本系統,重申2012年按計劃將有75款以上的超極本設計推出,其中許多超極本系統將具有觸控特性。下一代超極本設備將采用第三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其中內置了英特爾高清顯卡2500/4000,將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和更加極致的計算體驗。

為了解決缺少IT支持的小型企業的顧慮,施浩德還宣布英特爾小企業通銳(SBA)技術將適用于第二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借助英特爾SBA,小型企業可以通過保持最優的PC性能,從而使業務效率最大化,并通過降低病毒感染、機密數據泄露和數據丟失等風險,來更好地保護數據資產。英特爾SBA是一個易于使用的集成軟硬件解決方案,可以自動提供定期軟件更新、加強安全防御并在下班后執行維護任務,即使在計算機關機的情況下也可以。支持英特爾小企業通銳技術解決方案的OEM廠商包括宏、戴爾、富士通、聯想以及全球許多本地OEM廠商。

為幫助消費者應對當前廣泛存在的網上欺詐行為,所有超極本設備將內置有英特爾身份保護技術,為登錄常用網站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途徑。施浩德宣布,中國最流行的社交網站人人網將采用英特爾身份識別技術,這是人人網致力于為其用戶提供安全在線體驗計劃的一部分。另外他還透露中國領先的第二重身份認證安全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飛天誠信和動聯信息技術公司,也將在其產品中采用英特爾身份識別技術。

在人人網的平臺上,用戶可以相互交流,分享信息和自創內容,玩在線游戲,聽音樂、購物,并享受一系列其它增值服務等。在輕松方便地享有這些服務的同時,如同所有網站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用戶賬戶被盜用的隱患始終存在。在本次合作中,飛天誠信基于英特爾IPT技術的方案,為人人網用戶使用各類在線服務提供保護,在支持英特爾IPT技術的超極本等PC終端上,客戶端軟件生成動態口令,結合個人賬戶和登錄密碼,雙因子校驗,進行安全可靠的身份識別,確保用戶賬戶安全、輕松地享受網絡生活。

人人公司副總裁黃晶就本次合作表示:“我們很榮幸能與英特爾、飛天誠信合作,成為中國第一家使用英特爾IPT技術的互聯網公司。截至到2011年12月31日,人人網已經擁有1.47億的激活用戶。這些用戶,都在用真實的身份與線下的好友進行溝通和互動。因此,用戶的賬號安全和支付安全一直是人人公司非常重視的一個環節。此次合作是我們率先為用戶做出的一個有力承諾,得益于最先進的IPT技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豐富的在線生活。”

飛天誠信總經理李偉則表示:“身處網絡時代的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注重安全,而賬戶信息的安全則是安全防護的第一關。因此,我們飛天誠信基于英特爾?IPT技術的身份認證方案正是通過雙因素認證方式為廣大互聯網用戶提供增強型的賬戶安全保護,使每位用戶的互聯網應用體驗更加有保障。”

攜手推動數據中心和云計算成功

在IDF第二天的主題演講中,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數據中心及互聯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柏安娜(Diane Bryant)將探討用戶、設備和數據的快速增長將如何改變信息技術本身,同時為開發者創造新的機遇。

到2015年,預計將有超過150億個聯網設備――如此規模的聯網設備需要數據中心和云計算支持,這將帶來巨大機會。柏安娜認為基于標準的開放式解決方案是其中的關鍵,例如英特爾云構建計劃(Intel Cloud Builders Program)所定義的解決方案。

英特爾云構建計劃讓生態系統的領導者可以利用為英特爾架構優化的開放式標準解決方案,來開發和優化云基礎設施。英特爾云構建計劃匯集了許多工具和最佳實踐,包括來自許多行業領先的云基礎設施系統與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超過70種參考架構,幫助解決數據中心和云部署所面臨的關鍵挑戰,如安全性、可管理性和能效等。

柏安娜將介紹新推出的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它是數據中心的核心。其中英特爾至強E5-2600產品系列,可以升級到處理比目前多出3倍的數據流量,而且更加高效、安全。與前一代相比,新的英特爾至強處理器的總體性能提升了80%,且每瓦計算性能提高了50%,可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互聯世界的要求。

英特爾進一步提升在數據中心技術和產品創新方面的領先性,提供了強大的、均衡的處理器系列和開發者資源及支持,包括新興的微型服務器類別,面向關鍵細分市場幫助客戶解決當前計算負載方面的挑戰。柏安娜將概述針對服務器市場的英特爾2012年處理器路線圖,并重點介紹從英特爾架構的微型服務器到傳統服務器,英特爾將如何繼續幫助客戶提供更高水平的能源效率和計算密度,同時使其受益于通用軟件的兼容性。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加強研究協作,推動協同創新

協同創新范文第2篇

協同創新是可以通過資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有效協作,獲取規模經濟和外部經濟優勢,有力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③高職校企合作在推進協同創新方面,要考慮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特點、企業規模大小、專業特性和可利用的資源等。

(1)打破利益分割局面,建立“產業集群式”的協同創新機制。以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為基礎建立產業集群,圍繞地區產業發展特色,企業性質發展專業,開展教學活動,或著進行科研創新帶動新型產業發展,使得與地區產業相關聯的學校、企業及其其它機構形成關系緊密的產業網絡,并通過資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有效協作等渠道,加速知識生產與知識運用的過程,獲取規模經濟和外部經濟優勢,推動校企合作的深入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集群內企業由于行業相關、地理接近,專業化分工合作頻繁,溝通交流的機會和渠道會大大增加,校企合作才能更深入地發展。比如以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例,這里形成了以光電子信息、生物、環保、高端裝備產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五大產業的產業集群,輝瑞公司、華大基因公司、藥明康德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相繼入駐,加速了光谷生物城的建設;以數控機床、清潔能源裝備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形成較好基礎;在高技術服務業領域,光谷軟件園、光谷金融港、光谷創意產業基地等一批專業化載體建設迅速,集聚了一批國際知名的大企業和原創型中小企業,形成了武漢光谷“資本特區”和“人才特區”的兩大特征。④產業集群的發展帶動了以光谷為核心的周邊職業院校的專業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和改革,也為職業院校的就業帶來優勢。同時,各職業學校人才的培養和科研活動,又將助推產業的完善。各主體間相互聯結、相互作用,以自身的需求和目標、資源和優勢為導向,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優勢互補、共贏互利”的原則,進行知識創新、技術創新、體制創新的結合與互動,共同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的改革創新。同時,光谷產業集群式的發展,又產生了一種集群式的文化影響力。光谷文化鼓勵青年人的創新思想和冒險精神,再加上資金渠道和人才落戶的利好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海歸和北上廣的有志之士來漢創業,而這正是集群進行自主創新的源動力,激勵著地區的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也激勵著青年人不斷地創新實踐。基于集群化的思路,政府的政策導向可傾向于促進區域內企業和學校之間長期合作關系的確立。

(2)創新管理機制,為協同創新開好頭。校企合作原則上,應以政府的戰略發展規劃為綱領,以地區產業為龍頭,學校本著做好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為宗旨,在管理創新上做到幾個觀念的轉變:一是協同創新并非一蹴而就,有序對接需要修煉“內功”,即企業要發展核心競爭力,學校要有相應的人才培養和科研的優勢。二是協同創新管理應考慮與外部環境相適應的問題,既不能超前很多,又不能滯后,超前意味著管理成本的上升,而滯后意味著落伍和被淘汰。⑤考慮以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特點進行布局的協同創新管理機制,面臨兩種情況,一是以科技研發帶動的企業發展模式,比如華中理工大學于1971年設立了激光教研室,1978年才設立了激光專業,全國第一個民營激光企業——楚天激光集團最后于1985年才誕生;二是以企業帶動的學科發展及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比如阿里巴巴集團于1999年在杭州正式成立,但當時幾乎沒有幾所學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現在,電子商務專業成為了各個高職院校和學生的香餑餑。電子商務專業不僅在本科院校走強,在高職院校更體現出它應有的活力,表現在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從無到有的變化,體現在其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就業人數持續上升。不僅如此,由于電子商務的社會影響力,它還帶動了一批學生進行自主創業。這些表現不僅讓學校在專業設置上,還在人才培養方案上進行了改革。就管理體制和機制而言,兩種情況在具體規劃上都必須走“先打地基后建房”的穩建發展模式。第一步集合各方力量共同引導整合各類資源。對于第一種科研帶動式的,高職院校需具備進一步的科研創新能力和科研資源的整合能力,只有擁有了較高的技術平臺和優勢資源的基礎上,才能來引導區域內的集群發展,形成自發式的發展模式。對于第二類企業帶動式的,由企業的影響力去引導高職院校專業的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和落實。第二步由學校或企業創造的產業影響力影響政府機構從政府層面來實現區域產業配套設施的建設。第三步,以區域集群為圓心,向周邊的區域、企業和學校輻射,形成科技研發、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的上、下游產業鏈條,共同發展產業集群。第四步,鞏固產業集群品牌效應。

2高職院校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的微觀設計

協同創新范文第3篇

關鍵詞: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小微企業;創新聯盟

小微企業由于先天性的不足,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兩大問題:融資與創新。融資問題是小微企業能否存活的決定性因素,創新則是其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2014年9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總理提出,要在全國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自此,“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但是,小微企業由于自身資源的限制,實現自主創新的難度非常大。在當前互聯網經濟時代,企業之間共享知識和信息的成本不斷降低,相對而言,完全依靠企業內部資源來完成創新活動則需要高昂的成本和冗長的周期。因此,開放創新與協同創新成為眾多企業的必經之路。

1開放創新與協同創新概述

1.1開放創新的概念

最早提出開放式創新的是美國的HenryChesbrough教授(2003)。他認為,傳統上,創新一般發生在單一公司中。但是,隨著工人知識可用性和靈活性的增加,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和風險投資市場范圍的擴大,以及潛在的外部供應商的增加,傳統創新體系就會失效。封閉式創新的流程是線性的,組織邊界清晰而明顯,企業的資源和知識很難在彼此間自由傳遞,導致企業很難在第一時間對市場需求做出快速反應,因此喪失了許多創新機會。在開放式創新環境下,組織之間的邊界被弱化,甚至是虛擬的,企業之間的知識和能力可以相互轉移和分享,創新成本不斷降低,有利于企業對市場變化做出及時反應,從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1.2協同創新的概念

協同創新是國家創新系統基于過程視角的一個中觀概念。協同概念出自復雜系統理論中的重要理論分支——協同學理論[1]。所謂協同創新,是指由企業、政府、知識生產機構、中介機構和用戶等為了實現重大科技創新而開展的、以知識增值為核心的、大跨度整合的創新組織模式。該組織模式是以企業、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和政府、金融機構、中介結構等輔助要素組成的網絡創新模式[2]。

1.3開放創新與協同創新的區別與聯系

從概念上來說,開放創新是協同創新的基礎。只有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產生創新意愿,對外提供知識與技術創新資源分享,才有可能實現協同創新。同時,協同創新是進一步實現開放創新的形式和手段。換個角度來說,兩者的區別在于,開放創新更傾向于企業的意識形態,協同創新是組織之間實現開放創新的實際行動。同時,協同創新是從整個國家或區域的創新體系來考慮,它是中觀層面的概念,體現了區域內各個創新主體的協同;而開放創新則更傾向于微觀層面,是從企業、科研機構等組織角度出發的。

2我國小微企業創新存在的困境

2.1創新意識淡薄

一般來說,企業規模越小,企業的平均壽命越短。小微企業想要生存與發展,必須進行創新與轉型。由于小微企業進入門檻較低,許多創業者盲目進入市場后,只注重產品和服務的量化生產,忽視了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改進和提高,更談不上創新[3]。另外,小微企業普遍以手工作坊的家族式企業的形式存在,管理水平較為低下,創新意識比較淡薄。許多經營管理者認為自主創新的投資過大、風險過高,從而對創新望而卻步。即使有一些小微企業參與了創新,卻因為缺乏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導致創新成果流失。總的來說,目前我國大多數小微企業存在重引進、輕消化、重模仿、輕創新的現象,持續發展的動力不足。

2.2創新投入有限

由于小微企業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手續繁雜,融資難度較大,大多數小微企業都是通過民間借貸的方式獲得融資,融資方式較為單一。因此,資金問題依然是小微企業的首要問題。企業資金缺乏,意味著企業在創新方面的資金投入非常有限,勢必會帶來小微企業持續創新的動力不足。大多小微企業的組織結構較為簡單,人員數量較少,核心的技術創新人員更少,甚至很多企業根本沒有自己的技術人員。再加上小微企業缺乏較為科學和有吸引力的人才引進機制和激勵機制,創新人才嚴重缺乏。

2.3創新模式單一

小微企業的創新,更多地體現在銷售方式上的創新。例如,許多小微企業的經營者也充分意識到了網絡營銷的重要性,會通過開設網絡店鋪、建立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對產品和服務進行推廣,管理自己的品牌。然而,當今互聯網時代是工業4.0時代,是用戶、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參與的開放式、社會化、協同的創新。因此,小微企業的創新,不僅僅是銷售方式的創新,更應該是商業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創新。2.4創新支持不足從本質上來說,小微企業想要實現發展,除了要提高自己競爭力之外,借助外部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國小微企業數量眾多,截至2015年上半年,小微企業已經達到6666萬戶。各個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來減輕小微企業的稅費負擔,例如,2016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進一步釋放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紅利。2016年11月,山東省財政廳、省科技廳印發《山東省小微企業升級高新技術企業財政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給予一次性補助10萬元,用于企業研究開發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但是,總體來看,由于小微企業的總量較大,真正能夠獲得相關政策支持的還只是少數,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開放式創新環境下小微企業協同創新策略

3.1微觀層面

微觀層面的協同創新,主要是指基于企業自身及其顧客之間的協同,即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以及企業與顧客之間的協同創新。(1)目前大多數學者對企業開放創新和協同創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業與其外部創新主體之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筆者認為,企業內部管理協同創新也同樣重要。一方面,要改革企業的組織結構,從過去的以流程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使管理層級更加扁平化,從過去的“上傳下達”轉變為雙向溝通機制;另一方面,小微企業可以將社會化平臺與企業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統及業務系統進行連接,實現系統間、成員間的信息共享,從而達到業務上的協同[4]。(2)對小微企業來說,商業化是其關注的焦點,而商業化的核心要素即為用戶。開放式創新環境下,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小微企業獲取用戶數據更加簡單快捷,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渠道更加通暢。首先,企業應充分認識到用戶在創新中的重要作用,他們是產品和服務創新的關鍵驅動因素;其次,企業應利用信息技術,最大化地創造用戶介入創新過程的機會;最后,小微企業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動態的客戶管理系統及用戶溝通機制,對用戶的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進行儲存和管理,以實現基于用戶需求的產品創新[5]。

3.2中觀層面

中觀層面的協同創新,是基于行業角度的,具有合作或競爭關系的企業之間的合作創新。協同創新的主體,除了小微企業外,還包括供應商、競爭對手等。(1)供應商處于企業供應鏈的上游,掌握了零部件或核心產品的關鍵技術,供應商在產品或零部件上的創新,會影響到供應鏈下游企業的創新程度。因此,小微企業應與供應商共同致力于產品的技術開發、產品工藝的改進,以及研發成本的降低,從而實現雙贏。(2)傳統觀念認為,企業與競爭對手之間只有對立關系。但是,在開放式創新環境下,創新生態系統中的競爭關系,不再發生在獨立的企業與企業之間,而是企業群甚至產業群之間的競爭。因此,小微企業應發掘競爭對手的優勢所在,尤其是那些技術資源較為豐富的競爭對手,可以通過技術分享方式實現合作,從而彌補小微企業創新資源不足的短板,降低技術創新風險,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3.3宏觀層面

宏觀層面的協同創新,主要是指基于區域層面的,小微企業與其他非企業的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主要包括政府、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平臺、科研機構、社會服務機構等。(1)小微企業的協同創新,需要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協同創新聯盟,政府的參與對創新聯盟的協調發展將起到關鍵作用。一方面,小微企業創新能力較弱,在聯盟中大多屬于從屬地位,導致許多創新主體與其合作創新的意愿不夠強烈。政府應完善協同創新聯盟的激勵機制,保證聯盟中各成員的權益,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機制,提高各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開放創新意味著一定程度上的技術資源流失,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創新風險。因此,政府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保證各創新主體的利益不會受損。(2)融資問題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根本問題。除了借助傳統的金融機構進行融資之外,開放創新環境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平臺。小微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金融平臺,如P2P網貸平臺、P2B平臺、眾籌網站等,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3)科研機構是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他們是技術創新和發明創造的重要來源。小微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協同創新,既可以發揮科研機構技術創新的優勢,又可以發揮小微企業市場導向的優勢。這樣既合理解決了小微企業資金不足和自主創新能力欠缺的難題,又大大提高了技術創新向市場產品轉化的能力[6]。(4)社會服務機構主要是指為小微企業提供技術咨詢、信用評價、創新指導等一系列服務的中介結構。針對小微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如信息缺失、管理松散等問題,它們可以為小微企業提供信息搜集、技術咨詢、指導培訓等服務,從而達到協同創新的目的。4結語開放式環境下,協同創新是小微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由于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小微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企業應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協同創新策略和創新模式,以促進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葉偉巍,梅亮,等.協同創新的動態機制與激勵政策[J].管理世界,2014(6).

[2]陳勁,陽銀娟.協同創新的驅動機理[J].技術經濟,2012,31(8).

[3]王筱.蘇南地區小微企業發展現狀及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2).

[4]王筱.“互聯網+”對蘇南地區小微企業的影響研究[J].中國商論,2016(32).

[5]唐承鯤,徐明.顧客參與互聯網企業服務創新影響機制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6(3).

協同創新范文第4篇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特點

產業發展重點相對集中 浙江省新興產業在九大重點推進產業中主要集中在節能環保、新材料和生物產業,《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狀況》指出,2011年三大產業增加值分別占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31.1%、18.8%和13.6%,利潤總額分別占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利潤總額的26%、21.8%和15.9%。2012年,節能環保、新材料產業的產值合計占了全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57.3%。

產業發展區域相對集中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區域相對集中,《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狀況》指出,2011年,杭州、寧波、紹興和嘉興在總量上位居前4位,這4個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達到65%,其中杭州為23.2%。2012年,寧波、杭州、紹興、嘉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分別為3030.94億元、2955.37億元、2074.73億元和1232.62億元,這4個市的產值合計占全省的67.2%。

產業發展中的問題

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是浙江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浙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促進就業和社會穩定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由于浙江省中小企業眾多,所以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無可避免地容易出現如下問題:

創新能力嚴重不足 在粗放型發展模式下,企業不需要自主創新,僅靠數量擴張就能獲得高額利潤,加之創新周期長于擴張周期,在利益驅動下,多數企業寧愿選擇擴張式經營,而不愿在技術、產品的創新上多下工夫。這就導致許多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技術含量上居于國際產業分工的末端。

轉型升級較為困難 盡管浙江省企業轉型升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所提高,轉型升級步伐亟待加快,但是其轉型升級方式主要停留在技術改造上,徹底轉型和自主創新轉型的比例不高。

協同創新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協同創新是以知識增值為核心,企業、政府、知識生產機構(大學、研究機構)、中介機構和用戶等為了實現重大科技創新而開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創新組織模式,需要在企業內部、企業與高校、產業集群等三個方面開展協同創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

企業內部協同創新 整合企業內部各個管理部門,圍繞企業核心技術,整合企業生產要素和資源,完善企業制度、管理模式、技術開發模式,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企業與高校協同創新 基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的特點,充分發揮地方高校與科研院所的研發能力,企業給對口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研發平臺和硬件支撐條件,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據企業需求研發富含技術含量的市場所需產品,充分發揮企業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協同創新。

產業集群協同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知識與科技作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產業集群化已經成為浙江省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集群要想保持競爭優勢,必須從集群整體的創新能力出發,提高集群的協同創新水平,取長補短、強強聯合,提升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能力。

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浙江省的整體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如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是我們正面臨的艱巨任務,而其中發揮協同創新機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作用則是我們應該長期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張哲.產業集群內企業的協同創新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鐘榮丙.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的組織模式研究――基于長株潭城市群的實證分析[J]. 改革與戰略,2013(2)

[3]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狀況[EB/OL]. http:///newsite/sanji.asp?id=223807,2013-11-13

協同創新范文第5篇

協同創新之主體為新中原創新團隊。新中原協同創新中心誠邀天下英才,組建新中原創新團隊,實行獨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中心主任為首席專家,首席專家聘任學術帶頭人(哲學、考古學、歷史學、文化人類學),學術帶頭人推薦本學科專兼職研究人員人選(校外人員不低于三分之一)、首席專家聘任。

協同創新之創新方向和主要領域。新中原協同創新中心面向文化傳承,著力于人文學術研究(學科發展)、復合型高級人才之培養和資政建言(貢獻社會);以華夏祖根文化保護傳承為創新方向,以中原文化與閩臺尋根為主要研究領域,努力實現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

協同創新理念。新中原創新團隊堅持學術研究貢獻社會、人才培養服務社會之理念;學術活動渴望認識世界,更努力于改造世界,尊重基礎研究,更致力于應用研究,學術活動不僅為了學術,更應滿足現實需要,所謂有用的學術、當下的學術;學術目標為社會人文精神之養成與學生應用能力之培養。

協同創新取向與方法。“層累地造成”的研究方法,將歷史事件、集體記憶和現實活動都作為研究對象;“致當下之用”的學術取向,關注活著的歷史、行走的歷史、描述的歷史;史實建構、歸納問題、得出結論的學術理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阿拉尔市| 通榆县| 城口县| 通海县| 西林县| 商洛市| 德州市| 施甸县| 原平市| 雅江县| 临清市| 紫云| 抚宁县| 彭泽县| 佛坪县| 冀州市| 南康市| 庆元县| 苍梧县| 尼玛县| 六盘水市| 哈巴河县| 南溪县| 定日县| 合山市| 昭觉县| 白银市| 威宁| 甘谷县| 洛宁县| 郸城县| 阳西县| 永兴县| 驻马店市| 霍林郭勒市| 永平县| 平南县| 锡林郭勒盟| 故城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