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老舍的茶館

老舍的茶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舍的茶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老舍的茶館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英若誠 《茶館》戲劇翻譯 沖突 動作性

英若誠是中國當代重要的戲劇活動家,除了演員、導演和戲劇學者等身份以外,他還作為翻譯家活躍在戲劇舞臺。早在1953年,他就譯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奧賽羅〉導演計劃》。在其后的幾十年里,他先后翻譯了英國的莎士比亞、費爾汀,挪威的比昂遜,愛爾蘭的奧凱西,印度的泰戈爾,瑞典的斯特林堡等人的戲劇作品。改革開放以后,英若誠積極投身于中外戲劇交流,其戲劇翻譯活動隨之達到了一個。1979年,他為《茶館》的旅歐演出翻譯了劇本。此后,他又與托比?羅伯森、亞瑟?米勒等戲劇家合作,翻譯了《請君入甕》(1980年)、《推銷員之死》(1983年)等外國優秀戲劇。至1999年,這些作品以“英若誠名劇譯叢”結集出版,成為其戲劇翻譯的代表作。此外,他還在該譯叢的《序言》及《〈請君入甕〉譯后記》等文章中,對自己的戲劇翻譯思想進行了總結和歸納。

上世紀50年代,英若誠考入北京人藝,成為北京人藝演劇學派的重要成員之一,與該學派一起將中國話劇的演劇藝術推向了高峰。英若誠翻譯的多數外國戲劇作品雖都已有了現成的譯本,但在英若誠看來,“這些現成的譯本不適合演出”[1],不能為舞臺演員提供“口語化”的演出劇本。英若誠堅持戲劇應在演員與觀眾之間進行面對面的傳播,在《〈請君入甕〉譯后記》中,英若誠提出:“我認為莎士比亞的語言誠然是最高水平的詩篇,但是它不應該是只供人們在書齋中欣賞的文學,而首先應該是在舞臺上通過直接聽覺激發觀眾想象與感情的臺詞。”[2]時隔18年以后,在《序言》中,他依然認為:“愛好話劇的觀眾并不少,但是很少人滿足于買一本劇本回家去欣賞,絕大多數人還是要到劇場去看演出。”[3]他認為,戲劇是“各種藝術形式中最依賴口語的直接效果的形式”[4],故而,他力圖在戲劇翻譯中維持戲劇作為口傳藝術的品格,這是其翻譯思想的核心。盡管擁有多重身份,但英若誠卻始終把演員當做他的第一身份。“我原來是演戲的,后來雖然也干過一些導演工作,但是我始終認為我是個專業演員,搞點兒翻譯充其量只能算是我的業余愛好”[5]。據此可以認為,英若誠是以戲劇翻譯為手段加強演員的符號權力的,以幫助演員調動更多的符號資本。

英若誠是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赴歐演出而翻譯《茶館》的。長期以來,北京人藝重要的戲劇活動之一是將老舍以小說技法創作出來的劇本搬上舞臺,并使《茶館》、《龍須溝》等劇作成為舞臺經典。老舍是于上世紀40年代開始戲劇創作的,當時,中國戲劇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這不僅表現在諸多戲劇名家紛紛拿出了代表作,而且表現在包括老舍在內的一批已成名的小說家被吸引進入戲劇創作隊伍。“盡管他們不太熟悉舞臺藝術的特殊規律,往往用寫小說的辦法寫劇本,但他們在語言運用和人物描寫上發揮了自己的長處,使劇本的文學性得到加強。這樣的作品經過導演的再創造,亦獲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6]。作為小說家寫劇的典型代表,老舍話劇的文學性較強,展現出一種獨特的戲劇樣式,他的作品被稱為“小說體戲劇”。“得力于寫小說的經驗,他善于寫人物的對話。他筆下的人物,往往幾句話一說,就把性格和心靈裸地暴露在讀者和觀眾面前了”[7]。他不依靠一般戲劇中常見的情節沖突,而是借用小說創作中常見的“單純個性化語言”突出人物性格。然而,這種語言能夠“表現人物性格,卻不具有激化沖突、推動劇情作用”[8]。老舍說:“我老是以小說的方法去述說,而舞臺上需要的是打架,我能創造性格,而老忘了打架。”[9]英若誠在翻譯《茶館》時,繼承了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對老舍劇本的改造。從《茶館》譯本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從加強戲劇沖突和語言的動作性兩個方面改造了老舍劇作中的小說味。

首先,英若誠通過加大人物臺詞中的對抗克服老舍戲劇中沖突不足的弱點。他指出,舞臺演出需要“脆”的語言,即“巧妙而工整對仗的,有來有去的對白和反駁”[10]。如在第二幕中,密探宋恩子識破了化了裝的逃兵老陳以后,意欲敲詐一筆,而逃兵不肯輕易就范。雙方由此展開了對抗。

吳祥子:逃兵,是吧?有些塊現大洋,想在北京藏起來,是吧?有錢就藏起來,沒錢就當土匪,是吧?

老陳:你管得著嗎?我一個人就揍你這樣的八個。(要打)

宋恩子:你?可惜你把槍賣了,是吧?沒有槍的干不過有槍的,是吧?(拍了拍身上的槍)我一個人揍你這樣的八個!

Wu Xiangz:Deserters, right? Trying to hide in Beijing,with a few silver dollars in your pockets, right? When the money runs out, become bandits, right?

Lao Chen: None of your bloody business!I can lick eight of your sort with one hand!(Prepares to fight)

Song Enz:You? Pity you sold your gun, right? Bare hands ain’t no match for a gun,right?(Patting the gun under his gown) I can lick eight of your sort with one finger!Right?

在原作中,老舍用相同的一句話表現逃兵與密探之間的對抗。逃兵用“我一個人揍你這樣的八個”威脅密探,而密探則用其原話反壓一頭,兩句話的區別僅在于語氣輕重不同。在譯本中,逃兵的威脅被英若誠譯為:“I can lick eight of your sort with one hand!”但密探的反壓則被譯為:“I can lick eight of your sort with one finger!”讓二人用相同的句式展現出對抗的態勢,但逃兵口中的“one hand”變成了密探嘴里的“one finger”,這一變化刻畫出了密探的聲色俱厲。相比原作,兩人之間的心理博弈變得更加激烈,更具有火藥味。譯文還為密探增添了一句原文中所沒有的反問:“Right?”把密探的心理優勢和洋洋自得推向了極致。

英若誠沒有把舞臺上的對話譯作敘述意義上的對話,而是譯為人物間意志的交鋒,從而增加了原作的戲味。正如別林斯基所說:“戲劇性不在對話,而在對話者彼此的生動的動作。譬如說,如果兩個人爭論著某個問題,那么這里不但沒有戲,而且沒有戲的因素;但是,如果爭論的雙方彼此都想占上風,努力刺痛對方性格的某個方面,或者觸傷對方的心弦,如果通過這個,在爭論中暴露了他們的性格,爭論的結果又使他們產生新的關系,這就已經是一種戲了。”[11]

英若誠還增強了原作臺詞的動作性。他用“表演”的英文對應詞act來說明:“‘表演’不只是做做樣子,裝扮一番,而是要‘行動’、要‘動作’。”[12]戲劇所要求的動作,不是人物在舞臺上的舉手投足、姿態神色等外部動作,而是他內心世界里那些看不見的強烈的情感,人物發自內心的語言是為了體現其內心世界和靈魂。焦菊隱把這表述為語言的“行動性”,他說:“能夠集中概括地說明人物內心復雜細致的思想活動的臺詞,才叫做有行動性;能夠叫人聽了一句臺詞,就懂得了很多句存在于他心里而并未說出來的話,這才叫語言有行動性。語言的行動性,就是語言所代表著的人物的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活動。”[13]優秀劇作的人物語言是富于動作性的語言。所以,英國導演戈登?克雷說:“觀眾來到劇場,不是為在兩個小時里去聽上萬字的臺詞,而是去看行動。”[14]著名美學家丹納的一段話也為戲劇語言的動作性提供了美學注解:“當你用你的眼睛去觀察一個看得見的人的時候,你在尋找什么呢?你是在尋找那個看不見的人。你所聽到的談話,你所看到的多種行為和事實,例如他的姿勢,他的頭部轉動,他所穿的衣服,都只是一些外表,在它們的下面還出現某種東西,那就是靈魂。一個內部的人被隱藏在一個外部的人的下面;后者只是表現前者,而那個‘內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15]

英若誠認為,“劇本中的臺詞不能只是發議論、抒情感,它往往掩蓋著行動的要求或沖動,有的本身就是行動。例如挑釁、恐嚇.爭取、安撫、警告,以至于引為知己、欲搞放縱,等等”[16]。故而,“作為一個翻譯者,特別是在翻譯劇本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人物在此時此刻語言背后的‘動作性’是什么”[17]。這就是說,要通過“聞其聲,知其人”刻畫人物內心的思想活動。他在翻譯中要著力刻畫的,不是人物的舉手投足,而是溢于言表的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他要讓觀眾通過這種流露了解劇中人物內心深處的波瀾,從而領會人物的性格特征。為此,他在原作的語言中力圖挖掘出人物的所思所想。如在第三幕中,茶館掌柜王利發的孫女想吃碗熱湯面,孩子的媽媽卻只能嘆口氣:

周秀花:我知道,乖!可誰知道買得著面買不著呢!就是糧食店里可巧有面,誰知道我們有錢沒有呢!唉!

Zhou Xiuhua: I know, pet, but who knows if there’ll be any flour in the shops today. Even if there is some, we don’t know if we can afford it. What a life!

一碗熱湯面就讓母親感慨萬千,原文中嘆氣的外部動作被英若誠替換成“What a life!”,隱含在嘆氣中的復雜心情被更為清晰地轉譯為對生活難以為繼的憤懣,讓觀眾看到了人物對前途感到無奈時的內部動作。這些語言,不是譯者強加給人物的,而是劇中人物在特定環境中必然要說的話。

英若誠從事戲劇翻譯具有他人不可比擬的條件。他英文功底深厚,又涉足戲劇活動的多個方面,這使他形成了以舞臺演劇為宗旨的戲劇翻譯思想。此外,他所屬的北京人藝演劇學派與老舍先生之間卓有成效的合作,又使他繼承了該學派對老舍劇作的改造。故而,在英若誠的《茶館》譯本中,我們看到了他依據舞臺表演的要求和戲劇語言的美學特點,將沖突性和動作性引入到原作的語言中,增添了原作的戲味。

參考文獻:

[1][3][4][5][10][12][16][17]老舍,著.英若誠,譯.英若誠.序言[A].茶館[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2]英若誠.《請君入甕》譯后記[J].外國文學,1981(7).

[6][7]陳白塵,董健.中國現代戲劇史稿[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8]王新民.中國當代戲劇史綱[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9]老舍:閑話我的七個話劇[A].老舍文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11]轉引自譚霈生.論戲劇性[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13]焦菊隱:焦菊隱文集?第四卷[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

老舍的茶館范文第2篇

空巢老人形成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物質財富的積聚徹底改變了我國社會面貌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的生活質量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但面對社會中各種競爭的壓力和科技的飛速發展,在職的青年人不得不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工作和積極的不斷充電,這使得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經營自己的家庭,這就造成了一些家庭問題的產生。

空巢老人現狀:

社區空巢老人外出務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計,有的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甚至幾年沒回過一次家,有的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與老人通一次電話,讓老人陷入孤寂之中。水坪鎮油坊梁村1組的郭承全夫婦就是如此,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將小孩也帶到打工處上學,幾年時間不回家探視老人,老人反而天天為兒孫的生活狀況擔憂著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遠,但由于代溝等問題,共同語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遠。老人們只能圍著自己的空巢打轉轉,生活在封閉的狹小空間里,情感得不到傾訴和釋放,整天郁郁寡歡。

除了天倫之樂的缺失,社區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貧乏,社區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溝通的對象就是社區干部。為此,社區里要求社區干部或老人的親屬與社區簽訂聯系責任書,聯系者承諾經常到被聯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訪了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空巢老人的生活來源隨著年齡的增大越來越依賴子女、政府和社會救濟等其他外在因素,老年人經濟自主的能力也隨之下降。

當老人生病需要照料時,有65%的受訪者表示是依靠老伴照料,有30%的子女會輪流回家照料,有5%的子女不回家,采取請人照顧的方法。在調查中發現,有能力照料生病的老伴的時候,都采用老伴照料的方式。

有45%的老人主要把照看孫輩作為休閑娛樂方式,認為孫輩是自己的精神寄托,40%的老人選擇與人交流、打小牌的方式休閑放松,10%的老人表示自己沒有精神慰藉。

對于現狀的建議:

提高老年人社會福利水平

政策上優惠老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推廣給廣大農民帶來了福音,年滿60歲以后每月至少55元的養老金給空巢老人帶來的不止是物質收入,更是一份心理保障。建議探索其他針對老年人的優惠政策,提升老年人的收入,保障晚年生活。

建立完備的老人健康檔案和醫療救助制度。山區空巢老人看病較為困難,建議為空巢老人重點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檔案進行村級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和縣級醫療機構共享,通過上級醫療機構對村級衛生室的指導,針對老人的身體特質盡量以村級照料為主,減少老人患大病的概率,同時避免因老人覺得看病不方便而小病拖成大病的事件發生。

探索社區照料模式。倡導以家庭照料為主、政府照料為輔、社會照料為有益補充的照料模式。生病之后無人照料是空巢老人生活中存在的一大難題,鑒于山區農村山大人稀的現實狀況,建議以社區為單位,組建照料老人的小組。在社區內招募熱心公益事業的、長年在家的中青年人員組建一支互助組,在平時幫助組內的老人進行買東西、跑腿辦事、心理慰藉等服務,在老人生病,子女不能及時回家照料的進行短期護理,對互助組成員則根據日常服務表現和老人們的滿意度由子女和相關部門進行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建立老年人活動中心。在老年人較為集中的地區或社區增設老年人活動中心,中心設置一些健身器材或是適合老年人觀看的音像制品,給老年人提供一個在一起交流的場所,排解一些老人因子女不在身邊等原因而產生的孤寂感。

加強孝老敬親的傳統思想教育

強化孝老敬親的傳統美德教育。從小孩抓起,把孝敬老人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法律宣講抓起,多宣講一些關于家庭贍養的案例,以法律知識約束人;從表揚先進抓起,對孝敬老人的模范要加強宣傳,樹立榜樣,引導人們爭相效之;從懲處抓起,對農村極少部分不贍養老人或是虐待老人的現象要堅決查處,給予處罰,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

子女加大對父母的關愛

一是號召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不要所有子女都外出,盡量留一個在家里照顧父母。二是在情感上關注父母、理解父母。子女在外地則要盡可能地抽出時間回家看望父母,尤其是節假日時間,要加強同父母之間的溝通交流,讓父母知道自己的近況。三是積極履行贍養義務。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父母充足的經濟支持。四是子女盡量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給空巢的父母照顧,一方面會增加父母的經濟、生活壓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調整心態,快樂安詳過晚年

一是要正確看待子女離巢。子女成年以后離家獨立是正常現象,也是社會發展趨勢,父母不需為此感到悲傷。二是如果思念子女,可以加強同他們的聯系,多溝通交流,達到精神上的認同。三是轉移思維重心。空巢老人要逐漸轉變以子女為重心的精神狀態,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的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四是保持精神愉悅,老年人操勞了一輩子,晚年正是應該放松的時候,老年人過得輕松也可以給在外的子女以心理安慰。五是正確處理矛盾。對于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泰然處之,如果在教育孫輩的看法上和子女觀點不盡相同,也不必過于悲傷。

老舍的茶館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 社區健康教育; 健康行為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33-94-02

高血壓的社區防治已成為當前我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提高社區居民及高血壓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探索實際有效的高血壓社區防治模式,2006年6月,我們對健康查體篩選出的75例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為期2年的健康教育,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6月健康查體篩選出的75例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男52例,女23例,年齡60~81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0例,初中及以下55例。干部19例,工人31例,農民25例。

1.2 方法

健康教育和社區干預的內容:①高血壓知識的教育:讓患者熟悉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和常見并發癥,了解自身疾病的性質及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同時讓患者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發揮主觀能動性,采取正確的就醫行為和遵醫囑行為,增加患者對醫囑的依從;②服藥指導:讓患者了解藥物的治療作用、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項;③行為和心理指導:包括合理的膳食指導、運動、生活方式和心理指導,針對患者自身危險因素情況制定相應的飲食原則、運動項目和時間等,幫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④生活指導:提倡規律生活,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于緊張、勞累;⑤運動指導:提倡做漸進式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等。運動量大小以無主觀癥狀(如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為原則,并教會老年人通過自查心率計算運動量是否適宜(心跳+年齡=170),使他們掌握適合本人身體情況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

1.3 效果評價

健康教育前后向患者發放自行設計的“高血壓健康知識問卷調查表”,該表包括高血壓危險因子、癥狀與危害等衛生知識、自我保健能力、疾病預防與治療等3個方面32項內容,每項設置3個可供選擇答案,根據答案設置分值。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說明健康教育效果越好。將調查結果分為優>80分、良70~80分、差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1.5 統計軟件包,對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知識、行為、轉變率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患者的高血壓知識知曉率比較

教育前后調查對象各項知識知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

2.2 干預前后患者的行為比較

教育后調查對象的行為有不同程度的改變,不良行為比較下降,健康行為比例提高(P

3 討論

高血壓的認知水平與干預效果密切相關[1]。國內外研究經驗表明,以社區健康教育為基礎、以控制不良生活行為為手段的綜合防治模式是高血壓控制的最有效途徑。本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知水平,干預后高血壓患者的高血壓知識得分高于干預前(P

[參考文獻]

[1] 王文,馬麗媛,向華. 重視正常高值血壓水平及其伴心血管危險因素者的干預[J]. 高血壓雜志,2005,13(6):327-331.

[2] 廖順平. 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 醫學臨床研究,2007,6(24):6.

[3] 李建新. 社區開展高血壓病患者行為干預的效果[J]. 中國健康教育,2002,18(8):521-522.

老舍的茶館范文第4篇

摘 要 目的:探討莫西沙星治療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8月收治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43例,靜滴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4g,1次/日。患者體溫正常>48小時后改口服莫西沙星片劑,療程7~10天。同時所有患者均給予吸氧、平喘及祛痰等常規治療。結果:43例老年患者中,顯效23例(53.49%),有效17例(39.53%),總有效率93.02%。結論:莫西沙星治療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安全有效,值得借鑒。

關鍵詞 莫西沙星 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 治療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moxiflox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Zhang Haiy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Psychosis Prevention Hospital of Fuxin City,Liaoning 123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xiflox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Methods:43 patients with CAP we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0 to August 2012,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intravenous drip 0.4g moxifloxacin hydrochlor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1 time/day.After Patients with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more than 48 hours,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he oral moxifloxacin.The period of treatment was 7~10 days.All patients were given including oxygen,antiasthmatic and expectorant treatment.Results:In 43 elderly patients,23 cases(53.49%) were totle effective,17 cases(39.53%) were effective,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93.02%.Conclusion:Moxifloxaci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it is worth learning.

Key words Moxifloxacin;Elderly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Treatment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已不可避免,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是老年呼吸系統感染常見病和多發病。醫學調查顯示,>75歲老年人排在第1位的致死性疾病是肺炎,>85歲老年人肺炎的病死率高達48%[1]。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一般是指年齡>65歲的患者在醫院外所患的感染性肺實質炎癥。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濫用及耐藥菌的產生,老年肺炎也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對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及時明確的診斷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顯得至關重要。現將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8月以來應用莫西沙星治療的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43例療效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8月收治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齡65~85歲,平均68.3歲。其中發熱20例,咳嗽、咳痰35例,呼吸困難8例,肺部音19例,胸痛7例。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升高35例,心電圖顯示心肌缺血25例。其中38例曾在住院前使用過≥2種抗生素,使用最多的是頭孢類和紅霉素類,5例未用過抗生素。合并1種慢性疾病10例,合并≥2種疾病15例。本組病例無肝、腎功能明顯損害的患者。

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的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標準。

治療方法:靜滴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4g,1次/日,患者體溫正常>48小時后改口服莫西沙星片劑,療程7~10天,同時所有患者均給予包括吸氧、平喘及祛痰常規治療,對于合并基礎疾病者給予相關治療,控制病情。

觀察項目:治療前后的癥狀(咳痰量、痰的顏色、咳嗽頻度、呼吸困難、胸痛)、體征(體溫、呼吸次數、肺部呼吸音)、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生化及血氣變化、肝腎功能)、X線胸片(必要時胸部CT檢查)、痰培養及藥敏、心電圖的變化及不良反應情況。

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臨床癥狀消失,肺部音消失,白細胞計數正常,痰細菌培養陰性、X線胸片炎性病變基本消失。②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肺部音減少,白細胞計數正常,X線胸片炎性病變有所吸收。③無效:用藥72小時后,癥狀無顯著改善,白細胞計數無下降,胸部X線示炎癥無吸收,或病情較前加重。

結 果

43例老年患者中,顯效23例(53.49%),有效17例(39.53%),總有效率93.02%。

治療中有4例出現輕度惡心,上腹部不適,減慢靜滴速度,或加用胃藥后癥狀緩解,不良反應發生率9.3%,無一例因不良反應而停用該藥。治療后未見肝、腎損害和其他不良反應。

討 論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系統及器官的功能衰退,機體免疫力下降,使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成為老年人的常見病及多發病,加上老年病例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比年輕病例高,引起的并發癥也更多,極大地增加了治療的難度,也是導致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由于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癥狀不典型,發病快,病情變化大,致死率高[2],因此找到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非常重要。近年來,由肺炎衣原體及肺炎支原體等多種非典型病菌引起的老年人肺炎也呈上升趨勢,不少臨床病例也顯示厭氧菌也是引起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一種常見的獨特的菌種[3]。因此盡早選用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可防治并發癥,改善預后。

莫西沙星是新一代的8-甲基氟喹諾酮類藥物,其作用機制為同時作用于DNA拓撲異構酶Ⅱ、拓撲異構酶Ⅲ而發揮抗菌功效,故具有雙重靶位作用。作為抗感染藥物可覆蓋呼吸系統感染的常見致病菌,具有抗菌譜廣、組織滲透性好、不良反應少等特點,故臨床上常用于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治療。莫西沙星抗菌作用大,尤其對于厭氧菌、革蘭陰性菌、非典型病原體、革蘭陽性菌等根除效果極佳,特別是對耐β-內酰胺類抗菌藥的耐藥菌也有效。莫西沙星半衰期較長,藥效在體內持續時間長,同時,它能組織穿透力強,能夠快速到達肺組織,在支氣管黏膜及支氣管分泌物、肺泡巨噬細胞中具有很強的殺滅細菌作用。另外,莫西沙星在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不需調整劑量,更適用于中老年、中重度感染的患者。

近年來,不斷有關于喹諾酮引起心臟Q-T間期延長的報道,易見于老年人、低血鉀患者,同時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尤其是Ⅰ類(如奎尼丁)及Ⅲ類(如胺碘酮、索他洛爾等)或同時應用能延長Q-T間期的非心臟性藥物,如某些抗精神病藥、抗組胺藥、大環內酯類等都是導致Q-T間期延長的危險因素。莫西沙星也具有潛在致Q-T間期延長的作用,在臨床應用該藥時應引起重視,并避免與易引起Q-T間期延長的藥物同時使用。本次報告中未出現心電圖Q-T間期延長現象。近年來亦有關于莫西沙星致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的報告,臨床醫生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精神異常和視覺、聽覺等方面的異常[4],本次報告中未出現上述不良反應。

本次報告結果顯示,莫西沙星可有效安全地用于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療。

參考文獻

1 劉丘崗,張華茹,譚.莫西沙星治療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臨床研究[J].中華實用醫藥2011.6(6):43-44.

2 洪旭初,蔡勇,王素花,等.莫西沙星治療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2):234-235.

老舍的茶館范文第5篇

一、我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情況

我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起始于1992年。根據民政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的規定,其參保對象為非城鎮戶口、不由國家供應商品糧的農村人口。保險資金的籌集采取個人交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的原則,月交費標準從2元至20元不等,設10個檔次供參保人選擇。參保人年滿60周歲時,根據交費的標準、年限確定其養老金的領取額。2003年以來,各地一方面繼續做好農保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探索。目前,全省參加農保人數為867.8萬人,占全省農業人口的24.6%,其中參加新農保人數為216萬人,歷年積累基金89.1億元,領取養老金人數為143.3萬人。

應當肯定,1992年起開展的農保工作,為農民提供了一個老有所養的制度安排,發揮過應有的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現行農保制度已難以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及農民養老的期望,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社會保障的特點不明顯。以個人繳費為主、集體經濟補助、國家政策扶持的辦法籌資,在大多數地方集體經濟已經改制或比較弱小的情況下,實際上籌資的義務完全落在農民個人身上,沒有實現政府主導的多渠道籌資的保障方式。二是保障水平較低。由于現行農保在繳費標準上實行10個檔次,大多數參保人員都選擇低檔次繳費,基金積累數額較少,達到養老年齡時領取養老金的標準也較低。據統計,全省參保農民已到齡領取養老金每月在50元以上水平的占40.3%,50元以下的占59.7%,少的每月僅幾元錢。三是制度設計不夠規范。在制度設計上考慮農村和農民的特點不夠,尤其在保障原則、政府責任、籌資方式、繳費基數、繳費比例、待遇享受、監督管理等方面尚需進一步完善。上述原因導致農民參保積極性下降,農保工作進展緩慢。

針對農保制度存在的一些問題,近年來全省各地在試點的基礎上,主要就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模式進行探索創新,取得了明顯進展。在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指導下,全省已有48個縣(市、區)開展了新農保制度試點,較好地體現了社會保險的普遍性、共濟性原則,符合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為全省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

二、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條件分析

在全省逐步建立新農保制度,是一項繁重而艱巨的任務,保障對象。主要是農村居民,在客觀上仍存在城鄉二元結構的情況下,應當注重對這項制度建設予以必要的條件支持。一是研究制定全省新農保制度建設指導意見,從省級層面對新農保的基本原則和制度框架提出統一要求,同時給地方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間,形成省里管原則和底線、地方定標準和經辦的格局,并把這項工作作為各級政府的目標任務進行檢查考核。二是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新農保制度建設的最大難點是保險基金的籌集。由于農民是以家庭為單位承包經營土地,他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缺失了用人單位的繳費分擔部分。個人繳費的負擔較重。另外,由于我省蘇南、蘇中、蘇北仍存在發展差別,因此,農民參加政府主導的社會養老保險必須要有公共財政的補貼。在財政補貼問題上應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主要以各地區地方財政為主,其中省級財政應對蘇北、蘇中部分經濟薄弱地區給予適當的支持。三是適時開展規范的基金運營。開展規范的社保基金增值運營,增強基金的抗風險能力,既有利于參保人又有利于減輕財政兜底的壓力。農保基金的運營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因此,待今后國家出臺統一的社保基金運營辦法后,應及時制定農保基金安全運營的方案,適時進行基金運營。真正做到保值增值。在目前只能買國債、存銀行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對基金收益給予支持,以保證農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四是注重完善農保經辦能力建設。開展面向廣大農民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保持一支穩定的農保經辦隊伍十分重要。目前全省各市縣勞動保障部門的90個經辦單位中,仍有47個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部分單位還在執行十多年前規定的在農保基金中提取管理費的辦法,沒有解決全額撥款的經費保障問題,信息化建設水平也較落后,不利于全省農保事業的發展。因此,應從就業社保一體化的角度,統籌考慮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隊伍建設,給予必要的人員經費保障,改善信息化網絡建設,提高工作效能,方便群眾辦事,成為服務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平臺。

三、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對策思考

相關期刊更多

民族文學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全國新書目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國家新聞出版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绍兴县| 浮梁县| 兰考县| 阿图什市| 习水县| 定结县| 阳原县| 从化市| 晋州市| 城步| 吴忠市| 秀山| 武威市| 芒康县| 扶风县| 易门县| 谢通门县| 军事| 宝鸡市| 防城港市| 沧州市| 曲水县| 蓬安县| 绵阳市| 东明县| 江西省| 开化县| 锡林浩特市| 吉木乃县| 渑池县| 赣榆县| 马公市| 绥阳县| 广宗县| 噶尔县| 和龙市| 稷山县| 临洮县| 溧水县|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