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圓明園觀后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今天我看了《圓明園》這部電影,看完后我感到無比的惋惜和憤怒。
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在眾多園林中鶴立雞群,匯集了天下的風景名勝,將中西建筑風格融為一體,還集中了華夏民族五千年來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存在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可是,這樣一座有著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皇家園林,卻在英法聯軍的一把火被燒成一片廢墟。當我看到“那些侵略者見到園中的'奇珍異寶都驚呆了,瘋狂地將貴重物品據為己有”的片段時,我的肺都快氣炸了,我們這個擁有黃河、長江和萬里長城的民族,這個擁有億萬錚錚鐵骨兒女的民族,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灰燼……
看完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小小心靈受到無比的震撼,為了中國的繁榮富強,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努力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最新《圓明園》觀后感范文
前幾天,我們看了《圓明園》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這悲慘的歷史而震撼。當我讀到英法聯軍在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中,任意破壞、銷毀時,我心中萬分憎恨;當在課外書上讀到時,我又為身為中國人的萬般懦弱而悲憤:當英法聯軍侵入時,士兵們竟各個跪在城門前,打開大門讓他們進去,龔自珍的兒子龔橙還給英法聯軍帶路而感到無比的羞恥。看到這里,我又是憎恨,又是憤怒,但我卻無能為力,只能是萬分惋惜。
時光的列車穿梭在1860年前,那時的圓明園是一顆耀眼的珍珠,鑲嵌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漫步圓明園內:這里有金碧輝煌的宮殿,紅墻黃瓦又莊嚴又美麗。這里有各類歷史文物,如:十二生肖銅像,青銅禮器,名人書畫……這里還有仿照各地名勝的景觀,如:海寧的安萊園,蘇州的獅子林等。流連其間,仿佛讓人置身在童話般的幻想境界中。
可這美好的一切以不復存在。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愿走進那個時代,當一名將軍,領兵打仗,在戰場上我決不臨陣脫逃,我要和英法聯軍誓死拼搏。是可憎的英法聯軍,毀掉了圓明園輝煌的歷史。為了圓明園的存在,我決不懦弱,一定和敵人決一死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也要與他們同歸于盡。
但是,歷史終歸是歷史,時間也不會倒流。我希望人人為祖國盡一份力,讓圓明園的毀滅歷史成為我們這代人的警鐘,“只有民強,才有國富?!?/p>
“落后才會挨打”的歷史,時刻提醒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行動來換取祖國的錦繡的未來,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如果人人獻出一份力,祖國的未來將一片光明。
最新《圓明園》觀后感范文
暑假期間,我看了記錄歷史的影片―《》讓我深有感觸。
在影片中,我知道圓明園是一個山青水秀的地方,有數不盡的金珠玉器,名貴的古玩書畫,優美的建筑,這一切的一切都沒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片廢墟,零零星星的殘磚斷瓦,這都源于1860年6月……
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如同餓狼一般瘋狂的撲向金銀財寶。此時的他們在別人的領土上燒殺搶掠,無所不能,卻又顯得那么肆無忌憚。口袋里全都裝滿了,還要用窗簾包裹著瓷器,玉器。實在不行就用棍子棒子砸了,或者一把火燒了,一連幾天,圓明園到處濃煙滾滾,遮天蔽日,從此世界上最華麗最壯美的圓明園消失了。
為什么?為什么?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是清朝人民的軟弱?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封閉祖國的大門。
圓明園,一個令國人既自豪又痛惜的名字,曾經讓多少人為之魂牽夢繞……
融中國古代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于千變萬化景象之中,經過法國、八國聯軍的兩次洗劫,園中建筑被燒毀,文物被搶劫,奇跡和神話般的園林建筑,歷時一百五十余年,便毀于一旦……
槍支、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清軍不堪一擊,一面是大-炮的狂轟濫炸,一面卻是皇帝的悠閑沐裕
悲,清政府的腐朽無能;痛,民族的冷漠和衰落;恨,侵略者的野蠻和,留給我們的,只是那一處處的斷壁殘巖,雜草叢生……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頁屈辱史;這一屈辱史,給每個中國人敲響了警鐘:落后就要挨打!也許,沒有那一頁屈辱史,我們中國人便不知道“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道理,便會繼續昏庸,以使民族走向滅亡。
歷史,留給我們的慘痛教訓,也許喚醒了許多中國人。
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悲劇。豪華壯觀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往日的輝煌宮殿、參天古樹,都化為了灰燼……
被焚燒后的斷壁殘巖,向我們訴說著歷史。
如今的圓明園,只有幾根石柱,還屹立在那里。
它像一座紀念碑,記錄著英法聯軍摧殘中華文明的滔天罪行。
團團烈火熊熊燃燒著,煙云籠罩著整個北京城,通紅通紅的。這絕對不是拍電影,而是真真切切的!
看了,心中是久久不能平靜。
1860年10月6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闖進圓明園。他們任意破壞,拿走價值連城的物品,用手搶,用車子搬;搬運不走的就用火燒,拿東西砸。多少個能工巧匠花了多少個世紀才把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夢想留在中國土地上?可是八國聯軍闖進了圓明園,那時我們卻只能像一口枯泉眼睜睜地望著他們任意破壞、侵略。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拍賣了銅牛頭、銅虎頭和銅猴頭,這原本就是屬于我們的,我國的愛國人士卻又花了幾千萬的高價買了回來!真是我們國家的恥辱啊!]
拍賣會結束了,他們又命令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園內縱火。“啪”柱子垮了,清代瓶子被無情地搶走,那一本本多么珍貴的書,在火花中化為一片灰燼……看著瘋狂的火如蛇纏繞著房屋,紅火的火苗向上牽著,不斷著有木頭掉下來,火燒毀了世界上最大、最美、最有價值的圓明園;火燒毀了中國人民干枯的懦弱,卻喚醒了那驚心動魄的仇恨;火燒毀了圓明園,卻喚醒了一顆顆鮮紅的心!
這么美的圓明園為什么在瞬間化為灰燼?是因為中國在當時是那么懦弱,在別人眼里我們那么不堪一擊,只不過形同螞蟻!
所以,我們要強大!如今我們有飛機、坦克……我們讓別人望而卻步!10月1日國慶閱兵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綜合實力;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發出了我們中國的聲音;總理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努力學習,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培養愛國意識和團結能力。讓其他國家都佩服中國,不敢侵略中國!祖國的明天就靠我們建造了!
歷史是令人回味的,閱讀歷史可以讓我們了解過去,體味未來。記得有好多次,我好奇地想象著過去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觀后感1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余畝,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積達十六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時節會來這里理政,故園明園也稱“夏宮”。
道光年間,國力日衰,財力不足,道光皇帝寧愿撒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圍獵,但仍對圓明三園有所改建。
圓明園于1860年早英法聯軍焚毀,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園林再遭劫難。在抗戰時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壞。最后在“-----”時期,圓明園也受到某些破壞。
給英法聯軍帶路焚燒圓明園的是:清朝的著名詩人龔自珍的長子,龔橙,字孝拱,昌匏??上е娙她徸哉湓缭?841年就與世長辭了,倘若他活到了第二次的爆發,看到了自己兒子的所作所為,又作何感想呢?
看完,我非常的生氣,氣憤。假如我有主動權,恨不得就要把龔橙撕碎喂狼,即使這樣,還是不能解除我心里對龔橙的憤恨。即使當時我在場,但我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大肆破壞,從中我得到了一個教訓:只要落后就得挨打。這下受損的可不輕做開了我國不少珍貴的文物財產,后來我國花了幾百萬美元,才從英國買回來了十二座肖像中的三座銅像。假如有機會,我要幫助工人們重建一個新的圓明園!
觀后感2星期四,張老師給我們看了《》這部電影,看了以后,我們各個熱血沸騰!
剛開頭,就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這就是清宮,清宮里在給在不知什么皇帝舉行登基儀式,剛上任的皇帝只有六歲!嘖嘖,真羨慕!
又過了不知多久,英法聯軍已經在攻打廣州,而皇帝正在和慈禧悠閑地下著棋??吹竭@里,我們所有人恨得咬牙切齒,喂清政府的腐敗,皇帝的悠閑而“看瞎了眼”。
皇帝在吃飯,幾十道名貴菜肴呈現在熒幕上,同學們卻沒有一個人羨慕,因為外頭在打仗!英法聯軍都在天津了,這兒卻在美美的吃,要知道,沒了天津,等于開了北京的門!
看到恭親王把“扒了皮”打翻在地,又提起來,丟到池里!所有的人都去拍手叫好!解氣!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英法聯軍進了北京,燒殺搶掠,不留一個活口,在山崗上一排一排的用槍打、用炮轟我們老百姓,人的尸體堆成了小山!我們恨不得馬上變成超人,飛到英國、法國一個一個地砍了,那才舒坦!而那個狗皇帝還在那什么熱河避暑山莊享福!把自己的國家和老百姓丟給敵人,貴族享受把災難和禍害留給我們平民!
圓明園在火海之中,同學們好像忘了在看電影,好像就在當時的圓明園里似的,當英法聯軍當場拍賣古董,而一幅古代的畫卻只有一磅,只有中國的十元的時候,那些英法聯軍應該馬上滾回老家!
我為圓明園曾經的輝煌感到驕傲、自豪??涩F在,化為灰燼的圓明園讓我感到憤怒、惋惜。他向我訴說著中國昔日的輝煌,曾經的屈辱!
我看了電影,心中只有兩個詞: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觀后感31860年10月18日至19日,是中國人民最痛心、最憤怒的日期。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占地面積五千二百余畝,有一百五十余景,各式景觀、各種奇珍異寶、著名的名人書畫以及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全都匯集在一圓——圓明園??墒?,這樣一座壯觀、美麗、珍貴的園林藝術,就在英法聯軍這群混蛋的手中毀滅了。我閉上眼,仿佛眼前就是英法聯軍在園內肆意妄為、瘋狂掠奪的一些不堪入目的畫面,如果我可以,那我就沖過去,對那些人大吼一聲:“你們這群畜生,快把東西放下,滾出園內!”可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貪婪、瘋狂、野蠻的家伙把圓明園洗劫一空。為了銷毀罪證,他們放火燒園,雄雄大火似乎就像那些可惡又可恥的英法聯軍,嘲笑著我們的膽怯,嘲笑著我們的無能,嘲笑著我們的懦弱。
這段屈辱的歷史已證明了“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現在,我們的祖國的科技飛黃騰達,各國也不敢小看我們,雖然這段歷史已經過去了,但是,它一直是每個中國人最深的痛楚。
圓明園是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營,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無數的能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才精心營造了這樣一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可是毀在英法聯軍手里,我很不甘心。
今天,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生活中,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英法聯軍的場面,只有把這個國恥永記心中,以此動力奮發圖強。抱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心,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絕不能讓祖國再次落后,不能讓歷史重演。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邁開堅定而沉著的腳步,向光輝的未來前進,“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觀后感4今天下午,第四節課,我們沒有像往日那樣上課,而是看《》的電影。一說看電視,我們都很興奮!內容是這樣的……
慈禧在皇上面前得寵以后,整個皇室就由富有慢慢變的貧窮和落后。當英法聯軍來侵略我們中國時,皇帝沒有去勇敢的面對,反而去議和。但是,兩家不和,惹怒了王爺,王爺和對方的頭兒PK。王爺勝了!卻激怒了敵人!就因為這件事,英法聯軍就來侵略我們的京城了!這時,我們派出了3萬9千人,卻全部戰死了,而對方只有幾百人,只死了十幾個!得知這件事后,懦弱的皇上選擇了躲避。英法聯軍更狂妄了,直接侵入京城,把老百姓一個個捆了起來,當靶子!英法聯軍闖如了圓明園,把我們中國歷代的奇珍異寶搶了去。還任意破壞。最后,為了銷毀證據,就把圓明園燒了。守衛的將領因為自己沒有盡到責任,就自盡了!英法聯軍,最可惡的是,他們拍賣了我們中國的古董!在拍賣會上,我們的無價之寶,被他們當成一文不值的廢物,十英鎊.五英鎊.甚至是一英鎊的價格無情的賣了!
看完這個片子,我感到太痛苦了!在危機關頭,連老百姓都知道去拼一拼,而這個昏君卻逃跑了。把皇宮,圓明園留給英法聯軍去搶。英法聯軍也太可惡了,無情的去殺戮無辜的百姓,無恥的燒掉圓明園,無知的把寶物超低價賣掉!但,那時候的政府腐敗,無能,會讓你們任意搶!今日的中國,科技發達了,人民更有智慧了,你們想再搶?沒門兒!而且,英國.法國你們記住,當時你們做的,有朝一日,我們會用100倍還給你們!
觀后感5今天是周末,學完一天的功課,我打開了電視,正遇上電影頻道播出電影《》,帶著對帝國侵略勢力的憤恨,我看完了這部電影。
閉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的場面,看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在肆無忌憚的犯著罪惡。我可以聽到他們在驕傲的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笑著中國的腐敗。其實,這段歷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對的歷史,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這不是我在夸大其詞,而是他們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讓中國人氣憤,不能不讓全世界所茍同.
對于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傊瑘A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搶劫圓明園的時候,隨軍的神職人員在圓明園被焚毀前居然大言不慚地說:“都拿走吧,再過半小時,所有的東西都將被燒掉。這是拯救,而不是搶劫。”這是令中國人所憤怒的,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可以做到這么的自圓其說。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現在的英國和法國應該抱有抱歉之心了吧!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可是,網上的一條消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于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日本對于二戰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曾說過: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態度:對于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關鍵詞】語文課程教學、素質教育
近幾年,社會的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特別是創造性人才的需求越來月強烈。未來社會的告訴發展,要求人類要適應瞬息萬變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要求人能夠有獨立地分析問題與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師,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將傳統地固守“教師——知識——學生”的課堂教學模式,向當今社會人才需求的方向轉化。要使這一轉化為基礎教育的趨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語文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認為,語文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才能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呢?我以為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抓住語文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語文學科不僅有語、修、邏、文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滲透了人文、哲學、社會、自然科學等多方面、多學科的知識,而人文性是本學科最基本的性質。它的主要特點是對人的人文素質教育和對中華民族優秀語言文化傳統的傳承和創新。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旨在豐富學生知識經驗,擴大知識領域,擴寬思維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這已經成為學校、教師們十分關注的問題。近年來,很多從事語文學科教學的老師,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擴大他們的知識領域,達到提高學生素養的目的,往往抓住課文中的某一情節,啟發誘導,讓學生盡情“發揮”,課堂氛圍十分“活躍”,甚至一“發”不可收拾。這樣,雖然課堂異常熱鬧,可學生仍然不懂課文,字詞意不甚了解。很明顯,這種只追求課堂氣氛,游離于語言文字之外的所謂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創造思維”的做法是不可取得。我認為語言課堂教學只有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即識字、閱讀、作文的過程)中,才能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學生的素質才能提高。
二、創設情境,提供材料、引導探究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的關鍵所在,是能否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切入點,也是教師通過鉆研教材、研究學生后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的集中體現。對于語文課堂教學而言,如何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目的,本人通過教學實踐,覺得:首先,通過創設情境,達到形成問題的目的。當然,創設情境的方法可以靈活多樣,如繪畫再現、音樂描述、音樂表演、實物演示等方法,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多種形式來展現情境。教師可在創設情境中通過啟發誘導學生提出富有啟發性、邏輯性和發展性的問題,再針對學習內容,有目的的直接擊中學生的思維的燃燒點,喚起學生認知系統來激發學生的定向思維,達到最終解決問題的目的。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我為學生準備了八國聯句入侵北京時,闖入圓明園前得美麗景色和闖入后的進行肆意搶掠、毀壞、焚燒的罪惡場面,制成圖片,讓學生看。這樣,不僅再現了圓明園的富麗堂皇,展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能力,同時也將帝國主義的暴烈行徑暴露在廣大學生面前。通過這個情景的創設,激發了學生深入了解課文內容的興趣。此時,不失時機的提供以下材料,一是說出觀后感進行交流,二是讓大家思考,一座金碧輝煌的黃家林苑,怎么會變成一座座廢墟呢?通過學生的交流,及時給予引導點撥,再通過反復朗讀課文,讓學生探究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暴行,從而解決八國聯軍是怎樣“在圓明園大肆搶掠、毀壞、焚燒的”和“結果怎樣”的問題。通過談論,教師只要略作概括,學生便了解課文內容。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了,創新思維也得到了培養。
三、擴大閱讀面,拓寬知識面,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 初中歷史 教學水平 有效性
1.引言
新課程改革已在全國各地全面展開,對廣大一線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課程改革的“關注點”逐漸從熱鬧的形式回歸到實在的本質,由轉變教學方式轉移、聚焦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課程改革正經歷著一個由外及內、由表及里的深化過程。那么,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初中歷史教學回歸本色,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2.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水平
(1)實現教學方法的更新
初中歷史教學要從“教法”的研究向“學法”的研究轉移,教學活動圍繞著如何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是“主演”,學生充當的是“觀眾”。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從“主演”變為“導演”,引導學生去學,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動腦思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新課程中的“活動課”就是以自主學習、直接體驗、主動思考為基本特征,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為目的的動態教學形式。凡是學生能自己獨立思考、操作、表達的,教師應該放手讓他們去探索,切不可一手包辦,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形成鮮明的對比。例如,在講授第二次中“英法聯軍”的內容時,把電影《》的相關場景制成多媒體課件進行播放,使學生進入歷史情景,接著用投影儀放映圓明園被燒的殘跡的圖片,然后提問幾個問題,這樣不僅可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可啟迪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采用多種方式來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
鞏固初中歷史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練習,練習要有目標性和針對性,能通過練習來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如問答題可練習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文字歸納能力,材料題能夠練習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選擇題能夠考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把握水平,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學習心得、課堂小結的方式來總結歸納知識結構和教材內容,對舊知識加工梳理,對所學內容提煉要點,清理知識間的聯系,找出內在的規律,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清楚、完整和系統的印象。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提高課堂效率,首先得讓學生聽你的課,在此基礎上才能讓學生學會,進而達到會學。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當然,在講到枯燥無味歷史知識時,可以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入手,也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引導者,即老師不再局限于向學生問問題,而是引導學生提問題;從“神壇上”走下來與學生融為一體,與學生在同一平臺上互動研究,從“舞臺劇的主角轉變為導演”。最終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
(4)用多種方式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
第一,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和課堂上參與情況應在學期歷史學成績中占一定比例。既引導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積極參與,發揮主體作用,又將歷史學習納入一個開放性的環境中,使學生的視野不再局限在課堂這個封閉狹小的圈子,而是放眼更為廣闊的歷史學習空間。第二,采用“閉卷+開卷”的組合評價方式。閉卷部分在減輕負擔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學生的價值態度、學習技能和基礎知識相統一的學科教育內容為評價指標,通過筆試完成;開卷部分讓學生在較長的時間跨度上根據個性特點自主選擇題目來完成相關任務。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開放式的題目,如:“某位歷史人物的功過論”等。第三,學業成績考核還要有實踐活動。比如鼓勵學生進行歷史演講、課堂劇編演、手抄報編寫、歷史小制作、歷史參觀考察等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自己搜集資料,撰寫歷史名著讀后感、歷史影視作品觀后感、專題歷史問題探究小論文、歷史名勝小游記,等等。
(5)利用身體語言的藝術
要想增強初中歷史教學效果,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口頭語言,而且要有形象的身體語言。教師應充分利用眼神、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等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幫助教學。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表達思想感情的無聲言語,若恰當利用眼神來幫助教學,常常能收到出神入化的效果。當學生回答對了一個問題時,一個贊許的眼神會給學生以莫大的鼓舞;當學生思維開小差時,一個嚴肅的注視會使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迅速改正。在教學過程中,一個恰當的眼神可勝過一次苦口婆心的長談,正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演員通過面部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也可以用面部表情來增強教學效果。學習中,常常有疑惑、受阻、進展、成功的過程出現,教學時,伴隨這些過程,教師應運用面部表情來烘托和渲染氣氛。如發現問題時就滿臉狐疑,而學生為想知道究竟會積極思索;遇到困難時,可緊皺眉頭而引起學生低頭沉思;遇到挫折時,可顯得樂觀、堅毅,給學生以戰勝困難的信心;遇到成功時,可眉梢一動,露出舒心的一笑,好像眼前真是一派“柳暗花明”,學生也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演繹教材內容的深層次上,要具有藝術表演的風范,善于應用豐富的表情來展示教材內容,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啞劇演員的動作勝過千言萬語,課堂上教師的手勢動作也能使課堂生輝。教師應善于以手勢助說話,復雜難懂的知識優勢可用簡單的動作解釋得明明白白,難以言傳的內容可通過形象的動作直接表達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示出相應的舉動和手勢,起到非常好的輔助教學語言的作用。
3.結語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這是課程改革逐漸深入的一個表現,值得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袁勇.淺談歷史課堂教學的情境創設[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1):152-155.
[2]馮寶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現代教育論叢,2006,(3):147-149.
[3]姜思敏.談初中歷史課堂的創新教學[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4):1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