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檢測技術論文

檢測技術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檢測技術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檢測技術論文

檢測技術論文范文第1篇

1.1走訪調研,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學院通過多次舉辦校企合作研討會及對多家醫藥企業進行走訪與調研,與企業一線工作人員共同探討決定,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堅持為地方區域經濟,為北藥事業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以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文化修養,面向醫藥衛生行業,能從事中藥制劑生產、中藥飲片加工、藥品質量檢驗等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2分析就業崗位,進行課程定位

針對學生畢業后可從事的工作崗位任務進行分析,將中藥原藥材的鑒定與炮制、中藥制劑的生產與質量檢驗、生產工藝的質量監控、常用制藥設備的使用與維護等所需知識與技能進行了整合,形成了學習領域中的“中藥炮制技術”“中藥制劑技術”“中藥制劑檢測技術”“中藥制藥設備”等四門專業核心技能課程。

1.3課程性質

“中藥制劑檢測技術”是在分析化學、中藥化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制劑技術、微生物學等前導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的課程,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應用現代分析方法和技術,對中藥制劑質量進行檢測控制的一門綜合性應用課程。

1.4課程目標

針對中藥制劑質量檢驗崗位的要求及能力,參照初中級中藥檢驗工的標準,將課程培養目標確定為:(1)知識目標。學會如何使用藥品標準、檢品取樣的方法、檢品的前處理、性狀鑒別、顯微鑒別、理化鑒別、檢查(常規、雜質、微生物)及含量測定的方法等。(2)職業能力目標。能熟練運用所學中藥制劑檢測技術與方法對中藥原輔料、半成品、成品及包裝材料進行質量檢驗;能熟練操作檢驗儀器及做好儀器的維護;會配制各種常用的試劑、緩沖液;能熟練運用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并進行判斷;正確填寫藥品檢驗原始記錄及藥品檢驗報告書。(3)素質目標。養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樹立“質量第一、依法檢驗”的思想,培養正確操作、仔細觀察、認真記錄的良好習慣;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嚴謹、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2課程設計與實施

2.1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從中藥制劑質量檢驗崗位(初、中級中藥檢驗工)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入手,將中藥制劑質量控制和管理人員的工作情境轉化為學習情境,依托中藥生產企業生產中藥制劑形態不同而具體檢驗項目也有所不同,對課程實施了項目化教學,包括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的實施及考核方式的進行性設計,均是以項目為基礎的。

2.2課程內容設計

根據中藥制劑多數以固體狀態及液體狀態形式存在,其質量檢驗過程均是由閱讀理解藥品標準(國家標準、企業內部標準)、取樣、樣品前處理、鑒別、檢查、填寫檢驗記錄等六個步驟完成,因此將本門課程教學依托在三個教學項目上,每一教學項目又分設有多個檢驗任務,具體檢驗任務以常見中藥制劑為載體安排教學的實施,其中取樣、樣品前處理、試液的配制、計算、檢驗記錄及檢驗報告的填寫、檢驗室衛生及安全在每一項任務完成過程中均有所體現,在這一設計中遵循了知識由易到難的順序,體現了知識“必需、夠用”的原則,注重了職業能力的培養,充分滿足了崗位技能對技術人員知識、能力、素質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進性、通用性與實用性。

2.3課程教學實施

課程教學的實施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依托學院現有藥物教學實訓樓內教學做一體化制劑檢驗實訓室的有利條件,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實施教學過程,營造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學習,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氛圍。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組織教學。三大教學項目中任一檢驗任務的實施均是通過如下步驟進行的:創設問題情境與下發任務請驗單、探究問題設計實施方案、匯報實施方案、教師點評、具體實施、檢查評價六個環節。每一環節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施任務前將學生按人數平均分為8組,每組3~4人),著重培養學生設計質量檢測方案,順利完成檢驗項目與任務,規范填寫檢驗報告,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第一環節:創設問題情境,下發任務請驗單。請驗單的發放是項目具體任務完成的首要環節,除第一節課講解對學生的要求及上課模式轉變的學習外,均是利用上一檢驗任務完成后的20分鐘進行的。針對請驗單,向學生提出有參考性的問題或列舉典型案例創設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行為,可使學生明確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與技能點,為下一步驟的實施明確方向。第二環節:探究問題,查閱資料,設計實施方案。針對教師引出的問題,學生課下通過查閱專業書籍、相關藥品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利用互聯網等資源,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并設計出能完成本組待請驗任務的實施方案,包括檢驗方法的選擇及理由、所需材料及儀器的詳單、操作時分工問題、步驟實施細節問題、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等,制作成PowerPoint幻燈片。第三環節:匯報實施方案。小組成員在課下設計好的實施方案,在課上隨機選取一名學生進行匯報,教師、其他組成員與之共享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其他組成員可以在匯報完后對自己思考不清楚及不懂的地方向匯報人提出疑問,并由匯報人進行回答;如果答不出,教師與學生可以一起探討,解決相應問題。第四環節:教師點評,確認各組實施方案。教師通過隨機選取的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點評,對學生未能充分考慮到的及存在異議的地方進行補充與解疑,確認實施方案的合理性,包括方法選取是否得當、所需材料及儀器是否合理、操作步驟順序是否準確等,并對此提出意見。第五環節:具體實施。具體任務的實施過程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最關鍵的環節,學生根據確認后的實施方案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隨時根據操作填寫相應的檢驗記錄單、試劑試藥配制單、取樣單、樣品發放記錄單等各種記錄,培養學生原始記錄要詳細、檢驗結果要準確的職業素質,真正做到學生為主體,而此時,教師在一旁進行巡回檢查并指導,及時糾正不規范行為。第六環節:檢查評價。學生實施過程中及完畢后需要填寫原始檢驗記錄及形成檢驗報告書,上交后,各組之間輪換進行檢查,對記錄不詳細及不正確的地方進行組間探討與糾正,這一環節是在充分掌握所需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種方式有利于改變學生懶于思考,不善于動腦的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課程考核設計

為更好地體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實際操作能力,本課程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設計。對學生的出勤情況(曠課、遲到、早退、事假、病假給予不同的分數)采取與企業相同的規章制度,要求學生用本人的筆記在出勤表格中填寫自己的名字,不許他人,發現則兩人均視為曠課,扣除相應分數,此部分分數占總成績的10%。過程性考核:考核成績由教師評價及學生評價構成,占總成績的50%。以小組為單位,每一檢驗任務設置一定分值,教師及學生評價各占50%,最后綜合形成每一學生的過程性考核成績。教師從每一項目下的具體任務的準備、匯報情況、實施及完成的速度與質量,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成員合作溝通能力、學習態度、操作是否規范、實驗環境清理是否潔凈等方面進行評價;而學生評價則是小組長扮演質量負責人對其組員進行評價,從著裝、操作是否規范、是否積極參與討論、是否參與清理環境等方面進行評價。在完成每一檢驗任務后所形成的請驗單、檢驗記錄、成品檢驗報告書及試劑試藥配制單等各種填寫記錄是否完全,可視為作業,占總成績的10%。終結性考核:即理論試卷考核,減少至占總成績的30%,但卷面成績要達到最低標準(卷面成績不能低于50分)。此種考核方式與理論知識“必需、夠用”相吻合,注重考核學生的技能操作過程,對職業能力及素質的培養更趨于合理。

3教學效果

檢測技術論文范文第2篇

以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為例,對目前所開展的607項計量器具的服務承諾時間進行了統計匯總,大部分是5個工作日,這是兼顧檢測人員和客戶的共同需求而制定的。存在問題通過數據,可以看出:總體延期情況2013年比2012年嚴重,且檢測所的延期情況各不相同,個別檢測所延期現象較嚴重。其他基礎數據需要了解各種計量儀器的檢測時間客戶滿意度調查根據客戶滿意率調查的情況,客戶對儀器延期的現象較不滿,尤其近一二年提出的較頻繁。

2構建設想

通過調研和數據分析,特別是根據客戶的需求,提出了動態管理的設想。1)靜態管理,在檢測人員工作量不飽和的情況下,維持現有的服務承諾不變,按正常檢出時間承諾客戶。2)動態管理,在檢測人員工作量飽和的情況下,可自動適當延期,并在客戶送檢時就能告知客戶。動態管理的目的就是最終實現由業務管理系統根據每位檢測人員的工作量來自動判定是否需要延期及延期多少天,不需要人為的去進行延期。3)構建數學模型,讓業務管理系統自動來完成延期。結合前期調研的數據發現:不同的檢測所,不同的檢測人員在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工作量,因此對服務承諾時間的要求上也就有所不同,根據不同檢測人員的情況可列表4(以5個工作日為例)。表4需經相關部門審核,主要是審核工作量是否飽和。這個是關鍵,只有科學合理地評估好每個檢測人員的工作量,才能制定適度的承諾時間。在數據錄入業務管理系統后,就可以搭建模型,進行自動延期了。由于工作量是針對每位檢測人員的,因此以某位檢測人員為例。假設A為該檢測人員名下未完工的所有計量器具(臺件數);S為客戶本次送檢的計量器具(臺件數);B為該檢測人員的飽和工作量(臺件數);X為延期一個周期的工作量(臺件數);Y為延期兩個周期的工作量(臺件數)。則:如果A+S≤B,不需延期;如果A+S>B,則業務管理系統自動判斷延期,并根據A+S-B計算出延期的天數;如果0<A+S-B≤X,則業務管理系統自動延期一個周期;如果X<A+S-B≤Y,則業務管理系統自動延期兩個周期;如果Y<A+S-B,則業務管理系統自動延期三個周期;然后在打印給客戶的委托合同上,服務承諾時間就應該是一個合理的承諾時間,按最后檢出的計量器具承諾時間承諾客戶。

3實施步驟

1)需要有專人來收集和審核各類相關數據;2)業務管理系統中實現服務承諾的動態管理;3)在小范圍內先行試運行;4)嚴格把關延期和超期考核。

4結語

檢測技術論文范文第3篇

環境監測既是環境管理的手段,也是制定環境保護的決策依據。環境監測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類生活環境和生命安全。質量保證是監測中重要的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是整個監測過程中全面的質量管理。其主要問題有以下方面。

1監測制度不完善、監督管理不夠

環境監測部門屬于行政事業單位,對環境監測質量缺乏有效的監督,一些監測部門忽視了對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監督,監測制度沒有起到強制性和約束力。監測人員違反制度規定,不加以批評和處罰,人性化,顧及個人感情,以不觸犯自己利益為前提,使環境監測質量下降。

2環境監測技術的提高、設備的更新和人員素質的問題

由于環境監測部門的監測資金投入主要依賴財政部門,有限的財政投入引起監測技術投入資金不足,無法對監測技術進行研究以及對監測設備進行更新,更有效地服務于環境監測。環境監測人員學歷和專業結構不合理,缺乏復合型人才,影響新技術、新設備的開發利用,無法確保監測數據的質量。

3工資待遇缺乏競爭力

影響監測隊伍穩定性、工作的積極性某些非專業的監測人員缺乏對本行業的認識,對工作要求不嚴格,監測意識不到位,盲目完成某項任務,不求細節,不認真研究,缺乏競爭力。

二解決環境監測質量的辦法

加強環境監測質量,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合理的監督機制,相關的政策

支持出臺環境監測法規條例,增加環保系統環境監測能力與溝通協調能力,規范監測行為,對違反制度的人和行為進行批評與處罰,提高監測數據的質量和權威性,從大局出發,做到鐵面無私。

2擴大監測指標,調整環境監測體系功能

原有的環境質量評估體系的評價指標,隨著污染物種類的增加,已經無法評估環境質量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因此,要更好地完善環境監測體系中的評價功能,使對監測數據的分析更加有效,真實,從而提高環境監測質量。

3提高環境監測能力,加強監測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環境保護部門應抓住機遇,積極爭取配套資金,對監測設備進行更新,不斷完善環境應急監測技術體系,在人員配備上,要拓寬進人渠道,選拔一些熱愛環境監測工作,熟知有關環境管理的標準和規定,正確掌握監測中操作技術和質量控制程序。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的業務知識。營造一種能者上,庸者下的學習氛圍,增添單位的新鮮“血液”,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業務深造,跨地區進行技術交流和合作,來提高監測能力和監測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4加強環境監測管理工作切實做好監測工作

提供真實有效的監測數據,承擔監測工作和報告數據者都應具有上崗的合格證,按《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和《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要求,加大對質量控制考核、實驗室間比對,加強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的考核和培訓力度,營造一支有實力、有能力的監測隊伍。

三結語

檢測技術論文范文第4篇

1.對相關的技術進行集中收集

計算機技術能夠對環境監測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種基礎數據進行收集與整理,然后就能夠在內部形成與之對應的信息數據庫,能夠方便的對周圍存在的噪聲、無線電、電場以及磁場的干擾進行及時的監測,準確的將各項監測指數提供給監測部門,也能夠對變電站周圍的學校、村莊以及辦公大樓等進行敏感點的測量,使相關的用戶能夠在數據庫里查詢到最全面的環境信息。

2.對相關的環境情景進行模擬與分析

環境監測部門能夠通過統計學上的分析模擬技術,對于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環境模式進行具體的模擬和分析,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對輸變電的環境模擬,首先就是先對噪聲、無線電干擾以及電磁輻射等進行分析,然后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限制進行檢測,最后進行檢測現場的數據存檔。對相關的環境情景進行模擬和分析,能夠正確的判斷出監測部門的行為是否符合國家的安全標準,并且還能夠為之后的監測工作打好基礎,方便工作的進行。

3.對環境監測部門的工作進行規劃和決策

監測部門通過使用計算機技術對相關的環境數據進行第一階段的監測,然后對具體的環境進行模擬與分析,并將相關的環境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將這些整理好了的信息提供給主要的監測工作人員,讓管理人員對有毒、有害的物質怎樣進行處理作出恰當的決策,并且對相關的技術風險、環境影響因素以及替代方案的選擇作出正確的規劃和決策,使其能夠最充分的保護相關部門的利益。

二、如何提高環境監測部門工作的質量

提高環境監測部門的工作質量,不僅能夠為相關環境的保護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提高對環境進行評價的準確性,同時還能夠加強對于污染物的監察與控制,能夠保證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正常進行,并且還能夠推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的順利進行。因此,要想提高我國環境監測部門的工作質量,不僅要充分的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檢測部門的日常工作當中,同時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監測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

在進行實際的監測工作時,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影響工作質量的最關鍵因素,只有正確的操作才能夠保證確保監測工作的準確性,也才能保證環境監測的可靠性。我國的相關監測部門要加大對于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培訓,要將工作人員的知識進行及時的更新,使他們能夠掌握新的專業知識,并且能夠對新的計算機技術進行的了解和掌握,這樣就能夠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真實性,并且還能夠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整體水平和效率。

2.增加監測部門對于監測工作的資金使用

相關的環境監測部門要想進一步的將監測的范圍擴大,并且提高監測工作的準確性的話,就需要進一步的加大自身的資金投入,在第一時間內將所使用的技術和設備進行相應的更新,學習國外先進的對于環境監測所使用的方法,以此來將我國在環境監測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不斷的提高,促進其更好地為環境監測的工作進行服務。

3.加強監測部門對于工作的管理

環境監測部門要加強對于相關工作的管理,要將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和相關管理人員的工作業績進行等價掛鉤,同時還要能夠執行相對應的獎賞和懲罰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以及工作責任心;并且還要將管理工作進行改善,從根本上提高監測工作的質量,使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結語

檢測技術論文范文第5篇

江門世貿廣場項目位于江門市東華路與迎賓路交匯處東南側,上部結構是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設兩層地下室,基礎是預制鋼筋混凝土預應力管樁基礎。基坑平面呈扇形,面積約為16980m2,周長約為650m,場地已挖土,移土整平,高程約為3.9~4.9m。按規劃要求,場地高程開挖前平整為2.8~3.3m,基坑底高程為-3.85m,基坑開挖深度為6.35~7.15m。基坑的西南方向,地表下方埋設有一條重要管線,在對基坑監測的同時需對管線的沉降和位移進行監測;基坑的東南方為一古廟,需監測其在基坑施工過程中的整體沉降量。

2基坑變形監測設計與實施

基坑的主要監測項目由支護結構樁頂位移、深層位移、支護結構應力、地下水位等項目組成。

2.1布設基準點

布設基準點的目的是在長期觀測過程中提供穩定的起算數據。(1)位移基準點應布設在遠離施工現場、結實穩定的地方。水平位移監測基準點3個,工作基點3個,編號為J1~J6;(2)沉降基準點的布設位置應選在遠離施工現場且穩定的水泥路上。布設了3個水準基準點,編號為G1~G3。

2.2布設監測點

監測點的布設按施工設計圖要求,以能反映變形為宜。基坑監測點在支護結構樁后每隔20m左右布設一點,監測點采用埋設觀測墩的形式。沉降、位移觀測點采用兩點合一布設,即WY1-WY20,共20個。周邊建筑物沉降變形點布設在能反映建筑物沉降與傾斜的位置,如建筑物的四角、大轉角處、建筑物裂縫和沉降縫兩側。同時要求變形點埋設在建筑物的豎向結構上,標志采用“L”型鋼筋,共8個(M1-M8),周邊管線監測點布設4個(GX3-GX6)。水位監測點在基坑周邊布設5個(SW1-SW5),測點用地質鉆鉆孔,孔深為10m。錨索應力觀測點,按要求布設錨索應力計12個,編號為MS1、MS2…MS12。支護結構測斜觀測管按相關要求,布設測斜觀測管18個,編號為CX1、CX2、…CX18。

2.3監測方法

沉降監測使用天寶DINI03電子水準儀和配套條碼銦鋼水準尺進行觀測。施測是以基準點G1為起閉點,觀測所有的沉降點組成閉合水準路線。采用“后、前、前、后”的觀測順序對沉降點進行觀測。位移觀測使用徠卡TS30全站儀。在基準點J1上設站,檢查J2、J4的方向和距離,檢查結果滿足規范要求后,以多測回測角法觀測每個監測點,并進行平差計算其坐標,然后計算出監測坐標在基坑邊橫向上的位移。深部位移使用測斜儀進行監測。監測從孔底開始,每0.5m為一個測段,自下而上沿導管全長每一個測段固定位置測讀一次。地下水位使用電測水位計進行監測。

3監測成果與分析

從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的14個月內進行了周邊建筑物沉降觀測,支護結構沉降、位移監測,管線沉降、位移監測,地下水位監測,錨索拉力監測及深部位移監測。本文主要對建筑物沉降、支護結構樁頂位移、地下管線及深層位移的監測結果進行分析。

3.1建筑物沉降監測

建筑物監測是指對基坑周邊的華豐古廟進行沉降觀測,華豐古廟周圍共有8個沉降監測點,進行了沉降觀測38期,監測成果見表1,典型監測點的沉降過程線。

3.2支護結構樁監測對基坑的支護結構樁共布設了20個監測點,進行了沉降監測37期,水平位移監測29期,監測成果見表2(對于水平位移,+號表示向基坑方向對于支護結構有兩個方向的形變,結合點位布設圖,對所有監測點進行分析發現:垂直方向上,支護結構向下沉降;水平方向上,整體有一個向東南方向位移的趨勢,即:基坑西北側的監測點向基坑方向位移,東南側的監測點則背向基坑方向位移。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累計變形量都比較小,且呈現出相似的形變過程,即前期變形波動較大,后期逐漸趨于平穩,且變形最大值小于預警值,故認為支護結構比較牢固,形變量都在比較安全的范圍內。

3.3地下管線監測

地下管線沉降量都比較大,沉降最小的GX6也有32.8mm,超過了預警值,最大的已達到120.1mm,遠遠超出了預警值。在發現沉降量較大之后,施工方采取了加固措施,后期管線沉降趨于穩定。基坑施工對管線水平方向的位移也有一定影響,變形量較大的GX5位移量已超過預警值。施工初期管線沉降量增加較大的原因為:基坑開挖破壞了基坑土體原有的應力平衡,引起臨近路面下沉,導致地下管線豎向移動,伴隨基坑開挖深度增加,管線的沉降量逐漸達到極限值,加之施工方采取了相應的加固措施,使基坑施工中后期管線的沉降趨于穩定。

3.4深部位移監測

各監測點的深部位移整體變形均較小,都低于預警值。深部位移主要有三種比較典型的變化情況:孔頂部和底部位移較小,中間位移較大;孔底部位移較小,頂部向背離基坑方向偏移;孔底部位移較小,頂部向基坑方向位移。CX9號測斜孔第30期(時間2013-1-10)在0~4.5m深處突然出現了一個較大的偏移,分析推測可能是由于鄰近監測孔旁正在施工,施工過程造成了對表層土體的擠壓,因而引起了土體表層整體的較大位移。在隨后的幾期觀測中,該測斜孔位移趨于穩定。深部位移監測結果顯示,最大位移一般出現在孔頂部或6.5~8.5m處,最大位移量都在安全可控的范圍之內。

4結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宁强县| 永泰县| 曲松县| 武乡县| 高邮市| 大英县| 临泽县| 河津市| 讷河市| 宜黄县| 西平县| 搜索| 称多县| 和平区| 木兰县| 肥西县| 临高县| 洛南县| 易门县| 岳池县| 徐闻县| 施甸县| 商丘市| 沙洋县| 金寨县| 泗阳县| 朝阳市| 白河县| 吉水县| 嵊泗县| 瑞安市| 齐齐哈尔市| 尚志市| 新巴尔虎右旗| 昌图县| 绥阳县| 金门县| 安徽省| 个旧市|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