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淡泊寧靜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趕飛機記
潘少權
“請問4點前還有沒有飛機回香港?”我問臺北中正機場國泰航空的地勤小姐。
她在電腦上按了幾個鍵后,說:“有一班原本3點起飛的,延遲到3點半。”
我高興地說:“還有空位嗎?”
她看看表后問當班經理:“CX467還收人嗎?”
經理說:“收!”
每次由臺北回香港,都是坐下午4點起飛的CX406。我下午兩點由臺北公司出發,坐車去機場約一個小時,到機場時3點,辦理登機及出境手續要花20分鐘,還有20分鐘,我可以慢條斯理,坐在候機室里看報紙、喝咖啡。
我對地勤小姐說:“給我一個前排的窗口位置吧?!?/p>
她說可以,但需要問問還有沒有便餐盒給我。
我說:“不吃也可以?!蔽曳吹褂悬c兒催促的意思。
耽誤了幾分鐘,她把登機證和候機室的憑證遞給我,說:“你要快點兒進去啊!”
那時已是3點10分,我走得很快,過移民局時又遇上一些人,心愈急,做事就愈不順手、不順心。
趕到登機閘口時,已是3點20分,但還不能登機。我的心是定下來了,卻仍需要等。等到3點35分才入閘,登機后還要等。好不容易起飛了。
到了香港,看了一下時間,這班CX467只比我原本坐的CX406早到了幾分鐘。
為了快半個小時,我沒能去喝咖啡、看報紙,還要擔驚受怕地趕。最后結果還是一樣。
人生不也如此!你得了一些東西,自然會失去另外一些。
(選自《意林》)
【感 悟】
“趕”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很多人像文章中的主人公一樣,為了“趕”而錯失了許多愜意的休閑時光。朋友們,給心靈放個假,讓它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給身體放個假,讓它體會輕裝上陣的;給自己放個假,享受平和中的寧靜。
【妙文二】
成功的后面是什么
曹光明
黃秋生當年憑借電影《人肉叉燒包》摘取了香港金像獎影帝的桂冠。獲獎之后,他把獎杯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沒事的時候,他就盯著獎杯,滿懷憧憬,等待著片約上門。剛拿影帝時,黃秋生身價倍漲,小成本電影不敢找他,而大制作又未必看得上他。就這樣,一年過去了。他發覺有些不對勁兒,于是開始反省,在猶豫中,又過了一年。后來經人介紹,他找到一份工作,但不甘心,他想自己好歹也是個影帝。于是,這一年差不多也荒廢了。自從成為影帝后,他雖然很想拍電影,卻又放不下影帝之尊,高不成低不就,結果歲月蹉跎,演藝事業不升反降。就這樣,他足足沉寂了三年。一氣之下,他把獎杯扔出門外……扔掉獎杯,包袱也就沒有了。于是他輕裝上陣,該演什么還演什么,不再挑剔。幾年后,黃秋生再次成為金像獎影帝。
葛優獲得成功后卻是另一種態度。葛優因飾演《編輯部的故事》男主角,獲得了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同年,他又憑借電影《大撒把》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一天,葛優的父母來看他,卻沒發現那些獎杯。葛優說,那些東西看多了不好,所以把它們放起來了。父母暗自高興:兒子沒有因為獲獎而飄飄然,也沒有被成績沖昏頭腦。幾年后,葛優因出演電影《活著》,獲得了第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是輸在挫折上,而是輸在了最開始的成功上??梢?,成功,也是嚴峻的考驗。成功的后面是什么?如果總是對昔日的成功念念不忘,試圖留住過往的美麗,那么,成功的后面必然是失敗。如果認識到以前的成功只能說明過去,那么,成功的后面還是成功。
(選自《讀者》)
【感 悟】
黃秋生看重成功,反而與失敗為伍;葛優看淡成功,卻屢獲殊榮。由此可見,心態是成功的決定因素,淡然看待已有的成績,無論它是好抑或是差;以從零開始的心態步入下一段人生旅程,定會迎來別樣的風景與精彩。
【妙文三】
失敗是可以玩的
侯文詠
中文說“彈”鋼琴,西方人說“play”(玩)鋼琴。不但如此,西方所有樂器都是用來“玩”的,我們的所有樂器卻都是用來“演練的”。兩者最大的差別就在于面對同樣必經的失敗過程,“play”把失敗當成過程里正常的一部分,并且善用失敗帶來的力量與樂趣。而“演練者”卻極力逃避、避免失敗。過程固然一樣,但對于“音樂”的態度、將來的人生卻截然不同。
因此,擁有正確態度,甚至是一種“玩”的想法,學會和生命中必然的失敗相處是很重要的。
我剛進醫院實習的時候自信滿滿,但因為經驗不足,常挨資深醫師的罵,那時我感到既苦惱又困惑。一天,我和高我一屆很優秀的學長聊天,我問他:“你當實習醫師的時候挨過罵嗎?”
“當然。”他說。
我嚇了一跳,原來像他那么優秀的人也會挨罵。于是我又問:“你有沒有算過,你在實習期挨罵了多少次?”
他想了一下,說:“少說七八十次吧?!?/p>
和他聊完天后,我的心情好多了。我想,如果連他都挨罵了七八十次,那么,以我的資質,一年實習期滿后,如果挨罵少于100次,也算是小有成就吧。于是我給自己訂下了目標——“100次挨罵”。我做了一個表格,上面有100格,挨罵一次,我就在一格記錄下挨罵的時間與事由。
開始這樣的“新玩法”之后,我的心情變得不一樣了。每次挨罵時,不管多難堪,總有一種“玩游戲得分”的感覺,有點兒像“更靠近結業儀式”的小小成就感,也有一點兒“啊,又被罵了,一定要想想到底出了什么問題,絕對不能超出100次啊”那種按“Replay”時小小的不甘心。
很神奇,到實習期結束時,我并沒有把表格填滿。說得更精確一點兒,我只挨罵了37次。在表格中,我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挨罵的頻率變長了。不但如此,我的許多實習科目還拿到了好成績。那張一直沒填滿的“挨罵表格”我保存了很久。我想,既然空格用不完,就留下來當成我人生挨罵的配額吧。過了好久,也一直沒有用完。
挨了罵還像我這么開心的人大概很少。很多人可以為了小小的口角和別人大打出手,甚至鬧出人命,所以我想:一張小小A4紙100格都填不滿,我的人生何其幸運啊!
(摘自《廣州日報》)
人生的經歷中,風雨冰霜、坎坷崢嶸,誰都無法回避。許多人熱衷于名利場,因而熙熙攘攘,身心疲憊。老年將至,才恨年輕時行事氣盛,折了多少銳氣。老態龍鐘時,才悟出沒有名利喧囂干擾的日子,是多么的難能可貴。朱熹就體驗了這種感受。朱熹年輕時,幾乎游遍江南名勝中的各種書院,他不遺余力倡理學,傳禮教,人生最體面的莫過于在皇帝身邊做侍講。但在爾虞我詐的朝廷中,朱熹好景不長,因慶元之累,朱熹被朝廷罷免職務,在皇帝身邊只當了40多天的老師,爾后就叫他到地方上做個有名無職的小官。朱熹不依,只好請求歸祠,才心安理得地壽終正寢。朱熹大半輩子為名利所累,晚年開始討厭仕途,請求歸祠后的首要選擇,就是讀書。
晚年朱熹垂青村野,在村野尋找一塊寧靜的讀書環境,是他最大的愿望。朱熹,這位性靈學者,很滿意他在武夷筑的精舍,“琴書四十年,幾做山中客。一日茅棟成,居然我泉石”。朱熹不嫌居所簡陋,但求愜意。他建仁智堂,有感而發:“我慚仁智心,偶自愛山水?!彼o坐隱求齋,直述出一種這樣的感受:“隱去復何求,無言道心長?!彼腔灿谑T塢,委婉訴心曲:“自笑晨門者,那知孔氏心?!彼褪窃谶@樣一種桃花源般的境界里讀書。在武夷山村野生活了近四十多年的大儒朱熹,讀書與教學占去了他大半生的經歷。朱熹晚年與學生蔡元定在蘆峰創辦書院,自號云谷老人,蘆峰書院也改為“云谷書院”,老年朱熹為了維持書院的運轉,親自帶領學生開荒種學田,建立以學田助學的保障機制,不少貧家子弟都投學于他的書院。朱熹教書、寫書、讀書集于一身,算是典型的知識分子。
在尤溪,朱熹讀書讀累了,佇立書院半畝方塘前,突然有了心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當然,晚年朱熹不是書蟲的那種愚腐之人,死抱經書典籍不放,讀累了的時候,產生了“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出山道中口占》)的解脫欲望,堅持張弛有度的勞逸結合,放松了身心的朱熹在村野的山光水色中心曠神怡,寫下了“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的喜悅感受。朱熹在南宋慶元年間,被朝廷弄權者誣蔑為“偽學逆黨”而遭迫害,他逃避到泰寧知縣趙時管轄的偏僻山村小均村筑書舍授徒,以“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的心態隱居讀書,其間寫下了四季詩:“曉起坐書齋,落花堆滿徑。只此是文章,揮毫有余興?!?春);“古木披高蔭,書坐不知暑。會得古人心,開襟靜無語?!保ㄏ模?;“蟋蟀鳴床頭,夜眠不成寐。起看案前書,西風拂庭桂。”(秋);“瑞雪飛瓊瑤,梅花靜相倚。獨占三春魁,深涵太極理?!保ǘ?。
在朱熹的四季詩中,我們可以得知朱熹在最窘迫的日子里,仍懷著從容淡定的心態,在風燭殘年中讀書,當蒼老的心悟得“太極理”的時候,也是生命趨于圓融的時候,所以朱熹得以延年益壽,活了71歲。
夜深已涼,雨透紗窗,窸窣有聲。她正默默地伏著窗聽雨。她,沈眉莊,十幾歲花季時期與好姐妹一同入宮,只為了多得同一個男人的寵愛??蛇M了宮后才發現,皇宮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盡管進宮前已有了準備,但現實還是充滿了火藥味。今兒晚上哪位妃嬪侍寢,第二天甚至當天晚上必會遭到他人嫉妒。為此,她處處小心謹慎,不敢得罪別人。但終究還是防不勝防,她竟被皇帝以假孕之名從貴人貶為了答應。不僅如此,還被禁足。一次吃飯時,敬嬪發現菜有毒。她手里的碗一下落到地上,摔得粉碎。她泣不成聲。那朵菊經歷了一次考驗,但她并未屈服,而是重新站了起來。是啊,花謝總有再開的時候,人遇到坎坷有再爬起來的時候。雖然淚珠浸透了她長長的睫毛,淚水流花了她秀美的臉。但她想,是了,每個進了宮的女子都難逃脫無法掌控的命運,我不想含冤而死,爭寵又有什么意思呢?我,便做個與世無爭的旁觀者,一朵淡雅清高的菊吧。
當再次遭遇考驗時,她還是悄然隱退,默默離去。她受到華妃的欺凌,她不甘心。最終,華妃死了,但她已學會了淡然面對,她就像一枝菊,不被挫折屈服,而是默默地選擇退出,坐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她愛菊,愛她的清雅高潔,她自如菊,是眾多嬪妃中的“隱逸者”?;屎笙矏勰档?,因為她象征富貴,乃百花之首;華妃只愛勺藥,因為她艷麗非凡,有“花相”之稱。而眉莊則不同,她愛菊,又似茶,淡泊、從容、寧靜、端莊。她并不愛那個權勢最大的男人,她只默默守護著那個對她悉心照料、關心她的人。于是,她就這樣,寧靜、恬淡地在宮中度過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雨漸停,稀稀疏疏的,透過紗窗,人影依稀可見。她輕輕端起一杯茶,微微地抿了一小口,但覺一陣苦澀涌上舌尖,而后又是一份甘甜久久縈繞于心。雨的濕氣氤氳著一股淡淡的菊香,苦盡甘來。她望著茶中上下起伏的那片,想:人生也許就是如此無謂地反復吧。也許,我無法掌控我的人生,但我愿如茶似的菊,淡泊地面對一切,面對人生,足矣。
溫和從容,歲月靜好。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前,她它為她剛出世的孩子取名“靜和”,她也希望,她的孩子像她一樣,像菊一樣。
她走了,帶著一絲幽幽的菊香。于是,她化身作一朵,隱居于南山之上。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刻,眉莊便是菊。在這朵燦爛的菊的笑臉下,有著一個溫婉妃子寧靜而又淡泊的一生。
寧靜的近義詞是: 安靜,沉靜,安樂,靜寂,太平,平寧,清靜,平和,寂寞,沉寂,寂靜,恬靜,寂寥,安好,安閑,安祥,安詳,穩定,平靜,安定,和平,安寧,安適,僻靜,幽靜,靜謐,寂然,安謐
拼音: níng jìng
意思:
平靜;安靜;清靜寡欲,不慕榮利
(1).謂清靜寡欲,不慕榮利?!段淖印ど先省罚骸胺菒茨疅o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并覆,非正平無以制斷?!?明陳子龍《蔡氏鼎易蔡序》:“壯不求仕,貧不問資,淡泊寧靜,若將終身,則先生之得于《易》深也。”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格言·姚端恪公》:“所謂閑者,少思寡欲,寧靜恬淡而已?!?/p>
(2).安定?!度龂尽の褐尽空袀鳌罚骸?曹公 允恭明哲,翼戴天子,伐叛柔服,寧靜四海?!?唐杜甫《垂老別》詩:“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清李漁《比目魚·巧會》:“夫人,你且到 莫漁翁 家里暫住幾時,等地方寧靜之后,我差人來接你?!?/p>
(3).平靜;安靜。朱自清《荷塘月色》:“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眲子稹堕L江三日》:“現在,船上的人都已酣睡,整個世界也都在安眠,而駕駛室上露出一片寧靜的燈光?!蔽何 稏|方》第五部第十章:“這種鳥,不管在露水濕潤的早晨,還是在寧靜的中午和朦朧的月夜,聽來都各有情趣?!?/p>
英譯:peaceful; tranquil; quiet
【出處】:《文子·上仁》:“非惔漠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并覆,非正平無以制斷?!?明 陳子龍 《蔡氏鼎易蔡序》:“壯不求仕,貧不問資,淡泊寧靜,若將終身,則先生之得于《易》深也。”唐 杜甫 《垂老別》詩:“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p>
唐代著名禪師無際大師,91歲無疾而終,生前曾為世人開列十味奇藥: “慈悲心一片,好肚腸一條,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立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藥用寬心鍋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蜜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濁,利己損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兩頭蛇,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須速戒之?!?/p>
無際大師的心藥方,是修身修心的方法。這里講了中國傳統文化修身養性的思想,要人敦倫盡分(孝順、老實),勸人行善積德(慈悲、好肚腸、陰騭),又教人知書達禮,從容中道(存溫柔、講道理、有信行、中直),這些生活中的倫常道理明白了,且行得圓滿,則人的心性也就安定了,心性安定,則從天而得的性命也就安定了,這樣自然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我們追求事業時,要留一點空間,留一些余地,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心生則種種病生。我們受世俗的影響,容易心浮氣躁,妄想紛飛,積怨太深,從而導致心氣神皆不順,容易致病。身體病了,可以醫治,心生病了,主要靠此“心藥方”。“心藥方”,在于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