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怎么分上下聯

怎么分上下聯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怎么分上下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怎么分上下聯范文第1篇

平仄方法區分:看對聯的最后一個字,上聯最后一個字是三聲和四聲(仄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是一聲和二聲(平聲),如下聯:興xīng 一聲 是上聯,旺wàng四聲是下聯。

張貼方法區分:對聯的張貼撰寫要求是上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因為古代人寫字是從右往左寫的。這個方法現在在觀看對聯時候很難區分了,因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隨意貼出來的。所以容易辨別錯誤

含義方法區分:每副對聯都有自己特定的含義,在寫對聯的時候普遍把含義深刻的作為下聯,上聯的價值更多是在引導作用上。上下聯基本屬于因果關系,因是上聯,果是下聯。

怎么分上下聯范文第2篇

除夕下午,爺爺、爸爸、二叔、我和堂妹一起去貼春聯。

來到大門口,看到爺爺寫的那么多春聯,我問:“過春節為什么要貼春聯?”爺爺說:“過春節,貼春聯最早起源于宋朝,一方面是嚇走那些妖魔鬼怪,另一方面是描繪當時背景,抒發人們的美好愿望。”我拿起一個春聯,就往門上貼。爺爺急忙說:“不對,那是下聯。”我又問:“春聯是怎么區分上下聯呢?”爺爺耐心的說:“春聯講究對仗,上下聯區分有多種方法。簡單說,上聯最后一個字的聲調是三聲或四聲,下聯最后一個字的聲調是一聲或二聲。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爸爸拿來漿糊,爺爺和二叔貼,比一會兒,春聯就貼好了。

我抬頭一看,門口煥然一新,到處都貼滿了春聯:詩書繼世;忠厚傳家。人才兩旺;福壽雙全。子夜鐘聲揚吉慶;狗年爆竹報平安……

聽著周圍彼此起伏的爆竹聲,看著眼前火紅的春聯,我真高興!

我衷心祝愿: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

怎么分上下聯范文第3篇

一、莫做“聯盲”——學貼對聯

春節貼對聯是中華民族的習俗,怎樣貼,哪個貼在左,哪個貼在右,有很多人是不懂的。筆者問過學生這個問題,有的說“亂貼”,有的說“不知道”,貼錯對聯雖然不是什么原則問題,但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貼錯對聯,實在是愧對祖先。

要正確貼對聯,首先要辨別上下聯。結尾字是仄聲的(也就是普通話的第三聲和第四聲的)就是上聯,結尾字是平聲的(也就是普通話的第一聲和第二聲的)是下聯。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海”是仄聲,“江”是平聲,那么,“生意興隆通四海”是上聯,“財源茂盛達三江”是下聯。

其次,看橫批的書寫順序。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如“財發喜恭”那么上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貼右,下聯“財源茂盛達三江”貼左;如果橫批是從左向右書寫的,那么上聯貼左,下聯貼右。

有學生拿出一副對聯來問筆者“福星高照平安宅,好景常臨康樂家”,這兩句尾字都是平音的啊,怎么貼呢?如果上下聯的尾字都是平聲,那就選擇用方言發聲比較短促的為仄聲,“宅”就是發聲較短促的,因此,“福星高照平安宅”是上聯,“好景常臨康樂家”是下聯。還有“梅開五福(上聯),竹報三多(下聯)”,也是如此。“宅”字“褔”字在普通話里是平聲,但在古代這兩字是仄聲的,而方言保留了部分古音,因此可以用以上方法來判斷。經過學習,學生覺得學到實用的東西了,平時在哪里看到對聯都要按老師教的方法認真檢查人家貼得對不對,有的還把自家貼錯的對聯揭下來重新貼。

二、講讀課文——融入對聯

在課堂上教對聯,只能講幾節課,更多時間是要講課文的。因此,在講課文時融入對聯,就可以把對聯學習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很好的潛移默化作用。

1.用對聯導入課文

如講《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用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導入課文:大家知道蘇軾是哪里人嗎?這副對聯里的三詞客和四大家又是誰呢?學生七嘴八舌議論起來,筆者適時介紹蘇軾是四川眉山人,這副對聯就是掛在眉山三蘇祠的,三蘇即父蘇洵、弟蘇轍、兄蘇軾,合稱三蘇,四大家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上下聯都是稱贊蘇門父子的,而蘇門父子中又以蘇軾的成就最高,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他的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吧。筆者教的是旅游專業,學生對眉山三蘇祠的這副對聯很感興趣。

講《藥》時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導入《藥》的作者魯迅。用“一夜風流項鏈即鎖鏈,十年勞苦變老婦”導入《項鏈》等等。

2.用對聯概括課文

對聯是非常精煉的語言,言簡意賅,運用對聯概括課文,是一種理清思路、掌握內容的有效途徑,也是一種化繁為簡,變難為易,培養簡潔表達的好方法。如用“楚子刻舟求劍,舟行丟劍;鄭人度足買履,度忘丟履”來概括《寓言二則:鄭人買履,刻舟求劍》。用“天下誓,誓誓不及孝婦三樁靈誓;世上冤,冤冤難比竇娥千古奇冤”來概括《竇娥冤》。

三、帶團導游——嵌入對聯

導游班的同學,節假日會到旅行社兼職,學了對聯知識后,會有意識地從景區的千古名聯和相關的對聯故事中找出許多話題,成為講解的素材,讓導游詞增色不少。如惠州西湖的六如亭,是坡侍妾王朝云的墓,以往同學帶團,從亭子穿過就離開了。學了對聯之后,他們會把這個亭的對聯“從南海來時經卷藥爐百尺江樓飛柳絮,自東坡去后夜燈仙塔一亭明月冷梅花”讀給游客聽,并解析之。這樣,景點就也有了內涵,講解起來內容也豐富多了,學生們逐漸喜歡上了對聯,把導游時拍攝下來的對聯與老師共賞。

四、激發興趣——趣講對聯

在傳授對聯知識時,為了提高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舉例的時候要舉一些有趣的例子。如坡偷改小妹聯: 坡的妹妹才貌雙全,能詩善對。為了替小妹找到如意郎君,蘇家準備以文招婿。富家公子方若虛對小妹早就傾羨,于是呈上幾篇詩文,小妹看了覺得平淡無奇,用聯批復曰:筆底才華少,胸中韜略無。坡生怕這樣的聯語得罪了方家豪門,便悄悄地在小妹的上下聯尾各添一字,方公子讀后喜出望外,筆者問同學們添了什么字?大家議論紛紛,各抒已見,爭先恐后上臺把添的字寫出來,寫了幾十個,然后再篩選,最后一致認為是這樣添加:“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真是準確無誤。同學們學到了知識,也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同學們也把網上流傳的對聯拿來與筆者分享:“抄語文,抄數學,抄英語,抄抄就過;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學,考考都愁”,還有“風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電話;為你生,為你死,為你守候一輩子”,搞笑的“愛國愛家愛師妹,防火防盜防師兄”。在互動中,同學們體會到對聯的妙趣,在笑聲中又了解到有關對聯的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五、降低門檻——學對對聯

據有關統計,各級楹聯學會的會員約有10萬大軍,加上愛好者的人數,有100萬。對于我們這個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這個數字實在無法讓人興奮。要讓對聯這一最能體現漢語言文字魅力的形式深入人心,傳承下去,就不能過分講究對聯的平仄、工整。尤其是對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中職生來講,難度大,他們就會產生畏難情緒,不利于對聯的普及。就好象把一個蘋果掛得太高,他們跳起來摘不到,跳多幾次就再也不跳了。因此,筆者在對聯教學中,遵循“內容由易到難,字數由少到多,平仄由寬到嚴”的原則。比如,有學生家在黃山洞,就以“黃山洞”為上聯出題,學生也以地名作下聯,有的對“碧水灣”,有的對“碧桂園”“黑龍江”等,學生是脫口而出的,覺得難度不大,興致倍增。然后又加兩字以“日照黃山洞”為上聯出題,學生對“日落黑龍江”“春到碧桂園”“雨打紅河谷”等。雖然第二字的平仄和上聯沒有對立,雖然出現了重字,但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同,句式相同,就應給予鼓勵。經過老師的提示,學生也能對出“月出金耀園”“春回碧桂園”“雷鳴藍波灣”“風吹銀河灣”等佳對。相信經過科學的訓練,學生是能夠學好對

聯的。

六、提供陣地——開展對聯課外活動

為了鞏固對聯知識,要適當開展一些課外活動,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利益于課外”,提高學習效率。課外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征集最喜愛的春聯或收集名勝古跡對聯,并進行展示。第二,組織講對聯故事競賽活動。第三,成語妙對。有些成語是兩兩相對,妙語天成,宛如一副副精妙的對聯,讓學生為這些成語配對,如“瓜熟蒂落”對“水到渠成”等。第四,古詩文對句比賽。古詩詞里有很多對仗工整的詩句,讓學生找出來。第五,指導學生寫反映學校生活的對聯,如寢室對聯、課室對聯、社團對聯等。

怎么分上下聯范文第4篇

關鍵詞:語文教學 對聯教學 教學探索

對聯教學過去私塾里先生和學生對對子,先生一句,學生一句,你來我往,天南地北,古今中外,風俗人情,眼前之景與心中之情,盡囊其中。這樣,既開闊了思路,鍛煉了思維,又提升了文化品位,那真是一種文人應該過的日常教學生活。于是我常常感嘆現在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失落,缺失了過去文人的那種雅趣。我教的是高職升學班,雖然學生文化基礎并不深厚,但是頭腦靈活。我認為只要努力引導,學生完全可以把對聯對好。于是我進行了大膽而有益的教學探索,收獲頗豐。

一、興趣引導,寓教于樂,滲透對聯知識。

1.以春聯入手,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對聯成為師生的共同話題。我利用新春之際,讓學生到農村搜集貼在大門上的春聯,于是很多充滿新年喜慶和美好愿望的對聯被帶到了課堂上。如:“創大業一帆風順,走鴻運心想事成。”橫批:“吉星高照。”再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橫批:“萬象更新。”還有:“九州瑞氣迎春到,四海祥云降福來。”橫批:“一帆風順。”我自己也到農村老家用數碼相機拍了很多春聯,并用多媒體給學生放出來,那大紅的紙,那或行或楷的有力的字,使學生又仿佛沉浸在過年的熱鬧之中。在這同時,師生又是在共同享受春聯這種風俗和藝術帶來的快樂。當然我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讓學生關注春聯,讓他們知道:對聯就在我們身邊,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春聯是中國獨有的春節民俗形式,春聯與京劇、昆曲一樣堪稱國粹,其深邃的寓意、優美的形式是外國文字所無法企及的,但是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下,中國人越來越不會做“對子”了,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文化藝術的倒退;春聯需要保護和搶救,需要傳承,并作為特殊的文化遺產延續下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2.充分利用形式多樣的對聯故事,激發學生興趣。有名人早慧的,如:于謙小時,出口驚奇,譽為神童。一日,先生外出,眾稚童便嬉戲。先生歸,見狀欲罰學生,小于謙上前說:“功課都已做完,請先生面考。”先生目睹亂狀,見生上竄下跳,桌歪凳斜,便以此為課題曰:“手攀屋柱團團轉。”于謙張口便對:“腳踏樓梯步步高。”先生又曰:“三跳跳落地”,于對曰:“一飛飛上天。”先生驚訝,心想于謙將來必成大器,果然,后來于謙成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詩人。

這個簡短故事,富有生活情趣,又含有兩個對聯,這兩個對聯,不但對仗工整,且寓意極佳。

有民間戲謔的,如:“有個酒漢酒癮特大,一日不喝也覺難熬,不幾年便把家產‘喝’得凈光。只得去討飯。一天深夜,癮癖大作,便去鄰家敲門。鄰人不肯啟栓,先在門里問話。他們門里門外一問一答,形成了饒有趣味的添字俗語對句:

誰?

我。

何往?

特來。

老兄好,

小弟安。

幾時回府?

明日返舍。

去不敢屈留,

來定要叨擾。

灶下無燈無火,

廚中有酒有肴。

為客貪杯斷非君子,

做東惜酒亦是小人。

夜已深不可傳杯弄盞,

天未明正好行令猜拳。

咚咚咚當當當三更三點,

來來來斟斟斟一口一杯。

瞧,這酒漢的無賴勁多可笑。”[1]P99

學生從這個故事中感受了俗中之雅,而其中正是對聯在生活中的妙用。

有名人立志的:“少年年紀雖小,可談吐不凡,很有抱負。他同學的爺爺何殿甲出了一上聯讓他對:‘不為列強之奴仆’,想了一下,對出了‘誓做中華之主人’的下聯。在天津讀中學時,有位同學要東渡日本留學,題贈一聯:‘浮舟滄海,立馬昆侖。’全聯僅8個字,氣勢磅礴,語出非凡,字里行間表現出未來要干一番大事業的壯志豪情。”[2]P124這個對聯故事語言雖簡約,但表現內容卻很豐富,其弦外之音尤耐尋味。

有人物形象的:同樣是描繪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全國各地的寺廟的對聯又各不相同:“濟南千佛寺:‘笑到幾時方合口,坐來無日不開懷。’開封相國寺:‘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四川靈巖寺:‘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2]P126這幾個對聯,既寫彌勒佛的外在形象,又寫出在笑什么,又為什么笑,以及大肚能容的品質。學生聽到這幾副對聯,彌勒佛形象便宛若在眼前了。

這些對聯故事,有名人的,也有民間的;有嘲諷的,也有是笑話的;有廟宇的,也有書院的;有行業的,也有游戲的;有古代的,也有現代的。那妙趣橫生的情節,那或雅或俗對聯詞句,都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這些都讓他們體味到,什么是有文化的生活。

3.借對聯故事,滲透有關對聯的知識。對聯的主要特點是:“第一,上下聯字數相等。第二,詞性相當。第三,平仄相諧。古代漢語中,平聲以外的上、去入聲均為仄聲。這里有三層意思:首先,上下聯相同位置節奏點的字平仄要相反(其他位置的字可寬);其次,上聯及下聯中節奏點上的字平仄要交替出現;其三,上聯末字要用仄聲,下聯末字要用平聲。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七字聯中,其聲律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此上聯第二、四、六為仄平仄,下聯第二、四、六字則相反,上下聯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均交替出現,上聯末字為仄聲,下聯末字為平聲。”[2]P3

實際上,古音分平、上、去、入四聲。普通話中沒有入聲,平聲分化為陰平和陽平,故有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聲。陰平、陽平為今天的平聲,上聲、去聲化為今天的仄聲。

讓學生對對聯,前兩項完全可以做到,而第三項則太難了,“漢語的音韻學,向稱為‘絕學’。對聯的聲律講究,不是高中學生輕易駕馭的”。[4]P238但我不想就此卻步,我大膽割舍,降低平仄的要求,只讓學生把握其主要的。另現在的對聯平仄要求有如下表述:平仄對仗有兩條,“一是上下聯對應的字逐字、逐詞相對,但可以‘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二是上聯末字必須是仄聲,下聯末字必須是平聲,這第二點不能通融”。[5]P19也就是說,句中平仄可以通融,可以放寬,但“仄起平收”是必須堅守的原則。據此,我對第三項要求中只讓學生做到“仄起平收”,也就是上聯最后一字為仄聲的三四聲,為起句;下聯最后一字為平聲的一二聲(大致以此要求,因為第一、二聲當中,仍雜有不少的入聲字,要歸到仄聲里去),為收句的基本要求。在這里,我又給學生介紹了正對、反對和串對的基本形式。

二、重在誦讀、積累,因為厚積才能薄發。

讓學生誦讀古代聲律啟蒙,進一步加深對對聯的感性認識。如:“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6]P1“天對地,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6]P53

課上課下,我也讓學生積累了不少的經典名聯。如劉海粟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鄭板橋的“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李苦禪頌竹的“未出時便有節,及凌云處尚虛心”,蒲松齡借項羽勾踐以自勉的:“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贊頌司馬遷的:“剛直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寫風景的:“風移竹影有聲畫,月瀉梅花無字詩。”有關于讀書做人的:“何必讀盡圣賢書,能全孝友便為實學。”“讀圣賢書豈獨摘句尋章,須將踐履工夫盡所人道;處世間事何必市恩掠美,只要本分做去求個天知。”通過誦讀與積累,學生的對聯知識儲備不斷增多,對于對聯知識就有了逐步的感知能力。

三、學以致用,注重實踐,內化能力。

1.以老師為主,逐步推進。在學生有一定的興趣和基本知識的積累的基礎上,我以現成的春聯為主,在課下選好上聯,讓學生課下對,再利用課前的幾分鐘時間,把學生的對聯用投影展示出來,與學生一起評點。如一上聯為:“一夜連雙歲”,一生以此聯想出了:“一拜樂兩親”,一生干脆以俗語入對:“四兩撥千斤”,可謂妙對。又一上聯:“春風暖大地”,學生對為:“繁星點蒼穹”,“彩云飾晴空”,“冬雪兆豐年”。一生則湊成了四季聯:“夏雷震長空”,“秋雨爽人間”,“冬雪映新年”。

我結合班級學生多有偏科的特點,出一上聯,希望通過對對聯來提醒學生,提高對弱科重視,下狠力氣補弱。我所出上聯為:“狠補弱科,再揚強科,科科均衡共進”,學生的下聯涉及各個方面。有學習方面的:“先抓重點,后顧難點,點點并駕齊驅”,“精煉難題,廣涉易題,題題全面得分”,“猛抓數學,不忘文學,學學奮勇爭先”;有做人方面的:“重視大節,又觀小節,節節完美向前”,“先做小事,再做大事,事事竭盡全力”;有爭時間方面的:“力拼今日,后享明日,日日穩步俱升”,“狂抓課堂,又爭食堂,堂堂分秒必爭”;有管理方面的“鞭策男生,鼓勵女生,生生努力向前”;有軍事方面的:“先打殘兵,再克強兵,兵兵全都不留”……

2.從以師為主的師生互動,應逐步過渡到以學生為主的生生互動。我發動學生自己搜集好的上聯,讓其他同學對。一生找一上聯:“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學生對曰:“竹生竹筍,筍新竹舊,舊生新”,“鞭繞利劍,劍剛鞭柔,柔克剛”,“德報怨仇,怨邪德正,正勝邪”,“水激山石,山靜水動,動激靜”。再如上聯為:“幾點梅花添逸興”,學生則直接以詩句和化用詩句:“誰家新燕啄春泥”,“哪處早鶯爭暖樹”。再一聯“三春花露釀美酒”,一愛好音樂的學生對以“五韻絲竹奏妙音”,而一關心環保的學生則對以“四季樹林吸廢塵”,而一愛好美食的同學對以“四喜丸子做佳肴”,此聯一出,同學們大笑,為他獨特的思路與幽默的風格所吸引。而一生則對了一大串:“四面楚歌去戰心”,“五月天空迎夏光”,“六朝舊事隨流水”,“七巧仙女織彩云”,“八仙寶物顯神通”,“十載寒窗鋪前途”,“百家講壇創輝煌”,“千里之外飄花香”,“萬眾一心抗非典”。

我本來還擔心學生這些對聯會難以對出,沒想到學生對的超出我的預料。一位女生在周記中寫出了自己學對聯的切身體會:“我發現自己最近喜歡上了對聯,感覺挺有意思,以前我不敢對,總以為那是只有很深學問的人才可以對對聯的,對于平庸之輩的我來說,可算是高深莫測的事了。可最近我發現它并不是那么高深,老師給我們講了關于對聯的一些知識,我便嘗試著去對,沒想到還能對出個樣來,對聯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對聯的基本能力,而且還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也激發了我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周記使我樹立了信心,更堅定了我全面展開對聯教學并堅持下去的決心。

高三級部要征集一些振奮人心的口號制成橫幅,有的同學用了四字排句,而王春萍同學則自成一聯:“激情揮汗三百日,瀟灑潑墨五月天。”因其充滿斗志與突顯自信,有幸入選,這說明對聯意識已經深入學生的內心,把對聯當成了生活中的一種表達形式,這是我盼望已久的。

四、班級管理因為對聯的引入變得更加理性。

以前班級出現一些不良現象,自己往往很心急,不假思索地批評學生,往往傷到學生自尊,效果也不怎么好。

一天,班里一個愛看魔幻武俠小說的學生被我抓著“現行”,我突發奇想,何不借對聯來處理這件事。于是我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之下在黑板上出了一下聯“看閑書誤己誤班誤家國”,在班內征集上聯。很快,一學生針對我常在班內給學生講《論語》、《老子》等的實際情況,寫出了上聯:“讀經典論古論今論中外”,對仗工整,既從正面給該生指明了方向,又是對我在班內倡議讀經典的有力支持,且幫助我很好地教育了這個學生,事后看閑書的同學下決心不再看閑書了,且主動要求作為“閑書監督員”,一直自律,堅持得很好。

又一日,有四個男生上早操遲到,在語文課上,我隨口出了一上聯戲謔:“四個懶蟲睡大覺”,馬上有一學生對出:“一位‘老板’查早操”,又有一學生隨后對出:“一只老鷹抓小雞”,引得我和學生們的一陣大笑,還有一生則以詩句:“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樣,我沒有一句直接批評的話,但遲到這個現象卻引起了同學們的注意。

沒有想到,對聯學習的嘗試,還帶來了我班級工作方式的轉變,也許就是對聯的出對,才讓我三思而后行,少了一些簡單與粗暴的批評,多了一些含蓄沉穩與耐心,這真是個意外的收獲。

在對聯教學中,學生養成了“搜聯―記聯―學聯―用聯―寫聯”的好習慣,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學生們從對聯中汲取到了更多人生智慧,文學底蘊不斷豐厚,文學素養不斷提高。對聯,是語文教學重要而獨特的寶貴資源,我們應該以新的視角全面觀照它,鑒賞它,傳承它,光大它,使對聯在現代語文教學中受到更合理的重視,并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巴城.中國對聯故事總集(卷一).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2.

[2]巴城.中國對聯故事總集(卷四).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2.

[3]朱恪超,李文朗,梁紅,張豪.中國對聯庫.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4]薛金星.語文知識手冊(高中).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2005.

怎么分上下聯范文第5篇

春節初中生作文800字一

在每個嶄新的日子里,快樂的吶喊著。不經意間,猛的抬頭發現世界變了——從昨日的簡單樸素變成了今日的絢麗和熱鬧。不知何時,那碩大的紅燈籠跳上了高樓,在風中調皮的搖動這發福的身軀……不經意間,春節卻踏著輕盈的腳步到來。

春節又到了,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聲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春節是我升入初中后過的第一個春節,非常有紀念意義……好啦,閑話少說,就此切入正題吧!

早晨,當東方的第一抹晨曦透過窗子射進屋子的時候,熟睡了一夜的我便起床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爸爸對我說:“今天是春節,咱倆貼春聯去!”我應聲答應著。已經好久沒有聽到這樣的聲音啦,我的腦袋早已被數學公式,英語單詞、句型等東西擠滿了,聽到這樣的話還真有點不習慣。出了門,爸爸拿著膠帶,對我說:“怎么樣,會區分上下聯嗎?”“我的腦子里已經積滿了數學公式,英語單詞,再也裝不下別的東西啦!”我說。“來,我教你。首先,你要知道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區分上下聯其實很簡單,如果一聯中最后一個字如果是三聲或者是四聲,它就是仄音,也就是上聯,如果一聯中,最后一個字是一聲或者是二聲,它就是平聲,也就是下聯。上聯放在右邊,下聯放在左邊。”我似懂非懂地聽著,貼對聯的方法這是我用我全部的精力記住的,簡直要把我的腦袋給撐大了。貼完了對聯,我們就回到了屋子里去。吃飯之前,我就來到了屋外準備放鞭炮,順手從家里拿了一個打火機,試了幾次,行,有火,于是就開始放鞭炮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著打火機來到鞭炮前,咔嚓、咔嚓,火著了。對準鞭炮,捻兒著了,我趕緊把手縮了回來,只聽得鞭炮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現在回想起來,這恐怕是我們人生當中最幸福的事情了,因為幾乎任何一個孩子都喜歡放鞭炮,而且對鞭炮的感情是日益有加。放完了鞭炮,便回到家中,享受過年的幸福與快樂!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到了晚上,大年三十沒有一秒是平靜的,五點未到,炮聲四起。開飯了,在滿桌的佳肴中,有兩樣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年年有魚——魚預示著全家富貴吉祥有余;其二,是合家團圓的湯圓,它預示著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特制的大團桌上,父母兄弟圍著坐。我則草草的吃過飯,,便沖出去放煙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見的'大人們,倒杯酒互相說著:“來,干杯,祝你來年更上一層樓!”“好,我也祝你恭喜發財,干杯!”“媽,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來越結實!”“我祝你事業有成,年年有余……”團桌上,干脆響亮的酒杯聲預示著來年的興旺。大人們爽朗的笑聲和熱情的祝福預示著來年的燦爛。

飯間,家家戶戶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成了連綿的一片,這一刻,,過年的氣氛也就更濃了。

啊,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在這里我給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新年快樂!

春節初中生作文800字二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江送暖入屠蘇。沒錯,現在新年了!大家來看看我怎么過年的吧!

過年當然少不了放鞭炮,我和爸爸坐車去了一個鞭炮小攤。哇,好多爆竹哦!我挑了點二踢腳,還有小蝴蝶。爸爸挑了禮花和魔術彈。天黑了后,我和爸爸在一片空地上方魔術彈,里面的火花像一個個火球似的躍上被皎潔的月光灑下的天空。每一聲爆裂聲,好像都在敲響新年的鐘聲。之后該放二踢腳了,爸爸點燃引線,之后從殼里蹦出一團火,只聽轟的一聲,天空就似乎被染成了紅色。“好啦,我們該回去包餃子啦。一會去陽臺放小蝴蝶。”“恩,走吧!”

爸爸最拿手的就是包餃子。每到除夕夜,我都會跟爸爸包餃子,都是三鮮餡的,各各都包得鼓鼓的。“我捏,我捏,我捏捏捏……”當我捏不好時,爸爸媽媽總會指導我,那種感覺簡直是特別幸福。呵呵,該煮餃子咯!爸爸把水倒進去,調下溫度,再把餃子放進去。餃子白胖胖的,像幾個會游泳的白娃娃,在水里打滾。餃子熟了之后,我抄起筷子,沒想到爸爸給我拿兩個餃子。我夾起一個餃子剛咬,就咬到一個硬硬的東西。一看,原來是芝麻糖。我記得爸爸上菜時說過,里面有糖,誰吃到就會交好運氣!我一想,就把咬了一口的餃子給了爸爸,說:“爸爸,這是你給我夾的,是誰夾的誰今天就會交好運氣!”“乖女兒,哈哈……”

接下來我和爸爸在窗臺上放小蝴蝶,其實是一種紙剪的小蝴蝶。后面有一個引線,點燃引線它就會飛。“刺溜”爸爸點燃了一個小蝴蝶。小蝴蝶跟它的名字一樣,怎么看都是一只蝴蝶,在天空拖著長長的尾巴。

該看春節聯歡晚會咯!一邊吃餃子一邊看晚會,那種感覺實在是很愜意。“哈哈,笑死我了……”“厲害,絕對厲害的魔術……”“這個小品……哈哈哈哈!”

嘿嘿,你說,過年了當然要下雪。瑞雪兆豐年嘛。“爸爸!我們去堆雪人吧!”“等我吃玩餃子的……”“快點啦!”經過一陣“斗爭”后,爸爸終于答應我去堆雪人了。我和爸爸戴上帽子手套,先堆一個小球,之后我們在雪地上把球滾啊滾……完美!雪人的下半身子堆完了!“做下半身子!”“下半身子要滾的小一點,還有去家里拿一個胡蘿卜……”我口若懸河似的給爸爸“指點”“你這個小教授,好啦,按你的去做!”雪人是都堆好了,但是缺眼睛、嘴、紐扣。“可是我們沒有石子啊。現在是雪天,去找石子如同大海撈針一般。”我幾乎絕望的叫著。對了!家里有些紫葡萄,貼上去也可用冒充下!

雪人終于堆好了。它甜甜的笑著,似乎在祝大家新年快樂呢。

春節初中生作文800字三

我很盼望過年,我盼啊盼啊,終于一年一度的春節來啦!

過年啦!人們高興得不得了,家家戶戶都在貼對聯,吃餃子。我家的對聯是我貼的,我先把對聯的反面抹上漿糊,貼到門口,再拿手掃一掃讓它貼緊別讓它掉下來。上聯貼完了就開時貼下聯,照剛才的方法,對聯貼完了,看著大門口紅紅的對聯,我心里美滋滋的,不由得念起來。

我們家一起吃團圓飯"餃子"奶奶和媽媽負責包餃子,我負責下鍋,爸爸負責撈餃子。香噴噴的餃子上桌了雞鴨魚肉應有盡有,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拿起筷子就開時吃,一碗不夠來兩碗,兩碗不夠來三碗非吃飽不可。

到了傍晚,我趕緊去放鞭炮,插到樹上,一點燃,趕緊跑"噼里啪啦"的聲音發出來了。放完了,我發現盆炸漏了,哈哈,逗死我了。

家鄉的春節真讓人留戀。

我的家鄉,坐落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一個小鎮上,沒有上海的繁華,也沒有高大的建筑,不過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

每年的臘月二十,春節就算開始了,各家各戶都開始置辦年貨了,買一些榛子,栗子等,小孩子們便聚在一起玩耍,男孩子們買一些鞭炮,女孩子們則聚在一起玩跳繩。到了晚上,家家開始包餃子,煮一些大魚大肉等,冷藏起來在過年時招待客人。這時還會泡一些蒜。為了過年和餃子放在一起吃。

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年三十,早上,每個孩子都會去找自己最要好的伙伴一起逛街,玩耍。到了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餃子,這時,蒜泡的色如翡翠,也有了一些辣香味,吃一口餃子,吃一口蒜,味道特別美,到了晚上,院子里壘起了旺火,全家人在一球吃飯,吃完飯后,便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過了十二點,男人們便拿著鞭炮,點起了旺火,為的是在第二年里能夠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的,這一夜,家家戶戶都在守歲,聚集在一起打撲克,玩麻將等等。

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鋪戶都拉著門臉,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煙花爆竹紙皮,男人們都去拜訪親戚、朋友、女人們則在家中接待客人,小孩子們便去長輩家拜年,當然,為的是得到壓歲錢。

到了正月十五,大街上處處張燈結彩,廣場上掛著各種各樣的花燈,這一天還要吃元宵啊!到了晚上,當地政府會舉行煙火會,許多煙花爆竹在燃放,構成的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過了正月十五,年就算是過完了,大人們要去上班,小孩子們也要去上學了。

我愛我的家鄉,愛那里的一草一木,更愛在那里過春節,朋友們,歡迎你們倆我們這里做客。

春節初中生作文800字四

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息,各個商場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們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臉上洋溢著節日快樂的笑容。

過新年我最高興做的事就是貼“春聯”呢!“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媽媽特別吩咐我,讓我去找幾對春聯,貼在我家門上。于是,我找到了兩對春聯,我大聲讀道:“喜居寶地千門旺福照家門萬事興”還有一幅上面寫著:“春風春光春意正人喜人樂人自高”媽媽說春聯都是吉祥話,是人們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過上快樂幸福的日子。我們全家一起裝飾屋子,在客廳里,我掛了一個紅艷艷的小燈籠,爸爸又在別的屋子里掛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燈,一閃一閃,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禮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還有的帶著細細的尖兒。它們有的紅艷艷,紅得像冬天的糖葫蘆一樣,有的黃澄澄,黃得像秋天的樹葉一樣,有的綠油油,綠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樣,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樣,屋里很美,我的準備工作終于結束了。

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便準時地圍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津津有味地看著。晚會的節目豐富多彩:相聲、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讓我們跟著載歌載舞;魔術、雜技讓我們嘖嘖稱贊。晚會進入了,“當當當……”十二點鐘聲敲響了,瞧,外面成了煙花的世界。窗外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看那千姿百態的煙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滿天繁星”,有的像“龍飛鳳舞”……多么像一個“空中花園”!這些煙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我和弟弟也迫不及待拿著煙花跑到屋外,我們先拉了一鞭,在鞭炮聲中,我心想:“新的一年來臨了。我暗暗地許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學習成績能更進一層樓。

大年初一,我們就開始走東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為我們攢點壓歲錢今年的春節,我過得十分有意義。我希望明年春節,我會過得更好!

春節初中生作文800字五

“你今年什么時候回來過年?”手機上突然彈出一條來自發小的信息,我順手翻了翻桌上的日歷,發現臘月都要過完了,兒時的這時候正三天兩頭粘著奶奶去市場趕集囤年貨,往年的這個時候也已經在家里烤火看電視嘮家常,今年由于工作原因要推遲回家的時間,想到這不由得感嘆一句,好想回到兒時啊。

談及春節,最難忘的就是兒時的春節了。那時候年味很濃重,一進入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始忙著準備過年的事項了。趁著還沒到年底,物價還沒瘋漲,奶奶經常會在趕集的日子去市場上帶年貨回來,有時候是瓜子餅干,有時候是飲料蔬菜,有時候是煙花鞭炮,零零碎碎的屯著。小時候看見零食就兩眼發光,時不時的就去儲物間抓兩把瓜子,拿幾包餅干,奶奶怕我們這些小孩子在年前就把零食吃完,就用一個大箱子裝起來,放在衣柜的最上層,導致兒時的我們每天都眼巴巴的看著那口大箱子,祈禱著新年趕緊到來。

兒時的春節最讓我開心的不是有許多的零食吃,而是會有新衣服新鞋子。小時候的我很臭美,一到過年,全身上下都要換新的。新年的新衣服是早就買好了放在我的衣柜里的,沒有到過年那一天我都舍不得穿,每天都要打開衣柜瞅上好幾眼,愛不釋手的摸摸領子再摸摸袖口,新鞋子也是擦了又擦,反反復復跟奶奶確認到底哪一天才過年,等著出門拜年的時候一展風采。

兒時的春節十分隆重,大年初一那天早晨,要乖乖的早起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道新年好,吃完豐盛的早餐(我們那叫過早)后和大家去祠堂祭拜祖先,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家人身體健康,四季平安,大人事業有成,小孩學業進步。村里還安排了人舞獅,家家戶戶準備好茶水點心等著“獅子”進門,寓意著這一年的鴻運來。除此之外村里還會組織很多的賀新年活動,沉寂的村子煥然一新,大家臉上都是洋溢著喜慶的笑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海口市| 长沙市| 宾川县| 大丰市| 苏尼特左旗| 广灵县| 腾冲县| 广德县| 金寨县| 天全县| 桑日县| 汝阳县| 南溪县| 广州市| 威信县| 万盛区| 思茅市| 磴口县| 山西省| 荥阳市| 庄河市| 察雅县| 云南省| 黑龙江省| 金湖县| 巴南区| 图木舒克市| 武汉市| 新竹县| 隆回县| 昭苏县| 双辽市| 木兰县| 黄龙县| 通许县| 深水埗区| 汨罗市| 横山县| 新干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