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黃河的主人

黃河的主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黃河的主人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黃河的主人

黃河的主人范文第1篇

師:有沒有人到過黃河?(生搖頭)沒關系,現在,老師帶大家到黃河邊,親身目睹黃河的風采。(視頻:滾滾奔騰的黃河)

:此時,你一定心潮澎湃,一定想把最美的詞句送給黃河吧!

生:波濤滾滾的黃河好像憤怒的獅子。

生:一瀉千里的黃河令我神往。

師:那作者袁鷹是怎樣描寫黃河的呢?請大家打開課本讀一讀,要讀出對黃河的贊美之情。(生讀)

師:你不愧是咱班的朗讀小能手,讀出了黃河一瀉千里的氣勢!黃河這樣氣勢雄渾,桀驁不馴,誰能夠成為黃河的主人呢?(師板書課題)

生:(異口同聲)艄公。

師:會提問題的同學才是真正聰明的同學,此時你肯定有問題要提出來。

生:艄公為什么會成為黃河的主人呢?

師:這個問題真是太有價值了!課文中有一個句子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答,這個句子是――

生: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帶領學生領略黃河的風采之后,再引導學生表達對黃河的贊美之情,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還引發了對課文的閱讀期待。

板塊二:自主閱讀,合作探究,交流反饋

師:請同學們讀讀這句話,從中領悟到了什么?(生自由朗讀、思考)

生:我想,艄公之所以能夠成為黃河的主人,是因為他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是因為他有堅強的意志。

生:我想,艄公在滾滾的黃河上能夠如履平地,是他長年累月在黃河上磨練出來的。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他早就打退堂鼓了,怎么有可能掌握戰勝驚濤駭浪的本領呢?他一定有著堅強不屈的意志!

師:(映示課件)從哪些地方能夠看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呢?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這些句子,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小心地注視著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我從“專心致志”“注視”“大膽地破浪前行”讀出了艄公的沉著鎮靜。

師:請同學們大膽想象,艄公是怎樣跟黃河進行搏擊的?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我不禁提心吊膽,而那艄公卻很沉著”。作者提心吊膽是因為羊皮筏子那么小,上面還坐了那么多的人,還擺著兩只裝得滿滿的麻袋,黃河的浪濤又是那樣的洶涌險惡,作者為羊皮筏子的安全而擔心。

生:艄公之所以“很沉著”,是因為他對羊皮筏子的安全有充分的把握,他有能力讓羊皮筏子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他們向岸上指指點點,那從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上瀏覽窗外的景色”。我從中領悟到作者是在用乘客的談笑風生來襯托艄公的勇敢和智慧。能夠讓乘客無憂無慮的是艄公的高超駕駛技術,是艄公給了乘客信心。

師:大家的分析很透徹,相信你們不光說得好,讀得會更好!誰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段話?(生讀,互評,再讀)

師:不論是寫作者的提心吊膽,還是乘客的談笑風生,都是為了突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定和機敏,這一種寫作方法叫做對比反襯。只要有艄公撐著羊皮筏子,乘客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

生:我覺得艄公是一個敢于迎接挑戰的人。大家想一想,黃河波濤洶涌,一般的人不用說到羊皮筏子上去撐船,就是看一眼也會嚇破膽。可是艄公一點兒也不害怕,他就憑著那么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戰勝了險惡的風浪,難道不值得敬仰和贊頌嗎?

生:我覺得艄公很自信。在跟驚濤駭浪長期搏擊的過程中,他肯定遇到過不少的困難,遭受過很多的挫折,但是咬緊牙,就憑著那么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戰勝了險惡的風浪,最終成為一個有超級本領的艄公。我想,如果沒有自信,他是不可能成功的。

師:這兩位同學思維很活躍!誰讀一讀這句話?(指名朗讀,生互評)

生:老師,我覺得第7自然段也運用了對比的寫法。第一次坐上羊皮筏子的人,面對黃河的巨浪,內心充滿了恐懼,這種恐懼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他們面臨的危險。這也襯托出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

生:我感覺這位同學說得很有道理。坐羊皮筏子的人可以閉上眼睛回避這種危險,可是艄公必須睜大眼睛去面對,去戰勝,這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所以,我覺得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贊頌!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課文中還有其他地方也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生:課文對羊皮筏子的描寫就是運用了這種寫法。比如:“那是什么,正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進?從岸上遠遠望去,那么小,那么輕,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羊皮筏子越小,它在黃河上漂流就越危險,艄公就越要有膽略和智慧。

生:羊皮筏子“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體積,上面卻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們的身邊還擺著兩只裝得滿滿的麻袋”。筏子又小又輕,卻滿載重荷,令人不得不擔心它的安全,但是艄公卻很沉著,乘客更是談笑風生,我不由得對艄公充滿了敬意!

師:讓我們懷著對艄公的敬仰和贊頌之情,認真讀一讀課文。(生有感情地朗讀整篇課文)

黃河的主人范文第2篇

關鍵詞 人尿,黃脊竹蝗,引誘物質,活性測定

黃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以其食譜廣、危害時間長、取食量大、防治困難、造成損失重等原因被“譽為”我國的第二大森林害蟲。2005~2008年,黃脊竹蝗在我國浙江、廣東、江西及湖南等竹區先后暴發成災,黃脊竹蝗的防治再次成為廣大學者及林業部門關注的熱點。研究表明,黃脊竹蝗對發酵人尿及汗液有較強的趨向作用,利用人尿配制的毒餌對黃脊竹蝗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且“毒尿”誘殺黃脊竹蝗不會造成環境污染。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及抽水馬桶的使用,人尿的收集日益困難,以人尿作為原料控制竹蝗的瓶頸凸現,因此鑒定人尿中引誘黃脊竹蝗的活性成分,為尋找資源豐富的人尿替代物或篩選更具引誘活性的物質是解決這一瓶頸問題的關鍵。

先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存在于尿液中的無機鹽、銨鹽等成分能刺激黃脊竹蝗成蟲的取食行為(王浩杰等,數據尚未發表)。為明確人尿及汗液中對黃脊竹蝗有引誘作用的物質組分,本研究對人尿及汗液中幾種主要成分對竹蝗的引誘活性進行了測定,為后續的研究奠定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室內測定的供試昆蟲

2007年4月于廣東省廣寧縣黃脊竹蝗災區采集竹蝗卵,帶回浙江省富陽市,置于室外養蟲籠中用天然新鮮竹葉飼養至成蟲,去除受傷及畸形個體后供試。

1.2林間誘蝗測定試驗地概況

林間誘蝗活性測定的試驗地點選擇在廣東省廣寧縣黃脊竹蝗大發生的竹區(N 23°51’58”,E 112°12’37”),試驗地坡度約30°,主要竹種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種植年限15~20年。

1.3化合物

乙醇,分析純,純度99%,廣東汕頭市西隴化工廠生產;

氯化鈉(NaCl),分析純,純度99%,廣東汕頭市西隴化工廠生產;

碳酸氫銨(NHC03),分析純,純度,99%,連云港中銘化工有限公司。

1.4不同化合物觸角電位測定

取竹蝗成蝗,用手術剪刀從觸角基部剪下觸角,并切除端部1~2節,用SpectraR360導電膠將觸角基部連接在參比電極上,而觸角端部連接在記錄電極上。EAG電位先由前置放大器放大,再由與計算機相連的放大和數據處理系統放大并記錄(Syntech~,荷蘭)。

用微量進樣器吸取純物質5μL,點滴于5mm×30 mm的濾紙條上,立即將濾紙放于巴斯德滴管內(管內徑3 mm,長12 cm),巴斯德滴管尖端插入通有連續氣流的鋼管(直徑12 mm,長17 cm)上一小孔內(小孔直徑3 mm,距鋼管氣流出口處12 cm),鋼管內連續氣流速度為4 mL/s;巴斯德滴管闊端與軟管相連,軟管中間隔氣流速度亦為4 mL/s,鋼管和軟管均與刺激控制儀(CS-05,Syntech,荷蘭)相連。軟管中持續O.5 s的間隔氣流的流出受刺激控制儀控制,一次操作可激發一次間隔氣流的流出,將巴斯德滴管內待測物質吹出,經巴斯德滴管尖端進入具有連續氣體的鋼管,進而到達連接在電極之間的觸角,引起EAG電位。

不同試劑的EAG電位測定在不同觸角上重復10次,利用同一觸角測定不同試劑時,各試劑的先后次序隨機排列。每次測定之間間隔1 min,以使觸角得以恢復,每一試劑前后都測定空白管的EAG值,從而消除環境的影響。EAG值為測定值減去前后2次空白對照平均值。

1.5林間不同化合物及不同組合的誘蝗活性測定

1.5.1誘餌設計及對照設置 本試驗共設置了8個處理,其中水作為負對照,發酵人尿作為正對照。

(1)NaCl,質量分數3%;(2)NH4HCO3+C2 ,質量分數10%;(3)C2H5OH,質量分數20%;(4)NaCl+NH4HCO3,3%NaCl與10%NH4HCO、按體積比1:1混合;(5)C2H5OH+NaCl,3%NaCl與20%C2H5OH按體積比1:1混合;(6)NaCl+NH4HCO3+C2 H50H,3%NaCl、10%NHHC03與20%C2H50H按體積比1:1:1混合;(7)負對照:水(選用農夫山泉礦泉水);(8)發酵尿:收集于當地農村,人尿存于木桶中置于室外敞口發酵,發酵時間15~30 d。

每個處理3個重復。

1.5.2農藥(1)85%的敵敵畏乳油,稀釋200倍;(2)18%殺蟲雙水劑,稀釋200倍。

1.5.3誘殺劑的配制 先配制上述待測誘餌及水、發酵人尿各1 250 mL,然后分別加入2 mL農藥稀釋液制成黃脊竹蝗誘殺劑,備用。

1.5.4林間誘捕試驗 將誘餌及對照與農藥混合后,取150 mL置于一次性飯盒內(將盒蓋撕下)制作成竹蝗誘捕器(封2彩版Ⅶ)。在試驗林內,依據地形每隔20 m設置1個誘捕器,150 min后統計誘捕器周圍10 m的范圍內死亡(或中毒)的黃脊竹蝗數量,試驗時間12:00~15:00。

1.6試驗數據統計分析

根據試驗的設計方法和統計分析原理,針對不同的數據選擇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比較2個以上處理平均值的差異顯著性,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多重比較采用Turkey法。EAG反應測定試驗結果采用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顯著性測驗。利用Statistica6,1(statSoft,Inc,)、DPS 8.05(杭州睿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EXCEL中統計分析模塊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黃脊竹蝗成蟲對不同化合物的EAG反應

測定了黃脊竹蝗雌、雄成蟲對汗液和尿液中3種主要成分的觸角電位反應。結果表明,NaCl、C2H5OH及NH4HCO3 3種化合物均能誘發

竹蝗雌、雄蟲明顯的觸角電位反應(圖2)。雌、雄成蝗對氯化鈉、C2H5OH及NH4HCO3的觸角電位反應EAG值與空白管EAG值差異顯著(PNH4HCO3>NaCl。

研究結果還表明雌、雄成蝗對同一種化合物的EAG反應不同(圖2),雌、雄成蝗對c2HOH及NaCl觸角的電位反應差異不明顯,但均能激發雌蝗的電位反應;NHC03對雌蝗的觸角電位反應EAG值顯著高于雄蝗。可以推斷,在林間發酵人尿及汗液對雌蝗可能有更強的吸引作用。

2.2不同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對黃脊竹蝗的引誘作用

在廣東廣寧黃脊竹蝗發生區內,選擇了NaCl、NH4HCO3及C2H5OH3種成分及其不同組合,共8個處理進行了黃脊竹蝗的誘集試驗,結果如表1。

研究結果表明,發酵人尿對黃脊竹蝗有很強的引誘作用,平均每個誘捕器可誘捕竹蝗73.67頭,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所選擇的鈉鹽、銨鹽及相關混合物引誘量較少,對竹蝗的引誘效果不明顯。

在各個處理中,含有NH4HCO3的處理均能誘捕到少量竹蝗,可以推斷NH4HCO3為竹蝗引誘劑的一個組分,而C2H5OH(人汗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本次試驗中未顯現出對竹蝗的引誘作用。另外,研究結果還表明NH4HCO3濃度是影響黃脊竹蝗引誘效果的因素之一,隨著銨鹽濃度的降低,竹蝗的誘集量有所增大,可能銨鹽在竹蝗引誘劑中存在一個臨界濃度。

2.3不同濃度銨鹽及混配藥劑對竹蝗的引誘作用

表1的研究結果表明,銨鹽濃度與竹蝗誘捕量存在一定相關性,本次試驗設計了NH4HCO3 5個不同濃度梯度進行竹蝗的誘捕效果比較,研究結果見表2。

表2的研究結果表明,發酵人尿對于竹蝗有極強的引誘作用。銨鹽對竹蝗也有一定的引誘作用,但效果不明顯。

不同濃度的銨鹽對竹蝗均有引誘作用,其中以1.25%的銨鹽溶液平均誘捕量最高,以10%的銨鹽溶液誘捕量最少,但各濃度間的差異不顯著。

發酵人尿混配敵敵畏乳油誘蟲量為O,而混配殺蟲雙水劑的人尿誘蟲量則達161.5頭,人尿混配不同藥劑對于誘蝗效果影響明顯。敵敵畏乳油有濃烈的揮發性氣味,可能這種揮發性氣味對黃脊竹蝗有強烈的趨避作用。

2.4誘捕蝗蟲的雌雄比

在林間誘蝗試驗共誘殺黃脊竹蝗成蟲中,隨機鑒定了其中852頭成蟲的雌雄,經統計其中雌蝗有850頭,占99.77%,雄蝗僅有2頭,可見發酵人尿對黃脊竹蝗雌蟲的引誘作用明顯強于雄蟲,這與2.1的推論結果相一致。

3討論

昆蟲是陸地生物群落中最為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昆蟲與環境之間形成了錯綜復雜的關系。昆蟲是生態系統內信息流和物質流的重要參與者,而生態環境為昆蟲的生存與繁衍提供了食物、資源和繁殖場所。昆蟲在尋找寄主、攝取資源、吸引配偶及繁衍后代的過程中形成了特定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僅是昆蟲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對發展害蟲行為調控的策略和方法有著重要意義。

“趨泥”(mud,puddling)行為是鱗翅目昆蟲中一種較為普遍的補充營養行為。成蟲趨向并吸食濕泥沙、淺水、人糞尿、汗液、海水、動物眼淚、唾液和動物尸體腐爛液,這一現象很早便引起了昆蟲學家的注意,并由Norris首先描述。迄今為止,這一現象已在蛺蝶科Nymphalidae、灰蝶科Lycaenidae、粉蝶科Pieridae、弄蝶科Hesperiidae、鳳蝶科Papilionidae和蜆蝶科Riodinidae等蝶類昆蟲,螟蛾科Pvralidae、尺蛾科Geometridae、夜蛾科Noctuidae、卷蛾科Tortricidae、鉤翅蛾科Drepmaidae、麥蛾科Gelechiidae、細蛾科Gracillariidae、潛蛾科Lyonetiidae、舟蛾科Notodontidae、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羽蛾科Pterophoridae、天蛾科Sphingidae、波紋蛾科Thyatiridae和谷蛾科Tineidae等蛾類昆蟲和半翅目葉蟬科Cicadellidae多個亞科中發現。當前所有關于昆蟲趨泥行為的報道僅限于吸收式口器(虹吸式或刺吸式)昆蟲,2009年作者首次報道了咀嚼式口器昆蟲――黃脊竹蝗有此行為。

大量研究表明,植食性(或腐食性)昆蟲的“趨泥”行為是一系列復雜的生理和行為過程。對于昆蟲趨泥行為的解釋,學者依據不同的研究對象、行為發生時間和特殊的地理生境提出了3種假說:(1)對水的需求;(2)降低身體溫度;(3)攝取溶液中的特殊物質,如鹽分和氮素。作者的研究結果表明,人尿中無機鹽是最強的取食刺激劑,而無機鹽中氯化鈉的含量最大,表明黃脊竹蝗趨尿汗可能是為了補充鈉鹽,這一推斷與鱗翅目昆蟲趨泥行為研究中大多學者認同的推斷結果基本一致,即假說(3)。黃脊竹蝗成蟲通過取食尿汗液補充鈉鹽,可滿足其對鈉鹽的生理需求。另外,黃脊竹蝗“趨泥”行為的另一種可能動力可能補充氮素營養。作者研究表明,發酵人尿對黃脊竹蝗有極強引誘作用,而發酵人尿中NHdHC03的刺激作用最為明顯,且含量較高。另外,C2H50H是汗液中含量最為豐富的揮發物之一,因此,NaCl、NH4HCO,及C2H5OH均可能是發酵人尿及汗液引誘黃脊竹蝗的活性組分。

基于上述推斷,本研究首先采用EAG技術測定人尿及汗液中3種主要成分對黃脊竹蝗雌性和雄性成蟲EAG反應的激發活性。結果表明3種化合物均能激發顯著高于對照的EAG值(圖2)。

3種物質雖均能激發黃脊竹蝗的觸角EAG反應,但林間的誘蝗作用明顯不同。NaCl作為影響竹蝗生理成熟的重要物質,補充鹽分是黃脊竹蝗成蟲取食人尿的重要原因,但單一的NaCl溶液對黃脊竹蝗幾乎無引誘效果(表1),這可能是由于昆蟲對鈉鹽等電解質的感受方式不同和電解質的難揮發性造成的。一般認為,電解質由味覺感受器感受,并非通過觸角的嗅覺感受器感受的,且電解質的揮發性非常小,在林間開闊的空間內揮發出的離子濃度無法對黃脊竹蝗產生吸引作用。

黃河的主人范文第3篇

看到這篇課文的題目,同學們一定想問,“黃河的主人”是誰呢?為什么說他是“黃河的主人”?其實,課文的最后一句“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已經將答案告訴我們了。問題的關鍵在于作者如何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這需要我們從文章的第一節看起。

文章一開篇,作者先用“萬馬奔騰、濁浪排空”這兩個成語落墨縱筆,渲染了黃河巨浪滔天、驚天動地的氣勢,營造出艄公險惡萬端、令人望而生畏的活動環境;又用“膽戰心驚”這個詞寫出了自己提心吊膽的心理,為主人公的出場鋪墊、蓄勢,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在第二節中,作者為什么會被河中的羊皮筏子吸引呢?因為滾滾的黃河與一個既小又輕的羊皮筏子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讓作者感到驚奇;繼而作者在第三節中先是用了一個語氣詞“啊”,再配合上一個感嘆號,寫出了自己內心對小而輕的羊皮筏子上竟然能承載六個人這個事實的驚嘆。然后,作者在第二句中“還有一個”后面加上了省略號,又寫了“一、二、三、四、五、六”幾個數字,層層渲染出自己的驚愕之情。我們常說標點符號也“含情”,作者正是通過感嘆號和省略號寫出了自己內心的震驚。于是,羊皮筏子又一次與湍急的黃河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面對此情此景,作者不由得大聲呼出:“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課文的第一部分如運用了電影中的長鏡頭一般,對準滾滾黃河這個大背景,為黃河主人的出現拉開了序幕,也為下文進一步描寫黃河的主人蓄勢。這部分是從遠處寫羊皮筏子的,是虛寫。第二部分把鏡頭拉近,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羊皮筏子和黃河的主人,是實寫。作者在第五節中沒有直接寫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而是介紹了羊皮筏子上的情況,說明了羊皮筏子的小——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的體積,從而突出了羊皮筏子上人多、貨物多的特點。那么,這種對比性的描寫用意何在呢?首先讀者可以由此知道羊皮筏子在黃河上不好行駛、非常危險,其次這可以引起讀者進一步閱讀的興趣,想知道艄公是如何使羊皮筏子在湍急的黃河上漂流,為下文寫艄公的沉著埋設伏筆。在第六節中,作者先寫了自己的提心吊膽,是為了映襯艄公的冷靜。接著,作者采用正面描寫的方法,從人物的神態、動作入手,細致描摹出一個勇敢、智慧,大膽、機敏的艄公形象。那么,作者為什么又在有限的篇幅內用了許多的筆墨來描寫乘客的談笑風生呢?一是用乘客的從容來襯托艄公的沉著,二是如果沒有艄公的沉著、大膽、鎮靜、機敏,乘客是不可能從容地談笑風生的,這是更深層次的點染:“點綴映眉,似落花依草。”

作者在第七節中又寫了一次第一次乘坐羊皮筏子的感受,并用波浪滔滔的黃河與乘客的小心、大膽再作對比,使艄公的形象又一次高大起來。在最后一節中,作者又給了艄公一個特寫鏡頭,讓讀者再次重溫艄公的形象。最后作者筆鋒一頓,呼出自己的議論之筆,對艄公發出了由衷的敬仰與贊嘆。這也是課文的點睛之筆——“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行文至此,我們對艄公“勇敢、智慧、鎮靜機敏”這個形象的理解就不單單是課文中的一段文字了,他那勇敢無畏的形象在文章的層層對比、反復映襯中已經悄然屹立在我們的腦海中。此時此刻,艄公不僅是名副其實的黃河的主人,他身上那種勇敢無畏的精神,也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寫照。

黃河的主人范文第4篇

一、自主學習語文的概念及本質

所謂自主學習語文,即在自主合作的教學氣氛中,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能動性,使其創造性的精神盡情地發揮,實現其自主性發展的教學實踐活動。因此,我們將自主學習語文概括為:建立在學生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學生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二、自主學習語文的途徑和方法

語文是學生帶著對生活、對世界的樸素解讀,在教師的引導下,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對話、與伙伴對話、與生活對話、與心靈對話,并在多重對話中,積淀語文素養,完成精神的建構。因此,自主學習語文的落實對學生意義重大。

1.自主學習語文,引導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在傳統教育體制下,由于語文脫離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情感體驗和生活經驗,因此學生最不喜歡的就是語文。所以,自主學習語文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對學生心靈的激發。

例如,《黃河的主人》這篇散文用激揚的筆墨描寫了黃河的險、艄公的沉穩,滌蕩著每個學生的心靈。為讓學生感受到艄公的勇敢、智慧及其對黃河的深情,我設計了三個填空,貫穿全課教學。

(1)填空一:這,就是( )的黃河!

首先,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黃河的波濤滾滾、濁浪排空。隨后,我讓學生在《黃河大合唱》的樂曲中充滿激情地走進文本,體會令人膽戰心驚的黃河。

師:(配樂放黃河錄相)同學們,這就是黃河!看著這驚心動魄的畫面,你們一定有話要說吧?[出示填空:“這,就是( )的黃河!”]

生:這,就是濁浪排空的黃河!

生:這,就是翻騰的黃河!

生:這,就是令人膽戰心驚的黃河!

(2)填空二:( )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接著,我根據課文內容過渡:“是的,這樣的黃河怎能不令作者膽戰心驚呢?那黃河上小小的羊皮筏子更是牽動了作者和我們的心。請打開書本,讀第2至5小節。”然后,我提出閱讀要求:“在這部分內容里,都有哪些詞句牽動了你呢?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把這些詞句畫下來。”在交流中,學生通過關鍵詞句“小小的”、“整個兒”、“浮在水面上”、“貼著水面漂流”、“只有十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等,發現了羊皮筏子的特點。

師:看來,這小小的羊皮筏子確實牽動著作者的心。[出示填空:( )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可以用文中的語句來說,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生:真不敢相信!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生:啊!我的天哪!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師:誰能通過語言描述讓我們看到羊皮筏子?

生:無論風多大,浪多大,都奮勇前進!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生:正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進的是什么!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生:那么小,那么輕,好像一個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3)填空三:( )——他,就是黃河的主人!

師:羊皮筏子之所以能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那是因為——

生: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瀏覽窗外的景色。(齊讀第6小節)

師:之所以羊皮筏子能在洶涌的黃河上鼓浪前行,那是因為——

生: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瀏覽窗外的景色。(第二次齊讀第6小節)

師:之所以乘客能談笑風生,那是因為——

生: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瀏覽窗外的景色。(第三次齊讀第6小節)

師:艄公僅僅是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嗎?

生:還有經驗和技術。

師:有沒有一個詞可以體現?

生:如屢平地。

師:此時,我們心中一定有很多話要說,誰來說?[出示填空:( )——他,就是黃河的主人!]

生:勇敢和機智,鎮靜和機敏——他,就是黃河的主人!

生:他戰勝了黃河,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他,就是黃河的主人!

生: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小心地注視著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他,就是黃河的主人!

這三個填空體現了三種意義。一是畫面的推進。這三個填空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畫面:在濁浪排空的黃河上,那么小、那么輕的羊皮筏子不僅鼓浪前進,還載著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鏡頭越來越近,艄公的形象越來越清晰。二是感悟的深入。這三個填空既讓學生內化了書上的語言文字,又為學生內心情感的抒發建立了平臺,使得學生感悟的過程成為用心參與、深入參與的過程,人心與文心通融、情感與理智交融的過程,個體情思抒發的過程。三是情感的抒發。這三個填空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又有利于深入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

2.自主學習語文,彰顯生命價值

人之為人,不在于其有自然生命,而在于其有特定的主體人格。因此,自主學習語文的最終目標必須落實到學生的人格塑造上。歸根結底,自主學習語文就是幫助學生塑造最完善的人格和最有價值的生命。

(1)片斷一

師:昨天我們針對《螳螂捕蟬》的故事提出了一些問題,還記得是什么問題嗎?

生:吳王為什么不聽大臣們的勸告,而聽一個少年的勸告呢?

師:看來,少年的勸告是耐人尋味的,它改變了吳王的決定,也牽動著同學們的心!

生:少年為什么要在清晨去捕捉螳螂呢?

師:你注意到了少年勸說的時機。

生:為什么少年選擇去王宮花園勸吳王呢?

師:你注意到了少年勸說的地點。

生:吳王聽了少年的話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到了什么?

師:看來這個“悟”字也是吳王改變決定的關鍵所在。

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走進故事。

在片斷一中,先是讓學生回憶之前提出的一些問題,然后教師抓住“勸”和“悟”這兩個牽動全文的關鍵字,引導學生走進故事,讓其憑借語言文字感受人物的生命、觸摸人物的靈魂。

(2)片斷二

師:大臣的“勸”和少年的“勸”各有怎樣的特點?

生:大臣的“勸”,讓吳王很沒面子。因此,吳王很固執。

生:清晨是一天最讓人放松的時間,所以少年選擇這個時間“勸”吳王。

生:清晨王宮花園的花草樹木上有露水,為后面少年講螳螂捕蟬的故事作了鋪墊。

生:王宮花園的環境比較輕松,不像朝廷那么嚴肅。

師:你將勸說的兩個地點作了比較,這也是少年選擇王宮花園的重要原因。

生:因為這個少年是侍奉吳王的,所以對吳王的行蹤比較了解,因此他選擇了王宮花園。

(引導學生朗讀“清晨,我拿著彈弓在王宮花園里轉來轉去,露水沾濕了我的鞋子和衣服,我也毫不在意”。)

師:同學們,這一切都是少年的安排,一件事情的成功,要選擇恰當的時機,還要選擇適合的地點,這就是智慧。

在片斷二中,教師抓住“勸”字,讓學生在自主表達的氛圍中,興趣盎然地品讀、討論、體會,既能真切地感受到少年的智慧,又可巧妙地深化文本的內涵。另外,通過“勸”的一唱三嘆,并與隱藏于文字背后的諸多信息溝通起來,使學生獲得更多自悟、自得、自會的能力,最終孕育學生創造的能力、點燃其智慧的火花。

3.自主學習語文,巧在感悟為先

現代小學語文教育的要求不僅是掌握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透過語言文字領會廣闊的文化內涵。而自主學習語文就是透過語言文字,在心靈的層次上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領略和理解廣闊的文化內涵。在這一過程中,特別強調學生的自悟、自得、自會的能力,而教師所做的工作只是為學生修枝剪葉。

例如,在教學《月光啟蒙》一課時,我抓住文中“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讓學生披文入情,深入體會母親的“啟蒙”。在讀完歌謠后,我出示了填空:“ 母親用歌謠把( ),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學生們此時已深有感觸,無須再作啟發,那優美凝練的語句已是脫口而出。

師:母親用歌謠僅僅把對故鄉的愛給了我嗎?[出示填空:母親用歌謠把( ),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誰想說一說嗎?

生:母親用歌謠把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生:母親用歌謠把對兒子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生:母親用歌謠把勤勞的美德,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生:母親用歌謠把濃郁的詩情,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生: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純樸鄉情,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生:母親用歌謠把打開民間文學寶庫的鑰匙,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生:母親用歌謠把飛向詩歌王國的想象翅膀,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

師:母親吟唱的純樸的歌謠,像月光般灑進我的心田,滋潤著我幼小的心靈,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只有情動,才能辭發,想象才會展翅,并真正使學生融入教材中,感受作者的情感,體會文章的思想。所以,讓學生自己感悟是自主學習語文應體現的本質特征,也是真正落實人文精神的關鍵。

4.自主學習語文,釋放情景再現的創新能量

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在自主學習語文中,重視激發學生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當好創新教育的點撥者,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

例如,在教學《天鵝的故事》一課時,我讓學生親歷老天鵝破冰的過程,于是學生感同身受。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采用旁白式的點撥,對學生的心靈和智慧進行挑戰:“難道你就沒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白羽、斑斑血跡”、“難道你真是鋼鐵之軀,就不怕那鉆心的疼痛、刺骨的寒冷”、“何苦要忍受這般苦痛?”通過這樣的層層推進,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審美主體(教師、學生)與客體(老天鵝)間的心靈激情地碰撞了。隨后,我播放俄羅斯音樂,和學生們一起體驗異域風情,不僅有感動涌入心田,更有另一種深刻的“對話”即將開始。

5.自主學習語文,貴在科學而系統地培養

因為自主學習語文是在自主合作的教育氣氛中,使學生不斷地發揮其學習語文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其自主性發展的語文教育實踐活動,所以我們努力使語文課堂變為對話的課堂、實踐的課堂、探究的課堂、感悟的課堂,并對學生的自主創新學習品質進行探索,從而給低中高三個年段分別從好奇(學習興趣)、樂學(學習情趣)、自主(學習態度)、自律(學習意志)、創新(勇于探索)、合群(樂于交往)六個方面制定了指標,以便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科學而系統的培養。

黃河的主人范文第5篇

關鍵詞:《詩經》;黃河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9-0-01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詩歌,可以說是先民樸實的歌唱。它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生活圖景,讓我們得以窺見純樸先民的世界。

通過《詩經》,我們可以了解那時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模樣。其實,那時還只是稱“河”,西漢時才開始稱“黃河”。在那時,我們的母親河就不僅僅是滋潤了她身邊的兒女,整個流域都受到她的恩澤。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在整個流域繁衍生息的先民吧!

一、不經意間流露的生活情調

(一)《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一句因為在《詩經》的開篇而愈發家喻戶曉。然而,我們卻很少關注這一生活情景中的“河”。“洲”指水中的陸地。可見,那個時候的黃河中就已有洲了。

有一次,筆者坐火車去北京非常激動,因為馬上就要到黃河了。但見到的是一片淺灘,一塊塊大大小小的陸地。這就是黃河嗎?令人十分納悶。后來了解到一點河流動力學的知識,才知道如今黃河中下游已成為典型的游蕩型河流,有非常多的河中洲。

兩千多年前,青年男女在河邊對唱情歌的時候,他們肯定不會想到那時的洲發展為現在無數的洲。河就是這樣在靜默中延續我們的文明,先民的生活情調也這樣被保留。

(二)《詩經?小雅?巧言》“彼何斯人,居河之湄”。“湄”指水草相接的河邊。我們可以想象到那時的河,她的純樸與自然。河構成先民生活的廣闊背景,在點點滴滴中透露著清新。

(三)《詩經?衛風?碩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河水浩浩蕩蕩,嘩嘩地流向北方。從這里,我們可以推斷出黃河當時的河道,她是經河南新鄉一帶向北流的。或許,先民只顧著自己的歌詠,他們不會想到這對今天來說就是珍貴的資料。

(四)《詩經?邶風?新臺》“新臺有,河水彌彌”。“彌彌”是河水滿滿的意思。《詩經》中多用賦、比、興的手法,而這里就是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可見,先民已將河融入他們的生活之中,不論是歌頌抑或是諷刺,都將河納入那淳美的歌聲。

(五)《詩經?風?柏舟》“泛彼柏舟,在彼河中。彼兩髦,實維我儀”。我們可以想見,一位青年女子劃著那柏木船,漂蕩在那河中間,等待她那心上人,這是何等的生活情調呀!可以說,若沒有河,那韻味都將減半!

(六)《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透過這一句我們可以略微了解當時人們渡河的方式。或許,這些實實在在的方法談不上浪漫,但它們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生活圖景,河就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移情于河

(一)《詩經?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如山如河”即像山一樣莊重,像水一樣明媚。河以其綽約多姿,明媚鮮麗的一面給先民以靈感,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歌頌,其中又洋溢著自己的喜悅。

(二)《詩經?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維水泱泱”。“維水泱泱”即水勢盛大,浩浩蕩蕩。河以她的廣博與坦然令先民折服。他們把河寫進詩里,作為氣勢宏大的象征。

(三)《詩經?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漣漪”“河水清且淪漪”。對于多用比興手法的《詩經》來說,這一首顯然是為了營造出一種清新、輕快的氛圍。主人公將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清清的河水,或許這正是河與人在精神上的契合吧!

(四)《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河廣?曾不容刀”。“河廣”的印象深深扎根于人們腦海之中,而主人公反其道而行之,用形象的說法表露自己的思緒。而河仍靜靜地流淌,只不過她的形象愈發豐滿。

(五)《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其”。這是一首怨婦詩,怨婦巧妙借助涇與渭來表達自己的憤怒。比起渭水,涇水顯得渾濁,但涇水沉靜下來也很清澈。女主人公因此引起后人的共鳴。當時,整個黃河的許多自然現象已為人們所了解,日益豐富人們的語言,豐富人們的情感。

三、河――予人便利

《詩經?小雅?白華》“彪池北流,浸彼稻田”

當時已經有了人工灌溉技術,人們修筑了排水和引水設施。河,偉大的母親,她予人便利的方式也是巧妙地。她不是直接施舍給人類,而是等到人類技術發展了,自會有辦法充分享受母親的恩澤。母親靜靜地微笑地望著孩子,為他們的進步而倍感欣慰。

四、河與自然災害

河在予人便利時也在考驗著人類。

(一)《詩經?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則寧”。平原和洼地已經治理好了,泉流已經治理清澈。召伯獲得成功,周王內心就得以安寧。這正是治世的寫照。河的治理已在先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詩經?大雅?云漢》“旱既大甚,滌滌山川”。這首詩中屢次出現“旱既大甚”,表現的是山無草木,河流無水的慘烈景象。人們不停地祭祀,內心驚恐害怕。這正反映了亂世人們的心態,委婉地諷諫了統治者。

河與自然災害是古代社會的一面鏡子,河也就這樣沉淀著人類歷史的點點滴滴。

五、小結

黃河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她以豐富的資源哺育了我們祖祖輩輩。《詩經》向我們靜靜述說著那個時代的河,在先民眼中,她是博大的、明媚的、嬗變的、有情致的、有靈性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市| 安平县| 永和县| 历史| 都匀市| 安泽县| 桃园市| 乐陵市| 井陉县| 呼和浩特市| 高台县| 马鞍山市| 循化| 靖江市| 浦北县| 白玉县| 通道| 天台县| 樟树市| 炉霍县| 同德县| 丽水市| 三河市| 七台河市| 菏泽市| 曲靖市| 习水县| 黄浦区| 拉萨市| 余干县| 乌拉特后旗| 牙克石市| 蒙城县| 休宁县| 遂川县| 乳山市| 砀山县| 白沙| 家居| 呈贡县| 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