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文理分科

文理分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理分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文理分科

文理分科范文第1篇

筆者認為,這一方案的優越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國家課程計劃的落實。由于九科文化課全部納入高考,考生必然重視各門功課的學習,學生掌握的知識會更加全面、系統,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會得到同步提升,學生進入大學和走上社會以后適應能力會更強。同時,由于高考的指揮棒作用,必然推動中學全面落實新課改方案,避免各高中競相提前分科,使國家課程計劃得以全面實施。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高中屬于基礎教育,基礎教育姓“基”不姓“高”,也不姓“專”,若只有文理分科教學而高考不作相應調整的話,學生很多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就會出現缺漏,給學生留下難以彌補的缺憾。

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高中實行文理分科,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發展了學生的興趣特長。在高考科目設置上,文理科考試科目不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學生的分科選擇。

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有人可能會問,考試科目多了,學生負擔不是更重嗎?其實不然。高考是一種競爭性考試,在招生規模相對不變的前提下,其考試科目的多寡與考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沒有必然聯系,減少考試科目并不能減輕學生負擔,相反,還有可能增加學生負擔。這就像體育中的單項和全能比賽,十項全能比賽項目多,訓練固然艱苦,但單項比賽也沒因項目單一而輕松。相反,由于選手們都將全部精力投入單項訓練,高手云集,其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能更甚于十項全能。以湖北省為例,1977―1992年是大文大理的考試科目(文科考六科,理科考七科),1993―1999年是“3+2”模式(文、理各考五科),2000年至今是“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模式(文、理各考四科,實際是六科),考試科目沒有大的變化,但高考競爭愈演愈烈,學生負擔越來越重。由此可見,高考考試科目的多少與學生負擔輕重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如果考試科目雖多,但考試難度值降低,特別是增加檢測考生通用常識的水平測試,不僅不會增加學業負擔,相反還會使學生信心十足、心情舒暢地面對考試。

文理分科范文第2篇

一、重拾信心 構建和諧班級

高中階段是學生自卑感的多發期,自卑使學生怯懦、自我否定、害怕失敗。高二文理分科后,有些敏感的,意志脆弱的學生,他們的耐挫折能力低下,受不得一點的委屈與挫折,在受到打擊后,就會走向極端。這時重拾信心,勢在必行。

怎樣重拾他們的信心呢?

首先,將他們的信心建立在對各科任老師的信任上。在開學的時候,給學生介紹班上的科任老師說“你們真幸運,你們遇到的老師個個都是優秀的老師,比如說物理老師是物理學科的學科帶頭人;生物老師是個年輕的老師,別看他年輕,他知識可淵博,……”在說這話時,我看到學生的眼睛是期待的。開學過了一段時間后,找一些學生談學習時,我裝作不經意地問他們班上的老師時,那些學生回答的是自豪的,更有學生說“老師,我們都覺得物理是我們物理老師發明的”,“化學老師上課怎么那么有味”“還有那數學老師的想法怎么跟我們那么接近,聽他的課沒有一點壓力,好輕松”“我們班的科任老師沒得說的”…從學生的回答中,知道重拾信心的第一步――對老師們的信任,崇拜,已經做到。

其次,在活動中找到信心。在這里將他們的信心建立在活動中的成功上,而非學習上的成功。因為學習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作為班主任而言應該是一個長期目標。所以我將重拾學生信心的第二步放在了在活動中取得成功上。進入高二后,學生參加的第一個大型活動就是運動會,入場式時,我班以整齊的隊列,抖擻的精神面貌,獲入場式優勝獎,在領取錦旗后,全班同學留影紀念,從同學們開心的笑容中,我讀到了收獲的喜悅,成功中的信心。

正因為許多學生重拾了信心,同學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的,班上的整個氛圍是輕松的,相信在這個氛圍中會有更多的學生會越來越好。

二、激勵斗志 彰顯榜樣力量

對于基礎薄弱,習慣相對不好的學生而言,僅僅是培養自信心是不夠的,還應激勵他們的斗志。每個人生來是不服輸的,那些輕易服輸的人,他們缺少必要的斗志。我認為激勵他們斗志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激勵斗志,最大限度的激起他們的那種拼搏精神以及不服輸的精神。而激勵斗志最好的辦法就是挫折教育。

在正常的現實生活中,人總有一種潛能不能被激發,這種潛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況下才能被激發。對于學生而言,當其遭受挫折時,便容易激發學生的潛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和探究精神,從而進行研究性學習,切實掌握知識。基于這些在班級管理的時候人為的給設計了一些挫折,以訓練其對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適應生活,讓他們趨于清醒,在挫折中激發他們的斗志。

激勵他們斗志的最好辦法就是榜樣學習法。這里的榜樣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可以是我們優秀的學長們,也可以是我們身邊品學兼優的同學們。通過他們的事跡來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并且注意尋找學校和班級中,尤其是班級中學生的閃光點,以班會的形式,選擇適宜時機進行教育,來講給大家聽。讓學生通過身邊的例子,身邊的榜樣來受到感染,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收到班杜拉所說的“社會學習”的功效。

三、規范制度 營造良好班風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健全的制度則是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重要手段,要培養優秀的班集體,必須規范班級制度,通過班級制度的建立、執行、完善,不斷深化班級管理,進而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而班規的確定要在大家都認可的情況下制定,要讓學生了解制定班級班規的目的。班規的內容主要是“應該怎樣”而不是“不應該怎樣”,盡可能少一些“不怎樣”就“會怎樣”的話語。班規必須涵蓋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宜過多過嚴,否則不好操作,最終導致管理的不落實。

首先,要怎樣讓學生不排斥這些制度呢?在這里讓學生明白班級班規的制定是為大家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并且讓大家認識到真正管理和約束大家的是制度。其次,如何對待違紀的學生?這是讓制度真正產生作用的一個重要保障。學生違反紀律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這一點可以說是天經地義,所謂國有國法、校有校紀、班有班規。但是怎么樣才能是受到處分的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罰而不至于產生消極的抵觸情緒呢?學生違反紀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班主任怎樣將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轉變為好事?這學期,班上推行這樣一種處罰方式:勞動法。對于那些習慣不是很好的學生讓他們在勞動中養成一種認識,就是凡事要認真。當然在這里作為處罰讓他們打掃教室和平時值日掃教室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要求要高一些。

文理分科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文理分科 班級建設 學生心理 問題 對策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2013年7月,我接到了文理分科后的一個重組班級(理科班),看著陽光的學生,我很急切地想建設好這個新班級,也期待著學生出色的表現。

可是沒過幾天,學生表現出很多問題行為,他們變得沉默寡言,變得焦慮不安。接踵而來的就是學生遲到、集體意識差、班級凝聚力差、上課心不在焉,甚至有學生想要轉到文科班。一系列的問題讓我應接不暇,為此,我詳細分析了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狀況,采取了一些對策。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談談文理分科后重組班級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

二、文理分科后重組班級存在的問題

文理分科是學生繼選擇哪所高中就讀后的又一次重大選擇。經過文理分科后進入新的重組班級,學生一方面表現出如釋重負的輕松感,這是因為他們(理科班學生)對理科學習有興趣、有信心,以及部分文科課程的終結。另一方面表現出一些問題行為,學生來自不同的班級,對原班級的老師、同學有一定的戀舊情緒,自己都養成了與原班級相適應的日常行為習慣。學生從以前熟悉的環境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生活、學習、人際交往各方面都受到了沖擊與挑戰,學生之間缺乏交流,甚至互相排斥,班級凝聚力差。學生個體表現出急躁、沉默、孤獨、學習效率大大降低等問題。

這些都給新班主任建設新的班集體帶來了一定困難,為此,我們要認真分析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狀況。

三、文理分科后重組班級的學生心理分析

高二新學期開始,文理分科后學生進入新的班級,面對新的環境,學生的心理上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陌生與懷舊并存。

學生告別了自己高一時親近的好朋友,告別了喜愛自己的老師、朝夕相處的同學。進入新的班級,面對新環境,部分學生表現出強烈的焦慮和壓力,心里難免會有一些失落。他們開始變得沉默,變得內斂。

2.獨立與依賴并存。

這個階段的學生依然處于“心理斷乳期”,他們在心理上想掙脫班級的約束,主觀上要求獨立,實際上在短時間內又很難適應獨立的學習生活,很多問題都不能自己解決,又不愿求助他人,因此極易產生孤獨心理①。他們內心渴望與別人交流、溝通,外表表現出來的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而且現階段的高中生有較強的自尊心,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贊賞時,會產生強烈的滿足感;反之,易產生強烈的挫折感。

3.理想與現實并存。

進入新的班級,學生又一次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望,都暗自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為自己制定了新的奮斗目標。然而,個別從奧賽班重組到平行班的學生有很大落差,表現出一定焦慮,他們覺得既然自己以前是奧賽班的學生,就必須得奪第一,無形中加重了心理負擔。與此同時,部分學生感覺自己基礎薄弱,怕自己掉隊,怕老師和學生看不起他,也表現出一定的焦慮。事實上,他們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策略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進一步造成了學習方面的適應困難。

4.信任與猶豫并存。

有的學生由于分班之前考慮不周詳,或是遵照父母的決定,在分班以后表現出一定的倦怠和抵觸。面對新的同學、新的老師,學生總會和以前的同學老師作比較,學生是否信任新老師,家長是否認可新班級,都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

針對以上分析,在文理分科重組班級建設中,我采取了以下對策。

四、文理分科后重組班級建設的一些策略

1.積極發揮班會課的德育教育主陣地作用。

學生剛分班后表現出的一些問題行為,我們要抓住學生適應的最佳時期,幫助學生及時調整自我定位,改變錯誤認知。在分班后的第一次班會上,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1)不可忽視的自我介紹。

我首先給學生介紹了自己的一些基本情況和經歷,告訴學生:相聚在高二(4)班是我們的緣分,我會盡心盡力地為每位學生的發展負責。我衷心地期待著每位學生的支持,我只會關注大家的將來而不是看大家的過去。我相信隨著大家年齡的增長,一定會懂得哪些事該干,哪些事要干。學生的微笑表現出他們感受到了高二(4)班的一種信任,一種平等,一種希望。

由班干部帶頭,介紹自己的姓名、愛好、愿望,讓班級的骨干力量展示自己,目的是讓他們感受到新班主任對他們的重視和信任。

(2)學生寫給老師的心里話。

一張小小的紙條卻是學生說心里話的地方,一條師生溝通的好渠道。我認真閱讀后,為每位學生寫了幾句鼓勵性的反饋。我很欣慰,因為我看到了學生對自己的期望,也感受到了我和學生的距離在逐漸縮短。

(3)“我心目中的新班級”主題演講比賽。

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共同參與,共同規劃,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明確班級目標和發展思路,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設計了“我心目中的新班級”主題演講比賽。學生積極參與,提出了“眾人拾柴火焰高”、“good-better-best”、“凈、靜、敬、競、進”等很多有助于班級建設的好想法。學生在聆聽的同時,思考著自己的奮斗目標。最后我說:“大家心目中新班級的藍圖已經描繪好了,說了就要做到,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班的明天會更好!”

在一片掌聲中結束了這次班會,學生的心與心在溝通,思想與思想在碰撞。

文理分科范文第4篇

關鍵詞:文理分科;問卷調查;男女生差別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5-0192-03 針對我國大學分文理科招生的現象,我國高中階段大多從高二年級進行文理分科,文理科的選擇將是關系到同學們今后大學的專業以及就業方向的重大決定。為此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從男女生文理科學習現狀、分科意向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總結男女生在文理科學習上的差異及其與文理分科的關系以及文理分科的影響因素,進而對同學們的學習和教師教學提供借鑒。

一、問卷設計意圖

在高一年級結束即將升入高二進行文理分科之前進行問卷調查,分析高中男女生在文理科學習上所花費的時間、文理科成績比較,以及文理分科的意向和在分科選擇中的影響因素。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共調查4個班,其中2個實驗班,2個普通班。發放問卷178份,收回問卷169份,其中166份為有效問卷,3份為無效問卷。男生70份,女生96份。

1.學生每日在文理科學習上花費的時間,分為每日學習時間

從表1可以看出,男女生均有超過一半的人每日花費于文科的時間很少,在1小時以內;而用于理科學習時間在一小時以內的男生只有18.6%,女生則更少,為12.5%,其余均在一小時以上。

由表2可以看出,在文理科學習時間分配上,男女生差別不大,男女生分別有55.7%和54.2%的人每日用于理科學習的時間比文科長,而用于文科學習時間比理科長的分別只有11.4%和10.4%。另有30%多的男女生文理科時間平均分配。由此看來,無論男生、女生,用于文科學習的時間均明顯少于理科。

2.學習成績情況。

對比學習文理科所花費的時間和所獲得的成績,大多數同學花費時間多的科目獲得了更好的成績。在文科學習時間多于理科的同學中,男女生分別有62.5%和60.0%的人文科成績好于理科,而理科學習時間多于文科的學生中,其學習成績有較大性別差距,男生理科成績好于文科的有64.1%,而女生只有40.4%。文理科時間平均分配的學生中,男生有43.5%理科成績好于文科,而女生只有23.5%。

3.學生及其家長對文理分科的意向。從總樣本來看,學生本人傾向學文的為26人(占15.7%),傾向學理125人(75.3占%),未確定的15人(占9.0%)。男生傾向學文的有6人(占8.6%),傾向學理的有58人(占82.9%),女生傾向學文的有20人(占20.8%),傾向學理的有67人(占69.8%)。家長希望孩子學文的6人(占3.6%),希望孩子學理的為64人(占38.6%),以孩子的意愿為主,不干涉的96人(占57.8%)。共有151個同學對于文理分科的選擇有明確意向,26個同學有學文科意愿,125個同學有學理科意愿。對于同學們的意愿,家長持支持態度或采取以孩子的意愿為主,不干涉態度的為149人,高達98.7%,只有2位家長與孩子意愿不一致。

在理科成績比文科好的同學中,男女生分別有高達97.4%和96.8%的人選擇學理;而文科成績比理科好的男女生中分別只有40.0%和57.6%的人傾向學文,兩類數字相比有明顯不同,而且無論男生女生,理科成績比文科好的人中,沒有一人選擇學文。

4.學生在分科選擇上的影響因素。對于學生選擇文理科是否受到家長的影響,本調查發現,男女生分別只有2.9%和2.1%的人認為受家長影響很大,認為“受一定的影響”的占18.6%和21.9%,認為“有影響,但不大”和“完全不受影響”的卻占到78.6%和76.1%。

對于分科的影響因素,本題為多選題,男女生均認為興趣是主導因素,選擇此項的分別有70.0%和77.1%。受大學專業選擇影響的男生有近一半,為48.6%,女生卻高達69.8%。受就業范圍及收入影響的分別有38.6%和47.9%;受學習潛力影響的分別占37.1%和51.0%;另有少量同學受高校招生人數比例及院校設置以及學習習慣的影響。

三、結論

1.學生用于文科學習的時間明顯少于理科,在文理科學習時間分配上,男女生差別不大,男女生分別有55.7%和54.2%的人每日用于理科學習的時間比文科長,而用于文科學習時間比理科長的分別只有11.4%和10.4%。另外各有30%多的同學文理科學習時間平均分配。產生此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理科學習相對于文科學習難度大,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文理分科后傾向于學習理科的同學更多,所以把更多的時間用于理科學習。

2.我們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同學花費時間較多的科目獲得了更好的成績。在文科學習時間多于理科的同學中,男女生都有超過60.0%的人文科成績好于理科,但在理科學習時間多于文科的學生中,學習成績有較大性別差異,男生理科成績好于文科的有64.1%,而女生只有40.4%。文理科時間平均分配的同學中,男生有43.5%理科成績好于文科,而女生只有23.5%。這說明在理科上花費同樣的時間,男生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成績。

3.學習成績與分科的選擇密切相關。大多數情況下,理科成績好的同學更傾向學理,文科成績好的同學更傾向學文。根據本統計,在理科成績比文科好的同學中,男女生分別有高達97.4%和96.8%的同學選擇學理;而文科成績比理科好的同學中,分別只有40.0%和57.6%的人傾向學文,卻分別有53.3%和30.3%的同學選擇學理,這兩類同學的選擇明顯不同。而且無論男生女生,理科成績比文科好的人中,沒有一人選擇學文。這有可能與高考文理科招收人數有較大差距,文科生可選擇專業數量少,就業比理科生困難,以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輕文的思想有關。

4.學生分科選擇受家長影響不大。男女生分別只有2.9%和2.1%的人認為受家長影響很大,認為“有影響,但不大”和“完全不受影響”的卻占到78.6%和76.1%。說明男女生都有獨立的思想,在自身的前途命運問題上同樣有主見。在分科的影響因素中,學習興趣均是對男女生的主導因素,其次為受大學專業選擇的影響和就業范圍及收入的影響。

文理分科范文第5篇

xin洛雨晴緣

關于這個問題,很有感觸!

因為中考成績的原因,我升入高中后直接進了學校最好的理科班,立志要學好理科,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年之后,我發現我錯了,不知道為什么。最后一次分班考試,我的理科成績比文科成績整整少80分。在興趣和如今的應試教育之間,我痛下狠心,毅然選擇了文科,被分出了原來的班級。當然,身為一名女生,同學們也有各種安慰——小女生,去了外面,會說話,會辦事,會生活,就好了,管那么多什么元素周期,什么細胞分裂,什么勻加速運動干什么,生活中又不會問你你吃的是什么元素……

所以,我認為,興趣固然重要,但在現在分數決定一切的現狀下,還是考慮大背景吧。

我是文科生,我為自己代言……

肖 堯

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吧。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可是,還像是發生在昨天,永不會忘懷。好了,還是言歸正傳吧。那年高一,我在兵荒馬亂的心路歷程中,走了好久,終于作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我一定要先選理科,后選文科。因為膽小謹慎的我知道,在高手如林的理科生中,我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出頭的。可是,經過了理科一年的歷練之后,近朱者赤,我的數理化一定會有一個大的飛躍。到了高三,順理成章,在文綜上多下點功夫,一定能出奇制勝。

選擇是容易的,但是道路如此曲折。我在高二一年經受了各種打擊,多數人包括老師、父母,都認為我的想法不靠譜。可是倔強的我,竟然就那樣執行了。跟大家報告一下,當時的我,在理科生里,每次都進不了前二十名;可是高三選了文科后,第一次模考,我就躍升到第二名了。一下子,震驚了老師和同學們。后來,我順利考上了大學。聽說,每年臨到分科的時候,我當時的班主任都會拿我的事例說法。再后來,就有了很多我的傳說。

我想說,當時的我也許年少輕狂,可是至少我是對自己有清醒認知的。所以,不管你的選擇是什么,一定要在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甄別后進行。祝福大家!

明 燈

選文科或者理科,當然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古人云:“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如果你有幾門功課長期徘徊于及格線之下,自然要遠遠避開。其次是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比如你從小有文學之夢,或者自幼有懸壺濟世之心,選起文理來就很簡單了。但正如蘇格拉底所說,認識你自己——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你要分清自己只是一時的興趣,還是會為這個夢想堅持一生?這對青春期的少年而言其實是很難分辨的。所以這時候,多聽別人,尤其是師長的意見還是很重要的。

有人根據專業的前景來選文理,這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未來瞬息萬變,這畢竟不是大學選專業或者擇業,從現在到你真正參加工作時還有六七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此時熱門的專業,未來說不定已成明日黃花,過于長遠的規劃可能缺乏實施性。

總而言之,只要你做足準備,認清自己,文理分科遠遠沒有那么困難。

薰子云

按社會普遍觀點認為,文科相較于公式定理繁雜的理科而言,它更容易,更輕松,只需要背誦就行。或許我選擇文科受到了一些來自此觀點的影響。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文科的錄取率始終在理科的下方。大批學子寧愿選擇理科,為的是上個好大學,完成父母交付的任務,因為理科錄取率高。

在我選科的時候,考慮得或許真的過多了。一方面,考慮升學的問題;另一方面,考慮到了興趣的問題。當時,我的心理很復雜,并沒有立刻作出選擇。而到了寒假快開學的時候,才重新對此事作出最終決定。考慮良久,反反復復在興趣和升學兩個方面思慮了一番,最終興趣占了上風,它勸降了我內心的升學憂慮。以興趣為導向的思想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學編導,是我最近作出的決定。剛開始知道編導專業時,并沒想著去學,而是某天仔細查閱了這個專業,竟發現是如此地吸引我。每一次抉擇時,我都會反復思量,在衡量了我自身的條件和現實成績狀況后,我再次以興趣之名作出了決定。尊崇興趣,順隨心意。在興趣和升學面前,我選擇了興趣!

子 衿

選擇文科還是理科?想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分不同的角度。如果你是一個文理兼修的好學生,那么這個問題基本不是問題。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來,也可以從未來的就業前景考慮。不用過多考慮未來的就業前景,那是上大學后才需要考慮的問題。更何況,文理分科只是分開了學習的側重點而已。主要的學科一門沒丟,不管在文科還是理科,只要努力,并不會存在前途堪憂的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偏科問題嚴重的學生,那可能這個問題,就需要慎重考慮了。因為基本上,你沒得選擇。偏理科,你就必須選擇理科;偏文科,你就必須選擇文科。

相關期刊更多

文理導航·中旬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文理導航·上旬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內蒙古社會科學聯合會

文理導航·下旬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州市| 乡宁县| 八宿县| 洛南县| 德清县| 东方市| 兴化市| 淅川县| 临高县| 应城市| 高州市| 金川县| 广河县| 白河县| 旺苍县| 佛冈县| 冕宁县| 梁平县| 巴南区| 苍溪县| 贵港市| 醴陵市| 东乡县| 潍坊市| 河西区| 德令哈市| 渑池县| 余江县| 岱山县| 准格尔旗| 淄博市| 嘉兴市| 介休市| 平安县| 儋州市| 桦甸市| 麻阳| 册亨县| 开封县| 瓦房店市|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