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林下經濟總結

林下經濟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林下經濟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林下經濟總結

林下經濟總結范文第1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征24例,男16例,女8例,年齡31~56歲,病程6個月~23年。所有24例髖關節疼痛包括臀部,6為間歇性疼痛,可以休息后可緩解,持續性疼痛11例,使用解熱鎮痛藥和非甾體類抗炎藥可緩解;髖關節疼痛明顯7例,服用止痛藥或非甾體類抗炎藥效果不理想。檢查發現腹股溝區壓痛20例,髖關節和股外側肌疼痛9例。髖關節撞擊試驗陽性18例,髖激發試驗陽性16例。X線檢查發現24例,髖,髖臼硬化增生11例,髖臼鈣化4例,股骨頭頸交界形態異常9例,股骨頸囊性7例,縮小關節空間5例。根據機制,在關節型24例,Pincer型9例, Cam型1 5例。24例患者均行關節鏡手術。

1.2方法 全身麻醉后,位置側臥,安裝在操作臺髖關節牽引裝置,牽引重量約25kg,在C型臂X光機圖像監測髖關節后使用。特別是在轉子的位置,需要收縮關節間隙為10mm。在C臂透視從大轉子大脊椎穿刺針置入髖關節前上方,然后拔出針芯,15ml生理鹽水,水噴射,證明準確穿刺。這個入口是主要用于關節內觀察和協助建立其他的方法。此外,前路,入針點是由髂前上棘和大轉子處交叉的水平線,針頭傾斜,內向是45°。后外側入路。找到入口大粗隆解剖標志。這兩個入口主要是用于進入刨刀。關節液由機械泵。中央和橫向的探索髖部室。髖臼唇撕裂和前外側髖臼軟骨變性的特征性病變的前排,清創,對股骨頭頸交界處,切除骨,側髖臼唇修復及其周圍骨贅切除。術后不排水。術前,術中,術后抗生素使用3次。術后麻醉后,開始下肢肌肉功能訓練,術后1d扶雙拐行走,使用1個月。

2 結果

24例隨訪。術后隨訪6~50個月,平均約23.1個月。切口均愈合,無感染。無重要血管和神經的損傷,無深靜脈血栓,無會陰損傷,無器械折斷,無異位骨化等并發癥。患者效果良好21例,癥狀改善,預后不良3例,疼痛和不適。術后髖關節,髖關節仍然沖擊試驗和激發試驗,其中髖關節撞擊試驗陽性3個,髖激發試驗陽性1個。

3 討論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征的手術治療是使髖關節成形,早有人開放手術截肢畸形骨和軟骨,但由于各種髖關節手術創傷較大,容易引起關節粘連,術后感染等并發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臨床應用少[1]。所以,在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征診斷和治療髖關節鏡檢查的病變更直觀的觀測的優勢,微創診斷和治療可同時完成。一些學者認為[2],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征髖關節比在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的MRI和MRA診斷。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征病變主要位于股骨頸在前區的交界處,髖臼和股骨頭軟骨,前關節面,髖臼唇前和前面的地區,這些地區的觀察是適合關節鏡髖關節鏡檢查,避免視覺和小缺陷的操作范圍。因此,髖關節鏡是一種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是可行的和適當的方式。操作完全可觀察病變的程度,在C臂透視引導下直接觀察髖關節骨性畸形。髖關節鏡的應用遠遠落后于其他關節,主要經營技術上的困難阻礙了它的發展。進行髖關節鏡檢查關節鏡手術,必須首先掌握膝關節鏡手術。其次,對髖關節的解剖結構,要有充分的認識。有條件的可以在尸體開始實踐。牽引25kg,在C臂透視從大轉子上方大脊髓穿刺針在髖關節,然后拔出針芯,15ml生理鹽水,水噴射,證明準確穿刺。穿刺后,髖關節內負壓消失,有利于進一步縮。牽引結束2h必須放松15~20min,防止會陰的壓力損傷神經、血管及軟組織損傷。在鏡下用香蕉刀和小切口關節囊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儀器和其他儀器的進口增加工作范圍。盡可能減少重復關節鏡儀器的進口需求,完成作業。關節液由機械泵抽,但壓力不宜過大,避免關節外泄漏液。術后切口不縫合關節囊。我們進行初始操作通常需要3~4h完成操作,操作的熟練程度的提高,術后可在1.5h完成。初始常感到缺乏微觀視覺。隨著經驗的積累是可以避免的。在前面的髖臼盂唇撕裂和前外側髖臼軟骨退變和骨贅,股骨頭頸交界處切除,側髖臼唇修復與周圍骨贅切除必須充分。本組24例,3例效果不好,其中2例早期手術的情況下,考慮和操作技能,清理不足。我們發現,在老年患者有更壞的結果,這可能是關節退變的關系。

髖臼撞擊傷的手術治療。簡單地說,患者側臥位,轉子為髖關節脫位髖向前,注重外轉子保護完整性包括梨狀肌。在囊切開術1髖,可充分暴露,可以詳細研究。所以撞擊點和任何的唇是明確的[3]。包括任何非球面部分切除股骨頭的操作,提高移位的股骨頸和加快清理。為了減少股骨頭置換的損傷是最重要的部分。為了減少股骨頭置換的損傷是最重要的部分。在股骨頭置換,可以看到股骨頭的血液供應主要是股骨頸,并應妥善保護。這兩種類型的操作,包括骨贅切除髖臼邊緣或稍低,人工髖臼周圍截骨術髖臼前過多的報道[4]。這兩種類型的操作,包括骨贅切除髖臼邊緣或稍低,人工髖臼周圍截骨術髖臼前過多的報道[5]。在髖臼邊緣的關節軟骨覆蓋區域,通常是軟的,有時甚至是免費的。軟骨神經鉤,它可以像在地板上一條毯子。關節盂唇撕裂或局部切除變性。關鍵的步驟是在休息,縫合固定邊緣。同時必須切除股骨頭關節外部分,創建偏移增加股骨頸的一個很好的"腰"的股骨頭頸。在股骨和髖臼完成手術復位后的骨形成,并檢查是否影響髖關節活動范圍內的。如果發現仍有殘余的影響,但又以去除多余的骨塊。如果認為有必要,可行的轉子在股骨頸及股骨轉子間截骨,提高骨贅切除率和減少關節外沖擊損傷。關節鏡手術可以在仰臥位,也可以在側臥位。在牽引操作,需要C臂X線機監視。橫向使用,前外側或切口。檢查關節腔,有時可發現盂唇撕裂或軟骨退變或損傷。一個平面會損傷修復,小盂唇撕裂,也可以使用微骨折刺激軟骨生長的方法。牽引放松,在C臂X線機監視關節囊切除,暴露在前面的股骨頸和頸交界。在這一點上可以在骨贅增生或頭部或頸部的交界處發現的。隨著高速鉆切除增生,必須進行C臂X光機和關節鏡下切除在這個時候,太多會造成骨折。如果髖臼骨贅,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刪除。

參考文獻:

[1]siebenrock KA,Schoeniger R,Ganz R.Anatomicalandpathological ansiderations in 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a reappraisalof the vertebral venoussystem[J].J Bone Joint surg(Am),2006,88(5):925-935

[2]Thomas Byrd J w,Kay sJ. Diagnostic accuracy ofclinical assess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agnetic resonance arthrography and intrarti cularinjection in hip arthroscopy patients[J].The AmericanJournal of Sports Medici,2004,32(7):1668-1674.

[3]Siebenroek KA,Schcreniger B,Ganz R.Ante60r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due to acetabular retroversion.Treatment with periacetabula rosteotomy[J].J Bone Joint Surg Am,2003,85:278-286.

林下經濟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宜君縣;核桃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F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5-0250-1

1 宜君縣核桃林下經濟發展現狀

宜君縣位于渭北百萬畝核桃林帶的中心位置,是陜西核桃主產縣之一。縣域面積1531km2,總人口近10萬,農業人口18.2萬,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該縣年均降水量709.3mm,氣候冬寒夏涼、晝夜溫差大,具有核桃生長發育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目前,全縣核桃面積已由1997年的2.7萬畝發展到現在的36.8萬畝,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掛果面積達到15萬畝。

宜君縣結合核桃產業發展實際和國內外先進技術,積極發展核桃林下經濟,并總結提出了核桃管理“六項”技術,即“換良種、巧施肥、套秋糧、細間作、精修剪、防晚霜、有機化”。“六項”技術自2006年以來在全縣得到了大面積推廣應用。全縣推廣應用面積累計達60萬畝,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成為我縣核桃產業林下經濟模式的主體。一方面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和空間,提高核桃園的早期經濟效益,達到“以園養園、以糧促果、糧豐果繁的目標;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水土,減少地面沖刷,抑制雜草生長,改善園地生態環境,減輕病蟲害,增強核桃樹體抗逆性。

2 宜君縣發展核桃林下經濟存在的問題

認識不高,農民的認識不高;投入不足,宜君縣發展核桃林下經濟潛力巨大,農民積極性也非常高,但由于政府沒有林地經濟扶持政策投入,限制了林地經濟的大發展。應對策略是繼續給上級主管部門打報告,同時爭取國家、省里的政策支持;項目不成熟,林下經濟沒有更多的外地經驗去借鑒,靠自己去挖掘,找到好項目也很難達成共識,應對策略是耐心的做宣傳協調工作;技術推廣力度不夠。示范推廣力度是推廣的基礎,應對策略是多建幾個示范基地,技術指導培訓還需加強;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不配套,應對策略是建立幾大林下經濟服務中心或協會,解決農民發展林下經濟眼前后顧之憂;林糧間作的收益和技術水平不均衡,部分果農在套種時,沒有突出核桃樹的主體地位,不留通風帶;林下養殖技術不成熟,幼雞易遭黃鼬、鷹等天敵危害。

3 宜君縣發展核桃林下經濟未來建議

3.1搞好宣傳,營造氛圍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對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意義、技術、模式及成功典型進行全面、深入、廣泛的宣傳,通過計算收入對比、邀請專家開展技術講座、科普宣傳、參觀考察的方式,炒熱思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激發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熱情。

3.2加強部門溝通與合作,統籌安排,科學規劃

一是大力發展林下種植。充分利用豐富的林下資源發展種植業,因地制宜發展林菌、林菜、林花、林藥、林糧、林苗等模式。目前在宜君林糧、林苗間作比較多,間作技術相對成熟,并且近兩年市場波動較小,收益能夠得到較好保障。二是大力發展林下養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發展立體養殖,大力發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為扶持和規范林下養雞工作,縣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林農發展林下養殖業。由政府統一確定對養雞戶統一種苗、統一育雛、統一防疫、統一供料、統一銷售、統一雞舍規劃設計的“六統一”原則,對建設標準化養雞大棚并圈地放養的養雞戶根據規模大小,每戶給予2 4萬元的基礎設施補助。三是大力發展林下旅游業。充分利用宜君是“中國避暑城”的有利優勢,并且發揮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生態良好的自然優勢,合理利用森林景觀、自然環境和林下產品資源,發展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康復療養等產業,大力發展林下旅游業。

3.3循環經濟模式

積極引導農民將林業、畜牧業緊密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循環經濟模式。鼓勵部分核桃種植大戶與我縣酒廠合作,用釀酒后剩下的酒糟喂豬,將豬糞引入林地澆灌。把林業引入到循環鏈條末端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循環體系,既解決了環保問題,又充分利用了廢物,解決了核桃園肥料問題,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3.4培育龍頭,示范帶動

要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走產業化經營的路子,鼓勵種養戶搞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實施品牌戰略,不斷做大做強。林業、科技、農業、畜牧、扶貧等部門要各自選擇1-2個種養戶作為自己的基地或示范點,進行重點培育,促其上檔次、成規模,催生扶強一批專業化林下經濟龍頭企業,帶動更多的群眾投身于林下經濟發展。

3.5強化服務,合力推動

發展林下經濟,涉及各行各業,覆蓋千家萬戶,需要眾多部門精誠合作、優勢互補、協調服務、形成合力。搞好技術服務,搞好資金服務,搞好市場服務。積極培育市場營銷組織,成立行業協會,大力發展經紀人隊伍,加強市場研究,建立市場預警機制,使群眾能夠及時了解市場行情,最大限度地規避市場風險。搭建企業、農民與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推廣單位間的合作平臺;積極引進和推廣適宜林間種植、養殖的新品種、新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建立林下產品產前、產中、產后的技術服務體系。

林下經濟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林下經濟 經營模式 發展對策 修武縣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8-0110-01

修武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經完成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主體改革任務,目前,全縣已確權的集體林地面積41.81萬畝,已發放林權證1925本,涉及林農5.94萬戶。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也推動了我縣發展林下經濟的新熱潮,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全縣林下經濟總產值達4.79億元。林下經濟是利用森林的林蔭優勢以及林下土地資源,結合森林優異的生態環境,能夠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等多種產業,促進農林牧的共同發展,共享資源。將森林資源轉變為經濟資源,增加林地的附加值。

一、主要經營模式

修武縣林下經濟發展主要有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相關產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觀利用4種經營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林下種植

林下種植主要包括林糧間作、林菜間作和林油間作。隨著修武縣林下經濟的不斷發展,林下種植類型也不斷增多,為林農帶來較多實惠。位于修武縣郇封鎮的鑫雁農林專業合作社在650畝核桃樹下種植西瓜、花生等,這些農作物不僅具有固氮根瘤菌,而且不與林木爭肥爭水,又能覆蓋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每畝年平均增加收益4000元以上。

2.林下養殖

利用林蔭環境在樹下放養雞、鴨、鵝等禽類,林下的草類、昆蟲可補充雞、鴨、鵝的飼料,不需要喂任何添加劑,所產蛋比普通高出30%左右,同時雞、鴨、鵝的糞便經過處理可做林地的肥料,與純粹圈養相比可以極大減少資金投入。

3.林下相關產品采集加工

充分利用林下產業的產品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產品加工、流通和銷售業,打長林下經濟產業鏈,其中又按發展模式的不同分為:連翹種子、皂角刺、野生菌類等采集加工模式。2012年,修武縣宋營村集體林權股份合作組織理事會經過股民同意,把8566畝林地的使用權出租給修武縣加拉灣休閑度假生態發展有限公司,2013年在宋營村建成了4000畝的皂刺基地,它是利用山上的野生皂角資源嫁接皂角,主要采集皂刺,當年收益7萬元,預計今年采集皂刺8000斤,年產值40萬元。

4.森林景觀利用

森林景觀利用是修武縣發展最快、效益最高的林下經濟經營模式。修武縣目前以森林景觀為依托的旅游景區有4個,僅2012年,修武縣云臺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年均接待游客量達500多萬人次。近年,北斗生態園、青堆綠色生態園相繼建成,是集觀光旅游、游玩采摘、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產業。北斗生態園已經生產出了“一斗水”牌純天然野生葡萄酒,并獲得了“河南省優秀種植示范基地”稱號;青堆綠色生態園已在河南省注冊農副產品品牌“青堆山客”。

二、存在的問題

由于林下經濟是一新生事物,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中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規模偏小。林下種植、養殖普遍是一家一戶經營,缺少大戶,難以形成規模優勢,缺乏產業龍頭,無法形成較強的輻射帶頭能力。二是管理水平不高。在林下種植、養殖過程中,農戶大多數沿用傳統方式,對養殖技術、科學種植方法掌握不夠,導致效益差,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三是資金制約影響大。許多農戶對發展林下經濟具有很高的熱情,但由于啟動資金不足,導致為實施前就受到制約,對于現在的一些種植、養殖人員,資金得不到支持,在擴大規模、拉長鏈條方面無法提升,致使林下經濟發展缺乏后勁。

三、對策和建議

潛力巨大的林下經濟因前景廣闊將其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放在突出位置,傾注財力、人力、物力,逐步將林下經濟做大做強。

1.統籌安排,做好科學規劃

做好科學規劃,明確林下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明確任務目標。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發揮優勢、講求實效”的原則。規劃制定過程中,要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與畜牧業發展相結合,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相結合,與無公害產品生產相結合,把發展林下經濟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深層次、多角度的發掘林下經濟的發展潛力。

2.加大宣傳力度,落實林改配套政策

政府相關機構特別是林業部門應結合實際特點,制定林改配套政策,并將促進林下經濟發展的政策宣傳、實施到位。積極動員和引導林農利用豐富的林地資源優勢,探索林下種植、養殖等多種復合林業發展的模式,注重產業引導的超前和適度性,不斷進行總結和思路梳理。此外,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對發展林下經濟的技術、模式、重要意義及成功典型進行廣泛的宣傳、增強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3.培育龍頭企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要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走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經營的路子。鼓勵經營戶搞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實施品牌戰略,不斷做大做強。對現有企業中發展經營好、帶動能力強的進行重點培育,促其成規模,催生扶強一仳專業化林下經濟龍頭企業,增強其輻射能力,從而帶動更多的群眾投身于林下經濟發展。

4.強化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技術指導。林業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實地,開展技術指導,積極開展對林下種植、養殖戶的技術培訓、經驗交流工作,要加大技術推廣、病蟲害預測預防工作。二是資金服務。應不斷加強林下經濟資金扶持力度,通過大力爭取上級有關部門專項資金、每年從財政列支專項資金等方式,對林下經濟示范大戶給予補貼。規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大力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推進森林保險,拓寬融資渠道,支持林下經濟發展。三是市場服務。積極培育市場營銷組織,成立行業協會,提高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經紀人隊伍,加強市場調研,建立市場預警機制,使群眾能夠及時了解市場行情,最大限度規避市場產生較好效益。

參考文獻

林下經濟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林下經濟;現狀;問題;建議;金寨縣

林下經濟是充分地對林下資源(包括土地、光照、林蔭等)進行利用,從事林下種植、養殖、旅游等復合經營,有效地實現林業資源的共享、循環發展,使林業產出增加、林農的收入提高。這是我國對集體林權制度進行改革、林地承包到戶后產生的農村經濟增長的新模式,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好的收益,呈獻出良好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在當前我國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加大對森林資源保護力度的大背景下,發展林下經濟是林農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徑。林下經濟的發展,可以有效地縮短林業生產的周期,使林業的附加值增加,實現林業的持續、循環發展。目前我國各地林下經濟發展勢頭較好,主要有林畜模式、林禽模式、林草模式、林菜模式、林菌模式、林糧模式、林藥模式、林油模式等,應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金寨縣處于安徽省的西部地區,屬于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條件溫和、雨熱資源豐富、四季分明,境內的森林資源覆蓋率超過70%,林業用地面積為29.4萬hm2,林業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林下經濟提供了良好條件。現結合筆者工作實踐,將金寨縣林下經濟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的建議總結如下。

1金寨縣林下經濟發展現狀

金寨縣近年來一直重視林下經濟的發展,利用其豐富的森林資源,因地制宜,努力探索林藥、林菌、林糧、林菜、林禽等模式,形成近期得利、遠期得林、多方面協調發展的林業經濟發展新格局。結合金寨縣當地的旅游資源,對以森林旅游為主的休閑娛樂等旅游項目進行大力開發。目前,金寨縣可以進行林下養殖、種植的類型超過30種,圍繞森林資源開發的農家樂數量超過20家。金寨縣積極引領企業參與,各企業結合自身的資源從事林下經濟發展,達到企業和農戶的雙贏,如森嶺畜禽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在余嶺林場的40hm2林地上進行林下土雞的飼養,每年出雞的數量在1萬只以上,銷售的方式選擇定點直銷,年均收入達50萬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金林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在林下養殖黑雞,每只可賣500元以上。金寨縣在林下經濟發展方面給予政策及資金扶持,2012年,林下經濟上給予的資金補貼超過300萬元。目前,該縣有超過2萬戶從事林下種植或者林下養殖;超過2000戶的林下經營面積超過13.33hm2;超過150家企業參與林下經營,其中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的數量達8家;建立起120多家林下經營合作社,林業經營經紀人數量超過400人。截至2014年6月,金寨縣林下經濟的總收入超過9億元,在該縣整個林業經濟收入中占比達38%。

2林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2.1規模不大,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金寨縣林地資源較為豐富,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很多林農取得了林權證,森林資源真正成為其可支配的生產資料,為從事林下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但是目前該縣林下經濟很多都是各家各戶分散經營,由于資金、技術及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均規模不大,集中連片經營的少,沒有形成規模優勢,林產品互惠互銷平臺渠道不健全,經營的水平也一直徘徊在較低的水平。由于缺乏對市場信息的了解,林農在種植或者養殖種類的選擇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對市場的抵御能力不強,一旦市場行情發生波動,可造成較大的損失,影響了林農從事林下經濟的積極性,不利于其長期、健康發展。

2.2發展環境良好,發展氛圍不足

金寨縣的森林資源豐富,氣候條件良好,發展林下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縣政府也給予高度的重視。但是,林下經濟是近些來涌現出的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很多地方還處于起步的探索階段,林下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還不全面,基層的林農對此更缺乏了解,存在畏難情緒,從事林下經營的積極性不高,從金寨縣各地的整體情況來看,林下經濟發展氛圍不濃。

2.3政府扶持力度不夠,具體措施缺乏

當前,很多地區已經認識到林下經濟發展在整個林業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國家林業局將其發展作為鞏固林權改革的重要措施、轉變林業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促進林農收入穩定增加和實現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途徑。林下經濟是我國未來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但是有些基層地區,由于信息的缺乏,對林下經濟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有將其重點列入到農村經濟工作中,對林下經濟發展的全面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措施較少,各部門沒有明確的分工。在此基礎上,雖然很多林農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但由于政府在林下經濟發展方面的補助資金不多,沒有出臺具體的優惠政策,大部分要靠林農自己出資,很難做大做強,因此林下經濟的發展一直沒有較大的突破。

2.4企業參與度不高,農業科技人員難以適應林下經濟發展的需求

目前,金寨縣雖然也有安徽新思源林業生態科技公司、森嶺畜禽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等企業參與到林下經濟發展中,但是數量不多,很多企業的參與意識不強,主要原因在于林農傳統的小農意識及政府出臺的扶持企業參與的政策和措施較少。而且,即使是有一些企業參與到林下經濟的發展中,由于缺乏資金、技術等,加上這些企業沒有很強的品牌意識,很難做大,輻射帶動作用不明顯。經過多年的發展,金寨縣在農林建設方面已經建立其一支專業隊伍,對該縣農村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現有的科技隊伍存在知識老化、缺乏對農林業方面的新成果及新技術的了解,與當前農村林下經濟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

3發展建議

3.1提高認識,科學發展林下經濟

要提高對林業可持續發展中林下經濟重要性的認識,大力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充分地利用金寨縣的森林資源和光熱、林蔭資源,發展以林業產業為主體,林下種植、養殖、森林旅游、林下產品加工于一體的經營模式,促使林業由原來的單一化利用樹木的模式轉向樹木、林地、森林景觀等綜合利用的模式,拓寬林業增收途徑、轉變林業結構,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及林農的增收。在基層采取電視、廣播、報紙等加大對林下經濟發展優勢、效益及技術的宣傳,尤其要重點宣傳已經取得成效的典型實例,以提高林農的認識,在金寨縣上下形成林下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組織一些綜合素質較好的林農及林業技術人員到外地進行參觀或者技術培訓,使其技術水平得以不斷提高,科學地推動林下經濟的發展。

3.2做好規劃,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堅持“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原則,因地制宜地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

對林下經濟的發展內容進行規劃,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及操作性的實施措施。組織專家對林地資源進行調查,摸清各地林下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結合當地的自然及經濟條件,合理地規劃布局林下經濟,積極探索適宜在當地大面積推廣的林下經營方式。此外,在對各地林下經濟發展潛力進行充分挖掘的同時,要將林下經濟的發展與林業建設項目結合起來統一規劃,堅持分步實施,促進二者的共同推進。推廣多種經營模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指導,對龍頭企業等要進行大力扶持,發揮企業的典型帶動作用,以促進金寨縣林下經濟的產業化發展。

3.3加強多部門協作的科技人員隊伍建設,又好又快發展林下經濟

林下經濟包括林下種植(包括菜、油、菌等)、林下養殖(雞、鴨等)、森林景觀旅游、林產品加工等多個方面,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因此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和市場信息的指導,這就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僅僅靠林業部門是不可能的。因此,政府要做好各個部門的協調工作,除了對現有的農林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繼續教育外,還要引入新的包括休閑農業、特種特養等新領域的人才補充到科技推廣的隊伍中來,建立一支素質好、水平高、適應新時期農村經濟發展的科技隊伍,實現林下經濟的又快又好發展。

3.4加強引導,扶持林下經濟發展

林下經濟的發展需要政策的支持,政府要加強政策措施的制定,以引導更多的農戶有能力參與進來。金寨縣為了推動林下經濟的發展,采取了4個引導措施。一是對模式進行引導創新。充分地利用當地林下空間資源,探索開發新的林下種植、養殖等新模式。二是對企業進行引導。積極引導林農與龍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簽訂長期的產銷合同,以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模式從事林下經濟生產,以達到企業和農戶增收、林業健康發展的目的。如安徽新思源林業生態科技公司在林下進行立體經營,建立板栗園,引入美國山核桃,復種綠茶、中藥材等,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三是對市場進行引導。政府要建立起市場預警機制,讓農戶對市場行情做到充分了解。通過引導大戶或者合作組織長期為企業、酒店、賓館等提供林產品。四是在政策方面進行引導。金寨縣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林業產業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對林下經濟的發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在宏觀上加強調控,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在資金的投入上要實現多元化。

作者:胡民 單位:金寨現代產業園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分局

參考文獻:

[1]胡友霞.金寨縣發展林下經濟的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13(20):82-83.

[2]丁國龍,譚著明,申愛榮,等.林下經濟的主要模式及優劣分析[J].湖南林業科技,2013(2):52-55.

[3]王宗星,馮博杰,高智慧,等.關于林下經濟發展的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3(4):389-393.

[4]王虎,夏自謙,馮達,等.河北省林下經濟產業規劃布局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13):7041-7043.

[5]劉美麗.林下經濟模式及綜合效益[J].林業實用技術,2007(4):37-38.

林下經濟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3007002

1引言

林下經濟是我國林業經濟領域的一種新的發展形式。它是在不影響林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空間,來對養殖業等產業進行發展的一種經濟形式。由于這種經濟模式并沒有對森林資源的生態功能造成嚴重破壞,因而這一模式的應用,對林地生物的多樣性的實現,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發展,林下經濟模式的推廣,可以被看作是對林業經濟進行優化的一種有效方式。

2我國林下經濟的發展現狀

2.1發展林下經濟的客觀條件

在對林下經濟的發展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一些地區在竹林中發展竹蓀種植,在板栗林中開展栗樹菇種植的做法,就是對林下經濟進行發展的表現。從客觀條件因素來看,我國林下經濟的發展,主要與自然條件和國家政策兩大因素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從國家綠化委員會公布的2015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數據來看,我國的森林面積已經達到了2.08億hm2,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21.63%[1]。通過將這一數據與之前國家在森林普查工作中所獲得的數據相比,可以發現,我國的國土森林覆蓋區域面積表現出了增長的趨勢。這種增長趨勢的出現,為國家林下經濟,提供大量的發展空間。從國家政策方面的相關因素來看,國家對林業發展的扶持,為林業經濟,提供了一定的發展空間,一些地區的地方政府對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關注,也讓這一經濟模式成為了促進農民致富的有效方式。

2.2林下經濟的經營模式

我國的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東南地區和西南地區。從這些地區發展林下經濟的經驗來看,它的生產模式主要包括了林下種植和林下養殖這兩大生產模式。廣西桂林境內一些地區的肉雞養殖業就是建立在林下經濟模式的基礎之上的。除此以外,桂林市荔浦縣等地構建的以森林資源為依托的森林觀光旅游業,也可以被看作是林下經濟的一種特殊化的表現形式。公司模式和以協會、合作社為核心的經營模式,是林下經濟的兩種主要經營模式[2]。其中,公司化模式主要指的是一種以公司、林下經濟養殖基地和農戶為核心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在這一模式的應用過程中,企業可以為農戶提供種子(原料或動物幼崽)、種植(養殖技術)、防疫技術和產品收購服務。農戶利用企業提供的材料進行種植(養殖),由于這種方式可以讓農戶獲得較為穩定的收入,在林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了國家林下經濟的主要發展方向。合作社模式主要是通過組建擔保協會及生產合作社的方式,來發展林下經濟的發展模式,這一模式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農戶解決發展資金問題。

3林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從我國林下經濟的發展現狀來看,規模化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可供借鑒的經濟發展模式相對較少。在缺乏完善的產業結構的情況下,總體效益不明顯和林下資源利用率相對較低的問題,是林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政府層面的問題

從政府在林下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來看,林下經濟的引導作用,林下經濟的扶持作用和林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監管作用,是政府所要承擔的主要責任,同時,在這種經濟模式的發展過程中,貸款措施不完善、森林保險機制不完善和管理體制缺乏科學性的問題,也會影響到林農、林下經濟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的關系。

3.2企業層面的問題

從前文中的論述來看,以公司、林下經濟種植(養殖)基地和農戶為核心的經營模式,是林業經濟發展中的主要經營模式。在一些與林下經濟有關的企業之中,企業在對利益分配過程中損害農戶利益的措施和企I在發展林下經濟過程中,給林地造成的生態破壞和企業因自身經營問題所引發的資金問題和銷售問題,也會給林下經濟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4]。

3.3林農層面的問題

從林農層面的因素來看,農戶自身的生產積極性,是事關林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從農戶個體因素來看,農戶土地生產意識較低,是林下經濟在農村地區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從這一問題的產生原因來看,一些山村交通條件較為落后,在與外界聯系不暢通的情況下,正常的市場交易并不能對農戶家庭收入的提升提供幫助,而這種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讓農戶喪失了提升土地生產能力的意識[3]。同時,由于大量農村青年外出務工,在勞動力嚴重缺失的情況下,留守在村中的老年人和兒童并不具備提升土地生產能力。除此以外,對林下經濟模式的觀望和對林下經濟收益預期的擔憂,也是影響林下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4林下經濟的發展建議

4.1政府層面的發展對策

從林下經濟的自身特點來看,良性化的產業發展格局,是為林下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的重要因素。對林下經濟的生產問題和林下經濟產品的市場問題的關注,是政府在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問題。對此,政府部門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

(1)政府部門需要對林下經濟的發展重點進行關注。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在發展林下經濟的過程中,對本地區的森林資源現狀進行了解,在對本地區的地理環境進行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確定林下經濟的發展形式,在構建林下經濟發展模式以后,政府部門需要對企業準入制度和產品轉入制度進行完善,并通過構建監督檢查機制的方式,對林下經濟中的生產行為進行規范。在對林下經濟的產品服務問題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構建交易市場,鼓勵企業構建電子商務平臺和構建產品認證機制的方式,對農戶和林下經濟企業的市場風險應對能力進行提升。

(2)在發展林業經濟的過程中,政府部門也需要對與林下經濟有關的經濟政策進行完善,這就要求政府在日常工作中,要對與之有關的保障措施和金融支持措施進行完善。

(3)林下經濟相關政策的透明性的強化,也是政府部門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這一措施的應用,可以讓企業和農戶對林下經濟的政策環境進行充分認識。關于林下經濟發展中的勞動力不足,政府部門可以通過鼓勵農民回鄉就業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從林下經濟與我國食品工業之間的聯系性來看,可食用性林下經濟產品的產品安全問題,也應該引起政府部門的關注。在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的過程中,林下經濟經濟產品的產前管理、產中管理和產品上市以后的流通管理工作需要成為政府關注的重要問題。對產品質量監督體系的完善,也是國家在解決林下經濟產品的產品安全問題的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種有效措施。

4.2企業層面的發展對策

在林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因素已經成為了影響林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對自身競爭力和風險應對能力的提升,是企業在參與林下經濟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針對國家對林下經濟發展問題所提供的優惠政策。企業應該將林下經濟產品的產品質量的提升,看作是事關自身發展的重要問題。對此,企業可以通過積極申請有機食品品牌、綠色食品品牌、國家馳名商標和省級著名商標等措施,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可以通過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進行合作的方式,為農戶提供一些較為先進的林下經濟發展技術。針對市場因素給企業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企業可以通過訂單化生產形式的應用,對農戶參與林下經濟發展的積極性進行提升。也可以通過對與之有關的信息收集體系、營銷策劃體系和宣傳推廣體系進行完善的方式,對自身的林下經濟經營戰略進行完善。除此以外,一些林下經濟產品深加工項目的構建,也可以通過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的方式,促進自身的發展。

4.3林農層面的發展對策

針對小農思想給林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林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林農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加深對林下經濟的了解。首先,在日常的生活中,農戶需要對與林下經濟有關的產業政策進行了解,進而通過申請相關保障措施的方式,保證生產活動的進行。例如在對適宜林下經濟模式的作物進行選擇的過程中,農戶需要將一些適合林地肥力條件、喜歡在陰涼環境中生長的作物進行應用,食用菌、中藥材和一些工業原料性農產品的種植,可以在林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得到應用。在發展林下養殖業的過程中,農戶需要對以草、禽畜、蟲、林為主的林下畜牧經濟模式的構建方法進行了解。其次,在發展林下經濟的過程中,農戶也需要對一些與林下經濟有關的新技術進行學習,進而在從事r業生產活動的過程中生產出貨真價實的綠色產品。第三,為了避免林地資源的浪費問題,在需要常年外出的情況下,農戶可以通過土地流轉機制對林地問題進行處理[5]。

5結語

在林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是這一經濟模式的重要支撐,農戶是這一模式的投資主體,政府部門發揮的是一種宏觀調控的作用。良好的政策環境、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企業品牌效應之間的綜合作用,是促進林下經濟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胡佳.我國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3.

[2]張秀宏.淺談林下參經濟發展現狀、存在的困難與建議分析[J].現代農業,2015(12):68~69.

[3]劉志煒.淺談發展林下經濟的思考與建議[J].林業科技情報,2013(1):16~18.

[4]苗雨露,周楊,楊春寧,等.我國林下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建議[J].森林工程,2015(5):35~3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河市| 九龙坡区| 信宜市| 延长县| 山西省| 白水县| 庐江县| 韶山市| 大荔县| 论坛| 双峰县| 裕民县| 龙岩市| 梁河县| 沁水县| 松溪县| 望奎县| 周口市| 庆阳市| 临汾市| 蒙阴县| 饶平县| 治多县| 静乐县| 建湖县| 安福县| 当阳市| 玉门市| 清镇市| 德钦县| 郴州市| 邵东县| 通河县| 铁岭县| 拜泉县| 延川县| 海阳市| 昌邑市| 昌黎县| 塔城市|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