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靜脈注射

靜脈注射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靜脈注射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靜脈注射范文第1篇

胺碘酮屬于強刺激性藥物, 是近年來報道的引起靜脈炎發生率較高的藥物之一。臨床觀察發現:經外周靜脈途徑輸注胺碘酮時會引起患者局部淺靜脈不同程度的靜脈炎[1].胺碘酮溶液pH值為2.5~4.0, 具有較高的滲透壓, 對局部皮膚組織和外周血管的刺激性較強, 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 引起靜脈炎。靜脈炎的病理變化特點為靜脈壁的損傷, 血流狀態的改變及高凝狀態等導致深部靜脈血栓形成[2]。其臨床表現為沿靜脈走向出現紅腫, 有時伴疼痛, 穿刺靜脈部位呈紅色條索狀或樹枝樣改變, 嚴重者可出現靜脈硬結無彈性伴壓痛, 甚至局部組織壞死。

1 胺碘酮引起靜脈炎的原因

1. 1 患者自身因素

1. 1. 1 老年患者由于皮膚松弛, 靜脈血管相對脆性較大, 痛覺減低, 反應遲鈍易發生靜脈炎。

1. 1. 2 重癥患者, 由于微循環受損, 血管通透性增加, 易發生外滲性靜脈炎。

1. 1. 3 患者本身的病理生理狀態, 如年齡或疾病造成血管脆弱, 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 管腔變窄, 靜脈回流不暢, 液體容易外滲。

1. 1. 4 患者對藥物的認識缺乏, 增加了靜脈炎的發生率。

1. 2 藥物因素

鹽酸胺碘酮pH值為2.5~4.0, 偏酸性, 靜脈滴注應用時對局部血管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局部代謝和滲透壓改變, 影響血管內膜正常的代謝和功能, 從而容易發生靜脈炎。

1. 3 穿刺部位選擇

1. 3. 1 選擇細小血管 上肢外周靜脈相對細小, 胺碘酮的酸性對其刺激性很大, 所以容易引起靜脈炎, 因此應避免下肢靜脈應用此藥。

1. 3. 2 選擇下肢靜脈 下肢靜脈有瓣膜, 血液流動緩慢, 胺碘酮停留在下肢靜脈時間過長而引起靜脈炎。

1. 4 留置針的使用

1. 4. 1 選擇型號不妥 一般選擇型號為20~22號的小號留置針, 并保證針尖銳利, 以減少穿刺針過粗造成的血管機械性損傷。

1. 4. 2 留置時間過長 美國護理學會將留置針的留置時間規定為3 d, 在無靜脈炎發生時, 留置5 d是完全可行的。頻繁使用刺激性藥物3 d以上者, 留置針保留時間應少于72 h[3]。

1. 5 靜脈注射的濃度太高

胺碘酮的濃度不宜超過2 mg/ml,高濃度胺碘酮6 mg/ml自外周靜脈注入時, 靜脈炎的發生率高達88%以上。

1. 6 穿刺技術原因

1. 6. 1 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

1. 6. 2 再進行穿刺的部位離上一次穿刺部位距離太近

1. 6. 3 拔針時按壓不當也可造成藥液外滲。

1. 7 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及責任心缺乏

1. 7. 1 胺碘酮是一種毒性較強的藥物, 護理人員往往對其藥理作用、不良反應、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深入了解。胺碘酮的不良反應及特殊性沒有引起臨床護士有效認識和高度關注。

1. 7. 2 對于靜脈注射過程中的觀察和護理不及時, 不到位, 對患者的主訴未引起重視, 患者出現疼痛、紅腫時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

1. 8 微量泵應用問題

1. 8. 1 微量泵注射時藥液濃度高, 增加靜脈炎發生的危險性。

1. 8. 2 微量泵泵速低, 發生外滲時往往不易被發現而發生靜脈炎。

2 觀察和護理

2. 1 用藥方法正確

遵醫囑正確配制藥液, 掌握合理的用藥劑量。胺碘酮注射液溶于5%GS溶液中, 濃度超過3 mg/ml時會提高引發外周靜脈炎的幾率。

2. 2 加強宣教

2. 2. 1 用藥前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 使患者了解胺碘酮的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 注意事項, 發生藥物外滲的原因及后果,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增強患者的防護意識, 減少藥液外滲。

2. 2. 2 指導患者輸液過程中, 避免穿刺側肢體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 保證局部血流通暢, 指導患者抬高靜脈穿刺側肢體以改善局部循環, 利于靜脈、淋巴回流, 避免產生腫脹而導致靜脈炎。

2. 2. 3 告知患者更換臥位時不要壓迫輸液肢體, 以免針頭穿破血管壁, 造成藥物外滲。

2. 3 穿刺部位的選擇

2. 3. 1 首選中心靜脈給藥, 可有效地減少靜脈炎的發生。

2. 3. 2 血管的選擇

2. 3. 2. 1 臨床上一般選用上肢靜脈, 管徑粗、直, 彈性好, 回流通暢, 便于穿刺和觀察的部位。

2. 3. 2. 2 下肢靜脈一般不作為注射胺碘酮的靜脈通路。下肢靜脈有瓣膜, 血流緩慢, 靜脈壓較上肢高, 藥物在下肢靜脈停留時間比上肢長而形成靜脈炎。

2. 3. 3 單獨開放一條靜脈通路應用胺碘酮, 防止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 可以減少靜脈炎的發生。靜脈穿刺前, 先用0.9%生理鹽水進行輸液, 驗證留置針在血管內, 再使用胺碘酮滴注, 避免進入局部組織, 引起刺激。停用藥物前, 用0.9%生理鹽水進行沖管, 通過沖管帶走殘留于血管壁上的藥物, 減少對局部血管及組織的刺激, 預防靜脈炎。

2. 4 加強護士責任心教育

2. 4. 1 每一個護理工作者皆要認識到胺碘酮的特殊性, 及時巡視, 重視患者主訴, 嚴密觀察患者注射部位周圍皮膚情況, 注意觀察沿靜脈走向是否有條索狀紅、腫 、熱、痛, 回血是否良好。若患者輸液處疼痛時, 即使未發現液體外滲, 也要立即更換輸液部位。

2. 4. 2 在日常護理工作中, 充分了解胺碘酮的特殊性及不良反應, 提高安全性認識和護理質量, 從而規避因藥物使用過程中造成靜脈炎等藥物性損傷, 給患者帶來痛苦和經濟負擔。

2. 5 提高穿刺技術, 加強對血管的保護。

2. 5. 1 穿刺一定要有把握, 在短時間內盡量減少多次穿刺。

2. 5. 2 再次穿刺, 一定要遠離上一次穿刺的部位。

2. 5. 3 嚴格選擇針頭, 嚴格穿刺方法, 提高一次成功率, 避免在同一條血管周圍反復輸液或留置針頭過久。

2. 6 密切關注微量泵應用

微量泵泵入濃度高, 對血管壁的刺激增加, 增多靜脈炎發生的幾率, 微量泵泵速慢, 發生藥物外滲時不易被發現, 因此應及時觀察微量泵是否運轉及注射局部情況, 對微量泵報警時應立即終止泵入, 拔出針頭, 局部對癥處理保護, 并重新穿刺。

2. 7 靜脈炎的護理

2. 7. 1 馬鈴薯外敷 馬鈴薯具有散瘀、消腫、止痛、消炎、促進損傷組織細胞修復的作用, 含大量淀粉、各種鹽類、維生素C、維生素B、茄堿、微量胡蘿卜素、龍葵素, 淀粉可加快藥液吸收, 茄堿, 龍葵素有緩解疼痛, 減輕滲出作用[4]。

2. 7. 2 50%硫酸鎂外敷 用 50%硫酸鎂溶液局部濕敷30 min, 3~4次/d, 注意保持紗布濕潤。硫酸鎂濕敷預防靜脈炎, 主要利用硫酸鎂具有高滲作用, 促進局部組織水腫消退, 改善微循環, 減輕疼痛, 解除局部炎癥。在使用硫酸鎂濕敷過程中注意硫酸鎂水分蒸發快, 需經常更換紗布, 必要時可選用塑料薄膜覆蓋減少水分蒸發。

3 小結

靜脈注射胺碘酮引發靜脈炎的幾率很大, 因此護理人員在使用胺碘酮靜脈注射時, 應熟知藥物的特性和注意事項, 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 增強責任心, 避免藥物滲漏, 對其所致靜脈炎的預防控制極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張磊, 岑金梅, 梁香玲.金黃散外敷用于胺碘酮致靜脈炎.護理學雜志, 2007,22(15):6.

[2] 李葆華, 張進, 黃潤州, 等.溶液PH值對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影響的臨床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 2006,41(2):113

靜脈注射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小兒;靜脈注射;穿刺;護理體會

在兒科疾病治療與搶救過程中,靜脈注射法是常用的基本護理操作。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對護理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由于小兒體質較弱,免疫力低,容易引起各種疾病,主要治療法為靜脈注射治療法。由于小兒靜脈的特殊性,多選擇頭皮靜脈注射1。在臨床上提高小兒靜脈注射一次性成功率,一直以來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因此,需要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提高成功穿刺率,減少患兒痛苦,為治療提供重要保障。根據多年的臨床實踐與體會,筆者認為能否提高小兒靜脈注射成功率可能與以下幾點要素有關。

1 良好的心理素質

1.1 加強護理人員培訓 小兒靜脈穿刺的重點就是護理人員業務操作水平,熟練的穿刺技術可以減少再度穿刺的機率。護理人員同時還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部分家屬由于患兒得病,脾氣暴躁,再加上患兒的哭鬧不止,容易對護理人員指責,嚴重影響護理人員穿刺狀態,可能造成穿刺失敗。作為護理人員,要以樂觀、積極、冷靜的態度面對每一個患兒,從而達到最理想穿刺狀態,提高一次性穿刺率。

1.2 心理護理 由于疾病影響,患兒不??摁[,家屬脾氣暴躁,此時護理人員要多于患兒溝通,讓患兒能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人員要本著人性化模式,做到細心、耐心、周到的服務。護理人員要樹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形象,讓患兒感覺良好的親和力,這樣患兒才能放松心情。護理人員可以向家屬打聽患兒的喜好、生活習慣以及感興趣的東西等,近距離與患兒相處,經?;純?,增加親密感。

2 小兒靜脈注射部位的選擇

從解剖的角度來看,小兒靜脈注射的部位主要為為頭皮淺靜脈與手足淺表靜脈,這兩部位血管較粗、容易查找、直、容易固定。但由于患兒年齡、疾病、治療目的的差異,對穿刺部位有一定影響。由于患兒的血管較細,要以小型針頭為主,在穿刺前仔細檢查針頭的流暢度、是否有彎曲現象。為了減少患兒穿刺率,保護患兒血管,減輕患兒痛苦,臨床上多使用靜脈留置針。一般3歲以下的患兒采取頭皮靜脈,3歲以上患兒可選擇四肢靜脈;慢性疾病一般選遠心端,緊急搶救時最好選擇肘靜脈或大隱靜脈;一般治療選取頭皮靜脈或四肢靜脈;在使用鈣劑、甘露醇以及升壓藥時,以肘靜脈或大隱靜脈為主;靜脈采血時可選擇股靜脈、頸外靜脈等。

選擇血管時要觀察血管的顏色,通常粗大的血管呈青色,較細的血管呈暗紫色。還要觀察血管的走向,避免選擇雖粗但血管分叉多,很容易穿破。選擇血管時,可以使用拇指對局部皮膚進行按壓,來明確血管的走向,充血的血管呈青色。然后就是觸摸,主要用于皮下脂肪較厚的肥胖小兒,用食指觸摸血管,感覺血管是否有彈性。當血管印記不清時才采取如下辦法識別:查找靜脈時,讓手指和靜脈呈垂直方向,就可以觸摸到溝,按壓時適度就好。部分小兒頭皮皮膚呈現紅潤色澤,能難看清走向,可以擦拭適量的酒精,血管就會清晰可見。

3 進針手法

進針手法分為直刺法與斜刺法兩種,直刺法就是指找好合適靜脈,針頭與皮膚呈10°—15°,針頭斜面向上通過皮膚直接穿刺入靜脈。斜刺法是指在選中的血管旁旁側距靜脈約1—1.5cm處,針頭與皮膚呈20°—30°2,把針頭直入皮下,在皮下運行0.6—0.8cm后再平行穿入血管。直刺法主要適合小兒的頭皮靜脈,四肢靜脈;而斜刺法主要用于肘靜脈或大隱靜脈等。

4 調節光線

適當調節病室的光線,白天在晴亮天在向陽處進行穿刺,晚上或陰雨天氣需打開日光燈。昏暗的環境影響穿刺效果。

5 固 定

使用無菌醫用膠布固定,一般固定需要3條膠布,若有需要可以使用彈力帽協助固定。家屬要適當地約束患兒的行為,避免拉扯針頭,造成針頭滑落。

6 穿刺后護理

① 理人員經常觀察患兒局部針頭的情況,嚴密觀察是否有出血、紅腫、滲液、發炎等臨床癥狀,若有不良反應發生,冷靜對待及時處理,在初期3d內可以采取50%硫酸鎂濕敷可以改善癥狀。3d后可使用熱毛巾熱敷或理療處理,來促進周圍血液的循環,讓血管恢復一定的彈性,從而減少炎癥的發生。②觀察輸液是否順暢。血管的不當選擇、進針位置角度、牢固度、患兒情緒以及血管壁接觸面積過大都可能造成液體滲漏,出現輸液不暢。為了減少液體的滲漏,護理人員在操作中需嚴謹,熟練掌握基本要點,妥善固定好導管,囑家屬加大對患兒看管力度,再加強護理。導管出現了堵塞,可能造成輸液不暢,引起導管堵塞的因素多而復雜,一般在經過高營養輸液后導管未清洗干凈,封管液種類、劑量以及推注速度不當都可能引起堵塞。因此,在每次輸入高營養液后立即對管道進行沖洗,輸液完畢后及時封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封管液的劑量,在封管時推注時要緩慢進行。有調查顯示,過快的推注堵管率明顯高于緩慢推注。

7 總 結

小兒靜脈注射法是臨床上常用治療手法,為了提高靜脈一次性穿刺率,需要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完善靜脈穿刺流程,同時做好心理護理,減少患兒痛苦,提高滿意度。

參考文獻

靜脈注射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海洛因;肺部感染;X線攝影

[摘要] 目的:探討靜脈注射海洛因者胸部病變的X線表現與診斷。方法:回顧性分析35例靜脈注射海洛因者胸部病變的臨床、影像學資料,全部病例均作2次以上胸片檢查。結果:初診胸片示:肺紋理增強、模糊20例,局部肺紋理減少5例;片狀模糊陰影20例,小結節13例,小空洞18例,肺氣囊19例;胸腔積液10例,氣胸2例,液氣胸2例;心影增大12例,肺動脈高壓6例。復診:新出現小空洞8例,肺氣囊6例,小結節4例。結論:靜脈注射海洛因者肺部感染的X線表現復雜多樣、多變,多發小結節、小空洞及肺氣囊對靜脈注射海洛因者肺部感染的診斷價值頗大,明確靜脈注射海洛因史是診斷的前提。

[關鍵詞] 海洛因;肺部感染;X線攝影

Xray Appearance and Diagnosis of Chest Disease Due to Intravenous Heroin Abuse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Xray appearance and diagnosis of chest disease due to intravenous heroin abuse.Methods Thirtyfive cases of clinically confirmed chest disease due to interavenous heroin abuse a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of cases had two and more Xray examinations for chest.Results The first chest film found:lung making manifold (15 cases),cocal lung making reducing (5 cases),multiple patchy shadow (20 cases),small node (13 cases),small cavity (18 cases),pneumatocele (19 cases),pleural effusion (10 cases),peneumothorax (2 cases),hydropneumothorax (2 cases),megacardia (12 cases),pulmonary hypertension (6 cases).The second chest film found:new cavity (8 cases),new pneumatocele (6cases),new node (4 cases).Conclusion The Xray appearance of chest inflammation due to intravenous heroin abuse are multiple and changeful.The multiple small nodes,small cavities and pmeumatoceles sign have larger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inflammation due to intravenous heroin abuse.To confirm the history of intravenous heroin abuse is the premise for the diagnosis.

Key words:Heroin;Pneumonia;Radiography

靜脈注射海洛因可造成人體多器官的損害,主要引起右心內膜炎及肺部感染。為了加深認識靜脈注射海洛因者胸部病變的X線表現,我們收集了自1994年至2005年35例靜脈注射海洛因致胸部病變的病例,并對其X線表現作了回顧性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男30例,女5例,年齡18歲~41歲,平均年齡26.3歲。靜脈注射海洛因史14個月~6 a;病程2周~3個月。均承認靜脈吸毒史,其中5例入院時主動承認,其余病例均經多次追問才承認吸毒史。35例均有畏寒、發熱(體溫38 ℃~41 ℃),咳嗽、咳痰28例,咯膿血痰8例,氣促18例,胸痛8例,血尿3例,雙下肢浮腫7例,聽診肺部干濕性音22例,胸腔積液征12例,三尖瓣聽診區收縮期雜音15例,P2亢進6例。35例尿海洛因試驗陽性,WBC>10×109/L。血液細菌培養陽性30例,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16例,表皮葡萄球菌7例,鏈球菌5例,肺炎雙球菌2例。臨床診斷肺部感染35例,液氣胸2例,氣胸2例,胸腔積液10例,心肌炎2例,心包積液2例,右心內膜炎15例,肺栓塞10例,乙型肝炎6例,泌尿系感染8例。14例作胸部CT掃描,發現肺動脈分支栓塞10例。20例做超聲心動圖發現三尖瓣贅生物15例,三尖瓣關閉不全15例。全部病例均做2次以上胸片檢查,其中5例攝床邊半臥位胸片,10例做胸部正側位片,其余常規做胸部后前位片。

2 結果

首次胸片檢查表現:廣泛性肺紋理增強、模糊20例,局部肺紋理減少(少血區)5例,多發片狀模糊陰影20例,小結節13例,小空洞18例,肺氣囊19例,多發性肺氣囊4例,胸腔積液10例,氣胸2例,液氣胸2例,心影增大12例,肺動脈高壓6例。胸片復查發現:原結節灶形成小空洞8例,新增肺氣囊6例,新出現小結節4例,片狀陰影增多4例,其余雙肺及胸膜病變均見減少或消失。原12例心影增大恢復正常大小有4例,心影有所縮小6例。6例肺動脈高壓經抗炎、溶栓治療后改善5例。

3 討論

吸毒對人體抗感染的能力大大降低,而靜脈吸毒更為體內感染增加了一個易感途徑。進入體內的海洛因對心、肺、腦、肝、腎等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損害,以心、肺機遇性感染為主。

3.1 發病機制

海洛因是阿片類麻醉藥,進入體內與神經系統的阿片受體相結合,發揮擬阿片肽樣神經機制作用,對呼吸及咳嗽中樞抑制,易使毒物沉積于肺部毛細血管床[1],同時亦抑制細胞及體液免疫系統,降低人體抗感染能力[2]?;颊咦⑸鋾r因消毒不嚴格,使用不潔注射用水和器具,容易使體表病菌穿過皮膚屏障進入體內。病原體易停留在肺部毛細血管床,引起感染性病變,并可引起右心內膜炎、靜脈炎等多器官感染。

靜脈注射范文第4篇

靜脈注射主要是通過靜脈用藥的途徑,將藥物快速輸送到全身,以達到治療疾病、搶救危重患者的目的,是護理人員主要的護理技術操作之一。在靜脈注射操作流程中,常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藥物滲漏到血管周圍皮下組織中,輕者可引起局部腫脹、疼痛;重則可致紅斑水皰,靜脈炎及局部組織缺血性壞死,甚至可引起肢體組織功能。這樣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耽誤了治療時機,給患者經濟與精神上造成很大影響。為減少與避免藥物外滲對人體所造成的損傷,必須尋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值得廣大護理人員關注與探討?,F將靜脈滲漏性血管損傷的主要原因及相關防護措施綜述如下,為臨床護士提供參考,以達共進共勉之目的。

1滲漏性血管損傷的原因分析

1.1機械性因素機械性損傷是由于靜脈操作技能較差及工作不謹慎所致。(1)多由于穿刺時進針的深度掌握不好,致穿刺針頭斜面未完全進入血管使藥液順著刺破的血管壁向外滲漏至皮下組織中。(2)穿刺針頭在血管內來回進退,探索性的尋找血管而損傷血管壁引起滲漏發生。(3)多次反復在同一條血管部位進行穿刺,使血管壁受到損傷未得到修復又遭刺激作用下致藥液外滲。(4)選擇血管時未細心琢磨即隨便選擇了細小、彎曲或關節活動部位的血管進行穿刺,以致穿刺失敗后引起局部組織滲漏腫脹的發生。(5)操作中的力度不均:如松止血管、松拳、松開關活塞時動作幅度過大而帶動針頭刺破血管壁引起藥液外滲。(6)輸入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滴速過快和加壓輸液壓力突增,以及大量輸液超過2500ml以上者,由于靜脈管壁承受不了過大的壓力而致藥液外滲。(7)推藥時針頭固定不牢而使針尖從血管內滑出到血管外使藥液外滲。(8)輸液拔針時按壓部位不準確及忽視患者心理護理,造

成患者不合作等均是引起滲漏性血管損傷的機械性條件。據有關人士不完全統計,其發生率為穿破血管占38.7%,患者躁動致針頭滑脫占19.4%,因患者長期局部組織缺血缺氧致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在肢體末梢部位;如手足背、內踝等處穿刺輸液所占比例為41.9%。

1.2機體自身因素指機體全身狀況及局部血液循環發生改變;如各種原因引起休克的患者,全身患DIC的患者,嚴重酸堿平衡失調等各種原因所致缺血缺氧情況下,因機體代謝功能發生異常改變,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慢性老年性心血管疾病引起血管硬化,以及老年人血管脆性增加均是造成滲漏性血管損傷的原因。

1.3藥物因素主要有藥物的理化因素;如藥物的酸堿度,藥物因代謝功能所產生的影響。

1.3.1高滲溶液如20%甘露醇、50%葡萄糖等高滲藥液滲漏到皮下組織間隙后,細胞外液滲透壓增高,將細胞內液的水分吸出,導致細胞脫水、變性、死亡,致組織發生壞死。

1.3.2收縮血管藥如去甲腎上腺素、重酒石酸間羥銨、多巴胺、阿拉明等藥物外滲后致毛細血管收縮,使藥液不能順向流入,而反流至毛細血管網引起毛細血管床強烈收縮致局部組織缺血缺氧,進而發生腫脹、蒼白等病理改變,如持續不緩解甚至有發生局部組織壞死的可能。

1.3.3陽離子溶液如氧化鈣、葡萄糖酸鈣等藥液外滲后對局部組織刺激性很大,也可引起毛細血管強烈收縮,致使人體局部組織和血管內膜發生一定程度的損傷,嚴重者可產生病理性的改變。

1.3.4抗生素藥物如乳酸紅霉素、乳酸環丙沙星注射液,這些藥物滲漏后對機體局部組織和血管同樣造成損傷與不良后果。

1.3.5化療藥物如長春新堿、絲裂霉素、環丙酰胺、5-FU、阿霉素等這些藥物對皮膚血管刺激性很大,用藥不當可引起靜脈炎;如出現肢體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等。一旦滲漏可使血管周圍的組織發生壞死,應特別引起重視。

1.4長期靜脈用藥如持續使用高滲性藥物,使靜脈管壁發生一定程度損傷,引起靜脈炎和靜脈栓塞,還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導致藥液外滲。

1.5輸液中患者不能配合如昏迷、譫妄、神志不清、幼小兒童、躁動后使針頭脫出或移動致藥物外滲。

2滲漏性血管損傷的防護措施

2.1提高靜脈穿刺的技術操作水平有條件者應集中進行專業訓練,要求在崗的每位護士須熟練掌握靜脈穿刺的基本要領與技能技巧,力求一針見血,為患者減輕痛苦。

選擇血管時應謹慎小心,反復琢磨所選擇的血管能否取得一針見血的成效,不可隨心所欲,馬虎草率從事。根據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血管采取不同的進針方法,以及操作前應做好應有的準備,對血管細小、營養不良、禁食者,慢性腸胃炎引起脫水以及患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由于靜脈血管不充盈,應考慮到穿刺進針會存在一定的難度,故穿刺前應指導患者先做局部熱敷,也可輕拍揉搓局部血管,使之充盈顯露后再進行穿刺,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如果穿刺告以失敗,不可繼續使用同一條靜脈的遠端,因使用已穿破的同一條血管進行輸液,在沿靜脈進行過程中容易導致滲漏發生。

患者血管較顯露,易滾動者,在固定牢實后,可采取快速進針法,如進針速度過慢,使血管易向兩邊滾動,來回掏找時難免刺傷皮膚和刺破血管,引起輸液滲漏。肥胖患者皮下組織較厚,穿刺前應摸清血管所處的位置,然后采取緩慢進針手法,因血管在皮下較深的部位,如進針速度過快,很難一針找準,對這種雖不明顯但很固定的血管,略帶一點探索性進針手法,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前對患者血管情況應做到了如指掌,如何選擇及穿刺應事先做好充分醞釀,切忌在沒有足夠把握的情況下輕舉妄動,盲目地進行穿刺。

操作時針頭不可在血管內來回進退,探索性尋找血管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容易穿破血管引起滲漏的發生。

在做靜脈穿刺時應做到三輕,松止血帶、松拳、松開關活塞避免力度過大而動針頭刺破血管致藥液外滲。

對長期靜脈輸液者經常指導其注意保護血管;如輸液后時常按摩肢體末梢血管,輕揉手足背,促進血液循環,加強營養,增加血管彈性,減少脆性。穿刺時盡量避免選擇細小、彎曲、關節活動部位的血管。注射刺激性強的及抗癌化療藥,應選擇外周較粗且彈性好的靜脈,并有計劃地由遠端小靜脈開始逐漸向上選擇,并雙側肢體交替注射,經常更換給藥的靜脈,減少藥物對血管壁的有害刺激,以利于損傷靜脈的修復。對使用化療藥引起的靜脈炎患者可用50%硫酸鎂濕敷,鎂離子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環作用,并可降低血管對致痛物質的敏感性,從而減輕局部刺激癥狀,硫酸鎂還是具高滲作用,能促使滲漏到組織間隙的藥液盡快吸收,促進局部組織水腫的消退。

搶救休克患者用升壓藥維持時,最好同時開放兩條靜脈通道,輪流置換輸液部位,以減少升壓藥物化學性刺激對血管內膜的損傷,如不慎發生滲漏和靜脈血管受到損傷時,可用硫酸鎂或馬鈴薯切片濕敷。以減輕局部組織的刺激癥狀和對血管的損傷。

2.2穿刺后處理穿刺完成后應妥善固定針柄,防止針頭滑出血管外引起滲漏。對少兒、昏迷和躁動不能合作者,須用夾板將肢體固定牢靠,防止因躁動引起針頭滑脫及針頭與輸液皮管分離。輸液結束拔針后應用拇指指腹按壓針眼處3~5min,仍有出血者應延長按壓時間,防止因按壓方法不正確與時間過短而引起局部皮下組織淤血、青紫、滲漏性腫脹及穿刺針眼出血等情況發生。加壓輸液時液壓要保持均衡,防止靜脈壓突增而引發輸液外滲,滴注刺激性強的藥物時適當控制滴速。新晨

靜脈注射范文第5篇

靜脈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是通過運用輸液器把血液、藥液、營養液等液體物質直接注射到靜脈中,達到治療效果的一種醫療手段。目的是將不宜口服或肌內注射的藥物,通過靜脈注射給藥,并迅速發揮藥果達到治療目的。靜脈注射是西方醫學發展以來,一直都被患者和醫護工作者認可,并被廣泛運用于臨床治療的一種輔助治療手段,無論是常見疾病還是疑難雜癥,無論是嬰幼兒還是老弱婦孺,常見治療給藥基本都是通過靜脈注射完成。但是,在臨床治療中,因為各種因素往往過于注重治療效果和結果,忽視了靜脈注射過程的臨床護理。下面,本文將結合靜脈注射臨床護理中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作一淺析并結合臨床實踐提出應對措施。

1 強化靜脈注射臨床護理的重要意義

護理工作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靜脈注射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更是直接關系到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程度。因此,強化靜脈注射臨床護理,對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挽救病人生命,減輕病人痛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1 強化靜脈注射臨床護理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途徑

強化靜脈注射臨床護理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宗旨的本質要求,是落實醫改各項重點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改善醫院服務質量、惠及廣大患者的有力措施。因此,要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的高度,堅持以人為本和“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充分認識加強靜脈注射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轉變“重專業、輕基礎,重技術、輕服務”的觀念,夯實基礎護理,豐富服務內涵,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推進醫護工作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滿意的服務。

1.2強化靜脈注射臨床護理是規范護理操作技術的重要基礎

靜脈注射是臨床給藥的重要途徑,也是護理工作中的一項基本操作技術,其技術如何,直接關系到提高醫療護理質量,改進服務態度的問題。特別對肥胖、休克、浮腫、小兒等病人,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是十分關鍵的。只有通過鞏固日常操作技術,并熟練運用于臨床操作,才能確保逐步實現護理操作的規范化,因此,規范護理操作技術必須強化靜脈注射臨床護理管理。

1.3強化靜脈注射臨床護理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保障

隨著我國醫療體制的逐步健全與完善,以及人們的醫學常識和維權意識日益增強,病人與家屬對醫護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患者及家屬的自我權益保護意識越來越強。靜脈注射是臨床護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與患者接觸最密切,易引起糾紛、控訴。因此,強化靜脈注射臨床護理工作對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優化護患關系,防范糾紛十分重要。在靜脈注射臨床護理工作中,必須強化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優化護患關系,確保有效防范護理糾紛。

2 常見靜脈注射臨床護理中存在的問題

2.1靜脈注射臨床護理管理有待規范

隨著國家一系列醫護管理措施的出臺和醫療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臨床護理管理工作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靜脈注射的臨床護理和管理還不是十分規范。雖然在護理操作技術中規定了一些靜脈注射規范性的操作程序,但在實際臨床工作和管理中,由于種種原因,靜脈注射這一基本操作技術的管理尚不規范。

2.2 靜脈注射護理人員操作技術有待提高。

靜脈注射主要是通過靜脈用藥的途徑,將藥物快速輸送到全身,以達到治療疾病、搶救危重患者的目的,是護理人員主要的護理技術操作之一。實際工作中,由于疏于對靜脈注射操作技能的系統培訓,錯誤的存有“練多了就熟了”、“干多了就精了”等認識,致使一些靜脈注射中“疑難雜癥”的出現,即遇到身體狀況較差的嬰幼兒、老年人、肥胖癥等時就“無從下手”了,或是制造“千瘡百孔”后緊急求援“高手”的局面。

2.3 靜脈注射臨床護理服務意識有待增強。

實施靜脈注射中由于醫護人員直接接觸患者,也使得這一階段中成為抓好護患關系重要節點,靜脈注射過程中的服務意識和質量將直接影響護患關系。有些護理人員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思想,在其當班過程中不能很好的實施保護患者靜脈、患者心理疏導等措施,只是一味的認為只要當班中沒有出現護理差錯就好,實施靜脈注射過程中存在“那個血管好就扎那個”、“我打我的針,你住你的院”等錯誤思想,缺乏超前地服務意識。

3 改善靜脈注射臨床護理的應對措施

3.1 完善制度,進一步規范管理

要進一步加強護理管理制度建設,完善管理機制,強化對護理管理人才和學科帶頭人管理,完善任職標準,加強培訓,創造寬松條件,加快培養一批業務精、善管理的復合型管理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建立健全制度管理機制,以完善的制度和措施規范護理操作行為。

3.2 強化操作技能培訓,逐步提高護理操作技能

靜脈注射基礎護理對病人的康復、提高危重病人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過去的護理教育中靜脈注射基礎護理雖已得到了重視,但重視力度還不夠,要大力加強對護理工作者靜脈注射基礎護理能力的教育培養,使她們能從思想上重視強化基礎護理操作,從業務上勝任基礎護理,為將來的工作奠定基礎。

3.3 繼續職業道德及服務理念教育

努力培養一支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對工作具有高度責任心護理工作者隊伍。要更新護理觀念,改變護理教育模式。護理人員不僅必須具備本專業縱向知識結構,還要學習相關學科知識,即必須具備T型結構才能滿足多元化護理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立安 《靜脈輸液治療中應注意的問題及建議》,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7年27卷第2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朗县| 壤塘县| 广东省| 嘉荫县| 栾城县| 龙泉市| 梧州市| 突泉县| 梁山县| 盘山县| 株洲县| 理塘县| 内江市| 临夏县| 宁安市| 东丽区| 如皋市| 泰兴市| 屏山县| 波密县| 隆德县| 吉木乃县| 靖江市| 江孜县| 西畴县| 射阳县| 兴文县| 崇礼县| 雷州市| 顺昌县| 尉氏县| 台山市| 西华县| 江陵县| 县级市| 彩票| 松江区| 陈巴尔虎旗| 阿拉善左旗| 禹城市|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