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vb程序設計

vb程序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vb程序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vb程序設計范文第1篇

關鍵詞:Visual Basic;Excel;數據表;打印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09-11669-04

The vb Program Design: Universal Procedure to Print Report

ZHENG Xiao-hong

(From the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of Beijing Dongcheng Audlt College, Beijing 10002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using the Visual Basic operation Microsost Excel in a application writen Visual Basic, how to print the dissimilar structure and diferen title reports with a procedure that takes a recordset parameter and a string type parameter. The procedure overcame the limit of function of the Visual Basic report design; solved the problem to print the different structure recordsets which were produce in a routine; unified and simplified the methos to design and print reports to each kind of different structure in a application writen Visual Basic.

Key words: Visual Basic; Excel; Print Report

1 Visual Basic系統中報表功能的局現限

盡管Visual Basic系統中提供了設計打印報表功能,但是,需要對各種結構不同的數據表分別去設計,這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并且要在程序設計階段確定數據表的結構。然而,在信息管理系統中,常常需要程序運行中,根據用戶輸入條件而生成各種結構不同的記錄集,對于這種程序運行中生成的記錄集,在程序設計時往往不能確定表的結構,要打印輸出這種動態表,Visual Basic中的報表設計功能是無能為力的。

2 Visual Basic數據表通用打印程序

本人在信息管理系統開發應用中,利用VB操作Excel,設計一個帶參數的過程,實現對各種結構不同的數據表的打印輸出,使得對各類不同結構數據表的設計及打印統一并簡化為對通用打印過程的一次調用,大大提高了VB程序設計中報表設計和打印的效率。

2.1 通用報表打印過程的參數

在標準模塊中聲明Public報表打印過程,過程的頭如下面語句所示:

Public Sub TablePrint(rs As ADODB.Recordset, Title As String)

其中TablePrint為過程名,參數rs是ADO記錄集對象,參數Title是字符串變量,這兩個參數分別將要打印報表對應的記錄集和報表標題帶入到打印過程,在打印過程中從這兩個參變量中獲取并輸出要打印報表的標題、結構及數據。

2.2 在Visual Basic中引用和創建外部Excel對象

在VB中操作Excel,首先要添加引用“Microsof Excel Object Library”。在設置引用Excel對象之后,在過程中聲明Excel應用程序對象、工作簿對象并創建相關對象實例。下面語句依次聲明了Excel應用程序對象xlapp、工作簿對象xlbook。

Dim xlapp As Excel.Application

Dim xlbook As Excel.Workbook

下面語句依次創建Excel應用程序對象實例、新工作簿文件實例及選擇工作表sheet1。

Set xlapp = 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

Set xlbook = xlapp.Workbooks.Add

xlapp.Sheets(1).Select

2.3 由記錄集的字段名建立表的列標題

將記錄集輸出為數據表,首先要建立數據表的列標題,本程序通過一個循環語句將記錄集的字段名即表的列標題依次寫入當前選定的工作表Sheet1的第1行。

For i = 0 Tors.FieldsCount-1

xlapp.Cells(1, i+1) = rs.Fields(i).Name

Next i

2.4 將記錄集中的數據寫入工作表

下面語句通過一個嵌套的循環將記錄集中的記錄數據依次寫入工作表。

rs.MoveFirst

For j = 1 To rs.RecordCount

For i = 0 To rs.Fields.Count-1

xlapp.Cells(j+1, i+1) = rs.Fields(i).Value

Next i

rs.MoveNext

Next j

2.5 記錄工作表的數據區域

為了使程序能自動將數據表完整打印,程序必須記錄Excel工作表中的數據區域,下面語句分別獲取表格數據區域的最右列列號及右下角單元格地址,存入變量ec及ec1中。

ec = Chr(65 + rs.Fields.Count -1)

ecl = ec & rs.RecordCount + 1

2.6 設置數據表的列寬及文字格式

在打印數據表之前,需要設置工作表的格式。

Excel工作表中的“Columns”對象的“AutoFit”方法,可實現工作表自動調整列寬為最適合的列寬。

xlapp.Worksheets(1).Columns("A:" & ec).AutoFit

在選定工作表的數據區后,利用Excel工作表的相關屬性設置選定區域的字體、字號及文字對齊方式。

xlapp.Range("a1", ecl).Select

With xlapp.Selection

.Font.Name = "宋體"

.Font.Size = 10

.HorizontalAlignment = xlCenter

.VerticalAlignment = xlCenter

End With

2.7 設置數據表的打印格式及打印輸出

在打印數據表之前,打印格式的設置是必不可少的。用With xlapp.ActiveSheet.PageSetup……End With括起來的下面一組語句實現了對數據表的打印設置。

設置打印區域、頁眉中打印數據表標題和打印日期、頁腳中打印頁碼和頁數

.PrintArea = "a1:" & ecl

.CenterHeader = Title & " (打印日期:&""Times New Roman,常規""&D&""宋體,常規"")"

.CenterFooter = "第 &P 頁,共 &N 頁"

設置打印數據表的上、下、左、右、頁邊距及頁頭、頁腳邊距

.Top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1)

.Bottom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1)

.Left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Right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2)

.Header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Footer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設置打印表格線、設置每頁都要打印的列標題、設置表的打印縮放比例。

.PrintGridlines = True

.PrintTitleRows = "$1:$1"

.Zoom = 95

下面語句實現將工作表打印,并且首先彈出打印預覽頁面,由用護選擇時否打印。

xlapp.ActiveWindow.SelectedSheets.PrintOut Preview:=True

2.8 完整的打印過程源代碼

Public Sub TablePrint(rs As ADODB.Recordset, Title As String)

'定義Excel應用程序對象xlapp、工作簿對象xlbook

Dim xlapp As Excel.Application

Dim xlbook As Excel.Workbook

Set xlapp = 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 '創建Excel應用程序對象實例

Set xlbook = xlapp.Workbooks.Add '創建新工作簿文件

xlapp.Sheets(1).Select '選擇工作表sheet1

xlapp.Visible = false '設置電子表格的可見性為假(調試時可設置為真,以便于觀察)

'將記錄集的字段(表的列標題)寫入Sheet1表的第1行

For i = 0 To rs.Fields.Count - 1

xlapp.Cells(1, i + 1) = rs.Fields(i).Name

Next i

'將記錄集中的記錄寫入Sheet1中

rs.MoveFirst

For j = 1 To rs.RecordCount

For i = 0 To rs.Fields.Count - 1

xlapp.Cells(j + 1, i + 1) = rs.Fields(i).Value

Next i

rs.MoveNext

Next j

'獲取表格有效區域――即有數據的區域

ec = Chr(65 + rs.Fields.Count - 1)'最右邊列號

ecl = ec & rs.RecordCount + 1 '最右下角單元格地址

'自動調整表格列寬

xlapp.Worksheets(1).Columns("A:" & ec).AutoFit

'設置表格字體,字號,單元格文字對齊

xlapp.Range("a1", ecl).Select

With xlapp.Selection

.Font.Name = "宋體"

.Font.Size = 10

.HorizontalAlignment = xlCenter

.VerticalAlignment = xlCenter

End With

'打印設置

With xlapp.ActiveSheet.PageSetup

'設置頁眉:顯進標題和打印日期

.CenterHeader = Title & "(打印日期:&""Times New Roman,常規""&D&""宋體,常規"")"

'設置頁腳

.CenterFooter = "第 &P 頁,共 &N 頁"

'設置上、下、左、右、頁邊距及頁頭、頁腳邊距

.Left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Right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2)

.Top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1)

.Bottom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1)

.Header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Footer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PrintHeadings = False '設置打印表的行列號

.PrintArea = "a1:" & ecl'設置打印區域

.PrintGridlines = True '設置打印表格線

.PrintTitleRows = "$1:$1" '設置行標題

.PrintTitleColumns = "$A:$B" '設置頁標題

.CenterHorizontally = True '設置表格打印水平距中

.Zoom = 95'設置表格打印的縮放比例(也可做為參數代入)

End With

'打印預覽并打印

xlapp.ActiveWindow.SelectedSheets.PrintOut Preview:=True

End Sub

3 結束語

在Visual Basic應用程序中,調用該過程,就可實現Visual Basic操作Excel程序在后臺設計及打印數據表,用戶看不到具體過程,只看到漂亮的報表輕易地被打印出來。

這種方法可以充分發揮MS Excel的報表設計打印功能,簡化了Visual Basic應用程序中的報表設計工作,擺脫了Visual Basic中設計打印數據報表的煩腦。

參考文獻:

[1] 劉文濤. Visual Basic+Access數據庫開發與實例[M].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07.

vb程序設計范文第2篇

關鍵詞:VB;教學改革;任務驅動;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39(2013)01-0113-03

Visual Basic(簡稱VB)程序設計語言是目前最流行的程序設計語言之一,它簡單易學且功能強大,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程序設計思想和計算機實際應用的能力,越來越多的高校將VB作為編程語言的首選課程。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卻認為VB枯燥難學,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辦法。

VB具有可視化、面向對象、采用事件驅動編程機制等特點,概念多,內容豐富。在程序設計方面,要介紹基本語法、函數、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和常用算法;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面,要介紹對象和類,對象的事件、屬性和方法,以及封裝、繼承、多態等概念。在數據庫模塊,要介紹數據庫的建立和訪問技術[1]。知識點多,理論性強,使得同學們掌握起來非常困難,給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

1 VB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厚

目前,VB理論課的教學多是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往往是2、3個班在一起的合堂課,教學內容是按照教學大綱設計的,課堂上主要以老師講授為主。這種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培養,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不強。很多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了解VB對所學專業的作用,因此不重視該課程的學習,學習興趣不濃。

再者,學生初學編程,基本功相對較差,對VB中的概念以及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并未完全掌握,使得遇到問題無從下手,即便寫出了程序,也經常是錯誤百出,無法運行,這嚴重挫傷了同學們的自信心。

另外,學生學習方法單一,自學能力較弱,未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因而遇到問題就只能放棄。

1.2 教學內容繁雜,教學方式單一[2]

VB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有程序設計基礎、面向對象編程、數據庫訪問三部分組成,傳統教學也是按照這個順序進行的。在學習完變量、表達式、語句等基本知識后,才進入編程階段,這時候學生對VB的學習興趣早已消失殆盡,接下來是機械地完成作業,跟本談不上什么學習熱情了。

多班合堂上課,也決定了教學方式還是以老師一個人講授為主,與同學的互動很少,更談不上讓學生思考、討論了。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學生很快就會失去興趣,跟本無法培養他們的編程思維方式。

1.3 實踐教學組織不利,實驗課收效甚微

實踐教學是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在理論課中講解的原理、概念、案例等,只有通過上機實踐才能真正被學生掌握。每節課的實驗內容、實驗要求、實驗步驟以及要達到的實驗目的,都需要精心組織。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老師不重視實踐課,或者組織、引導不夠,任由學生自由上機。學生實驗目的不明確,遇到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上機只能是敷衍了事。這樣的實驗課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沒有任何效果。

2 教學改革

2.1 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興趣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是高校本科學生的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掌握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計算機實際應用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運用各種教育技術將學生引入到教學中來。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將學生不理解的知識在課堂上細講。將程序設計語言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起來,舉一些與學生所學專業有關的例題,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充分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2 重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本門課的教學出發點是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開發能力。從面向應用、提高能力這個基本點出發,可以把教學內容劃分為以下幾個模塊:程序設計基礎模塊、面向對象編程模塊、可視化程序設計模塊、數據庫訪問模塊[1]。教材中,某一模塊所涉及的知識可能分布在不同的章節,在教學中,可以把這些內容放在一起講解,這樣就保證了知識的完整性和教學內容的連貫性,也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運用的最多的是“任務驅動+案例教學”的模式。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將教學內容作為一個任務,組織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把一個大的任務細化為若干個小的任務。以任務作為出發點,啟發、引導學生運用知識,由淺入深一步步完成所有的任務,從而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任務驅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到整個的教學過程中來,大大激發了學習熱情。任務驅動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獨立地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團隊協作的精神[3]。

案例教學是以案例來劃分教學內容,把知識點融入到一個個典型的案例中去,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學習興趣,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法的基本思路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4]。案例要精心準備,選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不要舉過于復雜、知識點不突出的例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分析、解決案例,最后將知識點總結歸納出來。例如,應用案例介紹動態變量與靜態變量的使用可以經過如下的步驟:

提出問題:動態變量與靜態變量在使用中有何區別。

分析問題:引領學生通過教材的描述來尋找答案,動態變量在程序運行進入其所在的過程時,才為該變量分配內存單元,退出過程時,該變量占用的內存單元自動釋放,其值不被保留。靜態變量在應用程序中只被初始化一次。程序運行進入過程后,靜態變量參與過程內部的各種操作,退出過程后,其中靜態變量的值仍被保留,當再次進入該過程時,變量原來的值可以繼續使用。這樣的講解,學生只能有一個概念性的了解,要想真正掌握必須通過案例來說明。

解決問題:通過下面的例子來說明靜態變量與動態變量的區別。

歸納總結:程序運行結果如圖1所示。使用Dim關鍵詞在過程中聲明的局部變量屬于動態變量,a是一個動態變量,每次進入過程都被重新初始化,其值始終等于1。使用Static關鍵詞在過程中聲明的局部變量屬于靜態變量。b是一個靜態變量,每次調用過程時保持上一次的值。

通過具體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到的知識更扎實,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2.3 改革實踐教學,增加實訓項目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任務驅動+案例”的教學方法應該得到更好的應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能更好的掌握學習內容,又可以培養自身程序開發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在實踐教學中除了要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還要注重培養程序設計的風格,規范的設計風格可以使程序結構清晰,一旦有錯容易發現,便于維護。

程序中的錯誤主要有三類:語法錯誤、運行時錯誤和邏輯錯誤。語法錯誤是違反了語法規則而產生的;運行時錯誤是在運行代碼時發生的,往往是由于執行了非法操作產生的;邏輯錯誤是指運行程序后,得不到所期望的結果[5]。要讓學生掌握利用VB提供的調試工具,自己去發現和改正錯誤的方法,對程序執行過程進行跟蹤監視,使編程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學期末要組織學生進行實訓項目的練習。在理論教學中,有關數據庫開發模塊的內容往往介紹比較少,而這部分內容在實際工作中又非常實用。針對這種情況,可以讓學生開發一個有關學生管理的實訓項目。在老師的指導下,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開發。這樣既彌補了理論教學的不足,也使學生的編程能力得到真正鍛煉,同時也培養了同學們相互合作的精神。

2.4 改革考核辦法

程序設計語言的考試要客觀地反映學生實際的開發能力,所以要在計算機上進行考試??荚嚨膬热菀跃幊填}為主,同時兼顧基礎知識。期末總成績由平時成績、實踐成績、機試成績三部分組成,其中平時成績占20%,主要考核平時上課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實踐成績占20%,主要考核的是上機實踐和實訓項目完成的情況;機試成績占60%。成績基本上能反映學生對本課程的掌握情況。通過考核也能發現平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3 結束語

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得社會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創新、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從激發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興趣、實施“任務驅動+案例”教學法、加強實踐教學等環節入手,探討教學改革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使用程序設計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全面提升程序設計語言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洪波,石磊.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32-35.

[2] 卞愛蓮.淺談中職VB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23):300-322.

[3] 王曉剛.任務驅動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科教文匯,2010(3):167-168.

vb程序設計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職教育 考試改革 考試方式 考試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0)11-0051-02

在充分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在高校,尤其是高職院中仍普遍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重記憶、輕創新,重理論、輕操作的考試方式和考試內容,這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目標要求不相適應,同時也不利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這些考試方式及內容亟待改革。

一、應充分重視課程考試改革

在國家日益強盛的今天,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應該樹立新的人才質量觀,建立將素質教育觀內化于考試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考試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能力及心理素質、協作精神、職業道德等。

評價人才培養的質量有了新的標準,作為評價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的考試,不可能再沿用傳統的模式,而應進行改革。應改變過去那些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通過改革使考試適應新的人才評價標準。高等職業教育應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培養,普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荚囀菍崿F教育目標的一種有效的手段,也是學習的指揮棒,這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共識。通過考試改革,使學生在重視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創新精神的形成。

二、《VB程序設計》課程考試改革迫在眉睫

《VB程序設計》課程的內容可分為三大塊:①VB程序設計的語法等基礎理論知識。這部分主要是了解VB程序設計的各種語句如何使用;事件、方法的使用場合;數組、過程的使用等。②窗體中各種對象的使用方法。包括文本框、命令按鈕、標簽等常用控件的使用技巧;窗體對象的基本操作;菜單的設計與制作等。③簡單軟件的開發。主要是綜合應用已學到的各種控制結構和各種對象,來設計小型的實用軟件。其教學過程和培養目標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根據按需施教、學以致用的原則組織教學和實驗;二是突出實踐環節的教學,主動適應就業市場的實際需要,培養實用型人才。但目前的考試形式尚存在諸多問題:

1.考試重知識輕能力

考試內容局限于教材,加上劃范圍、定重點等,這樣助長了一部分學生的惰性,造成了學生成績優劣混淆,實際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卷面成績不相一致,從而引起一些學生心理上的不平衡。這嚴重傷害了認真學習學生的積極性,破壞了良好的學風和校風建設。

2.考試方式單一

現行的考試方法多以閉卷筆試為主,不能充分體現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真實情況,存在重理論、輕技能操作的傾向。在這種考試中,記憶力的考核處于主要地位,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批判思維能力處于邊緣角色,考試無法測出學生真實素質的發展狀況、且與高職教育培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不相吻合。再次,閉卷考試一般客觀題較多,標準性答案使得課程教學走向趨同,限制了學生創造性、個性的成長,不利于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

3.考試重結果輕過程

現行考試以期末考試為主,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其他過程性考試。學生的學習成績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平時學習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目前高職學生幾乎沒有升學壓力,分數成了評價學生優劣的最重要手段,很多學生都抱著“60分萬歲”態度學習,這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創新能力培養,偏離了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

4.考試功能錯位

考試應具有評定、診斷和反饋、預測、激勵和選拔的功能,考試的目的、方法、內容對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很強的指揮棒作用。但在現實教學中過分強調分數的價值功能,將分數同獎學金掛鉤,與評優評先緊密結合。只重視分數的多少必然會導致課程教學結果的喪失,使教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考試而學,形成學生平時睡懶覺、逃課、上網,臨到考試就忙于作弊的不良學習現象。

三、《VB程序設計》考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1.樹立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的考試理念

現在的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僅表現為實踐經驗不足、專業技能水平不強,更源自于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普遍較低。高等職業教育應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培養,普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將學生素質的培養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將素質教育觀念內化于考試評價體系中,通過考試的引導作用,加強素質教育過程評價,發揮考核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2.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

本課程應采用多元教學評價機制,將平時表現成績與終結考試評定相結合,避免期末考試決定教學全局的情況發生。要逐步加大平時考核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教師應進行考試結果分析,發現和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3.制定科學、規范的課程考試實施方案

本課程的考試成績可以由多種考試形式的成績按比例構成,它可以包括筆試、實際操作、作業、測驗、小制作、課程設計、答辯、平時操守等形式中的幾項,使考試方式豐富化、多元化,較全面實現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綜合考評。加大平時考核成績的比例,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與評價,使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緊張性,使老師更加及時準確的了解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期末考試成績以總結性、綜合性考核內容為主,引導學生系統的掌握課程教學內容,做到融會貫通。

四、《VB程序設計》考試改革的設計方案

1.平時成績

學生平時出勤情況、完成作業情況、平時表現等列入平時成績考核范疇。通過上課前點名、下課前查點學生人數,隨時掌握學生出勤情況,讓學生養成按時上下課的習慣,作業完成情況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保證。

2.上機考試成績

將部分內容的理論考試方式改為操作考試方式,如:《VB程序設計》。課程考試過去一般都采用筆試,現在可以改為筆試和上機成績相結合的辦法,加大上機考核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教師根據學生的操作過程及結果給予評分。這種考試方式既考察了學生的理論基礎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3.課程設計

在課程設計教學環節中以設計作品+報告+答辯的方式進行考核。學生在進行課程設計中查資料、找素材,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完成自己的多媒體作品。使學生加深和鞏固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熟練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吸取他人的經驗、探討技術的習慣,提高了同學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另外,要求學生按照給定的標準格式撰寫課程設計報告,使學生在完成報告的過程中掌握了技術文檔的撰寫方法。提高了文字表達能力。最后,參加課程設計的學生要全部參加答辯,有效地鍛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教學中引入獨立于百分制之外的加減分考察機制

對于上課講話、睡覺、打游戲的學生進行扣分,對于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帶頭完成實驗或作業,第一個提出正確答案的學生給予加分。尤其對后進的學生既要嚴格扣分也要多提供加分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通過該課程考試方式改革,達到如下預期效果:

(1)在考試改革中加入學生的平時成績和一些階段性考核,引導學生重視平時的學習,減輕了學生期末集中考試的心理壓力,調動和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重視每一個教學環節,提高了學習效率和整體教學效果,從而轉變了部分學生厭學的不良學風。

(2)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考核,通過大作業和課程設計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技能水平。

(3)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可操作性強的考試,引導學生主動的進行學習,明顯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

(4)課程考核評價方案較為合理,使考核過程規范化、科學化,形成考核與能力評測相結合,充分發揮了考試的作用。

(5)通過考試改革,使學生成績評定方法更加合理,充分發揮了考試的反饋功能。教師可以實施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學生也比以前更加重視學習和考試。

五、對《VB程序設計》考試改革問題的思考

1.明確考試目的是成功進行考試改革的前提

考試是教學評價的一種重要手段而非目的,考試的基本任務是測驗學生對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督促學生學習。其目的在于檢查教學效果、檢驗教學目標實現的程度、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教師應善于使用考試手段來監測和監控教學質量、規范和引導教學行為、鞭策學生積極努力地學習。要通過考試引導學生重視知識積累、能力的培養和創新精神的塑造。

2.豐富考試方法

根據《VB程序設計》課程的特點,考試可以采用筆試、做設計、寫設計報告、進行實際操作以及開卷、閉卷等多種方式。每一種考試方式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們強調考試改革,而決不能否定閉卷考試的作用,但閉卷考試應特別強調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出試卷時要增加題型設計的靈活性,少出一些只用一種方法,只有一個答案的題目,多出一些綜合思考題、分析題。題目的設計應能使每一位學生在解每道題時都有對知識的深層理解、分析、比較、融會貫通的過程,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多給學生提供探索的機會和可能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強調智力開發、避免考試中的偶然性。如果考試側重能力考查,則必然會引導教學走上打好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正確軌道。

3.要建立健全考試結果評價和反饋機制

淡化考試分數之間的微小差異,增大平時考試成績的比例,逐步完善“形成性考核”,實行百分制、等級制及與評語相結合的綜合評分方法,對有獨立見解或創新的學生加鼓勵分。應獎勵有個性者,獎勵有主見、有獨立思維能力的學生。反之,如果獎勵服從者、適應者,只會使學生變得謹小慎微。同時,建立考試結果分析制度,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拓寬、疏通教學質量的有效反饋渠道,建立健全溝通機制。

我們的考試方式改革今后的路程還很長,任務仍很艱巨。這不僅需要廣大教師的積極思考和身體力行,更需要教學管理工作者在制度創新方面的積極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改革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有利于實現人才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付小晶、張國印、武俊鵬.計算機專業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方法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9(8)

2 楊日、趙丕錫.改革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考試模式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8(4)

3 王志超、王宜懷.從嵌入式系統教學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計算機教育,2010(3)

vb程序設計范文第4篇

關鍵詞:VB程序設計; 體驗; 圖形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5)02-030-001

VB的程序設計是基于對象的,比較直觀易于學生理解。但程序設計流程對于初中生來說比較的抽象,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怎樣讓學生形象直觀的理解VB的程序設計思想,我們可以嘗試借助圖形。

一、vB中圖形的制作能形象地打開學生的程序設計思路

從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對于程序設計還比較的陌生,加之數學方面的邏輯思維沒跟上,學生較難從結構上理解語句的本質。

理解語句,從圖形入手,能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圖形比較直觀、圖形易于分析理解。就拿畫100個圓圖形為例,該圖形能讓學生很好的區別計數循環與條件循環的應用。圖片的展示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生會想:我從什么地方下手呢?這往往是初學VB者所茫然之處。那么我們要站在學生立場,想他們所想,循循善誘,拋開VB程序問問學生:你們都看到了些什么?這樣的引導并啟發學生提問或者表述問題,如:1.有100個圓。2.圓的顏色是隨機的。3.所有圓的圓心是同一個。4.所有圓的半徑都不一樣。5.有命令按鈕。這些直觀第一感,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眼球及興趣,也能很快的打開學生的思路,把問題化成一個個小問題,來進行個個擊破。程序設計思路也就應“問題”而生,在問題中拓展思維。

二、vB中圖形的制作能很好的體驗程序結構的應用

從問題的引出,到各個問題的破解,學生應該能比較容易解決,但程序結構的應用需要將這些問題串聯起來,這就需要理解VB的程序設計構架與應用。如上所例。

4.半徑不一樣

半徑rr不能用定值,請觀察在循環體中哪個量在不斷的變化?i從1變化到100,由于i的量比較的小,我們把i擴大20倍:i*20

5.命令按鈕

command1事件

怎樣把這些零碎的問題組合起來呢?

幫助學生來理解程序設計結構,我們可以問問學生,如果在美術課上要畫圓,操作的步驟是什么?這個問題的拋出,我想學生肯定都能回答:確定圓的顏色―〉確定圓的圓心―〉確定圓的半徑―〉畫圓。

因此VB程序結構其實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把零碎的問題以解決問題的形式串聯起來。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學階段學生對程序畏懼、無從下手的困境。

三、VB中圖形的制作能在迂回體驗中得到提升

通過上機實踐,我們會發現此程序能完成畫100個圓的任務,但是100個圓的顏色不是隨機的。問題的擺出,讓學生能從程序本身進行思考,到底哪個流程出錯了。圖形的直觀性,讓學生有據可循,他們知道顏色上面出了問題,那么涉及顏色的語句,有兩部分。1.產生顏色隨機數,2.畫圓中的RGB部分。因為出現的隨機色100個圓都一樣,那么自然的想到應該把隨機色的產生要放到循環結構中。通過圖形的直觀體驗,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探究、學會實踐。

VB中的圖形設計能直觀的告訴學生程序的功能是什么,怎么做,對不對,怎么改。讓學生從問題中拓展思維,體驗循環體的意義以及VB程序設計的方法。由淺入深,體驗式的操作,以及問題預留的伏筆的設計,讓學生在迂回中體驗程序設計的魅力。從一個個小問題的探究,逐步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內動力。

參考文獻:

[1]石連栓,張濤,李立宗.VB程序設計案例[M]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4)

vb程序設計范文第5篇

關鍵詞:初中;VB程序設計;教學策略

初三學生的思維及認知尚處于發展與完善的階段,教師如何在教學中解決VB程序設計枯燥、難懂的問題,如何針對學生開展富有構造性、創造力的課堂教學活動是一項重要課題。

一、形象比喻,注重貼近生活

在信息技術學科中,部分教學內容相對抽象,學生接受和理解的難度較大,尤其是程序設計的部分概念、算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巧用生活實例,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讓學生輕松接受。如當學生要理解變量概念時,就可提出問題:在兩個瓶子中,一個裝了水,一個裝了油,如何互換兩個瓶子的液體?部分學生想到借助第三個瓶子的解決方法,類比程序設計中的變量,變量概念的理解就變得容易了,且學生不容易忘記這種比喻。

又如,在講到“事件驅動”這一概念時,我舉了個例子,就如我們拿針扎氣球,拿針扎氣球這是一個事件,扎完后氣球會破,這就是對“扎”這個事件所做的響應,而在VB里,就扎氣球這個動作,就要為這個動作編寫程序代碼,編寫代碼就是事件驅動程序。這樣進行類比,學生就容易理解到底什么是事件驅動了。

二、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

從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但在學習VB時差異并不明顯,因為可以說所有人都是從零開始,如在學習態度上,學生的學習態度分為主動型、被動型、放任型三類。主動性強的學生,能認真聽講,認真練習,他們接受新知也就快;主動學習的男同學比女同學普遍接受的要快,老師布置的任務他們能很快做出來,女同學相對而言就慢一些。而對被動型的學生來說,老師就是一個“監視器”,老師來了就趕快做,老師一走就開小差;放任型的學生不但在思想上放任自己,在行為上更是放任自己,不想對自己的行為做約束,上課不是說話,就是摧殘微機設備,一堂課下來對他們是一種煎熬還何談收獲。

鑒于此,我在日常的教學中就選擇實施分層教學。如,在我所帶的2009屆九(4)班的學生韓×、金××,他們對程序設計很感興趣,所以,對他們的要求就比較高,除過要求他們完成要求的練習外,還增加難度,布置一些沒講的,有一定難度的程序,當他們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時,適當地給予一些提示,讓他們通過自學來達到自我探究的目的。他不但能完成課堂上的小練習,在他們的帶領下還能帶動班里一批學生討論探究完成我所布置的額外練習。2013屆的章××、周××也是如此,往往能帶動一幫同學比拼學習,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同時,不同班分層是在不同的班級中實行分層教學,有些班級因為生源、環境不同等,學生整體素質比較差,這樣再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對他們有點難,針對這種情況,就是對不同班進行分層,差別大的班級,整體降低要求,哪怕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VB的知識、素養,只是會繪制程序界面也行,避免流于形式而使整體喪失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比如,2009屆的九(7)班、九(8)班,因為七年級時學生還在勝利中學沒有合并過來,微機課一年沒上,加上有些學生在小學就基本沒接觸過信息技術,他們兩個班的基礎都差,與九4班韓×所在班就是兩個不同的檔次,這樣就不能采用同一個模式,只能整體班級分層,7班、8班學一點是一點,滲透信息素養也算達到目的。2013屆的12班班風差,學習氛圍差,只能整體降低要求,以培養興趣為主。

三、循序漸進,逐步實現過渡

這套教材是按照《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的精神,結合寧夏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發展需求編寫的。但考慮到初三學生認知的規律,一開始就學習設計程序界面,編寫程序代碼,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并且容易傷害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我先給一段關于一元二次函數的程序代碼并運行,學生一看,在VB中一元二次函數圖像這么容易就畫出來了,就會提起興趣,然后再嘗試著讓他們就已給出的程序源代碼,如果改變一下x軸、y軸的顏色該怎么做?拋物線的顏色?或是把y=x2這個函數變成另外一個函數如y=3x3+2等等,這樣讓學生先來領略VB的編程魅力,再自己動手對給定的程序代碼稍做修改并運行,這樣初步感受VB編程的獨特魅力,然后再過渡到設計一個計算器的程序界面并為其編寫程序代碼,這樣就不容易傷害學生學習編程的積極性。

以上幾點是對VB程序設計教學實踐的心得與體會,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基本程序設計思想及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圍繞該目標,在保護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塔县| 稻城县| 芮城县| 浪卡子县| 依安县| 平武县| 盐亭县| 南皮县| 招远市| 鄂托克前旗| 淮阳县| 正阳县| 河源市| 新巴尔虎左旗| 广河县| 深泽县| 盱眙县| 黄冈市| 翁牛特旗| 阿坝县| 青龙| 鞍山市| 固镇县| 怀远县| 霍林郭勒市| 平昌县| 钟山县| 武冈市| 桃源县| 甘南县| 镇雄县| 四川省| 临夏县| 台北市| 银川市| 错那县| 黔西县| 渑池县| 临汾市| 东光县|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