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空心問題

初中物理空心問題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空心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初中物理空心問題

初中物理空心問題范文第1篇

【關鍵詞】初中物理基礎知識精選習題指點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既能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也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加強知識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在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級物理教科書的第十四章壓強和浮力第五節浮力的課后97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第四題是這樣的:“同樣重的鐵塊甲和乙,甲浸沒在水中,乙浸沒在煤油中,哪個鐵塊受到的浮力大?為什么?”

對于這道題目的解答,教參書上認為是甲鐵塊受到的浮力大。理由是:甲、乙鐵塊的重力相同,其體積也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排開液體體積相同時,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鐵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我認為這道題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所以學生在回答這道題目時,雖然他們的答案各不相同,我還是給以肯定。很多學生都很不理解。經過我的啟發,學生們的思維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

這道題目只告訴我們兩塊鐵塊的重量相等,而它們的體積是否相等,又與它們是空心還是實心有關,還與空心部分的大小有關。這些我們不知道,可能兩塊鐵塊都是實心的;可能兩塊鐵塊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一空一實等等。這些情況我們都要一個一個的去分析,這是從它們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的多少的角度考慮。若從它們的沉浮情況考慮,就要看它們到底在液體中的什么位置而論。如果它們都處于懸浮狀態,可以說兩塊鐵塊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它們自身的重力,若一個懸浮,一個沉底,那又要看是哪塊鐵塊懸浮?哪塊鐵塊沉底?基于上面的種種情況,回答那塊鐵塊所受到的浮力大都行,這樣又失去了這道題的意義,我們不妨從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的多少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就會有以下不同的結果:

1.若兩塊鐵塊都是實心的,那么它們的體積相等,也就是說它們排開水的體積和排開煤油的體積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排開液體體積相同時,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鐵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2.若兩塊鐵塊都是空心的, 又會出現幾種情況:

2.1當兩塊鐵塊空心部分體積相同時,說它們排開水的體積和排開煤油的體積相等,所以仍是鐵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2.2當甲鐵塊的空心部分大于乙鐵塊空心部分時,甲鐵塊排開水的體積大于乙鐵塊排開煤油的體積,所以甲鐵塊受到的浮力大于乙鐵塊受到的浮力。

初中物理空心問題范文第2篇

  例題.用密度是ρ甲=4╳103kg/m3的材料制成的空心球甲和用密度ρ乙=8╳103kg/m3的材料制成的空心球乙,兩球的質量相等,乙球恰好在水中懸浮.

(1)若把甲球置于足夠多的水中時,求甲球露出水面的體積和甲球總體積之比.

(2)在甲球的空心處有的適量酒精,使甲球也可在水中懸浮,求酒精的體積和空心部分體積之比(ρ酒精=0.8╳103kg/m3).

分析:基于利用方程組的解題思路,我們先假設甲球的體積為V甲,乙球的體積為V乙,兩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均為Vo,水的密度為ρ水=1.0╳103kg/m3,甲球放入水中后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甲球里面酒精的體積為V酒精.

   接下來的思路是如何根據題給條件利用相應的物理原理列方程了:

  (1)根據兩球的質量相等的條件有:ρ甲(V甲-Vo)=ρ乙(V乙-Vo)-----(1)   (2)根據乙球恰好在水中懸浮的條件有,由重力等于浮力得:ρ乙(V乙-Vo)g=ρ水V乙g----------(2)

  (3)將甲球放入水中后因它是處于懸浮狀態,所以它的重力也等于所受到的浮力, 于是有:

  ρ甲(V甲-Vo)g=ρ水V排g---------(3) 

  (4)甲露出水水面的體積和甲的總體積之比等于:(V甲-V排)/V甲-----------(4)

  由上可見為了解答第一小題,列出了3個方程(第四式是本小題要求的結論),涉及到V甲、Vo、V乙和V排等共四個未知量,解起方程來也是挺復雜的.那么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原因是只有這樣才符合物理學的思維方法,所謂物理學的思維方法是每一物理現象都符合一定的物理規律,即符合某一物理定律,我們中學里學物理的任務是用學過的物理原理去描述物理現象,將來如果是研究物理的話,就要倒過來:根據你所發現的新的物理現象,去總結規律了.何況進入高中后,解物理題時一般都采用這種方法,如果能在初中就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對未來高中學習物理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也是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一個方面.

   當你把物理題中給出的條件一一用物理公式把它表達出----即把它"翻譯"成數學方程時,其實你就基本上完成了出題者交給你的任為了.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解數學方程的事情了.這樣的解題方法,只要題目沒有出錯,列出未知數再多,都可以在解題的過程中被一一消去,達到成功的彼岸:

  (1)將甲、乙的密度代入1式,得V乙=(V甲+Vo)/2.

  (2)將乙和水的密度代入2式得:8(V乙-Vo)=V乙從而得:7V乙=8Vo,再把(1)中得到的V乙代入左式,又有:

  7V甲+7Vo=16Vo Vo=7V甲/9

  (3)把Vo=7V甲/9代入方程(3)得V排=4(V甲-7V甲/9)=8V甲/9,這樣一來最終結果為:

  (V甲-V排)/V甲=(V甲-8V甲/9)/V甲=1/9

  對于第二小題,只要根據甲球的空心部分加了酒精后能懸浮在水中,甲球和酒精的總重量等于它們所受的浮力就可搞定:

  ρ甲(V甲-Vog)+ρ酒V酒g =ρ水V甲g---------(4)

初中物理空心問題范文第3篇

【關鍵詞】初中物理培養 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在智力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綜合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社會前進的永動力”。我們物理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切記樹立科學的學生觀,以人為本,充分發展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1.精心設計情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興趣。”。學生作為年輕人,總是對新奇的事物充滿著興趣。如上“大氣壓強”這節課時,教師先演示了一個課本中沒有介紹的實驗,即用一支大試管裝滿水,將一支稍小的試管插入大試管中,而后把大小試管倒過來。結果,小試管不僅沒有掉下來,而且還會徐徐往上升。這一出乎意料的現象很自然地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為什么,因而對新課教學興趣盎然,并產生躍躍欲試、想要親自動手實驗一番的愿望。比如設計“低壓沸騰”、“紙盒燒水”、“瓶吃雞蛋”、“分子間作用力”、“摩擦起電”、“水果電池”等一系列生動有趣、精彩異常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創設寬松環境,引導學生質疑,啟迪創新思維

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先導,有了興趣不等于就有了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還要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通過挖掘教材,把與時展相適應的新問題、新知識與教材有機結合,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敢于批判性地質疑、實踐、驗證。引導學生去探究新問題和新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的。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過:“偶然的機會對素有準備的人有利。”這說明了知識的廣博性與創造性思維的“頓悟”性之間的必然聯系。因此,課內講要精,學要透,練要巧,扎扎實實地讓學生學好課內的基礎知識,練好基本技能,使學生有能力打開分析問題的思路。在教學中,多用啟發式及探究式教學法,引導學生求異質疑,激勵學生多提問題。在習題課教學中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設想出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例如:一質量為5千克、體積是2立方分米的銅塊,問此銅塊是空心還是實心的?可以分別從質量、體積、密度三方面來討論銅塊是空心還是實心的。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去思考、分析和解題,不僅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幫助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增加解題能力,更能促進發散思維的培養。總之,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中,不要把學生的創造性問題扼殺在萌芽之中。

3.在課堂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科學的海洋里自由遨游,通過親身去學習、去體驗、去感悟,從而真正領會物理學科的精神與真諦,獲得學習的愉悅感,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比如在探究《聲音的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這一實驗時,筆者先提出問題讓學生猜想,然后放手讓學生去結合書上給出的實驗設計方案,完成實驗并讓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①音叉的振幅不易觀察,我們通過什么方法能比較出其振幅的大小?②這一實驗中我們應觀察什么?如何記錄實驗現象?③你還能設計哪些不同實驗進一步來探究這個問題?最后同學們很好完成了本探究實驗,并設計出了幾種新的探究方案。再比如:在講光的鏡面放射與漫反射時,筆者并沒有讓學生取來平面鏡來完成鏡面反射。結合生活中雨后迎著月光與背著月光走路時,判斷地上水坑的依據,利用親身體驗來教學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迎著月光走路時,筆者讓學生討論看到的明亮的與灰暗的區別。同學們討論結果明亮的是水,這時筆者告訴同學們,月亮光平行的射到平靜的水面上時,它的反射光線也會平行射出,這時,眼睛就會感覺光線特別明亮。這種反射就為鏡面反射。月亮光平行的射到凹凸不平,它的反射光線雖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但會變得向各個方向射出,進入眼睛的光線比較少,眼睛就會感覺光線灰暗,這種反射就為漫反射。背著月光走路時,筆者讓學生討論看到的區別。同學們討論結果黑的是水,這時筆者告訴同學們,月亮光平行的射到平靜的水面上時,它的反射光線也會平行射出,幾乎沒有光線進入人眼,這時,眼睛就會感覺有水的地方特別黑。月亮光平行的射到凹凸不平,它的反射光線變得向各個方向射出。但有少量光線進入人眼,這時,眼睛就會感覺無水的地方雖然暗但是可以看到。通過這種生動而又直觀的親身體驗解解,學生們對鏡面反射與漫反射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對二種反射的特點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強調學生的親歷與體驗,珍視學生的個性感受,學生們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誘發創造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一項長期而又艱苦的系統工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學習情境,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偉丹.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能力素質的培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2)

[2]喬際平.物理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初中物理空心問題范文第4篇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內驅力是改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根本.怎樣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是值得物理教師研究的問題.情境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著重大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情境導入,幫助學生深化知識,使學生帶著興趣與疑問進入課堂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1.強化生活情境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特性,創設有趣、新奇,并且與生活直接相關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相關問題的解答,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知識的價值與意義.例如,在講“大氣壓強”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生活實例,利用自動喂水器、高壓鍋、打氣筒等,讓學生感受到相關概念與規律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探索大氣壓的欲望.為了深化學習內容,教師還可以利用常見物品,如一個軟管與兩個水瓶進行模擬演示,并提問:將盛滿水的水瓶放在高處,將空瓶放在低端,怎樣才能讓水自高處流向低處?此時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認為可以通過導管進行引流.這樣可行嗎?先讓幾個學生嘗試,其他同學在一旁觀察,然后分析成功的原因.當軟管進入水后,因為內部氣壓是0,沒有外部大氣壓,此時液體就能利用大氣壓進行倒流.又如,在講“杠桿”時,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某天,同學們駕車去旅行,路過某山路時,發現路前有一塊大石頭,將道路阻擋,此時車輛很難正常通行,而這條路又是必經之路,該怎么辦?此時學生會想:大家一起搬動.新問題隨之出現,怎樣搬?要求學生轉動大腦進行思考,此時課堂不僅是學習的過程,更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有的學生想到用一根棍子將石頭撬開,從而過渡到杠桿內容,并且將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杠桿原理與相關知識點上.

2.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教師通過情境預設的形式,將學生熟悉的相關問題變成形象、生動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從生活中提出并發現問題.參與問題情境的同時,幫助學生建成直觀的形式,促進知識鏈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將問題貫穿到學習中,在精心設問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問題為重點的教學,是以問題為重點,幫助學生打開思維,提出各種問題,促進學生發展.例如,在講“浮力”時,教師可以提問:你們坐過船嗎?對于輪船,你們有什么建議與疑問?思考后,學生有以下疑問:將鐵塊放在水中會下沉,為何以鐵塊為原材料的輪船不會下沉?輪船是實心還是空心?為何貨物越多船越下沉?輪船能像汽車一樣行駛在水面嗎?針對學生的提問,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學生聚精會神聆聽的同時,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提高了學習成果.

二、因材施教,改善合作學習效果

初中物理學習是一項動態的過程.為了讓課堂更加有致,必須促進師生整合,在雙向交流的過程中,優化教學內容設計,對相關內容進行延伸與剖析.在課堂設計過程中,先明確師生分工,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例如,在講“摩擦力”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習資源,帶領學生分析摩擦力,摩擦力方向與產生的條件,完成教學任務.在此期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動手實踐,利用實驗解決問題.如,引導學生用力壓住桌面,手掌靜止,然后用手掌向前用力,以方便手掌滑動;讓兩根手指模仿人體走路的姿勢,以感受摩擦力.

三、提高思維可視化,拓展探究領域

初中物理空心問題范文第5篇

1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 

首先,要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愿意講、善于講的能力;其次,要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因為只有讓他們大膽“說話”,才能發現其中的創新之處,才便于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對學生回答出錯,我們要有耐心,不應埋怨或當場嘲笑,更不應該立刻打斷發言,此時我們不是簡單地去糾正學生的錯誤,而應以它為資源,來發現學生思維的軌跡,或讓其他學生進行補充、評價,來達到培養全班學生創造力的目的.對表述完整、富有創新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 

2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矛盾和沖突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求知的心理狀態,產生學習的迫切需要.正如孔子所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根據課程內容,精心策劃一、兩個問題情境,寓教學目標和研究問題于引人入勝的情景、懸念叢生的問題、承上啟下的思考、新穎奇妙的實驗之中,使問題更直觀、更形象,產生興趣,引起思考,上課開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同時為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提供前提條件. 

例如學習“電磁感應”時,教師可以演示實驗的方法引入新課.當教師只拿出導線、條形磁體、線圈、開關、電流表,教師問:“利用這些器材,能否產生電流?”學生一看沒有電池都回答不能.“真的不能嗎?讓我們試一試”.然后教師操作,電流表的指針動了.學生頓感迷惑不解,急切等待教師的解答,這時就激起了學生的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 

3強化實驗探究教學 

學生都有對新事物產生新鮮感和求知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從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生活體驗、思想信仰的實際及教學內容出發,通過創設真實而有挑戰性的開放的探究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思考和解決問題. 

例如,學習“物體的浮沉”時,教師把三個外形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其中有兩個用注射器注入適量的鹽水)同時浸在水中.問學生“是上浮,還是下沉呢?”學生答“上浮.”“真的上浮嗎?”在全班同學注意力集中的時候,教師突然放手,結果一個上浮,一個懸浮,另一個下沉.“為什么”?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做到有的放矢.

4引導學生對錯題進行反思 

通過對錯題結果的反思,剖析錯誤形成的原因,不僅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而且使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牢牢掌握基礎知識,加深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從而大大提高解題正確率. 

例1如圖1所示,平底茶壺的質量是400 g,底面積是40 cm2,內盛0.6 kg的開水,放置在面積為1 m2的水平桌面中央.試求:(1)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力;(2)茶壺對桌面的壓強. 

解(1)茶壺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對茶壺底的壓力 

F1=G水=m水g=0.6 kg×10 N/kg=6 N. 

(2)茶壺的重力 

G壺=m壺g=0.4 kg×10 N/kg=4 N, 

茶壺對水平桌面的壓力 

F2=G水+G壺=6 N+4 N=10 N, 

茶壺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F2S=101=10 (Pa). 

反思這是一道考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壓強兩方面知識的問題.液體對容器底部產生的壓力可分為兩類:(1)形狀規則的容器,F=G液;(2)形狀不規則的容器,容器底部承受的壓力就不等于液體的重力了.應運用F=pS=pghS進行計算. 

故錯誤之一:水對茶壺底的壓力,正解:F1=pS=ρghS=103 kg/m3×10 N/kg×0.12 m×0.004 m2=4.8 N. 

本題中茶壺對桌面的受力面積為40 cm2而不是1 m2,這是錯誤之二,故茶壺對桌面的壓強 

p=F2S=10 N0.004 m2=2500 Pa. 

5一題多解 

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應有意識地穿插一題多解的內容,啟發學生多元思維,引導學生尋找不同的解題路徑,尋求多種解答方法.通過一題多解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朝著多開端、靈活、精細和新穎的方向發展. 

例2一個銅球的質量為178 g,體積為40 cm3,這個銅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ρ銅=8.9×103 kg/m3) 

解法1從質量方面判斷 

m=ρ銅V=8.9 g/cm3×40 cm3=386 g. 

因為386 g>178 g,所以這個銅球是空心的. 

解法2從密度方面判斷 

ρ=mV=178 g40 cm3=4.45 g/cm3<8.9 g/cm3, 

所以這個銅球是空心的. 

解法3從體積方面判斷 

V=mρ=178 g8.9 g/cm3=20 cm3, 

因為40 cm3>20 cm3,所以這個銅球是空心的. 

指出:因為V=mρ有兩個變形公式:m=ρV和V=mρ,所以本題出現了三種解法.像類似的情況在物理學科中很多,如P=Wt,v=St,I=UR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定结县| 通道| 婺源县| 习水县| 肥东县| 无极县| 东丰县| 崇义县| 合江县| 石渠县| 九龙城区| 绍兴市| 乌拉特后旗| 台前县| 福泉市| 营口市| 广平县| 古交市| 柳林县| 馆陶县| 且末县| 雷波县| 西充县| 上高县| 江西省| 婺源县| 海淀区| 靖州| 潮安县| 邓州市| 河津市| 庆阳市| 凤冈县| 宣城市| 封丘县| 霍邱县| 阳高县| 广宁县| 鸡西市|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