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我身邊的雷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天剛蒙蒙亮,陳老伯就拿著一把大笤帚,掃著小區地上的垃圾紙屑。他掃的那樣專心致志,仿佛除了掃地,一切事物都不存在。每當我經過他身邊,他總是沖我微微一笑,笑的那么親切,使人從心底滋生一種溫暖的感覺。
我原本以為陳老伯當清潔工很正常,但是當別人問他為什么選擇清潔工時,陳老伯笑了笑,回答:“你們誤會了,我并不是清潔工,而是一個整天無所事事的老頭兒。我看見小區這么臟,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倒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聽了陳老伯的話,我羞愧的低下了頭,心想:老伯年紀大了,還想著大家的身活環境,我為什么就不能為社區做一點貢獻呢?
正好過幾天就是雷鋒日,不如幫一下災區的災民。說干就干,我召集了我的伙伴,制作了一個紅色的箱子,在用筆寫上“捐款箱”三個大字,抱著箱子來到小區中心。一個同學抱著箱子,我和幾個同學高聲說:“叔叔阿姨們,災區兒童的處境非常可憐。請伸出你們的援助之手,給他們一片藍天,給他們一個充滿愛的世界!”聽了這番話,很多人紛紛慷慨解囊,連平時最小氣的王叔叔也捐了二十元。
我身邊的“雷鋒”
有一次,我的三角板丟了,上課的時候我很著急,這時,喬路凡微笑著對我說:“我有兩個三角板,你挑一個吧!”我挑了一個比較破的,但她對我說,你用這個新的吧!”我聽了心里很感動,也很感謝她。
【二二班蔣俊陽】
數學課上,我正在寫作業,突然,鉛筆斷了,當時,我很著急,這時,劉洧溱毫不猶豫的把鉛筆機借給我,我很感謝他,所以,我覺得他就是我身邊的“雷鋒”。
【二二班王奕恒】
大家上午好!
我是四(四)班的趙延照,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學習我身邊的活雷鋒!
雷鋒叔叔光榮犧牲五十年了。五十年來,我們中華大地上學雷鋒的活動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可見,雷鋒精神已在華夏遍地開花了。我今天不說當代學習雷鋒的明星,遼寧撫順市的郭明義叔叔的事跡有多么感人,單說我身邊的親人———我的爺爺的故事,就會讓大家嘖嘖稱贊。他就是當今的活雷鋒!
我的爺爺今年80歲了,但周圍的鄰居無不夸獎他是好樣的。
爺爺呵護奶奶八年如一日。我的奶奶80多歲,近些年身體不好,生活不能自理,全靠我爺爺照顧,奶奶病重的時候,夜里要起來五、六次,爺爺總是耐心陪伴、精心照料,給她擦屎、擦尿,洗衣、洗澡,喂飯、喂藥,常常徹夜睡不成覺,就這樣在爺爺的百般呵護下,奶奶的病情有了好轉,但爺爺卻瘦了許多。爺爺為了照顧好奶奶,幾乎從不離開奶奶,只要奶奶一喊,爺爺立刻就到,迫不得已需要出門辦事時,最長也不超過半小時。奶奶雖然生活不能自理,但在爺爺的護理下,奶奶的床鋪、衣服都很干凈。爺爺幾年如一日的細心照顧奶奶,終于使奶奶奶的飯量、精神面貌都基本恢復到以前的狀態,看到的人都說我奶奶好福氣。但我心里明白,這都是因為家里有了爺爺這個活雷鋒。
爺爺做好事從不張揚。爺爺家院子周圍住著許多人家,沒有物業管理,爺爺就主動找來掃帚,經常打掃院子,特別是每年冬天下大雪時,爺爺總會拿起鐵鍬鏟除積雪,方便人們行走。樓上樓下的走廊過道,也是爺爺經常清掃,沒有報酬,但爺爺卻樂在其中。
爺爺勤儉節約,奉獻愛心。在家里,爺爺最節儉,從不剩飯,還經常教導我不要留剩飯,不能浪費糧食,若遇我有剩飯,要么就是爺爺吃了,要么就是爺爺盛起來下頓再熱著吃。即便是用水、用電也非常節約,然而一旦遇到別人有困難,他總是出手大方地給錢給物。記得汶川大地震那年,家里爸爸、媽媽都已經捐款了,但最后爺爺還是拿出100元捐了出去。克己奉公、舍己為人,這就是我的爺爺,我身邊的活雷鋒。
雷鋒叔叔說過,“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雷鋒叔叔還說過“我愿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我的爺爺雖然平凡普通、樸實無華,但在他的身上,我同樣看到了雷鋒精神那耀眼的光芒。
雷鋒精神并不遙遠,雷鋒精神也并非高不可攀,雷鋒精神就在我們身邊!
從現在起,我也要努力向爺爺學習,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爭做一個讓人稱贊的新時代的活雷鋒!
她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在家里是一個乖孩子,在老師眼里是一個好學生,在同學眼里是一個好榜樣,她便是我們班的班長。身為班長的她,班上有什么臟活累活她總是搶著做誰有困難她總會幫助別人,她被我們親切地稱為“小雷鋒”。
記得那一次大掃除時,該我們班打掃廁所,老師問誰愿意去掃廁所,大家都不愿意去掃廁所,但這時班長舉手愿意去掃廁所,這時大家都用驚異的眼光看著她,而她只是笑一笑說:“這沒什么的呀,不就是打掃廁所嘛。”對呀,只是打掃廁所而已呀,但是我們大家都不愿意,也許我們不應該貪圖安逸,我們也應該為班級做一些事。
還記得一次我們班上一位同學的父親去世了,她幾天都沒有來上課,落下了許多課程,而且他的情緒十分低落。這時班長自愿去為她補習功課,還安慰她,并且呼吁全班為她捐款。而她也在班長的幫助下,功課也跟上了我們的進展,也從失去父親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我想這一切都離不開班長的幫助。班長在生活中總是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見地上有垃圾她總會撿起來丟入垃圾桶中;看見老人過馬路總會扶一下;在公交車上總會讓座給那些需要的人。
班長做的事是我說不完的,班長的這些行為使我深受感觸,與班長相比我羞愧極了。只是我想起了一句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不是一滴水,你會放棄對土地的貢獻嗎?如果你不是一縷陽光,你會放棄對光明的追求嗎?你只是社會中的一員,你是否擁有雷鋒一般的精神?”現在的人們都持著“人人為我,我為個人”的想法,他們只是想著從別人那里得到什么,而從未想過為別人做些什么,他們這種行為是十分自私的。有些人知道雷鋒的感人故事,卻從不做好事,有些人只在聽到雷鋒這個名字,就默默無悔地做像雷鋒一樣的事。我們應該慶幸這里仍然有一些人做這一些事,即使這些事在做過之后也不一定被人知道、稱頌,甚至還會被認為“不正常”,可他們所做的事卻在指引著、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可能他們所做的事在他們眼里只不過是舉手之勞、力所能及、本能反應、不值一提的小事,這些事就像雷鋒一樣,在做一件一件的小事,但就是這些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卻為社會增添了一線動人的風景。
三月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進了我們的校園.校園里掀起了一股學雷鋒做好事的熱潮.在學雷鋒活動中,在我們身邊涌現了許多“小雷鋒“,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我表哥——王彥超.
有一次剛下課不久,坐在表哥旁邊的郭智同學由于身體不舒服,嘔吐了。頓時一股怪味彌漫了整個教室.坐在鄰近的同學紛紛捂著鼻子走出教室,有的還不停起哄:“惡心死了,長這么大,嘔吐也不去廁所.”有的還說:“把教室弄得這么臭,看你怎么辦?”惟獨表哥一聲不響,默默地把自己水壺里的水遞給他漱口,還關切地問:“你覺得怎么樣?用不用報告家長?”郭智同學搖了搖頭。接著,表哥拿著掃斗到樣下沙池粘些沙子,把嘔吐物蓋上。然后他不怕臟,不怕臭,把嘔吐物與沙子一起掃進掃斗里,最后到廁所里拿來拖把,把地板擦得一干二凈。同學們看見表哥在認真打掃臟物,都停止了起哄,有的還動手幫忙。
事后有的同學問表哥:“那些臟物多臟多臭啊!你那么傻,就你一個人去打掃?”表哥聽了,不假思索地說:“我們不是說學雷鋒做好事嗎?做好事就應該從小事做起。況且雷鋒叔叔做好事時,從來都是不怕臟,不怕臭的!“
是啊!學雷鋒就應該從小事做起。讓雷鋒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