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家長育兒心得

家長育兒心得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家長育兒心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家長育兒心得

家長育兒心得范文第1篇

教學是一項良心活,我們一堂課可以認認真真,也可以輕松一過,但是對學生產生的影響確實天壤之別,作一名老師容易,作一名好老師不易,年復一年的作一名好老師更不易。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家長與教師育兒心得感悟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家長與教師育兒心得感悟一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把家庭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孩子的進步,家長看得到,老師也看得到。小學是每個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不能把自己定位在“教書匠”這個層次上,教師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是孩子心靈的導師。還記得去年剛接上這兩個班級,很多孩子的眼神里總有一絲膽怯、自卑。一個學期后,我和孩子們才能夠如朋友般在課下交流。如今,每天都有好多孩子來辦公室,他們的眼中多了幾分自信。他們真的成長了,我們只是陪伴著他們,看著他們蛻變?;蛟S多年后,他們不記得我們。只要他們在未來的旅程中能走得更加堅定、自信,就好!

從古至今都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我覺得這句話用在我們教育行業在合適不過了。其實我們的工作每天都有家長在看著,在體會著,你是否真正關心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究竟付出多少,操心多少,家長都是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的。

教學是一項良心活,我們一堂課可以認認真真,也可以輕松一過,但是對學生產生的影響確實天壤之別,作一名老師容易,作一名好老師不易,年復一年的作一名好老師更不易。當今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對學生的期盼不言而喻,從而對我們老師的要求自然會更高我覺得這不應該是我們的負擔,而是我們努力向前、向上的動力。認認真真的對待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作為老師,不要等到家長來找我們才努力的回想他說的是哪個孩子。自從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一下子就特別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的那份操心。我們與家長溝通,,只要用心的交流孩子的情況,每個家長都會接受的。溝通時,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優點,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說話的技巧,要讓家長覺得老師是真心想幫助孩子進步的,而不是找家長來批評孩子的。因為孩子還在成長,都還沒有定性,可以建議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議請家長思考,這樣才能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較好的結合起來。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大工程,需要老師、家長、社會形成合力,而并非只是某一方的單獨責任。老師和家長就是要多溝通,有了問題共同探討研究解決,不能無端地相互指責,推卸自己的責任,因為我們的目標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切為了孩子。

我覺得有必要讓每一個老師都記住,“我們這是學校,不是工廠。產品壞了可以回爐,但是教育壞了,就是一輩子”。做為青年教師首先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就是要成為學生和家長眼中的好老師。要完成這一目標,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對待家長的態度要好;其次,要用自己的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偉大的師愛;再次,還要有精湛的業務水平,能夠勝任學校交予的任何任務。

家長與教師育兒心得感悟二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分享關于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我的兒子鎖睦晨今年6歲,目前就讀于東關小學學前四班。學習上他自覺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中,他熱愛勞動,充滿愛心。他興趣愛好廣泛,喜歡畫畫、唱歌和跳街舞。進了學前班后,在老師的悉心教育和培養下,我們感覺他進步明顯,對學校生活適應較快。借此機會,我要特別感謝班主任唐老師、語言課的郭老師及所有其他老師,謝謝你們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無盡的愛。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相輔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單單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也不代表學習文化知識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另外對待孩子,我們要做到疼愛但不溺愛,正確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敗是正常的一件事,對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強求。

如何采取正確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認為必須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共同發力,掌握好小孩品德發展的共性。平時,家長和老師也要多多溝通,與老師一起查找針對小孩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緒是否穩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計劃,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得到改進。平時多與孩子平等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對于孩子犯錯,家長不必太過激動,可采取擺事實,明道理的說服教育法,榜樣示范法,欣賞激勵法等。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我們要通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家長與教師育兒心得感悟三

童年是學習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本質的時候,是學習真、善、美的時期。家庭和學校這對CP,毫無疑問是完成這一神圣任務的不二載體。在參加完一年級家長會,聽完方校長和李老師的“家校夜話:培養+陪養”后,我確認過眼神,也遇上了對的人。

眼緣之一:重視閱讀,得語文者得天下。

方校長在家長會上講的最詳細和展示的最多的就是學生的閱讀。他引用莎士比亞的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生動地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他親自講解學校的閱讀教育體系和激勵機制并示范了“閱讀存折”和“閱讀記錄本”的使用,讓家長落實親子閱讀有了明確方向。班主任李老師細化了具體措施并提供了詳細書單和實際的建議,讓我們受益匪淺。親子閱讀是我從吳宇倫一歲半開始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情,拋開考試這一“功利”的目的不談,對于一個每天自己的孩子管不過來還要管別人的孩子的高中老師來說,每晚的睡前故事時間尤為珍貴。長大是不可逆的,每個家長都應該跟自己的孩子有固定的連接方式,運動也好,讀書也罷,一起讀著讀著,聊來聊去,你才會真正地走進他的內心,建立快樂而穩定的親子關系。從開學一個月的知識面和識字反饋來看,孩子的閱讀之花是綻放著的。當然,我也會有因為工作或者私事而跳過這一程序的時候,這次家長會給我上了一次發條,督促我和孩子繼續不遺余力地尋找我們的“顏如玉和黃金屋”。

眼緣之二:培養習慣,無規矩不成方圓。

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近代英國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話》中說道:“兒童不是用規則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規則總是被他們忘掉。你覺得他們有什么必須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生作用了。”通過方校長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學校用看不見的力量敦促看得見的成長,突出培養學生的十個好習慣:做人好習慣、禮貌好習慣、衛生好習慣、勞動好習慣、學習好習慣、書寫好習慣、閱讀好習慣、運動好習慣、安全好習慣和飲食好習慣。同時根據評價內容的四大板塊、十一個維度設立了十種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所長、持之以恒做秀的自己。李老師針對在校在家習慣的培養給出了十幾點中肯而且巧妙的建議,比如:養成回家喝水如廁便做完作業再起身的習慣、坐姿和握筆姿勢的糾正、練一筆好字等等。李老師說她不是唯成績論英雄的老師,但對于好習慣的養成一定是嚴格要求的。這個理念獲得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同,也讓我們對家校共育更有信心!

眼緣之三:家校聯手,見證美好發生。

家長育兒心得范文第2篇

我想,對于孩子,所有的家長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就是我們愛他們,我們都希望當一名好家長,好爸媽。以這個為出發點,談談幾點個人看法:

1、關于幫助

在教育小朋友的問題上,我經常做一些換位思考,比如,當我很多事情還不能自理的時候,我希望我的爸爸媽媽能夠給我什么樣的幫助,是不是幫我做完了,還要說我一下?或者只是協助我僅僅是做完這個事情,又或者只要提醒我我一下而已,并且不做過多的啰嗦,如你懂了嗎?你明白了嗎?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因為完成事情的方法有千百種,也許我們的做法是最簡單的,但也許是孩子覺得最難理解的事情。探索是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法,這么小的孩子,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要求他們做的時間與效率呢。當然,有時候我自己也很著急,著急要孩子把事情做完,但是回頭我就后悔了,因為我們急著讓他做,孩子傳遞著我們的焦慮他們也很焦慮,有時即使很快做完自己也覺得很不耐煩。所以,作為父母,請放慢我們的腳步,與孩子一起成長。

2、關于獨立

在我與朱琳煒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我一直把她當成是一個大孩子,遇到問題會尋求她的意見,再和她分享我心里的感受,再問她要怎么做,有時明明知道她的那個決定是錯的,我也會和她說,那我們試試吧?她每次就會屁顛屁顛的說好,做完以后,我再和她說試試媽媽辦法如何,這是她就會很樂意接受我們的做法,而不會覺得我們的專制和不講道理。當我們不把她當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看待的時候,她不知覺也就變成了一個小大人。

3、關于選擇

現在的小朋友很多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因為小又說不出來,又不愿意讓你安排?;蛘呤悄阕屗O伦约菏种械氖虑?,讓她聽你的,她通常又不愿意。這個時候,有可能他就突然很生氣,或者惱火,然后不聽我們的,我們心情也很不好,還覺得作為家長的我們自己的孩子都不聽自己的,很沒有面子,這時選擇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蹲下來,看著她,告訴他,現在要做什么了,她面臨的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做她先前的事情,然后結果是什么,另外一個是和我們去做什么,結果是什么,當然后者的結果肯定是要么看得見或者他們又想要的。其實,他們很容易聽我們的。

4、關于學習

說是學習,在這里我不是完全要講這一點,只是我不懂得要用什么詞來形容。這個時候的孩子每天是最幸福的,吃喝玩樂,樣樣不缺,但是每一樣,他們都需要經過學習,那什么是學習?我覺得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犯錯誤的過程,對于他們,學習其實也是一種快樂。帶朱琳煒小朋友的過程中,她只要自己想學了,想做了,一般我都會放手。弄臟衣服了,有什么關系?吃得亂七八糟了,有什么關系?倒水的時候水灑了一地,有什么關系?摔倒了?那就哭一下,然后自己爬起來就好啦……只要在安全許可的范圍內,我都看著她放手去做,當然有時得跟著,有時,還要給他們點愛的鼓勵,或者擁抱。有時LG也會說沒見過這樣的媽,這么縱容她,可是,我真是覺得那些都真的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成長了,她不斷一點一點的進步,做到她之前做不到的事情,她內心的滿足感是我們替她們做再多完美事情也代替不了的呀。而且,我覺得,很多事情過后,孩子會對你非常的信任,而且也會對自己充滿信心。這種信任或者信心,在孩子清澈的眼睛中,我們都仿佛能讀得出來孩子回饋給我們的愛。

家長育兒心得范文第3篇

各位家長,各位老師:

你們好!很榮幸今天能代表家長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我女兒一同成長的故事。俗話說:“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這話一點也不為過。在和女兒相處的一千四百多個日日夜夜里,有辛苦,但更多的卻是一種快樂。

我是一名高中教師,平日里工作特別忙,一周陪伴女兒的時間也只有三個晚上。但我格外珍惜與她相處的點點時光。一有空,我就會找出書本,給女兒念故事。女兒也非常喜愛聽故事,總是聽了一個后,又要聽一個。通過念故事,我也掌握了部分普通話的發音,和女兒對話時也能夠隨時糾正她在說話時的不標準發音。在家里平時我們也注意用普通話和女兒對話,以方便女兒在學習的初始階段能掌握正確的讀音,對以后的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給女兒講故事還能豐富她的知識儲備。我給女兒買了一套十萬個為什么,里面的知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每天不間斷的給她灌輸科學知識及做人的道理,她想不提高就難。另外,我們平時對她單純的說教可能作用并不是很大,但通過故事,她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起到了教育她的作用。比如通過聽講衛生的故事,她就很自覺地講起衛生來,注意洗手,不亂丟東西。通過聽一些文明禮儀方面的故事,她就懂得了和其他人打招呼要講禮貌,懂得要和別人分享。

小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但是不能走極端。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安靜,就讓孩子不停地看電視,也不去管她。還有的家長覺得看電視影響視力,干脆就不讓孩子看電視。其實,兩種都是不可取的。我的做法是:盡量先和孩子溝通,限定所看的集數??粗?,我就會和女兒商量,我們看幾集呀,她通常會說看兩集,好,兩集看完后,我會果斷地把電視關掉,開始,她是有點不樂意,但是形成習慣后,兩集到后,她甚至自己會關電視,然后說,現在是講故事的時間到了,或者玩玩具的時間到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培養她說話算話的習慣,以及自律的習慣。

另外,家長對孩子所看的內容也要有意識的引導。我常常在電腦和手機里下載一些科普性強的故事來引導孩子去看,比如《十萬個萬什么》《朵拉》《藍貓淘氣三百問》等,通過這些故事能增長孩子們的知識,并且可以自己隨時控制時間,避免電視一集接一集地放,往往二三十分鐘就可以結束兩集,從而避免她成天地坐在電視機前看個不停。

為了培養小孩子自立的能力,我有意識的向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已做。一般情況下,她能做的,我堅決不做。比如,穿衣,拿水,穿鞋等。開始,她經常會喊:“爸爸,快幫我拿一下水,快幫我穿一下鞋。”等等,我常常告訴她,你不是已經長大了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喲。甚至她摔倒在地,我也裝作沒看見,讓她自己起來,反正她能做的我堅決不管,幾次下來,她也不喊我了,會自己去做了。我呢樂得個當個懶爸爸,女兒呢相反變得勤快起來,甚至還幫我們收拾桌子。

在培養女兒邏輯思維方面,我們利用了一個叫做邏輯狗的游戲,每天和孩子玩這個游戲。這個游戲目前我們買了兩個系列,共十四本。里面有數學,思維,歸類,聯想,生活等方面的知識。里面還有插圖,女兒很愛玩這個游戲。睡前必玩這個游戲,開始我們還要引導她,給她講解其中的規則,后面只要給她讀一遍題目,她立即能做出正確的答案來。甚至有一次,我們幾個大人硬是沒搞懂圖畫的意思,包括她上高中的姐姐。但她一看一下子就把答案標上去了,我們一翻后面的答案,竟然全對。

生活中,我也常常利用一切機會來教她的加減運算。我們住在五樓,我就教他減法,比如上到二樓問她還有幾層樓,她馬上答還有三層,我告訴她這就是五減二等于三,每天上下樓的時候就是我們練習加減法的時候,所以現在她能很快地說出五以內的加減法,十以內的加法,我教她用手指去數,她往往也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女兒記憶力還可以,很久以前的事情都能記得,答應她的事情也會一直記得。她奶奶有時為了哄她,往往給她承諾一些事情,結果過了很久,奶奶都忘記了。可是她還記得,還會去向奶奶要。所以,我們現在都不敢給她一些承諾,如果我答應她了,我也一定會去做到,否則,我不會輕易去為了哄她,去答應一些辦不到的事情。女兒呢,也養成了一種說到做到的好習慣。她自己承諾完成幾件事,她也會信守承諾去完成。比如,晚上我們會和她商量好,講幾個故事,玩幾個邏輯狗游戲,喝一瓶奶,完成后,她就不會再提要求了,也顯得非常聽話。

家長育兒心得范文第4篇

【關鍵詞】兒科 患兒家長 心理護理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和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對護理服務質量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因此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已成為護理人員的重要任務之一[1]。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成為現代整體護理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在兒科工作實踐中,由于護理群體是表達能力及溝通能力相對較差的兒童,護士與患兒之間很難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兒童患病,對患兒和家長都是一種較強的心理應激源[2]。因此,醫護人員不僅要做好患兒的護理,還做好其家屬的心理護理。筆者通過對68例患兒家屬進行心理護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兒科病房就診住院患兒的家長68名,其中男性30人,女性38人,年齡23-58歲,患兒家長均具有小學以上文化程度,能獨立閱讀及回答問卷。

1.2 方法

采用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3]和自編問卷進行調查,癥狀嚴重程度從1(沒有癥狀)至5(極嚴重)分5級,自編問卷內容有患兒家長的基本情況、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評分前由組織者講解答卷要求和細節,被調查者以無記名形式填寫,在患者住院三天內進行調查,當場回收。問卷發出68份,收回68份,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0.0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進行方差分析、t檢驗。與國內常模(644)[4]進行比較。

2 結果

2.1 患兒家長心理健康狀況與國內常模比較,患兒家屬的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焦慮、敵對、恐怖等9個因子分數明顯高于國內常模(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人際關系分數明顯低于國內常模;偏執、精神病性因子與常模相比無差異。

2.2 患兒家長的心理壓力的原因有78.8%的家長缺乏相應的疾病知識,71.5%的家長擔心患兒病情變化,66.7%的家長擔心疾病的預后,61.3%的家長擔心經濟問題,27.8%的家長對醫護人員缺乏信任。

3 討論

3.1 患兒家長主要心理問題的產生原因及表現

3.1.1 焦慮和緊張:是由于缺乏該疾病的相關知識,擔心病情及預后、對醫院環境陌生等而引起的,表現為反復詢問病情,對病情變化反復陳述,希望得到肯定答案,并要求醫護人員不斷觀察,擔心遺漏病情變化延誤治療。

3.1.2 恐懼與缺乏安全感:是由于家長對疾病預后和心疼孩子而對各種注射和侵襲性的檢查產生的恐懼感,表現為對其他相同疾病患兒的預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兒的家長,表現得很悲觀,避免說一些關于生死的問題甚至字眼;在接受檢查和治療時家長表現出不敢看或者躲開的行為。

3.1.3 懷疑和不信任:對醫療設施和治療環境的局限和對疾病的不了解引起對治療方案的懷疑,對醫務人員由于年齡、性別、言語、著裝等外在條件和表現引起的不信任,表現為挑剔住院環境和設施,對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不信任,拒絕配合醫護進行治療,擅自使用自己所謂的辦法或從網絡上、書籍找來的方法與醫生的診斷進行對比,并以網絡或書上的方案為準。

3.1.4 患兒家長其他心理表現:容忍:對患兒不正確行為的容忍和支持是許多家長共同的表現;依賴:家長對患兒日常生活上的照顧依賴于護理人員,對自己表現得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動作會傷及孩子;同病相憐:相同疾病的患兒家長,尤其是重癥患兒家長之間非常容易溝通,有同病相憐感,新入院的患兒家長有時對老患者的經驗的信任程度更甚于醫生。

3.2 心理護理

3.2.1 對家長緊張、焦慮的心理的護理

患兒入院后責任護士要第一時間做好入院宣教,詳細介紹醫院環境和病區設施、住院期間所要遵循的各種制度、科室主任及護士長、主管醫生和責任護士、如需要幫助時可以找誰等,幫助家長盡快熟悉就醫環境;并全程、系統的做好健康宣教,為家長介紹病情,對疾病原因、治療方案、護理措施及護理知識進行講解。對患兒的病情變化,護士應耐心解釋可能造成的原因,并向家長說明目前的治療方案是針對患兒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長對治療方案放心;經濟問題引起的焦慮,首先要表示理解,強調治療的重要性以及中斷治療的可能造成的影響,鼓勵家長克服困難,同時與醫生進行很好的溝通,在用藥及檢查方面,盡量考慮到病人經濟情況。

3.2.2 對家長恐懼心理的護理

對疾病的預后應以合適的方式向家長進行說明,對預后好的疾病,采用鼓勵性語言,使家長建充分的信心;預后差的疾病應用婉轉的語言告知家長,給予心理疏導,使家長正確面對疾病。

3.2.3 對家長懷疑和不信任心理的護理

對由于醫務人員言行、著裝等外在條件的不信任的,應主動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強調充滿愛心的服務,選擇適當的時間與家長交談,避免在患兒哭鬧、進食及睡覺時間進行,交流時語言通俗易懂,語調適中,語氣溫和、誠懇,通過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來贏得家長的信任。對治療方案的差異引起的懷疑,可以向家長解釋個體存在差異,治療因人而異。醫護人員也應通過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護理技術,以良好的服務態度來博得家長的信任。

3.2.4 對其他心理表現的護理

對家長容忍的心理:要向家長指出一味容忍孩子的溺愛行為是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指出孩子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也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進行心理護理時應注意利用家長對護士的依賴心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家長同病相憐心理的護理:可以利用這一心理,向大家推薦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而使疾病恢復良好的病例,由這些家長親自指出配合護理的重要性和有利之處,可以使家長能夠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4 結論

通過對68位患兒家長調查分析,找出了患兒家長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形成心理問題的原因,根據不同的心理反應,給予恰當的心理護理,解除了家長的緊張和焦慮,操作中盡到告知義務,消除了疑慮,并將健康宣教貫穿整個治療過程,對家長進行正確引導,取得了配合,并加強溝通,鼓勵合理宣瀉,增強了家長對醫療護理工作的信任感,并能夠主動配合護理及治療,從而影響患兒的心理,使患兒易于接受護士的護理,愿與護士進行交流,既有利于患兒疾病的恢復,也對患兒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增進了護患間的關系,同時促進了護理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對兒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大大提高了患兒及家長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為實現滿意服務和感動服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參 考 文 獻

[1]翠萍,邵玉紅.優質規范化護理服務在兒科病房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08,27(12):828.

[2]蔣旭華,張麗.患兒家屬焦慮原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6):586.

家長育兒心得范文第5篇

門診是醫院各部門中首先接觸患者的窗口,門診護士的工作及服務態度對患者的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是醫院聲譽好壞的關鍵[1]。門診患者病情復雜、人員流動性大,較易產生多種心理問題。因此,可對門診患兒及家長采取"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護理模式,對其就診時常見心理問題進行人性化護理,促進患兒在滿意、舒適的心理、精神狀態下接受治療,從而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2]。為探究人性化護理模式的優勢,對我院140例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140例門診預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76例,女性64例;年齡分布為2個月~10歲。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0例。觀察組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齡分布為4個月~9歲,平均年齡為(5.8±0.3)歲。對照組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齡分布為2個月~10歲,平均年齡為(5.7±0.4)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患兒及家長的主要心理問題

1.2.1對醫院環境的陌生感 很多門診預約患兒是第一次來醫院就診,導致患兒及家長對醫院環境產生陌生感。特別是較小的患兒,因年幼不懂事,對打針、輸液具有本能的反抗,一進醫院便產生恐懼、不安的心理,哭鬧不止,此時,醫護人員需對患兒進行主動、熱情的服務。

1.2.2候診時間過長 因門診患兒的增多,醫生的工作量不斷加大,CT、超聲、心電圖等常規輔助檢查的全面開展,易使門診出現排隊等待的情況,這也是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導火索,很多孩子是家里的獨苗,生病后家長求醫心切,極易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而在一系列診治過程中,由于醫院內部專業及科室的細化,患兒及家長常常需要往返于多個診室和科室,是多次往返,導致家長情緒焦慮煩躁,嚴重者甚至出現情緒失控[3]。

1.2.3害羞疑慮的心態 很多患兒家長在就診時期望得到醫生的救治,希望進行全面檢查并給予正確治療;在敘述中擔心遺漏患病經過,誤導醫生;若醫生傾聽時稍不耐心,則會產生不安和自責心理。一些有難言之隱的患兒家長,在敘述病情時反復叮嚀醫生為其保密,希望醫生在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時保護自己的隱私[4]。

1.2.4不科學的消費心理 因患兒家庭經濟收入、家長文化素質及消費觀念的差異,其對醫生的診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的要求不盡相同。一些患者因排隊掛號、候診時間過長,期望醫生能對自己孩子進行全面的詳細檢查,甚至主動要求醫生給孩子開價格昂貴的藥,誤以為便宜藥不管用[5]。

1.3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給予針對性的人性化護理干預。采用醫院自制的問卷對患兒及家長滿意度進行調查,根據問卷結果將患兒及家長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

1.4統計學分析 本文所有數據的錄入和處理均通過統計學軟件包SPSS18.0實現,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經不同護理方式,觀察組患兒及家長37例非常滿意,29例一般滿意,4例不滿意,患兒及家長總滿意率為94.29%。對照組患兒及家長25例非常滿意,28例一般滿意,17例不滿意,患兒及家長總滿意率為75.71%。兩組患兒及家長總滿意率的比較差異顯著(P

3 討論

人性化護理時現代護理模式轉變的方向,在國內外醫護工作中深受廣大患兒及家長的好評[6]。本研究中,對觀察組患兒給予的人性化護理的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點:①在醫院門診部門設立服務臺,患兒家長在預約時,服務臺護士則需利用專業知識協助患兒及家長選擇合適的診室,待患兒及家長前來就診時告知家長相關診室和輔助檢查科室的具置。可在候診室放置電子屏幕,設置較好系統,向患兒進行衛生宣教;在候診室提供供家長閱覽的宣傳手冊[7]。另外,可增加專家門診,以利于患兒更好就診。②醫院門診可設立專門的預約電話及網站,幫助患者盡快預約就診。醫院門診需保持良好的就醫環境,大廳內嚴禁大聲喧嘩,提供開水,增設空調等,保持衛生整潔、舒適。另外,在門診大廳設置高素質導醫人員,通過全面、熱心、周到的服務提升患兒及家長對醫護人員的信賴感。③加強專門門診的宣傳工作,在醫院各科室門前設置專家的簡介欄及專家的診療范圍。另外,可增添信息欄及疾病宣傳欄,以便家長直觀了解候診時間和就診速度,對專家進行提前了解,為患兒及家長下次預約治療提供參考[8]。④醫護人員在對患兒給予服務時需端正自己的態度,認真傾聽患兒家長主訴,仔細詢問家長患兒的病情;耐心冷靜的對患兒進行診查和服務,使患兒及家長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心和呵護。⑤對患兒及家長的隱私進行保密,一些特殊的診室需設置一對一的治療,從根本上做到保護患兒及家長隱私;醫患之間需充分溝通,對患兒的病情進行及時了解,尊重患兒家長的選擇權和知情權,有效緩解了患兒及家長的緊張心理[9]。在診治結束后,患兒及家長可預約下次門診治療的時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东区| 图片| 洞口县| 兴和县| 梁河县| 明水县| 东兰县| 安康市| 昌黎县| 曲松县| 岑溪市| 菏泽市| 唐山市| 龙里县| 眉山市| 安丘市| 阜新市| 安国市| 贵阳市| 连云港市| 稷山县| 江北区| 南开区| 怀来县| 南丹县| 新河县| 松溪县| 定结县| 曲阳县| 凌源市| 武夷山市| 屏东市| 阜南县| 隆昌县| 阿克陶县| 五大连池市| 仙桃市| 三亚市| 清镇市| 华蓥市| 湖北省|